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延期)提醒:1.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分值150分。2.请在答题卡规定区域作答,其他区域作答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有力量,正是由于它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客观真理,正是由于它高度概括了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并用来指导实践。正因为这样,我们要非常重视革命理论。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理论所以重要,就是在于它来源于实践,又能正确指导实践,而理论到底是不是正确地指导了实践以及怎样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一点也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不掌握这个精神实质,那是不可能真正发挥理论的作用的。有的同志说,我们批判修正主义,难道不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去衡量,从而证明修正主义是错误的吗?我们说,是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批判修正主义的锐利武器,也是我们论证的根据。我们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去批判修正主义,这些基本原理是马、恩、列、斯和毛主席从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概括起来的,它们被长期的实践证明为不易之真理;但同时我们用这些原理去批判修正主义,仍然一点也不能离开当前的和过去的实践,只有从实践经验出发,才能使这些原理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我们的批判只有结合大量的事实分析,才有说服力。不研究实践经验,不从实践经验出发,是不能最终驳倒修正主义的。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研究新事物、新问题,不断作出新的概括,把理论推向前进。这些新的理论概括是否正确由什么来检验呢?只能用实践来检验。毛主席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97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摘编自普通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删改)材料二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知行范畴的讨论主要围绕知行的先后、轻重、分合等问题展开,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知行观。重行传统肇始于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有“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论述,提出君子应当言行一致、以行为本。除此之外,荀子对于重行讲得更为透彻,“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他用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将“行”置于最高层次,使“行”成为检验“知”的标准。到汉唐,中国哲学重行传统已经形成,但对知行关系的深入探究,则主要来自于宋明理学家的阐发。程颐首倡“知先行后”说,后朱熹修正了这种观点,提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形成了“知轻行重”说的核心观点。至明中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力图达到“知”与“行”、“心”与“物”融为一体的境界,这之中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哲学智慧。到了近代,“知行合一”也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从而创造性地发展了“知行合一”学说。新时期,我们更是大力提倡“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强调我们在实践中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从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的历史流变,到新时代对于知行观内涵的注解,我们发现,只有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反对认识与实践相脱离,才能切实解决问题。只有始终坚持以理论为旗帜,以实践为导向,做知而行之的行动者,才能做到初心如磐,砥砺前行。(摘编自2019年7月17日《光明日报》刘舒《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能够指导实践,是因为他们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并且对实践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B.材料一既有哲学理论的高度又有典型文献的支撑,在演绎推理中展开论述,形成了一种不可辩驳的力量。C.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先秦时期就已形成重“行”的传统,荀子把“行”置于最高层次,并把它作为检验“知”的标准。