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01期)(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01期)(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01期)(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01期)(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01期)(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专题0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考点09秦统一中国1.(2022年天津)下列属于秦朝管理制度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2.(2022年四川南充)《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材料体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是A.统一度量衡 B.统一货币 C.统一文字 D.统一车轨3.(2022年安徽)有学者认为:“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从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此“一大变”是指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分封制取代世袭制C.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行省制取代郡县制4.(2022年甘肃平凉)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丹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A沿用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C.建立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5.(2022年江苏连云港)文字是文化认同的基础,秦朝促进文化认同的措施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推行小篆 B.统一货币 C.编制户籍 D.颁行秦律6.(2022年四川遂宁)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创立的诸多政治制度影响深远,其中作为中国历史上运行最久远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基层管理等都有极为重要作用的是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7.(2022年湖北随州)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古代历朝特别注重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度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周实行分封制,建立大一统王朝 B.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唐朝开创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 D.元朝确立行省制,君主专制到顶峰8.(2022年湖南衡阳节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才能看得深、把得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唐柳宗元的《封建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回答,其中的两个“制”有什么不同?考点10秦末农民大起义(暂无)考点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2022年天津)2021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A.勤俭治国 B.勤于政事C.善于用人 D.虚怀纳谏2.(2022年四川泸州)《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这表明当时A.经济恢复社会稳定 B.儒家思想成正统思想C.盐铁专卖平抑物价 D.进入西汉王朝鼎盛时期3.(2022年湖北宜昌)2022年3月,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项考古成果确认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否定了元代文献记载霸陵在凤凰嘴的观点,此事表明A.历史文献可信度高于考古发现 B.考古发现可信度高于历史文献C.考古发现不能作为历史证据 D.历史文献记载的都不是真实的考点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2022年湖南怀化)西汉初年,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长沙国建立。长沙国建立初期,管辖面积相当于今天湖南面积的1.5倍,到了汉平帝时,长沙国的面积不及它建国初期的五分之一。出现这种局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C.刺史制度的建立 D.“推恩令”的推行2.(2022年江苏扬州)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结果“藩国自析(分解)”。与此相关联的措施是A.建立郡县制 B.修筑道路网 C.实施“推恩令” D.推崇儒家学说3.(2022年江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至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梁国按朝廷命令共分出十七个侯国。朝廷的这种做法A.废除了郡县制度 B.增强了地方势力C.导致了西汉灭亡 D.削弱了诸侯实力4.(2022年湖北宜昌)为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针对封国势力强大的状况(下表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表),采取的措施是内容类别人口(万)郡(个)中央45015封国85039A.分封制 B.推恩令 C.察举制 D.屯田令5.(2022年重庆B卷)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剌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A.分化王国力量 B.提升儒学地位 C.监察地方势力 D.拓展统治范围6.(2022年山东泰安节选)历史作品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研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1)分别说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并指出其发展趋势。7.(2022年四川德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武帝时代是两汉时期在识人用人方面最值得肯定的历史阶段,“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当时的“儒雅”之士如公孙弘、董仲舒,“笃行”之士如石建、石庆,“质直”之士如汲黯、卜式,“推贤”之士如韩安国、郑当时,“定令”之士如赵禹、张汤,“文章”之士如司马迁、司马相如,“滑稽”之士如东方朔、枚皋,“应对”之士如严助、朱买臣、主父偃,“历数”之士如唐都、洛下闳,“协律”之士如李延年,“运筹”之士如桑弘羊,“奉使”之士如张骞、苏武,“将率”之士如卫青、霍去病、李广,“受遣”之士如霍光、金日磾等,都在历史上留有盛名……班固也认为汉武帝时代的“功业”“制度”之所以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正是由于汉武帝身边集聚了一个在文化资质上同样“后世莫及”的人才群体。——摘编自《新编中国史·秦汉史-帝国的成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课外阅读,选择材料中的一个“人才”,并为其撰写小传。考点13东汉的兴衰1.(2022年湖南邵阳)给下面方框内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点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1.(2022年四川南充)“一带一路”使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生,小王想通过旅行去探访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他应该到达图中的地点是A.A B.BC.C D.D2.(2022年四川泸州)下图描绘了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该作品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A.反映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频繁 B.能够完整地还原历史真实C.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具有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3.(2022年江苏连云港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据材料一,逐条归纳图中的历史信息。4.(2022年天津节选)同学们观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后,对相关历史渊源很感兴趣,想和你一起探究下列问题。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步发展。明朝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摘编自《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回答率领这支“和平使团”的人是谁?这一行程为什么被称为“凿空之旅”?考点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2022年云南昆明)东汉末年疫病大流行,张仲景目睹百姓的痛苦,“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写出著名的医药学著作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 D.《伤寒杂病论》2.(2022年江苏连云港)某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历史人物传记,其中提到了三个关键词:针灸、麻沸散、五禽戏。这篇传记描写的是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3.(2022年湖南怀化)蔡伦,湖南耒阳人,东汉前期的宦官,负责监造各种器物,被汉安帝封为龙亭侯。他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功绩是A.改进造纸术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发明指南针 D.发明火药4.(2022年湖南衡阳)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仁者丹心”“悬壶济世"是对医者的极高评价。这反映了中医A.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B.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C.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D.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5.(2022年安徽节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流传,须辨伪存真。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