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幼儿园2023年宣传月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方案四篇例文_第1页
实验幼儿园2023年宣传月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方案四篇例文_第2页
实验幼儿园2023年宣传月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方案四篇例文_第3页
实验幼儿园2023年宣传月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方案四篇例文_第4页
实验幼儿园2023年宣传月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方案四篇例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实施方

按照2023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要求,以“幼小衔接,

我们在行动”为主题,进一步为提升幼儿园、小学低学段教

师教学理念和水平,完善教研指导责任区建设,培养一批有

教研能力的骨干教师,并通过教研的力量引领各园所不断发

展;探索“幼小衔接”质量提升的方法与策略,依托教研指

导责任建设为基础,推动我校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特制

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二、活动时间

202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

三、目标任务

提高广大一年级教师幼小衔接意识,采取有效教研,消

除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畏难情绪,努力化解幼儿园和小学

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学习习惯、空间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促使幼儿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

基础。

四、采取措施

1.注重幼小课程融通。加强幼儿园和小学课程之间相互

衔接的,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

学进度,保证儿童学习内容的连续性,让儿童在心理上形成

熟悉感,减少不适应感,促使儿童较快地接受新的学习内容,

从而避免因课程断层或重复让儿童产生焦虑。

2.强化教师一体培训。建立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培训

一体化机制,每学年开学前至少安排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分

别到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为期1—2周时间的见习或实习,促

使其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为引导适龄儿童从

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奠定基础。

3.加强衔接教学研究。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成立幼小

衔接合作小组,通过教学观摩、集体研讨等方式让幼儿园教

师和小学教师互相了解对方的教学内容、工作方法,互相交

换儿童的信息。

4.了解儿童真实需求。儿童是幼小衔接的主体,教师是

为儿童升入小学服务的。区教研室将要求全体一年级老师让

儿童自由表达在面临教育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时的感受、思考,

儿童内心对小学的期待、兴奋、担心、焦虑等等。教师应尊

重儿童的需求,让儿童体验到被尊重的积极情绪体验。

5.做好适应学习指导。幼儿园教学以游戏和活动的方式

进行,小学则主要通过教授方式进行,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使得儿童在进入小学时往往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导致儿童

出现自卑、焦躁、恐惧、紧张、厌学等不良情绪。我们将一

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性教育,

并加强教学研究,改善一年级教学方式,促使儿童在知识层

面获得经验的连续增长,从而减少儿童过渡的“坡度”,强

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帮助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的学

习和生活。

6.坚持“零起点”教学。大部分家长为了幼儿在一年级

时不被落下,很早就开始教授幼儿或是为幼儿报培训班学习

一年级课本内容,认为只有提前学习,等到幼儿上一年级时,

才不被同龄人落下,然而,这种方式只会让学生难以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新学年,我们将严格要求各小学一年级坚持

“零起点”教学,切实消除家长顾虑,努力通过课堂教学引

领学生习得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

五、序时安排

1.第一阶段(2023年5月8日—18日)一体培训:开

展幼儿园教师与小学一年级教师一体化培训,让幼儿园教师

和小学教师全面了解对方的工作内容和教学方式。

2.第二阶段(2023年5月25日―31日)课程融合:组

织一年级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重新调整一年级课程设置,

尽最大可能让一年级课程与幼儿园课程无缝衔接。

3.第三阶段(2021年6月1日—10日)互动观摩:开

展幼儿园教师到小学、小学一年级教师到幼儿园教学观摩活

动,进一步更新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意识,全面促

进一年级教室转变教学观念。

4.第四阶段(2023年6月H0—2023年6月20日)教

学研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促使一年级教学逐

渐由游戏化、活动化发展为探究化、体验化,促使儿童逐步

适应一年级学习生活。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实施方

按照2023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要求,以“幼小衔接,

我们在行动”为主题,提高广大一年级教师幼小衔接意识,

采取有效教研,消除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畏难情绪,努力

化解幼儿园和小学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学习习惯、空间环

境等方面的差异,促使幼儿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为儿童的

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强幼儿园和小学课程之间相互衔接的,调整一年级课

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保证儿童学习

内容的连续性,让儿童在心理上形成熟悉感,减少不适应感,

促使儿童较快地接受新的学习内容,从而避免因课程断层或

重复让儿童产生焦虑。

二、工作思路

小学低年级是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转向抽象思维发展

的关键时期,也是从游戏为主的学习转向规范的课堂学习的

过渡阶段。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切实做好小学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具体为:执行“零起点”

