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专用)重难点05信息类文本信息的迁移与运用学案(含解析)重难点05:现代文I文本信息的迁移与运用(解析版)
考情一览
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角度
2022年新高考Ⅰ卷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观点运用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观点探究
2021年新高考Ⅰ卷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观点运用
2021年新高考Ⅱ卷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观点探究
命题趋势
新高考卷在文本观点的探究与迁移运用方面突显特色,设置情境化题干,引用文外的相关材料,或诗句,或理论,或情境化的具体现象、事例等,来验证对材料中概念或相关观点的理解与研判,实际考查的是对文本观点(概念)的深度把握。
①命题角度有二:一是针对文内观点的分析、评论和探究;二是利用文内观点去分析文外材料,重在观点的迁移运用。
②考查能力重在精准概括并精准理解文本基础之上的探究性。
③命题趋势:在不提高试题难度的前提下趋向情境化、综合化命题。
④都有运用名言材料充当理论论据,考查对文本观点的理解的题目。
设问形式
1.结合材料文本,分析或评价某一社会现象/新观点。
2.分析比较两则材料/两个观点之间的异同。
设问解读
此类题目的考查形式多为简答题,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准确理解文章观点并迁移运用的能力。此类题审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能够将文本材料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或者能够对文内文外两种观点进行比较。
解题方法
(一)运用文本观点,解读新材料。
1.分析题干中的新材料,提炼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如涉及的对象和体现的本质特征等,要准确把握文外材料与文本内容、观点对应的关键信息。
2.根据深层含义,回归原文,找到原文中可利用的相关观点。
思考:文本观点是什么;文本的论点依据是什么;文本论点依据与文外论据之间的相似度或逻辑关系是否成立。
结合文本观点,全面分析新材料。此类题考查时会在题干中给出一则新材料,例如某一社会热点现象,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材料文本或者运用材料原文内的某一观点去分析这一现象。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运用文内观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考查方法符合新高考情境化设题的趋势。此类题目设问在文本外,答案却在文本内。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最重要的是回归原文,找到可以利用的文内观点,然后结合观点分析解读题干中的材料。
找准材料所对应的文本观点并与文本观点(文意)联系起来认真分析运用,解决问题。即“观点十结合材料分析"模式,先亮出题目材料对应的文本观点,再根据观点对题目材料进行分析。
(二)运用原文材料评价新观点。
1.理解材料观点,明确赞同还是反对。
2.带着材料观点重读原文,找到支持或者驳斥该材料观点的具体依据。
3.结合具体依据分析题干材料,分点作答。
(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雕塑《拉奥孔》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做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
重难点突破: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第一步,先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对此的理解。
第二步,分析题干中的新材料,提炼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题干观点论述的是“诗与画对于动作的转化”,文本材料的核心论点为莱辛的“诗画异质"观。
第三步,根据题干中的深层含义,回归原文,找到原文中可利用的相关观点。
可对应到文中的分论点:一是“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二是“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
第四步,结合文本观点,全面分析题干中的新材料。
分析材料,“目送归鸿,手挥五弦”都是动作,适宜用诗的形式表达: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的原因在于“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而手挥五弦相对来说时间延续较短,目送归鸿相对来说时间延续较长,即“目送归鸿"更难被转化为一静面进行绘画。
第五步,根据分值定答案
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答案中都含有动作;(2分)
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2分)
③与“手挥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2分)
注意:解答此类题,应在概括文本观点的基础上迁移运用,结合文本论点对题干材料给出自己的见解
作答步骤
第一步,先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
第二步,分析题干中的新材料,提炼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第三步,根据题干中的深层含义,回归原文,找到原文中可利用的相关观点。
第四步,结合文本观点,全面分析题干中的新材料。
第五步,根据分值定答案。
现代文I阅读
(一)(2022江苏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
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诗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
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典哲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
(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
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
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
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
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D2.B3.C4.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在关注自身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人,体现了理性思辨换位思考的古代哲学大智慧。②“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体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民族性更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体现了特殊到普遍的发展规律。
5.①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建立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固本健体才可以消化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②与时俱进。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③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外为中用。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D.“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优点是……但其弊病是……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只是比较二者的优缺点,并没有说哪一个更有生命力。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错误,过于绝对,材料二第二段说的是“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可见借鉴西方有价值,但不能“单靠移植西方”。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
