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7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特点·世界意义课标要求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3.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考点定位1.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规律。2.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3.中外文化交流的两面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主题一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多元起源(1)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2)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_________中华文化的形成。
(3)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夯实必备知识梳理多元一体2.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局面出现,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2)秦汉时期: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3)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交汇融通,______盛行。(4)隋唐时期: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百家争鸣玄学(5)宋元时期: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______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6)明清时期: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康雍乾时期,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发展。理学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图解历史(7)鸦片战争以后:向西方学习以________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8)新文化运动时期: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9)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救亡图存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重视以人为本:周公提出“__________”思想;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2.民本思想(1)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2)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3)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仁政”说。3.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荀子提出“______________”的思想。敬天保民制天命而用之4.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2)张载、范仲淹、文天祥、顾炎武等人的思想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5.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1)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2)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见贤思齐焉”。(3)墨子主张“尚贤”、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6.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中的内容、孟子与屈原的思想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7.主张和而不同(1)西周太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2)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民本”与“民主”思想的区别儒家“民本”思想强调的是百姓的重要性,如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荀子认为“君舟民水”等。而民主的基本特征是“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即人民是国家主人。明清之际,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明进步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思维点拨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特点本土性本国风情,地域特征多样性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______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凝聚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包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特点(1)具有极其强烈而又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2)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实用伦理文化。(3)具有浓厚的思辨传统,强调理性和智慧。(4)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5)重视礼治,强调社会的和谐发展。(6)农耕性: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思维点拨2.价值(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2)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__________提供了有益借鉴。道德建设视角1春秋战国社会转型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材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摘编自《周易》强化关键能力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体现的时代精神。答案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士阶层著书立说,积极入世,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发展提出不同见解,相互辩驳、融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体现了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拓展深化拓展深化视角2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材料清代末年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国人民遭遇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经过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摘编自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认识。答案传统文化随时代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民族精神贯穿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的始终;思想自由与文化开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拓展深化中华文化的特点本土性与世界各国文化相比较,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创性,是根植于本土,独自创立进而逐渐形成的,中华文化自具特征,自成体系连续性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中华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得发展的新动力多样性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在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中,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同样,不同民族也形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这些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交融,共同汇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拓展深化包容性中华文明对于人们在相貌、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表现出了很强的包容心态,中华文明容纳了外部传入的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元素,包括哲学思想、话语体系、制度形式和文学艺术凝聚性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与中原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中原文化和族体也不断向边疆扩散,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输送到边疆,中原与边疆互相交流,逐渐形成和发展为共同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返回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及影响主题二一、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1.