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阶段联测试题_第1页
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阶段联测试题_第2页
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阶段联测试题_第3页
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阶段联测试题_第4页
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阶段联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2024~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联测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下列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状况说法正确的是()①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和运用磨制石器。②新石器时代,大量运用陶器,起先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慢慢稳定。③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且驾驭了养蚕缫丝技术④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等考古发觉表明,国家已经产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早就有了这个观点:父母、祖父母、叔伯、婶婶、姑姑是血缘关系中最近的亲人,外祖父母、舅舅、舅妈、姨妈是血缘关系其次重要的亲人。材料反映了()A.宗法制影响了亲戚亲疏观念B.西周亲戚体系较为浩大C.男尊女卑观念起先形成D.宗族凝合力在慢慢加强3.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了重大发展,农业进步,工商业旺盛,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根源于()A.井田制的发展B.铁犁和牛耕的运用C.统治者的重视D.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推行4.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学的出现,学问分子有了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广收门徒,著书立说,使得各流派的思想得以传播。这种现象促使()A.全社会文化水平整体提升B.贵族政治得以确立C.形成比较自由的文化风气D.法家学派居于主流5.在历史课上,一位学生在评价秦朝确立的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它)保持了与远古神祇圣哲猛烈联想的这个称呼,恰当地象征了一个人的政治成就。该制度()A.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C.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D.促进了文化沟通交融6.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A.分封制度的终结B.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C.宗法制度的湮灭D.大一统中心集权国家治理基本模式形成7.某同学在演讲时,引用了这样一段史料:“汉文帝时期,淳于缇萦的父亲被诬告受肉刑,淳于缇萦上书称死者不能复生,断肢体不能再续,愿代父受刑。皇帝为之感动,并说不行未经教化就施刑,于是宽免其父并废除肉刑”。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政府取消了对民众的刑罚B.百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C.儒家思想确立了正统地位D.统治者重视德政和孝道8.某节历史课中,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这些概念:“推恩令”“初置刺史”“尊崇儒术”等措施。由此可知,课堂上正在学习的内容是()A.周武王推行分封制B.汉高祖建立汉朝C.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D.汉光武帝重建汉朝9.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南方某地出现了亩产五石稻的高产纪录,南朝时亩产则增长到十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建了“一亩二十斛”(一斛即一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缘由是()A.北民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B.政府推行重农政策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大批水利工程兴建10.据史书记载,北朝族际通婚特殊普遍,其中鲜卑族与汉族联姻占绝大多数,“胡汉不同”“夷夏有别”的观念在两民族间已慢慢淡化。这主要是因为()。A.商鞅变法B.唐太宗的开明同等的民族政策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11.随着大运输河的开通,扬州和全国连成一体,扬州自此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而运输河最南端的余杭,也从一个边疆前哨地一跃成为旺盛的商业城市。材料反映出大运输河的开通()A.变更了南北经济格局B.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C.加快了隋朝统一进程D.加强了中外文化的沟通12.唐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干脆支配的土地日益削减,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780年,政府起先推行两税法。该税制的推行()A.消退了贫富差距B.变更了征税标准C.加速了白银流通D.强化了人身限制13.图一和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心机构的变更。此变更所反映的实质是()A.皇权慢慢得到加强B.中心官员数量增多C.大臣分工慢慢明确D.丞相负责军事责任14.下表内容为唐宋文学作品对两税法实施后的社会状况的记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实施两税法()内容出处饶阳因富得州名,不独农桑别有营。日暖提筐依茗树,天阴把酒入银坑。《送张使君赴饶州》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长为贩卖翁。《贾客乐》兖州有民家妇,姓贺氏,里人谓之织女。父母以农为业,其丈夫则负担贩卖,往来于郡。