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精讲与精练考点专题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师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精讲与精练考点专题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师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精讲与精练考点专题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师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精讲与精练考点专题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师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精讲与精练考点专题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师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1.3影响种群数量变更的因素【考点精炼】1.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温度、水等。其影响主要是综合性的。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植物种子春季萌发;蚊类等昆虫冬季死亡;东亚飞蝗因气候干旱而爆发等。2.生物因素:种群内部和种群外部两方面影响。种内竞争会使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到限制;种群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相互竞争关系等,都会影响种群数量;寄生虫也会影响宿主的诞生率和死亡率等。3.食物和天敌的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有关。如同样缺少食物,密度越高,种群受影响越大,这样的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干旱、地震、火灾等自然灾难,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4.种群探讨的应用(1)濒危物种的疼惜。(2)渔业方面:中等强度的捕捞更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3)有害生物防治:限制数量,降低环境容纳量,增加天敌等。【考点精炼】【例题1】近年,我国科研人员接受海拔高度线路法和DNA指纹法,对岷山山系的一个大熊猫(我国特有珍惜动物)种群进行了调査,获得了大熊猫种群的信息,如青幼年、成年与老年的个体数量是15、60、11,平均每1082hm2有一只大熊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査大熊猫种群数量只能接受标记重捕法B.该大熊猫种群成年个体多,属于增长型种群C.该大熊猫种群数量比较少,增长曲线为“J”型D.食物是限制大熊猫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答案】D【解析】A.从题干信息可知,科研人员还接受了DNA指纹法对大熊猫进行了调查。据此可知:调查大熊猫不是只能接受标记重捕法,A错误;B.该大熊猫种群中青幼年个体偏少,不属于增长型种群,B错误;C.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大熊猫自身遗传因素的影响,其种群个体数量极少、奄奄一息,因此从大熊猫的稀有性可以推想:该大熊猫种群增长曲线不行能为“J”型,C错误;D.虽然影响大熊猫种群波动的因素许多,这些因素最终都可能影响到大熊猫的食物和生存空间,而从该调查地区的范围分析,生存空间相对充裕,食物可能是限制大熊猫种群数量增长的重要因素,D正确。【例题2】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更的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某生物的种群密度即可反映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更趋势B.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变更干脆取决于诞生率和死亡率C.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K2D.影响种群数量变更的外因有气象、食物、天敌、传染病等【答案】D【解析】A、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确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更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须要探讨种群的年龄组成等其他数量特征,A错误;B、我国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变更干脆取决于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B错误;C、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K值上下波动,C错误;D、影响种群数量变更的外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D正确。【习题精炼】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蝗虫的种群数量变更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为32.5℃时,蝗虫对湿度的适应范围最窄B.温度为35℃时,相对湿度为90%时更有利于蝗虫的生存C.在确定范围内,蝗虫生活的最适湿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D.温度与湿度对蝗虫种群数量的影响效果相同【答案】C【解析】A.温度为32.5℃时,蝗虫对湿度的适应范围最广,因为蝗虫的数量始终保持最多,故A错误;B.依据题干分析,温度为35℃时,相对湿度95%更有利蝗虫生存,故B错误;C.据图分析,在确定范围内,蝗虫生活的最适湿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故C正确;D.温度与湿度对蝗虫种群数量的影响效果不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湿度影响产卵等生命活动,故D错误。生物有两种繁殖策略:速度策略(r策略)和环境容纳量策略(K策略)。实行r策略的生物通常是一些小型生物假如蝇、鼠等,适应食物或温度这些波动因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策略的种群与生物因素无关,其种群数量和外界环境同步波动B.r策略的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后代,种群数量“J”增长C.将沙漠蝗虫的数量限制在K/2之内,就能有效防止沙漠蝗灾的发生D.东北虎属于K策略的生物,其有效疼惜措施是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以提高K值【答案】D【解析】A、r策略种群与生物因素有关,但通常受到非生物因素的限制,多变且难以预料,A错误;B、r策略的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后代,但种群数量呈“S”增长,B错误;C、对于有害生物低于K/2时限制最有效,蝗虫属于r-策略的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后代,种群数量限制在K/2之下不愿定就能有效限制蝗虫,C错误;D、东北虎属于K策略的生物,对于K-策略的生物,应疼惜其栖息环境,包括供应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资源,限制其天敌的数量,提高他们的K值,D正确。