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版_第1页
与妻书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版_第2页
与妻书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版_第3页
与妻书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版_第4页
与妻书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妻书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版文章润色改写版:与妻书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版14与妻书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章如何巧妙结合儿女私情与革命激情,以及如何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写作手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深入理解“我深爱着你,正是这份对你的爱,让我勇敢地走向死亡”的深刻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探究革命前辈“为天下人谋求永恒的幸福”的崇高精神,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目标1和3。采用指导法、分析法、积累法。使用投影仪、多媒体相关课件。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英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舍弃自己的家庭和爱情,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XXX便是其中的光辉代表,今天我们将共同研究他的《与妻书》。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XXX(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侯人。中国XXX成员,留下情深意切的绝笔“与妻书”。黄花岗起义时被俘,最终从容就义,是“XXX十二烈士”之一。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3月29日),由XXX领导的XXX在广州发起武装起义。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革命志士遇难。后收殓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XXX,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封《与妻书》是1911年,XXX从日本回国参加广州起义,在离家去广州的路上,深夜里在手帕上写下的。2.生难字词(1)字音XXX(xiào)不克不能禁(jīn)如晤(wù)旁(bànɡ)的的(dí)(2)词义【如晤】如见面。旧时书信用法。【狼犬】狼和狗,喻指坏人的帮凶。【太上】最上,最高。【XXX】古语说。【盖】本来,原先。【有身】怀孕。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先听录音正音;接着默读理解文意;再大声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条理结构。全文按主线“吾衷”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忍悲为汝言之”交代写信的原因和心情。第二部分:(2~4):从情理、事势、后事等几方面具体阐述“吾衷”。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对“吾衷”作了真实、深刻、详实的阐述,动人肺腑,令人激奋,慰人勿悲,从而达到了作者写信的目的。第三部分:(5~6):加深言情,情至生死永相旁;深入说理,XXX不幸生中国。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和加深,全面地阐明了“情至生死永相旁”。3.协作探究生成本领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切相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段中所追忆的三件事,并分析作者追忆这三件事的目的。交流展示:第一件事是夫妻谁先死的谈话,说明自己本不肯因先死而“留苦”给妻子。第二件事是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说明自己“真真不克”忘记爱妻。第三件事是两次离家未能将真相通知妻子的原因和心情,说明自己“至爱”妻子,怕妻子担受不起沉重的悲痛。(这三件事的共同之处是都反映了烈士生前对妻子的眷念之深,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即“吾至爱汝”。)2.这封信是1911年作者参加广州起义前夕写给妻子的诀别书,作者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妻子,希望与妻子“相守以死”,甚至希望妻子先自己而死,但为什么最终却决意离妻别子,慷慨赴死?交流展示:(文中“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提出全文的中心,全文说理,由此而展开。“XXX”与“勇于就死”,看来是矛盾的,但在有志于济世的革命者看来,是统一的。请在这一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作者是怎样将这两者统一起来的。)XXX极爱其妻,正是这种感情升华,才使他更“勇于就死”。正因为自己享受了爱情、家庭的幸福,所以希望“天下人”也能享受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甘于牺牲自己小家庭之幸福,其情操高尚,十分感人。3.为了表达“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思想感情,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举例说明。交流展示:遗书中非常自然地综合运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1)抒情是这封遗书的主要表达方式。例:从开头的“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到末了的“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这些话语,正是面临为革命英勇献身之时,从内心汹涌而出的强烈的感情浪涛。(2)为了抒情,烈士很自然地记叙了一些往事。如第3段里对于夫妻生活的三个回想,深深地抒发了对妻子的爱恋和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之情。(3)烈士在记叙抒情的基础上发表议论。第1、5段基本上属于抒情,第三段基本上是记叙,第2、4、6段则是在抒情、记叙的基础上说理。既抒革命之情,又说革命之理。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这封信写得豪情万丈,又缠绵悱恻。朗读下列句子,体会作者对妻子的至爱之情。