D.材料二中采取了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时期“知”“行”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层次的阐释。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只要掌握了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了实践、理论离不开实践检验的精神,就能够真正发挥理论的作用。B.只有实践可以起到检验真理作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成功了,其理论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C.宋明理学家经由对“知”“行”的先后、轻重、分合等问题的不断讨论,最后在二者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D.“知行合一”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发生质的改变,在新时代被赋予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内涵,焕发出蓬勃生机。3.下列选项中,最不能支撑“知行合一”观点的一项是()A.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B.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C.知则必行,不行则为徒知。言则必行,不行则为空言。D.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在论证方面的特点。5.“坚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用实践的眼光看问题,促进实践和理论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新时期公认的一个行为准则;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C2.B3.D4.(1)结构上:文章开端引出论题,接着采用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概述中国文化的重行传统,然后转向论证和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论证层层递进,脉络清晰。(2)方法上:通过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梳理了知行观的历史流变和新时代对于知行观内涵的注解,丰富文章内涵,增强文章说服力。5.(1)重视理论。理论所以重要,就是在于它来源于实践,又能正确指导实践;我们要从实践经验出发,使理论不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2)坚持实践。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我们要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去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3)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做到知行合一,坚持以理论为旗帜,以实践为导向,做知而行之的行动者。【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先秦时期就已形成重‘行’的传统”错误,材料二说的是“到汉唐,中国哲学重行传统已经形成”,而先秦是“肇始”,并未形成重行的传统。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只要掌握了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了实践、理论离不开实践检验的精神,就能够真正发挥理论的作用”错误。过于绝对化,“只要……就”表述太绝对,由材料一“不掌握这个精神实质,那是不可能真正发挥理论的作用的”可知,要真正发挥例论作用需要这样做,但不代表这样做就能发展例论的作用。C.“最后在二者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错误。原文“力图达到‘知’与‘行’、‘心’与‘物’融为一体的境界”,追求达到“知”与“行”、“心”与“物”融为一体的境界。D.“‘知行合一’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发生质的改变”错误。由“从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的历史流变,到新时代对于知行观内涵的注解,我们发现,只有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反对认识与实践相脱离,才能切实解决问题”可知,从古至今,我们要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可知知行合一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意思是“学习得广博,不如掌握住要点;掌握住要点,不如付诸实际行动”,重点强调的是“实践”,不是“知行合一”。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证结构上:首先文章开头“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知行观”引出话题“知行观”。