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陶集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亳州市陶集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亳州市陶集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亳州市陶集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亳州市陶集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亳州市陶集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单选)电流表A和电压表V均可视为理想电表.现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正确的是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B.小灯泡L变亮C.电容器C上电荷量减小D.电源的总功率变小,效率变大参考答案:C2.如图,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绝缘轻质弹簧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上面放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小球与弹簧不连接,施加外力F将小球向下压至某位置静止。现撤去F,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重力、电场力对小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小球离开弹簧时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则上述过程中:A.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C.小球的机械能增加D.小球的电势能减少参考答案:BD3.由于万有引力和库仑力具有相似的规律,所以引力场和静电场之间有许多相似的性质,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例如电场中反映各点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是电场强度,其定义式为,在引力场中可以用一个类似的物理量来反映各点引力场的强弱.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如果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位于距地表R处的某点,则下列表达式中能反映该点引力场强弱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d4.(单选)将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某一高度处竖直上抛,一段时间后物体回到原出发点,已知空气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所用时间与下降过程所用时间相等B.上升过程所用时间小于下降过程所用时间C.上升和下降过程,小球的机械能都减少,且上升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下降过程D.在出发点,上升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小于下降时的瞬时功率参考答案:BC5.(单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A.aA=

B.aA=C.aB=

D.aB=参考答案: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在“观察水波的干涉”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O1、O2为波源,实线表示波峰,虚线为P位置与波源连线,且O1P=O2P.(1)P点是振动加强点(选填“加强”或“减弱”).(2)(单选题)若有一小纸片被轻放在P点浮于水面上,则此后纸片运动情况是D(A)一定沿箭头A方向运动

(B)一定沿箭头B方向运动(C)一定沿箭头C方向运动

(D)在P点处随水面上下运动.参考答案:解:(1)据图可知,两列波的波长相同,所以两列波的频率相同,由于且O1P=O2P,所以路程差为半个波长的整数倍,所以该点P为振动加强点.(2)据波传播的特点,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而是在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所以小纸片在P点随水面上下运动,故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1)加强;(2)D.7.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a)所示,x=0.30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b)所示,该质点在t=0时刻的运动方向沿y轴_________(填“正向”或“负向”)。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30m,则该波的波长为_______m。参考答案:8.某同学为估测摩托车在水泥路面上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设计了下述实验:将输液用的500ml玻璃瓶装适量水后,连同输液管一起绑在摩托车上,调节输液管的滴水速度,刚好每隔1.0s滴一滴,该同学骑摩托车,先使之加速到某一速度,然后熄火,让摩托车沿直线滑行,如图是某次实验中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左侧是起点,单位:m)。设该同学质量为50kg,摩托车的质量为75kg,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估算(g=10m/s2)(1)骑摩托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2)骑摩托车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3)骑摩托车加速时的牵引力大小为

N参考答案:(1)3.79m/s2,(2)0.19m/s2,(3)497.5N

解:(1)已知前四段位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4-x2=2a1T2

x3-x1=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2)滑行时的加速度带入数据得:摩托车减速时的加速度a2=-0.19

m/s2,负号表示摩托车做减速运动.

(3)由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过程:F-f=ma

减速过程:f=ma2,

解得:F=m(a+a2)=497.5N

故答案为:(1)3.79m/s2;(2)0.19m/s2;(3)497.5N.9.如图是汽车牵引力F和车速倒数的关系图像,若汽车质量为2×103kg,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阻力恒定,最大车速为30m/s,则在车速为15m/s时汽车发动机功率为______W;该汽车作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______s.参考答案:

答案:6×104

510.一木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飞来射入木块中,当子弹进入木块深度最大值为2厘米时,木块沿水平面恰好移动距离1厘米。在上述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与子弹损失的动能之比为

。参考答案:

答案:2:311.一小球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运动过程中在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底片保管不当,其中位置4处被污损.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s,则利用该照片可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________m/s2.位置4对应的速度为________m/s,能求出4的具体位置吗?________.求解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计算,但要说明过程).参考答案:3.0×10-2(2.8×10-2~3.1×10-2均可)9×10-2能利用(x5-x4)-(x4-x3)=aT2可以求出位置4的具体位置(其他方法合理均可)

对于匀变速规律的考察是很灵活的,学生要善于在新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本题易错点在于位移的计算,难点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的选择,利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是最简单的.12.t=0时刻从坐标原点O处发出一列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4s末刚好传到A点,波形如图所示.则A点的起振方向为______,该波的波速v=_____m/s.

