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课件8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比赛一等奖课件_第1页
诗词五首课件8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比赛一等奖课件_第2页
诗词五首课件8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比赛一等奖课件_第3页
诗词五首课件8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比赛一等奖课件_第4页
诗词五首课件8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比赛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诗词五首第1页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第2页

王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721)进士。先后担任太乐丞、济州司仓从军、右拾遗、监察御史等职。后为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禅司诗,故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乃盛唐山川田园诗派出色代表。早岁边塞诗沉雄慷慨,意气飞动。山水田园诗,或壮丽雄阔,或清幽恬澹,“诗中有画”。有《王右丞集》,《全唐诗》存诗四卷。第3页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叙事:单车问边描写:路途情状写景:大漠风光叙事:照应开头叙述作者出使塞上艰辛行程,以简略笔墨刻画奇特壮美塞外风光,描绘出大漠雄浑气势,歌颂了河西军队声威,也表示了作者了抑郁、孤寂心境。第4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第5页

颈联,写景,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五六句以出众描写,道出了边塞之景奇特壮丽和孤寂之感。“大漠”“大”写边疆沙漠,浩瀚无边;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那一股狼烟就显得格外醒目,所以称作“孤烟”,“孤”是写其景物单调;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渺无尽头黄河,唯有“长”字才能表示出给人视觉印象;落日,又加上“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沧茫感觉。一“长”一“直”又一“圆”,似几何图形一样展现在天地间,大气浩瀚又寂静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上下联中,“长”字配合“大”,“圆”字配合“直”,都对得工整而巧妙,后人尤其对“直”和“圆”两字极尽赞美。第6页

尾联,叙事,照应诗题和开头。作者此行目标是慰边,但在萧关碰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还在前线。可见即使打了胜仗,都护并没有放松警戒。诗句流露出对都护赞叹。第7页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艰辛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声威,同时也表示了诗人抑郁、孤寂思想感情。开头两句交代了作者去向。二三两句既概括地交待了行程,又抒发了作者内心不平。五六句以出众描写,道出了边塞之景奇特壮丽和孤寂之感。结尾两句以写抵达边塞作结。主旨第8页《使至塞上》作者是__朝___,字___,太原祁人,是___派代表。他与___齐名,并称“王孟”。本诗选自____。诗中用___________(原句)描绘出一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沙漠美景。作者在本诗中即景设喻,比如在颔联中以蓬和雁来比喻__,暗写了作者______之情。这与首联和颈联___、____两个意象呼应。唐王维山水田园摩诘孟浩然《王右丞集笺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自己内心抑郁和孤寂单车孤烟第9页1.以下对这首诗了解,不恰当一项是()A.颔联即景设喻,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迫见到边关将士心情。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然出现一股狼烟格外醒目,所以称做“孤烟’’。‘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婉蜒远去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特征,又准确表示了诗人感觉。

D.“落日”,原来轻易给人以感伤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感受,意境雄浑。A第10页2.以下对这首诗了解和分析,不恰当一项是

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标、抵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目标。

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时间是秋天。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

D.本诗经过写诗人出使塞上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塞外风光,表示了诗人因为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孤寂心情。诗中既反应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赞叹。春天B第11页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第12页杜牧,字牧之,号樊川,

京兆万年人,太和三年进士及第,因为性情刚强、直陈利弊,得罪当权,所以不为重用,使他有怀才不遇感觉,于是浪迹于江湖,饮酒赋诗以自遣,他作诗技巧甚高,文字鲜明华丽,却又充满对人生感叹,后世认为杜牧诗豪迈气慨,在晚唐中自成一格,为了别于杜甫,世称“小杜”。他诗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第13页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行)互文:朦胧冷清写景(见)时间地点叙事(闻)(感)表面批评歌女,实则醉生梦死达官贵人,表示忧虑抒怀诗人触景生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缅酒色,不理朝政上层人物,表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关心。第14页

