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安徽省白泽湖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安徽省白泽湖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安徽省白泽湖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安徽省白泽湖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安徽省白泽湖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安徽省白泽湖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B.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摩尔根用类比推理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C.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D.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3.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的DNA的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很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4.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错误的是()A.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B.果蝇的体细胞中有三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C.雄果蝇的性染色体是异型D.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5.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预测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C.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患病6.在探究遗传物质过程中,提出“DNA是遗传物质”观点的科学家有()①赫尔希和蔡斯②艾弗里③沃森和克里克④格里菲斯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已知某地区蝗虫的抗药性(A)对不抗药性(a)为显性,如图表示该地区蝗虫进化的基本过程,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蝗虫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该地区蝗虫的______________。(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________的现象,蝗虫新种产生必须要有______________。(4)该地区蝗虫群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经过人工喷洒农药,不抗药的蝗虫全部被杀灭,抗药的蝗虫自由交配一代后,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经这种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如用所示为两个家庭的遗传系谱图,Ⅱ一1患苯丙酮尿症,Ⅱ一3患尿黑酸症,Ⅱ—4患血友病,控制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P和p、A和a、H和h表示,它们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血友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椐图分析,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Ⅱ一1的基因型是AAppXHXH,Ⅱ一4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2)Ⅰ—3和Ⅰ一4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3)若Ⅱ一3已经怀孕,则其生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为了避免生出患病男孩,可采取的有效手段是_____________诊断。9.(10分)如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1)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大约是_________。(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芽、根生长的效应依次是______。(3)从图中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依次增强是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癌症免疫疗法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相关研究揭示,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关闭T细胞的抗癌反应,从而使癌细胞逃过人体的免疫系统。药物X能抑制上述结合过程,从而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如图表示该种药物作用后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癌变是细胞中_______发生突变的结果,人体免疫系统能够及时消灭机体产生的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功能。(2)由图可知,T细胞识别癌细胞是通过_________相结合实现的。癌细胞表面的PD—U蛋白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3)结合图示分析药物X可能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从而恢复T细胞的抗癌反应。11.(15分)如图中A是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B~F是A的各分裂期图。请分析回答:(1)以上A~F细胞有可能同时在该动物的______(器官)中观察到。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2)B细胞位于_________期,含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E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3)理论上这种动物可产生_________种卵细胞。A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依次是(用字母排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4)A在形成图中卵细胞的同时,还伴随形成三个极体,请在下图中画出它们的染色体组成(绘图时要注意染色体的形态、颜色等)。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

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三类,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格里菲思实验是在个体水平上进行的。【详解】A、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A正确;

B、赫尔希和蔡斯的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并未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

C、摩尔根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的方法是假说一演绎法,C错误;

D、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只是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审题不细,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理解不清。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DNA,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在这些事实的基础上,才能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2、C【解析】E.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则酶活性降低,反应速率下降;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将增大,A错误;强酸或强碱都会使酶变性失活,所以图中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低温只能降低没得活性,不会使酶失活,所以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B错误;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C正确;研究淀粉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可得到上图曲线;由于过氧化氢自身的分解速率也受温度影响,所以研究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不能得到甲、乙两图曲线,D错误。【考点定位】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实验设计【名师点睛】1.甲曲线中,A点时的限制因素是反应物浓度或酶的活性,BC段的限制因素是酶的浓度或反应物浓度或酶的活性。2.综合考虑个因素,则酶适用于低温、适宜PH条件下保存。3.由于过氧化氢自身的分解速率也受温度影响,所以不能选择过氧化氢作底物研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3、B【解析】