(1)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2)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克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堪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交流展示:(1)对爱妻的深深眷恋之情。(2)作者把爱妻子的感情融于爱国家的感情之中。四、当堂练训练达成目标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XXX《甲行日注》云:“大凡真能爱国家、爱民族,真能为国家民族作出一点牺牲,而不是专门讲大话唱高调的人,于家庭骨肉之间,亦必有真感情、真爱心,我不相信刻薄寡恩的人,能够有对国家民族的真正责任感。”这番话,验之于XXX之信、之死是非常深刻的。2.拓展延伸学了本文,同学们肯定对烈士充满了敬意。请为烈士写挽联来表达你的哀思。交流展示:(1)XXX:这里躺着一个25岁的青年,他用一封饱含血泪的情书,表达了对妻子、对祖国的爱。(2)挽联:舍己为人当仁不让,赴汤蹈火见义勇为;继承先烈革命传统,发扬前辈爱国精神;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花松翠柏堪慰逝后英魂;忠魂不泯热血一腔化春雨,大义凛然壮志千秋泣鬼神。3.布置作业翻译文章第一段。4.完成《名师测控》本课内容。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通过这篇书信的教学,我觉得《与妻书》这篇书信在教法上,我主要是以问题探讨为主,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带领学生深入感悟生命的意义。在教授该文时,我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一)情景再现,体悟情感;(二)读文识人,感受情怀;(三)生死抉择,感悟生命。学生在学完该文后,都很有感触,我觉得,《与妻书》不仅在思想情感上给了学生一次洗礼,更让学生看到真正感人的文章都是用心与泪铸就的,也使学生在写作上能够得到启发。对我自身来讲,收获也是挺大的。我在这堂课上作了一个新的尝试,就是展示学生的DV自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研究的积极性,但也有一些遗憾,毕竟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时间,还有很多同学无法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我打算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的优势,开设关于生命感悟的论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说出心中的体验,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第四单元写作XXX写一封信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书信的格式及其写作方法。(重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根据书信的不同内容,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重点)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目标:能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达意。(难点)采用讲授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一、情景导入生成题目“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XXX写的《春望》中的名句。你收到过信吗?写过信吗?今天,我们将用两课时进行书信体文章的写作学习。请你给家长、教师、同学或朋友写一封信。把内心想说的话倾吐出来。二、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掌握格式明白方法1.书信的格式书信的一般格式:称呼、正文、结语、署名、日期。(1)称呼: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给长辈写信应按亲属关系来称呼,不宜直呼其名,给平辈或晚辈写信,可以稍随意些。(2)正文:格式与一般文章相同。(3)结语:一般用正文后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另起行顶格写“还礼”。(4)署名:在结语的右下方另起一行写。(5)日期:在署名的下一行书写完全日期。知识板块二结合例文技法指导2.例文赏析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语文老师:您好!这次给您写信,是在很久的沉思之后。有的人说:误尽苍生是语文。有的人问:语文,为什么中学生不喜欢您?而我想说:其实,我一直对您怀着喜爱和敬意。您有清风明月般的清词丽句,您有耐人寻味的灼见真知。上下五千年,哪个朝代没有留下您的芳踪;古今中外,您又使多少人成家成名。您提纯了真善美,您融合了大智慧。没有您,大千世界一定黯然失色,步履维艰。您如北斗,似芝兰,惊天地,泣鬼神;那光耀,那清香,那风骨,那气派,叫人好不神往!但悲痛的是,语文老师,您知道吗?在中学校园里您似乎并不得宠。清晨的校园,虽然听得见您的声音,却多数是生硬而机械的背诵;课本和试卷上定格了您的标准相,可那是千篇一律的逼问和摘抄,充满了呆板、钻和陷阱,叫我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是您太残酷了,您总是隐藏您那可爱可亲的一面,摆出一副酷寒冷的面孔,本想从您那儿找些乐趣,您却给我增添烦恼。早晨,本想摇头晃脑吟哦诗词,忽然记起有篇无趣的课文还没有背;偶然想翻书看看那些曼妙的文字,可又想起今天试卷上满纸的错题。每天我都脚踏实地地揣摩和练习,到头来您却给我一个丢人的分数。语文老师,我还要说您是一个“两面”的家伙。课堂上的您像个古板的老头,看着如同一条条公式定理一样乏味。可离了课堂,您又变成了一个少女一般,到处活跃着妩媚、洒脱的身影。语文老师,在您看了这封信之后,亮出你真实的面孔吧!我渴望爱我所爱,不喜欢晦涩和艰深。我渴望在唐诗宋词中品味诗人的喜怒哀乐,而不只是背公式似的将它们尘封在心底;我喜欢在作文本上写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而不想硬凑出一篇《开卷有益》;我渴望在您身上找到更多的灵气和雅兴,而不想辨析“演讲”即是“讲演”,“菜蔬”不等于“蔬菜”之类,更不想心头树起的那个至纯至美的意象被左一个选择、右一个判断切割得支离破碎……语文老师,请您原谅我的大胆和无知,请原谅我用稚嫩的笔给您写下这样一封信,但希望您能从中感受到一些什么……稚嫩的女孩:×××【名师点评】“误尽苍生是语文”,多么令人震惊的批评。看完此文后,身为语文教师的我掩卷沉思:死板,单一的所谓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们的个性和思想,连优美、生动、富有哲理的美文在他们眼里也变得“不得宠”,这不能不说是语文的悲哀。此文的小作者能从自身的体会出发,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想法,文笔流畅,情感真挚,引人深思!3.限时当堂作文三、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