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浙江省余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浙江省余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浙江省余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浙江省余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浙江省余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牢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②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漏上秋居》),用的却是“树”。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③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是“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有删改)材料二:①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诗人沿用“木叶”而不随着以“树”代“木”的文字之变改用“树叶”呢?原因并不复杂,因为“诗家语”(还不限于诗词之中)讲究有“出处”有“来历”,既然前人——特别是像屈原这样伟大的前人有了这样的说法,自然就“一用再用”了。这在诗词的创作史上是一个习见的现象,而像这样被“沿用”的词语也多得很。以“木”字的构词为例,就有“乔木”“灌木”“草木”“花木”“苗木”等等,至今大家都还没有改为“乔树”“草树”“苗树”等等的意愿。②为什么除了“木叶”,一般说到“树叶”时常常只用一个“叶”字?③林先生还是强调“木叶”与“树叶”的不同,以为大凡只用一个“叶”字的,都是“树叶”之省,而这里的“树”就意味着繁茂,“木”本身则仿佛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事实并非如此。④北朝民歌《紫骝马歌词》:“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王禹偁《次韵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诗:“夏课诗成又旅游,离离秦树叶惊秋。”晏殊《少年游》词:“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这里都用的是“树”字,而仍不免“风吹叶落去”,仍是“惊秋”而“叶纷纷”。⑤再说,单用一个“叶”字,怎么就见得一定是“树叶”之省而不是“木叶”之省呢?南朝·梁·沈氏《晨风行》:“风弥叶落永离索,神往形返情错漠。”李端《卧病寄苗员外》:“月明应独醉,叶下肯同仇。”上官昭容《彩书怨》诗:“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陈与义《居夷行》:“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呆呆。”——既是“叶落”“叶下”,此“叶”是“树叶”还是“木叶”?“叶下洞庭”“洞庭叶稀”,显系本于屈赋,按林先生的思路,此处是不应该省去“木”字的,但实际是省了。说到底,是用“叶”还是用“木叶”,其实只是根据音节的需要:此处只能是一个单音节,就用“叶”,需要双音节,就用“木叶”,并不存在更多的“奥妙”。⑥再说“高树”与“高木”。林先生以为“‘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高木”与“高树”果然有这样的区别吗?事实是,或“饱满”或“空阔”,与用“树”用“木”没有必然的联系。说“高树”不一定“饱满”。例如冯延巳《醉花间》词:“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这是雪后初晴、春天未到、喜鹊衔枝筑巢之时,此时之树岂不疏朗空阔?柳宗元《早梅》诗:“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早梅之树又岂能“饱满”?⑦最后,说一点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平时强调,在解读鉴赏诗文时,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这无疑是正确的。今先生此文,不但离开句篇而单提“木叶”,且舍“叶”而单讲一个“木”字,其所感所思,从见仁见智的角度说,固然不能视为无谓,但总不免是匪夷所思。“木叶”作为一整体,不好分而析之。离开了“叶”,“木”固有“木材”义,且有“棺木”义,甚至引申有“质朴”“麻木”等义项。但“木”一旦与“叶”组合起来,它与“木材”“棺木”就毫不相干了。更重要的是,“木叶”,离开具体的句子、篇章,它就只是一个名词而已,词典的解释就是“树叶”;只有进入某种语境,作为语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才可能获得一般“概念”之外的有一定指向性的“暗示性”。这已是文艺鉴赏的一般问题,兹不赘述。(摘编自王俊鸣《也说“木叶”》,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作者罗列了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用“木”而不用“树”的诗句,用以证明木并未带来整个舒朗的清秋的气息。B.材料一认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被胡应麟赞为“千古言秋之祖”,这才使得“木叶”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C.材料二中,作者引用冯延巳的《醉花间》“高树鹊衔巢”和柳宗元《早梅》“早梅发高树”,反驳了林庚的观点,旨在论证“高树”是空阔的,而“高木”则是饱满的。D.材料二认为,之所以大家用“木”来称呼“乔木”“灌木”“草木”“花木”“苗木”等,而不用“树”称之,是因为人们沿用了前人的说法。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一篇驳论文,文章先立后破,破立结合,可谓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论证结构明晰,条理清楚。B.材料二比较了“木叶”与“树叶”“高树”与“高木”等概念,然后提出解读、鉴赏诗文的方法论——结合语境。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的论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提出了异议,可见两位作者“不以名家之是为是”的质疑精神。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高骈的“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山亭夏日》)B.张耒的“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风流子》))C.常建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D.张翰的“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思吴江歌》)4.材料一认为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5.必修下第六单元的“单元任务”中,提出了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的三条要求:①要对事理有准确、深入的认识。②要着重说清其中的关键要素。③要考虑到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根据说明对象的具体情况安排说理顺序。结合文本,谈谈材料二是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的。〖答案〗1.D2.A3.C4.①“木”“落”“叶”都是入声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韵律美。

②“木叶”在语体上比“树叶”庄重些。

③“木叶”是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可以使诗歌古雅,具有文化内涵。5.①首先对“木叶”有准确、深入的认识,“诗家语”讲究有“出处”有“来历”,被“沿用”的词语多得很;

②然后,着重论述其中的关键词语“木”“树”“叶”;

