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笔记_第1页
中医学习笔记_第2页
中医学习笔记_第3页
中医学习笔记_第4页
中医学习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痛慎用辛香温燥

余昔年读清代贤宿之书,每见胃痛慎用香燥之戒,初未介

意,实亦未识真蒂所在。及至临证渐多,阅历稍广,方知深契

病机,必自实践经验中来。如《程杏轩医案续录》治“秀翘兄肝

气犯胃作痛案”云:“肝为将军之官,脏刚性急。医投辛香温

燥,希图止痛,肝阴被劫,怒木益横,冲胃为呕,此肝为受病之

源,胃为传病之所,医多药杂,胃气益伤。”吴达《医学求是》

亦曰:“世之称肝气胃气痛者,每用香燥破气之药,以为平肝,

初服亦觉有效,久则病变莫名叶天士为轩岐一代天骄,倡养

胃阴,与香燥治胃更不相合,其《临证指南》卷八“胃腹痛”门

范氏案后邵评曰:“阳明乃十二经脉之长,其作痛之因甚多。盖

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为患最易。虚邪、实邪之乘机窃发,

其问消长不一,习俗辛香温燥之治,断不容一例而漫施J程杏

轩、吴达、叶天士均为清代名医,于胃痛不宜辛香温燥之论,众

口一词,其间必有原因。

辛香温燥之品,其弊有三:一者香燥之品,秉质刚燥而性

多温热,最易损伤肝阴胃津。二者香燥药之功用,类多行气宽

胀、化滞止痛,多用久用有伐胃伤中之过。三者香燥之品多兼

辛散升扬,不合胃气以下行为顺之生理特点。

因此,凡胃气虚弱,或胃阴不足,或肝肾阴亏者,皆不宜辛

香温燥之品。下文再就胃腑之主要生理特征加以探讨:

其一: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人身之脾脏胃腑,皆属于

土,然有阴阳之别,刚柔之分,秉性有燥湿之殊,喜好有润燥之

异。盖脾为阴土而性柔多湿,故喜刚燥。胃为阳土而性刚多

燥,故喜柔润。《临证指南》云:“胃属戊土脾属己土。戊阳己

阴,阴阳之性有别也。”又日:“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

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产

胃为人体五脏六腑之海,主一身之津液。津液亦阴液也,

易亏而难盈,故居常胃津不足者恒多,因而胃腑具喜润恶燥之

特点。倘投以辛香温燥,是反其道而行之矣,能无伤津劫液而

徒增病势乎!

此外,脾胃虽相为表里而性各不同,治法亦当有别。治脾

宜温燥健运,而治胃宜甘凉濡润。《临证指南》叹惜世人以治

脾温燥之药以治胃病,致使胃津更伤,而病反不治。故知辛香

温燥之药可施于脾湿之证而不宜于胃燥之病,误投之有伤津

劫液之弊。其二: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人身气机之升降

运动,乃生命活动过程中之重要环节,故《内经》慎重而言之曰: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J于五脏六腑之气机

