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汽车保险理赔纠纷的
法律救济第一节
汽车保险合同纠纷的处理第二节
保险理赔纠纷的仲裁第三节
汽车保险理赔纠纷的诉讼思考练习题
第一节汽车保险合同纠纷的处理
引导案例案例中所述社会关系属于哪些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案情简介:某甲夜间驾驶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因事先饮酒过量,精神恍惚,汽车失去控制,将相向而行的路人乙撞死。请问本案例中所述社会关系是属于哪些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并说明理由。
案例解析:
案例中的法律关系分为三层:
第一,乙被撞死,乙的近亲属获得因甲侵犯了乙的生命权而主张的损害赔偿,此时系民事案件,由民法调整;乙的近亲属可以向甲方提起民事诉讼。
第二,甲违章驾车致乙死亡,甲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当按照刑法相关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此时由刑法调整;由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第三,甲酒后驾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应当被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此时由行政法调整;由公安机关对甲进行行政处罚。
从本案可看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在汽车保险理赔法律关系中,会涉及到多个法律部门。
汽车保险合同争议及纠纷的处理方式包括以下四种方法: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保险公司)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有关行政部门调解,即向保监会以及保险行业协会或者消费者协会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协商解决
协商是最常用到的处理保险争议的方法,以车险为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以后,对于具体损失金额,需要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协商确定。
1.协商的概念
广义的保险合同争议协商是指保险合同争议发生后,争议的双方进行商谈,并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活动。
狭义的保险合同争议协商是指保险合同争议发生后,保险合同争议双方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对话、商谈并达成协议,以解决纠纷的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
保险争议协商是保险合同争议双方当事人本着平等、合作的原则,自主协商,平等交流,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
2.协商解决争议的原则
(1)主体合法原则。该原则要求保险合同争议协商的主体必须是符合保险法规定的,与该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双方。对于保险合同争议来说,协商的双方一方一定是保险人,另一方应是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只有合法的主体所进行的协商才是有效的。
(2)主体平等原则。在协商解决保险合同争议时,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保险人绝对不能恃其强势地位,在协商中置被保险人于不公平的境地。
(3)合法谈判原则。由于没有第三人参与,因此,争议双方必须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谈判、协商,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不能给对方施压或者变相施压。此外,这种谈判也不是随意的,必须有法律根据,特别要注意遵守保险法和道路交通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
法规的相关规定。
3.协商解决争议的特征
(1)协商遵循双方自愿原则。保险合同争议协商的基础和前提必须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这是由协商的性质所决定的。双方可以自愿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协商内容完全出于双方自愿,任何一方或者第三人都不能强迫。
(2)协商不是解决争议的必经程序。协商解决保险合同争议的成本很低,但协商不是解决保险争议的必经程序。当事人可以自愿进行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有权申请调解或者仲裁。
(3)方便灵活,无强制力。保险争议的协商最能体现双方当事人的自由意志,与调解、仲裁和诉讼相比具有自主、方便、灵活、快捷的特点。协商过程比较自由,不受程序约束。协商也没有时间、次数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协商,也可以多次进行协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协商后达成处理纠纷的协议没有强制力,靠双方自觉履行,当事人仍然享有申请仲裁的权利。
4.协商解决保险争议的优势
(1)解决问题的成本小。通过协商解决保险争议,是当事人双方解决争议最好的方式。双方当事人可以选择彼此都方便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协商,也不需要法定第三方的介入,既不会过多地影响工作,更不需要交纳费用。因此,当事人协商自主解决争议,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解决争议的成本,减少因处理争议带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
