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DB11/T1628—2019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技术规程编号:DB11/T1628—2019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技术规程联合发布20190327发布20190701实施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北京市地方标准主编部门: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批准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施行日期:2019年07月01日本规程参编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市中超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市中超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局集团第建筑有限公司中建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建局集团第六建筑有限公司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建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位组成编制组,经过深入调查研宄,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管理,iishuzhongxin@:联系电话:01084159900)。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余成行廖钢林张惠丽刘嘉茵史春芳杨香福陈硕晖郭婷婷龚海光 3基本规定 4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5深化设计与构造要求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性能要求 6.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6.3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6.4硬化混凝土的性能 7混凝土生产与运输 7.2原材料检验与储# 7.4混凝土出厂检验 8混凝土顶升 8.2混凝土泵及输送管的选型、布置与连接 189质量检验与验收 9.1_般规定 附录A钢管混凝土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2Terms 23BasicRequirements 3 45DesignDevelopmentandConstructionRequirements 66ConcreteMixProportionandPropert 6.2ConcreteMixProportion 6.3PerformanceofConcrete 13 7.3MeasurementandMixing 8ConstructionofConc 16 17 9.3QualityAcceptance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 24ListofQuotedstandards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1总则11总则1.0.1为规范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及质量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绿色环保,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工程的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及质量验收。1.0.3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0.1混凝土顶升法concretepumping-upcastingmethod混凝土在泵送压力下,通过设置于顶升单元下部的顶升口自下而上、连续地注入钢管构件内,充填浇筑至预定高度的施工方法,简称“顶升法”在顶升单元钢管构件下部管壁上留设的、用于向钢管内输送混凝土的预留孔。2.0.3顶升单元unitforpumping-upcasting钢管内混凝土采用顶升法次连续顶升浇筑至预定高度的钢管构件。2.0.4顶升截止阀valveforpumpingconcrete为防止拆除混凝土输送管时混凝土的回流,在连接短管上或顶升口处设置的混凝土止流装置,包括法兰盘、截止阀垫板、截止阀隔板及法兰盘之间的连接配件等。2.0.5泵送损失workabilitylossduringpumping混凝土拌合物泵送前后工作性能的变化。2.0.6浇筑孔concretepassingaperture在钢管柱水平加劲板或竖向内隔板上设置的可让混凝土拌合物通过的预留孔。2.0.7排气孔venthole在钢管柱内水平加劲板上预留,用于混凝土顶升过程中排出管内空腔空气的孔。2.0.8观察孔observinghole在钢管柱的柱身上开设的用于实时观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顶升高度的孔。2.0.9导流管connectingpipe用于连接混凝土输送管和顶升口并能承受泵送压力的短管。23.0.1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施工操作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施工。3.0.2施工单位应根据混凝土顶升施工工艺与构造要求进行钢管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在钢管柱加工前完成。3.0.3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钢管内加劲板构造复杂或其他特殊的结构,宜进行足尺模拟工艺试验。3.0.4混凝土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结合工程结构类型和特点、施工条件、混凝土供应速度等因素进行编制。2应对顶升单元的高度做出规定,顶升单元高度不宜超过24m3应根据泵送压力损失数值对混凝土泵及混凝土输送管进行合理选择和布置。