“烟笼寒水月笼沙”,写迷蒙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写出迷茫、冷寂。这是秦淮河漂亮夜景,着墨不多而风情毕现,意境非常淡雅。连用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烟、寒水、月、沙,都是最能反应秦淮河风貌特有景致。

“夜泊秦淮近酒家”,点名“夜泊”,交待写诗时间、地点;反应秦淮繁荣。以“近酒家”三字引出下文“商女”出场。

两句表现出忧愁伤感。第15页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是全诗意旨所在。“后庭花”作为亡国之音历代是忌讳唱,但在秦淮河美好夜色里,“不知亡国恨”歌女偏偏唱这不祥之音。试想一下,歌女所唱,还不是为取悦寻欢作乐达官贵人吗?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是听歌这帮家伙。“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感叹之深;一个“犹”字,凸现出诗人忧愤之切。在杜牧看来,晚唐政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依然过着纸醉金迷生活,今日听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自己就要上演亡国悲剧了。这是一首带有讽诫意味诗,

表现出讽刺和忧国。这首诗一直被看做杜牧七绝代表作,情景交融,含蓄蕴藉,极具神韵。第16页

这首诗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所闻,借古讽今,抨击那些沉湎酒色、醉生梦死、苟且偷生、不理朝政上层人物,表示诗人对国家命运关心和忧愤。主旨第17页

《泊秦淮》作者是____,字______,______朝______家。后人常称______为“老杜”,称______为“小杜”。我们学过他_______。本诗选自______。诗中写统治阶级纵情声色、醉生梦死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杜牧牧之唐文学家杜甫杜牧《赤壁》《樊川诗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第18页1.以下对这首诗了解和分析,有误一项是()A.第一句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景象。

B.第二句写诗人小船停泊在秦淮河靠近对岸酒家地方。一个“夜”字,既点明时间,也暗指当初社会黑暗。

C.第三四句,作者借写歌女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颓靡世风和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统治者。

D.这首诗于情景交融意境中,表示了诗人对历史深刻思索,对现实深切忧虑。B第19页2.以下对这首诗了解和分析,不恰当一项是A.首句写轻轻暮霭和淡淡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河水,笼罩着两岸寂静沙滩,表现了一个空冷愁寂情调。B.次句写夜晚时分,诗人小船停泊在秦淮河靠近对岸酒家地方。“近酒家”使读者联想到秦淮河两岸是灯红酒绿,用户颠狂暴饮地方。C.三四句写实,由商女之歌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了豪绅权贵沉溺于酒色,含蓄深沉。

D.这首诗情景交融,形象而经典地表现了晚唐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荒淫联想到江河日下晚唐命运,委婉含蓄地表示了诗人对历史深刻思索。C感怀第20页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第21页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唐代后期,在统治集团内部党派激烈斗争中,李商隐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诗歌,有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痛苦心情,有反应晚唐政治生活,有是托古讽今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诗有独特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格调婉转缠绵。有《李义山诗集》。

第22页李商隐诗以含蓄隐晦、精美典雅著称,他十多首《无题》诗就很能代表他诗风。这首《无题》诗大约出于一个女子口吻,写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心情。第23页三、研读赏析1、识体: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引导探究(1)此诗从哪个字一眼就能看出它所写内容?别(2)首句中两个“难”字意义上有何区分?相见难别亦难——相见机会难得——相别难舍难分情深意厚第24页(4)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方尽”——隐指“思方尽”“烛泪”——隐指相思之泪

巧用双关思索:诗人仅仅是在说”春蚕吐丝,烛泪流干”吗?想要表示一个什么样情感呢?明确:巧用双关、比喻表示生死不渝忠贞爱情第25页(5)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寒

