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四)文言文概括赏析一、考点针对练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如不符合请指出错误类型。原文片段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试题选项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比对结果]答案:时序错乱。“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错,根据原文可知,作者最初并不知道李台州与其母亲的事,直到李台州死后,在与丞相京公交谈中才知道李台州母子之间的故事,才了解李台州至孝之名。[参考译文]十七年后,台州已经去世,我与丞相京公一同为宰相属官。谈论间,京公给我说了李台州母子的事。我出生八年,母亲去世,终身遗憾。听说了李台州母子的事,哭泣不止,被感动并为他作传。2.判断下列表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如不符合请指出错误类型。原文片段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试题选项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比对结果]答案:曲解文意。选项中“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错误。原文中苏东坡表达的是“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的态度,认为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全文并未论述分封制和郡县制各自的优劣。[参考译文]过去议论分封制的人很多,柳宗元的言论一出,其他人的言论就都被废弃了,纵然圣人复出,只怕也改变不了什么了。因此我采纳他的说法,并且再添加一些议论:只要是有血气的人就一定有争夺,争夺一定是因为利益,而利益没有比分封诸侯再大的了。分封诸侯,是争战的开端、战乱的开始……近世不再分封诸侯,所以这种祸事差不多绝迹了。仁人君子,难道忍心再开启这种祸事吗?所以我认为李斯、秦始皇的意见和柳宗元的言论,应当成为万世的法则。3.判断下列表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如不符合请指出错误类型。原文片段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试题选项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比对结果]答案:以偏概全。“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原文中对应的内容是“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原文有两个限制词“或”“数郡”,对时间和范围有限制,而选项没有限制就变得绝对了。[参考译文]楚国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重了。一切疾病不考虑病的时间长短轻重,药一旦入口不奏效,立即就摒弃不用。至于巫术,反复试验十几次没有效果,也不悔改,并且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沉痛自责,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最终没有一句话是归罪于巫师的。所以功劳永远归于巫师,而失败永远归于医生。奏效不奏效,巫师总是受到上等的赏赐而医生总是在他之后。所以医生稍稍想要急于求利、取信于人,就一定要借助邪气魅惑的征兆来作为表象(迷惑人),即使是大智之人也很少不被迷惑。更严重的是沅湘之地是用人来祭祀不该祭拜的鬼,求取好处,遭受严重的刑罚却不怨恨,因而巫术的祸害已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不能解决了。从医的风尚已经很久不能胜过巫术了,即使有好的医生也不能施展他的才能,来成就他的威名,而且学医的人一天天地懈怠,所以有时在几个郡的广大地区求取一个好医生都不能得到。4.判断下列表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如不符合请指出错误类型。原文片段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试题选项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比对结果]答案:张冠李戴。原文说的是谢混“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并不是弘微。[参考译文]谢混的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和同族兄弟的儿子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5.判断下列表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如不符合请指出错误类型。原文片段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试题选项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比对结果]答案:自相矛盾。选项中的“奉养母亲未曾间断”与原文中的“太清之乱……贞母出家于宣明寺”“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相矛盾。[参考译文]在太清年间的动乱中,亲属离散走失,谢贞在江陵落入敌手,谢暠逃难到番禺,谢贞的母亲在宣明寺出家。等到高祖接受禅让即位,谢暠返还乡里,供养谢贞的母亲,将近二十年。二、高考综合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注][清]郑燮富贵人家延师傅教子弟,至勤至切,而立学有成者,多出于附从贫贱之家,而己之子弟不与焉。不数年间,变富贵为贫贱:有寄人门下者,有饿莩乞丐者。或仅守厥家,不失温饱,而目不识丁。或百中之一亦有发达者,其为文章,必不能沉著痛快,刻骨镂心,为世所传诵。岂非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浚慧乎!我虽微官,吾儿便是富贵子弟,其成其败,吾已置之不论;但得附从佳子弟有成,亦吾所大愿也。至于延师傅、待同学,不可不慎。吾儿六岁,年最小,其同学长者当称为某先生,次亦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钉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彼父母之爱子,虽无佳好衣服,必制新鞋袜来上学堂,一遭泥泞,复制为难矣。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吾人一涉宦途,既不能自课其子弟。其所延师,不过一方之秀,未必海内名流。或暗笑其非,或明指其误,为师者既不自安,而教法不能尽心;子弟复持藐忽心而不力于学,此最是受病处。不如就师之所长,且训吾子弟不逮。如必不可从,少待来年,更请他师;而年内之礼节尊崇,必不可废。