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4近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史学方法专项训练_第1页
2020-2024近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史学方法专项训练_第2页
2020-2024近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史学方法专项训练_第3页
2020-2024近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史学方法专项训练_第4页
2020-2024近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史学方法专项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学方法专项训练题组一限时:30分钟满分:36分用时:分钟得分:分答案:203页一、选择题1.[2024福建,3分]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头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究“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D)A.先秦文献的牢靠性 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 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解析]“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究‘夏墟’的存在”体现了文献和实物相互补充以探讨历史的特点,说明探讨历史须要文献与实物相互补充,故D项正确。【思维拓展】夏代的信史地位涉及对传世文献的理解以及对历史和历史叙述的认知。从传世文献来讲,除了《史记·夏本纪》的系统叙述之外,在《尚书》《左传》《国语》和《诗经》等先秦文献中都有大量关于大禹和夏代的记载。从考古实践来看,考察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夏墟”遗存是了解夏族活动空间的关键,也是探究夏文化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先秦文献记载与当代考古实践,夏朝的面貌已然清晰可辨。2.[2024湖北,3分]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精确的是(C)来源内容太平天国方面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洪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灵敏之知觉。清廷方面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民国前后革命党人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 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 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解析]太平天国方面因洪秀全是其领导人,因此对他的记载持褒扬看法,清廷方面则因反对太平天国运动而对洪秀全持贬低看法,民国前后革命党人因确定太平天国运动反清,对洪秀全赐予高度确定。这说明立场不同,对人物的描述也就不同,故C项正确。A项属于对材料表象的描述,并未揭示太平天国方面、清廷方面、民国前后革命党人对洪秀全的描述出现差异的实质,错误。材料中太平天国方面、清廷方面、民国前后革命党人对洪秀全的描述,均比较单一地表达了对洪秀全的主观印象,“人物的多面性”无从体现,B项错误。材料中太平天国方面、清廷方面、民国前后革命党人对洪秀全的描述,均主要集中于人物的外表,“有所侧重”表述不妥,D项错误。3.[2024江苏,3分]光绪帝之死,历来众说纷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光绪生前诊病的脉案特殊详细,从中可以断定光绪因病死亡。又据《清宫档案揭秘》记载,1980年通过化验光绪的颈椎和头发,发觉无中毒现象。现在高科技手段则检测出光绪体内有砷中毒现象。据此可以得出(B)A.原始档案比探讨文献更接近历史事实 B.历史探讨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探寻真相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综合多种历史记录即可确认客观事实[解析]依据光绪生前的脉案、《清宫档案揭秘》的记载以及高科技手段的检测可知,在历史探讨中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探寻真相,而不应当偏执一言,故选B项。原始档案不确定比探讨文献更接近历史事实,解除A项;通过文献记录能够探寻历史真相,但并不能保证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解除C项;综合多种历史记录有可能更接近客观事实,但“确认”说法过于确定,解除D项。4.[2024海南,3分]19世纪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始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19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发觉,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的探讨也阅历过类似过程。这说明(A)A.历史资料的多元性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B.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解读历史的边界C.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体现历史进程的样态D.历史记忆的传承性塑造族群身份的认同[解析]考古发觉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使得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这变更了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始于公元前776年的相识,说明随着历史资料的丰富,人们的历史认知也在不断进步,A项正确。B项由材料得不出来,解除。材料强调的不是世界文明的多样性,C项解除。D项内容与材料无关,解除。二、非选择题5.[2024北京,10分]司马光修史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他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取舍史料的理由。以下是《考异》的几个事例:材料一关于隋末名将薛仁果的名字,《考异》提到《旧唐书》《新唐书》《柳宗元集》写作“仁杲”,《太宗实录》写作“仁果”。而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马六匹,其中一匹的铭文为“白蹄乌,平薛仁果时所乘”。