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套可编辑PPT课件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第二章中华传统美德第三章语言文字第四章古代文学第五章中国器物文化第六章中医诊疗与养生第七章中国传统建筑第八章中国传统艺术第九章服饰文化第十章饮食文化第十一章节日文化第十二章商贸文化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第一节天人合一第二节贵和尚中第三节上善若水第四节大智若愚目录第一节天人合一一、天人同道在道家哲学中,天人之间是“天人同道”的关系。“道”是道家的核心思想,道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道”产生的。《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明“道”为宇宙万物之本源,它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连贯成一个整体。第一节天人合一二、天人合德道家以“道”为核心,讲“天人同道”,追求“道法自然”。而儒家则重视道德,由天的道德品格,提出了“天人合德”的理念。在儒家的思想中,人们一方面把天指称为天空、日月等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另一方面又把这种自然物或自然现象拟人化、精神化,使它具有道德品格和感情色彩,成为理想的化身和人们效仿的对象。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天所具有的优良品德多种多样,如生生之德(生育养长万物)、自强不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以及诚的性格特征。第一节天人合一三、天人和谐《易传·序卦》提出:“有天地然后万物生”;《易传·说卦》提出:“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张载在《西铭》中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些思想都说明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天地是人类的父母,人和自然万物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人们为了生存而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第一节天人合一另外,荀子也主张人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同一关系。在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中国古人还强调“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里讲:“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意思是说:“不违背谷物播种的时间,谷物就吃不完了;细密的网不进入池塘,鱼鳖之类的就吃不完了;按照时节去山林伐木,木材就用不完。”这是强调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使“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第一节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指出,既符合人类利益,又顾及自然生态利益与价值的行为才是可取的,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在探索天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已经不是抽象的哲学,中国历代先民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在中国的建筑、园林、医药、武术、饮食、养生等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无一不贯彻和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贵和”精神第二节贵和尚中(一)以和为贵中国古代对“和”的论述很多,概括而言,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由于敬畏天命、相信万物有灵,以及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人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生态伦理观念,反对向自然过分索取,注重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第二,社会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这包括不同阶级、阶层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自我与他人之间等多重关系的和谐。第三,人自身的和谐。这主要是指人自身要处理好身心关系,处理好物质欲望与道德理性之间的关系。第二节贵和尚中(二)合同之辩追求“和”并不是要求取消个性的差异而达到统一。中国很早就有所谓“和同之辩”的概念。“和”是不同事物间相配合而达到平衡,“同”是取消个性的统一。历史上,明确地对和谐理论进行理论探讨的,是西周末年的史伯和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史伯是第一个对和谐理论进行探讨、提出和同之辩的思想家。他强调以不同元素相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达到和谐的效果。一、“贵和”精神第二节贵和尚中晏婴进而用“相济”(取长补短、互为补充)、“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孔子也主张重和去同,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重和去同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容纳不同意见,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一、“贵和”精神第二节贵和尚中在文化价值观方面,“贵和”精神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在民族价值观方面,中国文化素以礼仪道德平等待人,承认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价值。“兼容并包”“遐迩一体”的思想,使各民族融为一体,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为最高准则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在维护自己民族独立的同时,不主张向外扩张,用武力去征服其他国家和民族,而是主张通过道德教化来“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贵和”精神尚中精神第二节贵和尚中中国古代的“贵和”思想,往往是和“尚中”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文化中,“中”是一种“中和”状态,也体现为“中庸之道”。实现“和”的基本途径就在于持守“中”道,即保持中和、中庸,既不过分,也不能不及。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贵和尚中”思想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构成部分,对我们民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刻的。对“贵和尚中”观念的认同,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凡事不走极端,极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二、一、以水喻道第三节上善若水水作为生命万物之本源,与老子所提出的“道”有着较高的契合度,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提出的处世哲学,则是以水喻道,彰显了道家的生命智慧。第一,水具有谦逊的品行。与其他自然万物争相向上不同,水会自高远流向低洼之处,谦让且孕育万物。第二,水具有顽强、坚持的特性。水虽然柔弱,却可“滴水穿石”。第三,水具有不争的美德,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的孕育和滋润,但是水却不图回报,广泛施恩,造福众生。第四,水具有空明清澈的特点。水以清澈透明的状态坚守本心,前进时毫无阻碍,静止时平和安静,始终保持客观态度与自然和谐相处。二、为而不争第三节上善若水“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为人处世,只有从多个方面学习水的至善品行,才能在居处、心思、待人、为政、处事方面,都保持一种心无杂念、复归自然的状态。对于“不争”的理解,世人存在一定的偏见,往往将“不争”等同于“无能”,但是,水的“不争”并不表示因柔弱而没有能力,表示的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或品行,是刚强意志内敛的表现。二、为而不争第三节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人生在世,若要达到“上善若水”的境界,便要做到平和心态静如水、正直为人明如水、轻看名利淡如水、面对坎坷韧如水。只有像水一样至柔、至刚、至净,保持一颗无私无欲之心,为万物众生默默奉献,才能够以“上善者”身份达到“不争”的人生境界。第四节大智若愚“大智若愚”被普遍认为是做人智慧中的最高道行。《庄子·天地》中记载:“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意思是,知道自己愚的人,不是真正的大愚蠢;知道自己惑的人,不是真正的大迷惑。大迷惑,终身不能醒悟;大愚蠢,终身不能理解。