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依据及编制原则..................................................1
1.1编制说明..................................................................1
1.2编制依据.................................................................1
1.3编制原则..................................................................2
第二章工程概况..................................................................3
2.1工程简介.................................................................3
2.2围护结构形式.............................................................3
2.3工程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5
2.4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5
2.5管线现状................................................................6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8
3.1组织管理体系............................................................8
3.2施工进度计划...........................................................10
3.3资源配置计划...........................................................10
3.4基坑开挖................................................................11
第四章施工工艺及方法...........................................................14
4.1基坑降水................................................................14
4.2土方开挖施工............................................................20
4.3混凝土支撑施工.........................................................27
4.4钢支撑架设与拆除........................................................27
第五章基坑监测.................................................................37
5.1监测目的与原则..........................................................37
5.2监测组织与流程.........................................................38
5.3监测项目及监测仪器.....................................................39
5.4监测项目及布点原则.....................................................40
5.5监测警戒值及四级预警...................................................42
5.6监测工作管理...........................................................54
5.7信息反馈...............................................................56
5.8监测工作保障措施.......................................................57
5.9现场安全巡视...........................................................59
5.10应急预案..............................................................60
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62
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63
7.1质量保证体系............................................................63
7.2施工管理模式............................................................63
7.3项目部质量管理网络......................................................64
7.4质量标准及施工质量要求..................................................64
7.5主要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65
第八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68
8.1安全保证措施............................................................68
8.2降水井施工...............................................................69
8.3基坑开挖、支撑..........................................................69
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71
9.1.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体系.................................................71
9.2.制定防止和减轻水流、大气污染措施.......................................73
