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试题第四章 血液循环_第1页
生理学试题第四章 血液循环_第2页
生理学试题第四章 血液循环_第3页
生理学试题第四章 血液循环_第4页
生理学试题第四章 血液循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是:

A.Na*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B.C『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C.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D.Na,和K,的平衡电位

E.Ca"和K'的平衡电位

2.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是由:

A.Na'内流引起

B.Ca”内流引起

C.外流引起

D.C1内流引起

E.以上都不是

3.房室瓣开放见于

A.等容收缩期初

B.等容收缩期末

C.等容舒张期初

D.等容舒张期末

E.心房收缩期末

4.关于正常人心输出量的说明,错误的是

A.左心室输出量较右心室多

B.一侧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称为搏出量

C.搏出量X心率=心输出量

D.静脉回流量与心输出量维持动态平衡

E.心输出量是衡量心泵功能的指标之一

5.心室的后负荷是

A.射血后心室剩余血量

B.静脉回心血量

C.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D.等容舒张期血量

E.动脉血压

6.功能合胞体是指:

A.所有心肌细胞的胞浆互相相通而形成合胞体

B.所有心肌细胞的功能都相同,故名合胞体

C.所有心肌细胞的大小都相同而且彼此相通,故名

D.心房、心室肌细胞的胞浆相通,故名

E.心房、心室肌各自作为一个整体而同步协调收缩

7.以下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中,哪个是错误的:

A.静息电位水平

B.细胞直径

C.舒张去极化

D.细胞间连接

E.肌浆网功能

8.心电图P-R间期延长,表示

A.心房肥大

B.心房内传导速度减慢

C.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减慢

D.心室肥大

E.心室内传导速度减慢

9.心肌和骨骼肌的收缩特点不同,以下哪一点是错误的:

A.两者的收缩都依赖于粗、细肌丝的结合

B.两者的收缩都依赖外来神经冲动的到达

C.心肌每次收缩都依赖于细胞外Ca”的流入,骨骼肌不需要

D.骨骼肌以运动单位形式收缩,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E.骨骼肌可以产生完全强直收缩,心肌不能

10.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

A.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

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D.心肌有自动节律性

E.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11.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上升最快的是:

A.心房收缩期

B.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

D.减慢射血期

E.心室舒张期

12.射血分数是指:

A.搏出量和每分输出量之比

B.每分输出量和心室容积之比

C.搏出量和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之比

D.心室收缩期末和心室舒张期末容积之比

E搏出量和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之比

13.心指数是指:

A.心脏每搏输出量

B.心脏每分输出量

C.心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之比

D.单位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E.单位体表面积的心搏出量

14.第一心音标志着:

A.房室瓣开放

B.房室瓣关闭

C.动脉瓣开放

I).动脉瓣关闭

E心房强烈收缩

15.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位于

A.小动脉起始部

B.微动脉起始部

C.后微动脉起始部

D.真毛细血管起始部

E.小动脉和微动脉之间

16.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的主要方式是

A.扩散

B.滤过

C.重吸收

D.吞饮

E.以上都正确

17.阻力血管主要指:

A.大动脉

B.大静脉

C小静脉

D.小动脉和微动脉

E.毛细血管

18.老年人的脉压较青年人为大,主要是由于

A.老年人的循环血量较少

B.老年人的心输出量较小

C.老年人的小动脉弹性降低

D.老年人的血液粘滞度较大

E.老年人的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降低

19.中心静脉压主要反映

A.外周阻力的大小

B.心率快慢

C.大动脉管壁顺应性的大小

D.回心血量的大小

E.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的大小

20.影响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活动的主要因素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组织代谢产物

