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检测设备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手册_第1页
智能检测设备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手册_第2页
智能检测设备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手册_第3页
智能检测设备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手册_第4页
智能检测设备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检测设备项目

人力资源管理手册

XX(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一、项目简介.......................................................3

二、公司概况.......................................................7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8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8

三、产品产量定额的统计范围和要求..................................9

四、劳动定额统计工作的任务........................................11

五、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12

六、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15

七、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程序...............................16

八、企业人力资源费用的构成........................................17

九、培训效果的跟踪与监控..........................................19

十、培训效果评估的一般程序........................................23

十一、培训需求循环评估模型........................................24

十二、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26

十三、培训师的培训与开发..........................................27

十四、实现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28

十五、产业环境分析................................................30

十六、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30

十七、必要性分析..................................................32

十八、投资计划....................................................33

建设投资估算表.....................................................35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36

流动资金估算表.....................................................37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38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39

十九、经济效益分析................................................40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41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42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44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46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49

一、项目简介

(一)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60.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

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0000.00itf(折合约60.00亩),预计场区规

划总建筑面积72407.45itf。其中:主体工程44298.24疔,仓储工程

15375.36m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6548.89nf,公共工程

6184.96m2o

(四)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

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

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五)项目提出的理由

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近年来,我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

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鼓励行业开展新材料、新工

艺、新产品的研发,促进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本行

业健康快速发展。

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广阔的终端消费市场及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都将促进行业持续增

长。

3、公司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

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染整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

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染整综合服务。

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

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行业

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

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

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建设条件良好

本项目主要基于公司现有研发条件与基础,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

要求,通过对研发测试环境的提升改造,形成集科研、开发、检测试

验、新产品测试于一体的研发中心,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已落实,工程

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能

力,具备实施的可行性。

锂电池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主要环节有前段极片制造、中段电

芯制造以及后段电芯激活检测环节,锂电生产设备按照电池生产制造

流程可划分为前段设备、中段设备、后段设备。近年来,我国锂电生

产设备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国产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的逐步提

升,国产化率不断提升,据统计2021年我国锂电生产设备市场规模为

575亿元,同比增长100.3%,国产化率达90%。

(六)建设投资估算

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3378.4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113.3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48%;建设期利息494.11万元,占项目总投

资的2.11%;流动资金4770.9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41%。

2、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8113.3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

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5402.6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242.28万元,预备费468.42万元。

(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41600.00万元,综

合总成本费用33287.04万元,纳税总额4084.64万元,净利润

6069.0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8.79%,财务净现值6239.79万元,

全部投资回收期6.22年。

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占地面积m240000.00约60.00亩

1.1总建筑面积m272407.45容积率1.81

1.2基底面积m225600.00建筑系数64.00%

1.3投资强度万元/亩292.12

2总投资万元23378.43

2.1建设投资万元18113.35

2.1.1工程费用万元15402.65

2.1.2工程建设其他赛用万元2242.28

2.1.3预备费万元468.42

2.2建设期利息万元494.11

2.3流动资金万元4770.97

3资金筹措万元23378.43

3.1自筹资金万元13294.56

3.2银行贷款万元10083.87

4营业收入万元41600.00正常运营年份

ir”

5总成本费用万元33287.04

6利润总额万元8092.08

irif

7净利润万元6069.06

ir”

8所得税万元2023.02

•tt»

9增值税万元1840.74

ir”

10税金及附加万元220.88

ir”

11纳税总额万元4084.64

ir”

12工业增加值万元14062.73

13盈亏平衡点万元17702.38产值

14回收期不6.22含建设期24个月

15财务内部收益率18.79%所得税后

16财务净现值万元6239.79所得税后

二公司概况

(一)公司基本信息

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

2、法定代表人:范xx

3、注册资本:1310万元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

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

6、成立日期:2015-9-13

7、营业期限:2015-9-13至无固定期限

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

(二)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

资产总额9798.447838.757348.83

负债总额4581.623665.303436.22

股东权益合计5216.824173.463912.61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

营业收入30449.6424359.7122837.23

营业利润6253.375002.704690.03

利润总额5458.534366.824093.90

净利润4093.903193.242947.61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4093.903193.242947.61