其次采用分总的论证结构,“重行传统肇始于先秦时期”“到汉唐,中国哲学重行传统已经形成”“到了近代,‘知行合一’也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新时期,强调我们在实践中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分写了从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的历史流变,到新时代对于知行观内涵的注解。“只有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反对认识与实践相脱离,才能切实解决问题。”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开头提出问题,后面分析问题,又是层层递进的结构。可概括出:结构上:文章开端引出论题,接着采用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概述中国文化的重行传统,然后转向论证和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论证层层递进,脉络清晰。论证方法上:“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引用论证,引用孔子的话论证先秦时期的知行观。“则主要来自于宋明理学家的阐发。程颐首倡‘知先行后’说,后朱熹修正了这种观点,提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形成了‘知轻行重’说的核心观点。至明中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举例论证,列举程颐、朱熹、王阳明的观点论证了汉唐对知行关系的深入探究。可概括出:通过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梳理了知行观的历史流变和新时代对于知行观内涵的注解,丰富文章内涵,增强文章说服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视革命理论”“理论之所以重要,就是在于它来源于实践,又能正确指导实践”“只有从实践经验出发,才能使这些原理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强调了理论的重要性,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通过实践还可以壮大自己。可概括出:重视理论。理论所以重要,就是在于它来源于实践,又能正确指导实践;我们要从实践经验出发,使理论不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实践的特性把思想和实际联系起来。可概括出:坚持实践。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我们要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去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我们发现,只有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反对认识与实践相脱离,才能切实解决问题。只有始终坚持以理论为旗帜,以实践为导向,做知而行之的行动者,才能做到初心如磐,砥砺前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有重要意义。可概括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做到知行合一,坚持以理论为旗帜,以实践为导向,做知而行之的行动者。(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上路彭见明天还很暗,山、屋宇、河、田野都还蒙在雾里。鸟儿没醒,鸡儿没叫。早啊,还很早呢。父亲对儿子说:“上路吧,到时候了。”父亲审视着儿子阔大的脸庞,心里说:“你不后悔吧?这不是三天两日,而是长年累月的早起哩!”桌上摆着两只整整齐齐的邮包。邮包已经半旧。父亲在浆洗得干干净净之后,庄严地移交给儿子,并教他怎样分门别类装好邮件,教他如何包好油布。山里雾大,邮件容易沾水。邮件可宝贵着呢,山里人都巴望着。父亲小心地拿过一条不长的、弯弯的扁担,熟练地系好邮包。于是,在父亲肩上度过了几十个春秋的扁担,带着父亲的体温,移到了一个厚实的、富有弹性的肩膀上。这肩膀子很有些力量,像父亲的当年。父亲满意这样的肩膀。父亲觉得:自己的手有些发抖。特别是手脱离儿子肩膀的那一刻。眼睛有些模糊,屋里的摆设忽然间都模糊了,把儿子高大的身影也融到了墙的那边。啊啊,心里梗得厉害,他轻声对儿子说:“上路吧,到时候了。”父亲和儿子的手背,同时拂过一抹毛茸茸的东西——是狗,大黄狗。它早起来了。老人倒给它的饭已舔光。狗紧挨着老人,它对陌生的年轻汉子表示诧异:他怎么挑起主人的邮包?主人的脸色怎么那样难看?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不管怎样,是要出发了,像往常一样。远处,有等待,有期望。在脚下,有无尽伸延的路。那枯燥、遥远、铺满劳累、艰辛而又充满情谊的路啊……吹熄灯,轻轻地带拢邮电所的绿色小门——轻轻的,莫要惊醒了大地的沉睡,莫要吵乱了乡邻们的好梦。黄狗在前面引路,父亲和儿子相跟着,上路了。在很漫长的日子里,只有他和狗,悄悄地划破清晨的宁静。现在,是两人——他和儿子。扁担和邮包已经换到另外一副肩膀上,这是现实,想不到“现实”的步子这么快——支局长有一回上山来,对他说:“你老了。”老了吗?什么意思?他不理解。他和狗辞别支局长以后便进山了。不久前,支局长通知他出山。在喝过支局长的香片茶以后,支局长按着他的肩膀,把他带到大立柜上的穿衣镜跟前,说:“你看看你的头发。”他看见一脑壳半“霉”的头发,心里略顿,想:年岁不饶人哪。是老些了。支局长捋起老人的裤管,抚着膝盖上那发热红肿的地方,说:“你看你这腿。”不假,腿有点毛病。这算什么呢?人到老年,谁也不保谁没个三病两痛哩。支局长看定老人,说:“你准备退休吧!”老人急了:“我还能……”“莫废话了。你有病,组织上已经做了决定。”