《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材料二关于唐玄宗的生日,《考异》提到《玄宗实录》记载的是八月一日,但通过查询历法发觉这一时间有误。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八月五夜佳气新,昭成太后生圣人(即皇帝)。”故而《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材料三关于吐蕃赞普世系,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记载,唐文宗时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其弟继位。此事《文宗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1)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依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4分)[答案]①史书:又可分为实录,如《太宗实录》;正史,如《旧唐书》;杂史,如《补国史》。②文集(和诗词),如《柳宗元集》、顾况的诗。③石刻、碑铭(或金石史料),如唐太宗陵墓前的石马铭文。(4分)[解析]依据“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考异》提到《旧唐书》《新唐书》《柳宗元集》”“《玄宗实录》”“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等可以提炼出正史、实录、杂史、文集、诗词;依据“《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可以提炼出石刻、碑铭等,据此举例说明即可。(2)依据上述材料,说明《资治通鉴》在哪些状况下会接受官修史书以外的其他史料。(6分)[答案]①当官修史书出现明显史实错误时,参照牢靠的杂史、诗文等来编写。如材料二中《玄宗实录》关于玄宗诞生日期的记载有误,司马光接受了顾况诗中的描述。②官修史书史事缺载时,酌情依据杂史、小说的记载补入。如材料三中《文宗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司马光依据《补国史》补入。③多种官修史书记载相互冲突时,采择与历史事务时间更近、错误可能性更小的其他史料。如材料一中正史与实录记载有冲突时,接受了唐太宗陵墓前的石马铭文。(6分)[解析]依据“关于唐玄宗的生日……《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关于吐蕃赞普世系……《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等举例说明即可。6.[2024山东,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苏寺村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山区村落。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81.12.12号1天召开两委扩大会议会议起先由祁凤元汇报了县委召开农业责任制代表会议和真理问题补课会的精神。赵桂枝传达了公社党委当前工作支配……82年3月23日1天探讨记录:……(4)当前几项工作时间如何支配?……2.抓致富:两委队长如何本人富,在(再)代(带)那(哪)一户的规划搞出来。3.责任制与端正党风……83年3月3日1天召开两委扩大会议……会议首先由公社武书记讲关于“开展五讲四美三酷爱的文明礼貌月”活动的看法和公社支配。大队如何制定措施。致富户和文明户怎么确定和召开座谈会。84年4月12日半天召开两委扩大会议会议由老冯同志传达了“乡党委、乡政府就建村(村民委员会)实施方案”……探讨记录:(1)建村领导小组怎么成立?组长:张明德;副组长:冯青山;成员:姜合、崔玉海、张玉林。——摘自华东师范高校中国当代史探讨中心《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探讨20世纪80年头中国农村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答案]角度信息提取史料价值材料来源材料选自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干部,作为改革的亲历者,其工作笔记是探讨20世纪80年头农村改革的一手史料。材料内容农业责任制、抓致富、先富带后富、评比致富户等,反映了农村改革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励脱贫致富、重视经济发展的状况。可用于探讨20世纪80年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笔记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反映了20世纪80年头的农村改革状况。苏寺村的社会变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公社、大队、乡党委、乡政府、建村等,反映了撤社建乡、村民自治的状况。可用于探讨20世纪80年头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真理问题补课、端正党风、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评比文明户等,反映了农村改革中加强党的领导、解放思想、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可用于探讨20世纪80年头农村改革中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考生在作答时,首先要提取并整理笔记中的有效信息,再依据材料中的时间、空间信息,将问题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空坐标上;然后在此基础上,了解工作笔记当中反映的历史事务与历史现象的相互关系,依据正确的历史观和认知方法,对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等进行梳理并进行客观叙述;最终结合所学史学方法的学问对材料的史料价值进行针对性说明。题组二限时:20分钟满分:32分用时:分钟得分:分答案:203页一、选择题1.[2024江苏,3分]《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在这里,司马迁接受的史学方法是(B)A.档案文献与现场考察结合 B.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C.出土简牍与历史文献参校 D.民间传闻与墓志铭文比对[解析]材料“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体现了口述资料;“吾如淮阴”“余视其母冢”体现了实地探访。由此可知,B项正确。2.[2024年6月浙江选考,2分]历史人物评价常易引发探讨,如对商纣王、曹操、武则天等人,古今史家众说纷纭。尤其是新材料的发觉会引发新一波的探讨,以曹操墓的发觉为例,一时曾有“不堪孤独,曹操出土”的说辞。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习与探讨的重要内容。下列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和方法,合理的是(D)A.