③最后,根据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在解读鉴赏诗文时,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用以证明木并未带来整个舒朗的清秋的气息”错误,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B.“这才使得‘木叶’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错误,因果颠倒。由原文“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可知,是因为“‘木叶’优美动人,意境浑然”,所以才“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C.“旨在论证‘高树’是空阔的而‘高木’则是饱满的”错误。应该是论证“高树”不一定饱满,而“高木”也不一定空阔,也可以说是论证“或‘饱满’或‘空阔’,与用‘树’用‘木’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文章先立后破,破立结合”错误,材料一是先破后立,破立结合。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树”写夏日水面上树荫深绿,与材料一中“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观点相反,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B.“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中的“木”写捣衣的秋天,木叶纷纷飘落,与材料一中“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的观点相反,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C.“禅房花木深”中的“花木”繁茂又缤纷,说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D.“秋风起兮木叶飞”中的“木”写秋天木叶纷纷飞落,与材料一中“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的观点相反,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结合“‘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可知,“木”“落”“叶”都是入声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韵律美。结合“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可知,“木叶”在语体上比“树叶”庄重些。结合“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可知,“木叶”是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可以使诗歌古雅,具有文化内涵。【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第①段关键句“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诗人沿用‘木叶’而不随着以‘树’代‘木’的文字之变改用‘树叶’呢?原因并不复杂,因为‘诗家语’(还不限于诗词之中)讲究有‘出处’有‘来历’,既然前人——特别是像屈原这样伟大的前人有了这样的说法,自然就‘一用再用’了。这在诗词的创作史上是一个习见的现象,而像这样被‘沿用’的词语也多得很”可知,首先对“木叶”有准确、深入的认识,“诗家语”讲究有“出处”有“来历”,被“沿用”的词语多得很;然后,根据材料二第②—⑥关键句“为什么除了‘木叶’,一般说到‘树叶’时常常只用一个‘叶’字”“林先生还是强调‘木叶’与‘树叶’的不同,以为大凡只用一个‘叶’字的”“再说,单用一个‘叶’字,怎么就见得一定是‘树叶’之省而不是‘木叶’之省呢”“再说‘高树’与‘高木’”可知,,着重论述其中的关键词语“木”“树”“叶”;最后,根据最后一段“最后,说一点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平时强调,在解读鉴赏诗文时,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这无疑是正确的。今先生此文,不但离开句篇而单提‘木叶’,且舍‘叶’而单讲一个‘木’字,其所感所思,从见仁见智的角度说,固然不能视为无谓,但总不免是匪夷所思”可知,根据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在解读鉴赏诗文时,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浣衣母废名①自从李妈的离奇消息传出之后,这条街上,每到散在门口的鸡都回进厨房的一角漆黑的窠里,年老的婆子们,按着平素的交情,自然地聚成许多小堆,诧异、叹惜而又有点愉快地摆着头:“从哪里说起!”②李妈今年五十岁。祖父们常说李妈曾经住过高大的瓦屋,李妈的李爷,是一个酒鬼。当李妈还年轻,家运刚转到蹇滞的时候,李爷确乎到什么地方做鬼去了,留给李妈的是两个哥儿,一个驼背姑娘,另外便是一间茅草房。③这间茅草房建筑在沙滩的一个土坡上,背后是城墙,左是沙滩,右是通到城门的一条大路,前面流着包围县城的小河,河的两岸连着一座石桥。李妈利用这天然形势,包洗城里几家太太的衣服。孩子都还小,自己生来又是小姐般的斯文,吃不上三碗就饱了。太太们也不像打发别的粗糙的婆子,逢着送来衣服的时候,总是很客气地留着,非待用过饭,不让回去。④城里太太们的孩子,起初偶然跟着自己的妈妈出城游玩一两趟,后来也舍不得这新辟的自由世界了。李妈的荷包,从没有空过,加以善于鉴别糖果的可吃与不可吃,母亲们更是放心。太太们的姑娘,吃过晚饭,偶然也下河洗衣,首先央求李妈在河的上游阳光射不到的地方寻觅最是清流的一角——洗衣在她们是一种游戏,好像久在樊笼,突然飞进树林的雀子。李妈这时刚从街上回来,坐在门口,慈爱地张视她们。她们有了这公共的母亲,越发显得活泼而且近于神圣了。姑娘们回家去便是晚了一点,说声李妈也就抵得许多责备了。⑤傍晚,河的对岸以及宽阔的桥石上,可以看出三五成群的少年,有刚从教师的羁绊下逃脱的,有赶早做完了工作修饰得胜过一切念书相公的。卖柴的乡人卸下担子在桥头一棵杨柳树下乘凉,时常意外地得到李妈的一大杯凉茶,他们渐渐也带点自己田地里产出的豌豆、芋头之类作报酬。⑥李妈的哥儿长大了,酒鬼父亲的模样,一个终于死了,那一个逃到什么地方当兵去了。⑦守城的兵士,渐渐同李妈认识,李妈的名字遍知于全营。有两个很带着孩子气的,简直用了妈妈的称呼,从别处讹索来的蔬菜同鱼肉,都拿到李妈家,自己烹煮,客一般地款待李妈。衣服请李妈洗,有点破敞的地方,又很顽皮地要求缝补。李妈的柴木快要烧完了,趁着李妈不在家,站在桥头勒买几担,李妈回来,很窘地叫怨,他们便一溜烟跑了。李妈用了寂寞的眼光望着他们跑,随又默默地坐在板凳上了。⑧李妈的不可挽救的命运到了——驼背姑娘死了。这小小的死,牵动了全城来吊唁:祖父们从门口,小孩们从壁缝;太太用食点,同行当的婆子用哀词。李妈只是沉沉地想,抬头的勇气,大约也没有了。⑨今年夏天来了一个单身汉,年纪三十岁上下,背地里时常奇怪李妈的哥儿有娘不知道孝敬。一日想到,在李妈门口树荫下设茶座,生意必定很好,跑去跟李妈商量。自然,李妈是无有不行方便的。⑩人们不像从前吝惜了,用的是双铜子,每碗掏两枚,值得四十文;水不花本钱,除偿茶叶同柴炭,可以赚米半升。那汉子苦央着李妈不再洗衣服:“到了死的日子还是跪!”李妈也就过着未曾经历过的安逸了。王妈带着孙儿来谈天:“老天的好缘法!”李妈也赔笑,然而不像王妈笑得自然。⑪谣言轰动了全城,都说是王妈亲眼撞见的。王妈很不安:“我只私地向三太太讲过,三太太最是爱护李妈的,而且是本家!”李妈这几日来往三太太很密,反复说着:“人很好,比我大儿子只大四岁。……唉,享不到自己儿的福,靠人的!”三太太失了往日的殷勤,无精打采地答着。李妈也只有无精打采地回去了。⑫姑娘们美丽而轻便的衣篮,好久没有放在李妈的茅草房当前。年轻的母亲们,苦拉着孩子吃奶:“城外有老虎,你不怕,我怕!”只有城门口面店的小家伙,同驴子贪恋河边的青草一样,时时刻刻跑到土坡;然而李妈似乎看不见这爬来爬去的小虫,荷包里虽然有铜子,糖果是不再买的了。⑬那汉子不能不走。这样,李妈在这世界上唯一的希望,就是她的逃到什么地方的儿子,倘若他没有吃子弹,倘若他的脾气改过来。(有删改)6.下面选项中,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人们听到关于李妈的离奇消息时,感情是“诧异、叹惜而又有点愉快”的。其中“愉快”是因为李妈的事使她们有了谈资,同时她们也为李妈找到幸福而感到高兴。B.从“祖父们常说李妈曾经住过高大的瓦屋”“生来又是小姐般的斯文”“太太们也不像打发别的粗糙的婆子”等文字中,可推测李妈的家庭出身应该是不错的。C.“李妈用了寂寞的眼光望着他们跑”中的“寂寞”一词,是因为她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一死一走,自己没有依靠,感到分外孤独,这也为后文写李妈寻找情感寄托的情节作铺垫。D.姑娘们美丽而轻便的衣篮,好久没有放在李妈的茅草房当前;年轻的母亲们也不再让孩子们到城外去玩;李妈不再买糖果等情节都暗示着人们对李妈态度的转变。7.本文与鲁迅小说《祝福》相比,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在《祝福》中的叙事,集中笔力向人物的灵魂深处挖掘,以探求精神病症的根源,“引起疗救的主义”。《浣衣母》中的叙事则是向外扩散的,除了开掘人物心灵和故事的社会意义,还渲染了氛围,营造了意境。B.在《祝福》中,鲁四老爷对于祥林嫂的死毫无同情之心,在《浣衣母》中,这种冷漠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人们对于李妈的驼背女儿的死并未表现出怜悯之心,反而打着吊唁的幌子来看热闹。C.《祝福》和《浣衣母》这两篇小说都用了倒叙的手法、回环叙述的形式。《祝福》写祥林嫂,从其死于祝福夜的街头开始叙述,结尾处回到祝福夜。《浣衣母》从李妈遭受流言蜚语开始讲述,最后也回到叙述的起点——李妈现在的生存环境。D.废名有意超度痛苦、冲淡悲痕的审美方式也体现小说《浣衣母》中。这使得《浣衣母》与《祝福》的冷峻简洁的叙事风格相比,呈现出一种温馨柔美、清丽恬静的艺术风貌。8.小说中的李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9.有人说废名的小说呈现出诗化的特征,正如汪曾祺所言“他用写诗的办法写小说”,请你结合文本,分析其在情节和环境上所呈现的诗化特征。〖答案〗6.A7.B8.①达观坚强,利用天然形势,包洗城里太太的衣服;

