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包括两部分,24道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和姓名。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层可达6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这段材料反映了北京人()①会制作石器②会种植庄稼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会制作陶器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材料“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可知,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懂得用火,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所以①③正确,B项正确;会种植庄稼的是半坡人,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会制作陶器的是半坡人,④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会种植庄稼的是半坡人,②不符合题意,会制作陶器的是半坡人,④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2.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中,作为研究我国农耕时代居民生活的最为可靠的史料是()A.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骨耜等材料B.司马迁《史记》中有关黄帝的记载C.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陶器的神话传说D.北京人遗址的打制石器和动物化石【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A正确;黄帝、炎帝是传说中的人物,不能作为可靠的史料,BC排除;北京人时期还没有出现农耕生活,D排除;故选A。3.与以下示意图中①相关史实是()A.大禹传启,天下为家 B.盘庚迁殷,青铜灿烂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上承夏朝的是商朝,商朝时期发生的是盘庚迁殷,青铜灿烂,故B符合题意;大禹传启,天下为家,创立了夏朝,故A不符合题意;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铁犁牛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思想活跃,百家争鸣,诸国变法的是战国时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是()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可得出是甲骨文,A项正确;金文,是指汉字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排除B项;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排除C项;隶书,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排除D项。故选A项。5.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围魏救赵,这些成语和典故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A.和平稳定 B.战争频繁 C.经济发展 D.文化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解读题干材料可知,楚庄王问鼎中原是在参与春秋争霸战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为了后面讨伐吴国复仇,何种连横、远交近攻是为战国兼并战争服务的外交策略,围魏救赵中齐国为救赵国向魏国发起进攻,这些成语都与战争有关,由此可知春秋张时期战争频繁,B项正确,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因为铁器牛耕的使用,经济得到发展,因为百家争鸣,所以文化繁荣,但材料未反映这些内容,排除CD两项。故选B项。6.“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这段材料揭示了商鞅变法的()A.背景 B.措施 C.影响 D.失败【答案】A【解析】【详解】背景是指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客观情况,如时代背景、政治背景等,从时间上看,背景在事件发生前,题干内容反映了商鞅变法前的社会情况,属于背景,A项正确;题干内容没有涉及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排除B项;影响在事件发生后,题干内容叙述的是商鞅变法前的社会发展情况,排除C项;失败属于结果,题干没有反映商鞅变法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A项。7.诗人岑参在《石犀》一诗中写道:“江水初荡橘(yù),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诗中“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A治理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 B.加强管理并提倡依法治国C.奖励耕战,使秦国迅速强大 D.修筑都江堰,解决岷江水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蜀人”“李太守”可知,诗中提到的“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在蜀地修建了都江堰,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筑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D项正确;治理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大禹,排除A项;加强管理并提倡依法治国是法家的思想家们的主张,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奖励耕战,使秦国迅速强大的是商鞅变法,排除C项。故选D项。8.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很重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的刑法残酷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秦朝的徭役繁重、秦朝的赋税很重和秦朝的刑法残酷都是秦的暴政的表现。秦朝统一度量衡和秦末农民起义无关。①②④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9.西汉初年,诸子百家学说流行,诸侯王门下的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使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政权的精神支柱,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以农为本,减轻赋税 B.焚书坑儒,禁锢思想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北击匈奴,安定边疆【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为了使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政权的精神支柱,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思想文化领域“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从而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封建政权的精神支柱,C项正确;“以农为本,减轻赋税”是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经济举措,排除A项;“焚书坑儒,禁锢思想”是秦始皇时期的思想措施,排除B项;“北击匈奴,安定边疆”属于汉武帝在军事方面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10.以下文物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甲骨文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秦半两钱④南朝青瓷莲花尊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解读图片可知,①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距今约三千多年,②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人烧制的陶器,距今约6000年,③秦半两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行的统一货币,距今两千多年,④南朝青瓷莲花尊是南朝时期烧制的瓷器,距今约一千多年,由此可知,按时间先后排序应为②①③④,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1.“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反映了东汉中期以后的现象是()A.封建帝制的渐趋衰微 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C.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 D.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外戚是封建皇帝的外族,宦官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封建专制制度为他们专权提供了基础。因此材料反映了东汉中期以后的现象是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B项正确;封建帝制的渐趋衰微,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都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12.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图为丝绸之路示意图,丝绸之路的路线是()A.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B.长安→西亚→河西走廊→欧洲C.洛阳→西亚→河西走廊→欧洲→西域→中亚D.洛阳→河西走廊→西亚→欧洲【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A项正确;丝绸之路先经过河西走廊,再经过西亚,排除B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而非洛阳,排除CD项。故选A项。13.《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①商汤灭夏②齐桓公称霸③商鞅变法④官渡之战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西汉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据此分析,商汤灭夏建立了商朝,齐桓公称霸发生在春秋时期,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都属于《史记》记述的范围,①②③正确;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是在西汉之后,《史记》不可能记述,④错误。C正确,ABD排除。故选C。14.关注历史教材的单元标题,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如下图目录横线处应填写的是第三单元秦汉时期:________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3课东汉的兴亡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灭六国后,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朝建立后,经过文景之治,汉武帝建立大一统王朝,积极开展对外交往,进一步巩固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项符合题意;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是夏朝之前的历史特征,排除A项;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发展的特征,排除B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15.公元纪年和世纪的换算,是我们要掌握的重要的史学常识。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这一年属于()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2世纪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3世纪【答案】C【解析】【详解】一百年为一个世纪,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公元前221年为公元前3世纪。时间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所以公元前221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后期,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6.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次战役()交战双方兵力对比结果孙刘联军—曹操5万—20万(号称80万)曹操战败,退回北方A.导致了东汉末年州牧割据 B.使曹操最终统一黄河流域C.