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安徽省宿州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安徽省宿州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安徽省宿州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安徽省宿州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安徽省宿州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安徽省宿州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布洛芬缓释胶囊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等,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布洛芬化学式为C13H18O2。下列关于布洛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布洛芬由三种元素组成B.布洛芬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C.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D.一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33个原子2.下列关于碳与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C.C、CO、CO2均有可燃性 D.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能转化为一氧化碳3.11月7日,2019年度德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检工作动员会召开,会议倡导人人参与,共建绿色德州,下列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A.发展绿色交通,倡导绿色出行B.分类回收垃圾,减少污染C.狠抓工业废水排放,防治水体污染D.先加高烟囱,再将工厂废气排放到空气中4.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遇到火灾时,应沉着冷静,用掌握的知识进行自救,同时拨打119求救B.当发现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现场C.打开窗户,赶紧往下跳,脱离火灾区D.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5.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产、生活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焚烧垃圾发电 C.天然气燃烧 D.活性炭吸附异味6.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A.A B.B C.C D.D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3.5g食盐,在称量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正确的做法是()A.减少砝码 B.加入食盐 C.减少食盐 D.调节平衡螺母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方案

目的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证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大证明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证明燃烧的条件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A.A B.B C.C D.D9.化学服务生活,装修的白色涂料中含有二氧化钛(TiO2)。从组成上看二氧化钛不属于A.纯净物B.氧化物C.化合物D.混合物10.分析以下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物质均属于氧化物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C.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11.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B-古迪纳夫、M-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奖励他们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贡献。在1980年,古迪纳夫等人突破性发明了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材质钴酸锂(LiCoO2),其中Li的化合价为+1价,则LiCoO2中Co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112.欲将二氧化碳里混入的少量一氧化碳杂质除去,可以让混合气通过()A.水 B.灼热的碳层 C.澄清的石灰水 D.灼热的氧化铜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用的制取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至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___地冒出时,即可进行收集。(3)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已知在标准状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14.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写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欲使反应平稳进行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如图是收集氧气的过程,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氧气收集完毕的操作是________(填写序号)。①盖上玻璃片②正放在实验台上③取出集气瓶(3)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该同学在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15.小亮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他先在燃烧匙中放入足量的红磷,塞紧橡皮塞,然后用凸透镜聚光照射集气瓶中的红磷。

(1)燃烧停止后,燃烧匙里仍有红磷,燃烧停止的原因是_____。(2)待完全反应冷却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说明_____。(3)实验中_____(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原因是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16.下图是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实验一体化的微型装置图。滴入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图中1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图中2处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足量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但不产生CO2气体)。