4混凝土在冬期、雨期、高温等气候条件下顶升施工时,应制定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3.0.5钢管构件安装、楼板混凝土浇筑与钢管内混凝土的顶升施工顺序应满足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3.0.6钢管、钢板、钢筋、连接材料、焊接材料等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3.0.7钢管构件的制作及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的有关规定。3.0.8采用顶升法施工的混凝土,应具备良好的可泵性,并达到自密实混凝土要求,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34.04.0.1水泥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配制顶升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2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42.5,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6%。3应优选标准稠度用水量小且与外加剂适应性能好的水泥。4.0.2矿物掺合料可采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石灰石粉等,其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粉煤灰宜采用F类I级粉煤灰,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4石灰石粉的掺量应小于20%,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灰石粉混凝土》GB/T30190的规定。4.0.3骨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0mn,且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中连续级配的要求。对于钢管内配筋密集的构件,宜使用最大公称粒径不大于16mm的碎石或卵石。2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和泥块含量限值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的要求。其他性能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中的有关规定。3细骨料可选用天然砂或人工砂。人工砂宜和天然砂配合使用。砂应为II区中砂,粒径(质量分数)。其性能及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及《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的规定。天然砂的含泥量、泥块含量,以及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限值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45JGJ5JGJ/T283的有关规定。4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级配,宜通过二级配或三级配进一步优化颗粒的级配,并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及《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要求。4.0.4外加剂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有关规定。2膨胀剂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的有关规定。3减缩剂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砂浆、混凝土减缩剂》JC/T2361的有关规定。4在使用増稠剂和内养护剂前,应对其性能进行试验验证。4.0.5拌合用水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5.0.3钢管混凝土柱的拼接焊缝应符合下列规定:5.0.3钢管混凝土柱的拼接焊缝应符合下列规定:1由钢板焊接成的矩形钢管柱,矩形钢管构件纵向的角部组装焊缝及横向拼接焊缝均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焊缝等级不宜低于一级。2圆形钢管柱纵向拼接直焊缝及横向拼接焊缝均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焊缝等级不宜5.0.1钢管混凝土柱深化设计时,应对施工工况进行模拟计算,确定合理的浇筑工艺及构造孔位置和尺寸。5.0.2钢管混凝土柱的深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柱壁应预留混凝土浇筑需要的顶升口与观察孔,钢管内的水平加劲板应预留浇筑孔和排气孔。2应进行混凝土顶升工况下钢管柱钢板的变形验算,并根据计算结果采取必要的加强措6低于级。5.0.4顶升口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顶升口宜布置在钢管混凝土柱朝向建筑物内侧方向。据计算确定。5顶升口与混凝土输送管连接时,应设导流管及顶升截止阀。导流管可采用混凝土输送据计算确定。5顶升口与混凝土输送管连接时,应设导流管及顶升截止阀。导流管可采用混凝土输送管制作。导流管的壁厚不应低于混凝土输送管壁厚,导流管材质应与混凝土输送管相同。顶升截止阀的强度应满足混凝土顶升高度的压力要求。6导流管与顶升口连接可采用焊接连接(图5.04-2)或螺栓连接(图50.4-3)。图5.0.4-1顶升口位置示意图3顶升口应在深化设计时明确,在钢管柱工厂加工时预留。顶升口开孔尺寸应根据混凝土输送管的尺寸确定。4应对顶升口处的柱截面进行局部等强加固设计。顶升口开孔补强板的尺寸及材质应根71混凝土输送管;2高强螺栓及螺母;4顶升截止阀隔板;9钢管柱1混凝土输送管;2高强螺栓及螺母;3法兰盘;4顶升截止阀隔板5截止阀塾板;6导流管;7加劲板;8顶升口;9钢管柱;11管箱1混凝土输送管;2高强螺栓及螺母;3法兰盘;4顶升截止阀隔板;6导流管;7加劲板;8顶升口;9钢管柱;10顶升截止阀开孔81混凝土输送管;2高强螺栓及螺母;3法兰盘;4顶升截止阀隔板6导流管;7顶加劲板;8顶升口;91混凝土输送管;2高强螺栓及螺母;3法兰盘;4顶升截止阀隔板6导流管;7顶加劲板;8顶升口;9钢管柱;10顶升截止阀开孔;11管箍5-顶升口加劲板;6-高强螺栓及螺母;7-钢管柱;8-混凝土顶升口1混凝土输送管;2管箍;3导流管;4顶升截止阀隔板;5加劲板6高强螺栓及螺母;7钢管柱;8顶升口;9法兰盘;10螺栓垫板96高强螺栓及螺母;7钢管柱;86高强螺栓及螺母;7钢管柱;8顶升口;9法兰盘;6导流管与顶升口采用焊接连接(图50.4-2)时,导流管与法兰盘、导流管与顶升口的装配及焊接固定应在加工场内完成。