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生物高一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生物高一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生物高一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生物高一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生物高一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生物高一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对摩尔根等人得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B.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C.萨顿提出的遗传的染色体假说D.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2.人类的ABO血型由IA、IB、i基因控制。一般情况下,基因型IAIA或IAi为A型血,IBIB或IBi为B型血,IAIB为AB型血,ii为O型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双亲之一为O型血时,子女不可能是AB型血B.双亲之一为AB型血时,不可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C.子女之一为A型血时,双亲有一方一定是A型血D.子女之一为B型血时,双亲有一方可能是A型血3.下图为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等过程。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正常的人体细胞既不能完成③过程,也不能完成④过程B.②、③过程需要的原料有些相同,有些不同C.①、②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⑤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D.人的镰刀型贫血症、白化病性状分别是通过⑥、⑦途径体现出来的4.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有害物质。从纤维素的化学成分看,它是一种()。A.二糖 B.多糖 C.氨基酸 D.脂肪5.下图中字母表示真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他们均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②可能是①的单倍体B.③、④一定是单倍体C.①、③可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多倍体D.对于A、b基因来说,③、⑤一定是纯合子6.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B.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C.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D.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图甲为某幼苗横放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态,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幼苗1?4处生长素浓度变化曲线(虚线代表生长素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的浓度),图丁为种子萌发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的物质是___________。幼苗芽尖产生的生长素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属于细胞的_________运输。图甲中出现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中,能证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______________。A.根的向地生长B.茎的背地生长C.均能D.均不能(3)图甲幼苗横放后,2处和3处生长素浓度的变化依次对应图中的__________曲线和__________曲线。(4)图乙中C对应的浓度比图丙中D对应的浓度要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或“相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图丁曲线分析,___________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8.(10分)如图是红绿色盲家族遗传图解.图中有阴影的人代表患者,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1)图中Ⅲ代3号的基因型是_____,Ⅲ代2号的基因型是_____.(2)Ⅳ代1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是____.(3)Ⅲ代1号和Ⅲ代2号生一个色盲孩子的可能性是____.9.(10分)下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转录的模板是[]_________中的一条链,该链的相应碱基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的场所是[]_________,翻译的模板是[]_________,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是[]_________,翻译后的产物是_________。(3)③由细胞核到达目的地需要通过_________。(4)已知某mRNA中(A+U)/(G+C)=0.2,则合成它的DNA双链中(A+T)/(G+C)=_________。(5)图中如果③发生改变,生物的性状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⑴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__(填“a”或“b”)链中。⑵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___。⑶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时,需测定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2)某玉米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s和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某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其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3)玉米的高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①用方法Ⅰ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这种植株往往长得弱小,高度不育。若要获得可育植株,物理方法可采用________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图中所示的三种方法(Ⅰ~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②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Rr的F1植株自交获得F2,若将F2代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代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研究的是遗传因子(基因)在传种接代中的传递规律,萨顿以蝗虫细胞为材料,在研究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由此提出了基因就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等人从1910年开始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精巧的实验设计并通过对杂交实验分析,证明了萨顿的假说,因此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萨顿提出的遗传的染色体假说和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都对“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的得出有影响,A、B、C三项均错误;克里克1957年提出的中心法则与“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的得出无关,D项正确。【考点定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名师点睛】本题借助科学发展史进行考查,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2、C【解析】

人类的ABO血型是受IA,IB和i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的。IA和IB对i基因均为显性,IA和IB为并显性关系,即两者同时存在时,能表现各自作用。A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AIA和IAi,B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BIB和IBi,AB型为IAIB,O型为ii。【详解】A、双亲之一为O型血时,则这个亲本提供的配子的基因型是i,子女不可能是AB型血(IAIB),A正确;B、若双亲之一为AB型血(IAIB),则这个亲本提供的配子基因型为IA、IB,而O型血的基因型是ii,需要双亲都能提供i基因型的配子,所以双亲之一为AB型血时,不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B正确;C、若子女之一为A型血(IAIA或IAi),则双亲至少有一方含有IA,但不一定是A型血,比如:双亲的基因型为IAIB和IBi时,能生出IAi的A型血孩子,双亲没有一方是A型血,C错误;D、子女之一为B型血(IBIB或IBi)时,双亲之一有可能为A型血,比如:双亲为AB型血(IAIB)和A型血(IAi)时,能生出IBi的B型血孩子,D正确。故选C。3、B【解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DNA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逆转录,④表示RNA复制,⑤表示翻译;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有:①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②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详解】A.正常的人体细胞能完成转录和翻译,不能完成③逆转录和④RNA复制过程,③④只在少数病毒中存在,A正确;B.②是转录,所需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③是逆转录过程,需要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二者所需的原料不同,B错误;C.①②表示DNA复制和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⑤是翻译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C正确;D.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引起的,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异常引起的,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D正确。4、B【解析】试题分析:纤维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多糖,有葡萄糖经过缩合而形成的一种大分子物质,所以属于多糖,在人体的消化道内由于没有相关的水解酶,不会被人体分解.故选B.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5、B【解析】分析题图:①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②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③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④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⑤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②可能是①的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单倍体,A正确;④个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一定是单倍体,但③个体含有3个染色体组,可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三倍体,B错误;①含有四个染色体组,③含有三个染色体组,若它们都是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则均为单倍体,若它们都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则均为多倍体,C正确;对于A、b基因来说,③⑤中不存在等位基因,一定是纯合体,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图中各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1)根据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判断:①细胞内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②细胞中有几种形态的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内就有几条染色体;(2)根据生物的基因型来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可简记为“同一英文字母无论大写还是小写出现几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3)根据细胞内形态不同的染色体的条数判定一个染色体组含几条染色体,然后判定染色体组数。6、B【解析】