如图是某种生物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更的曲线,由此可以推断()A.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B.B点时种群数量最大C.影响A点和C点增长速率变更的因素不同D.B点对应的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答案】C【解析】A、依据图形分析可知该种群数量增长为S型曲线,种群数量始终在增加,A错误;B、B点时种群数量是环境容纳量的一半,而D点种群数量最大,B错误;C、影响A时刻增长速率变更的因素是种群密度太小,影响C增长速率变更的因素是种群密度的加大,生存空间有限,食物有限等,故影响A和C增长速率变更的因素不同,C正确;D、B点对应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D点对应的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错误。如图为某种群的诞生率和死亡率随时间的变更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诞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变更B.性别比例会影响到诞生率和死亡率C.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由稳定型变成增长型D.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种群数量不愿定增大【答案】B【解析】A.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会影响种群数量变更,A正确;B.性别比例只会影响诞生率,不会影响死亡率,B错误;C.由图可以干脆看出诞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由0变得越来越大,种群的年龄组成由稳定型变成增长型,C正确;D.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多种(如迁入率和迁出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种群数量不愿定增大,D正确。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能通过影响种群的诞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B.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或削减该种群食物来源均可降低K值C.黑光灯诱捕昆虫和诱捕器采集土壤小动物两者均是利用生物趋光性的特性D.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样方内某种群个体数太少,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答案】C【解析】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能通过影响种群的诞生率,间接来影响种群密度,A正确;B.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状况下,确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或削减该种群食物来源均可降低K值,B正确;C.黑光灯诱捕昆虫是利用生物趋光性的特性;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常接受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取样后常利用诱捕器采集土壤小动物,这是利用小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物习性,C错误;D.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若样方内某种群个体数太少,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以减小误差,D正确;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工湿地不同区域种植不同植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捕鱼时限制网眼的大小以维持鱼群良好的年龄结构C.禁渔期和禁渔区全面禁止对相关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D.实施二孩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提高诞生率来改善人口年龄组成【答案】C【解析】A.人工湿地不同区域种植不同植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B.捕鱼时限制网眼的大小以维持鱼群良好的年龄结构,B正确;C.禁渔期和禁渔区只是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区域禁止对相关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不是始终禁止对相关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C错误;D.实施二孩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提高诞生率来改善人口年龄组成,D正确。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诞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C.年龄组成可以预料种群数量的变更趋势D.干脆确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答案】B【解析】A.种群密度可干脆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B.性别比例只影响诞生率不影响死亡率,B错误;C.年龄组成可以预料种群密度的变更,C正确;D.干脆确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正确。