7导流管与顶升口采用螺栓连接(图504-3)时,用于固定法兰盘的连接螺栓应在加工场内与钢管柱顶升口加劲板焊接。在现场装配时,拧紧螺母将导流管与钢管柱固定。5.0.5浇筑孔、排气孔、观察孔(图5.0.5)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加劲肋中心部位应设置混凝土浇筑孔,孔径不宜小于200mm。1观察孔;2排气孔;3浇筑孔;6.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泵送高度以及环境因素进行,并在满足混凝土自密实性能、流动性、可泵性、强度、耐久性以及其它性能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初始配合比,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得到满足顶升性能的基准配合比,经强度、耐久性验证后得到设计配合比。6.2.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进行。6.2.3混凝土宜掺加一定量的粉体材料和高性能减水剂。当高性能减水剂中掺有引气组分时,应控制混凝土含气量。6.2.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采取减少收缩的措施。6.3.1混凝土拌合物除应满足凝结时间、粘聚性和保水性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要求,还应满足混凝土自密实性能及泵送施工要求。6.3.2混凝土在泵送之前,应进行实验室或工程现场测试。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6.3.2的规定,具体测试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表6.3.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6.1.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宜采用绝对体积法。之间,且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标V漏斗试验(s)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s)任选其一必控指标V漏斗试验(s)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s)任选其一必控指标坍落扩展度4〜1。可选指标)(压力泌水率(%)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非接触法收缩试验进行。6.4.2混凝土硬化后的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规3外加剂应按生产厂家、品种分别储存,并应采取遮阳、防水等措施,使用前应按相关3外加剂应按生产厂家、品种分别储存,并应采取遮阳、防水等措施,使用前应按相关7.2.1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时,应按批次提供质量证明文件。7.2.2原材料进场后,应按批次进行进场验收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胶凝材料、外加剂的检验项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2骨料应符合本规程第40.3条的要求。7.2.3原材料进场后,应按种类、等级和规格等进行储存与堆放,标识清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掺合料及其它粉料应按生产厂家、品种及等级分别储存,并应防止受潮和污染。2不同品种、规格的骨料应分别储存,堆料仓应设有分隔区域,条件具备时宜一次性备7.3.1原材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7.3.2混凝土的搅拌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应少于60s。2混凝土生产用搅拌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的规定。3混凝土掺入膨胀剂、减缩剂或内养护剂等功能性材料时,应采取适宜的搅拌工艺保障混凝土拌合物的匀质性。4生产过程中应检测骨料含水率的变化,每一个工作班不宜少于2次。当含水率有显著标准规定进行复检。7.1般规定7.1.1混凝土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其生产过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要求。7.1.2混凝土应采用搅拌运输车的方式进行运输,运输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T5094的规定。变化时应増加测定次数,并应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用水变化时应増加测定次数,并应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用水量。7.4.1混凝土的检测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外,还应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按本规程表63.2进行必控指标的检测,每一个工作班不应少于1次。7.4.2混凝土试件制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的规定,留置频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7.5.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随季节变化采取相应的保温隔热措施。7.5.2运输车在装料前应保持罐体内干净无杂物。7.5.3运输过程中,搅拌车的滚筒应保持匀速转动,转速应控制在3r/min〜5r/min。7.5.4运输车从开始装料至卸料的时间不宜大于120min。如需延长运送时间,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应通过试验验证。7.5.5卸料前,运输车罐体应快速旋转20s以上。7.5.6混凝土的供应速度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的需要。8.2.1输送泵的选型应根据现场条件、泵送高度和顶升高度、输送距离、输送管路布置方案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等因素确定。