佛教传入夯实必备知识梳理过程(1)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3)隋唐时期,佛教中的______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4)宋明时期,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禅宗影响(1)佛教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2)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3)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4)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西学东渐(1)明末:意大利人_______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2)清初:17世纪,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利玛窦(3)晚清背景19世纪中叶,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过程①林则徐、魏源等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②1862年,在北京设立______________,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④1868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翻译、引进西方军事、工程等方面的书籍京师同文馆影响①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以及社会改革等内容,展现在国人面前。②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③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4)民国初年①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吸收_____________的思想。②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民主与科学图解历史近代“西学东渐”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东亚、东南亚文字(1)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2)在汉字基础上,朝鲜、日本、越南分别创造了本国文字,即谚文、假名、喃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儒学(1)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2)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制度(1)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2)日本实行_________,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3)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跟中国基本一样其他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深受唐文化影响大化改新2.四大发明(1)造纸术:8世纪以后,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火药:13世纪经__________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渐衰落。(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4)印刷术: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推动了____________和宗教改革。阿拉伯人文艺复兴运动图解历史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3.人员迁徙(1)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2)1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3)___________
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4.东学西渐(1)表现: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相继传入。(2)影响: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郑和下西洋视角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材料一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摘编自《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强化关键能力探究根据材料一,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答案以儒家思想的某些观点为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孔子注重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全球化本质内容究竟有哪些蕴含,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观念和原则:第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第二,“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第三,实行“开户牖”、互学习、兼收并蓄,“携手共进”。第四,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国家统一。——摘编自李慎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主要价值。答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有助于化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当代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拓展深化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1)中华文化所蕴含的自然人文精神,为当今世界人民解决自然问题提供了智慧。(2)中华文化主张的国家交往艺术是构筑和平稳定的世界秩序的文化基石。总而言之,中华传统友好往来文化对于解决当前世界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零和思维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价值目标符合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文化充满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情怀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有助于激励各国人民为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不断努力。返回典题演练落实(2022·南通调研)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命题设计聚焦考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境设置学者有关五四时期中西方文化的认识(社会情境)解题指津易错排查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已经出现东西方文化论争,排除A项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等人已对儒家思想予以批判和继承,排除B项据“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可知,这一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之前过于肯定和否定的理念,但“消除”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关键能力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宣传民主和科学,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和否定。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传播,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看待中西方文化,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故选D项1231.(2022·南通模考)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孔子叹“苛政猛于虎”;管子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庄子则揭露国君们“轻用民死”。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吸收各家学说走向融合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D.迎合地主阶级政治诉求√45根据材料“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苛政猛于虎”“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轻用民死”等信息可得出,诸子百家都认识到统治者要以民为本,要爱惜民力,反映出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项正确;材料体现诸子百家的民本主张,而不是强调思想融合,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的态度,排除C项;老子和孔子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排除D项。123452.(2022·苏州模拟)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尸,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据此可知,王夫之意在A.反对君主专制体制B.