9.3.控制扬尘及废气..........................................................73
9.4.防止噪声污染............................................................73
第卜章应急预案.................................................................74
10.1组织措施................................................................74
10.2应急救援程序...........................................................74
10.3危险源分析及对策.......................................................75
10.4应急救援................................................................78
10.5应急救援物资设备.......................................................78
10.6应急指挥人员名单及各部门电话..........................................79
10.7应急救援措施...........................................................79
第十一章附图..................................................................83
第一章编制说明、依据及编制原则
1.1编制说明
为预防建设工程围护结构施工及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结构变形甚至基坑垮塌等安
全事故,保证施工安全,根据建质[2009]87号文件的要求,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
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以及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
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
水工程,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
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基坑围护及土方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施工技
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和技术负责人签字,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后,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方案论证通过后,根据专家组的论证报告,对专项施
工方案进行补充修改完善,经项目部和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
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省体育馆站开挖深度超过5m,达到规定的超过一定规模的危
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中深基坑工程的标准,故需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
证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
1.2编制依据
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2、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0]5号);
3、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省体育管站车站主体围护结构设计图纸;
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
5、《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7、《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8、《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范》(GBJ404-1987);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
1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JB50194-93);
1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1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1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5、《精密水准测量规范》(GB/T15314-940);
16、施工平面布置图和施工场地及邻近区域内地下地上管线、地下障碍物、地面原
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等的调查资料;
17、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1.3编制原则
1、符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能够切实指导现场施工;
2、根据本标段工程的水文和地质条件及地下管线分布等情况,严格控制土方开挖
各项指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3、坚持以现场量测数据作为指导施工的科学依据,及时调整施工技术参数;
4、充分考虑城市施工特点,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科学安排作业顺序,从场地布置、
施工工艺等方面入手,减少对周边环境正常的生产生活、城市管理、环境等的影响;
5、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保证施工质量。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起点位于主城西部西山公园站,沿春雨路、人民西路、东风
西路、东风东路至规划太平路,终点位于主城东部的东部客运中心站。省体育馆站为昆