《太平广记》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减轻了农夫的赋税负担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D.消弭政府对农夫的限制15.隋唐时期,文人士大夫,除个别人(如韩愈)坚守道统而排斥异端之外,一般都是随意出入于三教之间,或外修儒服而内通佛理,或一边求仕一边修仙,自己不以为怪,别人也司空见惯。这一现象反映了()A.三教合一遍及社会各个领域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思想文化C.思想活跃、开放包涵的社会现实D.传统文化在交融借鉴中走向成熟16.赵州桥凝合了一代桥梁工匠李春的才智、汗水和心血,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空腹式单孔圆弧拱石桥,千余年来阅历了数十次地震,照旧巍然屹立。这可以用来说明()A.战国时期赵国交通事业发达B.秦汉桥梁建立技术世界领先C.魏晋时期小农经济的发达D.隋唐时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17.下图所示为宋太祖至宋真宗三朝年间军队的数目。这一变更()A.干脆导致中心集权的衰弱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淌C.为后来财政危机留下隐患D.变更了重文轻武的国策18.绍兴和议签订后,宋金结束了多年的斗争生活。两国通过榷场贸易,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说明绍兴和议()A.是双方同等协商的结果B.使南宋与金实现永久和平C.使南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D.促进了宋金经济的发展19.《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另有民间谚语又云:“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白()A.东南沿海的赋税重B.南方经济地位重要C.江南粮食产量极高D.经济重心起先南移20.某学习小组进行探讨性学习时,搜集到如下材料:“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忽必烈建立元朝”“行省制度”等。从中可以推断他们探讨的主题是()A.南宋与金政权的对峙B.蒙古崛起到元朝的统一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D.宋元思想文化高度旺盛21.宋朝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瓷窑各具特色,有的窑“器尚黄黑”,最受两浙人欢迎;有的窑“器尚青白”,最受湖、川、广人宠爱;有的窑专产高足碗、雪花碟等,受川、广、荆、湘人欢迎。由此可知()A.制瓷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B.市场需求差异推动制瓷业发展C.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D.制瓷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更22.宋颁布《皇祐官庄客户逃移法》,规定只能役使客户本人,不能役其家属;不能强迫卖田、欠债者为客户;客户死后许其妻改嫁,允许客户自将女儿出嫁等。这反映出当时()A.庄园经济获得快速发展B.主客户间冲突消逝C.官营手工业的弊端显露D.主客户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23.朱元璋在明初实现了空前的集权之后,却不能很好地解决集权与效率的冲突。终洪武之世,朱元璋都是在超乎寻常的勤政中度过的,即便在临终前的生病期间,仍是“临朝决事,不倦如平常”。出现这种状况的缘由是()A.设立中朝B.废除宰相C.设置军机处D.宦官专权24.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借口须要停岸、晾晒货物等,经广东海道副使汪柏同意,葡萄牙正式入居澳门。此后,葡萄牙人修造炮台,设官置署,筑室建房,进行移民。这反映出()A.明朝政府主权观念淡薄B.儒家思想根深蒂固C.放弃了闭关自守政策D.中国完全融入世界市场25.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郑成功乘机进兵台湾,荷兰人乞和。郑成功认为,该岛一向是属于中国的,现在中国人须要这块土地,荷兰人自应把它归还原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这反映了郑成功进兵台湾的主观因素是()A.顺治帝驾崩带来机遇B.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C.郑成功对台湾归属的认知D.荷兰人战败恳求乞和26.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湖北江陵县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一群农村流氓抢劫了旁边的富有人家。该户主认出了抢劫者,事后当即报官。但这样一个小小案件,换了五任地方官,尽然还没有结案。这一现象揭示了()A.清朝盛世潜藏统治危机B.明朝社会治安状况不佳C.清朝官匪勾结现象普遍D.清朝官员缺乏实际权力27.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市镇发展较快,如榨油业发达的石门镇,“居民尽逐绫绸之利”的盛泽镇及作为粮食集散地而著名的平望镇。据此可知,江南市镇经济()A.制约了当地农业发展B.提高了商人社会地位C.区域专业化经营明显D.变更了传统经济结构28.清代作家刘继庄曾写道:“余观世之小人,未有不好唱歌、看戏者。”作家焦循写道:“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叟渔父,聚以为欢,由来久矣。”这体现了戏曲()A.遭到社会上层的抛弃B.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C.与民众生活亲密相关D.成为民间唯一的消遣方式29.鸦片斗争前,诗人龚自珍曾写诗描述当时社会:“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材料反映出当时()A.土地兼并愈演愈烈B.自然灾难比较频繁C.清朝吏治腐败严峻D.清朝边疆危机严峻30.魏源依据林则徐主持汇译的《四洲志》编写了《海国图志》,被誉为了解外国学问的“百科全书”,书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表明()A.魏源完全抛弃了儒家思想B.西方文化起先向中国渐进式渗透C.鸦片斗争后中国思想出现新变更D.了解西方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31.杨秀清在《答复英人三十一条并责问五十条诰谕》中写道:“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天下之内,兄弟也。”这反映了太平天国()A.主见要歼灭阶级差别B.矛头直指外国侵略者C.正确相识到英国本质D.主见与西方同等通商32.1895年4月17日,即《马关条约》签字之日,俄国的外交大臣罗拔诺夫向德、法两国驻俄使节声明:“俄国政府确定,立即以友情方式,干脆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据中国本土的恳求。”