材料一说的是要继承创新传统文化,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
A.说的是“师古圣贤人”,意思是“应当学习古代圣贤”,没有体现与时俱进博采众长。
B.主张以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纲常为根本,注重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政体不变,只学习西方技术,且不是“文化"方面。
C.说的是既要吸取世界的优秀文化,又要保持自己的文化,与材料一观点一致。
D.说到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盛衰兴替这一现象,与材料一观点不一致。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首先要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内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这两句话体现了换位思考的古代哲学大智慧。
然后结合材料一分析“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的意义。
这两句话之所以能成为国际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装进准则,是因为这两句话中蕴含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就是说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我们除了要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
结合材料一第一段“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可知,《论语》中的这些内容体现了中国人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且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所以在今天依然有它的价值。
结合材料一第二段“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可知,《论语》中的法则推行到国际社会,这是用中国的实践经验来解决国际的问题,体现了特殊到普遍的发展规律。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材料二第二段和第三段“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可知,要想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__________________,要立足传统,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找到立身之基。
由第二段“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可知,需要与时俱进,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
由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可知,可以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二)(2021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造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
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如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
(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
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
C.青年在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应遵从“五不"底线,明确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
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不"是从否定性角度对网络行为作出的规范,如违反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B.基准意识是对网络行为的积极要求,说明“能做什么”,比“不做什么"更重要。
C.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我们理解何谓“反身意识"。
D.网络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产生了一些传信任机制框架内无法解决的新问题。
8.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没有健全而成熟的网络立法,违法的网络行不被惩治,文明的网络行为就得不到保护,诚信社会也难以建成。
B.网络行为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引导,而“等效意识”“价值意识"等能够规范人们的网络文明行为。
C.“五不”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上网的负面清单,可以为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提供重要参照。
D.引导青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有助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
9.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10.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案】6.C7.B8.D9.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首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然后亮出观点,引导青年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接着从“底线意识"的角度论述“五不”的内容;再从“基准意识"的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10.(1)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网络行为规范,更触犯了法律强制性的禁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2)这样的青年不懂得“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缺乏必要的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导致网络行为失范;(3)他们违反了“五不"原则中的“不伤害”,属于无意作恶,侵犯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4)他们应当学习网络基准意识中“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合格、文明的青年网民。
【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来规范和管理网络"错。原文是“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可见应当规范的是青年的网络行为;
B.“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错。原文是“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可见没有对线上线下的工作效率的比较;
D.“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错。原文是“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是对线上线下的道德要求一致,并非线上线下的行为一致。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比‘不做什么’更重要"无中生有。原文先介绍了底线意识,即“五不”要求,然后说“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可见基准意识是有了网络行为后的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文中并未将二者进行比较,谈不上哪个更重要。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本文的论点可以从文章第二段“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得出。