第四节大智若愚道家的“愚”之本意就是一种“无为”状态的外在表现,而人们应该在遵循这一状态的同时又能够认识自身之“愚”,达到大智的最高境界。因此,守愚才能达智,即愚中有智。另外,庄子言:“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因此,“愚”要做到与小愚和大愚的区分,惑要做到与小惑和大惑的区别,即一种知愚而非愚的大智。谢谢大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章中华传统美德第一节仁爱孝悌第二节勤劳节俭第三节明礼诚信第四节安贫乐道目录第五节浩然之气第一节仁爱孝悌一、仁爱“仁”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分量最重的一个字,也是儒家伦理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其本意是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内省)。“仁”的核心是“爱人”,“仁爱”的根本是孝悌,因为只有在家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仁爱”才能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才能“泛爱众”,才能爱君忠君。第一节仁爱孝悌一、仁爱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表明“仁”既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与爱心,又是一种忠恕之道,具有宽容忠恕的精神。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认为“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即“仁”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仁人志士”自当具备所谓“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性善是天赋予人的本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孟子·离娄上》)的根本。第一节仁爱孝悌二、孝悌“孝”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何谓孝?《尔雅·释训》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就是说,身为子女要顺承父母的意思,而且要奉养父母,这才算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孔子说,孝是为人之本。中国人提倡孝道,源于中国血缘文化的特点。第一节仁爱孝悌二、孝悌“孝”不仅仅是一种美德,也是做有道德的人的根基。或许正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古人将“孝”界定为诸德之本。“悌”属于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敬爱、顺从兄长,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其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悌”的含义包括敬重兄长、善事兄长,兄弟笃爱和睦及友顺和睦。第二节勤劳节俭一、勤劳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对“勤”的解释是:“勤,劳也。”这说明“勤”和“劳”在古代是相通的。勤劳是指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与品格,作为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用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根据古代的百科全书,如《北堂书钞》《太平御览》等的归纳整理,古人对勤劳一词的用法,大体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安邦治国方面的;二是关于自强不息方面的;三是关于吃苦耐劳方面的。第一,勤劳与治国安邦相联系,说明古人已深刻认识到以勤立国的重要意义。第二,自强不息原本就是勤劳美德的主要含义。第三,吃苦耐劳与勤劳的关系更加贴切。第二节勤劳节俭二、节俭中华民族不仅有勤劳的优秀品质,而且有尚俭的传统。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节俭美德的思想,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俭以立德的思想。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向以节俭为美德,崇尚俭朴、提倡廉洁、反对奢侈、摒弃浮华。第二,关于以俭持家治国的思想。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道出了节俭治国的思想——治理国家既要节俭,又要爱护人民。第三,关于不奢不吝的思想。节俭除了要求不奢侈外,还要不吝啬,即所谓“吝则不俭,俭则不吝”。第三节明礼诚信一、明礼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礼、有礼、注重礼义是我们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出于对长上、对道德准则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明礼”作为基本道德规范之一,综合概括了以往“礼”所涉及的“礼仪”“礼让”和“文明”的含义。作为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明礼”,其中的“礼”,涵盖了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三大领域,与之相关,“礼”的内容体现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三大基本道德规范。第三节明礼诚信二、诚信一般说来,“明礼”是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诚信”是人的内心状态。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方面。“诚”主要是指诚实、诚恳;“信”主要是指信用、信任。“诚信”的含义,主要是指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在古人看来,“诚”既是道德规范,也是道德修养的态度和方法。“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诚实不欺,这与“诚”是一致的。“信”的重要内容是对人说话要诚实。此外,“信”还要求人们办事要忠诚可靠。第四节安贫乐道一、何谓“安贫乐道”“安贫乐道”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侧面,“安贫乐道”核心要点是“乐道”,而不是乐贫、守贫。孔子的“安贫乐道”还是一个完整的价值理念。孔子及其弟子是为了“守道”而“安贫”,不是无条件的“安贫”。“安贫乐道”的核心是“道”,如果撇开“乐道”来谈“安贫”,自然就认为是安于贫困、不思进取、怠惰慵懒、无所作为。但是,孔子所说的“安贫乐道”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拒绝富贵、死守贫穷,更不是越穷越光荣,而是在富贵不可得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安排生活,保持平和的心境,保持人的尊严与品格的高尚,这也反映出一种“体面”的生活。第四节安贫乐道二、“安贫乐道”的体面生活“安贫乐道”并非主动的追求,而是不得已时采取的处世态度和生活情调。与“利”字当头,单向地把“体面生活”理解为摆脱贫困、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迥然有别。孔子所理解的“体面生活”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多元。第一,“体面”生活是“灵肉”结合、义利兼容的。第二,“体面”生活包含对人格理想的坚守和对修养境界的追求。第三,“体面”生活包含内心愉悦和舒坦。第五节浩然之气一、何谓“浩然之气”孟子首次提出“浩然之气”的概念是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它作为一种气,是合乎义与道的,没有这个就会显得疲弱不堪。它是日月积累的正义所衍生出来的,而不是正义偶然从外而入所取得的。”孟子认为浩然之气实在是难以讲明,这种“气”必须有正义与道德的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这种“气”由正义的深厚积累而成,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获得,只要做一件有愧于心的事情,这种浩然之气就没有了。可见,“浩然之气”是正义与道德之气,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融为一体的一种至高无上的内心状态,是道德感支配之下出现的一种至大至刚、豪迈无比的精神状态,是一往无前、理直气壮、无所畏惧的正义体现,是一种认知、情感、意志综合表现的伟大人格。第五节浩然之气二、如何养成“浩然之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以直养而无害”。因此,在养习上应当以保持、遵循为主,使得自身的外在行为与之相符合,如果外在行为与之不相符,就会对其造成破坏,正如孟子所说:“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首先,是“反求诸己”。孟子在建立“浩然之气”一说时,深刻强调了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认为凡事必须从自身入手,发掘自身善端,注重内圣、讲究气节、崇尚道义。其次,是“动心忍性”。主动接受身体和精神上的锻炼,通过撼动人的心性来增强坚韧不拔的意志。最后,是“集义而生”。浩然之气的养成要靠平时不断的日积月累,不能拔苗助长。