I).乙酰胆碱

E.组胺

21.心肺感受器兴奋时

A.促进抗利尿素释放

B.使心迷走紧张加强

C.使心交感紧张加强

D.使肾血流量减少

E.使肾交感神经活动抑制

22.下列器官中,缩血管神经纤维分泌密度最大的是

A.皮肤

B.骨骼肌

C.心脏

D.脑

E.肾脏

23.心肌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与胆碱能受体分布主要是

A.有a、无B、有M

B.有a、有N

C.有a、有B1、有N

D.有B2、有M

E.有a、有B1、有M

24.下列那种情况下,颈动脉窦的神经传入冲动会增加

A.平均动脉压升高

B.平均动脉压降低

C.动脉血p02升高

D.动脉血H+浓度升高

E.静脉血中pco?降低

25.下列那种因素会使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右心室压升高

B.右心室压降低

C.右心房压升高

D.右心房压降低

E.主动脉压升高

26.心脏射血能力增强,静脉回心血量就增加,其原因是

A.血流速度加快

B.心输出量增多

C.心舒期室内压较低

D.动脉血压升高

E.外周静脉压升高

27.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

A.房室交界

B.窦房结

C.浦肯野纤维

D.房室束

E.以上都不是

28.体循环中血压最高的部位是

A.主动脉

B.小动脉

C.毛细血管

D.小静脉

E.腔静脉

30.我国健康青年人安静时的舒张压(mmHg)为

A.30〜40

B.40~60

C.60〜80

D.100

E.100-120

31.微循环迂回通路的生理功能主要是

A.维持器官血流量平衡

B.调节体温

C.使血流缓慢

D.使血液迅速返回心脏

E.实现物质交换

32.有关心率及其生理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新生儿心率可〉130次/分

B.男性心率较女性快

C.情绪激动时心率较快

D.运动员平时心率较慢

E.体温升高时心率快

33.有关等容收缩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心室开始收缩

B.室内压高于房内压

C.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

D.半月瓣关闭

E.心室容积不变

34.当血浆蛋白显著减少时,引起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有效滤过压下降

35.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的原因是

A.心肌的静息张力较小

B.心肌的伸展性较大

C.心肌的伸展性较小

D.心肌的贮备能量较好

E.心肌收缩为潜在能力较大

36.急性失血时最先出现的代偿反应是

A.血管的自身调节

B.交感神经兴奋

C.迷走神经兴奋

I).血管升压素增多

E.血管紧张素增多

37.外围血管阻力升高可由于

A.交感胆碱能纤维兴奋

B.组胺释放

C.COz和乳酸增多

D.升压素分泌减少

E.血管紧张素n增多

38.心室肌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

A.兴奋性

B.自律性

C.传导性

D.收缩性

E.有效不应期长

39.下列情况下,能使脉压增大的主要因素是

A.射血期延长

B.外周阻力增大

C.心率加快

D.体循环平均压降低

E.大动脉管壁弹性降低

40.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增强时:

A.醛固酮释放减少

B.肾脏排出钠减少

C.肾脏排出钾减少

D.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E.抑制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二、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

2.每搏输出量

3.异长调节

4.心音

5.有效不应期

6.期前收缩

7.血压

8.有效滤过压

9.减压反射

三、简答题

1.心脏本身是如何控制心输量的?

2.决定和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有哪些?

3.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4.哪些因素可影响静脉回心血量?

5.正常情况下,动脉血压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

6.急性失血时,会出现哪些代偿性反应?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11.C21.B31.E

2.B12.C22.E32.B

3.D13.D23.E33.C

4.A14.C24.A34.B

5.E15.D25.C35.C

6.E16.A26.C36.B

7.E17.D27.C37.E

8.C18.E28.B38.B

9.C19.D29.A39.E

10,,C20.C30.C40.B

二、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2.每搏输出量:一次心脏收缩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

3.异长调节:即心脏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心脏前负荷通常用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来

表示。一定限度内,心脏前负荷愈大,搏出量就越大。由于这种变化是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

而实现的,故称异长调节。

4.心音: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加速度或减速度对心血管壁的加压或

减压作用以及形成的涡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如将听诊器

放在胸壁某些部位,可听到声音,称为心音。

5.有效不应期: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由0期开始到3期膜内电位恢复到一60mv这一段

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

6.期前收缩:正常心脏按照窦房结的节律兴奋而收缩。但在某些实验条件或病理情况下,如

果心室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人工的或窦房结之外的病理性异常刺激,则心室可以接受这一

额外刺激产生一次期前兴奋,引起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7.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

或kPa为单位。

8.有效滤过压:液体通过毛细血管时有滤过,也有重吸收,滤过的力量和重吸收的力量之差

即为有效滤过压。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一(血浆

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9.减压反射: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这一反射过程引

起的效应是使血压下降,故称减压反射。

三、简答题

1.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答:充足的循环血量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条件。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有

关。

(1)心室射血:心室射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推动血液流动,大部分能量用于血管壁的

扩张,即以势能形式暂时储存。在心舒期,大动脉弹性回缩,又将一部分势能转变为动能,

使血液在心舒期继续向前流动,从而使动脉血压在心舒期仍维持在一定水平。故大动脉管壁

的弹性对血压有缓冲作用。,使收缩压不至于太高,舒张压不至于太低。

(2)外周阻力:如果心室肌仅有心室肌收缩,而不存在外周阻力,则心室收缩释放发的能量

将全部体现为动能,射出的血液将全部流至外周,因而不能使动脉血压升高。在机体内,外

周阻力来源于血液向前流动时血流与血管壁的摩擦和血流内部的摩擦。由于小动脉、微动脉

处对血流有较高的阻力,因此在心缩期内仅1/3血液流至外周,约2/3被暂存于主动脉和大

动脉里。主动脉压也随着升高。心室舒张时,被扩张的大动脉弹性回缩,把贮存的那部分血

液继续推向外周,并使主动脉压在舒张期仍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2.哪些因素可影响静脉回心血量?

答:(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心血管系统内血液充盈程度越高,静脉回心血量越多。

(2)心脏收缩能力:收缩能力强,心脏排空教完全,心舒期室内压较低,对心房和大静脉中

血液抽吸力量较大,静脉回心血量增多。

(3)体位改变:从卧位变为立位时,低垂部位的静脉跨壁压增大,静脉扩张,容量增大,故

回心血量减少。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肌肉收缩时挤压静脉而使血流加快,加之静脉瓣的作用,使血液只

能向心脏方向流动。骨骼肌和静脉瓣一起对静脉回流起着“泵”的作用。

(5)呼吸运动:吸气时,胸内压降低,,胸腔内大静脉和右心房更加扩张,有利于外周静脉

血向心脏回流。呼气时,胸内压增大,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3.正常情况下,动脉血压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

答:主要是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动脉管壁被扩张,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兴奋,分别经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至延髓孤束核后,

再到延髓外侧等区域的心血管运动中枢,使心迷走紧张加强,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

导致心率减慢,血管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故称之为降压反射,是一种负反

馈调节机制。在安静状态下经常起作用。其生理意义在于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使心率

不至于过快,血管阻力不致过高,动脉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当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压力

感受性反射活动减弱,引起心率加快,血管阻力增高,血压回升。

4.急性失血时,会出现哪些代偿性反应?

答:(1)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在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