A.是从立法和惩治的角度谈网络文明规范,不是本文内容;
B.讲的是网络基准意识中的两点,不全面;
C.从底线意识讲如何规范网民的文明观念,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不全面。
故选D。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章开头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
接着从青年人的角度提出论点,“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然后从“不能做什么"的底线意识角度论述“五不”的具体内容,“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这“五不”分别为“不伤害"不偷盗”“不造假"不浪费”“不盲从";
接着从“能做什么”基准意识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
可见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10.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谈对某种现象的看法,首先要明确这种现象的性质,亮明自己的观点。如针对为炫技故意植入病毒的行为,明确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网络行为规范,更触犯了法律强制性的禁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接着可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依据原文“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可以分析出这样的青年不懂得“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缺乏必要的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导致网络行为失范;
然后可以分析他们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些网络规范。依据原文“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可见他们违反了“五不"原则中的“不伤害”,属于无意作恶,侵犯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
最后分析应当如何教育规范这样的青年的网络行为。依据网络基准意识中的“等效意识”,“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这些青年应当明确线上线下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依据“反身意识”,“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他们应当学会换位思考,从而约束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依据“价值意识”,“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他们应当明白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负面价值;依据“契约意识”,“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些青年应当通过契约意识明白自己需要承担的义务。
(三)(2023广东深圳第一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可以反映出某个地区人们的精神生活,能够表现出一个地区特定的历史和意识形态。从乡土文化的组成来看,乡土文化具体包括生活方式、村规民约、民族族谱、历史传统等等,具体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不论是哪个方面的内容,在进行乡镇建设时我们都应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做好相关的传承和创新工作。
优秀的乡土文化可以对经济起到助推作用,很多的古建筑、名人故居、自然景观等等都可以被用作商品开发,同时乡土文化产品的开发也可以帮助带动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帮助促进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文化是上千年来中华民族赖以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直接动力。优秀的乡土文化又可以有效提升农民恋家的情结,激励农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镇建设中来。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也来源于乡土自信,这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源泉。乡土文化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基因,可以鲜活地呈现出一个地区的地方特色,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土文化是在长期农耕社会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特定条件下人民和群众的共同精神财富,是村规民约的集中体现。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还可以帮助激发村民的荣誉感、自豪感、群体认同感和集体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对人们的各项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乡土文化的传承也应当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积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原本乡土文化中存在的一些合理的东西可能会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显得不合时宜,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其果断地摒弃,从而帮助有效推动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例如,在传统的乡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是通过血缘联系的,如果超出这个边界,就会缺乏公平公正性,这种传统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显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逐渐摒弃这种文化。另外,在传统的乡土文化中存在的宗族力量,我们不能说它的存在是错误的,因为不可否认它的存在确实有一定的作用,它可以将人和人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种宗族力量的存在也有着不好的一面,如果有居心不良的人利用这种宗族力量将人们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威胁社会的逆流,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因此在传承乡土文化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对传统的乡土文化进行传承,还应当对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及特点进行分析,树立正确的扬弃态度,让乡土文化可以真正地为乡村振兴发挥作用。
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城乡要素单向流动,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我们应当重点强调城乡要素之间的互动,从而实现城乡地区的融合发展。同时,在乡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对城乡文化的融合,让城市文化可以进入农村,从而实现共同的文明进步。