者的净利润

三、产品产量定额的统计范围和要求

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是根据实际完成定额工时与产品实耗工时

的对比而求得的。为了保证该项指标计算的准确性,确切反映劳动定

额的实际完成情况,必须对计算公式中分子项与分母项指标的统计内

容和范围加以明确。

(一)报告期产品产量的统计范围

如前所述,完成定额工时指标等于报告期内实际完成的产品产量

(Q,)与该种单位产品现行工时定额(t)的乘积(Qlt.)o在统计

完成定额工时总数时,除了应注意与分母(实耗工时)在时间和空间

范围上的一致性以外,还要明确报告期产品产量的统计范围。一般来

说,企业在统计产品产量指标时,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予以统计,废

品则不得计算在内。但在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时,为了全面考

察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消耗量,需要将有效劳动和无效劳动0加在一起。

在统计产品产量指标时,不是一律将废品排除在外,而是根据废品产

生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1、如果是为了反映员工、班组和车间的劳动效率,非因员工、班

组和车间过失而造成的废品,应统计在报告期产品产量内。这样做,

既能够保证完成程度指标分子与分母数据的一致性,又能够充分反映

员工、班组和车间完成定额的能力,不挫伤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2、当考察整个企业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时,除外协件在加工时发

生料废等情况外,无论何种因素造成的废品,均不得计入产品产量。

也就是说完成程度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项,只能是完成合格品的定

额工时,不包括废品工时。

(二)现行工时定额的内容

企业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产品设计结构、工艺加工方法、

设备或工艺装备、原材料材质和规格,以及劳动和生产组织的变更,

会使产品现行定额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应追加或补

付时。这种追加或补付工时称为追加或补充定额,原工时定额则称为

基本定额。基本定额和追加定额或补充定额之和,是企业在特殊情况

下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工时消耗的规定。当上述情况出现时,计算劳

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应注意两点。

1、计算员工、班组和车间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时,对非员工、

班组和车间本身的原因所造成的追加定额或补充定额,应计算在产品

工时定额之内。这样做才能真实反映生产员工的劳动效率,表明其完

成定额的能力。

2、计算整个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不应包括追加定额或补充

定额这是因为,不正常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出现主要责任在企业。

这样处理才能反映出企业在劳动定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四、劳动定额统计工作的任务

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指导生产方面,

它是企业编制各项计划如生产、财务、劳动计划,核算产品成本,开

展劳动竞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条件。在组织劳动方面,它是合

理安排和使用劳动力,衡量和考核生产工人的绩效,贯彻按劳分配原

则,评工定级,发放奖金的重要依据。搞好劳动定额的统计,对于充

分发挥劳动定额的上述作用,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

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生产的不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

定额统计的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

1、通过各种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取得产品实耗工时的有关统计

资料,为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对现行定额的状况进行统计分

析以及核算产品成本提供资料。

2、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各项指标,为考核生产工人以及基层单

位的生产成果、进行经济核算提供依据。

3、对现行定额的状况以及劳动定额水平作出全面评价,以便及时

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劳动定额管理,适时修订和改进现行

定额,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4、劳动定额的制定、劳动定额的贯彻实施、劳动定额的统计与分

析以及劳动定额的修订,是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四个重要环节。一种

产品的劳动定额制定出来以后,首先要组织企业员工付诸实施,为了

发现新定额存在的问题,使其更适应企业生产的要求,还必须搞好统

计分析工作。劳动定额的统计与分析在劳动定额整个执行期内(从新

定额开始实行到正式修订之前)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基础工作。

五、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具体任务是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的方

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

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

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1)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岗位调查的任务是根据岗位研究的目