升降运动中,脾升胃降为其他脏腑气机升降之枢纽,统领诸气之

升降。而胃气主降,以下行为顺。如胃气上逆不仅变生胃腑

诸病,如为胀满、为呕吐、为反胃、为疼痛等等,且能导致气机

升降紊乱,如涉及他脏,则可变生诸病。故保持胃气之正常通

降,为维护健康之重要一着。胃气当如何通降?《临证指南》

详释曰:“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

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

降而已矣。"辛香温燥之品,多兼升扬上达之性,投剂不当,易

致胃气逆上。故华岫云于《临证指南》“脾胃”门亦指出:“若脾

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观其立论云:纳

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现今生活水平

大有提高,饮食多膏粱厚味,加之醇酒醪醴、烟云吞吐,胃中津

气更易伤残而燥火易炽,若再误投温燥,何啻火上添油!因而

胃气通降不足、易致上逆者切宜慎用香燥之品。

骨质疏松症。此症常见于老年病人,年老之人肾气渐衰,

真精亏乏,骨失濡涵滋养,使骨质松脆而致本病。其证常见身

材渐渐变矮,俗渭“老缩”。脊柱弯曲畸形,不得已只能低偻以

行,弓背垂腰,仅能策杖缓步。由于重心不正,加之骨质松脆

已少承受之力,行走常易跌倒,且易骨折。骨折多见于腕部及

就关节处,仅需轻度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发生,脊柱还易发生压

缩性骨折。此外骨质疏松症患者平素常有骨酸疼痛等见症。

脉细弱,或大而无力,亦可兼见弦脉。舌质多淡或淡胖,苔多

薄白。

以上见证都与肾脏虚衰、精亏阳弱有关。纵有外邪、伤

损、瘀血、痰涎等因素,终属诱因,即使须用祛邪、消痰、化瘀

治标之法,只宜暂用,不可常服,或与补肾之法同用,标本兼

顾。补肾以填精益髓、温肾壮骨为法。余临证每以黄茂、党

参、白术、当归、白芍、熟地、杞子、狗脊、川断、杜仲、淮牛

膝、茯

蓉、制首乌、三七粉等药物选择组方。如阳虚较甚者,益入肉

桂、附片,或兼用右归丸。如无明显阳虚之象,以上方合左归

丸或健步丸(原为丹溪之虎潜丸),随证加减,久服自效。

骨质增生症。此症亦为老年人常见之病,故谓之退行性

病变。本病与骨质疏松症形成之根本原因基本一致,亦因人

至老年,肝肾精血亏损,筋骨渐失所养,而于承重部位,骨之代

偿能力甚强,于是骨边缘形成骨质增生。骨质易于增生之部

位,常见于颈部、手腕、髓骨、膝部及踝骨关节等处,此处活动

度大,负重时易受重力压迫,骨边缘易于摩擦而生骨赘(亦称

骨刺)。

骨赘形成之后,易对周围肌肉、神经等组织产生压迫,故

其主症为关节疼痛,患处关节可见肿胀、僵硬、活动时亦可闻

及摩擦音,听到“喀喀”响声。本病于天气变化或局部关节负

重过甚时,可见症状加重。或因骨刺压迫神经,或因肿胀之韧

带等软组织压迫神经、可引起臂丛或坐骨神经痛。病久者可

致肌肉萎缩。骨质增生发生于颈椎及腰椎者,渭之颈椎增生

及腰椎增生,今时此类患者人数极多,故治疗骨质增生症之重

点,即在于治疗颈、腰椎病变。

本病与骨质疏松症同属肝肾精血亏损,以致筋骨失养之

病,因而其治法及所用方药,亦相近似。但骨质增生症易夹六

淫外邪或六郁内伤等因素,常表现为虚中夹实,故用药时常须

兼顾。如确系邪实者,亦可先事祛邪以治其标,待病解之后,

再拟治本以巩固治疗。余治本症之常用药为:太子参、炒白

术、当归、白芍、狗脊、续断、杜仲、淮牛膝、骨碎补、威灵仙、

胡索、木瓜、红花、鸡血藤、葛根、羌活、生地、天冬等品。肾

虚者.肉桂、附子亦可适当加入,而真阴不足者,又当以调养肝

肾精血为先,宜以六味、左归等方为其主体。

余治骨质疏松症,投以前述方药,大多即可见效,惟疗程

较长,须有耐心。而所治颈椎病例中,有一特殊病例兼患肺结

核及附睾结核,属阴虚内热体质,不能稍参益气及温肾之品,

试以天门冬少量煎服,则不仅潮热不作,咳嗽渐减,且颈椎宽

展舒适,稍稍益人生地、山药、茯苓等品,效亦佳良。此病之形

成,据患者自述,乃因宿疾至市郊一名医处求诊,医投大剂生

地、麦冬、女贞子、墨旱莲、磁石、夜交藤、合欢皮、砂仁、沉

香等

味,服十数帖后渐见手麻,嗣后颈椎及胸椎上段疼痛,痛势甚

剧。此时精神萎顿,胃纳极差。见家中有烧就之莲肉红枣,随

取少量食用,食后精神胃纳转佳,颈中疼痛大减,颈部转动自

如,即每日煮食,及至用莲肉、红枣各1000g时,食后即见头痛

内热,遂停食,此时颈胸椎疼痛已消,惟增生处依然如故。余

揣此例虽阴亏内热体质,久病阳气亦弱,用大剂养阴镇摄,损

其阳气,伤及肝肾,遂至颈椎病变。而后患者稍涉女贞、旱莲、

金银花等克伐之品,颈椎立疼,手指立麻,而用参、芭、杞子等

品则颈椎舒适,手麻消失。但如用生地、麦冬、天冬、菊花、桑

叶等养阴清热而不损阳气之品,颈椎之疼痛与不适同样好转。

由是而知骨质增生之病,确与肝肾相关,虽多数偏于阳弱,宜

于温养,而阴虚者亦可致病,总由肝肾亏损,阴阳失调而成,温

肾、育阴不可一概而论,本篇所述,不过通论而已,具体病例尚

须辨证施治,切莫一方遍投.草率从事。

另有一例腰椎增生患者,因骑车过久及感受寒邪等因素,

突发腰腿疼痛,致两足痿废不能着地,且原有隐性糖尿病宿

疾。患者缘不能行走而恐惧不胜,连连急电促余疏方。余兼

顾两病,列于一纸,药用黄芭、熟地、山药、苍术、元参、杜仲、

牛膝、红花、丹参、当归、炒白芍、威灵仙、地龙、接骨木等,

先后

三方,服药二十余剂,腰腿疼痛消失,两腿恢复正常功能。至

今已两年有余,生活起居一如常人。

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林先生,年过知命之后,时感腰脊酸

痛,经市一医院检查确诊为腰椎增生肥大,虽服药无虚夕而病

情依然发展。渐至不能直立,站必弯腰曲背,走则偻俯以行,

腰肢牵强难以转侧,深以为苦。兼见畏寒怯冷、四末不温、阳

痿早泄、纳少神疲。余诊其脉左手细而无力,右虽稍大而按之

豁然,两尺沉细。舌质淡胖,苔薄白微腻。据其脉证,当属肝

肾精血亏损,阴伤及阳,阴阳俱虚而阳虚更甚之证。治宜补益

肝肾、滋阴助阳以治本,佐以健脾化湿、祛风通络以治其标。

遂选云翔公治肥大性脊柱炎之腰痛方子服。原方未予增损,

方为:

炙黄芭6g巴戟天9g淡坎蓉9g金狗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