乡土文化弘扬的基础就是人,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人才的流动一直都呈现出单向流动的特征,农村的人才一旦进入到城市就不愿再回到乡村,返乡建设更是成为遥不可及的梦。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也在不断地加大对农村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采取“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驻村扶贫”等措施来帮助提升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向农村地区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科技人才。但是从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农村地区的高科技人才还是比较匮乏,这主要是因为在向乡村地区输送人才的过程中涉及一些行政性的因素,而农村地区并没有建立起相对应的人才引进制度以及考核制度,这样一来就会让返乡知识人才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并不能很好地融入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可以切实提升农村地区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战略,优秀的乡土文化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和直接推动力,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又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相关领导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乡土文化对于农村地区发展的意义,从而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来对乡土文化进行调整,让其可以更好地在农村地区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作用。
(摘编自邢千里《新时代乡土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研究》)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地方的乡土文化能够有效提升当地人的恋家情结,能够激发当地人建设家乡的热情。
B.乡土文化是当地人共同精神财富和村规民约的集中体现,能够约束人的行为。
C.依托血缘建构起来的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乏公平公正性,明显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D.优秀乡土文化能推动乡村振兴,依托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就是乡土文化振兴。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地方的建筑、食物、村规民约是当地人智慧的结晶,它们能帮助外界走进当地人的精神世界。
B.帮助当地开发乡土产品有利于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可见传承乡土文化需要重视其经济价值。
C.传统宗族文化形成的宗族力量容易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危害社会,因此现代社会不能将其传承。
D.某地实施了制定的系列乡村振兴计划,效果却不理想,有可能是当地忽略了人才队伍的建设。
1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乡土文化是经过千百年社会实践形成的行为习惯、道德规范及价值观念,代表着农耕时代的文明和成就。
B.乡土文化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基因,能够规范秩序和为乡村振兴奠定文化基础、提供充实的精神支撑。
C.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建设乡村文化需要在去糟取精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创新。
D.传承乡土文化需要对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特点进行分析,让乡土文化切合当下新的社会环境需求。
※14.某偏远山区养儿防老、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当地政府准备进行治理。请你结合文章给政府提供几条治理措施。
【答案】11.B12.C13.C14.①端正村民“养儿防老"文化观念扬弃的态度,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生育理念;
②让城市生育文化进入当地,通过城乡互动来帮助推动城乡生育文化的融合;
③引入相关专业人才,提升当地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一个地方的乡土文化能够……”缺乏限定条件,原文第2段说的是“优秀的乡土文化又可以有效提升农民恋家的情结,激励农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镇建设中来"。
C.“依托血缘建构起来的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乏公平公正性”理解有误,原文第3段说的是“如果超出这个边界,就会缺乏公平公正性"。
D.“依托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就是乡土文化振兴”理解有误,原文最后一段说的是“优秀的乡土文化就是农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和直接推动力,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依托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不能等同于乡土文化振兴。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C.“容易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危害社会”说法错误,原文第3段说的是“如果有居心不良的人……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危害”,是假设情况,而不是说“容易被……利用”;“因此现代社会不能将其传承"错误,根据第3段可知,原文一方面肯定了宗族力量的价值,另一方面认为需要在分析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和树立正确扬弃态度基础上进行传承。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概括的是乡土文化的内涵。
B.概括的是乡土文化某些方面的意义。
D.概括的是传承乡土文化的某项措施。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第三段“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乡土文化的传承也应当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积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养儿防老"就属于乡土文化中到糟粕,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到发展,应端正村民“养儿防老”文化观念扬弃的态度,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生育理念;
第四段“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城乡要素单向流动,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我们应当重点强调城乡要素之间的互动,从而实现城乡地区的融合发展”,这其中的“要素”就包括生育观念,应当让城市生育文化进入当地,通过城乡互动来帮助推动城乡生育文化的融合;
第五段“乡土文化弘扬的基础就是人”,应采取措施“帮助提升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向农村地区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科技人才”,由此可建议引入相关专业人才,提升当地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四)(2023湖北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
“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言。东汉王充将“意"与“象”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曹魏时代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有“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一段文字,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从文学创作来看,即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欣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的“意"。