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的中间站。
本站省体育馆站位于东风东路与环城东路交叉路口以西道路下方,为地下二层岛式
站台车站,起止里程为YCK17+016.700〜YCK17+481.1,车站全长464.4m,标准段宽
21.7m,基坑开挖深度15.1-18.2m,车站设置4个出入口与2组风亭,车站附属建筑
面积为26581n)主体建筑面积为13436m)总建筑面积16094有效站台宽度11m、
长度118m。详见附图1省体育馆站总平面图。
省体育馆站总投资24021万元,合同工期2011年4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
车站主体围护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Y=1.10;变形控制标
准如下:
地面最大沉降量<0.15/H(H为基坑深度),且W20mm;
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WO.20%H,且W30mm。
2.2围护结构形式
本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中1000@800套管咬合桩,套管咬合桩嵌固深度根据地质
情况综合确定(嵌固深度13〜15m),桩顶设1000X1000mm截面混凝土冠梁。本基坑采
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基坑竖向设置四道支撑,第一道支撑采用600X800截面混凝土支
撑,第二〜四道支撑及倒撑采用中609,t=16mm的钢管支撑,在第三道支撑下1.5m处
设置一道钢倒撑。
图2-1标准段面支撑剖面图
图2-2配线段支撑剖面图
2.3工程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
省体育馆站沿东风东路呈东西向布置。东风东路为双向6车道,规划道路红线宽
50m,是连接昆明市东西向的一条交通干道,交通繁忙。
车站西侧紧邻云南体育宾馆和在建的汇都国际,南面为体育馆和拓东游泳馆,东南
角为云南省体育总局和云南农垦集团,车站东北角为云南化工设计院和中石化集团西南
石油局云南石油基地服务中心,车站北面为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电网公司白
云培训中心及云南信息中心,西北为云南发展委员会等。
2.4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1、工程地质
场地处于昆明断陷盆地的中心部位一滇池盆地,为盆地的滨湖相与河流相交汇沉积
的地貌单元,地势平坦开阔,地势较低,海拔高程在1900m左右,自然横坡<1°,微向
滇池方向倾斜。本场地地层层数较多,岩性较为复杂,上覆(Q4ml)的人工填土,(Q4al+pl)
的粘土,(Q4al+1)的淤泥质粘土、淤泥、粘土、粉质粘土、粉砂,(Q3al+1)泥炭质土、
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砾砂、圆砾,覆盖层厚度大部分地段大于45m。
场地内不良地质为软土震陷及活动断裂。特殊岩土为人工填土和软土。
详见附图2省体育馆站地质断面图。
2、水文地质
(1)地表水
本车站分布的地表径流属金沙江水系支流,均汇入滇池。场区附近有明通河通过,
明通河在场区附近穿过(暗河形式),河道宽约6m。其对场地地下水形成一定补给关系,
受明通河水补给,地下水较丰富,对车站开挖形成不利影响。
(2)地下水分布及特征
本车站地下水主要有上层滞水、孔隙潜水两类。
上层滞水:赋存于全线结构松散的人工填土层中,含水量小,其动态受季节控制,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对拟建工程影响小。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相、冲湖积相的粉土、砾砂、圆砾等各含水层
中,在工程影响深度范围内多层分布,一般具弱承压性。具含水层埋深浅,含水层层数
多,层间透水性一般,补给条件较差等特点,总体富水性中等。对车站基坑开挖影响较
大的各含水层为<2-7>粉土:该层揭示顶板深度为1.70~9.00m,厚度为0.50~2.10m,
平均厚度1.26m。局部粘粒含量较高,呈透镜体状分布。〈2-5〉砾砂揭示层顶面埋深
4.50~9.50m,厚度为0.60~l.00m,平均厚度0.8m。区内呈透镜体状分布。<2-4>圆
砾:层顶面埋深0.30〜7.80m,层厚0.8〜7.1m。该三个主要含水层对车站基坑开挖影
响较大,其中以<2-4>圆砾含水最丰富,分布最广泛,对车站基坑开挖影响最大。
场地所处区域混合地下水位长期观测稳定埋深雨季一般在地表下0.7〜2m,旱季一
般为1.2〜7.3m,水位年变幅一般为0.5〜5.3m。本场地历史最高地下水位受明通河水
位控制,当洪水季节或明通河上游水库开闸放水时,明通河水位高于场地地下水位,场
地地下水位受明通河水补给,因此场地内历史最高地下水位与附近明通河河段最高水位
相关。
2.5管线现状
省体育管站内地下各种管网交错纵横,分布众多,详见附图3省体育馆站管线布置
图。
平行车站主体基坑方向(东西向)的管线有:(1)基坑北侧360mm*250mm砖砌中国
电信管沟,(2)基坑北侧1200mm*1100mm砖砌排污水管,(3)基坑北侧360mm*750mm砖砌
中国电信管沟,(4)基坑北侧直径400mm混凝土给水管,(5)基坑内1000mm*1000mm砖砌
供电管沟,(6)基坑南侧100mm*50mm交通信号塑料排管,(7)基坑南侧3601nm*250mm砖
砌中国电信管沟,(8)基坑南侧1200mm*1000mm砖砌排污水管,(9)基坑南侧直径200mm
灰口铸铁给水管。
横穿车站主体基坑方向(南北向)的管线有:(10)200mm*100mm中国电信塑料排管,
(11)直径200mm灰口铸铁给水管,(12)900mm*400mm供电塑料排管,(13)400mm*200mm
供电塑料排管,(14)360mm*750mm砖砌中国电信管沟。
其中影响主体工程施工的主要管线有:(5)基坑内1000mm*1000mm砖砌供电管沟,
横穿基坑(10)200mm*100mm中国电信塑料排管,横穿基坑(11)直径200mm灰口铸
铁给水管,横穿基坑(12)900mm*400mm供电塑料排管,横穿基坑(13)400mm*200mm供
电塑料排管,横穿基坑(14)360mm*750mm砖砌中国电信管沟。主体工程施工期间,对
以上影响主体工程施工的管线进行改移至基坑两侧。
、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4工区省体育稔站基坑开挖专项掘工方嚓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3.1组织管理体系
成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部主要行使计划、组织、
指挥、协调、控制、监督六项基本职能,并全面履行与业主签定的施工合同。项