在找老人谈话之前,支局长就暗地里让他儿子检查身体,填过表,学习训练了半月余。他没有让过多的伤感和执拗缠住自己,他清楚,他的“热”和“能”不太多了,像山尖上悬挂的落日,纵有无尽的眷恋,但是,那又能维持多久呢?他恨自己的脚,这该死的脚,那么沉重、麻木,还钻心般痛。于是,要带班,要领他走路,要教他尽职,还要告诉他许多许多。于是,上路了。那新人迈开了庄严的第一步,那老人开始了告别过去的最后一趟行程。还有狗。晨雾在散,在飘,没响声地奔跑着,朝一个方向劈头盖脸倒去。最后留下一条丝带、一帕纱巾、一缕青烟。这时分,山的模样,屋、田畴、梯田的模样才有眉有眼——天亮了。近处有啁啾的小鸟,远处和山垅里回荡着雄鸡悦耳的高唱。父亲发现:平川里来的年轻人满脸喜色,眼睛朝田野里乱转。是啊,对于他,山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父亲想告诉儿子:要留神脚下。脚下是狭窄的路、溜滑的青石板,怕失脚。但没说,让他饱览一番吧,让他爱上山,要与山过一辈子呢!他告诉儿子:他跑的这趟邮路,有两百多里路。在中途要歇两个晚上,来去要三天。这第一天要走八十里上山路,翻过天车岭,便是望风坑;走过九斗垅,紧爬寒婆坳;下了猫公嘴,中午饭在薄荷冲;再过摇掌山,夜宿葛藤坪。这一天最累人,最辛苦,所以要早起。走得紧,才不至于摸黑投宿。“不可以歇在其他地方?”“不能。第二天、第三天不好安排。”父亲说。狗在前面慢慢走。它走的是老乡邮员曾经走的速度。以往跑邮,高大而健壮的黄狗颈上系着一根皮带。上岭时分,主人一手抓着皮带的另一头,狗便用劲地帮主人一把。今天出发的时候,狗依惯例伏在老人脚旁,等待着系好皮带。老人却拍拍它的脑袋,酸梦地、动情地说:“今天,不用了,走吧。”狗昂起头看定主人,它不相信。当看到邮包确实已经移到了另外一个肩膀上,才慢慢爬了起来。它跟随主人九年,以往出发,主人总和它喃喃地“聊”着。今天呢,没有!是因那年轻人的缘故吗?也许是。狗恶意地看了新来的陌生汉子一眼。儿子嫌狗走得慢,便用膝盖在狗屁股上顶了一下。父亲说:“不要贪快哩,路要均匀走。远着哩。暴食无好味,暴走无久力哩。”狗越过陌生汉子的胯裆,看看老人的眼色。它没看出要加速的示意。它不理睬年轻人的焦虑,它依旧平衡着它的速度。老人从狗的步子里,知道速度和往常一样。但是,他发觉自己的双腿已经不适应这种步子了。他不理解,两肩空空,光身走路竟会这样。倘若没人来接班,倘若今天还是自己挑担送邮,倘若支局长不催着自己退休,那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是不是因为有了寄托,思想上放落了一身枷,病痛抬头了,人就变娇了呢?是的,一定是。唉唉,人啊人,是这么个样子。儿子从父亲的呼吸里听出了什么。他站住双脚,稳稳地用双手扶着扁担换换肩。他看着父亲,眼睛在皱起的眉毛底下流露出不安。在父亲那风干了的橘皮样的脸庞上,浸出豆大滴汗珠,脸色呢,极不好看。他对父亲说:“爸,你累了。”父亲用袖子揩去汗珠子:“走热的。”“爸,你不行,你走不动了。转身回去吧。”“没什么。年纪不饶人哩。”“你回去吧,放心,我晓得走的。俗话说,路在嘴巴上。”“慢慢走,到时候了。”父亲脸色一沉。于是,这才继续着行程。(节选自《那山那人那狗》,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将邮包洗得干干净净,分门别类装好邮件,这表现了父亲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B.父亲把邮包交给儿子时,心情激动,既因为自己将要退休,也是因为儿子已经长大。C.父亲多年如一日奔波在山间邮路上,当组织考虑让他退休时,心中有着无限的不舍。D.父亲为了让儿子爱上这份职业,不说在山里工作的艰辛,只是默默地带着他熟悉岗位。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过父亲把扁担移到儿子肩上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工作的热爱和不舍。B.小说写山里小鸟啁啾,雄鸡高唱,衬托了早晨山间的幽静,也表现了工作的孤独。C.小说里用拟人的手法,将狗对新主人第一次上邮路的满意的表情生动地刻画出来。D.小说对于父亲双腿不适应走邮路的心理描写极为精彩,表现了他自我安慰和失落。8.文中三次写到“到时候了”,这对刻画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9.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说:“世间一切伟大的壮举总是默默完成的”。本文在塑造父亲这一形象时,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请结合其内容简要分析。【答案】6.D7.C8.“到时候了”,催促儿子早起启程赶路,①刻画出父亲经验丰富、对工作尽心负责的形象。②刻画出父亲既热爱工作,又疼爱儿子的慈父形象。③刻画出父亲对工作的不舍,塑造了父亲坚韧勤劳、刚强不服输的形象。9.①父亲一生都在默默地工作,勤勤恳恳,在邮路上完成了人格的升华,将平凡的工作做成了与“山里人”息息相关的伟大壮举。②常年的艰辛,让父亲落下一身的病痛,但他默默地忍受着疼痛,磨炼出了人性中的坚毅品质,父亲完成了平凡生活中战胜病痛坚韧顽强这一伟大壮举。③父亲默默地老去,又默默引导儿子接班,默默邮路上演绎了平凡的新老更替;这是父亲生命的延续,更是文明的庚续,父子完成了薪火相传的伟大壮举。【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不说在山里工作的艰辛”错,文中父亲告诉儿子路远、时长,翻岭爬坳难行,工作累人、辛苦,还要早起。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C.“狗对新主人第一次上邮路的满意的表情”错,原文是“狗‘不理睬年轻人的焦虑’”,所以谈不上满意不满意。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文中三次写到“到时候了”,这是父亲对儿子说的话,是刻画父亲形象的语言描写。第一次,开头,“早啊,还很早呢”,父亲对儿子说:“上路吧,到时候了。”是催促儿子早起启程赶路,父亲经验丰富,他知道路程远,所以要早起,体现他对工作尽心负责。