的,收集有关反映岗位工作任务的实际资料。因此,在岗位调查的方

案中要明确调查目的。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正确确定调查的范围、

对象和内容,选定调查方式,弄清应当收集哪些数据资料,到哪儿去

收集岗位信息,用什么方法去收集岗位信息。

(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调查对象是指被调查的现象总体,

是由许多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调查单位就是构成

总体的每个单位。如果将企业劳动组织中的生产岗位作为调查对象,

那么每个操作岗位就是构成总体的调查单位。在调查中,如果采用全

面调查的方式,必须对每个岗位(岗位即调查单位)一进行调查;如

果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应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样本进行调查。

能不能正确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直接关系到调查结果的完整性

和准确性。

(3)确定调查项目。在上述两项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应确定调查

项目。这些项目所包含的各种基本情况和指标,就是需要对总体单位

进行调查的具体内容。

(4)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调查项目中提出的问题和答案,

一般是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表现的。为了保证这些问题得到统一的理解

和准确的回答,便于汇总整理,必须根据调查项目,制定统一的调查

表格(问卷)和填写说明。

(5)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确定调查时间应包括:

①明确规定调查的期限,指出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

②明确调查的日期时点。在调查方案中还要指出调查地点,调查

地点是指登记资料、收集数据的地点。最后,在调查方案中,还应当

根据调查目的、内容,决定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调查方法的确定,

要从实际出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若能采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方式,就不必进行全面调查。

3、为了搞好工作岗位分析,还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

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

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

以便逐项完成。

5、组织有关人员先行一步,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

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必要时可先对若干个重点岗位进行初步调查分

析,以便取得岗位调查的经验。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

查研究。在调查中,应灵活运用访谈、问卷、观察、小组集体讨论等

方法,广泛、深入地搜集有关岗位的各种数据资料。例如,岗位的识

别信息,岗位任务、责任、权限,岗位劳动负荷、疲劳与紧张状况,

岗位员工任职资格条件、生理心理方面的要求、劳动条件与环境等。

应详细记录各项调查事项的重要程度、发生频率(数)。

(二)总结分析阶段

本阶段是岗位分析最后的关键环节。它首先要对岗位调查的结果

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然后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

总结。

工作岗位分析并不是简单地收集和积累某些信息,而是要对岗位

的特征和要求作出全面深入的考察,充分揭示岗位主要的任务结构和

关键的影响因素,并在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撰写出工作说

明书、岗位规范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六、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

1、书面资料。在企业中,一般都保存着各类岗位现职人员的资料

记录以及岗位责任的说明,这些资料对工作岗位分析非常有用,如组

织中现有的岗位职责、招聘用的广告等。

2、任职者的报告。这是指可以通过访谈、工作日志等方法得到任

职者的报告。由于是任职者自己描述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是如何完成

的,因此很难保证所有的工作方面都能涉及,而且任职者本人所提供

的信息难免会有失客观或者故意弄虚作假。

3、同事的报告。除直接从任职者那里获得有关的资料外,也可以

从任职者的上级、下属等处获得资料。同事的报告有助于提供一个对

比,也有助于弥补仅从任职者那里获得资料的不足,上级的评价还可

检查结果是否有效。

4、直接观察。到任职者的工作现场进行直接观察也是一种获取有

关工作信息的方法。尽管岗位分析人员出现在任职者的工作现场对于

任职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种方法仍能提供一些其他方法所不能

提供的信息。

七、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程序

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是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一般为一年)内,

人力资源全部管理活动预期费用支出的计划。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作为

企业整体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整体预算的准确性、完整

性和严肃性。因比,在编制和审核人力资源费用时必须慎之又慎,马

虎不得,一旦企业的预算被董事会批准,如果发现存在维漏,再予纠

正是相当困难的。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必须认真按照规定的程序,

缜密思考,仔细审核。下面以某公司人工成本预算表为例,进行分析。

八、企业人力资源费用的构成

企业人力资源费用包括人工成本和人力资源管理费用,前者是指

支付给员工的费用,如工资、福利、保险等;后者是指人力资源管理

部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经费,如招聘费用、培训费用等。

(一)人工成本

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一般为一年)内,支付给

员工的全部费用,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工资项目。即根据劳动合同以及国家相关规定,定期直接支付

