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气动控制技术课件_第1页
第4章 气动控制技术课件_第2页
第4章 气动控制技术课件_第3页
第4章 气动控制技术课件_第4页
第4章 气动控制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4.1气动基本回路4.2电子气动控制的基本知识4.3继电器气动控制技术4.4

PLC气动控制技术4.5电子气动控制系统实例分析4.6气动自动化综合系统及应用4.7现场总线技术在气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4.8触摸屏及组态软件在气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4.1气动基本回路1-溢流阀、2-压力表图4.1.1一次压力控制回路

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1.2二次压力控制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图4.1.3单作用气缸速度控制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a)单向节流阀调速;(b)排气节流阀调速图4.1.4双作用气缸速度控制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图4.1.5快速往复动作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1.6速度换接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a)行程阀的缓冲回路;(b)快速排气阀、顺序阀和节流阀的缓冲回路图4.1.7缓冲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a)二位运动控制;(b)三位运动控制图4.1.8单作用气缸换向回路

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1.9双作用气缸换向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1.10过载保护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1.11气压降低保护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1.12互锁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1.13与逻辑控制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1.14或逻辑控制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1.15刚性连接的同步回路图4.1.16气-液转换的同步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4.2电子气动控制的基本知识

图4.2.1中间继电器外形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2.2中间继电器原理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2.3中间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符号继电器线圈常开触点常闭触点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图4.2.4时间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符号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图4.2.5

小车往返运动示意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2.6

行程控制方框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2.7行程开关示意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2.8电子限位开关的安装示意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2.9微型电子限位开关示意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2.10电磁接近开关示意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2.11电磁感应式传感器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2.12电磁感应式传感器原理方框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2.13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方框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2.14光电式传感器原理方框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2.15光电式传感器原理方框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表4.2.1几种传感器符号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4.3继电器气动控制技术图4.3.1继电器气动控制实验板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图4.3.2是门电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3.3或门电路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3.4与门电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a)停止优先自保持回路(b)起动优先自保持回路图4.3.5自保持电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3.6互锁电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a)延时闭合(b)延时断开图4.3.7延时电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3.8单气缸单循环往复运动动作流程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a)气动回路图(b)继电器控制回路图图4.3.9单气缸单循环往复运动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a)气动回路图(b)位移—步骤图(c)继电器控制回路图图4.3.10延时单循环往复运动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3.11单气缸连续循环往复运动动作流程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a)气动回路图(b)继电器控制回路图图4.3.12单气缸连续循环往复运动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3.13单循环往复运动动作流程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a)气动回路图(b)继电器控制回路图图4.3.14单循环往复运动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3.15连续循环往复运动动作流程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a)气动回路图(b)继电器控制回路图图4.3.16连续循环往复运动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3.17在任意位置可复位的连续循环往复运动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3.18双电控两气缸气动回路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a)位移—步骤图(b)气缸动作分组图图4.3.19第一种复合运动的运动关系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a)步骤一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b)步骤二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c)步骤三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d)步骤四图4.3.20第一种复合运动电气回路设计步骤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a)位移—步骤图(b)气缸动作分组图图4.3.21第二种复合运动的运动关系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a)步骤一(b)步骤二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c)步骤三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d)步骤四图4.3.22第二种复合运动电气回路设计步骤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3.23单循环、连续循环及紧急复位电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3.24单电控两气缸气动回路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a)位移—步骤图(b)气缸动作分组图图4.3.25两气缸复合运动的运动关系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a)步骤一(b)步骤二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c)步骤三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d)步骤四图4.3.26电气回路设计步骤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4.4PLC气动控制技术图4.4.1PLC硬件系统结构框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4.2PLC扫描过程示意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4.3扫描过程

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4.4PLC外部接线图与梯形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4.5PLC与计算机通信示意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图4.4.6PLC与计算机通信示例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4.7PLC与计算机通信接口连接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4.8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4.9基于PLC控制的气动系统实例图片一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4.10基于PLC控制的气动系统实例图片二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4.11气动打孔机组成示意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4.12气动打孔机气动控制回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表4.4.1建立I/O地址分配输入地址元件符号说明输出地址元件符号说明X0SL0气缸A退回位置传感器Y0Y0控制气缸A伸出电磁阀X1SL1气缸A伸出位置传感器Y1Y1控制气缸A缩回电磁阀X2SL2气缸B退回位置传感器Y2Y2控制气缸B伸出电磁阀X3SL3气缸B伸出位置传感器Y3Y3控制气缸C伸出电磁阀X4SL4气缸C退回位置传感器X5SL5气缸C伸出位置传感器X6START启动按钮X7STOP停止按钮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4.13气动打孔机PLC控制系统硬件接线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4.14气动打孔机程序功能表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4.15气动打孔机PLC程序梯形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2451图4.5.1物料分拣装置结构示意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5.2物料分拣装置气动系统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表4.5.1PLC的I/O端子分配表I/O类型PLC端子名称连接对象含义输入端子X01B11#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X11B21#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22B12#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X32B22#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42B32#气缸中位传感器(气缸杆半伸出检测)X53S短工件分拣到位的传感器X64B24#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72S长工件分拣到位传感器X105B25#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111S工件长短检测传感器X12SB1启动按钮X14SB2急停按钮X154B14#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X175B15#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输出端子Y01Y1#气缸对应单电控电磁阀Y12Y2#气缸对应单电控电磁阀Y24Y4#气缸对应单电控电磁阀Y35Y5#气缸对应单电控电磁阀Y7LED1一次物料分拣结束指示灯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5.4物料分拣装置的PLC控制程序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4.6气动自动化综合系统及应用图4.6.1六站拼合在一起的实物照片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6.2各站PLC控制结构框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工件1工件2图4.6.3工件类型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表4.6.1加工工件规格尺寸