参考答案:

(1).向上(或沿y轴正方向)

(2).2.5【分析】利用同侧法可以得到所有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波向右匀速传播,根据传播距离x=10m,时间t=4s,求出波速.【详解】根据简谐横波向右传播,对振动的每一个质点利用同侧法(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垂直且在波的同一侧)可知A点的起振方向为向上(或沿y轴正方向);波向右匀速传播,根据传播距离x=10m,时间t=4s,则.【点睛】在波的图象问题中,由波的传播方向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是基本能力,波速公式也是一般知识,要熟练掌握和应用.13.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足够长玻璃管插在大水银槽中,管的顶部有一定长度的水银.两段空气柱被封闭在左右两侧的竖直管中.开启顶部连通左右水银的阀门,右侧空气柱长为L0,右侧空气柱底部水银面比槽中水银面高出h,右侧空气柱顶部水银面比左侧空气柱顶部水银面低h.(i)试根据上述条件推测左侧空气柱的长度为

,左侧空气柱底部水银面与槽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

:(ii)若初始状态温度为T0,大气压强为P0,关闭阀门A,则当温度升至

时,右侧气柱底部水银面与水银槽中的水银面相平?(不考虑水银柱下降对大水银槽中液面高度的影响,大气压强保持不变).参考答案:(1)L0,2h;(2)【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1)分别以两部分气体为研究对象,求出两部分气体压强,然后由几何关系求出右管内气柱的长度.(2)以左管内气体为研究对象,列出初末的状态,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求出空气柱的长度.【解答】解:(1)根据连通器的原理以及液体产生的压强可知,右侧的气体的压强:P1=P0﹣h则左侧气体的压强:P2=P1﹣h=P0﹣2h所以左侧空气柱底部水银面与槽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是2h.左侧空气柱的长度:L2=L0+h+h﹣2h=L0(2)关闭阀门A,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右侧的空气柱的压强增大,体积增大,由图可知,右侧气柱底部水银面与水银槽中的水银面相平时的空气柱的长度:L1=L0+h压强:P1′=P0设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是S,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得:得:T1=故答案为:(1)L0,2h;(2)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选修模块3-4)如图所示是一种折射率n=1.5的棱镜用于某种光学仪器中。现有一束光线沿MN的方向射到棱镜的AB界面上,入射角的大小。求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及此束光线射出棱镜后的方向(不考虑返回到AB面上的光线)。

参考答案:解析:由得(1分)

由得,(1分)

由<,可知C<45°(1分)

而光线在BC面的入射角>C,故光线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后,垂直AC面射出棱镜。(2分)

15.为了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用铁架台将长板倾斜支在水平桌面上,组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所提供的器材有:长木板、木块(其前端固定有用于挡光的窄片K)、光电计时器、米尺、铁架台等,在长木板上标出A、B两点,B点处放置光电门(图中未画出),用于记录窄片通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游标尺测量窄片K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mm,测量长木板上A、B两点间的距离L和竖直高度差h。(2)从A点由静止释放木块使其沿斜面下滑,测得木块经过光电门时的档光时间为△t=2.50×10-3s,算出木块经B点时的速度v=_____m/s,由L和v得出滑块的加速度a。(3)由以上测量和算出的物理量可以得出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μ=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h、L、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参考答案:

(1).(1)2.50;

(2).(2)1.0;

(3).(3)试题分析:(1)游标卡尺的读数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2)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因此可以用其通过的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3)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写出表达式,求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解:(1)主尺读数是2mm,游标读数是,则窄片K的宽度;(2)木块经B点时的速度(3)对木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据运动学公式有其中、联立解得: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由斜面部分AC和圆弧部分CB平滑连接,且圆弧轨道半径R=0.3m,整个轨道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个带正电的小球从斜轨道上高度h=0.8m的A点由静止释放,沿轨道滑下,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0.2kg,电量为q=10-5C,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C时速度为8m/s,g取10m/s2,求:(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2)小球到达圆弧轨道最高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E=6×105

N/C(2)N’=N=2.67(N)17.如图15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b=2m,斜面部分bc=4m,bc与水平面的夹角α=37°。一个小物体A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0.25,传送带沿图示的方向运动,速率v=2m/s.若把物体A轻放到a处,它将被传送带送到c点,且物体A不会脱离传送带.求物体A从a点被传送到c点所用的时间.(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参考答案:匀加速直线运动,由mgsin37°-μmgcos37°=ma2,解得a2=4m/s2。设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时间为t3,则有:bc=vt3+a2t32,解得:t3=1s。物体A从a点被传送到c点所用的时间t=t1+t2+t3=2.4s。18.2013年雾霾天气在我国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浓度高,空气质量下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是使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如图所示在雾霾的天气中有一艘质量为m=500t的轮船从某码头由静止启航做直线运动,并保持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额定功率不变,经t0=10min后达到最大行驶速度vm=20m/s,雾也恰好散开,此时船长突然发现航线正前方s0=480m处有一只拖网渔船正以v=5m/s的速度沿垂直航线方向匀速运动,此时渔船船头恰在此时位于轮船的航线上.船长立即下令采取制动措施,附加了F=1.0×105N的制动力,结果轮船到达渔船的穿越点时,渔船的拖网也刚好穿过航线,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已知渔船连同拖网共长L=200m,轮船航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试求:(1)轮船减速时的加速度(2)轮船的额定功率(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