给本企业全体员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由计时工资、基础工资、职

务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包括洗理卫生费、上下班交

通补贴)以及加班工资等部分组成。

2、保险福利项目。即根据劳动合同以及国家相关规定,定期支付

给本企业全体员工或定期为员工缴纳的保险福利费用,包括基本养老

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

生育保险费、员工福利费、员工教育经费、员工住房基金,以及其他

费用(如根据国家规定应提取的工会基金)等。这部分人力资源人工

成本与工资项目存在一定比例的依存关系,各个项目的提取比例与企

业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的结构状况、政府现行的法律法

规和政策等有直接的联系。

3、其他项目。这些费用项目是在企业人力资源人工成本中,除上

述两项基本费用之外的其他一些费用预算,如“其他社会费用”“非

奖励基金的奖金”“其他退休费用”等,是在发生之后才有的费用项

目。

(二)人力资源管理费用

人力资源管理费用是指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一般为一年)

内人力资源部门全部管理活动的费用支出,它是计划期内人力资源管

理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资金保证,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招聘费用。即招聘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

(1)招聘前:调研费、广告费、招聘会经费、高校奖学金等。

(2)招聘中:选拔测试方案制定与实施的经费、获取测试工具的

经费等。

(3)招聘后:通知录取结果的经费、分析招聘结果的经费、签订

劳动合同的经费等。

2、培训费用。即培训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

(1)培训前:绩效考核经费和制定培训方案的经费,前者包括考

评方案制定与实施的经费、获取考评工具的经费、处理考评结果的经

费等。

(2)培训中:教材费、教员劳务费、培训费(差旅费)等。培训

后:测评培训结果的经费、评价培训结果的经费等。

3、劳动争议处理费用。即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发生的赛用,如

法律咨询费等。

九、培训效果的跟踪与监控

为了保证培训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对培训进行全程监控和评

估。对培训进行全程监控,可以保证培训活动按照规划进行,保证及

时解决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能够将各种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记

录下来,以便在以后的培训中加以改进和提高。培训监控牵涉面广、

影响因素多,因此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与反馈必须多方面进行。

(一)培训前对预期培训效果的分析

对受训者进行培训前的状况摸底,了解受训者与自己实际工作高

度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目的是与培训后的状况进行比较以测定

培训的效果。如果培训的内容比较单一,摸底也没有必要在很大的范

围内进行,只需在与培训内容相关的方面进行即可。

(二)培训中对培训效果的监控与评估

1、受训者与培训内容的相关性。培训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

保证培训内容与受训者实际需求合理衔接,即把培训提供给那些真正

需要这些培训的人员。实际运作中的衔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先定培

训内容,再根据培训内容选择受训者,如财会培训班;另一种是先定

受训者再定培训内容,如经理培训班。对前者就要审视受训者的选择

是否合理,对后者就要根据培训前的摸底情况审视培训内容的设计是

否恰当。

2、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认知程度。根据成人教育理论,只有当受

训者对培训项目比较了解后,他才可能对培训产生兴趣,具有接受培

训的积极性。因此,为了调动受训者的参与意识,培训的组织者应该

采取某些得当的措施,向受训者宣传此次培训活动的内容、进程和方

式,让受训者对培训有一定的了解,并相应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此时就要监测受训者对培训的参与热情和持久性,表现为受训者在培