目管理部严格按照标准体系运作,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
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相结合的科学管理体制,本着科学管理、优质高速、开拓敬业
的原则,确保本工程实现各管理目标,实现对业主承诺。
第8页
、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4工区省体育稔站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米
第9页
、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4工区省体育稔站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3.2施工进度计划
车站主体基坑开挖及降水工期安排如下:
降水井施工:配线段2011年10月30日〜2011年11月13日,车站段2011
年12月14日〜2012年1月2日;
冠梁及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2011年11月14日〜2012年2月27日;
基坑土方开挖:2011年12月5日〜2012年4月1日。
省体育馆站基坑土方开挖进度计划如表3-1所示:
表3-1省体育馆站基坑开挖进度计划表
2011年2012年
序
分项工程
号
10111212345
1降水施工
冠梁、第一道
2
支撑
基坑
3
土方开挖
为确保工程总体计划按时完成,我们将配备充足的施工设备及人员,按计划
和施工组织设计精心组织施工。施工中紧密配合,努力为结构施工创造条件,以
确保结点工期和总工期的实现。
3.3资源配置计划
在基坑开挖阶段,项目部管理人员计划上场40人,电工3人,挖掘机司机8
人,汽车司机20人,钢支撑安装16人、降水施工15人,普工12人、机修工2
人,测量人员3人,监测人员8人,试验工1人。
(1)降水材料及设备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
1冲击钻CZ-62台
2钢管①273mm若干
3潜水泵2.2kw,扬程30m37台备用10台
4配电箱27个
5排水总管①219mm500m钢管
6虑料砂砾石若干3〜7nmi
第10页
、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4工区省体育稔站基坑开挖专项卷工方案
(2)挖土设备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
1反铲挖土机EX300(加长臂)1台
2反铲挖掘机ZAXIS240型8台
3小型挖掘机2台
4自卸车15T20台
(3)钢支撑制作安装设备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
1履带吊QY501台
2汽车吊QY501台
3气割设备BG1-302套半自动气割机
4电焊机BX1—400(上海)6台
①609(t=16)钢管、
5钢管及配件3000t
I45C工字钢
6千斤顶100吨4台
3.4基坑开挖
围护桩施工完成后,开挖第一层土方至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底,然后施工桩顶
冠梁及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等冠梁、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且基坑预降水20天后,进行混凝土支撑以下土方开挖。
根据盾构工作井的时间节点要求(西端接收井吊出,东端始发井始发),本工
程的主体工程基坑土方计划由车站东西两端向车站中间分层、分段开挖。每层土
开挖时,均采用盆式开挖,先挖中间土,最后挖二侧上,每挖完一块土立即安装
支撑及喷射桩间混凝土。待支撑安装好后,再开挖下一块土体。土方从基坑南侧
施工便道由西向东运出施工现场。
土方开挖顺序及出土路线见图3-2o
第11页
、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4工区省体育馆站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素
省体WW
文化宫站大树营站
HHF
._24.00।24.0024.co24.0024.0024.0025.0027.3228.0028.0028.0028.0028.0028.0028.00
:助71彻前
:晌
力向,
出1献ttl______A
num:i:im
导
H代^H
啜1
册
<<5册
蔓6。=68
麻11
趣8
然
球
球
图3-2省体育馆站开挖顺序及出土路线示意图
第12页
、品明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4工区省体育优站基坑开挖专项电工方米
每段土方分5层开挖,施工顺序见下图3-3o
图3-3省体育馆站开挖施工流程示意图
第13页
品明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4工区省体育布站基坑开挖专项此工方米
第四章施工工艺及方法
4.1基坑降水
4.1.1基坑降水目的
根据本工程基坑开挖及基础底板结构施工要求,本方案设计降水的目的为:
1、疏干开挖范围内土体中的地下水,方便挖掘机和工人在坑内施工作业;
2、降低坑内土体含水量,提高坑内土体强度;
3、减少坑底隆起和围护结构的变形量,防止基坑底部突涌的发生,确保施工
时基坑底板的稳定性。
4.1.2降水设计思路
采用围护明挖施工时,需及时疏干开挖范围内土层中含水,保证基坑干开挖
的顺利进行。因此,开挖前需要布设若干疏干井,对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疏干。
根据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资料和勘察地质资料,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主要为
填土、圆砾层、粉土层、粉砂层。
坑内降水井数量计算公式:n=A/a井,结合本工程土层情况、设计要求及周
边基坑降水的调查资料,本次降水工程疏干井单井有效抽水面积a井取270m二
式中:n-基坑内降水井数量(口);
A—基坑面积(m?),本车站主体基坑面积为7120疗;
a-单井有效降水面积(n?)。
车站疏干井的数量参考以上公式进行计算,因停车线为窄长型基坑,降水井
按照间距20m进行布置。综合考虑潜水含水层地质条件、基坑形状及开挖因素,
本工程疏干降水井的数量布置情况如下表4-1:
表4-1疏干所需降水井设计
工程部位面积(m2)井数(口)井号
车站主体712027JCJ27
附属工程26588J28~J35
4.1.3管井布设
本工程基坑内共布置疏干井35口,井号为J1〜J35,深度见附图4。
具体井位及井结构详见附图50
第14页
、品明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4工区省体育保站基坑开挖专项电工方去
4.1.4井点构造