又有五言绝句四首,小儿顺口好读,令吾儿且读且唱,月下坐门槛上,唱与二太太、两母亲、叔叔、婶娘听,便好骗果子吃也。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耘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獦蚤出。(选自《板桥家书》)[注]潍县,当时郑燮供职于此。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此文是郑燮在官署中给弟弟郑墨的第三封家书。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富贵人家延师傅教子弟延:聘请B.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薄:迫近C.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察:明白D.或仅守厥家厥:他的,他们的解析:选C察:仔细观察。根据语境,A、B两项可以运用“代入法”验证,带入后语句通畅、语意上说得通,即可断定解释正确。C项运用代入法,语句似乎也通畅,但在语意上有点生涩,再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是讲述对待“贫家子弟”,不能伤及他们的自尊,要在“无意中”给予帮助,所以应该是仔细观察时机。D项,可采用联想法,联想课内“思厥先祖父”,也可用代入法验证。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eq\b\lc\{\rc\(\a\vs4\al\co1(既不能自课其子弟,秦贪,负其强))B.eq\b\lc\{\rc\(\a\vs4\al\co1(而己之子弟不与焉,犹且从师而问焉))C.eq\b\lc\{\rc\(\a\vs4\al\co1(不失温饱,而目不识丁,吾尝跂而望矣))D.eq\b\lc\{\rc\(\a\vs4\al\co1(且训吾子弟不逮,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解析:选AA项,均为代词,自己。B项,兼词,于此/句末语气词。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D项,副词,姑且/连词,况且。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开篇指出学业优秀者大多出身于贫寒家庭,而富贵子弟能够发达的所占比例很小。B.作者认为自己身为官员,儿子的成败可以丢在一边不管,最大的心愿是儿子的同学学业有成。C.作者是一位严父,对儿子品行要求严格,同时他不乏慈爱的一面,还主张对孩子有些奖励。D.文末所附小诗,内容浅显,适宜儿童诵读,符合作者表达的观点,也符合书信的随意性。解析:选B原文“吾已置之不论”,是说对孩子的成败,先放在一边不谈论,不是说不管孩子的成败。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解析:断句,不仅仅考查句读能力,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抓动词“审”,抓名词、代词“难、要、之”,抓语气词“矣”;辨句式“……为难”“……为要”。答案: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岂非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浚慧乎!(4分)译文:(2)吾人一涉宦途,既不能自课其子弟。(4分)译文:解析:(1)抓住“愚人”“立志”“浚慧”、反问句式翻译。(2)抓住“涉”“宦途”“课”翻译。答案:(1)难道不是富贵足以使人愚笨,而贫贱足以使人树立志向而疏通智慧吗?(2)像我们这些人,一进官场,就不能亲自教授自己的孩子读书。[参考译文]富贵人家聘请老师教育孩子,最诚挚最恳切,但是学业有成的,多数从跟从学习的贫贱家庭的孩子中产生,而自己家的孩子不在其中。没过几年,由富贵变得贫贱:有寄人篱下的,有饿死的和乞讨度日的。有的仅仅守住他的家业,能够解决温饱,但是目不识丁。或许一百个中也有一个发达的,他们写文章,一定不能够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铭刻在人心灵深处,被世人传诵。难道不是富贵足以使人愚笨,而贫贱足以使人树立志向而疏通智慧吗?我虽然只是一个小官,我的儿子也算是富贵人家的孩子,他的成败,我已放在一边暂不谈论;只要能够让跟从学习的品学优秀的孩子有所成就,也算是我最大的心愿。至于如何聘请老师、对待同学,不可不慎重。我的儿子现在六岁,在同学中年龄最小,对同学中年龄较大的当教他称“某先生”,稍小一点的也要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笔墨纸砚一类文具,只要我家所有,便应不时分发给别的同学。每当看到贫寒家庭或寡妇的孩子,索要十几个钱,用来买川连纸钉做写字本,十天都没能做到的,应当仔细观察这件事,并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帮助他们。如果遇到雨天不能马上回家,就挽留他们吃饭;如果已到傍晚,要把家中旧鞋拿出来让他们穿上回家。因为他们的父母疼爱孩子,虽然穿不起好衣服,但一定做了新鞋新袜让他们穿去上学,遇到雨天,道路泥泞不堪,鞋袜弄脏,再做新的就非常困难了。选择老师是件难事,而尊敬老师则是更加重要的事。选择老师不能不审慎,一旦确定了,就应当尊敬他,怎么能再挑他的毛病呢?像我们这些人,一进官场,就不能亲自教授自己的孩子读书。为孩子聘请的老师,不过是某一地方的优秀人才,未必是国内知名人士。如果学生有的暗中嘲笑老师的过错,有的当众指责老师所讲的有错误,当老师的既然内心惶惶不安,自然不会尽心尽力地教育学生;孩子们如果再有蔑视老师的想法而不努力学习,这就是最令人头痛的事了。与其如此,不如以老师的长处,姑且来教育弥补孩子们的不足。如果是一定不能让孩子跟从学习的老师,也要稍作等待,到来年再聘请别的老师;而在老师任期之内的一切礼节待遇,一定不可随意废弃。又有五言绝句四首,小孩子顺口好读,让我的儿子边读边唱,月夜坐在门槛上,唱给两位祖母、两位母亲、叔叔、婶娘听,也让他讨点果子吃。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耘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獦蚤出。(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20分)明论苏洵天下有大知,有小知;人之智虑有所及,有所不及。圣人以其大知而兼其小知之功,贤人以其所及而济其所不及。愚者不知大知,而以其所不及丧其所及。故圣人之治天下也以常,而贤人之治天下也以时。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后可以常以其所及济其所不及而后可以时常也者无治而不治者也;时也者,无乱而不治者也。日月经乎中天,大可以被四海,而小或不能入一室之下,彼固无用此区区小明也。故天下视日月之光,俨然其若君父之威。故自有天地而有日月,以至于今而未尝可以一日无焉。天下尝有言曰:叛父母,亵神明,则雷霆下击之。雷霆固不能为天下尽击此等辈也,而天下之所以兢兢然不敢犯者,有时而不测也。使雷霆日轰轰绕天下以求夫叛父母、亵神明之人而击之,则其人未必能尽,而雷霆之威无乃亵乎!故夫知日月雷霆之分者,可以用其明矣。圣人之明,吾不得而知也。