第二次,“心里梗得厉害,他轻声对儿子说:‘上路吧,到时候了。’”父亲把扁担移到儿子的肩膀上,意味着这副担子要交到儿子的肩上,而自己就要告别这份邮差工作,此时的嘱托里有父亲对工作的热爱,又有疼爱儿子心情。第三次,在文章结尾处,“‘慢慢走,到时候了。’父亲脸色一沉”,父亲领儿子走路,要教他尽职,而自己即将离开工作了一辈子的岗位,万般不舍,这句话体现了父亲坚韧勤劳、刚强不服输的形象。【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要出发了,像往常一样。远处,有等待,有期望。在脚下,有无尽伸延的路。那枯燥、遥远、铺满劳累、艰辛而又充满情谊的路啊……”“年岁不饶人哪。是老些了”可知,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位山区邮递员,父亲一生都在默默地工作,勤勤恳恳,在邮路上完成了人格的升华,将平凡的工作演绎成伟大壮举。结合“支局长捋起老人的裤管,抚着膝盖上那发热红肿的地方,说:‘你看你这腿。’””“他恨自己的脚,这该死的脚,那么沉重、麻木,还钻心般痛”可知,常年的走山路,路途艰辛,让父亲落下一身的病痛,但他默默地忍受着疼痛,磨炼出了人性中的坚毅品质,父亲在平凡生活中战胜病痛,锻炼成坚韧顽强的品质。结合“邮包已经半旧。父亲在浆洗得干干净净之后,庄严地移交给儿子,并教他怎样分门别类装好邮件,教他如何包好油布。山里雾大,邮件容易沾水。邮件可宝贵着呢,山里人都巴望着”“带着父亲的体温,移到了一个厚实的、富有弹性的肩膀上”“那新人迈开了庄严的第一步,那老人开始了告别过去的最后一趟行程”可知,父亲默默地老去,又默默引导儿子接班,默默邮路上演绎了平凡的新老更替;这是父亲生命的延续,更是文明的庚续,父子完成了薪火相传的伟大壮举。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秦说李兑曰:“洛阳乘轩里苏秦,家贫亲老,无罢车驽马,桑轮蓬箧,羸幐负书担櫜,触尘埃,蒙霜露,越漳、河,足重茧,日百而舍,造外阙,愿见于前,口道天下之事。”李兑曰:“先生以鬼之言见我则可,若以人之事,兑尽知之矣。”苏秦对曰:“臣固以鬼之言见君,非以人之言也。”李兑见之苏秦曰今日臣之来也暮后郭门藉席无所得宿寄人田中傍有大丛。夜半,土梗与木梗斗曰:‘汝不如我,我者乃土也。使我逢疾风淋雨,坏沮,乃复归土。今汝非木之根,则木之枝耳。汝逢疾风淋雨,漂入漳、河,东流至海,滥无所止。’臣窃以为土梗胜也。今君杀主父①而族之,君之立于天下,危于累卵。君听臣计则生,不听臣计则死。”李兑曰:“先生就舍,明日复来见兑也。”苏秦出,李兑舍人谓李兑曰:“臣窃观君与苏公谈也,其辩过君,其博过君,君能听苏公之计乎?”李兑曰:“不能。”舍人曰:“君即不能,愿君坚塞两耳,无听其谈也。”明日复见,终日谈而去。舍人出送苏君,苏秦谓舍人曰:“昨日我谈粗而君动,今日精而君不动,何也?”舍人曰:“先生之计大而规高,吾君不能用也。乃我请君塞两耳,无听谈者。虽然,先生明日复来,吾请资先生厚用。”明日来,抵掌而谈。李兑送苏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袭,黄金百镒。苏秦得以为用,西入于秦。(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①李兑在沙丘之乱后,帮助赵惠文王在夺权争斗中获取胜利,赵惠文王欲弑父赵武灵王但又不敢。李兑就将赵武灵王困在主父宫里,四十多天以后,赵武灵王被饿死。因其除乱有功,更得赵惠文王重用。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李兑见之/苏秦曰/今日臣之来也/暮后郭门/藉席无所得/宿寄人田中/傍有大丛/B.李兑见之/苏秦曰/今日臣之来也/暮后郭门/藉席无所得宿/寄人田中/傍有大丛/C.李兑见之/苏秦曰/今日臣之来也暮/后郭门/藉席无所得宿/寄人田中/傍有大丛/D.李兑见之/苏秦曰/今日臣之来也暮/后郭门/藉席无所得/宿寄人田中/傍有大丛/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或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百而舍”的“舍”与《劝学》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舍”意义相同。B.“阙”指古代宫殿门前的楼台,泛指帝王住所,文中称李兑的住处为“阙”表示恭敬。C.“君杀主父而族之”的“族”与《阿房宫赋》中“族秦者秦也”的“族”意义相同。D.“舍人”可指官名也可指豪门贵族家里替主人出谋划策的门客,文中指的是“门客”。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秦家境贫寒,历经重重艰辛得以拜见李兑,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李兑分析当下的天下局势,化解其当前所面对的危机。B.苏秦拜见李兑时,李兑故意刁难,苏秦投其所好,讲了土偶和木偶的故事,指出土偶更占据优势,故事中暗藏其睿智。C.第一天谈话后,舍人看出李兑略有心动,但他暗藏忌才妒能之心,于是鼓动李兑第二天堵上耳朵,任由苏秦夸夸其谈。D.舍人对苏秦说明李兑不为所动是自己的主意,让苏秦明天再来,自己会帮其获得大量财物,可见其对苏秦有敬佩之意。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窃观君与苏公谈也。其辩过君,其博过君,君能听苏公之计乎?(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墨子·兼爱》)14.简要概括苏秦游说李兑时采用的策略。【答案】10.D11.A12.A13.(1)臣暗中(私下)观察您与苏秦的谈话,他的辩才和博学都在您之上,您能听取苏秦的计谋吗?(2)所以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事务的人,怎么能不禁绝恶行而勉励人们相爱呢?14.①动之以情。想用自己的贫寒和苦难打动李兑。②顺势而为(将计就计)。从李兑喜欢的鬼故事入手,直指其陷入弑主危机。③由粗到精。灵活机动、见机行事陈述自己主张。