训过程中的出勤率和教学合作态度等方面。

3、培训内容。监控的目的是要及时发现实际提供的培训内容与计

划的培训内容之间的差异,保证实际提供的培训与计划高度一致。差

异主要表现为提供了非计划的内容、内容缺失或不完整、培训内容错

位或非标准化等。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培训项目的管理机构

或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培训;规划中的培训内容没有得到受训

者的认同,从而在执行中走了样;不同项目之间交叉或相互影响,从

而对培训内容作了调整;外部环境的干扰。一般情况下,应该保证培

训按照计划进行,除非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调整和改变的必要性。

4、培训进度和中间效果。监控培训进度能够保证培训项目在时间

进度和资源投入进度方面与计划保持一致。监控中间效果是评估受训

者在不同培训阶段的提高和进步幅度,及时发现受训者取得的进步与

计划预期的差距并采取补救措施。如果只是在培训结束后才来检查,

即使发现问题也为时已晚。这种监控在大型培训项目中,特别是那些

承接性很强的培训项目中非常有用。

5、培训环境。根据学习转换理论,培训计划时一般都会使培训的

实施环境与受训者的工作环境尽量相似,以保证培训效果得到最大转

换,因此,在具体培训实施过程中,就需要及时分析受训者实际工作

环境的变化,调整培训的实施环境,以保证培训适应新环境下的新需

求。

6、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这些人员包括培训的管理人员和培训教

师培训的管理人员和培训教师都是培训的具体执行者,培训最终效果

的好坏与他们的工作密切相关。评估的内容主要是他们的行为表现,

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合作精神、领导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教师

的教学经验、能力、方法等。评估主要是为了保证培训机构和培训人

员有能力做好培训,使其满足真正的需要。

(三)培训后的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后的培训效果评估是指在培训结束后评估培训究竟发挥了多

大效果,以及培训使企业和受训者的行为发生了多大程度的改变。效

果评估是培训评估的重点,主要包含三个层次。

1、评估受训者究竟学习或掌握了哪些东西,可以以考卷形式或实

地操作来测试。这时就需要把测试结果与培训前对受训者的摸底情况

进行对比分析。

2、评估受训者的工作行为究竟发生了多大的改进,即受训者在培

训中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否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去。如果受训者在培训