8.2.2混凝土施工前,宜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计算混凝土最大泵送阻力、选择额定工作压力相适宜的混凝土泵。8.2.3混凝土输送管的选型应根据粗骨料最大粒径、拌合物性能、混凝土泵的型号、混凝土输出效率、输送距离、最大泵送压力以及钢管柱的截面尺寸等进行选择。8.2.4混凝土输送管的安装连接应紧密,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管路宜采用相同管径的输送管;2垂直向上输送混凝土时,地面水平混凝土输送管的折算长度不宜小于垂直泵管长度的1/5,且不宜小于15m3当泵送高度大于100m时,混凝土泵出料口处的混凝土输送管应设置截止阀;4混凝土输送管转向宜平缓,应减少弯管、锥形管的数量;5混凝土输送管布设宜一次性布置到位。8.2.5混凝土输送管应与结构牢固连接。混凝土输送管宜采用支架与结构主体固定,转向处支架应加密,支架设置应经计算确定。8.2.6混凝土输送管及其支架应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8.2.7顶升口与混凝土输送管连接应紧密可靠。8.3施工准备8.3.1钢管混凝土顶升施工前应进行下列检查:8.1般规定8.1.1混凝土顶升浇筑前,应对顶升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8.1.2混凝土顶升浇筑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过程监控。8.1.3混凝土顶升施工应符合现行北京市地方标准《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T5132018的相关规定。1钢管柱应通过分项工程验收。21钢管柱应通过分项工程验收。2钢管柱内应无杂物。3顶升口所在楼层楼板混凝土应浇筑完成,并应具备上人施工操作条件。4应经顶升口将上次浇筑混凝土面上的积水排除干净。5顶升用混凝土输送管应己按要求布置完毕,顶升截止阀应己安装就位。6混凝土输送管接口应紧密可靠。混凝土输送管与结构主体的固定应牢固。8.3.2钢管内混凝土顶升浇筑前,宜依次采用水、混凝土同配比砂浆等材料湿润混凝土泵和混凝土输送管,不得将润泵水、砂浆等润泵材料打入钢管柱内,应妥善排除。84顶升施工8.4.1混凝土进场时应进行入泵坍落扩展度、V漏斗试验、坍落扩展度泵送损失等指标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6.3.2条的规定。混凝土进场时,应对混凝土运输单信息进行核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到达现场后,对混凝土扩展度应每2h测一次,每台班不应少于两次。8.4.2钢管内混凝土顶升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安排专职人员监测、指挥、协调,应配备通信工具,并应采取可有效控制混凝土顶升开始或停止的措施;2应控制混凝土顶升速度,并应均衡顶升至预定高度。8.4.3钢管内混凝土顶升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充填过程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必要应采取保证混凝土密实度的措施。8.4.4钢管内混凝土泵送顶升过程中,严禁反泵,在更换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时应保证泵送连续。泵送时,料斗内混凝土不得少于其容量的2/3。8.4.5顶升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且应满足本规程第63.2条中经时损失的规定。同一顶升单元的钢管内混凝土应连续浇筑。8.4.6钢管内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制作。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顶升单元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次;2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超过1000m3的部分,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8.5.1钢管内混凝土顶升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顶升口处混凝土止回处理。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后,当顶升口与导流管为焊接连接时应直接切除导流管;当顶升口与导流管为螺栓连接时应松开螺母,拆卸导流管并应重复利用。8.5.2混凝土顶升完成并进行止回处理后,应将混凝土输送管内剩余混凝土清除干净,拆除水平输送管,及时清洗。确定。8.4.7钢管内混凝土顶升浇筑施工过程宜留存影像资料。8.4.8每一顶升单元钢管内混凝土顶升浇筑施工完成后,宜对钢管柱顶部管口采取遮盖等临时封闭措施。8.6.1顶升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及抗冻试件留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的有关规定,并应对钢管柱采取保温加热措施,钢管壁温度不应低于0°C,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C。8.6.2高温季节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超过35C,混凝土输送管宜进行包裹覆盖,并应喷洒冷水降温,混凝土泵送温升宜控制在2C〜4C。8.6.3大截面钢管混凝土柱内混凝土顶升施工前,宜按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的相关规定对混凝土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应根据计算结果采取相应温控措施。8.6.4当出现降雨、降雪情况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水或保温养护。9.1一般规定99.1一般规定9.1.1钢管柱构件组装及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的相关规定。9.1.2钢管柱焊缝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05的相关规定。9.2质量检验9.2.