(2)解决问题的速度快。
(3)造成负面影响小。以和解方式处理保险争议,极容易解决问题,又不致伤和气,对于保险公司的声誉和被保险人的隐私都有好处。
二、调解解决
1.调解解决的概念
调解是指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争议双方达成解决纠纷协议的活动。
2.调解解决争议的原则
(1)自愿原则。调解应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之上。调解不同于审判,当任何一方不同意调解时,应终止调解,而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强迫。
(2)合法原则。调解活动应在合法的原则上进行,既要有必要的灵活性,更要有高度的原则性,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来“和稀泥”。
3.调解解决保险争议的程序
(1)申请(投诉)。保险合同争议发生后,一般由被保险人提出,当事双方愿意调解的,可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相关的机构(如保监会、消费者协会等)申请调解。
(2)受理。当事人向相关机构提出申请调解后,相关机构须对申请进行审查,看是否属于机构的受案范围内,是否超过规定的申请时效。相关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书4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申请的决定。如果不受理应当通知申请人并告知不受理的理由。
(3)调查。相关机构受理争议案件后,应及时指派调解员对争议事项进行全面调查核实,以查明事实、分清是非。调查内容不限于当事人陈述部分,要对争议全面调查,查清争议的原因,双方争论的焦点问题、争议的发展经过等。调查应当制作笔录,调查笔录应由被调查人签名或盖章。
(4)调解和执行。调查结束后,应由受理机构主持召开有争议双方当事人参加的调解会议。简单的争议,可由受理机构指定的一至两名调解员进行调解,调解委员会调解保险纠纷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原则,依照国家有关保险法律进行。受理机构调解保险合同争议,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内结束。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调解不成的,也应当做好记录,并在调解建议书上说明情况。
4.调解解决保险争议的特征
(1)调解不是保险合同争议的必经程序。一旦发生争议,当事人双方选择或不选择调解,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自愿。当事人不愿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可直接向保险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调解有第三方的介入。调解与协商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协商是在保险合同争议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而调解由第三方,即消费者协会或者保监会、保险行业协会的介入。
如果汽车保险合同争议不能协商和调解解决,因而形成的保险纠纷就可能要进入到仲裁或诉讼程序。仲裁与诉讼相比较而言,仲裁解决纠纷与矛盾是更好的方式,双方当事人既不伤和气又能够省时省力更有效的解决问题。
第二节保险理赔纠纷的仲裁
仲裁法是程序法,属于民事程序法范畴。但不同的是,仲裁不具有国家法制的强制力的特点,是当事人双方自愿选择的结果,并自愿遵守仲裁组织的裁决。仲裁组织相当于民间自治机构,国际贸易纠纷的双方大多愿意采取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
一、仲裁概述
1.仲裁裁决
仲裁亦称“公断”,是指经济纠纷的双方在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做出裁决,双方有义务执行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仲裁是相当古老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法律机制,发生纠纷后人们往往不愿诉诸法庭,而是求助于民间的机构。中世纪时,商人们更青睐于这种方式,商人之间的纠纷请商界元老出面仲裁,既迅速便利,又免伤和气。
仲裁作为当今世界处理民商事纠纷的一种通行制度,因具有公正快捷、一裁终局、方式灵活、专家办案、保守商业秘密等许多特点,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据报道,世界发达国家利用仲裁方式解决的纠纷占保险纠纷的70%。
2.保险纠纷仲裁现状
要应用仲裁方式解决保险合同纠纷,按《仲裁法》的规定,必须在签定保险合同时达成具有明确仲裁事项和仲裁机构的仲裁协议。
作为有格式合同性质的投保单、保险单应选择将仲裁条款列入其中,而日前保险公司所用的大部分保险条款没有明确仲裁事项和仲裁机构。投保单、保险单亦没有这项内容,保险合同签定后,一旦发生纠纷,要选择仲裁方式解决,却没有法律依据。
为了在全国保险业推行仲裁法律制度,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于1999年12月30日下发了《关于在保险条款中设立仲裁条款的通知》(保监发[1999]147号)。该通知就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6]22号)文件,要求各保险公司在拟定和修订保险合同时设立保险合同争议条款,供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保险合同时进行选择。2000年,国内首家保险仲裁机构落户西安。
3.仲裁的特点
《仲裁法》是规定仲裁法律制度、调整仲裁法律关系、确认仲裁法律责任的全国统一适用的法律规范,它规定对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保险合同纠纷正是《仲裁法》规定的比较适用仲裁的一种经济纠纷。