“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谢谢大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章语言文字第一节汉语第二节汉字目录第一节汉字一、汉语的产生与发展(一)汉语的产生在人类的远古时代,最初以单个群体形成群居生活,由于群居生活需要信息交流,所以产生了最原始的口语。随着古人类的进化,人类种群逐渐扩大,形成有血缘关系的多代子女组合的大群体。大群体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使得人与人之间利用口语交流信息的机会增多,口语在生活中得到大量使用,因而,音节从初始的几个发展到近百个,表意也变得更加丰富。第一节汉字一、汉语的产生与发展(一)汉语的产生古人类的进一步进化产生了原始部落群体。由于部落群体的活动形式及范围不断扩大,其协调、交流信息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口语使用更加频繁。从人类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到利用符号传递信息的这一阶段,是原始汉语产生的阶段。由于当时没有语音记录,只能从古人类的生存历史痕迹中感知。这段历史时期的语言发展是漫长的,也正是有了漫长的原始语言积累,才有后面先进语言的发展,进而逐步形成如今完整的汉语语言体系。第一节汉字一、汉语的产生与发展(二)汉语的发展汉语可分为四个时期: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1.上古汉语上古时期大致从公元前十八世纪到公元三世纪,即商、周、秦、汉时期。其中,商是上古前期,周、秦是上古中期,两汉是上古后期。这一时期的汉语有以下特点:(1)语音上,没有轻唇音;声调分平、入两大类,又各按音高和音长分为两类,没有去声。(2)词汇上,以单音词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复音词。(3)语法上,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否定句和疑问句的代词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和介词前面;被动句通常用“于”“见”等虚词表示;实词缺乏一定的词类标志。第一节汉字一、汉语的产生与发展(二)汉语的发展2.中古汉语中古时期从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即六朝、唐、宋时期。这一时期汉语有以下特点:(1)语音上,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语音系统形成;平、上、去、入四声形成;轻唇音产生;大量古入声字变为平声。(2)词汇上,复音词大量增加;有了一定数量的外语借词。(3)语法上,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动词时体系统开始出现;系词“是”和新的判断句广泛应用;否定句、疑问句的代词宾语普遍移到动词后面;用“被”表示的被动句出现;用“将”和“把”表示的处置式产生;“动词+否定副词+动词”式的反复问句产生。(4)出现文言和白话两种书面语言。第一节汉字一、汉语的产生与发展(二)汉语的发展3.近代汉语近代时期从公元十三世纪到二十世纪初,即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汉语的特点是:(1)语音上,舌上音和正齿音合并,并变为卷舌声母;入声消失,并入平、上、去三声;平声分阴平、阳平两类。(2)词汇上,由于白话文文学普遍传播,口语词汇(包括方言词汇)大量进入文学语言;中期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吸收了大量外来词,并根据外来的概念创造了大量新词。(3)语法上,时态助词“着”“了”的用法进一步固定;结构助词“地”“的”普遍使用;新的语气词系统形成。第一节汉字一、汉语的产生与发展(二)汉语的发展4.现代汉语“五四运动”后为现代汉语发展时期。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最后形成。汉语在上述各个发展阶段中,语音、词汇、语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语言的变化不是突变的,而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缓慢实现的。第一节汉字二、汉语的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往日增,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应用价值大大提升,中华文化的魅力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1991年,在新加坡成立的国际汉语言学会在国际学术界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一年一度的年会成为汉语言学领域世界顶尖的科研精英盛会。2003年3月,广州《南方都市报》正式设立“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并于4月成功举办了首届颁奖大会,2004年4月,又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评选。2003年12月,在温家宝总理访美前夕,中美双方共同宣布,“大学汉语和中国文化预修课程及考试项目”(简称AP中文)在美国大学启动。第一节汉字二、汉语的国际地位2004年1月,中国与西班牙两国的教育部门签署了《中西高等教育合作协议》,将加强汉语和西班牙语在对方国家教学和传播方面的合作。2004年2月10日,喀麦隆高等教育部长莫里斯·楚恩特在会见到访的中国教育代表团时表示,希望喀中进一步加强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在汉语培训等方面的合作。2004年5月1日,中国和智利两国的教育部在圣地亚哥签订关于教育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智利将开设汉语课。2004年6月,印度尼西亚40年来首所开设有汉语课程的“文化桥梁三语国民学校”获准创办,其校长希望这所学校能够成进一步增进印中人民的友好。第二节汉字一、汉字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日益复杂,象形文字逐渐向符号化发展、演变,记录和传播信息的文字也日益增多,导致文字向“六书”发展演进。具体内容如下。(一)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是描画事物形状的一种造字法,如图3-1所示。例如,日、月、山、水四字,就是模仿日之形、月之状、山之势、水之态而书写并逐渐演化而来的。图3-1象形字第二节汉字一、汉字(二)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以象形字为基础加上指示性的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如图3-2所示。它通过看和细察才能领会字的本义。例如,“上”字是写成上面一短横下面一长横的样子,表示甲物在乙物之上,“下”则恰好相反。又如,“本”“末”是在象形字“木”的上下各画一画,表示树梢与树根。图3-2指事字第二节汉字一、汉字(三)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hu~),武信是也。”会意是把意义上可能发生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拼合在一起,从旧字的比较中派生出新的字义,从而产生一个新字,如图3-3所示。例如,“人”字和“言”字合并成“信”字,意思是人言而有信。图3-3会意字第二节汉字一、汉字(四)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字是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合而成。形声字的造字能力最强,在《说文解字》中占80%以上。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搭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6种:左形右声,如:清、松、城、渔、狸、情、描、帽、纺右形左声,如:彩、领、救、战、郊、放、鸭、飘、歌上形下声,如:露、花、岗、草、笠、芳、窥、景、箱下形上声,如:烈、忘、警、恭、剪、堡、帛、贷、盒内形外声,如:闻、闷、辫、辩、问外形内声,如:圆、阁、衷、病、赶、厅、近第二节汉字一、汉字(五)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转注并不是造新字,而是指同偏旁部首、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共同点的一组字。例如,“老”和“考”,同属“老”部,声音相近、意义相通(古时“老”“考”相通,都意为“长寿”),可以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也可叫作同义字。(六)假借“假借得,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假借是指语言中有了某个词,但还没有表示这个词的字,便在通行字中找出一个同音字来代替。因此,假借也不是造新字,只是一种用字的方法。例如,“令”,原为接受命令,后借用为县令的令;“长”,原为头发长,后借用为县长的长;“而”,原为胡子,后借用为连词“而”。第二节汉字二、汉字的演变历史(一)汉字的起源和雏形汉字的起源目前还是个谜,这种被十几亿人口使用的文字,究竟是完全发源于中国本土,还是从外部传入,或者是二者的结合,目前也都还说不清楚,只流传下“仓颉造字”的传说。考古发掘出来的龙山文化文物上,已经有了许多类似图画也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如山东邹平的丁公陶文(见图3-4),这比之于结绳记事要复杂得多。其实,在龙山文化时期之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这些符号很像后代的甲骨文,如图3-5所示。图3-4丁公陶文摹写图图3-5大汶口陶文第二节汉字二、汉字的演变历史(二)甲骨文和金文1.