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练54 医疗与公共卫生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1页
夯实练54 医疗与公共卫生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2页
夯实练54 医疗与公共卫生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3页
夯实练54 医疗与公共卫生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4页
夯实练54 医疗与公共卫生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夯实练54医疗与公共卫生一、选择题1.(2024·北京东城区模拟)下表统计了古代中国部分朝代的疫灾状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西汉东汉魏晋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历时年数(年)21119637038016815098277268疫灾年数(年)18287541345030169218疫灾频度(%)8.514.320.310.820.233.330.661.081.3A.政治状况与疫灾数量无关B.疫灾的频度总体上趋向增高C.各朝代疫灾历时年数均衡D.疫灾年数与朝代年数成正比2.(2023·山东聊城高三期中)西汉时期,每遇蝗灾旱灾,都要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南齐时期设立了“六疾馆”用以隔离病人;隋唐时期有“病坊”,一些寺院也收治病人。这说明,古代防疫活动开展的主要保障是()A.传统中医学的发展 B.治理机制的延续发展C.外来宗教大力援助 D.社会救治机构的建立3.(2024·河北邢台模拟)723年,唐玄宗“亲制《广济方》,颁示天下”。后敕令郡县长官从中选取药方公布于村坊重要路口,并委任采访使负责,以防出现偏差。唐玄宗此举旨在()A.增强百姓疫病自救能力B.规范民间医学发展C.加强对地方的道德教化D.提升基层自治水平4.(2023·北京西城区期末)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当地发生瘟疫,他创建“安乐坊”收治患者,医好大量病人,得到朝廷的认可,继而买田收租、以租金维持安乐坊的日常支出。后来,北宋朝廷在各地设置类似机构,并大量为穷人治病。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权B.确立了中医治疗学基础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D.存在着尖锐的社会矛盾5.(2023·河北石家庄高三考试)《痘疹定论》记载:宋代丞相王旦,因苦于自己的孩子们均有出天花之疾,遂请峨眉山医师为其幼子王素种痘。王素种痘7日后发热,12日后结痂。这是史料记载的最早的一次天花疫苗人痘接种获得成功的案例。由此可知宋代()A.佛教兴起推动中医发展B.对于瘟疫防治有所认知C.经济发展推动医疗进步D.医疗卫生水平领先世界6.(2023·湖南天壹名校联盟5月大联考)元朝忽思慧,担任太医,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饮食卫生营养专著《饮膳正要》。该书卷一讲各类食物禁忌;卷二讲原料、饮料和食疗;卷三讲粮食、蔬菜、各种肉类和水果等。早年传往日本,明清两代曾多次翻印,广为流传。这反映出()A.蒙古人生活全面中原化B.理学修身催生中医养生C.元朝饮食文化丰富多彩D.药食同源观念影响广泛7.(2024·河北邯郸调研)魏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对外感温病的认识不仅受到《黄帝内经》《伤寒论》的影响,也吸收了华佗、王叔和等医学家的成果,在结合前人理论与自身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前人理论有所发展。这体现出()A.魏晋时期具有承上启下作用B.中医学具有传承与创新特征C.古代医学薪火相传治病救人D.医学的发展基于诊疗的实践8.(2023·浙江十校联盟2月联考)1902年,中国部分地区遭遇了瘟疫,《大公报》给予极大关注,在社会各界人士投递的稿件中出现了“微生物”等词。1910—1911年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医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这表明大众传媒()A.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方式B.成为探究生命科学研究的理论阵地C.促使科学的卫生观念在防治疫病中传播D.彻底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方法9.(2024·江苏苏锡常镇四市调研)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缺医少药,边区政府号召“中医科学化,西医大众化”,成立防疫总委员会,成立中西医药研究会,组建八路军卫生材料厂,组织中西医疗队下乡诊治活动。“我军使用的中药制剂,自制的竟占了全部用药的三分之一”。这说明()A.国家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B.陕甘宁边区的疫情日益严重C.边区加强公共医疗卫生建设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扩大10.(2023·江苏决胜新高考5月联考)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组织群众先后开展以清洁大扫除、反对美国“细菌战”和“除四害”为中心的三次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鼠疫、天花、血吸虫病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陆续被消灭。当时有群众由衷地发出“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治好了我的血吸虫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感叹。