———写别后担心选取了两个经典生活场景(构想):晓镜(但愁)—久别相思,只担心容颜衰减夜吟(应觉)—更显体贴入微、关心备至第26页

前四句(首联和颔联)—抒难舍难分之情,表爱情坚贞不渝、至死不变后四句(颈联和尾联)—对别后构想和希望3、小结:第27页四、扩展延伸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诗,除了歌颂爱情执著,人们还赋予了它别什么意义?j明确:歌颂爱情坚贞不渝歌颂无私贡献已醇化为一个哲理,其涵义也远远超出了它本意。第28页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离别担心,希望各自珍重强作宽慰,似近实远第29页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选自______,作者李商隐,_____代人,与同时代另一位诗人_____齐名,合称为“小李杜”。此诗是写恋人间分离和相思。诗中以比喻方式展示“恋人间生死随”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这两句诗多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义山诗集》唐杜牧春蚕到死丝方尽,那些默默无闻,无私贡献人们蜡炬成灰泪始干第30页1.以下对这首诗了解和分析,有误一项是()A.首联采取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写法,叙与情人难分难舍之景,抒深挚相思之情。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春蚕”和“蜡炬”作比,“丝”是“思”谐音,以示两人情爱之深,只要有一息尚存,则志不稍懈。这二句一直沿用,表示对某种事业、感情忠贞不渝。

C.颈联有相劝相惜之意。希望能珍惜自己身体。“但愁”“应觉”含有必定之意,暗含体贴入微关爱之情。

D.尾联中“蓬山”是指对方居住之处,“青鸟殷勤为探看”是希望有使者传递信息,互致问候。C猜测第31页2.以下对这首诗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首联先用两个“难”字强调,再用“百花残”这一形象渲染,点出两个有情人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

B.颔联以春蚕蜡炬作比,更深入写出两个有情人之间感情缠绵沉痛与坚贞不渝。

C.颈联用“晓妆对镜”“良夜苦吟”这两个意象,表示了情人之间那种惺惺相惜、体贴入微苦情蜜意。

D.尾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是再次从正面渲染离情之难,表示了对亲人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D侧面衬托第32页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第33页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北宋早期著名宰相、著名词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他一生富贵优游,卒谥元献。累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韩琦等均出其门下。曾以枢密副使出知应天府,延请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其词清新婉丽,“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名句。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初词坛耆宿。词集存《珠玉集》和清人辑《晏元献遗文》。第34页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看似写景,实则抒情,怀旧之感、惜时之意。“天然奇偶”,直抒寂寞感伤。“独”突凄清寂寞,“徘徊”表依恋。情愁无奈,时光不再。第35页“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是传诵千古佳句,被誉为“天然奇偶”,“无可奈何”,表现出对落花怀着深深叹息;“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燕带着迷离思绪,词人似乎失去了什么,又似乎拥有了什么,似虚似实,意味深长。第36页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灸人口篇章。词上片经过对眼前景物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一曲新词酒一杯”,在作者记忆中,最难忘怀却是去年那次歌宴。“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场所。此句中正包蕴着一个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伤今之情。第37页这是晏殊一首脍炙人口小令,词人由自然规律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流逝无限惆怅。第38页《浣溪沙》选自____,是__朝___写,字___,抚州临川人,是___派词人。《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传诵千古佳句是:____________。《珠玉集》宋晏殊同叔婉约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第39页1、以下对这首词了解和分析,有误一项是(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抒发了词人“年年岁岁花相同,岁岁年年人不一样”感伤情怀。

B.“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由自然规律变迁更替,流露出对美好景物留恋,同时也不免对时光流逝感到无比惆怅。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面为实笔,实则虚笔,这种虚实相间钓写法使它们内涵更为丰富,深蕴着生活哲理。

D.“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突出了凄清寂寞之感,“徘徊”一词,将词人对漂亮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C第40页2.以下对这首词了解和分析,有误一项是A.上片写词人在落日余晖中饮酒填词富贵闲适生活,将一个犹豫满志、闲散寻欢之态充分表现了出来。B.下片借“花落去”与“燕归来”抒写了消逝中再现,重现中改变,以及词人感受和思索,深蕴着生活哲理。C.这首词以“独”字为词眼:独自饮酒,独自伫立亭台,独自徘徊于小径。全部思绪都是由这“独”字而来。D.全词借景抒怀,从文字上看是流连光景,而更深一层是对人生易逝感叹。感伤怀旧A第41页水调歌头苏轼第42页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洵之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礼部员外郎,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于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大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格调。第43页