②淳朴和蔼,给城里太太们的孩子糖果吃,为他们寻觅下河洗衣的地方;

③富有爱心,给卖柴的乡人送凉茶喝;

④温婉慈祥,为守城的兵士洗衣服,缝补衣服,士兵称呼她妈妈。9.①情节上:小说叙述舒缓,矛盾冲突并不强烈,叙述追求意境和诗意。

②环境上:舒缓的语言暗示了特有的优妙的田园意趣,表达了温婉和蔼的爱的主题。〖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其中‘愉快’是因为李妈的事使她们有了谈资,同时她们也为李妈找到幸福而感到高兴”错误。从后文人们对李妈态度的转变来看,是幸灾乐祸,不是高兴。故选A。【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比较理解的能力。B.“比如,人们对于李妈的驼背女儿的死并未表现出怜悯之心,反而打着吊唁的幌子来看热闹”错误。结合“这小小的死,牵动了全城来吊唁:祖父们从门口,小孩们从壁缝;太太用食点,同行当的婆子用哀词“可知,对于李妈女儿的死,人们有怜悯。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这间茅草房建筑在沙滩的一个土坡上,背后是城墙,左是沙滩,右是通到城门的一条大路,前面流着包围县城的小河,河的两岸连着一座石桥。李妈利用这天然形势,包洗城里几家太太的衣服”可知,李妈达观坚强。结合“城里太太们的孩子,起初偶然跟着自己的妈妈出城游玩一两趟,后来也舍不得这新辟的自由世界了。李妈的荷包,从没有空过,加以善于鉴别糖果的可吃与不可吃,母亲们更是放心。太太们的姑娘,吃过晚饭,偶然也下河洗衣,首先央求李妈在河的上游阳光射不到的地方寻觅最是清流的一角——洗衣在她们是一种游戏,好像久在樊笼,突然飞进树林的雀子。李妈这时刚从街上回来,坐在门口,慈爱地张视她们。她们有了这公共的母亲,越发显得活泼而且近于神圣了。姑娘们回家去便是晚了一点,说声李妈也就抵得许多责备了”可知,李妈淳朴和蔼。结合“卖柴的乡人卸下担子在桥头一棵杨柳树下乘凉,时常意外地得到李妈的一大杯凉茶,他们渐渐也带点自己田地里产出的豌豆、芋头之类作报酬”可知,李妈富有爱心。结合“守城的兵士,渐渐同李妈认识,李妈的名字遍知于全营。有两个很带着孩子气的,简直用了妈妈的称呼,从别处讹索来的蔬菜同鱼肉,都拿到李妈家,自己烹煮,客一般地款待李妈。衣服请李妈洗,有点破敞的地方,又很顽皮地要求缝补。李妈的柴木快要烧完了,趁着李妈不在家,站在桥头勒买几担,李妈回来,很窘地叫怨,他们便一溜烟跑了。李妈用了寂寞的眼光望着他们跑,随又默默地坐在板凳上了”可知,李妈温婉慈祥。【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体裁特征的能力。情节上:结合“李妈今年五十岁。祖父们常说李妈曾经住过高大的瓦屋,李妈的李爷,是一个酒鬼。当李妈还年轻,家运刚转到蹇滞的时候,李爷确乎到什么地方做鬼去了,留给李妈的是两个哥儿,一个驼背姑娘,另外便是一间茅草房”可知,小说叙述舒缓,矛盾冲突并不强烈,叙述追求意境和诗意。环境上:结合“这间茅草房建筑在沙滩的一个土坡上,背后是城墙,左是沙滩,右是通到城门的一条大路,前面流着包围县城的小河,河的两岸连着一座石桥”“首先央求李妈在河的上游阳光射不到的地方寻觅最是清流的一角——洗衣在她们是一种游戏,好像久在樊笼,突然飞进树林的雀子。李妈这时刚从街上回来,坐在门口,慈爱地张视她们”可知,舒缓的语言暗示了特有的优妙的田园意趣,表达了温婉和蔼的爱的主题。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淡。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于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乙】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节选自杜牧《阿房宫赋》)【丙】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节选自贾谊《过秦论》)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B.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蒸陵云气/与天地久长C.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D.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行:旧时专指帝王更换常服,隐蔽身份,私行出访。此处卢生建议秦始皇微服私访。B.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此处用“锱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C.战国时“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当时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六国又称“山东六国”。D.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制规定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故又以万乘代指天子。12.下面对选段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提到,为了实施卢生的建议,秦始皇从此彻底隐匿行踪。他把咸阳旁边二百里内的宫殿都用复道、甬道连接起来。秦始皇往来于各个宫殿,居无常处,有敢泄露他行踪的人,都要被判死刑。B.乙文从“使负栋之柱”到“多于市人之言语。”这六句话,用了排比、夸张、比喻、对比手法,表现了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乐一苦的两种情形。C.丙文对比了六国和陈胜的实力,而这一强一弱、一成一败的对比目的不在于突显谁强谁弱,而在于揭示秦战胜强大的九国之师却亡于弱小的陈涉的原因。D.甲文选自《史记》,其体例为纪传体通史,选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丙文选自《过秦论》,选段作为史论,其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本段叙中带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14.请结合三则选文,简要说明秦朝灭亡原因〖答案〗10.D11.A12.B13.(1)丞相以后就减少了车马数目,始皇生气地说:“这是宫中有人泄露了我的话。”经过审问,没有人认罪。