中学到的知识技能未能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去,培训也就没有发挥作

3、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发生了多大的改进。如果一项培训达到了

改进受训者工作行为的目的,那么这种改进是否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

营业绩呢?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是企业投资培训的真正目的。

(四)培训后的管理效率评估

培训需要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而取得高层领导支持的最有效方

式就是提供一份详细的培训项目评估报告,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投资得

到了什么样的回报。只有获知支持培训获得收益后,他们才会给予有

力的行政支持和资金保证。效率评估除了向高层管理人员汇报外,也

是对培训部工作的一个很好的总结,有助于提高培训效率。通过效率

评估,可以与以前的培训效率进行纵向对比,与不同企业之间的培训

效率进行横向对比,与企业实际达到的效率和应该达到的效率进行基

准对比,从而找出差距和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

十、培训效果评估的一般程序

评估是为了检验培训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衡量培训管理工作所取

得的成绩,找出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为了确保评估工作的

顺利开展和客观公正,还必须规范评估的流程,科学计算其经济收益,

做好评估后的反馈工作。

科学的评估程序是正确评估的基本保证,培训管理体系的测评由

四个步骤组成。第一步,评估目标确定。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培训评估

是否开展,进行培训评估的可行性分析,确定培训评估的项目,确定

培训评估的目标。第二步,评估方案制定。培训评估方案一般包括培

训测评的价值分析,培训评估的项目及目的,培训评估的时间、地点

和人员,培训评估的方法、标准及步骤,培训评估的分工与合作,培

训评估的报告撰写与反馈等。制定培训评估方案时,要征求培训项目

实施人员及外部培训专家的意见,确保培训评估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

作性。第三步,评估方案实施。评估方案实施包括培训信息的收集和

整理分析。不同培训评估信息的收集渠道和收集方法有所不同。常用

的收集方法主要有原始资料收集法、观察活动收集法、访谈活动收集

法和调查问卷收集法。由于培训评估需要的信息来自不同的渠道,信

息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并根

据不同培训评估内容的需要进行信息归档,通过表格及图形对信息所

表现出的趋势和分布状况进行形象处理。第四步,评估工作总结。对

培训效果评估工作的整体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评估方案实

施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次开展评估活动提出建议。对培训项

目的实施效果撰写培训评估报告。撰写培训评估报告是整个评估的最

后工作环节,同时也是影响评估结果的重要一环。因此,撰写评估报

告时,要在充分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征求多方面意见和观点,提高培训

结果测评的价值。

十一、培训需求循环评估模型

培训需求循环评估模型是指对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

信息流,以用来周而复始地估计培训需求。在每个循环中都需要依次

从组织整体层面、作业层面和员工个人层面进行分析。具体而言,培

训需求循环评估模型需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

(一)组织整体层面的分析

组织整体层面的分析是指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

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因此,组织整体层面的培训

需求反映的是某一企业的员工在整体上是否需要进行培训。在这一过

程中,需要对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气氛进行分析,这包括政府的产

业政策、企业的生产率、事故率、疾病、辞职率、缺勤率和员工的工

作行为等,关键问题是发现组织目标与培训需求之间的联系。在组织

分析层面,组织高层的重视和投入是培训计划成功与否的重要决定因

素,因为有效的培训与组织的目标直接相关。

(二)作业层面的分析

作业层面的分析需要确定培训的内容,即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

效所必须掌握的技术和能力。该分析包括系统收集反映工作特性的数

据,并以这些数据为依据,制定每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同时还要明确

员工有效的工作行为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其他特征。工作岗位分析、

绩效评价、质量控制报告和顾客反映等都为这种培训需求评估提供了

重要信息。

(三)员工个人层面的分析

员工个人层面的分析是将员工目前的实际工作绩效与企业员工绩

效标准进行比较,或将员工现有的技能水平与预期未来对员工技能的

要求进行比照,发现两者是否存在差距。该分析的信息来源包括业绩

考核记录、员工技能测试以及员工个人填写的培训需求问卷。为评估

培训的结果和未来培训的需要,对培训需求的分析要形成制度。

这种评估模型的优势在于:从组织整体到员工个人全面分析培训

需求,避免发生遗漏;提供了循环方案,使培训需求分析成为定期进

行的工作,问及时发现管理者和员工在三个层面上的培训需求,使培

训工作成为企业一项长期性制度。这种评估模型也存在着不足,主要

是工作量大,需要专门人员定期进行,同时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

支持和参与。

十二、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员工在组织中个人成长的需要,即使员工

目前的工作绩效是令人满意的,也可能因为需要为工作调动做准备、

为职位的晋升做准备、为适应工作内容要求的变化做准备等提出培训

的需求。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为这种情况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框架。

这种评估模型的特点是:在对员工当前工作绩效满意的情况下进

行前瞻性分析,以便为未来发展做准备,其中包括企业发展和员工个

入职业发展。

(一)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的优势

1、它建立在未来需求的基点上,使培训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更具

战略意义。

2、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目标与个入职业发展规划的有效结合,为组

织与个人发展准备一个结合点,这是开发、激励员工以及培养员工对

组织归属感的有效手段。

(二)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的局限性

1、这种评估模型是建立在未来的基点上,预测的准确度难免出现

偏差。对培训的深度、广度较难把握。

2、在使用该模型时,如果不把员工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结合好,

员工在接受培训后,在组织中无从发挥其所学技能,就可能会跳槽。

因此,这种评估模型适用于那些企业未来需要的高层管理与技术人才。

十三、培训师的培训与开发

1、授课技巧培训。教师的授课技巧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

授课技巧很多,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

2、教学工具的使用培训。培训师必须能熟练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

具。

3、教学内容培训。从教师的两个来源来看,外部聘请的教师可能

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其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就要对其进行

这方面知识的补充,这样他们在授课时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将理论与

实践结合起来。内部开发的教师对企业的情况比较了解,业务技能也

很娴熟,但这类教师的缺点在于对专业范围内的理论新动向、新开发

的技术或产品并不了解,这就是他们在培训中需要补充的东西。

4、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估包括两部分

内容:是对教师在整个培训中的表现进行评估,二是对教师在培训教

学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5、教师培训与教学效果评估的意义。这种评估必不可少,它是企