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实际上,刘勰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其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了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这是从创作构思角度提出了“意象”这一美学概念。
由“意"象”至合成词“意象”,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并得到后世认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鉴赏、批评之中。
在我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中,“意象”的具体含义有四个方面。第一,“意象"是意中之象,可理解为“人心营构之象”,即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性的有机统一。最有典型意义的是郑燮《题画》中有云:“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这里的此竹非彼竹,就是指客观的竹已在画家心中意化为审美的竹,形成了“意象”。所谓“成竹在胸"也是艺术家头脑中营构出的“意象”。第二,“意象"指艺术形象,特别是在明清的文艺理论中,普遍被采用来评论诗歌、绘画和书法创作。第三,“意象”指自然景物的形象。第四,“意象"指人物的风度神态。
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摘编自雷江红《浅析中国传统“意象"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
“红杏枝头春意闹”“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春天的优美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边塞的崇高形象。“意境"引起人的美感,首先就是它的生动形象。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经过情感的过滤,芜杂的东西都被过滤掉了,所以说是情中景。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借景言情"。所谓借景言情,就是用形象说话。当然也并不是说生活中任何一种形象都能引起美感,只有艺术家在自然形象中抓住选择那种富有诗意的特征,才能引起人的美感。
李方膺有两句诗“疏枝横斜千万朵,会心只有两三枝”。这会心的两三枝就是以情写景的结果,这两三枝是最能表达艺术家感情的两三枝。意境之所以感染人就是因为形象中寄托了艺术家的感情,形象成为艺术家情感的化身。意境中的形象来自自然,又能超脱自然,从属于表现情感。郑板桥画一幅无根兰花图,画面上几朵无根无叶的兰花,偃仰横斜随风翻舞。这兰花的形象,正是艺术家自己的形象,表现了他对清代腐朽现实的不满和孤高的性格。在这里,自然的特征和艺术家情感的特征是统一的,而且前者从属于后者。当自然景物被反映在艺术中,它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一种艺术语言,透过自然景物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表现思想感情的需要可以对自然形象进行取舍、集中、夸张以至变形。
意境是一种创造。在意境中所使用的语言、色彩、线条都很富有表现力,既表现了情感,也描绘了景色的美。“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就体现了运用语言的技巧,这个“闹"字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它既反映了春天杏花盛开,雀鸟喧叫,自然从寒冬中苏醒,一切都活跃起来,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心中的喜悦。没有笔墨技巧,只有思想感情,只有胸中对景物的感受,也形成不了作品的意境。意境的形成是艺术家的创造,技巧则是实际创造的本领。通过精湛的技巧才能达到情景交融。赞赏意境,同时也是赞赏艺术家的技巧。
意境中的含蓄,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意境的这种特性是和它对生活形象的高度概括集中分不开的。所谓“意则期多,字惟求少”,这是说以最少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至于如何才能做到用以少概多的形式表现丰富的内容,关键在于抓住主要特征(唤起特定情感的特征),而不必罗列全部细节,要给欣赏者留有想象的余地,要相信读者是聪明的,可以根据形象提供的条件去掌握形象内容。所以在意境中既能做到形象鲜明,又不是一览无余。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体验,抓住了景物中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的特征,就能够调动读者的想象,发挥意境的感人的力量。
(摘编自杨辛、甘霖等《美学原理》)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象作为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是我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中。
B.“意"与“象”融合并被引进文学领域,从根本上实现了语义转换,因而意象才具有了美学意义。
C.文学创作的过程是一个由情感到意象再到语言的转化过程,文学欣赏的过程则与之相反。
D.飞禽走兽,山川河流,春花秋月,一旦被反映在艺术中,就不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成为了一种艺术语言。
1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意象"概念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晋代挚虞,才把它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引入文学领域。
B.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创造意境,都经过了用情感过滤、筛选形象来营构意境这环节。
C.艺术作品中的自然景物蕴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作品中自然景物的特征决定艺术家情感的特征。
D.由于对清代腐朽现实的不满,郑板桥笔下的无根兰花,才能达成自然的特征和艺术家情感的特征的统一。
17.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意境“含蓄”这一特征的一项是()
A.《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B.《深山藏古寺》:只画出在层峦叠嶂的山脚下,一老僧泉中舀水。
C.《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D.《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8.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19.请结合材料一有关“意、象、言"的相关论述,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试着分析下面诗歌中三者的具体体现。
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
【答案】15.B16.B17.C18.①首先提出“意象"是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论题;
②接着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意象”概念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③然后具体分析“意象"在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中的具体含义;
④最后强调“意象”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19.①言:作者运用反复和问句对红烛反复咏叹;
②象:抓住红烛烛色鲜红和烛身成灰的典型特征;
③意:意在赞美红烛燃烧自己点亮世界的牺牲奉献精神。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因而意象才具有了美学意义"错误。由原文“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可知,文中所陈述前后事实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选项强加了因果。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直到晋代挚虞,才把它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引入文学领域"错误。结合“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分析,应是南朝梁代刘勰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选项属于张冠李戴。