生物有两种繁殖策略:速度策略(r策略)和环境容纳量策略(K策略)。实行r策略的生物通常是一些小型生物假如蝇、鼠等,适应食物或温度这些波动因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策略的种群与生物因素无关,其种群数量和外界环境同步波动B.r策略的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后代,种群数量“J”增长C.将沙漠蝗虫的数量限制在K/2之内,就能有效防止沙漠蝗灾的发生D.东北虎属于K策略的生物,其有效疼惜措施是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以提高K值【答案】D【解析】A、r策略种群与生物因素有关,但通常受到非生物因素的限制,多变且难以预料,A错误;B、r策略的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后代,但种群数量呈“S”增长,B错误;C、对于有害生物低于K/2时限制最有效,蝗虫属于r-策略的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后代,种群数量限制在K/2之下不愿定就能有效限制蝗虫,C错误;D、东北虎属于K策略的生物,对于K-策略的生物,应疼惜其栖息环境,包括供应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资源,限制其天敌的数量,提高他们的K值,D正确。下列关于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K值是确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它不会随环境条件的变更而变更B.人类活动只能变更群落演替的速度,却不变更群落演替的方向C.硝化细菌、蚯蚓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D.适当变更膳食结构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惊惶状况【答案】D【解析】A.K值是确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K值是可以变更的,A错误;B.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依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B错误;C.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蚯蚓属于分解者,C错误;D.适当变更膳食结构,削减肉食的比例,依据能量流淌的特点,等量的粮食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惊惶状况,D正确。

我国古书早有“旱极而蝗”的记载,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干旱袒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场所,在干旱的年份,土壤变得坚实,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间流行疾病,雨雪还能干脆杀灭蝗虫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蝗虫间的流行疾病能影响其种群密度B.阴湿多雨环境中蝗虫的K值大于干旱环境C.调查蝗虫卵的密度能刚好监控和预报蝗灾D.合理浇灌和引入青蛙等天敌可以防治蝗害【答案】B【解析】A.蝗虫间的流行疾病导致死亡率增加,能影响其种群密度,A正确;B.由题意可知,阴湿多雨环境中蝗虫的K值小于干旱环境,B错误;C.调查蝗虫卵的密度能刚好监控和预报蝗灾,C正确;D.合理浇灌和引入青蛙等天敌可以防治蝗害,D正确。【实力培优】某探讨小组对酵母菌进行了相关探讨,图1为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更,图2是图1某时刻台盼蓝染液染色后显微镜视野下计数室局部图像(实心表示染成蓝色),图3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之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方法为样方法B.图1中酵母菌数量达到c时起先产酒,de段数量削减与酒精含量过高有关C.图2的中方格内酵母菌活菌数与死菌数大致相等,此时对应于图1的cd段D.酵母菌发酵产酒时,图3装置中红色液滴有可能左移【答案】D【解析】A.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方法为抽样检测法,故A选项错误;B.图1中酵母菌数量达到c前就起先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de段数量削减与酒精含量过高、养料过少、pH变更、有害产物积累等多种因素有关,故B选项错误;C.图1的cd段诞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等,图2的中方格内酵母菌活菌数(未被染成蓝色)与死菌数的多少不能反映死亡率与诞生率的大小,故C选项错误;D.酵母菌发酵产酒时,起先一段时间内可能有部分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装置中残余的少量氧气,图3装置中红色液滴有可能左移,故D选项正确。

我国古书早有“旱极而蝗”的记载,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干旱袒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场所,在干旱的年份,土壤变得坚实,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间流行疾病,雨雪还能干脆杀灭蝗虫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蝗虫间的流行疾病能影响其种群密度B.阴湿多雨环境中蝗虫的K值大于干旱环境C.调查蝗虫卵的密度能刚好监控和预报蝗灾D.合理浇灌和引入青蛙等天敌可以防治蝗害【答案】B【解析】A.蝗虫间的流行疾病导致死亡率增加,能影响其种群密度,A正确;B.由题意可知,阴湿多雨环境中蝗虫的K值小于干旱环境,B错误;C.依据题意可知,调查蝗虫卵的密度能刚好监控和预报蝗灾,C正确;D.合理浇灌和引入青蛙等天敌可以防治蝗害,D正确。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的几种曲线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增长呈“J”型曲线时,符合Nt=N0λt的数学模型B.图中阴影部分用达尔文的观点说明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在一封闭的培育体系中,酵母菌数量最终呈曲线③增长D.a点时,种群的诞生率约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A.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符合Nt=N0λt的数学模型,A正确;B.图示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用达尔文的观点说明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C.在一个封闭的培育体系中,随着培育时间的延长,养分物质的消耗,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会慢慢削减,种群数量最终呈曲线①变更,C错误;D.图中的a点在K值范围内,此时种群的诞生率约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相对稳定,D正确。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及种群数量变更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更趋势B.干旱缺水会使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上升,却可促使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爆发式增长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农田里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D.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群密度也会在确定范围内波动【答案】A【解析】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但不能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更趋势,A错误;B.