【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李兑接见了他,苏秦说:“今天我来的时候天色已晚,是在外城城门关闭以后,连个草席都没找到,只好借宿在人家的田地里,旁边有一个丛祠。”“也”用在句中表语气停顿,“暮”天色已晚,表示苏秦来的时间,不宜断开。排除AB。“宿寄”即“寄宿”,词组,不宜断开。排除BC。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重点词的含义的能力。A.“日百而舍”的“舍”指投宿。句意:每天走一百里才投宿。《劝学》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舍”指放弃。句意:意思是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意义不同。B.正确。C.“君杀主父而族之”的“族”,消灭。句意:如今阁下杀了赵武灵王灭了他。《阿房宫赋》中“族秦者秦也”的“族”指消灭,句意:消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意义相同。D.正确。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天下局势”,错误,原文“今君杀主父而族之,君之立于天下,危于累卵。君听臣计则生,不听臣计则死”应为赵国局势,李兑的处境艰难,苏秦拜见李兑主要目的是寻找机会来解决生计,进而施展抱负。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窃”,私自私下;“辩”,辩才;“过”,超过。(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判断句;“恶得”,怎么能;“劝”,勉励、劝勉。【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前文提到苏秦的家境贫寒以及拜访李兑的艰辛,可知苏秦刚开始企图以自己的贫寒和苦难打动李兑的心,获得李兑的赏识和重用。可概括出:动之以情。想用自己的贫寒和苦难打动李兑。前文提到面对李兑用鬼怪之事故意刁难。苏秦将计就计,用一个形象生动的类比毫不留情的指出了李兑危机四伏的形势。可概括出:顺势而为(将计就计)。从李兑喜欢的鬼故事入手,直指其陷入弑主危机。委婉指处李兑危机四伏的形势,敢于揭穿李兑的疮疤,得到了李兑的赏识。苏秦对李兑的游说,采用粗略和精细两种策略,灵活多变。可概括出:由粗到精。灵活机动、见机行事陈述自己主张。参考译文苏秦游说李兑道:“洛阳乘轩里苏秦,家境贫寒双亲年老,连个劣马拉的、桑木轮子、草编车箱的小车都没有,打着绑腿,穿着草鞋,背着书卷,担着口袋,顶着飞扬的尘土,冒着寒霜和露水,越过了漳水、黄河,脚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每天走一百里才投宿,来到您的宫门外,希望拜见您,亲口谈谈天下大事。”李兑说:“先生拿关于鬼的事情讲给我听倒可以,若拿人事来游说,我全部知道了。”苏秦回答说:“臣下本来是拿鬼故事来见您的,不是拿人的事。”李兑接见了他,苏秦说:“今天我来的时候天色已晚,是在外城城门关闭以后,连个草席都没找到,只好借宿在人家的田地里,旁边有一个丛祠。半夜的时候,土偶跟木偶斗嘴说:‘你赶不上我,我是土做的。假如我遇到暴风淫雨,被毁坏了,就又回到土里。而你不是树根,就是树枝罢了。你遇上暴风淫雨,就会被漂到漳水、黄河里,向东流入大海中,飘浮游荡没有安身立命之处。’我私下以为土偶获得了胜利。如今阁下杀了赵武灵王灭了他的宗族,您生活在天地之下,正危如累卵。您听臣下的计谋就能生存,不听臣下的计谋就得死亡。”李兑说:“您到客舍住下吧,明天再来见我吧。”苏秦出去了,李兑家臣对李兑说:“臣下暗中观察您与苏秦的谈话,他的辩才和博学都在您之上,您能听取苏秦的计谋吗?”李兑说:“不能。”家臣说:“您如果不能,希望您牢牢堵住两只耳朵,不要听信他的话。”第二天苏秦又来拜见李兑,谈了一整天才离去。家臣出来送苏秦,苏秦对家臣说:“昨天我谈得粗略相国却动了心,今天我谈得详细相国却不动心,为什么呢?”舍人说:“您的计谋宏大而规划高远,我们的相国是不能采用的,此乃是我请他牢牢地堵住两只耳朵,不要听信你的话。虽然如此,您明天再来,我会请相国资助您大量的财物。”第二天苏秦来,李兑同他击掌畅谈。李兑赠送苏秦明月珠、和氏璧、黑貂裘、两千两黄金。苏秦得到这些东西便作为资用,一路西行进入秦国。(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世事艰”奠定全诗感情基调。B.颔联回忆两次抗金壮举,用列锦手法巧妙地写出战斗情形,将作者恢复之志具体化。C.颈联的“空”字,含有“大志落空”“奋斗落空”意,蕴藏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之情。D.尾联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因慨叹世无名相,国事不堪设想,显示其意志消沉。16.诗题为《书愤》,通篇虽无一“愤”字,却句句皆“愤”,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愤报国无门。“世事艰”,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非常艰难;朝廷奸臣当道,民不聊生,作者报国无门。②愤壮志难酬。“塞上长城空自许”,用典明志,以檀道济自比,忆年青时渴望像名将一样捍卫祖国、抵挡千军万马;可入仕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请缨无路、壮志难酬。③愤年华空老。“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百姓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④愤统治者偏安一隅。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畏敌如虎,偏安东南,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失地。【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D.