《水调歌头》:这是苏轼一首久负盛名词。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一样,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地方为官,以求弟兄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背景第44页一、给标出字注音:宫阙()琼楼()绮户()婵娟()不胜寒()丙辰()quèqióngqǐchánshèngchén第45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搞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第46页我想要乘借风力返回天宫,又怕在那雪白玉石修筑月宫里,那么高地方,一定严寒得受不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第47页译文:面对自己清爽影子,站起来尽情起舞,又哪里像在人间发生事呢。起舞搞清影,何似在人间。

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这说明苏轼愿意在地方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个主动人生态度。第48页讨论了解质疑一、读上片,回答下列问题。

在人间,作者孤独、寂寞,感受到只是失意与别离折磨。词中哪一句表达了作者向往天上宫阙,不愿留在人间?为何?“我欲乘风归去”第49页讨论了解质疑二、读上片,回答下列问题。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搞清影,何似在人间。”词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词人内心矛盾?第50页词上片,写词人月下欢饮时联想和想象。词一开篇接连两个发问,其一,天上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其二,不知月亮上,“今夕是何年”?这么问题李白也曾问过:“青天有月来见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相比之下,苏轼这一问,问得愈加痴迷。很显著,词人因思亲情切而生寂寞之感,不由把酒问月,并想象着月宫今夕情景;但当他想到月宫清寒,又不免迟疑起来,于是,词人转而抚慰自己:在天上起舞,只有清冷影子相随,怎么比得上留在温暖人间呢?隐约透露出在现实中苦闷难谴,欲求解脱情绪。第51页上片:抒发自己对政治感叹。

写作者在“天上”“人间”徘徊、矛盾。小结:第52页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译文:月光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何要经常在人们别离时候出现圆月呢?第53页译文:人们都会有悲伤、欢乐、分离、会合,月亮也有显现、隐没、浑圆和残缺时候,这类事情从古至今都难以圆满处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第54页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译文:只希望人们都能够长久平安,就能和远在千里之外亲人共同观赏美好月色啦!深入自我抚慰,自我解脱,使全诗顿时开朗,表现作者旷达、乐观精神境界。(千古名句)第55页讨论了解质疑三、读下片,回答下列问题。

夜已深了,失意和离愁,涌上心头,使词人难以成眠。“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无眠人是谁?为何无眠?是作者苏轼。第56页讨论了解质疑四、读下片,回答下列问题。

这首词表示了作者怎样胸襟和感情?第57页

下片对月怀人,抒写对弟兄思念之情,以主动乐观旷达情怀作结。小结第58页上阕——望月问天(写景)下阕——对月怀人(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明月—天上宫阙—玉宇琼楼月圆—人圆想象联想景物{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宫阙、琼楼玉宇实写虚写写作手法:想象和联想

第59页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人生态度?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感叹,反应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主动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念头,表现了他旷达胸怀和乐观情致。第60页本词主题

这首词表示了诗人旷达胸襟和对亲人思念。

第61页讨论了解读下片,回答下列问题。

由怨月

到感悟人生

最终又说

以共赏人间美景作结。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

胸襟。

2、词中作者感情有哪些改变?不应有恨人有悲欢离合何事长向别时圆?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旷达第62页1.以下对这首词了解和分析,不恰当一项是()A.词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心情及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

B.词下阕表示了作者旷达豪迈情怀。其中,点明题旨句子是“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这首词是写诗人对亲人思念,因而,整首词充满了伤感、压抑情调。D.这首词把“天”与“月”人格化,创造了一个神话般境界。C第63页2.以下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一项是().A.这首词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但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主动奋进情绪和对天上宫阙向往和留恋。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既是责怨月圆得不是时候,又是对弟弟和自己宽慰。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想象和浪漫情致,具强烈艺术感染力。A想象第64页3、

选择以下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一项。

A.词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心情及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

B.词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境界。

C.词下阕点明题旨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词下阕表示了作者旷达豪迈情怀。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