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诗歌上海市徐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满庭芳(宋)秦观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注】:殢酒(tì):病酒,为酒所困。此为以酒浇愁之意。作者《梦扬州》词云:“滞酒困花,十载因谁淹留。”10.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词融情入景,以景语始,以景语终,在层层铺叙、描写中表达了伤离怀旧的心绪。B.“增怅望”一句紧密顺承上阕,直接地表达出作者遭到贬谪后的生活历程和情绪。C.“谩道愁须殢酒”一句是久经苦难的词人的肺腑之言,中间蕴蓄着词人的无限辛酸。D.从词人发问的语气可以看出,词人无心赏花,也无心把酒,源自作者的愁绪无法排解。11.本词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划线句具体内容,任选角度,加以赏析。上海市闵行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完成12-13题。(8分)临江仙
(宋)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艺术表现手法很新颖。词人通过一连串清冷的意象来传达主人公的羁旅愁情,将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愁惨模样刻画得惟妙惟肖。
B.“饮散离亭西去”,叙述离别场景。亲友在送别的驿亭为词人践行,酒席散后,他辞别亲友而去。“浮生常恨飘蓬”独自远游的词人怨恨自己一生就像那到处飘泊的飞蓬。
C.“回头烟柳渐重重”,与亲友分离,词人自是不舍,而送行人也仍在目送着他,词人不禁朝着“西去”的方向频频回首。
D.“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这一路凄凉的景色是在特定心情的支配下摄人词人眼中的,染上了词人浓重的愁绪。
13.有人曾评徐昌图的这首词“状水窗风景宛然,千载后犹想见客中情味也”。下片中,作者如何表现这“客中情味”?请简要分析。(5分)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10.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登岳阳楼①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注】①《望岳》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在齐、赵漫游所作。《登高》为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本诗为大历三年(768)岁暮作,这年春天,杜甫乘舟由夔州出三峡,岁暮抵达岳阳。结合作品及注释,对初中和高一教材中杜甫的登临诗进行梳理与探究,完成下列表格。篇目体裁题材所见之景所抒之情《望岳》_________登临诗雄伟磅礴的泰山气象勇于攀登的雄心与卓然独立的豪情《登高》空旷寂寥的秋江景色__________《登岳阳楼》________从情景关系角度,归纳鉴赏“登临诗”的方法:___________从知人论世角度,基于梳理,提出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上海市闵行区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_______·采药归来》①陆游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期间。②遮回:这一回。13.这首词的词牌名最有可能是()A.点绛唇 B.念奴娇 C.声声慢 D.沁园春14.对本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词截取闲居生活的多个片段,描写别致又富有趣味。B.第二句意思是傍晚烟霭缭绕山间,渔舟唱晚声声入耳。C.“醉弄”两句虚实结合,虚指作者与官场抗衡的决心。D.全词从语言方面看,雅俗兼备,境界由清幽转为开阔。15.诗人自嘲“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结合全诗分析“闲人”的含义。上海市上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6分)思远人
[北宋]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12.以下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作品的一项是()。(1分)
A.《古诗源》B.《小令选集》C.《中调集萃》D.《词余菁华》
13.对于本作品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句以景起兴,借红叶、黄花等意象营造秋意萧瑟的氛围,将全词笼罩在哀婉悲凉的情致之中。
B.词人从对面落笔,想象千里行客亦临窗垂泪,并以泪研墨作书,将两人缠绵凄苦的相思之情写到极处。
C.结尾句不直言泪流,而用“红笺为无色”表述伤心之泪如泉涌难止,红笺之色因泪而淡、因情深而无。
D.“思远人”虽为词牌,但与“千里念行客”的思远怀人之意相合。全词用笔甚曲,宛转入微,味深意厚。
14.结合全词,分析划线句在表情达意上的艺术效果。(3分)
答案上海市徐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10.B11.①“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九月,正是“授衣”的秋日,诗人飘泊异乡,听到砧杵声,很自然地会起故园,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②“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化用诗句,写出了竹影扶疏的神韵,景中透露出怀人的情思,同时也反映出对故人的情意。【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B.“直接地表达出作者遭到贬谪后的生活历程和情绪”错误。“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几句紧承上片结句,婉转地表达出遭贬谪以后的生活历程和伤离怀旧的情绪,而不是“直接地表达”。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抒情手法的能力。“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这几句不是泛泛地点明时序,而蕴蓄着很深的感慨。九月,正是“授衣”的秋日。飘泊异乡,秋天日暮听到砧杵声时,很自然地会起故园之思,而对于接连遭受政治排斥的词人来说,当这种声音清晰地传人他的耳鼓时,他心中涌起无限的悲凉:时光一年一年地消失,而苦恨何时能休!“又是”二字尤极委婉之至;“催”字,写尽哀痛之切。“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写景中透露出怀人的情思,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这几句是从唐人李益诗句“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化出,易“动”为“摇”,写出了竹影扶疏的神韵,同时也反映出对故人的情意。