(1)仲裁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前提。自愿的表现形式就是协议仲裁,充分尊重了当事人的自愿选择,或裁或审。选择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应在合同中有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仲裁协议一旦选择,就应受其约束。
(2)仲裁委员会依法独立办案。仲裁委员会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不实行级别和地域管辖。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
(3)一裁终局,具有强制性。裁决做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仲裁裁决有法院的支持和监督。
(4)仲裁遵循一定的程序,有较大透明度和自主性。当事人从申请立案,组成仲裁庭到开庭审理每个程序都能提出决定性的建议。仲裁员有较高的信誉和声望,使裁决易于达成,且是有较高公信力。
(5)仲裁适用一定范围内的争议。仲裁适用的范围包括:经济纠纷、劳动纠纷、对外经济贸易纠纷、海事纠纷、保险纠纷。
我国《仲裁法》的适用范围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二、仲裁程序和审理期限
1.仲裁申请与受理
(1)仲裁申请:是指一方当事人根据合同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依法向仲裁委员会请求对所发生的纠纷进行仲裁的行为。
(2)仲裁受理:是指仲裁委员会审查仲裁申请后,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2.仲裁庭的组成
我国按《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的组成形式有两种:
(1)由一名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习惯称独任仲裁庭;
(2)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庭,又称合议庭。其组成特点是组织方式由当事人约定,仲裁员由当事人选定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3.开庭和裁决
开庭是指在双方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律师等参加下,对仲裁请求进行实体审理和裁决的活动。裁决是指仲裁庭依法满足或者驳回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及被申请人的反请求,解决纠纷的实体事项,做出的裁决就是仲裁裁决。仲裁的特点是“一裁终局”。仲裁裁决由双方当事人自觉执行,若一方当事人拒绝执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4.审理期限
自仲裁庭成立之日起适用简易程序的,45日内结案;适用普通程序的,4个月内结案(依法可延期仲裁的除外)。无故逾期结案的扣减仲裁员报酬,限期结案,并通报批评。仲裁裁决书或调解书与法院的判决具有同等的效力,当事人可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汽车保险仲裁的优势
(1)仲裁最具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由于仲裁的重要原则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即当事人通过签订合同时的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自行约定仲裁事项、仲裁机构、仲裁程序、仲裁地点、适用法律及仲裁语言等,一旦发生纠纷,经协商达不成一致,就可以向已选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而且有权选定自己满意的仲裁员。所以,仲裁成为人们在商事交易中最愿意采用的解决争议的方法。
(2)仲裁不公开进行,保护了商业机密,适合解决保险纠纷。因为仲裁采取非公开审理,保护了当事人之间的商业秘密,所以,仲裁便成为人们解决商事争议的最主要的办法。仲裁的这一特性使保险争议的负面影响尽可能的减少,尤其是我国处于保险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大众的保险意识还比较脆弱,仲裁过程的保密性,保护了保险产业的持续发展。
(3)仲裁方式灵活快捷,程序透明自主。仲裁以法律形式确认“和为贵”的文化理念,明确规定“仲裁与调解相结合”。仲裁庭在仲裁程序进行的过程中,可应申请人的请求,对案件进行调解。当事人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仲裁庭作出裁决书,一些仲裁程序也可以简化。而诉讼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而且不得简化,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4)或裁或调、一裁终局,效率较高。当事人一旦达成了将争议提交仲裁的仲裁协议,便排除了法院的管辖权。若一方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法院不予受理,除非仲裁协议无效。裁决一经做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就所裁争议具有终局效力。防止了案件久拖不决,当事人疲于应付的现象,也可使当事人尽快从保险争议中脱身。而诉讼案件实行二审终审制,从接案到执行通常需要数月甚至几年时间。对保险双方来说容易造成扩大损失,双方皆输的局面。
(5)保险专家资望较高,权威可信。仲裁员都是保险业内公认的专家,一般不存在曲解条款的现象。
(6)仲裁收费项目少,费用低。仲裁只收案件管理费和案件处理费两项,并且收费比例较低。比诉讼收费要低很多。比较适用保险标的较小的情况。
第三节汽车保险理赔纠纷的诉讼
引导案例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到哪个法院去告?交通事故发生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产生的纠纷有的经过调解达成协议,有的调解不成或达成协议后反悔就会涉及到诉讼问题,到哪个法院去诉讼?