教学,严肃课程计划,完善“综合活动”方案,注重对一年

级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科学习方法的习得,让学生

学会学习。通过开展新生及家长亲子培训活动、新生的全覆

盖的家访、一二年级任课教师的专题培训、常规教学研究课、

入学准备综合展示活动等环节,加强一年级新生的行为规范

养成,指导学生迅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

念,端正教育思想,让老师充分认识到“实施零起点教学”

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同时根据学校实际,

组织一、二年级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尤其是对一年级准备期

教学要求进行解读学习,剖析《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

要求的调整意见》等文件,并根据学习培训作出反馈、分析、

研究,制订相关的实施措施。

(二)严格相关计划,依法规范办学

严格招生制度,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坚持免试入学,并

通过家长会、入学演习等形式做好幼小衔接,切实做好儿童

入学后的过渡和适应教育。严格课程计划,把规范落实课程

计划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中之重,不随意提前教学进度、

不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让学生喜欢学

习,增进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教学规范,一年

级新生入学后必须坚持零起点教学,各门课程要严格按照课

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规定目标进行教学,不得自行增加教学内

容、提高教学要求、加快教学进度。

(三)强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益

1.强化校本教研活动。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团队,抓好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

教师培训。认真细致地组织好有关专题培训。加强教师的学

习和研讨,要求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

理特点及他们的生活经验,设计出丰富多样、有趣、有意义

的活动内容,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兴致地投入到

学习活动中去。

2.强化日常教学活动。

要求一二年级任课教师全员参与课程实施,集体备课,

认真上课,做到专课专用。

备课要求:要凸现学生年龄特征以及教学要求,不随意

拔高,在备课中要顾及学生的情绪、兴趣、层次,注重活动

的合理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以活动、游戏、情景创设等

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另外,备

课不仅仅是备课本,还要备常规教学,备姿势指导,备习惯

养成。因为,好习惯才能成就好知识。

上课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应合理把握授课时间与学生

活动时间的比例,应给予学生充分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在活

动中知道并逐步掌握基本的习惯要求和行为准则,使学生在

行为、情感、兴趣等方面有所收获。切忌急于求成,简单灌

输.每节课应留出10~15分钟练习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作

业。

课堂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订正,提倡当堂面批和个

别辅导。重视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书写工整、及时订正等良

好作业习惯。

3、强化团队合作。

开展一、二年级课堂教学研究课、示范课教学活动,通

过引领、模仿、实践等环节提升教学实效,并以参与式研讨

为主要形式集中和分学科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在体验

互动中切实提高教师实施“零起点”教学的能力.同时利用

校园“工作群”、教师博客、备课组教研活动等平台,强化

各科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研究教学中的经验与困惑,及时调

整教学设计。

(四)严格作业制度,减轻学生负担

要从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出发,

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形式多样,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和趣味

性,不搞机械性的重复训练。要保证多数学生能在课内完成

书面作业,其余学生也能在校内完成。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及教辅资料征订,控制学生作业总量,

不准超量布置课内外作业,确保学生有自主学习时间、空间。

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五)实行动态监管,提高执行效益

深化“一日巡课”制度,突出行政值周、值周教师的巡

视、督察、指导,规范学生的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音体

美等课程的严格执行,深化教学五认真调研,及时了解学生

的课堂学习行为、作业布置等情况,并及时反馈跟进,优化

课堂教学的执行效益。

(六)夯实课外活动,营造快乐氛围

丰富校园活动。以大课间为主平台,以音乐、美术、体

育课为主阵地,结合学校书香工程经典诵读、名著导读课程

的开展,充分发挥体育、艺术、科技2+1+1和社团的作用,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快乐参与,为低年级学生提供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七)优化评价方式,引领学生发展

把评价纳入学校的学位晋级制度,并根据课程的目标内

容,合理设计评价目标、内容与方式,对学生学业水平采用

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

习动力等评价结果采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四

级评价,并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

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采用“课堂即时评价、亲

子合作评价、学校综合评价”等方式,通过口头激励性表扬、

“五角星”“小红旗”等物品评价、观察评价、星级评价、

学习之星等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并适宜指出学生做得不理

想的地方,提出希望,优化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兴趣和情

感沟通,让学生快乐进步。不组织任何形式的小学一至三年

级学科“统测”。

(A)开展亲子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多与对应幼儿园沟通,开展切实有效的幼小衔接活动,

并确立在开学前召开新生家长会制度,向家长说明零起点教

学的意义和相关要求。同时,在学期中通过一年级亲子培训、

家长学校、QQ群等平台,向家长宣传“零起点”教学要求,

开辟“家长须知”、“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

息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以达到家校合一的教学效

果。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实施方

为认真贯彻落实《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精神,以“幼

小衔接,我们在行动“,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

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

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

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疫情常

态化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进入小学

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

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大班幼儿

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加强纪律教育。幼

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

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特指定本

方案

一、活动主题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二、目的意义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学前幼儿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