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时期的文字,距今约3600年。商代文化迷信鬼神,极度注重祭祀,每逢大小事情都需进行占卜活动,其中一种就是在龟甲上或牛胛骨上刻上需向鬼神请问的文字,然后进行炙烤,通过甲骨上的裂纹来预测吉凶。这种文字因为刻凿在龟甲、牛骨上,故称甲骨文,也称龟卜文、契文、殷契、甲骨刻字、殷墟文字、贞卜文、殷墟卜辞等,如图3-6所示。图3-6甲骨文第二节汉字二、汉字的演变历史(二)甲骨文和金文1.甲骨文关于甲骨文的文字性质,一般认为它是象形文字。值得注意的是,东汉文字学大师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确立的汉字构型的6种方法,在能够识读的甲骨文字中,几乎都能找到对应的实例。由此可见,甲骨文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图3-7“国”“学”“易”对应的甲骨文第二节汉字二、汉字的演变历史(二)甲骨文和金文2.金文继甲骨文之后,处于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的汉字,是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属于金属上所刻之字,因此称作金文,也叫钟鼎文、彝文(“彝”是青铜酒器),如图3-8所示。需要指出的是,甲骨文和金文差不多是同时代并行的文字,金文比甲骨文稍晚出现,但二者曾经在较长时间内是并行的。金文的本质仍然是一种象形文字,但它较之同为象形文字的甲骨文,的确体现出了文字逐步发展变化的趋势。图3-8铸刻金文的青铜器第二节汉字二、汉字的演变历史(三)从六国文到秦篆汉隶随着文明的发展,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长时间割据状态的持续,文字发展得越来越繁复多样。到战国末期七雄争霸时代,除秦之外,六国文字就花样繁多。这对于统一而言其实是不利的,因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迅速实行“书同文”政策,将六国文字全部规范、统整到秦国文字的体系中来,为全国信息交流的顺畅便利奠定了基础。六国使用的文字各不相同,统称六国文字,如图3-10所示;秦国的官方文字为篆书。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前者是对自甲骨文以来直至六国文字的泛称,后者才是专指秦国的官方文字,今天我们临习书法所学的“篆书”,主要是就小篆而言,但书画作品中的印章往往使用大篆字体。图3-10六国文字和秦(小)篆之间的实际对比第二节汉字二、汉字的演变历史(三)从六国文到秦篆汉隶隶书的出现有以下两个重大意义:第一,使得文字书写的速度明显加快,这对于书籍的大量产生,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广,都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第二,许多甲骨文时代以来的古老文字,在汉隶时代进一步统整化,秦汉时代的人们用隶书的书写习惯对金文以来的文字进行了结构的定型化,文字学上称之为“隶变”。这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楷书即将到来,而楷书的出现,是古汉字向现代汉字过渡的关键。图3-11大篆、小篆和隶书的形体比较第二节汉字二、汉字的演变历史(四)草书、行书和楷书为了追求篆书的书写快捷,秦代出现了隶书;为了追求隶书的书写快捷,汉代出现章草,如图3-12所示。章草是行书和草书的直接源头。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行书和草书的出现,比楷书的出现要早。章草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它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草书,称为“今草”,今草进一步发展就是完全抛弃实用性而走纯艺术性道路的狂草。章草运笔不那么快的时候,就渐渐演化为今日所见的“行书”。行书规整化后就是“楷书”。图3-12史游《急就章》局部第二节汉字二、汉字的演变历史(四)草书、行书和楷书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途分两路:一条是以记录为目的,由象形逐渐朝符号化方向发展之路;另外一条是汉字与艺术(主要是书法艺术)相结合生发的艺术之路。两条道路胶着并进、相互影响。汉字作为一种视觉符号,是通过一定的视觉形式和手段(刻、绘、写)表现出来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汉字视觉表现形式。第二节汉字二、汉字的演变历史(四)草书、行书和楷书甲骨文字已经是很成熟的文字了,且其刻锲形式已经具备了汉字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即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在草书阶段,汉字在书法家的笔下更是完全超越了原初之形体,成为构筑想象空间、抒发情感的一种有意味的艺术作品。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见图3-13)可以看到,源自象形文字的文化基因,在数千年中国文化发展、文字演变的过程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这也是中华文化生命力绵延不绝的最形象、最生动的写照。图3-13自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谢谢大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四章古代文学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第二节古代文学精神目录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一、先秦文学(一)远古时期的神话原始时代,先民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都归于神的意志和权力,一切自然力都被他们的想象形象化、人格化了。随后,他们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英雄人物形象,创造出了许多神的故事,这就是神话的起源。神话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和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的诗歌、小说和戏剧等影响深远。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一、先秦文学(二)先秦诗歌先秦诗歌以《诗经》和《楚辞》为代表。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的诗歌,共计305篇。《诗经》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影响后世。古人将《诗经》奉为儒家“经典”,其名称从《诗三百》上升为《诗经》,宋代纳入儒家“十三经”体系。《诗经》各篇都可合乐歌唱,风、雅、颂也是依据音乐的不同而划分的。《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标志着我国文学出现的时间较早,且发展迅速,其思想性和艺术成就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有极高的地位。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一、先秦文学(二)先秦诗歌2.《楚辞》《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骚体类文章总集,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后人仿作、汉初搜集、刘向辑录等历程。“楚辞”是先秦楚地文化孕育而生的一种独特的诗歌样式。屈原的系列作品《离骚》《九歌》《九章》《招魂》等为《楚辞》的最高典范,被公认为是继上古神话之后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另一重要源头。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一、先秦文学(三)先秦散文先秦散文以《左传》《国语》《战国策》和诸子散文等为最佳。语录体中,《论语》较为亲切、通俗、自然浅显,其语言凝练,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了人物形象,内容有真实之感。《墨子》是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展现的是一种“尚实尚质,言之无文”的特色,透露着逻辑性,明辨是非。《孟子》是由语录体向对话体转变的代表,其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之气概。《庄子》则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依据,其想象奇幻,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是诸子散文中最富想象力的。《韩非子》和《荀子》则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境界阶段。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二、秦汉文学(一)秦代文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极端严苛的统治手段,这对学术文化的发展极为不利。秦代文学的代表是李斯,其代表作为《谏逐客书》,是汉大赋的先声。(二)汉代散文及政论文贾谊是西汉初年最杰出的散文家,如图所示,其散文类型包括:①专题性政论文。②针对具体现实问题而作的疏牍文。③继承《楚辞》的骚体赋创作。晁错是贾谊同时代政治家,善于从历史事实、当前情况、各种利弊得失等方面做具体分析,立论精辟而切于实际。邹阳在文景之时曾担任吴王、梁孝王的门客,善于博引史实、排比铺张,有战国游说纵横家的韵味。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二、秦汉文学(三)汉代辞赋汉赋是由楚辞的骚体演化而来的,但其从批判现实、抒发个人愤懑,逐渐转变为对帝王朝的歌功颂德,即所谓劝百而讽一。