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按浇筑批次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9.2.2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应符合本规程第6.3.2条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9.2.4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9.2.5顶升口、浇筑孔、排气孔、观察孔的留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9.2.6钢管内混凝土顶升浇筑前,应对钢管安装质量检查确认,钢管内应无杂物、积水。混凝土顶升浇筑后宜对上部管口进行临时封闭。9.2.3混凝土浇筑应密实。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顶升施工过程记录。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9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9.2.7顶升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且应满足本规程第6.3.2条中经时损失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9.3.1钢管混凝土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的相关规定。9.3.2混凝土进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混凝土顶升浇筑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可按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进行。20A.0.1混凝土进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符合表A0.1的规定。A.0.2混凝土顶升浇筑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符合表A.0.2的规定。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表A.0.1混凝土进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监理单位验收记录工程名称监理单位验收记录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分包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专业工长12345612验收规范规定中心骨料堆集现象)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验收部位项目经理施工班组长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主控项目般表A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主控项目般表A.0.2混凝土顶升浇筑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曰2424管内混凝土强度管内混凝土工作性能混凝土浇筑初凝时间浇筑密实度管内施工缝留置浇筑方法及开孔管内清理管内混凝土养护孔的封堵及表面处理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施工验收日期: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施工验收日期:24检查结果验收结论专业监理本规程用词说明1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允许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2《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7《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10《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1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1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1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0514《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1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2《砂浆、混凝土减缩剂》JC/T2326北京市地方标准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技术规程Technical北京市地方标准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27 292术语 3基本规定 4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5深化设计与构造要求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性能要求 6.2混凝土配比设计 6.3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 377混凝土生产与运输 7.3计量与搅拌 7.4混凝土出厂检验 8混凝土顶升施工 8.2混凝土泵及输送管的选型、布置与连接 43 8.4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 44 9质量检验与验收 281.0.11.0.1本条规定了本规程的制定目的。1.0.2本条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1.0.3本条规定了本规程和现行国家以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关系。29302.0.2顶升口通常为圆形,内径125mm以上。2.0.3钢管混凝土柱顶升施工时,通常以每3层柱作为一个顶升单元。2.0.4顶升截止阀可以是闸板式的,也可以是插楔式的。可设置在钢管柱壁外侧导流管的一端,也可设置在顶升口处。2.0.5泵送损失指的是混凝土拌合物进入混凝土泵经泵送挤压后,至出混凝土输送管的时间段内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的损失,对于顶升法施工的混凝土来说,泵送损失是坍落扩展度的损失。