(1)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_____;(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18.复方氢氧化镁片[有效成分Mg(OH)2]和复方碳酸镁片[有效成分MgCO3]是两种常见的抗胃酸药。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AB(1)Mg(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2)用复方碳酸镁片治疗胃酸过多症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1)MgCO3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2)用复方氢氧化镁片治疗胃酸过多症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CCTV2有一档电视节目——《是真的吗?》。节目中主持人问:“用纸杯烧开水是真的吗?”你认为可以实现吗,请从“燃烧的条件”角度说明理由_____。(请先回答“可以”或“不可以”,再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详解】A、布洛芬化学式为C13H18O2,它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不符合题意;B、布洛芬化学式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分别为:12×13=156、1×18=18、16×2=3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计算式中相对分子质量为同一个值,即布洛芬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而氢元素的质量在三种元素中是最小的,所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最小的。故B不符合题意;C、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一个布洛芬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所以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故C符合题意;D、一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之和,所以一共含有13+18+2=33个原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C【详解】A、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A正确;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B正确;C、C和CO具有可燃性,CO2没有可燃性,C不正确;D、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转化为一氧化碳,D正确。故选C。3、D【解析】A、发展绿色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可以减少污染,符合“绿色”理念;B、分类回收垃圾,减少污染,符合“绿色”理念;C、狠抓工业废水排放,防治水体污染,符合“绿色”理念;D、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直接排放,同样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保护大气,不符合“绿色”理念。故选D。4、C【详解】A、要到火灾,首先要学会自救,然后在拨打119,故A正确;B、吸入大量的烟尘会使人窒息死亡,烟尘和有毒气体由于火势,都位于室内的上方,所以要匍匐前进,故B正确;C、跳楼虽然可以逃离火场,但是对人体也会造成伤害,故C不正确;D、打开门窗,会造成空气流通,加剧火势,故D正确。故选C。5、D【解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焚烧垃圾发电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天然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活性炭吸附异味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A【详解】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还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钾元素和锰元素一直存在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则钾元素和锰元素的质量比也不变,故A正确;B、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2×2):32=1:8,故B错误;C、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碳酸钙的质量逐渐减小,完全反应后为0,故D错误。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变,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7、B【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指针偏右,说明物体质量小于砝码质量,应增加药品。【详解】用托盘天平称量13.5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10g砝码,再向右移动3.5g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若指针偏右,说明物体质量小于砝码质量,应增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B。8、B【详解】A、实验现象为软塑料瓶变瘪了,可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但不能确定能和水反应,是否会有产物碳酸需再检验,所以此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不符合题意;B、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时,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划出痕迹,证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符合题意;C、证明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应控制变量,选项中金属的形状不同,酸的种类不同,不能确定它们的金属活动性,所以该实验不能证明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不符合题意;D、铜片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可得出烧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不符合题意。故选B。9、D【详解】A二氧化钛只由一种物质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钛由钛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钛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钛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10、D【解析】由图可得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NO+3CO催化剂→N2+2CO2+CO,有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未参与反应,因此最终方程式为2NO+2CO催化剂→N2+2CO点睛:此类微粒图题,应先将其转化为化学符号即化学式、方程式,再进行分析。11、C【详解】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氧元素通常为-2价,设Co的化合价为x,则1+x+(-2)×2=0x=3。故选C。【点睛】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12、D【详解】A、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但一氧化碳会带出部分水蒸气,一氧化碳气体中又混有新的气体,故A项错误;B、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层,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相当与除去二氧化碳剩下一氧化碳,故B项错误;C、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水,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且没有反应的一氧化碳气体会带出水蒸气,故C项错误;D、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一氧化碳的同时,又增加了二氧化碳的质量,故D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长颈漏斗试管ABCa(OH)2+CO2=CaCO3↓+H2O检查气密性连续均匀FCD或C或D【详解】(1)装置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②试管;(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用的固液发生装置为A,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选用装置B;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若用排水法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至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即可进行收集。(3)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固体加热装置是F,已知在标准状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难溶于水,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装置是:C或D。14、A2KClO32KCl+3O2↑C2H2O22H2O+O2↑bac①③②导管口刚冒泡就立即收集或收集前集气瓶未装满水(合理表述都给分)【解析】(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欲使反应平稳进行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集气瓶装满水,所以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bac,氧气收集完毕后,在水面以下盖上玻璃片、取出集气瓶,最后正放在实验台上。氧气收集完毕的操作是①③②;(3)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说明氧气不纯,可能是导管口刚冒泡就立即收集或收集前集气瓶未装满水。【点睛】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5、氧气被耗尽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不能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气体没有减少结果更准确(或更加环保)【详解】(1)因为红磷只和氧气反应,不能和氮气反应,所以燃烧停止后,燃烧匙里仍有红磷,说明集气瓶中的氧气被耗尽;(2)待完全反应冷却到常温后,红磷消耗完了氧气,瓶中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3)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气体没有减少,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以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装置的优点是避免了由于伸入燃烧匙时空气逸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以结果更加准确;避免了白烟跑出污染空气,所以更环保等。16、CaCO3+2HCl=CaCl2+CO2↑+H2O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Ca(OH)2=CaCO3↓+H2O【详解】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所以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和水,故会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