5.2第1课时 认识滑轮 定滑轮与动滑轮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_第1页
5.2第1课时 认识滑轮 定滑轮与动滑轮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_第2页
5.2第1课时 认识滑轮 定滑轮与动滑轮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_第3页
5.2第1课时 认识滑轮 定滑轮与动滑轮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_第4页
5.2第1课时 认识滑轮 定滑轮与动滑轮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简单机械与功2滑轮第1课时认识滑轮定滑轮与动滑轮⁠1.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

⁠,能绕

⁠转动的小轮。

2.

在工作时,轴的位置

固定不变

⁠的滑轮称为定滑轮;轴

随着重物一起移动

⁠的滑轮,称为动滑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滑轮可以组成

滑轮组

⁠。

3.

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拉物体,不

省力

⁠,但可以

改变拉力的方向

⁠。

4.

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拉物体,可以

省力

⁠,但

拉力的方向不改变

⁠。当不计滑轮的摩擦与质量时,可以

省力一半

⁠,但是,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重物移动的距离要

长一倍

⁠。

⁠槽

固定不变

随着重物一起移动

滑轮组

省力

改变拉力的方向

省力

拉力的方向不改变

省力一半

长一倍

⁠1.

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C

2.

如图所示,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要将物体匀速提升,则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D

)A.

F1方向的拉力最小B.

F2方向的拉力最小C.

F3方向的拉力最小D.

三个方向的拉力都一样大CD3.

如图所示,古代护城河吊桥上安装的滑轮A是(

B

)A.

动滑轮,能省力B.

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C.

定滑轮,能省力D.

动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4.

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升旗时旗手向下拉绳子,国旗升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旗手对绳的拉力一定等于国旗重力B.

旗手对绳的拉力等于国旗重力的一半C.

国旗上升的距离等于被旗手拉下的绳端移动距离D.

国旗上升的距离等于被旗手拉下的绳端移动距离的一半BC5.

如图所示,通过滑轮沿水平方向拉动重为20N的物体A,不计滑轮重及其摩擦。当拉力F为4N时,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

8

⁠N;用这种方法使用滑轮是为了

省力

⁠。

8

省力

6.

图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两个钩码的重力为12N,用动滑轮拉起两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N(不计绳重与摩擦),说明使用动滑轮可以

省力

⁠,但

不能改变

⁠力的方向,动滑轮的重力是

2

⁠N。

省力

不能改变

2

7.

如图甲和乙两个滑轮,图

⁠使用的是定滑轮。若重物被提升高度h,那么图甲中绳子的自由端移动

2h

⁠。小明用同样的力(F1=F2)把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则重力G甲

⁠(填“>”“<”或“=”)G乙。

2h

⁠8.

(2022·杭州萧山月考)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D

)A.

F1>F2>F3B.

F1<F2<F3C.

F2>F1>F3D.

F2<F1<F3D9.

小李的质量为50千克,可以举起80千克的杠铃;小王的质量为70千克,可以举起60千克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

B

)A.

小李把小王拉起来B.

小王把小李拉起来C.

两个都拉不起来D.

两个都拉起来B10.

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

A

)A.

省力,但不改变施力的方向B.

不省力,但改变施力的方向C.

既省力,又改变施力的方向D.

既不省力,又不改变施力的方向11.

在下列简单机械中,用10N的拉力能将重15N的物体竖直提起的可能是(

D

)①

一个定滑轮

一个动滑轮

杠杆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①②③D.

②和③AD12.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将重5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如果动滑轮的重为1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拉力F一定为3NB.

绳子向上移动的距离为20cmC.

拉力F一定为6ND.

绳子向上移动的距离为10cm13.

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不计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拉力F的大小为(

B

)A.2NB.4NC.6ND.8NBB14.

如图所示,G=100N,G动=10N,用力F将重物G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则所需拉力F及力F拉绳的速度v分别为(不计摩擦)(

D

)A.50N、0.2m/sB.5.5N、0.2m/sC.200N、0.05m/sD.210N、0.05m/s15.

用水平力F1拉动如图所示的装置,使木板A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块B在木板A上表面相对地面静止,连接B与竖直墙壁之间的绳的水平拉力大小为F2。不计滑轮重和绳重,滑轮轴光滑。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D

)A.

F1=F2B.

F2<F1<2F2C.

F1=2F2D.

F1>2F2DD16.

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N(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自重和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

A

)A.40N,20NB.20N,40NC.40N,40ND.20N,20NA17.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重18N,乙重8N,若不计绳重、摩擦和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B

)A.18NB.8NC.10ND.26N第17题B18.

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重200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

100

⁠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

20

⁠N。

100

20

19.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司机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由图可知,滑轮

A

⁠(填“A”或“B”)是定滑轮;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1000N,则图乙中人匀速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500

⁠N(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

A

500

20.

晓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1)

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和

刻度尺

⁠。

(2)

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缓慢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刻度尺

缓慢匀速

(3)请将晓明设计的记录表格中的测量项目拓展资料完整:①

钩码的重力G/N⁠,②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实验次序①钩码升高的高度h/m拉力F/N②拉力方向110.210.2向

下220.22.10.2向

下310.20.60.4向

上420.21.10.4向

上(4)

比较1和2两次实验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可以改变拉力方向

⁠。

(5)

依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所用的力是直接提升物体所用力的一半,但分析3、4两次实验数据却不符合这样的关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动滑轮有重力

⁠。

钩码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可以改变拉力方向

动滑轮有重力

(1)

拉力F的大小。解:(1)2N第21题(2)

在2s内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