2.0.6对于单腔钢管柱来说,浇筑孔设置在水平加劲板上;对于多腔钢管柱来说,浇筑孔设置在水平加劲板和竖向内隔板上。设置在水平加劲肋上的浇筑孔也称灌浆孔,设置在竖向内隔板上的浇筑孔也称流淌孔。2.0.7如水平加劲板上无法设置排气孔,或排气效果不满足要求时,可在钢管柱身上靠近水平加劲板下部设置排气孔。2.0.8进行外框架柱施工时,观察孔宜靠近建筑物内侧方向设置,这样更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顶升高度的观察。3.0.1本条规定了钢管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人员的培训要求。3.0.2本条规定了钢管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的相关要求。深化设计应符合原设计要求是指图纸深化应遵循原设计既定的原则。采用顶升法施工的钢管柱,需要在钢管柱壁和内隔板上开设各种施工构造孔,因此需要在钢管柱加工前进行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深化设计。为了避免开孔过大对钢管柱承载力造成损伤,需要对开孔的尺寸及开孔截面面积进行控制,必要时需要进行钢管柱补强,因此深化设计完毕后,深化设计文件需要经过原设计单位确认。3.0.3本条规定了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技术要求。钢管内部加劲板构造特别复杂的、结构形式非常特殊、无任何施工经验或对混凝土性能产生疑问时,可以通过足尺或缩尺模拟浇筑,并对浇筑后的实体尤其是关键结构部位进行观察、检测,如切开、取芯等,以评价混凝土配合比的适宜性、检验顶升工艺的可行性并増强对顶升工艺的了解与掌握。3.0.4本条规定了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案的编制内容及审批程序要求。2顶升单元的高度宜根据钢管混凝土的结构造型、钢管内部构造以及顶升混凝土的性能进行确定。3超高层结构钢管混凝土泵送顶升时,应根据试验结果、施工实际以及压力损失计算,选择混凝土泵的型号、数量、输送管径、配管距离等,宜采用高压泵,并应控制混凝土顶升速度,钢管直径不宜小于输送管直径的2倍。具体的输送管固定方法需进行专项设计和受力复核。混凝土泵与输送管、输送管与输送管、输送管与导流管、导流管与顶升口及截止阀、输送管与主体结构各种连接节点都应连接可靠。3.0.5本条规定了钢管内混凝土顶升与楼板混凝土浇筑楼层、钢管柱构件安装的逻辑关系。钢管柱与梁安装形成稳定的框架之后,方可进行钢管柱内混凝土的顶升,以免钢管混凝土顶升过程中发生结构失稳。3.0.6本条规定了钢管混凝土所采用材料的性能要求。3.0.8顶升混凝土是“泵送混凝土+经时损失小的自密实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的组合体。顶升混凝土在运输、现场等待、接管间歇和顶升完成等整个施工过程中均应保持定的自密实性能,这就要求顶升混凝土具有保持较长时间自密实性能的能力,北京地区保持时间通常不低于4h,这与钢管内部结构、顶升单元大小和现场施工因素等有关。因此顶升混凝土要求包括:1)在泵送顶升施工过程中,仍具有良好的自密实性能,具有优良的可泵性,体现在泵送压力小,堵泵风险低。2)要求具有良好的自密性,泵送损失小,体现在泵送压力下混凝土拌合物在管道中顺利通过并到达浇筑点,并在不振捣的情况下能均匀密实地充满钢管的凝土拌合物在管道中顺利通过并到达浇筑点,并在不振捣的情况下能均匀密实地充满钢管的能力,要求具有高流动性、良好的粘聚性和匀质性。3)要求具有低收缩性:钢管混凝土结构工作的实质在于钢管及其核心混凝土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互补,形成个整体并共同承载。由于这种相互作用,使钢管混凝土具有系列优越的力学性能,要求混凝土具有低收缩能力,以保障混凝土和钢管内壁之间良好的接触和结合。4.0.3以公称粒径504.0.3以公称粒径50mm为界,将混凝土中的骨料骨料分为砂(公称粒径小于50mm)和石子(公称粒径大于5.0mm)两种。连续级配可采用两个或以上单粒级石子,调配制备连续级配的石子。4.0.4用于顶升法施工的钢管混凝土制备所使用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膨胀剂、増稠剂、减缩剂和内养护剂等。其中,使用膨胀剂、减缩剂或内养护剂旨在提升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使用减水剂、引气剂、増稠剂旨在保障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5.0.25.0.2本条规定了钢管柱深化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内容。钢板在顶升过程中出现变形是钢管混凝土柱中最常见的施工问题,本条明确钢结构深化设计中应考虑顶升时的钢板变形验算,并根据计算结果采取如设置对拉螺杆、对拉钢筋等方式的加强措施。5.0.3由于顶升工艺对于钢管焊缝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本规程在《组合结构设计规范》第75.8条的基础上对于钢管全高都要求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且提高焊缝等级以加强对应焊缝强度。5.0.1顶升口布置在靠近建筑物的内侧,是为了便于站在楼层内进行操作。2顶升口离地面高度要求550〜650是为了便于工人操作。顶升口应与现场柱段拼接焊缝错开,以便避开钢梁在柱内布置的水平加劲。钢管柱对接焊缝的位置通常应高出混凝土浇4顶升口的开孔补强计算说明:1)钢管构件顶升口开孔补强板厚度应按下式计算:t!2fl(L-d2)fy钢管构件钢板抗拉、抗压和抗弯设计值;fyi补强板抗拉、抗压和抗弯设计值。2)直角角焊缝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34he正面角焊缝的焊脚计算厚度,对直角角焊缝等于〇.7hf,hf为焊脚尺寸;hehe正面角焊缝的焊脚计算厚度,对直角角焊缝等于〇.7hf,hf为焊脚尺寸;he1—侧面角焊缝的焊脚计算厚度,对直角角焊缝等于0.7hf,hf为焊脚尺寸;lw—正面角焊缝的计算长度,对每条焊缝取其实际长度减去2hf;lw1侧面角焊缝的计算长度,对每条焊缝取其实际长度减去2hf;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bf正面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増大系数:对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bf=1.22;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bf=1.0式中:直角角焊