枚乘是文景时期最重要的辞赋家,和邹阳一样曾在吴王、梁孝王门下担任门客,今存《七发》一篇是他的代表作。司马相如是汉大赋最杰出的代表,其代表作有《子虚赋》和《上林赋》。汉武帝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及其文学侍从,也形成了一个辞赋和散文的中心。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二、秦汉文学(四)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是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种新诗体。汉乐府民歌往往来自现实生活,经过音乐机构或文人的加工后,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而且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其名作有《陌上桑》《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上邪》等,最著名的为爱情悲剧长诗《孔雀东南飞》,它代表着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三、魏晋南北朝文学(一)曹魏时期的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汉末三国时期的曹魏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建安年间,以曹操为核心,以“三曹七子”为代表,形成了建安文学集团。“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建安文学之后的正始文学,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为代表。“竹林七贤”处于司马氏与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中,看到了司马氏利用儒家“名教”进行黑暗残暴的统治,便大力提倡老庄思想,以老庄的“自然”与“名教”相对抗。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三、魏晋南北朝文学(二)两晋时期的太康文学和东晋文学司马氏代魏建立西晋,出现了太康间的繁荣,门阀制度盛行,文学的官僚化和贵族化倾向较重。左思是太康文学的最杰出代表,他继承了建安之风,其辞赋以《三都赋》最为著名;其诗歌以《咏史》八首为代表,对扼杀人才的黑暗现实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其笔锋之尖锐在两晋南北朝不可多见。西晋灭亡,司马氏渡江在江南建立政权,即东晋。东晋最杰出的诗人是隐逸诗人、田园诗人陶渊明,其诗歌对腐朽的士族社会表现了憎恶与否定的态度,表达出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格和躬耕自给的生活理想,因此被称为“田园诗鼻祖”。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三、魏晋南北朝文学(三)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和民歌宋齐梁陈四代是宫体诗大盛的时代。宫体诗虽有内容浮华空洞的缺陷,但在遣词炼句、铸炼音韵上却有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四声八病”等理论的成熟,为唐代律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南朝的民歌清新动人,以吴歌《西洲曲》为代表作,对唐代文学影响深远。刘宋时的谢灵运创立了“山水诗派”。北朝的诗歌和南方迥异其趣,虽然文采稍差,但刚健质朴,尤以乐府诗《木兰辞》为代表,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民歌双璧”。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三、魏晋南北朝文学(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其他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也发展起来。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奠定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基本构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也有着突出的地位,其从汉代气势恢宏的大赋,开始走向优雅灵动的抒情小赋,具有辞藻华丽、对偶工整、音韵优美等优点,但也存在空虚贫乏等形式主义的缺陷。此外,郦道元的《水经注》、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文学名作。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四、隋唐五代文学到隋唐五代时期,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整个文坛出现了自战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一)隋及初唐时期的文学国家的统一稳定给文学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先秦到汉魏六朝,文学经历了长远的历史发展过程,诗歌、散文、小说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遗产。隋及初唐时期,齐梁形式主义诗风虽然还占统治地位,但“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大有对抗之势。到了陈子昂,更大力扫荡齐梁诗风,标榜“风雅比兴”“汉魏风骨”的传统,并在复古之中实现革新。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四、隋唐五代文学(二)盛唐及中唐时期的诗歌盛唐时期,李白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继承自先秦以来直到齐梁时代的文学遗产,创造了独特的浪漫主义诗风,完成了诗歌革新的使命,被称为“诗仙”。杜甫以“转益多师是汝师”为文学主张,对前代文学既有批判又有继承,既注意内容精神又注意声律形式,被称为“诗圣”。“安史之乱”后,唐代经济文化继续发展,但危机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中唐时期的文人更具有深思的哲学气质,反映在文学上,就是理性的力量渐渐增长,而各种诗歌流派也层出不穷。中唐诗歌最大的成就是“元白”(元稹和白居易)发起的“新乐府运动”,使得诗歌继承汉魏乐府风格,直陈时弊,具有“诗史”气质。同时,韩愈和柳宗元发起的“古文运动”,对弘扬儒家文化,促进文风转变,具有开辟之功。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四、隋唐五代文学(三)晚唐及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学晚唐时期国势衰危,文学艺术又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低沉婉转,有的颓废华丽,有的激愤尖锐。唐代在小说领域最大的收获是“唐传奇”,这是一种源于六朝志怪的小说。中唐时期,小说创作达到了极盛阶段,是我国短篇小说达到成熟的标志。唐代中后期,外来胡乐与中原本土清商乐相结合,诞生了新的音乐类型。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五、宋辽金文学(一)宋诗宋代文学以诗歌、词、散文和话本小说为主要形式,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很大。宋初的科举承袭唐五代制度而有所创新,早期偏重诗赋,仁宗以后更重策论,这就使得古文(散文)写作出现了长于议论的特色,甚至使本来言志、抒情的诗歌,也开始出现更重理性思考乃至直接抒发议论的时代新貌。北宋古文大家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成为唐代韩柳古文运动未完成事业的最好继承者。欧阳修主持礼部时打击了文坛上追求险怪的作风,王安石、苏轼批判“力去陈言夸末俗”和“以艰深文其浅陋”的辞章家习气。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五、宋辽金文学(一)宋诗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诸家提倡古文的同时,也接受韩愈及其同派作家对诗歌的影响,要求诗歌的内容有真情实感,反对无病呻吟;倡导清丽平淡的艺术风格,反对浮艳靡丽作风,表现出宋诗自身与唐诗迥异其趣的独特面目。“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原先以清新风格为主导的宋代文坛,开始走向如同晚唐的特殊时代风情中。经历了亡国之痛的“江西派”作家,如陈与义和曾幾,在诗里表达了伤时念乱的心情;陆游更继承了从屈原到杜甫的爱国主义传统,他的诗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抗敌御侮的要求,并在更大程度上纠正了江西诗派脱离现实的倾向。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五、宋辽金文学(二)宋词宋词是最具有宋代文化特征的文学形式,向来也被认为是足以和唐诗相提并论的伟大成果。他们在词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反而显得坦率真挚,其典型代表是欧阳修。随着达官贵人更多地进入到词的创作中来,原本属于中下层宴饮娱乐的词,开始被文人化、典雅化。北宋后期,注重典雅工丽。南宋时代,在词以婉约为正宗的基本前提下,词人的创作成就更为高涨。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五、宋辽金文学(三)宋代小说宋代的小说创作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小说,形成了话本小说。这与宋代经济的极大发展,勾栏瓦舍等城市娱乐消费事业的兴起紧密相关。