(2)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14.①秦始皇施行暴政;

②秦统治者生活奢侈无度不得民心;

③秦朝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皇上住的地方如果让臣子们知道,就会妨害神仙。真人是入水不会沾湿,入火不会烧伤的,能够乘驾云气遨游,寿命和天地共久长。“入水不濡”与“入火不爇”句子结构一致,分别单独成句,排除ABC。“者”一般放在上句末尾,后面停顿,排除ABC。“陵云气”是动宾结构,不能断开,排除AC。故选D。【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A.“此处卢生建议秦始皇微服私访”错误。由原文“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可知,此处卢生建议秦始皇要经常秘密出行,就是不让别人知道他的行踪。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用了排比、夸张、比喻、对比手法”错误,没有“比喻”的手法。故选B。【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损”,减少;“案”,审问;“莫”,没有人;“服”,认罪。(2)“作难”,起义;“七庙”,国家;“隳”,灭亡;“为天下笑者”,被动句,“为”表被动;“何”,为什么。【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选文一“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可知,秦始皇施行暴政;结合选文二“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可知,秦统治者生活奢侈无度不得民心;结合选文三“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可知,秦朝不施行仁义而攻守形势发生了变化。参考译文:卢生劝说始皇道:“我们寻找灵芝、奇药和仙人,一直找不到,好像是有什么东西伤害了它们。我们心想,皇帝要经常秘密出行以便驱逐恶鬼,恶鬼避开了,神仙真人才会来到。皇上住的地方如果让臣子们知道,就会妨害神仙。真人是入水不会沾湿,入火不会烧伤的,能够乘驾云气遨游,寿命和天地共久长。现在皇上治理天下,还没能做到清静恬淡。希望皇上所住的宫室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不死之药或许能够得到。”于是始皇说:“我羡慕神仙真人,我自己就叫‘真人’,不再称‘朕’了。”于是令咸阳四旁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座宫观都用天桥、甬道相互连接起来,把帷帐、钟鼓和美人都安置在里边,全部按照所登记的位置不得移动。皇帝所到的地方,如有人说出去,就判死罪。有一次皇帝幸临梁山宫,从山上望见丞相的随从车马众多,很不赞成。宦官近臣里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丞相,丞相以后就减少了车马数目,始皇生气地说:“这是宫中有人泄露了我的话。”经过审问,没有人认罪,在这个时候,就下诏把当时跟随在旁的人抓起来,全部杀掉。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人知道始皇的行踪了。(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嘴上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边的陈胜、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节选自杜牧《阿房宫赋》)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赏心亭①陆游蜀栈秦关岁月道,今年乘兴却东游。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黯黯江云瓜步②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③涕已流。〖备注〗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奉召从四川回临安,是年秋天路过建康。②瓜步:即瓜步山。与建康隔长江相对。③迁都:南宋初年,主战派主张建都建康,主和派主张建都临安、建都问题成为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岳阳楼》诗意境开阔宏丽,表现手法变化多样。首联叙述,交代登楼缘由;颔联描写,绘制宏阔壮观图景;尾联又运用了抒情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B.《登岳阳楼》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坼”与“浮”有动态感,炼字极佳,极写洞庭湖水的力量和宽阔。C.《登赏心亭》前四句诗人以浓缩的诗句,登亭时回顾了川陕的岁月和长江的千里行程,看起来好像“乘兴”而来,飘逸清脱,游览胜迹,无所挂牵,实则心事浩茫。D.《登赏心亭》的五、六两句,写景寄情,虚实结合。遥望瓜步,雨中浓云笼罩江面为实写;想象石头城中落叶萧萧为虚写。这两句写景寄情,烘托出诗人忧时的心境。16.两首诗都是登楼抒怀之作,诗人都因时局动荡、国家安危而“流涕”。然而,他们“流涕”的原因也有不同之处,请试着分析其中的不同。〖答案〗15.D16.①所见之景不同:杜甫面对恢宏气象,引发个人孤独无依之感;陆游面对肃杀凄凉之景,由喜转忧,深感前途渺茫。