群落的演替根本原因是来自内部的因素,如土壤含量的变化。人为因素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但并不能最终决定群落演替的进程,A正确。

初生演替是从裸露的岩石即没有土壤的条件下开始的,而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都有原有土壤条件的保留,所以这样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是原有初生演替过程的一个阶段,不属于次生演替,B错。

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C正确。

群落演替一般包括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裸子植物阶段-被子植物阶段。D正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色氨酸主动在重力作用下,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AA1B2低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脱落酸【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考查对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理解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进而判断1〜4处生长素的作用情况。(1)合成生长素的前体物质是色氨酸。幼苗芽尖产生的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属于细胞的主动运输。重力作用下,生长素在靠地一侧分布较多,由于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2处被抑制,4处促进生长,所以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2)图中1处促进生长,2处抑制生长,证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3和4处均促进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3)图甲幼苗横放后,2处生长素浓度升高,且对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对应于A1;3处生长素浓度降低,但仍促进生长,对应于B2。(4)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图乙中C对应的浓度比图丙中D对应的浓度要低。(5)据图丁可知,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含量逐渐降低,说明脱落酸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8、XbYXBXB或XBXb1/41/8【解析】

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女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BXB,女性携带者的基因型是XBXb,女性色盲的基因型是XbXb,男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BY,男性色盲的基因型是XbY;男患者的色盲基因总是从母亲那里得来,传递给女儿;女患者的色盲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因此女患者的儿子和父亲都是患者。【详解】(1)图中Ⅲ代3号是男性色盲患者,因此基因型是XbY;Ⅲ代2号是表现正常的女性,且双亲不是色盲,有一个色盲兄弟,因此Ⅲ的2的基因型是

XBXB或XBXb,各占1/2。(2)Ⅲ-1的基因型是XBY,Ⅲ-2的基因型是

XBXB或XBXb,各占1/2,因此Ⅳ-1是红绿色盲携带者的概率是1/2×1/2=1/4。(3)Ⅲ-1的基因型是XBY,Ⅲ-2的基因型是

XBXB或XBXb,Ⅲ代1号和Ⅲ代2号生一个色盲孩子的可能性是1/2×1/4=1/8。【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人类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旨在考查学生对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并应用分离定律进行遗传病发病率的推算。9、④DNATACCGAAGAAAG②核糖体③mRNA①tRNA蛋白质核孔0.2不一定密码子具有简并性【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其中①是tRNA,能转运氨基酸;②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③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④为DNA分子,作为转录的模板。(1)转录的模板是④DNA中的一条链,根据③mRNA上的碱基序列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该链的相应段碱基顺序是TACCGAAGAAAG。(2)翻译的场所是②核糖体,翻译的模板是③mRNA,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是①tRNA,翻译后的产物是蛋白质。(3)③mRNA是细胞核内转录形成的,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并与核糖体结合。(4)mRNA中(A+U)/(G+C)与双链或者单链DNA中(A+T)/(G+C)相等,所以若某mRNA中(A+U)/(G+C)=0.2,则合成它的DNA双链中(A+T)/(G+C)=0.2。(5)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mRNA上的碱基发生改变,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改变,因此生物的性状也不一定改变。【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图中四个数字代表的物质名称,并明确各自在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中的作用。10、(1)GUCUUC4a(2)1/44:1(3)减数第二次分裂时4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解析】(1)起始密码子为AUG说明是基因M以b链为模板转录,基因突变后,密码子由GUC变成UUC。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有丝分裂复制后最多,有4个,转录模板为a链。(2)MMHH和mmhh杂交得到F1为MmHh,自交得到F2,出现9:3:3:1的分离比,其中自交不分离的,即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M-H-)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的比例为4:1。(3)H、h基因在4号染色体上,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而出现HH型配子,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4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