“意志消沉”错。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下。诗人用典明志,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对国事的操劳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追叙自己早年的宏图大志和气壮如山的爱国热情。既有对世时艰难的慨叹,又有对自己当年抗金复国的壮心豪气的袒露。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金戈铁马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大有气魄。诗人未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抒发了报国无门之愤。“塞上长城空自许”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可惜毕生未能一展长材。“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刘宋名将檀道济典明志。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之愤。“镜中衰鬓已先斑”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此句抒发了诗人年华空老之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此联抒发了诗人对统治者偏安一隅之愤。(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2)《将进酒》中藐视富贵利禄又怀才不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嫦娥广寒宫里的场景,侧面表现音乐的精妙,让听众沉浸其中久久难以解脱。【答案】①.人生代代无穷已②.江月年年望相似③.钟鼓馔玉不足贵④.但愿长醉不愿醒⑤.吴质不眠倚桂树⑥.露脚斜飞湿寒兔【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已、馔、倚、斜。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乡情就像一杯美酒,越饮越香;乡情就像一朵彩云,魅力无疆;乡情就像一盏灯塔,指引方向。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一个人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时,你会倍感孤独。尤其当你遇到困难时,有一个①的老乡出现在你的眼前,向你伸出援手的那一刻,你真的会感受到乡情的珍贵。那些“身在异乡”的人,当在异地遇到几位乡亲,乡愁之情便会②。我们只要与老乡形成一个互动交流的网络,求人办事便会③。不管一个人离开家乡的原因是什么,一开始可能不会感到有什么难过,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或者在另一个地方遇到陌生的生活习惯或挫折时,他就更会感到家乡人的亲切。中国有句老话:“十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中,“熟人社会”对行政资源配置的影响很大,有时甚至超出了系统内的程序,或直接间接超出规则。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老乡关系有时比程序和规则更有效。中国人都很注意老乡情结,因为中国人最讲人情。正是因为有了乡情、亲情、友情,才会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感情加深。我们尤其在可以听到最亲切的家乡话并且能喝到最美味的家乡酒的异国他乡时会“两眼泪汪汪”。18.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③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四个较短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答案】18.①素未相识、素昧平生②油然而生③得心应手、左右逢源。19.①尤其是在异国他乡时②在那里可以听到最亲切的家乡话③喝到最美味的家乡酒④我们会“两眼泪汪汪”20.①比喻:“乡情”是本体,“美酒”“云彩”和“灯塔”是喻体,生动形象的表现乡情带给游子的美好感受。②排比:使用了“乡情像……”的对称句式,形式整齐,节奏感强,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前文提到自己一个人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孤独无靠。后文题到遇困难老乡伸出援手,感念乡情。本句强调和老乡的关系,从来不认识。故填“素未相识”或“素昧平生”。“素未相识”:向来不认识。“素昧平生”:彼此一向不了解,也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前文提到,在异地遇到乡亲,乡愁之情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故填“油然而生”。“油然而生”: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前文提到身处异乡,与老乡形成一个互动交流的网络,形成关系网。本句强调老乡的关系网促进了求人办事问题的解决,事情处理顺利。故填“得心应手”或“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意思是: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左右逢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自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先提取主干句“我们会‘两眼泪汪汪’”,独立成句。