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

比高考、中考都要变化巨大。这个阶段的家长和孩子在短时

间内有着太多的不适应,作为家长面临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考

核,诸多家长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困惑。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

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

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

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

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

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

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

过这个转折期,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

的基础。

三、指导思想

1.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

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

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

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

求。

3.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

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

有机结合,尤其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

一致性。

四、活动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

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

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

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

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五、活动时间

202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

六、活动对象

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七、活动形式

1.专家专题讲座。

2.幼儿外出参观。

3.模拟小课堂。

4.宣传园地。

5.家园共育。

八、具体工作

(一)环境准备。

1.心理环境:

关注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

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

生活。同时,着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及自控能力。进入小学

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在幼儿园中,

幼儿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师提醒和引导,进入小学后,更多的

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控制冲动,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

定的任务。

因此,从思想上让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升入小学,

需要不同于幼儿园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养大班幼儿

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质环境:

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

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

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

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

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

(二)知识准备。

1.注意水平的衔接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

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而幼儿园的孩子需要老师

的提醒与引导,多为无意注意,容易游离。针对这一变化,

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

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

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

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

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

入学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

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

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

活动。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

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教师应根据幼儿学

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

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

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

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三)实施内容。

1.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实施:

(1)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

动、课间活动。

(2)把幼儿带进小学生课堂,比较两者教学氛围与组

织形式的不同。

2.时间、内容上的衔接与调整实施:

(1)内容与技能上的衔接:

①学会整理。

②学会生活。

③学会自主。

④学会劳动。

⑤善于倾听。

⑥自主阅读。

⑦握笔训练。

(2)物品上的准备。

每位幼儿坚持每天背小书包来上幼儿园,选择每天要带

的生活用品。

3.结合新课程学习活动的衔接实施:

(1)模拟小学课堂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创设“小学生

之家小课堂”等区域,创设与小学接近的学习环境,模仿小

学生上课、写字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

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根据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组织幼儿生活、

学习、游戏、运动。

4.我们毕业了实施:

大班毕业典礼家长方面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

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幼儿园、学校、家庭、社

会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

具体形式有:

(1)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

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

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

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

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家长园地、成长快乐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每月一

次的成长快乐手册,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

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配合与

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

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

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

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

上的虎头蛇尾。

(3)家园互动充分运用好家园互动这一平台,增加与

家长沟通的频次,把幼儿的情况及时用QQ、微信群中进行反

馈与呈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根据孩子的具

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家园合作与培养,以求发挥其优势,改

正其习惯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时间与形式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

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

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

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

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

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5.教师方面:

(1)结合教研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

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

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4)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

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实施方

按照宣传月工作要求,以“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为

主题,“幼小衔接”问题广泛涉及到家庭、幼儿园、小学等

教育机构,并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幼儿园与

小学的研究”这一课题所获得的成果对当前有重大现实意

义。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单方面因素就能解决的,

需要调动各方面因素一起做好以下准备。特制定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

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幼小衔接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XXX、XXX、XXX

活动主题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活动时间

202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

三、主要目标

树立主动衔接意识,深化幼儿园和小学课改,减缓衔接

坡度;基本建立、完善幼小协同合作,家园校共育机制,明

显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构建科学适宜的双向衔

接工作体系,基本形成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

四、主要任务

(-)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1.明确入学准备教育内容。要从幼儿小班入园开始就注

重幼小衔接工作准备,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一是明确核心

内容。要树立科学衔接理念,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

规律,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

导纲要》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

的核心要求。二是开展丰富的一日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

活动,结合本园实际,设计丰富的“幼小衔接”主题活动。

三是加强习惯养成教育。重视培养幼儿倾听和阅读习惯,逐

步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四是做好环境准备。要根据实

际情况,适时、适当调整活动室的空间布局,逐渐适应小学

的教育环境。

2.实施全方位多维度衔接。幼儿园在开展入学准备教育

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全过程、重点阶段和全面性的衔接,即:

三年保育教育全过程衔接、大班下学期重点阶段衔接和幼儿

身心、生活和学习等全面衔接。要坚决防止片面性和“一刀

切”,坚决防止“小学化”倾向。

(二)开展入学适应工作

1.开展适应性教育。小学要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

适应期,要多维度地降低衔接的坡度,坚持“零起点”教学,

按照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实现双向衔接、科学

衔接、有效衔接,让幼儿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小学要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丰富

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要以游戏化、生活化、综合

化等实施方式,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调整一年

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在开设校

本课程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以《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