缝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正面角焊缝(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式中:he角焊缝的焊脚计算厚度,对直角角焊缝等于07hf,hf为焊脚尺寸;lw角焊缝的计算长度,对每条焊缝取其实际长度减去2hf;ff—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fy\t\iLd2)helw娜£pfW侧面角焊缝(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bf正面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増大系数:对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动力荷bf正面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増大系数:对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1.22;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10。注:1、角焊缝的焊脚尺寸hf(mm)不得小于1.5^/tt(mm)为较厚焊件厚度。当焊件厚度小于或等于4mm时,则最小焊脚尺寸应与焊件厚度相同。2、角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宜大于较薄焊件厚度的1.2倍(钢管结构除外但板件(厚度为t)边缘的角焊缝最大焊脚尺寸,尚应符合下列要求:圆孔或槽孔内的角焊缝焊脚尺寸尚不宜大于圆孔直径或槽孔短径的1/3。5顶升截止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满足顶升要求,通常采用钢板制作,厚度不低于10mm。5.0.5本条规定了浇筑孔、排气孔、观察孔等施工构造孔设置位置及尺寸。观察孔应开在方便观察的位置。366.16.1—般规定6.1.2本条规定了顶升混凝土配合比的几个关键参数,顶升混凝土拌合物的主要性能是自密实和匀质性,因此,配合比设计时应首先满足自密实混凝土的要求。在进行配合比设计调整时,应充分考虑水胶比对混凝土设计强度的影响和水粉比对拌合物自密实性能的影响。水粉比是影响混凝土流动性和浆体粘度的重要参数,适宜的水粉比能够实现混凝土在具有较低粘度时并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水粉比是指单方混凝土中拌合水与粉体的体积比。粉体体积包括胶凝材料和骨料中小于0.075mm的粉体颗粒体积。6.2.1环境因素主要指混凝土运输距离、泵送距离、气侯环境、地质环境等。6.2.3掺加粉体材料和高性能减水剂是为了改善新拌混凝土的黏聚性和流动性。6.2.4控制混凝土收缩可采用掺加内养护剂、减缩剂等多种手段。6.3.2本条规定了顶升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指标要求。泵送顶升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包括流动性、填充性、匀质性、抗离析性和间隙通过性等,性能指标分为必控指标和可选指标,可根据结构形状、尺寸、配筋状态、泵送高度等特点,选择适宜的性能指标。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必控指标的考虑泵送顶升混凝土首先应是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的核心是流动性和稳定性的平衡,因此其必控指标应该包括流动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混凝土是宾汉姆体,从流变的角度,可以用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来表征。坍落扩展度与屈服应力有较强的关联,而塑性粘度与随时间有关的变量(T500、V漏及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有较强的关联,因此坍落扩展度和T500、V漏以及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应该作为必控指标。但T500、V漏及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可以任选其一作为必控指标,推荐使用V漏,T500敏感性不强,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人为因素误差大。自密实混凝土的稳定性也应注意,因此筛析法也作为必控指标列入。2泵送损失控制指标的考虑泵送损失是重要的控制指标,也是技术难点。工程经验表明,如果能够保证泵送后混凝37土的坍落扩展度不低于550m土的坍落扩展度不低于550mm,则混凝土能够做到自密实。结合泵送前坍落扩展度指标的设定,可以保证泵送后坍落扩展度不低于550mm。高层建筑易泵性的关键是在保证稳定性(不离析)的前提下降低塑性粘度和屈服应力。泵送顶升采用的是自密实混凝土,最佳的拌合物性能是低屈服应力和适中的塑性粘度,性能设计时要保持流动性和稳定性的平衡。塑性粘度太大难于泵送,粘度太低稳定性差,因此本标准指标为一个范围。4含气量控制指标的考虑泵送顶升混凝土应适量引气,但高层泵送会凝土强度降低,因此也不宜采用过大的初始含气量。另外,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进行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较多,如流动性(坍落扩展度、T500)、间隙通过性(J环扩展度、L型流动仪、U型箱)等(如下表1),供性能评价试验时参考。序号测试方法测试项目评价性能结果范围5L型流动仪试验方法1)本方法适用于顶升混凝土间隙通过性的评价。2)L型流动仪试验的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L型流动仪采用硬质不吸水材料制成,由前槽(竖向)和后槽(水平)组成,前后槽之间由一活动门隔开。38b活动门处设有一垂直钢筋栅,钢筋栅b活动门处设有一垂直钢筋栅,钢筋栅由3根长150mm、直径为12mm的光圆钢筋组成,钢筋净间距应为40mm。cL型流动仪尺寸如图1所示。3)L3)L型流动仪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把L型流动仪放在水平、坚实的平面上,关闭隔板活动门。b用水湿润模具内部并用湿毛巾擦拭至无明水。c用容器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性倒入L型流动仪垂直部分(前槽)至满,不得振捣或振动;用刮刀沿前槽上缘刮平混凝土顶面后,静置1min。d连续、迅速的将活动门向上拉起,使混凝土拌合物流进水平部分(后槽),同时用秒表记录活动门提起至流动混凝土的前沿初触后槽端部为止的流动时间t。