宣扬天下为公观念C.阐述人民主权思想D.展现济世安民情怀√12345材料的主旨是“天下……非一姓之私”“国祚之不长”是因为“非公义”,即“家天下”导致国运不长,故王夫之主张“公天下”,B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反对君主专制,排除A项;王夫之并未跳出封建旧知识分子之藩篱,不能体现近代人民主权观念,排除C项;D与题意无关,也并非王夫之真正用意所在,排除。123453.(2023·徐州月考)清初理学家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指出:“不耕无以为养,不有耕者,无以佐读者。”清代学者焦循在《里堂家训》中提到:“学者以治生为要,一切不善,多由于贫。”并主张“士农工商四者皆可为”。从中可以看出清代的家训A.强化了社会主流价值观B.冲击了工商皆本的思想C.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理念D.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12345123材料所列的家训分别强调耕种、治生对治学的重要性,即生活富足才能治学读书,并主张“士农工商四者皆可为”,可知这是经世致用理念的表现,C项正确;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是三纲五常的儒家思想,排除A项;追求富足的生活,士农工商四者皆可为,与工商皆本思想一致,排除B项;家训无法起改变传统社会结构的作用,排除D项。454.(2023·宿迁模拟)1670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建了一座“中国宫”。整个“中国宫”的檐口楣柱、墙角四边屋顶都贴着艳丽的瓷砖,室内摆满了中国的青花瓷器和中国丝绸。这反映出A.中西方文明之间相互借鉴B.中国建筑水平高于法国C.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D.中学西传思潮逐渐兴起√12345123材料反映了法国国王在凡尔赛建造“中国宫”,并摆放中国的青花瓷和丝绸,这体现了法国对中国建筑艺术的借鉴及对中国物品的喜好,说明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故选C项;材料体现不出相互借鉴,故排除A项;法国对中国建筑艺术的借鉴,不能说明中国建筑水平高于法国,故排除B项;中学西传在丝绸之路开通后就已出现,故排除D项。455.(2023·连云港质检)19世纪末20世纪初,部分具有进步觉悟的知识分子从日文翻译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翻译介绍进程。下图为1901-1912年翻译自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刊发数量,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
传播B.中国开始从欧美转向从日本摄
取新学C.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起伏性√1234512返回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图示的起伏比较大,意味着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有一定的起伏性,D项正确。345课时精练1.研究发现,距今大约5000年,人类普遍遭遇洪灾,中外应对策略有所不同。如果我们从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故事中提炼关键词,那么大禹治水可以被概括为治、堵、败、疏、成,而诺亚方舟则可以概括为逃、淘汰、选择、拯救。据此推断最准确的是A.中国自古崇尚科学精神B.西方自古缺乏进取精神C.中国文化讲究和谐相处D.西方文化崇尚理性法治√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选择题123456789101112大禹治水强调“治、堵、败、疏、成”,意味着当时中国人注重主动应对,在方式上选择“疏”,这是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选择,C项正确;科学精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进取精神在诺亚方舟故事中也同样存在,排除B项;理性法治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2023·江阴模考)《尚书》保存了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有“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欲至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这反映了A.儒家思想已经形成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民本思想历史悠久D.“天人合一”学说√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西周初期的史料中就有了注重百姓言论和保民的民本思想,说明民本思想的历史悠久,C项正确;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A项错误;重视民意和保民思想与神权无关,B项错误;以民为本与“天人合一”学说不符,D项错误。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3.(2023·南通模考)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A.是宗法制的产物B.与宗教信仰关系密切C.受宗族观念影响D.重视历史传承和教育√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选择题123456789101112宗法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并不是宗法制的产物和受宗族观念影响,排除A、C;材料内容无法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宗教信仰关系密切,排除B(2023·盐城月考)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董仲舒的这些思想A.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B.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C.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D.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根据材料“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可知,董仲舒的这一观点符合当时汉武帝要求实行大一统在文化领域的政治要求,B项正确;古代民本思想在先秦时期已经产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董仲舒只是想跳出宗法思想局限,并没有削弱宗法伦理思想,排除C项;材料中只是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并没有跳出家国一体的框架,排除D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5.从现有文献看,东晋十一位帝王中,明确与僧尼有交往的就有元帝、明帝等八位之多;东晋权力实际掌握者王导与高僧帛尸梨密多罗交往甚厚,琅琊王氏家族中有两名成员出家为僧,其一即为王导之弟释道宝。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A.打破了儒学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B.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C.形成了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D.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东晋时期,僧尼与帝王、权臣的交往增多,甚至有名门大族成员出家为僧等,说明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D项正确;东晋时期儒学依然占据正统地位,A项错误;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不能说明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B项错误;“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6.唐太宗总结隋朝覆灭的教训时指出:“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
材料所反映的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A.民为邦本,本固邦宁B.文德治国,崇儒尊孔C.用法宽简,完善法制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依据材料,唐太宗在总结隋朝灭亡教训时指出,治理国家的人,关键是藏富于民,而非充盈仓库,仓库只需防备凶年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储蓄那么多,这反映了唐太宗重民的思想,推崇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故选A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7.(2023·盐城调研)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汉族首创了四大发明;蒙古族长于畜牧;西域少数民族最先学会了棉花种植与纺织;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保存佛教经典的人群很多。这反映出中华文明A.包容创新的文化特色B.少数民族文化聚集而成C.具有强烈的家国意识D.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选择题123456789101112依据材料可知,中华文明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而成,具有包容创新的文化特色,A项正确;少数民族文化聚集而成不能整体反映材料观点,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明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而成,不能体现具有强烈的家国意识,排除C项;蒙古族的生产方式是以游牧为主,排除D项(2023·宿迁调研)位于广州市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当时发掘出的稀世之宝,有代表中原文化、江南楚文化、西南巴蜀文化、北方草原地区的匈奴文化、海外文化、岭南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的珍贵器物。这表明A.南越文化具有多样性B.南越地区长期受到中原文化的入侵C.