知人论世,以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B.与时俱进,以今日之价值标准全面衡量前人之是非C.察言观行,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侧重动机而非效果D.综合考量,看是否符合历史运动趋势推动社会进步[解析]评价历史人物应当综合考量,主要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及社会进步,故选D项。“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不确定是合理的,真理也可能驾驭在少数人手中,解除A项。“以今日之价值标准”全面衡量前人是不恰当的,历史人物评价应当围绕特定的历史时空,解除B项。既要看动机,也要看效果,两者并没有侧重一说,解除C项。3.[2024全国卷Ⅱ,4分]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觉了其实物——佛光寺。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C)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 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 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解析]由材料中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发觉了实物佛光寺可知,此类壁画可与实物文化遗存互证,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代壁画与山西五台山地区的实物——佛光寺相互印证的状况,没有涉及创作与艺术想象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B项“完整还原”表述确定,故错误。此类壁画本身具有艺术价值和确定的史料价值,D项说法错误,解除。4.[2024新课标卷,4分]史料内容来源本骆元光,姓安氏,其先安眠人也。少为宦官骆奉先所养,冒姓骆氏……贞元三年(787)……帝(唐德宗)念其勋劳,又赐姓李氏,改名元谅。《旧唐书·李元谅传》(五代刘昫等撰)公本安姓,讳元光,其先安眠王之胄也。轩辕氏廿五子在四裔者,此其一焉……(唐德宗)赐姓李氏,同属籍也。改名元谅,昭诚节也……贞元癸酉岁(793)十有一月十五日,薨于良原镇之公馆,享年六十七。《李元谅墓志》公本名元光,姓骆氏,武威姑臧人。盖黄轩帝孙,降居安眠,高阳王□,留宅姑臧。贞元五年(789)《李元谅颂碑》上表关于唐人李元谅身世的三则史料中(A)A.《旧唐书》的记载相对客观 B.全部的信息皆可相互证明C.墓志接受了《旧唐书》记载 D.出现较早的史料最为真实[解析]《旧唐书》中记载了李元谅的姓名的变更、祖先是哪里人,相对较为客观;而《李元谅墓志》《李元谅颂碑》都提到其与中华始祖的关系,颇有颂扬之意。因此,答案为A项。B项中“全部”的说法表述确定,解除;依据常识可知,墓志是在墓主子去世时或去世之后所刻,据材料“贞元癸酉岁(793)十有一月十五日,薨于良原镇之公馆,享年六十七”可知,《李元谅墓志》应刻于793年或之后;据材料“《旧唐书·李元谅传》(五代刘昫等撰)”可知,《旧唐书》成书于五代,故墓志在前,《旧唐书》在后,“墓志接受了《旧唐书》记载”说法不成立,C项解除;史料的真实程度不是由其出现时间的早晚确定的,且“最为真实”说法确定,D项解除。5.[2024年1月浙江选考,2分]1943年,身处北平的历史学家陈垣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至于史学,此间风气亦变。从前专重考证,服膺嘉定钱氏;事变后,颇趋重好用,推尊昆山顾氏;近又进一步,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亦欲以正人心,端士习,不徒为精密之考证而已。此盖时势为之”。1945年,他完成重要著作《通鉴胡注表微》,表彰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的民族气节、爱国思想。这说明(D)A.史学著作是时代的产物,是当今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B.史学探讨者必需紧跟时势变更,不断调整探讨方向C.历史探讨应以精密考证为基础,重在价值评判D.史学探讨的价值在于求真求实,经世致用[解析]据材料“1943年”“事变后,颇趋重好用”“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表彰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的民族气节、爱国思想”可知,随着抗日斗争的推动,史学探讨更留意好用性,强调有意义的史学,弘扬民族气节,唤醒民众,激扬民族精神,为抗日救国尽力,故选D项。6.[2024年1月浙江选考,3分]关于“历史事实”,学界有多种见解。有学者将“历史事实”范畴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的确发生过的历史事实(圆圈甲);史料中的历史事实,即历史本体的残存和遗迹(圆圈乙);史书中的历史事实(圆圈丙),并据此绘制了表示“历史事实”不同构成的示意图。下列项中,对图示中网格部分的“历史事实”,解读正确的是(C)A.客观发生过,且留有史料,但尚未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B.客观发生过,有的确的史料留存,又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C.客观发生过,却未留存史料,依靠类比推论等方法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D.未曾发生过,却错误地记载于史料之中,又被错误地当作历史真实而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解析]综合材料和图片信息可知,图示中网格部分的“历史事实”,是圆圈甲和圆圈丙交叉重叠部分,是的确发生过、史书中有记载的历史事实,但不是圆圈乙的内容,未有一手史料(历史本体的残存和遗迹)证明,故其指的是那些客观发生过,却未留存史料,依靠类比推论等方法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C项正确,解除A项;“有的确的史料留存”与网格部分被解除在圆圈乙以外不符,解除B项;“未曾发生过”与网格部分是圆圈甲包含的内容不符,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7.[2024广东,14分]有同学探讨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财政收入年份米麦/万石布/万匹绢/万匹宝钞/万锭银/万两1430397920.594.17388.932.91552265913.332.02414.4243.31621278012.920.68.1755.2——摘编自《明实录》材料二《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行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到处可见。铜钱的运用只是其次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频繁。——据《醒世姻缘传》等整理材料三吾以为非废金银不行。废金银,其利有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