在此期间L型流动仪需保持静止,不得晃动或移动。e当混凝土停止流动后,用钢制卷尺量分别测量前后槽混凝土高度。测量时沿前后槽宽的方向量取两端及中央3个位置的填充高度,取其平均值分别做为前后槽混凝土高度h1、h2。4)整个试验宜在5min完成,混凝土拌合物在L形仪前后槽的高度,精确至1mm。5)混凝土拌合物的间隙通过性,应用高度比(Rrt)表示,并应按下式计算:h2RXRX=K式中:混凝土拌合物高度比,精确到位小数;六1:前槽混凝土高度(mm);396.4.1钢管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不会发生干燥收缩和碳化收缩,主要控制混凝土的自收缩,因此,这里仅对混凝土的自收缩进行控制。北京财富中心二期、中国尊等多个工程实体检测数据与理论分析表明,对钢管混凝土的自收缩进行控制是够保证结构质量关键指标。浇筑到钢管内的混凝土,由化学收缩、自收缩、干燥收缩和膨胀效应共同导致的收缩和膨胀率,宜符合如下指标:7d的自收缩不大于400x106m/m,膨胀不大于300x106m/m,以使得钢管内的混凝土和钢管之间有良好的结合能力。1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1)本方法适用于混凝土试件的成型。2)混凝土试件成型应采用下列设备和工具:a试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b盛料容器。c铲子、抹刀、橡胶手套等。3)混凝土试件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并对试模表面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心:后槽混凝土高度(mm)。5)混凝土试样成型应符合下列规定:a取样或试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在拌制后,应尽快成型,不宜超过15min。b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应至少拌三次,再装入盛料器。c应分两次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试模,每层的装料厚度宜相等,中间间隔10s,混凝土拌合物应高出试模口,不应使用振动台或插捣方法成型。d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应刮除,并用抹刀抹平。中的规定执行。凝土发生反应的隔离剂。4)混凝土取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407.3.2顶升混凝土的生产与生产普通混凝土相比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顶升混凝土在每次开盘之前,试验室应根据各种原材的实际情况进行生产前的配比复检,确定顶升混凝土所用外加剂适宜掺量和外加剂掺量饱和点,从而对实际生产提供可行性参考。顶升混凝土可采用净浆裹石工艺进行搅拌。7.4.1顶升混凝土在首次开盘时,应按照表6.3.2对必控指标进行全项目检测(坍落扩展度泵送损失除外)。当原材料来源稳定和混凝土质量稳定后,可只对含气量和坍落扩展度进行检测。7.5.5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有快档和慢档,运输过程中采用慢档,卸料前应采用快档旋转搅拌罐不少于20s。7.5.6为保证顶升混凝土施工的连续供应,发车频率上至少应保证施工现场“打一车,等一车”。通常情况下,同一根钢管柱浇筑混凝土均到场后方可开始本根钢管柱的浇筑。418.1—8.1—般规定8.1.1混凝土顶升施工前,应通过技术交底使施工作业人员熟悉顶升施工工艺要点。8.1.2顶升过程监控的主要内容有:1顶升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监测: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每车混凝土均进行扩展度、坍落度试验,以检测顶升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稳定性,对检测发现离析、泌水、流动性、稳定性、匀质性不好的混凝土进行退场处理,避免品质不合格的混凝土顶升至钢柱内;2柱表混凝土浆体监测:通过混凝土顶升浇筑过程中观察孔流出的浆体进行辨别柱内混凝土的性能,若流出的浆体离析,说明柱内混凝土的品质不好,若流出的浆体均匀,说明柱内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能好。3柱内混凝土顶升状况监控:通过深入柱内的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可以很直观地观测到柱内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是否发生泌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20《与朱元思书》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
- 股东平等原则与对赌协议书(2篇)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税法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殡仪馆施工组织设计
- 方爷爷和圆奶奶说课稿
- 肚子里的故事说课稿
- 《中 国美食》说课稿
-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公共事业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八年级第六单元《三峡》说课稿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
-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大数据处理服务合同
-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数学试题
- 刘润年度演讲2024
- GB/T 44653-2024六氟化硫(SF6)气体的现场循环再利用导则
- GB/T 44540-2024精细陶瓷陶瓷管材或环材弹性模量和弯曲强度的测定缺口环法
-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 应急管理试题库
- 缘起、流变与现状:当前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思考
- 2020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报告(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