他正式邀请德、法两国参与共同对日干涉的行动。“三国干涉还辽”()A.成功遏制了日本侵华的企图B.表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体现了列强在华利益的冲突D.旨在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33.19世纪后半期,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活动不断深化。其强化入侵者的政治特权,欺压挟持官府,非法干涉政务,侵占房产土地,盘剥中国民众。此外,教会还庇护恶徒,大力宣扬基督教,诋毁中国传统文化。材料可用来探讨()A.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影响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条件C.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D.列强推行“以华制华”的表现34.“沙俄得13037万两,占总赔款数的29%。德国9007万余两,法国7087万余两,英国5062万余两,日本3479万余两,美国3293万余两,意大利2661万余两,其余部分由奥、比、荷、西等国分食。”与上述赔款相关的条约()A.接受协定关税及开放通商口岸B.实现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C.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割让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35.孙中山曾说:“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许还要迟一年半载的。”这主要是因为四川保路运动()A.掀起了中国革命的高潮B.为武昌起义的成功供应了时机C.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D.推动了革命力气的空前团结36.“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3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果。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A.面粉业和纺织业快速发展B.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C.变更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使西方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38.“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共和实现了,但民主、自由、博爱、独立等一切具有外部因素的簇新主见,似乎都与中国主体人群无缘……(中国)没有构建出中国人可以普遍接受的信仰,中国人精神困惑更加严峻。”为解决“精神困惑”,中国人掀起的运动()A.提倡自强求富,建立近代工业B.发动变法革新,主见君主立宪C.提倡民主共和,推翻封建帝制D.宣扬民主科学,批判封建礼教39.据统计,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已波及全国20多个省的100多个城市,青年学生、学问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全部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被卷入五四运动的浪潮。这说明五四运动()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起先C.是第一次反帝爱国的运动D.促进了民族意识起先觉醒40.“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驾驭了领导权,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捧。”1935年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历史事务是()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B.遵义会议的召开C.长征的成功结束D.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20分。41.(10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养,内含治国理政的才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举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深仁厚泽的君子贤人任官——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允与实质公允》材料二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干脆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用,从而订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宋朝开国后,统治者所面临的当务之急就是创建“士人政府”,……为此,就要复原作为“士大夫政府”附属物的科举考试制度,用以选拔数以万计的文官去填充它。——李默海《布衣入仕与中国君主专制政体变迁》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察举制始行于哪一朝代?(1分)其对官员素养的期盼,体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流派的治国理念?(1分)(2)分别指出魏晋和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2分)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2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北宋为创建“士人政府”实行的措施。(2分)(4)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据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主动的价值取向。(2分)42.(10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宏大实践的精神结晶和价值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凝合和锤炼出的浩然正气,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气的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