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基础题)_第1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基础题)_第2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基础题)_第3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基础题)_第4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基础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计时工具,可以在夜间使用的是(

)。A.日晷B.圭表C.燃香2.三棱镜能将一束白光变成七彩的光线,这是因为(

)。A.三棱镜能变色B.三棱镜的折射C.白光本来就是七彩的组合3.用上下粗细一样的圆桶做一个泄水型水钟,我们在标出时间刻度过程中,每分钟刻度间的距离应该(

)。A.上大下小B.上小下大C.间距不变4.会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

)。A.摆锤重量B.摆角大小C.摆绳长度D.都有影响5.放在杯子里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处被折断了是一种(

)。A.光的直射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以上都是6.如图,摆动速度最快的是(

)。A.AB.BC.C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1.在探究影响摆的摆动速度因素时,小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多次调整摆的长短,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下图所示的摆摆动速度最快的是(

),摆动速度最慢的是(

)。如果不改变摆的长短,只改变摆的重量,摆动的速度(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2.有一个摆,原来每分钟摆动35次,现在要每分钟摆动60次,你的办法是(

)。3.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

),摆绳越短摆动越(

)。4.像燃着的蜡烛那样能自己发光的物体称为(

),(

)是最重要的光源。5.人体内共有(

)块骨头,他们相互连接构成人体的支架-----骨骼。骨骼具有(

)我们身体和保护我们(

)的作用。6.人体由(

)、(

)、(

)、(

)四部分组成。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光穿过一张纸后,以曲线传播。(

)2.石头很坚硬,大风无法改变它的形状。(

3.爸爸和小明同学荡同一个秋千,爸爸摆动得快些,小明摆动得慢些。(

)4.我们身体的一个系统出现问题,不会导致其他系统出现问题。(

)5.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6.摆在摆动时会发生摆幅逐渐变小的现象。(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选择下面的地形地貌与其形成原因。五.简答题(共2题,共9分)1.生活中的光源有哪些?2.植物对雨水的作用?六.综合题(共4题,共38分)1.彩虹,又称天弓、天虹、绛等,简称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1.彩虹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光的(

)。A.直射B.反射C.折射2.彩虹一般都出现在雨后的阳光下或者瀑布的附近,说明彩虹出现还和(

)有关。A.水滴B.云层C.气温3.彩虹出现的七种颜色我们可以通过(

)模拟出来。A.平面镜B.棱镜C.凸透镜2.拓展视野:人体健康周期人身体里藏着许多“时钟”,指挥机体健康有效运转,这就是人体健康周期。45分钟、24小时、28天,这些简单数字的背后其实蕴藏着至关重要的健康信息。当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时,调节功能加强,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各项机能达到最佳状态。但一般情况下,45分钟后这种“兴奋”效应将全部消失,即便人体感觉不到劳累,实际上已处于疲惫”状态,注意力无法集中,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越来越多,工作完就会感到异常疲劳。健康人体活动大多呈现24小时昼夜生理节律,与地球有规律自转形成的24小时周期相适应只有进入熟睡状态后,人体众多器官如肝、胆、肺、皮肤等才得以高速自我修复。此外,高质量睡眠还是恢复体力、养足精神的最佳方式。1.根据科学统计,儿童每天睡眠的时间不足7小时,学习效率会_________(填“无影响”或“降低”或“提高”),课间十分钟不需要离开课桌放松一下对吗?___________,睡觉前喝牛奶有___________(填“促消化”或“助眠”)作用。2.期末考试学习压力大,晚上睡不着,以下处理方法中不科学的是(

)。A.听一些舒缓的音乐B.发泄一通,让别人也睡不着C.睡觉前泡泡脚3.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运动中的地球在人类的眼中,没有什么能比自己脚下的大地更加坚固,也没有什么比高山和大海更加持久永恒。可事实上地球是非常好动且活跃的。它的表层由薄薄的一层岩石构成;地球中心主要是由铁元素构成的_____________;中间是温度极高的_____________,高温熔融的岩石在其中缓级地流动着。地球是由一些巨大的板块构成的,这种地壳运动有时会表现为地震,并能被人们感觉到,而在构造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或者新地壳形成的地方会有剧烈的火山喷发活动。地壳的主要构成物质是花岗岩和玄武岩,它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火山岩。地壳的厚度变化很大,最薄的地方在海洋下,仅有8千米厚:而在陆地上,地壳的厚度可以达到海洋地壳的八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和最深的海沟,大都是在大陆板块相互碰撞的地方形成的。消息一: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生物的化石。消息二: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1.根据所学知识,在画“_____”处填空。2.下列关于地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壳厚薄不一B.由于地球是非常好动而活跃的,所以地壳最终都会变成细小的沙子C.当地壳受到挤压时,有时会发生地震或火山喷发3.文中提到“地壳的主要构成物质是花岗岩和玄武岩”,这两种岩石属于(

)。A.石灰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4.文中“消息一”说明地表形态是如何变化的?5.文中“消息二”说明地表形态是如何变化的?4.实验分析题。;

试验名称:色光的合成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色光的合成现象,进一步认识到日光是由(

)合成的。实验材料:白色卡纸、圆规、彩笔、铅笔、剪刀。实验步骤:(1)取白色的卡纸,剪成直径为5厘米的(

)。(2)将卡纸分为7等份,分别用彩笔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3)将铅笔从圆盘的中心垂直插入。(4)旋转七彩圆盘,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当七彩圆盘旋转时,彩色顿时消失,(

)。实验分析:在色光合成实验中,圆盘不动,可以看清圆盘上的(

)种颜色。转动圆盘,七色圆盘的转速足够快时,盘面呈现(

)色。这是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在视网膜上七种颜色的光叠加,引起白色的视觉。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A4.C5.B6.C二.填空题1.乙;甲;不会2.减小摆绳的长度3.慢;快4.光源;太阳5.206;支撑;内脏器官6.头

躯干

四肢三.判断题1.×2.×3.×4.×5.√6.√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太阳、萤火虫、电灯、燃烧的蜡烛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