除北宋外,当时还有由契丹族在北方地区建立的辽,由党项族在甘肃、宁夏地区建立的西夏。辽、西夏在和宋人的长期交往中逐渐接受了汉族的封建文化,辽代君臣有不少还能用汉文写诗。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六、蒙元文学元代文学史上出现强烈的俗雅之变,戏曲、散曲等俗文学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从而成为元代成就最高的文学体裁,为前代所罕见。元代文学主要成就是曲,后世以“元曲”和汉文、唐诗、宋词相提并论。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戏曲,散曲属诗歌,两者均以曲辞为主,总称为曲。元代的南戏和话本小说也有新的发展。元代传统诗文的创作成就取得者以“元诗四大家”为代表,即虞集、杨载、范梈和揭傒斯。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七、明代文学(一)明初诗文明代文学家与诗文数量庞大,流派纷呈,各种文学理论相互交锋,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明初的宋濂、刘基、高启均以诗文著称。从永乐至成化的80多年间,文坛上出现了一种以“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文,这种诗文讲求典雅却多平庸保守。李东阳及其“茶陵派”则主盟诗坛,影响很大。从宪宗成化到穆宗隆庆年间的百余年中,出现了由“前后七子”倡导的文学复古运动,“台阁体”逐渐淡出。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七、明代文学(二)明末散文晚明时期是思想心灵大解放的时期,李贽是崇尚王学左派及佛教禅宗的思想大家,他攻击宋明理学,突破传统束缚,被正统文人和道学家视为异端。明末散文的主要成就是继“公安”“竟陵”而来的小品文。小品文文无定制,举凡尺牍、日记、游记、序跋、短论等均可入内,通常篇幅不长,结构松散随意,文笔轻松而富于情趣。明末内部政治斗争极其激烈,外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关心国事的文人纷纷组织文社来干预时事,参加政治斗争。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七、明代文学(三)明代小说和戏曲明代小说无论长篇还是短篇都呈现了空前的繁荣。产生于元末明初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开辟了章回体小说的先河。此外,在戏曲方面,徐渭的《四声猿》是代表作品。魏良辅改革昆腔,标志着戏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后来戏曲又出现了以汤显祖为代表的文采派和以沈璟为代表的格律派。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八、清代文学明末清初的“三大家”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对传统哲学、思想、政治、文学等展开了全面而深刻的反思,开始转变明末的空疏学风。清初有成就的文学家主要是明代的遗民文人,以顾炎武、屈大均等为代表,他们的民族意识强烈,其作品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清初的词以继承苏辛豪放之风的陈维崧、继承张炎清空之风的朱彝尊,以及满族贵胄出身的纳兰性德为代表。在戏曲方面,康熙时期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并称“南洪北孔”,继承了明代传奇的优秀传统,抒写了国家“兴亡之感”,代表了当时戏曲创作的最高成就。在小说方面,陈忱的《水浒后传》以南宋时期的民族矛盾寄寓现实之感。乾隆时期,清朝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顶点,阶级矛盾也日趋激化。(一)清初文学第一节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八、清代文学(二)清中叶文学清代中叶的诗歌领域,王士祯“神韵说”的影响很大。在词的创作方面,以朱彝尊“浙西词派”和张惠言的“常州词派”为代表。在古文方面,“桐城派”的方苞、刘大櫆、姚鼐等倡导的“义理、考据、词章”的古文理论,一直影响清末的文坛。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骈文复兴的局面,汪中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杂剧、传奇方面,蒋士铨、杨潮观的成绩比较可观。代之而起的是富有生命力的地方戏。在章回小说方面,诞生了标志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高峰的《红楼梦》。《儒林外史》作为另外一部杰出小说,对科举制度的罪恶做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讽,并表现了一定的民主倾向。到了嘉庆、道光时期,小说领域内反动思想和考据势力的影响日渐重大,小说《镜花缘》上承志怪文学,独树一帜。第二节古代文学精神一、爱国忠君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有一大批爱国诗人,他们创作了大量气贯山河的爱国诗歌。这些作品表达了诗人们的拳拳爱国之心和殷殷报国之情,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兼济天下”的大爱思想。屈原的《离骚》突出体现了中国文人的风骨,原因就在于它表现出知识阶层传统的人格典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正是这种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情操,构成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理想人格,同时,这种“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思想情绪,以及“不合作”的抗议方式,又是统治者所能容忍的。既不同流合污,又不犯上作乱,以“独善”求“兼济”,是封建社会中士大夫阶层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作为这一境界的化身,诗人便与诗作一起,成了后世文人的楷模。第二节古代文学精神二、独善其身的人格表露如果不能兼济天下,那就独善其身,这是儒家思想进退自如的表现。南北朝时期的诗人鲍照甘于贫穷,因为“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晋朝陶渊明更是为了节操和修养大放豪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唐朝的李白冲天豪情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扣,不惧威逼利诱,宁愿在天寒地冻的贝加尔湖畔牧羊19年。第二节古代文学精神三、忧国忧民的悯苦思想中国文人把同情的目光投向人民大众,将人民疾苦诉诸笔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杜甫和白居易。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以独特的沉郁顿挫诗风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生活的艰难与痛苦。“安史之乱”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诗人白居易倾向于儒家入世思想和民本观念,并以此作为诗歌创作的宗旨。在中国文学史中反映人民劳作的辛苦、生活的痛苦,关注民生的文人很多,作品更多。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就这样将“关注民生”的思想和理念,用文学的形式一代代传承下来。谢谢大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五章中国器物文化第一节青铜器第二节陶器目录第三节瓷器第四节玉器第五节漆器第一节青铜器青铜器是一种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具,在中国的历史相当悠久。在历史长河中,青铜器被赋予了独特的社会地位,是森严等级制度的产物。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这一时期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2000年,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达至鼎盛的辉煌期。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中国的古文明悠久而深远,青铜器则是其缩影与再现。第一节青铜器一、青铜器的发展(一)萌生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夏代晚期,中国进入青铜时代,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数量和种类较少,主要是青铜容器、兵器、乐器、工具和饰件。(二)育成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3世纪)这一时期青铜容器、兵器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长,青铜器的造型逐步摆脱了陶器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的形制规范。第一节青铜器一、青铜器的发展(三)鼎盛期(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青铜艺术在商代晚期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鼎盛时期,青铜器的种类与器型在此期已基本齐全,造型成熟,以大器、方器多见,且多运用动物形象作为纹饰。(四)转变期(公元前11世纪末~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在初期,青铜工艺开始由鼎盛期的豪华精丽向端庄厚重转变,后期青铜工艺相对停滞,青铜器的器形与纹饰多是前一阶段的延续。