②个人境遇不同:杜甫暮年独自漂泊西南,处境困顿;陆游奉召东游,虑及迁都之策难以实现。〖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虚实结合”错误。这两句均是实写,“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远眺瓜步雨云黯黯,回看金陵落叶萧萧,都是诗人眼中实景。故选D。【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陆诗,全诗的感情脉络,前半由一“兴”字点出“喜”,后半为一“忧”字包孕。“兴”乃因一线希望而引起——赴阙召对,将面陈恢复大计,或蒙采用,则宿愿得偿。“忧”,则是希望渺茫的表现——面对现实,他深知孝宗的软弱,国家前途如满目衰败之秋景。“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远眺瓜步雨云黯黯,回看金陵落叶萧萧。一派肃杀凄凉的秋景。“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这次赴阙,固将再陈迁都之策,但孤忠忧时,而朝廷避战,又能有何结果。如今登上建康城头,念及迁都之事,不禁涕泪交流,不能自已。可见,陆游念念不忘迁都建康,为国家安危而忧伤落泪。诗人面对现实,虑及迁都之策难以实现,由喜转忧。杜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可见,诗人登楼抒怀,面对宏阔壮观图景,联想自己暮年困顿的处境,以及国家动荡,“凭轩涕泗流”为自己孤独无依,也是为国家安危而忧伤落泪。(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人们在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2)《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述了相似的观点。(3)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直接抒情,追怀往事,抒写对前人吊古、怀古不满之情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浴乎沂风乎舞雩(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3)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微小说之“微”,其特点有三:篇幅之微,故事之微,创作者之微。在作家高健眼里,微小说是一洼池塘,池塘虽小,却能“尺水兴波”。微小说的篇幅虽短,故事虽小,却能让读者_____①____,了解作者的爱憎好恶,了解____②____的爱恨情仇、酸甜苦辣。与其他小说相比,微小说拥有更多的业余作者。由于微小说作者们从事的身份广泛,拥有的职业多样,使他们更能领略生活的摇曳多姿,感悟生命的悠远和辽阔。因此他们更直接、深切地洞悉着时代的_____③_____,叙说着心中永远不变的家国故事。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各句,与划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B.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C.中绘殿阁,类兰若D.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20.对于文中划横线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微小说作者们从事的身份广泛,拥有的职业多样,他们更能领略生活的摇曳多姿,感悟生命的悠远和辽阔。B.由于微小说作者们拥有的身份广泛,从事的职业多样,使他们更能感悟生命的悠远和辽阔,领略生活的摇曳多姿。C.由于微小说作者们拥有的身份广泛,从事的职业多样,他们更能领略生活的摇曳多姿,感悟生命的悠远和辽阔。D.由于微小说作者们从事的身份广泛,拥有的职业多样,使他们更能感悟生命的悠远和辽阔,领略生活的摇曳多姿。〖答案〗18.①心醉神迷②刻骨铭心③波谲云诡19.B20.C〖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此处语境是指微小说能让读者出神入迷,爱慕到极点,应用“心醉神迷”。“心醉神迷”,指处于类似出神入迷的兴奋状态,形容佩服爱慕到极点。第二空,此处语境是指了解记忆深刻,难以忘却的爱恨情仇、酸甜苦辣,应用“刻骨铭心”。“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却。第三空,此处语境是指洞悉着时代的千姿百态,变幻莫测,应用“波谲云诡”。“波谲云诡”,形容房屋构造就像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微小说”比喻成“一洼池塘”。A.运用夸张。B.运用比喻,把“人的肝肺”比喻成“冰雪”。C.没用修辞手法,当中绘着殿阁,就像寺院一样。D.运用借代修辞。“黔首”代指“百姓”。故选B。【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横线句子的语病有:一是成分残缺,滥用介词使得句子缺少主语,删去“使”;二是搭配不当,“从事的身份广泛,拥有的职业多样”搭配不当,应改为“拥有的身份广泛,从事的职业多样”。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信息,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1)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特别是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常常会有讹误。因此,有辨识信息的自觉与能力,能够分辨各种媒介信息的真伪,就成为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传播过程中信息失真的具体情况比较复杂:有时,(2)____________________,但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损耗和扭曲;有时,真实的信息被传播者夸大、隐瞒、剪裁和篡改,以达成某种目的;有时,信息本身就是假的,以讹传讹。除了辨识信息真伪,(3)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信息本身是真实的,但导向不正或格调不高,对此类信息,要有明确的认识,恰当应对。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健康向上的思想和情感,从根本上提高辩识媒介信息的能力。21.下面的引号用法,与文中“第五媒体”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B.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D.“豹子头”林冲可谓是《水浒传》中一位典型的悲剧英雄。22.在文中横线处填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答案〗21.B22.①但有时也给我们带来误导和烦恼②信息本身真实③我们还要学习分辨信息的良莠〖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把握能力。文中“第五媒体”中引号表示强调。A.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引号表示强调;C.引号表示反语;D.引号表示特殊称谓。故选B。【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1)前文说到的是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接触的大量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但是,后文“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特别是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常常会有讹误”是我们接触的大量信息可能给我们带来误导的原因,可填“但有时也给我们带来误导和烦恼”。(2)本处是说传播过程中信息失真的情况,根据“但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损耗和扭曲”,可知,本处是说信息失真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信息本身失真,可填“信息本身真实”。(3)本处是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根据“有些信息本身是真实的,但导向不正或格调不高”可知,信息本身是真实的,但有的信息有好有坏,所以还要学习如何辨别信息的好坏,可填“我们还要学习分辨信息的良莠”。(三)语言文字运用Ⅲ(本题共2小题,6分)2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心头的创(chuàng)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就此消失。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法律的迁延。B.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熏陶(táo),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治了足足十五年。C.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zǎi)诸史册的可怕情景。D.这样的辩证施治疗法和有效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yǎn)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素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或字形的能力。A.“创(chuàng)痛”中“创”应读“chuāng”;B.“辖治”的“治”应为“制”;D.“辩证”中“辩”应为“辨”。故选C。24.下列对于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居则曰:居:平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或者B.则王许之乎许:答应牛何之之:到,往C.功施到今施:延续藉寇兵而赍盗粮而:连词,表转折D.举先王之政举:施行终必不蒙见察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许,相信。句意:大王相信吗?C.而,表示并列关系。句意: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D.见,表被动。句意:最终不能被您考虑。故选A。