图示法分析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分析如果用3H标记细胞中的DNA分子,然后将细胞放在正常环境中培养,让其进行减数分裂,结果染色体中的DNA标记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虽然连续分裂2次,但DNA只复制1次,所以四个子细胞中所有DNA分子均呈杂合状态,即“3H//1H”。(2)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分析如果用3H标记细胞中的DNA分子,然后将细胞放在正常环境中培养,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不同,因为有丝分裂是复制1次分裂1次,因此这里实际上包含了2次复制。由图可以看出,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所有DNA分子均呈杂合状态,即“3H//1H”。第二次有丝分裂复制后的染色体上两条单体中只有一条单体含有3H,即DNA分子为“3H//1H”,而另一条单体只有1H,即DNA分子为“1H//1H”,在后期时两条单体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最终形成的子细胞中可能都含有3H,也可能不含3H,含有3H的染色体条数是0~2N条(体细胞染色体条数是2N)。【详解】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说明进行了两次有丝分裂,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为0~2N,A错误;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说明两次分裂过程中只进行了一次DNA复制,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细胞分裂过程中很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说明进行了减数分裂,子细胞中DNA全部含3H,C错误;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应进行了两次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增殖、DNA复制,考查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DNA复制特点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分析两次细胞分裂后子细胞中染色体或DNA被标记的情况。4、D【解析】果蝇的白眼和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果蝇的体细胞中有三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雄果蝇的性染色体是异型的,雌果蝇的性染色体是同型的;控制果蝇的白眼和红眼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染色体)上,而不是常染色体上。5、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但没有改变其其它体细胞,尤其是卵原细胞的基因。所以,该女性(XhXh)与正常男性(XHY)结婚后所生男孩的基因型都是XhY,表现型为患病;所生女孩的基因型都是XHXh,表现型为正常,故选C。考点:基因工程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应用的理解。6、C【解析】

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如下: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菌存在转化因子。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①赫尔希和蔡斯提出DNA是遗传物质;②艾弗里提出DNA是遗传物质;③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未提出DNA是遗传物质;④格里菲斯未提出DNA是遗传物质。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需要考生比较记忆相关科学家的科研成果,提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科学家有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的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库(自由)交流生殖隔离9%70%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解析】

图中X表示可遗传变异、Y表示自然选择、Z表示隔离,这三者是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保存有利性状,淘汰不利性状,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蝗虫原种和蝗虫新种是两个物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图中X是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Y是指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该地区蝗虫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该地区蝗虫的基因库。(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所以蝗虫新种产生必须要产生生殖隔离。(4)该地区蝗虫群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则基因型Aa的个体占30%,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20%+1/2×30%=35%,a的基因频率为1-35%=65%。倘若经过人工喷洒农药,不抗药的蝗虫(aa)全部被杀灭,则种群中只剩AA和Aa两种基因型,比例为2:3,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3/5×1/2=3/10,A的基因频率为7/10,抗药的蝗虫自由交配一代后,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3/10×3/10=9%,自由交配的过程中基因频率不变,故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仍为7/10,由于经这种选择作用后,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种群发生了进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核心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及通过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的方法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APPXhY或AaPPXhY1/43/8产前(基因)【解析】(1)由图可知I1和I2都没有病,其女儿患有苯丙酮尿症,所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4患有血友病,其父母是尿黑酸携带者,所以其基因型是AAPPXhY或AaPPXhY。(2)Ⅰ—3和Ⅰ一4没有血友病,而其孩子患有血友病,说明母亲是携带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3)Ⅱ一3有1/2的概率是血友病的携带者,其是尿黑酸患者,但因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后代一定不患尿黑酸和苯丙酮尿症,不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2*1/2+1/2*1/4=3/8,所以生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是3/8。为了避免生成患病男孩,可以进行产前诊断。点睛:人类遗传病多多种病时,可以先计算出每种病的发病率和不患病率,然后根据题干计算是两病都患(两病患病率直接相乘),还是只患其中一种病(患这种病的概率与不患另一种病的概率相乘),或是不患病的概率(两种病都不患的概率相乘)。9、10-4mol/L促进、促进、抑制茎、芽、根【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图中曲线表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详解】(1)由图可知,促进植物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为10-4mol/L。(2)A点所对应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效应为促进生长,对芽的生理效应也是促进生长,但对根的生长效应为抑制生长。(3)据图分析,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根最为敏感,其次是芽,茎对生长素最不敏感。【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能根据曲线图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别是曲线下降阶段,千万不要误认为曲线下降就代表抑制作用。10、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监控和清除T细胞表面受体和癌细胞表面抗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药物改变了PD-L1或PD-1的空间结构,从而使PD-L1与PD-1不能结合【解析】

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2.人体免疫系统能够及时消灭机体产生的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3.通过图示可知,T细胞识别癌细胞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与癌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实现的。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关闭T细胞的抗癌反应,从而使癌细胞逃过人体的免疫系统,此过程依赖于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