业获取高质量培训教师资源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很多企业在首次培训

中选择教师的标准可能只是其名气声望或者一些人的推荐,但这并不

能代表其具备真实能力。每次培训项目完成以后,培训管理者不但要

对培训对象与培训项目做一个评估,还应该对培训教师进行相关评估,

这样可以确切反映其在培训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于教学效果较好的教

师,可以长期保持联系,为以后的培训储备资源。

十四、实现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

人们身边有很多潜在的培训资源,看起来它们与课程设计并没有

什么关系,所以往往被忽视。这是程序化的设计方法所带来的负面效

果。人、财、物、时间、空间以及信息等几个主要的资源领域应当被

充分利用并协调起来,系统地发挥它们自身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1、让受训者变成培训者。教师与学员作为培训活动中的两大主体,

在培训中扮演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但在实际培训活动中,不应

将其区分得如此清楚,应充分开发学员本身所携带的“财富”,提高

培训效果。在培训活动中,学员不仅是学习资源的摄取者,同时也是

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宝贵学习资源。通过激发学员的学习主动性,让

每一个人将自己的经验、智慧发挥出来,这样课堂就由教师的“一言

堂”变成了几十名教师的“群言堂”,个体的学习行为变成了一个团

体的学习行为。集体的智慧可以使不同:背景的学习者在主动参与学

习的过程中各有所获。

2、培训时间的开发与利用。培训系统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内部

各因素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与渗透性,所以,培训

时间的概念应有所突破,这样可大大拓展有效利用的时间。

3、培训空间的充分利用。培训课程所要求的最传统、最基本的空

间是教室。一个标准教室的面积为50平方米左右,高约3米,也就是

说,起码有150立方米的空间可以被自如地应用于设计。在同样的空

间里,可以有U形布置法、臂章形布置法、环形布置法等对学习者空

间位置的不同设计,可以设计有讲台、无讲台、中心讲台、等高讲台

等满足培训者在课程中所扮演角色的不同需求,还可以把有限的空间

变成一个开放的市场,利用各种情境模拟使人身临其境。另外,可以

把课程设计在现场、室外及所能利用的社会环境之中,充分利用空间

资源。

十五、产业环境分析

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

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城乡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是到2020年确保如期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六、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1、3c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3c产品

普及率逐步提高,需求逐渐趋于稳定;在5G技术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

响下,于2021年呈现上涨趋势。据统计,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为13.5亿部,同比增长6.30%;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到2.4亿台,

同比增长19.40%;平板电脑出货量为1.69亿台,同比增长约3.05%。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全球应用及体验式

消费的驱动下,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兴3c产品取得了较快发展,成为

3c行业重要的增长力。据统计,2021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

到5.34亿部,同比增长20%,预计2024年将达6.371亿部,具有较大

的市场发展空间。

总体而言,3c产品的更新换代需求及新兴3c产品的高速增长,使

全球3c行业保持相对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据统计,全球3c市场规

模从2019年的13,020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3,630亿美元,期间

年均复合增长率3.4%。未来,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与3c产品的进一步融合,会不断加速3c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催生

新的产品形态,创造新的需求,使3c行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3c设备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3c产品种类繁多,不同产品对于组装、检测设备在功能、性能等

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同时3c产品的生产制造流程复杂、涉及工序

良多,因此3c制造行业所需智能制造设备种类繁多,3c设备行业具有

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是全球3c制造中心,产能居于全球首位。近年

来,随着3c产品终端需求变化加快、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为更好

响应市场需求、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制造及更高品质的质量管理,3c产

品加工制造商对相关智能制造设备的需求逐步上升。此外,随着3c产

品功能复杂度、生产过程精密度的逐步提高,3c制造厂商对于生产环

节中高精密、高稳定性的组装及检测设备的使用渗透率不断提升。据

统计,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24,197.06亿

元,较上年增长22.3%。

我国3C制造行业不同生产工序的智能化水平呈现不同的发展特征,

前端零部件及中端模组组装工序的智能化水平较高。近年来3c产品制

造厂商对生产流程中产品质量保证要求的逐渐提高,使得检测作为品

质管理的重要环节日益受到重视,智能检测设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市场规模随着智能组装设备的广泛使用而不断提高。3c产品日益丰富