四、写作(6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中,薛宝钗在指导惜春绘画时,指出绘画构思需要经历两个阶段:其一,“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供参考借鉴,其二,要结合纸张“地步远近”的特点,“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起了稿子后,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以上看法,不仅在文艺创作中给我们以启示,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引发我们的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讲述了《红楼梦》中薛宝钗在指导惜春绘画时,指出绘画构思需要经历两个阶段,意在引发考生思考。第一个阶段是“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意思是在绘画前,内心要有可供参考借鉴的模板蓝图,也就是要做到所谓的“胸有成竹”。由此引申,可理解出博观约取,博采众长,做任何事之前内心要有规划准备。第二个阶段是“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其意为绘画时不能照搬照抄,要根据实际情况,斟酌损益,巧妙取舍,如此“方成一幅图样”。材料借薛宝钗之口指出了绘画之道,同时也蕴含着个人成才之道、社会发展之道、国家富强之道。启示我们,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发展,都要善于参考借鉴,博采众长,充实自我;同时,也要分清主次,学会取舍,走出适合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题干中“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引发我们的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这一〖提示〗语,提醒考生从材料中的绘画现象迁移到其他领域进行解读,这就要求考生不可以局限于命题材料,就绘画讨论绘画,写成纯粹艺术品鉴文章;也不可以抛弃材料,就主题而说主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代和社会发展”来解读,写出具有自我体悟特色、时代社会气息的内容。更广泛的领域无穷大,可涉及个体的学习生活、成长成才,国家集体社会的向前向上发展等领域。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借鉴与取舍的内涵,二者的辩证关系,各自的重要性,如何正确处理借鉴与取舍的关系、行稳发展之路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张艺谋遵守冬奥会火炬之传统,也减去了消耗能源的熊熊劲火,换之以节能环保的小火苗,获得如潮好评的事例,论证师夷长技也要有所取舍,如此方能成就个人特色。也可以引用“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以及“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等名言,论证唯心中有丘壑,善于借鉴,方能游刃有余,绘就蓝图。还可以立足当下,结合当下社会存在的照猫画虎、故步自封等现象进行反面论证,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立意:1.习借鉴取舍之道,绘时代发展蓝图。2.胸有丘壑,兼顾取舍。3.对他人的经验需增、舍、存、取。浙江省余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牢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②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漏上秋居》),用的却是“树”。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③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是“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有删改)材料二:①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诗人沿用“木叶”而不随着以“树”代“木”的文字之变改用“树叶”呢?原因并不复杂,因为“诗家语”(还不限于诗词之中)讲究有“出处”有“来历”,既然前人——特别是像屈原这样伟大的前人有了这样的说法,自然就“一用再用”了。这在诗词的创作史上是一个习见的现象,而像这样被“沿用”的词语也多得很。以“木”字的构词为例,就有“乔木”“灌木”“草木”“花木”“苗木”等等,至今大家都还没有改为“乔树”“草树”“苗树”等等的意愿。②为什么除了“木叶”,一般说到“树叶”时常常只用一个“叶”字?③林先生还是强调“木叶”与“树叶”的不同,以为大凡只用一个“叶”字的,都是“树叶”之省,而这里的“树”就意味着繁茂,“木”本身则仿佛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事实并非如此。④北朝民歌《紫骝马歌词》:“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王禹偁《次韵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诗:“夏课诗成又旅游,离离秦树叶惊秋。”晏殊《少年游》词:“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这里都用的是“树”字,而仍不免“风吹叶落去”,仍是“惊秋”而“叶纷纷”。⑤再说,单用一个“叶”字,怎么就见得一定是“树叶”之省而不是“木叶”之省呢?南朝·梁·沈氏《晨风行》:“风弥叶落永离索,神往形返情错漠。”李端《卧病寄苗员外》:“月明应独醉,叶下肯同仇。”上官昭容《彩书怨》诗:“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陈与义《居夷行》:“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呆呆。”——既是“叶落”“叶下”,此“叶”是“树叶”还是“木叶”?“叶下洞庭”“洞庭叶稀”,显系本于屈赋,按林先生的思路,此处是不应该省去“木”字的,但实际是省了。说到底,是用“叶”还是用“木叶”,其实只是根据音节的需要:此处只能是一个单音节,就用“叶”,需要双音节,就用“木叶”,并不存在更多的“奥妙”。⑥再说“高树”与“高木”。林先生以为“‘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高木”与“高树”果然有这样的区别吗?事实是,或“饱满”或“空阔”,与用“树”用“木”没有必然的联系。说“高树”不一定“饱满”。例如冯延巳《醉花间》词:“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这是雪后初晴、春天未到、喜鹊衔枝筑巢之时,此时之树岂不疏朗空阔?柳宗元《早梅》诗:“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早梅之树又岂能“饱满”?⑦最后,说一点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平时强调,在解读鉴赏诗文时,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这无疑是正确的。今先生此文,不但离开句篇而单提“木叶”,且舍“叶”而单讲一个“木”字,其所感所思,从见仁见智的角度说,固然不能视为无谓,但总不免是匪夷所思。“木叶”作为一整体,不好分而析之。离开了“叶”,“木”固有“木材”义,且有“棺木”义,甚至引申有“质朴”“麻木”等义项。但“木”一旦与“叶”组合起来,它与“木材”“棺木”就毫不相干了。更重要的是,“木叶”,离开具体的句子、篇章,它就只是一个名词而已,词典的解释就是“树叶”;只有进入某种语境,作为语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才可能获得一般“概念”之外的有一定指向性的“暗示性”。这已是文艺鉴赏的一般问题,兹不赘述。(摘编自王俊鸣《也说“木叶”》,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作者罗列了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用“木”而不用“树”的诗句,用以证明木并未带来整个舒朗的清秋的气息。B.材料一认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被胡应麟赞为“千古言秋之祖”,这才使得“木叶”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C.材料二中,作者引用冯延巳的《醉花间》“高树鹊衔巢”和柳宗元《早梅》“早梅发高树”,反驳了林庚的观点,旨在论证“高树”是空阔的,而“高木”则是饱满的。D.材料二认为,之所以大家用“木”来称呼“乔木”“灌木”“草木”“花木”“苗木”等,而不用“树”称之,是因为人们沿用了前人的说法。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一篇驳论文,文章先立后破,破立结合,可谓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论证结构明晰,条理清楚。B.材料二比较了“木叶”与“树叶”“高树”与“高木”等概念,然后提出解读、鉴赏诗文的方法论——结合语境。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的论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提出了异议,可见两位作者“不以名家之是为是”的质疑精神。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高骈的“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山亭夏日》)B.张耒的“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风流子》))C.常建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D.张翰的“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思吴江歌》)4.材料一认为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5.必修下第六单元的“单元任务”中,提出了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的三条要求:①要对事理有准确、深入的认识。②要着重说清其中的关键要素。③要考虑到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根据说明对象的具体情况安排说理顺序。结合文本,谈谈材料二是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的。〖答案〗1.D2.A3.C4.①“木”“落”“叶”都是入声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韵律美。