C.“作品中自然景物的特征决定艺术家情感的特征”错误。结合“当自然景物被反映在艺术中,它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一种艺术语言,透过自然景物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分析,应是艺术家的情感特征决定作品中自然景物的特征。
D.“由于对清代腐朽现实的不满……才能达成自然的特征和艺术家情感的特征的统一”错误。结合“郑板桥画一幅无根兰花图,画面上几朵无根无叶的兰花,偃仰横斜随风翻舞。这兰花的形象,正是艺术家自己的形象,表现了他对清代腐朽现实的不满和孤高的性格"分析,选项内容强加因果,选项属于强加因果。
故选B。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属于直抒胸臆,不符合文中“含蓄”的特征。
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先介绍“意象”,说到“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先引出“意象"是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论题。
第二到三段按时间顺序讲述“意象”的演变与发展过程。第二段讲“意"和“象”演变过程。第三段讲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并且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第三段总述由由“意"象”至合成词“意象”,经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
第四段说到“在我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中,‘意象’的具体含义有四个方面”,即具体分析“意象"在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中的具体含义。
第五段是一个总结性的段落,总结“意象”的基本内涵,如“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及总结“意象”的作用,“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和地位都是不可或缺的"。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由原文“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可知,这里面所说的“象"是指带有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的某些特征。闻一多的《红烛》,描写的对象是红烛,在这首诗中,红烛已经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这里面主要写红烛的颜色,“这样红的烛”,烛身成灰,“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
由原文“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可知,所谓的“意"是指作者借助客观物象要表达的情感。闻一多的《红烛》是要借助红烛来表达对红烛燃烧自己点亮世界的牺牲奉献精神的赞美。
由原文“从文学创作来看,即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欣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的‘意’”可知,“言"是将意象表达出来的方法。闻一多的“红烛”是要借助红烛的烛色鲜红和烛身成灰的典型特征,赞美红烛燃烧自己点亮世界的牺牲奉献精神,这首诗中两次写到“红烛啊”,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并且“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对红烛反复咏叹。
(五)(2023湖南·高二嘉禾县第一中学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和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主要通过内部能力提升实现技术突破。对于后发国家是否需要自主创新这一问题,曾经引发广泛讨论,特别是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一些人认为技术也是普通商品,可通过市场和贸易途径获得,将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寄托于没有自主创新的“国际合作”。但是,与技术相关的贸易具有特殊性。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与技术相关的经济活动往往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事实早已证明,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是买不来的。一方面,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知识经验、创新实践等大量隐性知识,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和提升;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国家为了维持领先优势,不能容忍其他国家掌握核心技术后对其形成挑战,甚至动用国家力量打压后发国家创新发展。因此,虽然创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活动,但是创新发展过程并非一个纯粹的市场行为。科技创新战略的选择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前景,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关键核心技术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我国研发投入保持快速增长,专利申请高速增长,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显著提高……
也要看到,与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科技创新力量比较分散,各类创新主体联系不紧密,科技创新相关体制机制还存在堵点,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影响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活力发挥。一些关键领域仍然面临“卡脖子"风险,影响产业升级和长远发展。还要看到,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增大,如果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将无法有效应对新的国际科技竞争,无法有效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摘编自《经济日报》《必须更加重视自主创新》)
材料二: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尽快破解“卡脖子”难题。
坚持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目标指引前进方向,探索孕育创新机遇。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既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也要鼓励科技工作者开展前沿探索,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鼓励自由探索式研究和非共识创新研究,努力拓展认知边界、开辟认知疆域、孕育科学突破。结合基础研究具有探索性、不确定性、长周期性特点,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学术研究自主权。同时,坚持系统布局、目标导向,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整体推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破解“卡脖子"难题。