吾独爱夫贤者之用其心约而成功博也,吾独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劳而功不成也。是无他也,专于其所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精;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粗。及之而精,人将曰:是惟无及,及则精矣。不然,吾恐奸雄之窃笑也。齐威王即位,大乱三载,威王一奋而诸侯震惧二十年。是何修何营邪?夫齐国之贤者,非独一即墨大夫,明矣。乱齐国者,非独一阿大夫,与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亦明矣。一即墨大夫易知也,一阿大夫易知也,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易知也。从其易知而精之,故用心甚约而成功博也。天下之事,譬如有物十焉,吾举其一,而人不知吾之不知其九也。历数之至于九,而不知其一,不如举一之不可测也,而况乎不至于九也。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下有大知,有小知知:通“智”,智慧B.日月经乎中天,大可以被四海 被:覆盖C.吾独爱夫贤者之用其心约而成功博也约:节约D.与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 毁:诽谤解析:选C约:简单,简要。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eq\b\lc\{\rc\(\a\vs4\al\co1(贤人以其所及而济其所不及,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B.eq\b\lc\{\rc\(\a\vs4\al\co1(俨然其若君父之威,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C.eq\b\lc\{\rc\(\a\vs4\al\co1(而人不知吾之不知其九也,不知东方之既白))D.eq\b\lc\{\rc\(\a\vs4\al\co1(吾独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劳而功不成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解析:选DA项,以:用。B项,然:……的样子。C项,之: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而:转折连词/递进连词。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作者将治国者分为“圣人”“贤人”“愚者”三个层次,目的是为下文议论张本。B.第二段运用比喻论证,提出论题:治国不能只凭“雷霆轰轰”,而应“用日月明”。C.后三段作者扣住“精”字,反复论证了愚者“功不成”是因为“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D.文末以举其一而可知九的道理,强调了齐威王“易知而精之”,含有明显的讽谏意义。解析:选C后三段作者反复论证的是“专于其所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精”,而非“愚者‘功不成’是因为‘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后可以常以其所及济其所不及而后可以时常也者无治而不治者也解析:疏通语意,通过关键词进行划分。“既”“又”表并列关系,可以在“常”“时”后断开;通过语气词“哉”“夫惟”可知在“哉”后断开;两个“而后”都是时间上的承接词,因此可在其前面断开。答案: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后可以常/以其所及济其所不及/而后可以时/常也者/无治而不治者也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使雷霆日轰轰绕天下以求夫叛父母、亵神明之人而击之,则其人未必能尽,而雷霆之威无乃亵乎!(4分)译文:(2)是无他也,专于其所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精;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粗。(4分)译文:解析:(1)译出“使”“日”“无乃”各得1分,句子通顺1分。(2)译出“是”“所及”“兼”各得1分,句子通顺1分。答案:(1)假如让雷霆整天轰隆隆地巡绕天下,来找到那些背叛父母、亵渎神明的人去轰击他们,那么,那些人未必能被轰击干净,而雷霆的威严不也就被亵渎了吗?(2)这中间没有别的原因,只要专心去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就必然会干得很精妙;只要分心去干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那就必然会干得很粗糙。[参考译文]世界上有大智慧,有小聪明;人的能力有能办到的事情,有不能办到的事情。圣人用他们的大智慧来包容那些靠小聪明来完成的事情,有才能的人用他们的才能能办到的事情来弥补自己的才能所不能办到的事情。愚蠢的人不知道大智慧,反而用他们的能力所不能办到的事情来破坏自己的能力所能办到的事情。所以,圣人治理天下用“常”,而有才能的人治理天下,则用“时”。既不能“常”,又不能“时”,那就太可悲了,什么事都实现不了了!只有具备了大智慧,然后才能“常”;(只有)用自己的才能所能办到的(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新知春 - 工作总结
- 绿化补植合同范本
- 开学季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给家长的一封信
- 硕士论文答辩模板
- 采购氨水喷枪合同范本
- 花卉购销养护合同范本
- 个体管材加工合同范本
- 2025地下矿井配电工程师合同通知书
- 2025合同类型解析(固定期限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退休前合同与退休后合同)
- 2025马鞍山市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马鞍山市工商行政管理
- 医保业务培训大纲
- 2025年中国短圆柱滚子轴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教师的情绪管理课件
- 湖北省十一校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 英语-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答案
- 《手工制作》课件-幼儿园挂饰
- MOOC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1)
- 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学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RationalDMIS客户培训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