(五)更新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221年)春秋中期以后,诸侯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了青铜铸造业的振兴,青铜艺术的更新面貌逐渐显露,青铜器器形的设计注重实用,式样更富于变化。第一节青铜器二、青铜器的分类(一)食器食器,即古人盛黍、稷、稻、粱等熟食的工具,主要有鼎、簋、簠、敦、豆等。鼎从商代早期沿用至秦汉时期,是用以烹煮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也是宗庙、祭祀场合的重要礼器。作为礼器,鼎是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象征。簋是盛黍、稷等食物的容器,商代晚期、西周、春秋时期较为流行(见图5-3)。图5-2后母戊大方鼎图5-3西周青铜夔龙纹簋第一节青铜器二、青铜器的分类(一)食器簠是中国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簠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敦是盛放饭食的器具,出现于春秋中期。敦在春秋时代为圆体加盖,到战国时代演变成盖器同形,全体呈卵圆形,俗称“西瓜鼎”(见图5-5)。豆为盛食器,用于盛放腌菜、肉酱或调料,作为礼器时常以偶数出现,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一般器浅如盘,下有把,圈足,大多数有盖。
图5-4青铜蟠虺纹双耳簠图5-5兽纹敦图5-6战国青铜蟠螭纹豆第一节青铜器二、青铜器的分类(二)酒器酒器包括尊、壶、爵、角、觚等。尊是古代的一种大型盛酒器,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其基本造型为敞口、高颈、圆腹或方腹、高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壶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流行于商代至汉代,其形制多为长颈、鼓腹,壶口有圆形、方形、扁圆形、八角形、弧形等,平底或圈足。图5-7四羊方尊图5-8陶索龙纹壶第一节青铜器二、青铜器的分类(二)酒器爵是古代一种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青铜器具,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在商代和西周非常常见。爵常与觚配套使用。角用于盛酒、温酒和饮酒,同时又是一种量器,盛行于商代。角的样子似爵,但前后均有尾,无柱,有的角还有盖(见图5-10)。觚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其形制一般为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见图5-11)。图5-9青铜爵杯图5-10青铜角图5-11青铜觚第一节青铜器二、青铜器的分类(三)水器水器即为贮水器具。商周时期贵族在祭神拜祖、宴前饭后进行严格的洗盥之礼时,会使用浇注和盛水的青铜水器,因此青铜水器可归于礼器。水器最常见的是盘和匜。盘是一种盛水器,用于承接弃水。形制多为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匜是一种注水器,用于浇水,常与盘组合使用,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战国早期。其形制多为椭圆,三足或四足,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图5-12春秋时期的青铜盘图5-13春秋时期的青铜匜第一节青铜器二、青铜器的分类(四)乐器青铜乐器在夏商周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主要有铙、钹、甬钟、镈等。铙是一种打击乐器,主要用于祭祀和宴乐。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是一种打击乐器,常和铙配合演奏。广泛用于民间歌舞、戏曲、吹打乐、锣鼓乐中。
图5-14商代青铜铙图5-15钹图图5-16东汉铜钹第一节青铜器二、青铜器的分类(四)乐器铙被倒置过来,悬挂起来演奏,这就是钟。钟和鼎一样,是统治阶级王权的象征。“钟鸣鼎食”就是权势雄位的标志。常见的钟为甬钟,它是一种青铜打击乐器。镈是中国古代大型单个打击乐器,盛行于东周时代。其形近似于钟,器身为合瓦形,横截面为椭圆形,但为平口(见图5-18),常用于贵族宴飨或祭祀场合,与编钟、编磬配合使用。图5-17春秋早期的铜甬钟
图5-18春秋时期的青铜镈第一节青铜器二、青铜器的分类(五)兵器青铜兵器是从狩猎工具发展而来的,其种类较多,主要有钺、戈、矛、戟、剑等,功能和形状也较为原始。钺是一种用于斩杀的刑具,后演化成为权力的象征。戈是中国青铜时代最主要的常用格斗兵器,横刃,青铜制成,装有长柄,是车兵作战用的格斗兵器,在古代战争中能够大范围内挥击,能勾能啄、可推可掠,具有极强的杀伤力。
图5-19商代青铜钺图5-20青铜戈第一节青铜器二、青铜器的分类(五)兵器矛是用于冲刺的兵器,长柄,有刃,用以刺敌(见图5-21)。把矛头装在戈柄的上端,形成既可刺又可勾杀的双重性能兵器,称之为戟(见图5-22)。
图5-21青铜矛图5-22青铜戟除了上述几类青铜器之外,还有一些青铜所制的普通生活用具和部分宗教礼仪性质的用品,如灯、炉、熏炉、杖首、梳、笄、线盒、带钩、金铫、熏器、滤斗、建筑饰件、人像、神树等。第二节陶器(一)从地域文化来看1.磁山·裴李岗文化磁山·裴李岗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距今约8000年,是1973年河北武安发现的磁山文化和1977年在河南新郑发现的裴李岗文化的合称。该文化遗址中已知的最早的陶器,主要有罐、盘、豆、三足钵、三足壶等,以泥质红陶数量最多,少有纹饰,部分夹砂陶器有花纹。2.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
图5-23裴李岗文化红陶钵图5-24仰韶文化彩陶一、陶器的发展第二节陶器(一)从地域文化来看3.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是继承仰韶文化发展起来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300年,分布于今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晚期的陶器以灰陶为主,红陶占有一定比例,种类主要有杯、盘、碗、盆、罐、鼎、器盖等,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等。4.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距今约5000年,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特别发达,器物上的纹饰粗细匀净,具有柔和均匀的风格,曲线和波纹应用颇多,图案流利生动、富有动感。5.齐家文化齐家文化是继马家窑文化发展起来的,距今约4000年,齐家文化的陶器主要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器表常有绳纹。图5-25龙山文化薄胎黑陶一、陶器的发展第二节陶器一、陶器的发展(一)从地域文化来看6.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距今约4500~6500年,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陶、黑陶比例上升,并出现白陶、蛋壳陶,彩陶较少。7.屈家岭文化屈家岭文化距今约4700~5300年,主要分布于今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早期以黑陶为主,晚期以灰陶为主,有少量红陶和黄陶。8.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少量夹砂、泥质灰陶,均为手制,器型有釜、罐、杯、盘、钵、盆、缸、盂、灶、器盖、支座等。图5-26大汶口白陶壶图5-27屈家岭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图5-28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第二节陶器一、陶器的发展(二)从朝代来看1.夏代夏代陶器主要是指河南省洛阳二里头文化早期的陶器。此时的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陶较多。2.商代商代陶器以灰陶为主,当时已有专门烧制泥质灰陶和泥质夹砂灰陶的作坊。晚期,白陶(见图5-30)得到了很大发展,其形制和纹饰均仿制当时的青铜礼器,装饰华丽,弥足珍贵。商代以后,瓷器出现,白陶便迅速衰落了。
图5-29夏代陶罐图5-30商代白陶第二节陶器一、陶器的发展(二)从朝代来看3.西周西周陶器仍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后期已不见泥质黑陶和白陶。这一时期的陶器主要有鬲、甑、豆、簋、罐瓮、盆、盂等。陶器以袋状足、圈足、平底为主要特征。4.秦代秦代陶器以关中秦故地的陶器为代表,陶器质地细腻,颜色多为浅灰色,原料经过良好加工。典型器物有茧形壶、盆、鬲、釜、盂、豆、罐、瓮、仓等。图5-31秦代兵马俑第二节陶器一、陶器的发展(二)从朝代来看5.汉代汉代的陶器种类丰富,造型浑厚而饱满,多模仿铜器造型,所制器物的表面被广泛施釉,艺术水平超过以往,是中国陶器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图5-32西汉彩色指挥俑图5-33东汉说唱俑第二节陶器一、陶器的发展(二)从朝代来看5.汉代汉代人重视墓葬,对殉葬品力求丰富而精细。明器大量摹拟生活场景,加以缩微,如陶制的楼阁、仓房、灶台、兽圈、车马、井台、奴仆等(见图5-34),在汉代陶器当中,瓦当(见图5-35)的艺术成就也非常突出。