的功能,将不断催生对相应功能模块进行组装或检测等的需求,成为

3c设备持续发展的动力;新兴3c产品将不断涌现与发展,为3c设备

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十七、必要性分析

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

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

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

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

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

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

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

定基础。

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

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

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

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

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十八、投资计划

(一)投资估算的依据

本期项目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

金,估算的主要依据包括: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

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

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6、《企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

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

(二)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

本期项目费用界定为工程费用和项目运营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项目效益界定为运营期所产生的各项收益,并严格遵循财务评价过程

中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相一致性的原则。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8113.3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

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

(三)工程费用

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

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

工作费用,合计15402.65万元。

1、建筑工程费估算

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费为9095.71万元。

2、设备购置费估算

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

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

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

估算。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5998.44万元。

3、安装工程费估算

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308.50万元。

(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2242.28万元。

(五)预备费

本期项目预备费为468.42万元。

建设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费用合计

1工程费用9095.715998.44308.5015402.65

1.1建筑工程费9095.719095.71

1.2设备购置费5998.445998.44

1.3安装工程费308.50308.50

2其他费用2242.282242.28

2.1土地出让金1080.551080.55

3预备费468.42468.42

3.1基本预备费204.06204.06

3.2涨价预备费264.36264.36

4投资合计18113.35

(六)建设期利息

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

10083.87万元,贷款利率按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494.11万元。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合计第1年第2年

1借款

1.1建设期利息494.11123.53370.58

1.1.1期初借款余额5041.935

1.1.2当期借款10083.875041.945041.94

1.1.3当期应计利息494.11123.53370.58

1.1.4期末借款余额5041.93510083.87

1.2其他融资费用

1.3小计494.11123.53370.58

2债券

2.1建设期利息

2.1.1期初债务余额

2.1.2当期债务金额

2.1.3当期应计利息

2.1.4期末债务余额

2.2其他融资费用

2.3小计

3合计494.11123.53370.58

(七)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进行正常运营,用于购买辅助

材料、燃料、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流动资

金测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或扩大指标法,根据企业流动资金周

转情况及本项目产品生产特点和项目运营特点,该项目流动资金测算

参照同行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周转天数,采用分项详细测算

法进行测算。

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4770.97万元。

流动资金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

1流动资产0.0022517.7527342.9932168.22

1.1应收账款0.0010132.9912304.3514475.70

1.2存货0.007881.229570.0511258.88

1.2.1原辅材料0.002364.362871.013377.66

1.2.2燃料动力0.00118.22143.55168.88

1.2.3在产品0.003625.364402.225179.08

1.2.4产成品0.001773.272153.262533.25

1.3现金0.001801.422187.442573.46

1.1预付账款0.002702.133281.163860.19

2流动负债0.0019178.0723287.6627397.25

2.1应付账款0.006904.118383.569863.01

2.2预收账款0.0012273.9714904.1017534.24

3流动资金0.003339.684055.324770.97

流动资金增

40.003339.68715.65715.65

铺底流动资

50.006755.338202.909650.47

(A)项目总投资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3378.4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113.3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48%;建设期利息494.11万元,占项目总投

资的2.11%;流动资金4770.9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41%。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

1总投资23378.43100.00%

1.1建设投资18113.3577.48%

1.1.1工程费用15402.6565.88%

1.1.1.1建筑工程费9095.7138.91%

1.1.1.2设备购置费5998.4425.66%

1.1.1.3安装工程费308.501.32%

1.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242.289.59%

1.1.2.1土地出让金1080.554.62%

1.1.2.2其他前期费用1161.734.97%

1.2.3预备费468.422.00%

1.2.3.1基本预备费204.060.87%

1.2.3.2涨价预备费264.361.13%

1.2建设期利息494.112.11%

1.3流动资金4770.9720.41%

(九)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本期项目总投资23378.43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0083.87

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数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

1总投资23378.43100.00%

1.1建设投资18113.3577.48%

1.2建设期利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