分析句子的地点状语“尤其在可以听到最亲切的家乡话并且能喝到最美味的家乡酒的异国他乡时”。两个并列成分作“异国他乡”的定语,单独成句,可概括出“可以听到最亲切的家乡话”“喝到最美味的家乡酒”。剩下的地点状语单独成句“尤其是在异国他乡时”。“尤其是在异国他乡时”“在那里可以听到最亲切的家乡话”“喝到最美味的家乡酒”放在前,这些是“两眼泪汪汪”的原因;“我们会‘两眼泪汪汪’”是结果,放在后。【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用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乡情就像一杯美酒,越饮越香;乡情就像一朵彩云,魅力无疆;乡情就像一盏灯塔,指引方向。比喻:构成:“乡情”是本体,“美酒”“云彩”和“灯塔”是喻体,“像”比喻词。效果:“越饮越香”“魅力无疆”“指引方向”,写出了乡情的美好,魅力,和引导性,生动形象的表现乡情带给游子的美好感受。排比:使用了三个“乡情就像……”的对称句式。效果:形式整齐,节奏感强,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过度消杀环境,对人的安全未必有保障,反而可能走向本意的反面。一方面,。如果环境中的一些动物因为过度消杀而死亡,实际上是在消灭对人保护的缓冲区。因为大量动物和其它生物其实是病原微生物的蓄水池和居留地,如果大量动物和其它生物死亡,则病原微生物就会集中去感染另一个目标——人类。这样一来,反而会扩大和加重疫情。另一方面,过度消杀还会导致大剂量消毒剂渗透到土壤、植被和水源中,既影响未来农作物的生长,造成粮食作物受污染,,对人们的生存和健康不利。尽管现在还没有出现过度消杀污染土壤和水源的情况,但也要未雨绸缪。此外,过度消杀环境,。动物和其他生物因为过度消杀而死亡,对于某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是一种灾难,也会最终影响人们的生存。虽然这种影响需要较长时间才会显现出来,但不得不防。21.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与例句中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如果大量动物和其它生物死亡,则病原微生物就会集中去感染另一个目标——人类。A.“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说。B.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C.一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来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D.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在日本厂有门路的带工就开始游说包身工。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C22.①动物和其它生物是人的缓冲;②也可能污染水源;③也会造成对人类的长期伤害。【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例句破折号用法为解释说明。A.表话题转换;B.表话题转换;C.表解释说明;D.表语意递进。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后文“如果环境中的一些动物因为过度消杀而死亡,实际上是在消灭对人保护的缓冲区”可知,如果大量动物和其它生物死亡,病毒就会集中感染人类,可见,动物和其它生物对人类的作用,有缓冲区这个关键词,应填:动物和其它生物是人的缓冲。第二空,前文提到渗透到水源;“也”和前文的“既”照应,应填:也可能污染水源。第三空,此句为总领下文句,句式语义和前文的“另一方面”相近,内容表达为过度消杀外部环境的副作用,“长期伤害”这关键词在后文“需要较长时间才会显现出来”转换取得,应填:也会造成对人类的长期伤害。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2年的深冬,我们在回望中走向未来。每个人的生活都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饺销售代理合同范例
- 企业软装合同范例
- 企业审计服务合同范例
- 土方挖运输合同范例
- 新媒体员工合同范例
- 线条批发转让合同范例
- 农户产品订购合同范例
-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框架技术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通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中学历史教学技能训练(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1 What's he like Part B Let's learn(说课稿)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2023年全国乙卷笔试部分讲解课件 【高效课堂+精研精讲】 高考英语复习
- 国开2023年春《人文英语4》机考网考期末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 教师追悼会家属答谢词(三篇)
- 初三英语中考模拟试卷
- 酒店业轻资产运营模式案例研究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分享
- 员工食堂承包合同、考核细则、考核评分表
- 优秀管理者评选方案
- SnO2材料气敏性能研究进展
- 爆破设计与施工(第3版)岩土爆破设计题(含答案)概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