②“木叶”在语体上比“树叶”庄重些。

③“木叶”是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可以使诗歌古雅,具有文化内涵。5.①首先对“木叶”有准确、深入的认识,“诗家语”讲究有“出处”有“来历”,被“沿用”的词语多得很;

②然后,着重论述其中的关键词语“木”“树”“叶”;

③最后,根据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在解读鉴赏诗文时,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用以证明木并未带来整个舒朗的清秋的气息”错误,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B.“这才使得‘木叶’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错误,因果颠倒。由原文“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可知,是因为“‘木叶’优美动人,意境浑然”,所以才“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C.“旨在论证‘高树’是空阔的而‘高木’则是饱满的”错误。应该是论证“高树”不一定饱满,而“高木”也不一定空阔,也可以说是论证“或‘饱满’或‘空阔’,与用‘树’用‘木’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文章先立后破,破立结合”错误,材料一是先破后立,破立结合。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树”写夏日水面上树荫深绿,与材料一中“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观点相反,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B.“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中的“木”写捣衣的秋天,木叶纷纷飘落,与材料一中“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的观点相反,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C.“禅房花木深”中的“花木”繁茂又缤纷,说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D.“秋风起兮木叶飞”中的“木”写秋天木叶纷纷飞落,与材料一中“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的观点相反,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结合“‘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可知,“木”“落”“叶”都是入声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韵律美。结合“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可知,“木叶”在语体上比“树叶”庄重些。结合“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可知,“木叶”是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可以使诗歌古雅,具有文化内涵。【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第①段关键句“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诗人沿用‘木叶’而不随着以‘树’代‘木’的文字之变改用‘树叶’呢?原因并不复杂,因为‘诗家语’(还不限于诗词之中)讲究有‘出处’有‘来历’,既然前人——特别是像屈原这样伟大的前人有了这样的说法,自然就‘一用再用’了。这在诗词的创作史上是一个习见的现象,而像这样被‘沿用’的词语也多得很”可知,首先对“木叶”有准确、深入的认识,“诗家语”讲究有“出处”有“来历”,被“沿用”的词语多得很;然后,根据材料二第②—⑥关键句“为什么除了‘木叶’,一般说到‘树叶’时常常只用一个‘叶’字”“林先生还是强调‘木叶’与‘树叶’的不同,以为大凡只用一个‘叶’字的”“再说,单用一个‘叶’字,怎么就见得一定是‘树叶’之省而不是‘木叶’之省呢”“再说‘高树’与‘高木’”可知,,着重论述其中的关键词语“木”“树”“叶”;最后,根据最后一段“最后,说一点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平时强调,在解读鉴赏诗文时,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这无疑是正确的。今先生此文,不但离开句篇而单提‘木叶’,且舍‘叶’而单讲一个‘木’字,其所感所思,从见仁见智的角度说,固然不能视为无谓,但总不免是匪夷所思”可知,根据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在解读鉴赏诗文时,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浣衣母废名①自从李妈的离奇消息传出之后,这条街上,每到散在门口的鸡都回进厨房的一角漆黑的窠里,年老的婆子们,按着平素的交情,自然地聚成许多小堆,诧异、叹惜而又有点愉快地摆着头:“从哪里说起!”②李妈今年五十岁。祖父们常说李妈曾经住过高大的瓦屋,李妈的李爷,是一个酒鬼。当李妈还年轻,家运刚转到蹇滞的时候,李爷确乎到什么地方做鬼去了,留给李妈的是两个哥儿,一个驼背姑娘,另外便是一间茅草房。③这间茅草房建筑在沙滩的一个土坡上,背后是城墙,左是沙滩,右是通到城门的一条大路,前面流着包围县城的小河,河的两岸连着一座石桥。李妈利用这天然形势,包洗城里几家太太的衣服。孩子都还小,自己生来又是小姐般的斯文,吃不上三碗就饱了。太太们也不像打发别的粗糙的婆子,逢着送来衣服的时候,总是很客气地留着,非待用过饭,不让回去。④城里太太们的孩子,起初偶然跟着自己的妈妈出城游玩一两趟,后来也舍不得这新辟的自由世界了。李妈的荷包,从没有空过,加以善于鉴别糖果的可吃与不可吃,母亲们更是放心。太太们的姑娘,吃过晚饭,偶然也下河洗衣,首先央求李妈在河的上游阳光射不到的地方寻觅最是清流的一角——洗衣在她们是一种游戏,好像久在樊笼,突然飞进树林的雀子。李妈这时刚从街上回来,坐在门口,慈爱地张视她们。她们有了这公共的母亲,越发显得活泼而且近于神圣了。姑娘们回家去便是晚了一点,说声李妈也就抵得许多责备了。⑤傍晚,河的对岸以及宽阔的桥石上,可以看出三五成群的少年,有刚从教师的羁绊下逃脱的,有赶早做完了工作修饰得胜过一切念书相公的。卖柴的乡人卸下担子在桥头一棵杨柳树下乘凉,时常意外地得到李妈的一大杯凉茶,他们渐渐也带点自己田地里产出的豌豆、芋头之类作报酬。⑥李妈的哥儿长大了,酒鬼父亲的模样,一个终于死了,那一个逃到什么地方当兵去了。⑦守城的兵士,渐渐同李妈认识,李妈的名字遍知于全营。有两个很带着孩子气的,简直用了妈妈的称呼,从别处讹索来的蔬菜同鱼肉,都拿到李妈家,自己烹煮,客一般地款待李妈。衣服请李妈洗,有点破敞的地方,又很顽皮地要求缝补。李妈的柴木快要烧完了,趁着李妈不在家,站在桥头勒买几担,李妈回来,很窘地叫怨,他们便一溜烟跑了。李妈用了寂寞的眼光望着他们跑,随又默默地坐在板凳上了。⑧李妈的不可挽救的命运到了——驼背姑娘死了。这小小的死,牵动了全城来吊唁:祖父们从门口,小孩们从壁缝;太太用食点,同行当的婆子用哀词。李妈只是沉沉地想,抬头的勇气,大约也没有了。⑨今年夏天来了一个单身汉,年纪三十岁上下,背地里时常奇怪李妈的哥儿有娘不知道孝敬。一日想到,在李妈门口树荫下设茶座,生意必定很好,跑去跟李妈商量。自然,李妈是无有不行方便的。⑩人们不像从前吝惜了,用的是双铜子,每碗掏两枚,值得四十文;水不花本钱,除偿茶叶同柴炭,可以赚米半升。那汉子苦央着李妈不再洗衣服:“到了死的日子还是跪!”李妈也就过着未曾经历过的安逸了。王妈带着孙儿来谈天:“老天的好缘法!”李妈也赔笑,然而不像王妈笑得自然。⑪谣言轰动了全城,都说是王妈亲眼撞见的。王妈很不安:“我只私地向三太太讲过,三太太最是爱护李妈的,而且是本家!”李妈这几日来往三太太很密,反复说着:“人很好,比我大儿子只大四岁。……唉,享不到自己儿的福,靠人的!”三太太失了往日的殷勤,无精打采地答着。李妈也只有无精打采地回去了。⑫姑娘们美丽而轻便的衣篮,好久没有放在李妈的茅草房当前。年轻的母亲们,苦拉着孩子吃奶:“城外有老虎,你不怕,我怕!”只有城门口面店的小家伙,同驴子贪恋河边的青草一样,时时刻刻跑到土坡;然而李妈似乎看不见这爬来爬去的小虫,荷包里虽然有铜子,糖果是不再买的了。⑬那汉子不能不走。这样,李妈在这世界上唯一的希望,就是她的逃到什么地方的儿子,倘若他没有吃子弹,倘若他的脾气改过来。(有删改)6.下面选项中,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人们听到关于李妈的离奇消息时,感情是“诧异、叹惜而又有点愉快”的。其中“愉快”是因为李妈的事使她们有了谈资,同时她们也为李妈找到幸福而感到高兴。B.从“祖父们常说李妈曾经住过高大的瓦屋”“生来又是小姐般的斯文”“太太们也不像打发别的粗糙的婆子”等文字中,可推测李妈的家庭出身应该是不错的。C.“李妈用了寂寞的眼光望着他们跑”中的“寂寞”一词,是因为她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一死一走,自己没有依靠,感到分外孤独,这也为后文写李妈寻找情感寄托的情节作铺垫。D.姑娘们美丽而轻便的衣篮,好久没有放在李妈的茅草房当前;年轻的母亲们也不再让孩子们到城外去玩;李妈不再买糖果等情节都暗示着人们对李妈态度的转变。7.本文与鲁迅小说《祝福》相比,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在《祝福》中的叙事,集中笔力向人物的灵魂深处挖掘,以探求精神病症的根源,“引起疗救的主义”。《浣衣母》中的叙事则是向外扩散的,除了开掘人物心灵和故事的社会意义,还渲染了氛围,营造了意境。B.在《祝福》中,鲁四老爷对于祥林嫂的死毫无同情之心,在《浣衣母》中,这种冷漠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人们对于李妈的驼背女儿的死并未表现出怜悯之心,反而打着吊唁的幌子来看热闹。C.《祝福》和《浣衣母》这两篇小说都用了倒叙的手法、回环叙述的形式。《祝福》写祥林嫂,从其死于祝福夜的街头开始叙述,结尾处回到祝福夜。《浣衣母》从李妈遭受流言蜚语开始讲述,最后也回到叙述的起点——李妈现在的生存环境。D.废名有意超度痛苦、冲淡悲痕的审美方式也体现小说《浣衣母》中。这使得《浣衣母》与《祝福》的冷峻简洁的叙事风格相比,呈现出一种温馨柔美、清丽恬静的艺术风貌。8.小说中的李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9.有人说废名的小说呈现出诗化的特征,正如汪曾祺所言“他用写诗的办法写小说”,请你结合文本,分析其在情节和环境上所呈现的诗化特征。〖答案〗6.A7.B8.①达观坚强,利用天然形势,包洗城里太太的衣服;

