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课件】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完整版课件】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完整版课件】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完整版课件】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完整版课件】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点,运用唯物史观客观评价太平天国的纲领。2.知道洋务运动的内容,通过史料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学会全面、辩证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3.通过学习《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19世纪末西方列强侵华的特点,归纳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4.了解边疆危机及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史实,构建时空观念,认识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洪秀全吸收基督教的思想,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2)冯云山到广西紫荆山号召民众加入拜上帝会,团结了许多穷苦农民。2.过程

3.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①主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②意义: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

的理想。(2)《资政新篇》:提出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3)失败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社会财富平均

4.评价(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2)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

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提醒】

《天朝田亩制度》没有实现的根本原因不是战争因素,而是其本身的落后性和空想性。所谓的落后性是指把小农经济作为理想,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所谓的空想性是指倡导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湘淮系

二、洋务运动1.背景两次鸦片战争使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

2.目的挽救国家的颓势。

3.目标“

”“

”。

4.代表奕、曾国藩、

、左宗棠、

等人。自强求富李鸿章张之洞5.内容(1)创办军事工业(自强):

、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官办企业。(2)创办民用企业(求富):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

等官督商办企业。(3)创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4)建成以

为代表的新式海军。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开平煤矿北洋舰队

【思考1】

某博物馆内,一群中学生正在参观。这时他们对一张照片很感兴趣,其中一位学生说道:“我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在这里面,据说当时一位官员来到村里,拜访各住户,看哪一家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国外接受西方教育,由政府负责一切费用,于是他就报名了。他们是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呢!”

根据你的历史知识推断一下,这张照片可能拍摄于什么时期?

答案:洋务运动时期。6.评价(1)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

的尝试。(2)事实证明洋务新政未能达到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之目的。(3)洋务派的初衷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现代化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1.边疆危机阿古柏伊犁福州造船厂左宗棠镇南关刘永福2.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①日本对占领中国的台湾和藩属国朝鲜、琉球,然后进攻中国大陆蓄谋已久。②日本借朝鲜请求清政府出兵镇压起义之机出兵朝鲜,且在

偷袭清朝运兵船。

丰岛(2)过程:①战争爆发:1894年8月。②平壤战役:1894年9月,清军在平壤大败。③黄海海战:1894年9月,北洋舰队重创日本舰队,但也损失惨重。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2月,日军摧毁威海卫军港,

覆灭。北洋舰队

(3)结果: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①内容:台湾重庆②影响: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战争失败证明了

的破产。洋务运动

【思考2】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条约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人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到的权利是什么?

答案:英国也可以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四、瓜分中国的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

反对日本割占辽东半岛,日本被迫归还,但向清政府索取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2)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

,强租租借地。(3)列强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俄、德、法势力范围

探究一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色材料一太平天国占据了中国大片江山,这些地区是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这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1)根据材料一,分析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教你读史】转折性词语“但”把材料分为两层,注意第二层中的有效信息“兑现不了”“大大推迟了”。【我的结论】打击了西方列强,客观上阻止了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

材料二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洪仁玕自述》(2)材料二中洪仁玕分析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认为正确吗?说明理由。【教你读史】注意关键词“祸害之源”,联系所学知识,从阶级局限性上回答。【我的结论】不正确。①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只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客观原因,不是根本原因。论从史出

太平天国运动体现的时代特色

(1)起义背景新:以往的农民起义多因土地兼并、政治黑暗、自然灾害而发生;而太平天国运动则是因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矛盾,战争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担而发生的。(2)起义形式新:过去的起义也有利用宗教的,但大多数是中国人自己的宗教;而太平天国利用的宗教是外来宗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的拜上帝会。(3)革命任务新:太平天国运动在承担传统的反封建任务的同时,还承担起反侵略的任务,成为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4)指导思想新:以洪仁玕为代表的先进人士,大胆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具有进步意义。(5)对外交往新:太平天国曾与外国人打交道,西方列强提出的以国家利益为交换条件支持太平天国,遭到了太平天国的拒绝,这些现象都是以往的农民起义所不曾遇到的。(6)失败原因新: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也是以往的农民运动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探究二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影响材料一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伪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

(1)根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什么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教你读史】注意从第一个省略号前后的句子来归纳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的问题;原因由材料中“推原其故”后面的内容分析;最后一句话是李鸿章解决问题的办法。【我的结论】问题:对外贸易严重入超。原因:中国的手工业产品成本高,无法与外国的机器产品竞争。解决办法:在中国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企业。

材料二

洋务运动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2)结合材料二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影响。【教你读史】由材料中的“最大意义”来回答。【我的结论】是中国近代化的尝试,早期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论从史出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创办了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是中国经济的近代化的开始。

(2)在洋务企业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加快了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3)洋务运动中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4)洋务派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使中国近代教育开始起步。

(5)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近代化思想,促使人们思想开始发生转变,有利于近代思想解放。2.消极影响(1)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依靠其特殊的地位,压制、排挤民族工业,从而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

探究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材料一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李鸿章《据实陈奏军情折》

(1)据材料一,分析日本为什么敢于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你读史】由材料中“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归纳即可。【我的结论】①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国力迅速增强,军事实力超越中国;②中国军费有限,海军实力落后。

材料二

在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而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先是修三海,共花费白银600万两,其中挪用海军经费437万两;后又修建颐和园,耗资1000万两,挪用海军军费750万两。

(2)依据材料二,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必然性。【教你读史】抓住关键信息,如材料中的“削减军费预算”“挪用海军军费”加以归纳。【我的结论】慈禧太后削减军费开支,大搞万寿庆典,不惜挪用军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