1、井管:井管均采用焊接钢管,坑内降水井井管直径均为“273mm。
2、过滤器(滤水管):滤水管的直径与井壁管的直径应相同;所有滤水管外
均包一层30目〜40目的尼龙网,尼龙网搭接部分约为20%〜50%;尼龙网包好用
铁丝捆绑牢实。
3、沉淀管:滤水管底部搭接1.00m沉淀管,防止井内沉砂堵塞而影响进水;
沉淀管底口用铁板封死。
4.1.5成井施工工艺
4.1.5.1前期准备
(1)测放井位
根据降水井布置图的井位测放井位,井位测放完毕后应做好井位标记,方便
后期施工。若布设井位无法正常施工,应及时沟通、处理,必要时适当调整井位。
(2)埋设护口管
埋设护口管时,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或草辫子封
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0.10m〜0.30m。
(3)安装钻机
安装钻机时,为了保证孔的垂直度,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立好钻架,对准
孔中心,严把开孔关,准备开始钻进。
4.1.5.2成井施工
施工机械设备选用CZ-6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成孔时利用冲击锤往下反
复冲击,利用泥浆的悬浮功能将钻渣悬浮,然后利用抽渣筒取出钻渣,直至成孔
完成。
(1)钻进成孔
开钻时用钻头以小冲程反复冲击造浆。护筒底脚以下1〜2m范围内,采取小
冲程、高频率反复冲砸,确保孔壁稳定。
钻进冲程根据地质情况及岩石强度的变化分别确定。防止发生斜孔。钻进时
还要注意均匀地松放钢丝绳长度,严禁“打空锤”现象的发生,确保钻机、钻架
和钢丝绳不受损害。
(2)掏渣
破碎的钻渣,经泥浆悬浮后,用捞渣筒清除出孔外;一般每冲击钻进2米左
第15页
、品明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4工区省体育保站基坑开挖专项电工方去
右,换捞渣筒清除孔底泥渣一次。
(2)下井管
井管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首先必须测量孔深,
并对井管滤水管逐根丈量、记录。封堵沉淀管底部,为保证沉淀管底部封堵牢靠,
下部封堵铁板不小于6mmo
检查完毕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为保证滤水管居中,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
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cm的扶正器(找正器),扶正器采用梯形铁环,上下部扶正器
铁环应1/2错开,不在同一直线上。
(4)围填滤料
填滤料前在井管内下入钻杆至离孔底0.30m~0.50m,井管上口应加闷头密封
后,从钻杆内泵送泥浆进行边冲孔边逐步调浆使孔内的泥浆从滤水管内向外由井
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内返浆,使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到L05,然后开小泵量按
井的构造设计要求填入滤料,并随填随测滤料的高度,直至滤料下至预定位置。
填滤料时,根据孔口返水情况调整泵量。填滤料过程中要跟踪滤料上返高度。
具体成井施工流程见图4-1。
第16页
、品明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4工区省体育优站基坑开挖专项电工方米
3
钻进、]
成孔
3
口
口
放泵
独水
图4-1成并施工流程图
4.1.5.3洗井措施
成井结束后,接上空压机进行空压机洗井,直至水基本不含泥砂后,可换用
空压机抽水洗井,吹出管底沉淤,直到水清不含砂为止。
图4-2空压机洗井原理示意图
4.1.制廖求
1、井口高度:井口应高于地表以上0.20〜0.50m,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
第17页
、品明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4工区省体育保站基坑开挖专项此工方米
2、围填滤料:疏干井从沉淀管底填至顶部过滤器以上2.00〜3.00m。
3、粘土封孔:在滤料围填面以上采用粘土填至地表并夯实,并做好井口管外
的封闭工作。
详细滤料及粘土埋填情况见附图“降水井剖面构造示意图(附图5)”。
4、井身偏差:井身应圆正,上口保持水平,井身顶角倾斜度不能超过1度,
井管与井深的尺寸偏差不得超过全长的正负千分之二;
5、出水含砂量:抽水稳定后,出水含砂量不得超过2万分之一(体积比);
6、井内水位:抽水稳定后,井内的水位应处于安全水位以下。
4.1.6降水运行管理
4.1.6.1降水运行工况
疏干降水应提前15〜20天开始运行,以保证开挖范围内土方的干开挖。
在疏干降水前,监测单位应及早施工坑外潜水位观测孔。潜水水位观测孔施
工完成后及时开启疏干井进行疏干降水。一般正常情况下,疏干井基本保持24小
时连续抽水。出现降水异常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降水过程做到按需降水,在未对下部含水层进行减压降水时,水泵深度控制
在坑底以下6m,通过控制动水位控制地下水水位,进而减小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
响。
4.1.6.2降水运行保障措施
降水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忽视一些
保障降水运行的措施。
(1)用电保障
对于工程降水,尤其是有减压降水措施的工程降水,在正常的降水运行过程
中,必须有合理的用电保障已满足降水运行的需求。通常要求施工现场应有两路
工业用电,降水运行中应保证一路工业用电停电后另一路工业用电能及时使用,
保证停电10分钟内能将确保降水井正常运转,避免影响降水效果甚至危害基坑安
全。
(2)排水设施
工程降水抽取地下水,减少基坑开挖范围内土体中含水量或降低承压含水层
承压水压力,这就要求施工现场必须有合适的排水设施已满足工程降水的需求,
确保降水运行排水的顺畅,保障降水效果。
第18页
、品明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4工区省体育保站基坑开挖专项此工方米
对于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一般应满足以
下要求:
(1)排水设施应满足工程降水最大出水量的需求,并保障排水的顺畅;
(2)应尽量缩短降水井与排水设施之间的距离,减少降水井排水的沿程水头
损失,降低抽水设备的扬程消耗。
4.1.6.3降水团亍管酶昔施
(1)疏干降水在基坑开挖前15〜20天进行;
(2)降水运行前,降水井应合理布设排水管道并便于接入施工现场排水设施;
(3)降水运行前应做好降水供电系统,配备独立的电源线;
(4)所有抽水井应在供电电箱插座、抽水泵电缆插头及排水管上做好对应的
标示,并在每次发生变动时进行相应的标示变更,便于抽水运行管理;供电电箱