上海市闵行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略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答案】①.律诗②.个人的年老体衰、漂泊孤苦、壮志难酬,对国家战乱和百姓困苦的担忧③.宏伟壮观的洞庭湖景象④.①何时登临何处;②看到何景何物;③登临背景心境;④抒发何种情感⑤.诗人所处人生阶段对诗歌内容和所抒情感的影响。【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体裁、题材、内容、意境、情感等的整体鉴赏能力。①《望岳》《登高》和《登岳阳楼》都是共有八句,双数句押韵,中间两联对仗工整,都属于律诗。②《登高》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尾联写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其中“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潦倒”是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登岳阳楼》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孤舟”,写出了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③《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浩瀚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昼夜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描画出洞庭湖波澜壮阔、宏阔壮观的图景。④从情景关系角度,归纳鉴赏“登临诗”的方法:《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登高》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借天、风,沙、渚,猿啸、鸟飞,从不同角度写夔州秋季特有的景物,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登岳阳楼》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颔联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诗句中包蕴着诗人未尽的雄心和博大的胸怀。由此我们可总结鉴赏登临诗的方法:首先明确登临的时间、地点,其次要鉴赏登临看到的景物,然后结合登临时的背景和诗人的心境,来理解诗歌景物中包含的诗人情感。⑤本题要求从知人论世角度,基于梳理,提出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诗歌要做到知人论世,读登临诗更是需要结合诗人当时处境来鉴赏。比如《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而《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时在夔州,已经五十六岁。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由此,我们可以探究诗人所处人生阶段对诗歌内容和所抒情感的影响。上海市闵行区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答案】13.A14.C15.①“闲人”表达了诗人对悠闲、潇洒、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②“闲人”更是作者的一种自嘲,写出了无力报国的愤懑之情。【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牌的把握能力。本题所考查的词牌都是我们表熟悉的,虽然具体的平仄用韵以及字数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可以对应我们比较熟悉的词进行比较,从而进行作答。对于“点绛唇”这一词牌,我们比较熟悉的词有苏轼《点绛唇·红杏飘香》;对于“念奴娇”这一词牌,我们比较熟悉的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对于“《声声慢》”这一词牌,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李清照的《声声慢》;对于“沁园春”这一词牌,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通过对照,我们可以看出《点绛唇·红杏飘香》为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而《采药归来》也是这样,所以词牌为“点绛唇”。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赏析能力。C.“虚实结合,虚指作者与官场抗衡的决心”错误。“醉弄扁舟,不怕粘天浪”两句,不只是一般的叙事写景,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酒醉之后,划起小船,航行在波浪滔天的湖面上,却并不感到害怕,这是因为他的船是绝对安全的。对于镜湖来说,大浪接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除合同协议:适用于事业单位2025年度在编人员5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娱乐充值卡销售与活动策划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模特个人工作室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度个人购房智能家居安全监控合同
- 2025年智能工厂物业运营与节能管理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四年度校园健身房健身课程设计与推广合同3篇
- 2025年度可再生资源储油罐批量采购合同4篇
- 2025年度钢材运输质量保证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写字楼租赁及配套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房产抵押租赁合同示范文本4篇
- 辽宁省抚顺五十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 2024年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创新班数学试题真题(答案详解)
- 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 GB/T 292-2023滚动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外形尺寸
- 2024年九省联考高考数学卷试题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军人结婚函调报告表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
- 北京地铁6号线
- 航空油料计量统计员(初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
- 谅解书(标准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