图5-34汉代明器图5-35汉代瓦当第二节陶器一、陶器的发展(二)从朝代来看6.唐代唐三彩是唐代陶器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初唐时期的唐三彩施釉比较粗,釉层偏厚,有流釉或烛泪状,釉层没有完全烧开,色泽暗淡。盛唐时期的唐三彩的制造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制品造型优美,釉色莹润,色彩有黄、绿、蓝、白、黑等;除了各种器皿以外,还出现了大量生动的唐三彩人俑(见图5-36),人俑形体富态饱满,造型生动。图5-36唐三彩人物俑第二节陶器一、陶器的发展(二)从朝代来看7.宋辽金元时期宋辽金元时期,陶器的使用逐渐减少,但仍有其自身的时代特色。此时期的陶俑造型取材比以前更加生活化和多样化,在形象面貌和肌肤的刻画上,力求反映现实人物的风貌。图5-38宋代跪拜陶俑
图5-39宋代胡人踏鼓蹴鞠红陶第二节陶器二、陶器的分类(一)颜色陶颜色陶是指采用不同方法烧制的器表呈现不同颜色的陶器,主要分为红陶、黑陶、灰陶和白陶。1.红陶。红陶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器表呈红色的陶器。其烧制原理为:陶坯入窑焙烧后,充分供应空气,使陶坯与氧气充分接触,烧成后器表便呈红色。2.黑陶。黑陶诞生于新石器时代,器表呈黑色。其烧制原理为:陶坯入窑烧造后,于烧制晚期,从窑顶徐徐加水,将窑密封,水将木炭熄灭并产生大量浓烟,浓烟中含有颗粒直径极小的炭粒渗入陶器中,使得其呈现黑色且在结构上较一般陶器更为致密。3.灰陶。灰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其烧制原理为:坯体入窑以后,有意减少入窑的空气,使氧气供应不足,烧成后陶器便呈灰色。根据胎质的粗细及含砂与否,灰陶可分为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4.白陶。白陶的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这类陶器与上述红陶、黑陶、灰陶不同,它的原料并非陶土,而是高岭土,烧成后质地洁白细腻,是一种极珍贵的工艺品。第二节陶器二、陶器的分类(二)彩陶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描绘图案后入窑烧制,烧制后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陶器,彩陶的纹样主要有动植物图案、几何图案和人面形图案,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具有很好的装饰美化效果,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公认的彩陶艺术精品。(三)彩绘陶彩绘陶又称烧后彩绘陶,是指将陶坯烧成之后在其表面进行彩绘的陶器,彩绘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常用的色彩有红、黑、黄、白、赭等,色彩绚丽,因绘制后不再烧彩,所以彩绘受潮或经水后极易磨损脱落。图5-44唐代彩绘持镜女立第二节陶器二、陶器的分类(四)印纹陶印纹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的模印纹饰陶器(见图5-45)。其特点是在做好的陶坯未干前,用印模将所需花纹在所定部位捺印上去再进行烧制。(五)釉陶釉陶是指表面有釉的陶器。釉一方面能够起到装饰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增加防渗透能力。釉陶以高岭土为原料,胎质较坚硬,烧成后不易吸水,接近瓷器,因此被称为原始瓷器。釉陶出现于汉代(见图5-46),始为单色,后发展为三色。
图5-45西周印纹陶罐图5-46汉代绿釉陶壶第三节瓷器一、瓷器的发展(一)东汉时期东汉以来至魏晋时期制作的瓷器多为青瓷。这些青瓷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这种瓷器无论在外貌上,还是显微结构上,都已摆脱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已符合真正瓷器的标准了。(二)隋唐五代时期瓷器发展到隋唐时期,进入一个繁荣成长的阶段。隋代的政权统一促进了瓷业的交流,北方瓷器进一步发展,众多窑系林立,南方窑场进一步向北方渗透,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隋代瓷器精品以白釉双龙柄联体瓶(见图5-47)和白瓷龙柄鸡首壶(见图5-48)为代表。唐代,各制瓷中心地区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地区特征和固定的窑名,如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图5-47白釉双龙柄联体瓶图5-48白瓷龙柄鸡首壶图5-49青釉凤首龙柄壶第三节瓷器一、瓷器的发展(三)宋元时期宋代瓷业突破了“南青北白”的局面,瓷器品类繁多,器型多样,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地步,瓷器的精细程度让人叹为观止。元代制瓷工艺有所创新,出现了成熟的青花瓷(见图5-50),创烧了釉里红瓷(见图5-51),在陶瓷装饰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图5-50元代鬼谷下山图青花瓷罐图5-51元代釉里红凤纹瓜棱双耳罐第三节瓷器一、瓷器的发展(四)明清时期明代之前陶瓷釉色以青为主,明代以后则以白瓷为大宗,为瓷器的装饰创造了条件。明代瓷器以青花瓷为主,造型极为丰富。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样化,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清初制瓷技巧更是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从整个社会来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造瓷技术也有了更大的进步,凡是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大都有所提高或创新。图5-52明代斗彩婴戏图盘口图5-53明代凤穿牡丹纹五彩罐图5-54清代粉彩瓷图5-55清代珐琅彩瓷二、瓷器的分类中国瓷器按产地主要可分为以下11种。(一)越窑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是对杭州湾南岸古越地青瓷窑场的总称,也称“秘色窑”。窑址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其形成于汉代,至晚唐五代达到全盛期,至北宋中叶衰落。越窑青瓷以胎质细腻、造型典雅、青釉莹莹、质如碧玉而著称于世(见图5-60),深受诗人的赞赏和喜爱,不少诗人都描述和歌咏过越窑青瓷的美,如唐代陆龟蒙在《咏秘色瓷器》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评价。图5-60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盖罐第三节瓷器二、瓷器的分类(二)邢窑邢窑是中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窑址位于河北邢台市所辖的内丘、临城一带。该窑始于隋代,盛于唐代,主产白瓷,质地细腻,釉色洁白如雪,造型规范如月,器壁轻薄如云,器内施满釉,均少带纹饰,以突显釉质之美,风格朴素淡雅(见图5-61),一时与越窑青瓷齐名,世称“南青北白”。图5-61唐代邢窑白釉罐第三节瓷器二、瓷器的分类(三)汝窑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尚不明,在今河南省宝丰清凉寺一带发现汝官瓷标本及窑具,因在北宋时属汝州而得名。汝窑瓷器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有“汝窑为魁”之称。(四)钧窑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禹县,因在唐宋时为钧州所辖而得名。钧窑始于唐代,盛于北宋,至元代衰落。钧窑以烧制铜红釉为主,蚯蚓走泥纹是其特征之一(见图5-63),此外还有蛙卵纹、牛血纹等纹饰特征。图5-62宋代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图5-63宋代钧窑玫瑰紫出戟尊第三节瓷器二、瓷器的分类(五)定窑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保定曲阳县润磁、燕山村一带,因唐宋时属定州而得名。唐代已烧制白瓷,五代有较大发展,白瓷胎质薄而轻,釉层略显绿色,流釉如泪痕,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诸种,风格典雅(见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运输公司车辆挂靠合同
- 2024沥青采购合同
- 专题07.理解词语的含义-2023年四升五语文暑期阅读专项提升(统编版)
- 专题10 开放性题目-2022-2023学年小升初语文记叙文知识点衔接(部编版)
- 2024美容美发股份合同范本
- 2024证券交易委托代理合同范文
- 2024上海市房屋租赁(商品房预租)合同样本合同范本
- 深圳大学《医电创新基础实验》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别墅土建合同(2篇)
- 领队徒步出游免责协议书(2篇)
- 广东省广州市四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
- 科技公司研发项目风险防控制度
- 2024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活动题库(完整)
- 【课件】Unit+4+Section+B+1a-1d+课件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海南省申论真题2022年(C类行政执法)
- 大数据行业分析报告
- (5篇)国开2024年秋形策大作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哪些鲜明特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是什么
- 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口腔正畸学课件)
-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 2024年中国酶免试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