南越文化具有包容性D.南越地区与中原地区长期和睦相处√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根据材料“有代表中原文化……岭南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的珍贵器物”可知强调的是南越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故C项符合题意;南越文化具有多样性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故A项排除;南越地区长期受到中原文化的入侵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南越地区与中原地区长期和睦相处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故D项排除。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9.(2022·南通模拟预测)在当下中国,许多乡村地区仍然保留着丰富的优秀乡村传统文化,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热爱祖国、尊老爱幼、重义轻利、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与邻为善、团结友善的思想观念。可见,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A.构建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B.协调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城乡矛盾C.加强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D.抵御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材料中“热爱祖国、尊老爱幼、重义轻利、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与邻为善、团结友善”的思想观,是一定区域的村民共同的价值取向,有助于乡村地区和谐稳定发展,构建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A项正确;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协调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城乡矛盾”“加强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无关,排除B、C两项;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无法抵御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排除D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0.(2023·扬州模拟预测)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不断有周边藩国的质子来华学习。唐朝时期,出于“文德绥海内”,传播大唐文化的目的,允许国子监接收周边国家的质子留学生。这表明唐朝质子来华留学A.扩大了理学对周边藩国的影响力B.确保了唐王朝对周边藩国的钳制C.有利于周边藩国国家制度的完善D.有利于唐与周边藩国的平等交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出于“文德绥海内”,传播大唐文化的目的,允许国子监接收周边国家的质子留学生。结合所学可知,质子留学生大都是王室贵族,学习大唐文化有利于完善其国家制度,故C项正确;理学产生于宋代,故A项错误;“确保了唐王朝对周边藩国的钳制”的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唐与周边藩国是宗藩关系,不是平等交往,故D项错误。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1.17—18世纪,西方出现很多汉语借词,对以下信息解读正确的是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A.西方语言文字以中国的汉语为基础B.当时政府重视对外宣传中国的文化C.中西文化的交流呈现单向度的特点D.中国文化和产品对欧洲具有吸引力√汉语借词涵义创造者chinoiserie中国风格法国人sharawaggi中国的“造园艺术”英国外交官nankeen中国出口的土布——“南京布”欧洲商人kaolin产于景德镇的制瓷原料高岭土法国传教士依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7-18世纪,西方的艺术、外交、商业、宗教等领域人士向汉语借词丰富他们的用语,反映出当时中国文化和产品对欧洲具有吸引力,故D项正确;西方语言文字中出现向汉语借词现象,不能说明其以中国的汉语为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实行闭关锁国的明清政府重视对外宣传中国文化,故B项错误;中西文化的交流呈现单向度的特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2022·连云港模考)茶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4—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以上对待中国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A.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B.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C.东亚文明的开放性与欧洲文明的保守性D.交通便利性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选择题123456789101112从材料“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可以看出,朝鲜、日本和英国对中国茶有不同的态度,其主要原因是朝鲜、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亚文明;而英国属于欧洲文明,中国茶传入英国属于异域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所以答案选A。131415161713.读明末相关著作及内容介绍。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这些著作的出现,说明A.传统科技总结性著作出现
B.士人普遍形成开放观念C.四大发明影响西方近代科学
D.西方科技知识引入中国√汤若望译《远镜图说》介绍望远镜的制法和机械原理邓玉函、王徴合译《远西奇器图说》和王徵《诸器图说》论述机械的制造方法和机械原理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介绍西方农田水利,讲述水利知识及水利器械的构造与原理选择题123456789101112望远镜的制法和机械原理、机械的制造方法及机械原理以及西方的农田水利相关技术都说明当时西方科技知识引入中国,故选D项;材料翻译的是西方科技著作,而不是中国传统科技总结性著作,排除A项;“普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对西方近代科学的影响,排除C项。131415161714.(2022·海头高级中学质检)明清时期基督教入华,不仅具有宗教传播的意义,而且也是中西文化双向交通的肇始。而当时传教士的文献不只是翻译,而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译述。这A.体现了弥合文化差异的努力B.反映了中西交流的不断深化C.推动了基督文化在华的普及D.冲击了广大民众的传统意识√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选择题12345678910111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传教士所做的“不只是翻译”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就是翻译的同时,增加了主观的理解和客观需要的内容,即弥合文化差异的努力,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西交流的不断深化,排除B项;“推动了基督文化在华的普及”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冲击了广大民众的传统意识”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131415161715.(2023·无锡月考)19世纪后期,曾国藩在《奏派陈兰彬、容闳选拔幼童出洋习艺折》中专门提出:“诸幼童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可见当时A.留学目的是学习西方近代工业B.留学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C.留学过程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D.留学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选择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粤教新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物流仓储设施合作开发与租赁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钢结构建筑节能评估与认证合同2篇
- 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上教版选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度退休教师继续教育劳动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次租船合同金康版(新增船舶噪音控制要求)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工程施工与维护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消防协议3篇
- 2024年销售员工年度工作总结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监测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电子招投标平台搭建与运维服务合同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24年)解读
- 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四年级上册竖式计算300题及答案
- 压力容器壁厚计算软件
- 红色简约年终工作总结新征程再出发PPT模板
- 工业通风换气次数的有关规定
- 试剂验收记录表.doc
- 霸气YY游戏频道设计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