工件特性工件1工件2直径Ф32mmФ22mm高度22mm10mm内孔直径Ф22mm内孔深度10mm材料塑料塑料颜色黑、白黑、白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6.4系统物流组成与结构示意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表4.6.2工件颜色信息表示D0D1工件1(黑)工件2(黑)00工件1(白)工件2(黑)10工件1(黑)工件2(白)01工件1(白)工件2(白)11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表4.6.3各站通讯信号地址表绝对地址符号地址注释X20Di0从前站读入的数据d0X21Di1从前站读入的数据d1X22Di2从前站读入的数据d2X23Ciq通讯,从前站读入前站状态X24Cih通讯,从后站读入后站状态Y20Do0向后站输出的数据d0Y21Do1向后站输出的数据d1Y22Do2向后站输出的数据d2Y23Coq通讯,向前站输出本站状态Y24Coh通讯,向后站输出本站状态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图4.6.5上料检测站外观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6.6上料检测站气动原理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表4.6.4PLC的I/O端子分配表I/O类型PLC端子名称连接对象含义输入端子X0B1大工件从料盘到取料口X1B2大工件颜色X51B1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61B2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输出端子Y0K1直流电机(带动料盘旋转送料)Y1K2报警灯Y2K3喇叭Y31Y1气缸对应单电控电磁阀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6.7上料检测站程序功能表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图4.6.8搬运站外观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6.9搬运站气动原理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表4.6.5PLC的I/O端子分配表I/O类型PLC端子名称连接对象含义输入端子X01B11#回转气缸首端传感器(转向1#站)X11B21#回转气缸末端传感器(转向2#站)X22B12#上臂水平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32B22#上臂水平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X43B1手爪传感器X54B14#前臂垂直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64B24#前臂垂直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输出端子Y01Y11#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11Y21#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22Y12#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32Y22#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43Y13#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53Y23#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64Y14#气缸对应单电控电磁阀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图4.6.11加工站外观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6.12加工站气动原理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表4.6.6PLC的I/O端子分配表I/O类型PLC端子名称连接对象含义输入端子X0B1大工件进入本站传感器X1B2加工料盘转动到位传感器X21B11#打孔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31B21#打孔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X42B12#检测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52B12#检测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X63B13#夹紧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73B13#夹紧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输出端子Y0K1加工料盘旋转电机M1Y1K2钻头电机M2Y21Y11#气缸对应单电控电磁阀Y32Y12#气缸对应单电控电磁阀Y43Y13#气缸对应单电控电磁阀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图4.6.13加工站程序功能表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图4.6.14安装站外观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6.15安装站气动原理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表4.6.7PLC的I/O端子分配表I/O类型PLC端子名称连接对象含义输入端子X01B11#机械手气缸摆向大工件传感器X11B21#机械手气缸摆向小工件传感器X22B12#推料斗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32B22#推料斗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X43B1真空开关X54B14#推工件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64B24#推工件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输出端子Y01Y11#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11Y21#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22Y12#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32Y22#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43Y13#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53Y23#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64Y14#气缸对应单电控电磁阀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6.16安装站程序功能表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图4.6.17安装搬运站外观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6.18安装搬运站气动原理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表4.6.8PLC的I/O端子分配表I/O类型PLC端子名称连接对象含义输入端子X01B11#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11B21#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X22B12#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32B22#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X43B1夹爪气缸夹紧状态传感器X54B14#机械手俯仰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64B24#机械手俯仰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输出端子Y01Y11#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11Y21#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22Y12#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32Y22#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43Y13#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53Y23#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64Y14#气缸对应单电控电磁阀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图4.6.20分类站外观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图4.6.21分类站气动原理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表4.6.9PLC的I/O端子分配表I/O类型PLC端子名称连接对象含义输入端子X01B11#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11B21#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X22B12#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32B22#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X43B13#气缸末端传感器(气缸杆全缩回检测)X53B23#气缸首端传感器(气缸杆全伸出检测)输出端子Y01Y11#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11Y21#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22Y12#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32Y22#气缸对应双电控电磁阀Y43Y13#气缸对应单电控电磁阀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

图4.6.22分类站程序功能表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4.7现场总线技术在气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图4.7.1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表4.7.1CC-Link站的类型CC-Link总线站的类型内容主站控制CC-Link上全部站,并需设定参数的站。每个系统中必须有1个主站。如A/QnA/Q系列PLC等本地站具有CPU模块,可以与主站及其他本地站进行通信的站。如A/QnA/Q系列PLC等备用主站主站出现故障时,接替作为主站,并作为主站继续进行数据链接的站。如A/QnA/Q系列PLC等远程I/O站只能处理位信息的站,如远程I/O模块、电磁阀等远程设备站可处理位信息及字信息的站,如A/D、D/A转换模块、变频器等智能设备站可处理位信息及字信息,而且也可完成不定期数据传送的站,如A/QnA/Q系列PLC、人机界面等第4章气动控制技术表4.7.2链接元件一览表项目规格整个CC-Link系统最大链接点数远程输入(RX)2048点远程输出(RY)2048点远程寄存器(RWw)256点远程寄存器(RWr)256点每个站的链接点数远程输入(RX)32点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