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使西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表格反映的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被迫退回北方,此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C正确;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朝廷不得不借助地方力量,结果导致了州牧割据,排除A项;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黄河流域奠定基础,排除B项;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而西晋完成全国统一是指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17.《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段材料反映出江南地区()A.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商业不够发达B.本身特产丰富,但是人民生活没有保障C.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开发,经济迅速发展D.海外贸易发达,政治清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经济迅速发展,C项正确;A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本身特产丰富,但是人民生活没有保障,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海外贸易和政治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18.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吸收汉魏诸家之精华,集书法之大成,时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下列书法作品中,最能体现王羲之行书风格的是()A.《兰亭集序》 B.《张猛龙碑》 C.《颜氏家庙碑》 D.《九成宫醴泉碑铭》【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代表性的行书作品,A项正确;《张猛龙碑》是北魏时的作品,排除B项;《颜氏家庙碑》是唐颜真卿的作品,排除C项;《九成宫醴泉碑铭》是唐欧阳询的作品,排除D项。故选A项。19.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书中还记载了很多农谚,如“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求”等。这反映了农业生产()A.强调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 B.要重视选育良种C.要顺应天时地利 D.展现了两汉时期的农业成就【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顺天时,量地利”“谷雨前后”“过了芒种”等词可知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C项正确;材料没有以及多种经营,排除A项;材料与育种无关,排除B项;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的是北朝时期的农业成就,排除D项。故选C项。20.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A.都江堰 B.秦始皇兵马俑 C.云冈石窟 D.万里长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在雕刻,绘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当时云冈石窟的佛像,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C项正确;都江堰是蜀国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并未融合外来文化,排除A项;秦始皇兵马俑是秦朝著名石刻,与题干所述无关,排除B项;万里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并未融合外来文明,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道题,共40分。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点。——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材料三汉武帝时期的治国措施(部分)①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于公元前127年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②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把儒家经典作为教材③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④收回铸币权,统一铸造五铢钱⑤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⑥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国家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1)观察图1、图2,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图1和图2所示朝代名称。图1所示朝代为。图2所示朝代为。(2)图1和图2所示朝代统治地方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什么制度?在此制度下,中央政权机构中负责掌管行政的是哪一官职?(4)结合所学,将上表中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按主题分类,填入序号即可。政治方面的措施:思想方面的措施:经济方面的措施:军事方面的措施:【答案】(1)图1:西周;图2:秦朝(2)分封制;郡县制(3)中央集权制度;丞相(4)政治方面的措施①③思想方面的措施②经济方面的措施④⑥军事方面的集权措施⑤【解析】【小问1详解】材料一图1中有很多的诸侯国,如齐、鲁、晋、燕、吴、越、秦、楚等,他们很多都是西周分封制下较为古老的诸侯国,可判定为周初形势图。图1所示的朝代是西周;图2中有咸阳、象郡、陇西郡,秦朝都城是咸阳,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图2所示的朝代是秦朝。【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秦朝统一后,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个郡,在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两种制度实施初期所起的共同作用是稳定国家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小问3详解】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览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小问4详解】由材料三“汉武帝时期的治国措施”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有:①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于公元前127年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③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严禁他们为非作歹;思想方面的措施有:②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把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经济方面的措施有:④收回铸币权,统一铸造五铢钱,⑥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国家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军事方面的措施有:⑤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给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遇到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摘编字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材料三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南朝梁时期,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1)材料一中文物图片,反映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由此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影响?(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文帝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文帝及其后继者的治国措施起到了怎样的效果?(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田美土肥”现象的原因?【答案】(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使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2)观点:以农为本;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3)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充足的劳动力与先进的技术;政府采取优待南迁居民的政策;政府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江南地区人民的辛勤劳动。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解析】【小问1详解】现象:根据材料一文物图片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一中文物图片,反映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使用。影响:根据所学可知,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使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小问2详解】观点:根据材料二“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给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遇到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以及所学可知,汉文帝的观点是以农为本。效果:根据所学可知,汉文帝及其后继者的治国措施是当时社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以及所学可知,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田美土肥”现象的原因是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充足的劳动力与先进的技术;政府采取优待南迁居民的政策;政府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江南地区人民的辛勤劳动;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二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材料三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的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分别是谁?(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汉朝廷设置的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名称。此举有何意义?(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两项措施。概括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答案】(1)华夏族是由各民族交错杂居,在求大同去小异,相互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炎帝黄帝(2)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3)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或具体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解析】【小问1详解】由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华夏民族的形成由多民族交错杂居,在求大同去小异,相互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比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小问2详解】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小问3详解】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请你加入历史探究小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究。【探究一:思想智慧】材料一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钱穆《孔子传·序言》材料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