干旱缺水会使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上升,但是气候干旱蝗虫卵的孵化率提高,简洁引起东亚飞蝗种群爆发式增长,B正确;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农田里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C正确;D.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群密度也会在确定范围内波动,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下列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适当提高温度可以提高种子细胞的呼吸速率B.桑基鱼塘和沼气池的建立,提高了养分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诞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确定作用D.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率为零【答案】B【解析】A.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活性,适当提高温度可以提高种子细胞的呼吸速率,A正确;B.桑基鱼塘和沼气池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并没有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错误;C.诞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确定作用,C正确;D.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诞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增长率为零,D正确。某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呈现“S”型曲线,K值为环境容纳量,下图为该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变更的曲线(设K值为200)。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该种群诞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B.(K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C.种群的年龄组成在S2点时是增长型,在S4点时是衰退型D.为获得最大的持续捕捞量,应在S3点对应的时刻捕捞【答案】A【解析】A.种群数量增加,环境阻力加大,种群诞生率减小,死亡率增大,该种群诞生率与死亡率差值越来越小,最终为0,种群数量基本稳定,因此诞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A正确;B.据图可知,(K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但种群增长速率不愿定越大,种群增长速率在种群数量达到K/2时最大,B错误;C.依据横坐标可看出,从S1到S5种群数量始终在增加,因此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C错误;D.为获得最大的持续捕捞量,应使捕捞后种群的增长速率维持在最大,捕捞后种群数量应处于K/2,即S3点,D错误。

下图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中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场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则()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不放牧时该草场的净生产量B.该草场放牧量超过c时,会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沙漠化C.该草场限制的最大放牧量不应当超过a点对应的放牧量D.不放牧是对草场的最好疼惜,使牧草能更好的生长繁殖【答案】B【解析】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放牧与不放牧时该草场的净生产量的差值,A错误;B.该草场放牧量超过c点时,生产者的净生产量降低到0以下,会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沙漠化,B正确;C.识图分析可知,该草场限制的最大放牧量不应当超过b点对应的放牧量,C错误;D.图中阴影部分表明适当放牧是对草场的最好疼惜,使牧草能更好的生长繁殖,D错误。任何理论学问的探讨最终都要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否则就失去了探讨的价值。下列有关生态学理论学问对生产实践指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变更规律可用于指导畜牧业可持续发展B.群落演替规律可用于指导生态复原工程C.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可用于害虫防治D.生态系统稳定性可用于指导防护林建设【答案】C【解析】A.探讨种群数量变更规律,可以指导畜牧业生产,A正确;B.群落演替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依据次生演替规律,可以指导生态复原工程,B正确;C.能量流淌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具有单向流淌、逐级递减的特点,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运动,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与害虫防治无关,不能用于害虫防治,C错误;D.依据生态系统的抗拒力稳定性越强,抗拒不良环境的实力越强的规律,可以指导防护林建设,D正确;调查发觉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①因某种缘由导致该植物中大约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A.400a·0.8m B.0.8a·400m C.a·320m D.320am【答案】C【解析】该种群一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则两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80%×400=a×(80%×400)2,三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80%×400×80%×400=a×(80%×400)3,以此类推,m年后种子的数量为N=a×(80%×400)m=a×320m。原产于美洲的飞机草在当地是一种一般植物,其次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引入我国海南,现已在多个地区疯狂繁殖生长。飞机草开花结果受光照影响较大,其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严峻克制了我国本地“土著”物种的生长,大量繁殖后需进行人工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