由此可知,新中国初期的疫病防治()A.夯实了人民政权的社会基础B.形成了完整的卫生医疗体系C.突出以意识形态斗争为核心D.消除了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11.(2024·浙江宁波调研)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他雄心勃勃地企图恢复罗马帝国的版图。为此从533年起他先后派兵远征北非和意大利,恢复了帝国在北非和大部分意大利的统治。但542年,查士丁尼却被迫停止对外的征伐,原因最有可能是()A.帝国本土遭到阿拉伯人的攻击B.鼠疫的暴发使帝国人口锐减C.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封建割据D.遭到“教皇国”的激烈反抗12.(2023·广西北海期末)14世纪开始的黑死病把欧洲变成了人间地狱。意大利各地纷纷出台城市的公共卫生法,组建市政健康委员会,保护公众健康。到了16世纪,欧洲大部分中心城市重视公共健康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由此可见,黑死病的发生()A.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B.提升了公共卫生建设水平C.导致了政治秩序的混乱D.健全了欧洲城市行政体制13.(2023·浙江四校5月联考)瘟疫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等级观念,也冲击了现实中的等级制度。瘟疫造成人口大量减少……雇主不得不用提高工资方式来招募劳动力,这样一来,不仅构成了劳动力的转移,而且使农民与封建主之间的依附关系向货币关系转化,从而加速了庄园经济的衰落与瓦解。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黑死病客观上促进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B.这场瘟疫削弱了教会的权威性C.庄园经济的衰落与瓦解导致了西欧城市的兴起D.黑死病的流行促进了西欧农奴制的解体14.(2024·河北邯郸调研)1838年普鲁士通过雇主责任制法案以强化雇主在工伤事故中的责任;1845年《工业法典》规定对疾病和生活困难者提供福利基金制度,并授权地方当局对工人实行疾病保险;1861年《商业保险法》把店员一年内连续生病三个月期间工资照发作为明文规定的一项权利。这表明()A.德意志率先进行济贫制度的尝试B.工业革命成为贫富分化的主要因素C.工人运动是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催化剂D.德意志具有实行社会保障的优良传统15.(2024·河北唐山模拟)1918年大流感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之一。当时,“大流感”被冠以许多名称:“法国流感病”“那不勒斯士兵病”“战争瘟疫”“佛兰德斯感冒”“德国瘟疫”“布尔什维克病”等。这一现象说明()A.意识形态对峙影响疫情防控B.敌对情绪造成疫情的污名化宣传C.战争局面导致传染病的流行D.国际社会对病毒缺乏科学的认知16.(2023·湖北七市3月调研)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医疗质量排行榜”显示,北欧、北美、大洋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能力最强,其次则是拉美、东欧、阿拉伯地区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处于医疗质量水平末端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这体现出()A.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医疗质量程度B.医疗能力越强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C.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D.亚非拉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普遍落后二、非选择题17.(2023·江苏基地校4月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至15世纪,黑死病多次大规模地席卷英国,教会提出黑死病是上帝因世人的罪孽而降临的惩罚。中世纪的英国政府虽是在上帝的光环下存在,但还是采取了诸多应对措施。在黑死病期间,英国政府颁布大量特许状,支持教会在伦敦等地开辟墓地来掩埋大量的死亡人口。在偏远的乡村地区,疫病事宜则多半由政府行政官员及其隶属的相应部门处理。英国政府积极地选拔得力官员填补因疫病造成的空缺,黑死病来临之前需要数个月的时间才能得到审批的事务,在黑死病发生之后,往往一周甚至一日之内就可以完成。1350年,国王发布公告,没有特许不得放任何人出境,如有违者,立即逮捕,所有财物一律充公。政府还通过专门的立法,要求居民保持街道的整洁,控制屠宰场散发出来的臭气等。——摘编自刘黎《中世纪英国政府对黑死病的反应及应对措施》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步开展大规模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面对广大农村群众长期缺医少药,生病只求神拜佛的情况,各地方政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工作。一些党员干部还总结出了工作经验,比如对老人应该重点谈论对后代儿孙的好处,对青年重点谈论理想和前途,使群众“看到了自己的伟大前途”。根据中央的指示,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调节血防与生产之间的矛盾。例如浙江海宁县就动员了5000人,在完成全县灌溉渠道的同时,完成了全县的500万平方千米的灭螺任务,从而减少了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随着血防工作的深入开展,大批病人获得了新生,过去血吸虫病肆虐的洞庭湖区、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等地现如今都已经成长为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和国家重要的经济引擎。