②淳朴和蔼,给城里太太们的孩子糖果吃,为他们寻觅下河洗衣的地方;

③富有爱心,给卖柴的乡人送凉茶喝;

④温婉慈祥,为守城的兵士洗衣服,缝补衣服,士兵称呼她妈妈。9.①情节上:小说叙述舒缓,矛盾冲突并不强烈,叙述追求意境和诗意。

②环境上:舒缓的语言暗示了特有的优妙的田园意趣,表达了温婉和蔼的爱的主题。〖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其中‘愉快’是因为李妈的事使她们有了谈资,同时她们也为李妈找到幸福而感到高兴”错误。从后文人们对李妈态度的转变来看,是幸灾乐祸,不是高兴。故选A。【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比较理解的能力。B.“比如,人们对于李妈的驼背女儿的死并未表现出怜悯之心,反而打着吊唁的幌子来看热闹”错误。结合“这小小的死,牵动了全城来吊唁:祖父们从门口,小孩们从壁缝;太太用食点,同行当的婆子用哀词“可知,对于李妈女儿的死,人们有怜悯。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这间茅草房建筑在沙滩的一个土坡上,背后是城墙,左是沙滩,右是通到城门的一条大路,前面流着包围县城的小河,河的两岸连着一座石桥。李妈利用这天然形势,包洗城里几家太太的衣服”可知,李妈达观坚强。结合“城里太太们的孩子,起初偶然跟着自己的妈妈出城游玩一两趟,后来也舍不得这新辟的自由世界了。李妈的荷包,从没有空过,加以善于鉴别糖果的可吃与不可吃,母亲们更是放心。太太们的姑娘,吃过晚饭,偶然也下河洗衣,首先央求李妈在河的上游阳光射不到的地方寻觅最是清流的一角——洗衣在她们是一种游戏,好像久在樊笼,突然飞进树林的雀子。李妈这时刚从街上回来,坐在门口,慈爱地张视她们。她们有了这公共的母亲,越发显得活泼而且近于神圣了。姑娘们回家去便是晚了一点,说声李妈也就抵得许多责备了”可知,李妈淳朴和蔼。结合“卖柴的乡人卸下担子在桥头一棵杨柳树下乘凉,时常意外地得到李妈的一大杯凉茶,他们渐渐也带点自己田地里产出的豌豆、芋头之类作报酬”可知,李妈富有爱心。结合“守城的兵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