应定期进行检查并备有检查记录;
(5)降水正式运行前降水工人应熟悉水泵开启、电路切换,以确保降水连续
进行,避免因供电原因造成井底突水;
(6)降水前各降水井均应测量其井口标高、静止水位并进行相关记录;
(7)正式降水前必须进行试运行,进一步检验供电系统、抽水设备、排水系
统及应急预案能否满足降水要求;试运行结果进行记录并备案,根据试运行结果,
对于无法满足降水要求的部分进行相应整改;
(8)为了确保能及时疏干基坑开挖范围内土体,含水层的水位控制在当前开挖
面以下1m;
(9)疏干井抽水时,若抽水井内水抽干后,在5〜10分钟应立即停泵,防止电
机烧坏;在停泵30分钟左右再开启抽水泵进行抽水;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抽
水的次数相应增多;
(10)抽水期间,出现疏干降水井正常运行但长期疏干达不到预期效果,应注
意检查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情况;
(11)抽水过程中各应做好抽水井流量及观测水位观测数据记录;抽水井应均
安装流量表进行流量测量。
(12)降水停止并提泵后应及时将井封闭,补好盖板。
第19页
、品明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4工区省体育保站基坑开挖专项电工方去
4.1.7降水井保护
(1)坑内降水井位尽可能靠近支撑边,沿支撑的垂直向离支撑约80cm〜100cm;
井管口设置醒目标志;
(2)坑内降水井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加深,井管的暴露长度不断加大,其
井管应沿纵向与每道支撑及时焊接钢筋进行加固;
(3)加强井管焊接质量的检查。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焊接质量。焊缝要均匀,
无砂眼,焊缝堆高不小于6mm。确保后期基坑开挖焊缝不漏水;
(4)所有降水井应设置醒目的标记,弄好夜间施工反光带,加强人工值班保护。
4.1.8工程排水措施
工程降水抽取地下水,减少基坑开挖范围内土体中含水量,这就要求施工现
场必须有合适的排水设施已满足工程降水的需求,确保降水运行排水的顺畅,保
障降水效果。
对于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一般应满足以
下要求:
1、排水设施应满足工程降水最大出水量的需求,并保障排水的顺畅;
2、应尽量缩短降水井与排水设施之间的距离,减少降水井排水的沿程水头损
失,降低抽水设备的扬程消耗;
根据本工程排水的需求,在基坑北侧设置50cmX60cm的排水沟接入市政排水
管道。接入市政排水管道前设置一个小型沉淀池对排出的地下水进行沉淀处理,
避免造成市政排水管道的淤塞。
a
c
I___6DQ___I
图4-3排水沟剖面示意图
4.2土方开挖施工
4.2.1土方开挖原则
(1)做好开挖前的准备工作:测量监测的布点、降水系统已正常运行,已备
好排除基坑积水的抽水设备,已备好应急措施用的物资,钢支撑的制作已满足安
第20页
、品明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4工区省体育保站基坑开挖专项电工方去
装要求等。
(2)基坑开挖施工以保证开挖施工和周围环境安全及节点工期为原则,土方
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严格按照时空效应理论,掌握好“分层、
分段、限时”三个要点,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支撑,后开挖;边开挖,边支撑;
先中间,后两侧,主体结构紧跟,严禁超挖”的施工原则,形成流水作业,确保工程
安全质量前提下快速施工,土方退挖应严格保证支撑及时跟进。
(3)基坑开挖前15-20天开始降水,基坑开挖必须在冠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
度后方可进行,根据设计,基坑周边2m以内不应堆载,并控制10米范围内堆载
W20KPa。
(4)土方开挖过程中,密切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加强测量监测工作,切
实减小围护结构的变形、位移及土体的不均匀沉降。
(5)开挖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严禁掏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宫颈癌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新目标Go for it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现在完成时(2)(教案)
-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6课《会计小助理》教学设计
- 科技向善推动创新发展路径与策略
- 高中综合楼项目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圆明园在哭泣1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
- 军事教程大一知识点课件
- 小学美术17 大牛和小牛教案设计
- 2025年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
-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十二课学当节目主持人2教学设计 华中师大版
- 故宫的课件教学课件
- 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安全乘坐电梯》课件
- 结构化面试的试题及答案
- 涂料投标书完整版本
- 小学阅读社团活动总结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四年级上册人民版《劳动》(2022)教学设计合集
- GB/T 22069-2024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
- GB/T 15822.1-2024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部分:总则
- 2024年移动网格经理(认证考试)备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多选题汇
-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南
- GB/T 44275.1-2024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开放技术字典及其在主数据中的应用第1部分:概述与基本原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