导要点》为核心,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做好课时安排,保障

教育效果。

3.调整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关注儿童身心

发展的连续性和差异性,探索实施增值性评价。创设与幼儿

园相衔接的班级环境,适度调整作息安排,积极倾听儿童需

要,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儿童逐步

适应小学生活。(负责单位:基教科、教师进修学校、各试

点小学)

(三)加强衔接专项培训

1.强化双向学习。了解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掌

握幼儿园、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确保幼儿园和小学的教

育价值取向一致。重点强化《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

《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的学习和解读,不断增强教

师双向主动衔接意识,提升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

突出问题的能力。

2.实行专家引领。通过邀请专家、名师开展系列讲座或

开展线上理念推送等形式,让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科学幼

小衔接观念,探寻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切实帮助儿童完

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成立由园(校)长、分管领

导、教务主任组成的园(校)级幼小科学衔接培训团队,通

过线上线下培训会,使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以促进幼儿

(儿童)身心发展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进入小学所需的

关键素质,学习有效帮助幼儿做好科学衔接的一些教育途径

和方法。

3.纳入师培项目。加大对《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

点》和本实施方案的宣传培训力度,将幼小衔接教育纳入对

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新入职教师培训和小学校长、幼儿

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特别要加强小学低段教师和幼儿园大

班教师关于幼小衔接的相关培训。按照《幼儿园入学准备教

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要求,引导教

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儿童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多方

面的准备,加强适应教育,切实提高园(校)长、教师科学

实施幼小衔接的能力。要利用园(校)本培训,帮助教师理

解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及任务,同时发挥试点园(校)帮带

作用,起到示范引领、辐射作用。(负责单位:教师进修学

校)

(四)建立幼小衔接协同机制

1.强化主动衔接和双向衔接意识。要树立主动衔识意识,

协同合作,完善共育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共同探讨研究幼

小衔接工作。要以孩子的终身发展为本,小学要主动向幼儿

园的大班教育靠拢,要从校园学习、行为能力、人际交往、

生活自理、安全自护五个维度不断强化和提升良好习惯的养

成,让每个孩子能够从幼儿园自然地走进小学生活(负责单

位:基教科、幼职成教科、教师进修学校)

2.建立幼小学习共同体。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深

入学习、研究和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

的指导意见》和两个“指导要点”,在衔接过程中把握住

“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等基本原则,做到全程、全面、双

向、科学衔接。(负责单位:基教科、幼职成教科、教师进

修学校)

(五)强化联合教研制度

1.建立幼小联合教研体。要切实发挥好教研的研究、指

导、服务作用,要建立幼小联合教研体,定期开展集体教研

工作,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研体的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年度计

划,开展一年两次的联合教研,一次由小学牵头,一次由幼

儿园牵头。(负责单位:教师进修学校)

2.完善教研制度。幼(小)教研员要共同牵头负责区域

内衔接教研工作,指导幼儿园和小学做好全面准备和适应,

定期联合深入幼儿园和小学,开展专项培训I,指导完善园(校)

本教研制度。(负责单位:教师进修学校)

3.推广试点成果。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在幼小衔接实践

中的突出问题,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提升教师专

业水平,推进幼小衔接课程实施。试点园(校)要定期开展

聚焦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

模式、教学案例,及时做好总结。重点突出大班阶段幼小衔

接关键能力的培养,形成《幼小衔接指导手册》,面向全市

幼儿园、小学低段发放,为全市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提供

参考。

(六)建立家园校共育机制

1.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幼小衔接工作作为

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好家长委员会的引导带动作用。

进一步统筹利用好社区资源,使其参与到幼小科学衔接工作

中。

2.充分发挥家长作用。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建立家

园校共育机制,搭建家园校沟通的平台,引导家长树立正确

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深刻理解幼小衔接的教育价值。小学、

幼儿园、家长要加强联系,立足儿童发展,切实解决学生情

绪发展、习惯养成问题。通过多方联动促进有效的儿童发展

评价。努力构建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关系,邀请各年龄

段家委会代表参与幼儿园、小学幼小衔接多元化评价工作。

3.开展家园校共育活动。通过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开放

日、开办家长培训课堂、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帮助家长认识

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开

展入学参观、模拟课堂、亲子游戏等丰富的家园校共育活动,

让家长和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了解小学生活和学习情境。指导

家长在家中模拟小学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使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做好衔接。

(七)加强督导,确保幼小科学衔接有效落地

将幼小科学衔接纳入督学督导工作计划,重点关注幼儿

园及小学的幼小衔接工作,特别是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和

小学一年级“抢跑”情况。督查小学是否坚持经验有起点,

知识零起点,努力通过课堂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