案情简介:
齐某是山东某厂职工,2007年5月12日,在山东威海骑摩托车被一台京籍小客车追尾,公安交通部门因齐某无牌无证违章载人被认定负事故次要责任,小客车司机负本次事故的主要责任。
齐某治疗终结后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并经其委托进行伤残鉴定,结果赔偿系数为22%。齐某两个儿子均已成年,有一老母76岁无劳动能力亦无其他生活来源。事故双方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不成,齐某决定到法院通过诉讼解决。
一、民事诉讼法概述
1.民事诉讼法的立法状况
(1)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办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所进行的一种活动。
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法院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狭义的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的专门性法律或法典,在我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
广义的民事诉讼法又称实质意义的民事诉讼法,指除了民事诉讼法典外,还包括宪法和其他实体法、程序法中有关民事诉讼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民事诉讼的规定。
(2)民事诉讼立法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有关部门处理民事诉讼案件的依据之一,于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根据2007年10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进行了第一次修正,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新的《民事诉讼法》于2013年1月1日起生效。
2.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中,或者在重要的诉讼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准则。它体现的精神实质是为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和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指明了方向,概括地提出了要求,因此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以我国宪法为根据,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要求,结合其特点而确定的。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分类包括以下两种:
(1)诉讼法的共有原则,具体包括:民事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的原则;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民事案件的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对诉讼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检察监督原则等。
(2)民事诉讼特有的原则,具体包括,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诉讼权利义务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支持起诉原则;人民调解原则等。
3.民事诉讼的相关概念
(1)民事诉讼的管辖。管辖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一是在上下级法院之间确定由哪一级法院管辖;二是在不同地区的同级法院之间确定由哪个法院具体管辖。我国民事诉讼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四类。
(2)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或受到侵害,以自己的名义要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或者法律关系,并受人民法院的裁判约束的人。当事人必须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或者应诉,实施诉讼行为的人。
民事诉讼参加人概念要更广泛于民事诉讼当事人,既包括民事诉讼当事人,还包括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
民事诉讼参与人概念则在民事诉讼参加人的基础上更为宽泛,除了包括民事诉讼参加人外,还包括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
关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资格,《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既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和其他组织。如果是法人,则必须有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作为法定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
(3)民事诉讼的证据。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诉讼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有三个方面:证据的客观性、证据的关联性、证据的合法性。民事诉讼证据必须以法定的取证程序来获得,通过非法的手段如威胁、利诱等方法收集到的证据将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4)民事诉讼程序。我国民事诉讼实行二审终审制,民事诉讼程序一般包括普通程序、第二审程序、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等。
普通程序就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第一审民事争议案件时通常使用的审判程序,也是最完整和适用最广泛的审判程序。普通程序6个月审结,简易程序3个月审结;当事人若对一审判决不服,上诉期为接到一审判决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上诉,对一审裁定的上诉期为10日内。
二、保险公司的诉讼地位及举证责任
(一)保险公司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诉讼地位
1.保险公司以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
关于保险公司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诉讼地位问题,我们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保险公司应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
司法实践中,人们对道路交通损害赔偿案件中保险公司的诉讼地位,认识不尽一致,诉讼中有的将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有的列为第三人。诉讼地位的不同直接关系到诉讼主体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故保险公司诉讼地位值得探讨。
2.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法律规定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是以起诉的方式参加的,将本诉讼中原被告皆置于被告地位。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本诉讼原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不具有独立请求权,而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又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诉讼参与人。
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审理中,将会对涉案的包括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内的全部证据是否具有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进行质证、认证,以便查明案件事实,分清责任,确定损害赔偿数额。而投保机动车有无责任及责任大小决定保险公司是否赔偿或免赔率的高低。赔偿数额则关系到保险公司支付理赔款的多少。因而案件的处理与保险公司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直接影响到其经济利益。故保险公司更符合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法律特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