——摘编自窦国纬《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治理血吸虫病的社会动员能力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面对疫情时相似的不利局面,归纳中英两国防控疫病的相同策略。(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疫病防控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参考答案1.B[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从西汉到清朝疫灾频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故选B项;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政治腐败、贫富分化、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出现,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疫灾的暴发和传播,故政治状况与疫灾数量无关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明清时期疫灾年数较多,其余时期相对较少,故“均衡”说法错误,排除C项;隋唐五代时期历时年数380年,疫灾年数41年,清朝时期历时年数268年,疫灾年数218年,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2.B[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中国古代,防疫活动的开展主要有以下措施:西汉要“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南齐设立专门机构“用以隔离病人”,隋唐时期的“病坊”也用来隔离病人,一些寺院也承担起该项任务,据此可知,一些治理机制的延续发展是中国古代开展防疫活动的保障,故选B项。]3.A[据材料“后敕令郡县长官从中选取药方公布于村坊重要路口,并委任采访使负责,以防出现偏差”可知唐玄宗亲自向百姓推广药方,强化地方官员对百姓取药的保障,有利于增强百姓应对疫病的自救能力,故选A项。]4.C5.B[据材料“王素种痘7日后发热,12日后结痂。这是史料记载的最早的一次天花疫苗人痘接种获得成功的案例”,可知宋代已经出现种痘防疫的案例,说明对于瘟疫防治已有所认知,故选B项;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兴起,而且材料并未提到中医与佛教的关系,排除A项;峨眉山医师实施天花疫苗接种,与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未对比其他地区,无法说明医疗水平领先世界,排除D项。]6.D[药食同源是中医迥异于西医的特点,材料反映了这一观点,无论是在皇宫,还是在日本,以及明清的流传,说明其观念获得广泛认同,故答案选D项。材料是皇宫太医的秘本,无法反映蒙古人的整体生活,更无法体现出“全面中原化”,排除A项;中医养生古已有之,“催生”一词不妥,排除B项;饮食安全和文化多彩是不同概念,明清新物种引进后饮食更呈现丰富多样性,排除C项。]7.B[结合题意可知葛洪的医学成就源自前代的医学成果和他自己的临床经验,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发展特征,B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是无法从葛洪的医学成就中得到全方位验证,故排除;C项说法正确,但是没有体现葛洪对医学的发展,排除;D项说法不全面,排除。]8.C[在遭遇瘟疫的时候,大众传媒《大公报》宣传相关卫生防疫知识和方法,这会促使科学的卫生观念在防治疫病过程中得以传播,故选C项。]9.C[据材料“边区政府成立防疫总委员会,成立中西医药研究会,组建八路军卫生材料厂,组织中西医疗队下乡诊治活动”可知,边区政府构建防疫体系,中西医结合防治疫病,这些举措加强了陕甘宁边区的公共医疗卫生建设,故选C项。]10.A[据材料“当时有群众由衷地发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感叹”可知中共的爱国卫生运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提高了党的威信,夯实了人民政权的社会基础,故选A项;新中国初期的疫病防治是卫生医疗体系的初创时期,不能说形成了完整的卫生医疗体系,排除B项;据材料“反对美国‘细菌战’”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爱国卫生运动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但并不是材料的核心内容,排除C项;疫病防治能够减轻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但不能消除,排除D项。]11.B[据所学,6世纪时,地中海沿岸暴发鼠疫,大量人口死亡,造成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据此可以判断,鼠疫的暴发导致了查士丁尼被迫停止对外的征伐,故选B项;据所学,阿拉伯帝国是中古时期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帝国,建立于8世纪中期,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度是中世纪欧洲国家所实行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查士丁尼统治拜占庭帝国是在6世纪,而教皇国始于法兰克国王丕平献土(756年),排除D项。]12.B13.C[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14.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的统一时间是1871年且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