坚持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强调要“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这就要求我们将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使基础研究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碰撞出创新之火、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要坚持“四个面向”,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瞄准“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机制,推动先进科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和运用。同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利用我国完备的产业链、稳定的供应链、活跃的人才链,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坚持自主育才与对外引才相统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厚植人才培育土壤,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加强全领域、全周期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自主培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同时,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政策,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
(摘编自《人民日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普通商品的技术,可通过市场和贸易途径获得,所以有人认为没必要进行自主创新。
B.为了维持核心技术的领先优势,一些国家甚至动用国家力量打压后发国家创新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了经济利益。
C.搞清楚“源头"和“底层”的东西,“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D.创新人才很重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可以是自主育才,又可以是对外引才。
2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原因是专利申请高速增长,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显著提高。
B.要有效应对新的国际科技竞争,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就要具备自主创新能力。
C.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既要凝练科学问题,也要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D.我国有着完备的产业链、稳定的供应链、活跃的人才链,这为对开展“卡脖子"联合攻关提供了基础保障。
22.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3.09万亿元,是2012年的3倍,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
B.专利申请高速增长,2022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7万件,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通讯等多个领域涌现出一批重要成果。
C.为确保美国辉瑞等疫苗生产商能得到充足原料供应、实现全天候生产,拜登上任伊始就援引《国防生产法案》,禁止美国出口用于生产疫苗的关键原材料。
D.被国外卡脖子,中国一美女博士打破垄断。中国已经成功研制出了5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实现了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从无到有的突破。
23.谈谈两则材料它们存在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请简要分析。
※24.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吴曼青说:“从创新角度来看,当前最大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是现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迈过的一道坎,第二个就是在科技创新过程当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的问题需要改革。”
【答案】20.D21.A22.C23.①材料一首先阐述了我们为何要将关键核心技术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然后谈及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以及存在的问题。②材料二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破解“卡脖子"难题。③材料一侧重点是我们为什么要重视自主创新(为什么),材料二侧重点是我们如何自主创新(怎么办)。24.破解“卡脖子”难题,需要从国家层面入手:①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学术研究自主权。②坚持系统布局、目标导向,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整体推进。③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
A.“所以有人认为没必要进行自主创新"错误,曲解文意。由“一些人认为技术也是普通商品,可通过市场和贸易途径获得,将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寄托于没有自主创新的‘国际合作’”可知,文中并非否定自主创新,而是有些人将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寄托于没有自主创新的“国际合作”,这些人的着眼点或方法态度错误。
B.“为了维持核心技术的领先优势……说到底就是为了经济利益”错误。由“一些西方国家为了维持领先优势,不能容忍其他国家掌握核心技术后对其形成挑战,甚至动用国家力量打压后发国家创新发展"可知,选项添加了“核心技术”作定语,缩小了“领先优势"的范围,从中可见这些做法说到底是为了维持领先优势,是泛指整个国家,“经济利益”片面了。
C.“就迎刃而解了"错误,表述绝对。由“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这就要求我们将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可知,“源头”和“底层"只是其中的两个因素,解决“卡脖子”问题还有多方面需要做。
故选D。
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专利申请高速增长,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显著提高"错误,逻辑混乱。由“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我国研发投入保持快速增长,专利申请高速增长,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显著提高……”可知,“专利申请高速增长,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显著提高"不是原因,是表现。
故选A。
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工程居间与财务管理合同3篇
- 2024年度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借款合同
- 重庆市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阶段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工程租赁合同(2024年度):钢板桩租赁价格与服务9篇
- 2024版钢筋租赁合同及使用协议2篇
- 2024年度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体化合同
- 2024年度版权代理居间服务合同2篇
- 设备搬运合同模板完整版3篇
- 2024年度信息技术系统开发合同5篇
- 2024年度保险经纪居间合作协议3篇
- 精神科常用量表应课件
-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 《安徒生童话》阅读分享会蒲邦璨
- 退换货的案例范文推荐7篇
- 初中生运动会通讯稿范文200字(精选20篇)
-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课件
- 公诉书格式范文(推荐十八篇)
- 椿林麻辣烫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老年人能力评定总表(含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老年综合征罹患情况)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件(57张)
- 旅行社团队确认书
- Python入门基础教程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