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阶段联测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与此概念图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若X为多聚体,则①~④代表蛋白质、脂肪、DNA、RNAB.若X为葡萄糖,则①~④代表蔗糖、糖原、淀粉、纤维素C.若X为单层膜细胞器,则①~④代表内质网、溶酶体、细胞膜、液泡D.若X为动物细胞膜成分,则①~④代表磷脂、胆固醇、蛋白质、糖类〖答案〗D〖祥解〗1、细胞器的分类: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2、细胞中的有机物包括脂质、糖类、蛋白质和核酸,在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详析】A、在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即生物大分子。脂肪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构成的,不是多聚体,A错误;B、若X为葡萄糖,则①~④是由葡萄糖构成的物质,可能是麦芽糖、纤维素、淀粉、糖原,而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缩合形成的二糖,B错误;C、若X为单层膜细胞器,则①~④代表内质网、溶酶体、高尔基体、液泡;细胞膜是单层膜的结构,但不是细胞器,C错误;D、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中脂质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还含有胆固醇,D正确。故选D。2.下列关于科学思路和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运用了荧光标记法B.通过观察各种生物组织建立细胞学说的过程运用了完全归纳法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都用到了模型构建D.用35S和³²P分别标记T₂噬菌体中蛋白质的羧基、DNA的碱基,探索遗传物质的本质〖答案〗C〖祥解〗1、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2、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详析】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A错误;B、通过观察各种生物组织建立细胞学说的过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B错误;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运用了数学模型,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运用了物理模型,C正确;D、蛋白质的羧基-COOH,不含S元素,不能用35S
标记
T₂噬菌体中蛋白质的羧基,D错误。故选C。3.多酶片具有糖衣与肠溶衣双层包衣,外层含胃蛋白酶,内层含脂肪酶、淀粉酶等多种酶,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以下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酶片咀嚼服用比整颗服用时药效高B.双层包衣可防止胃蛋白酶将其它酶催化水解失效C.多酶片的作用机理是降低食物中大分子水解所需的活化能D.双层包衣和酶的分层设计,可使不同的酶在不同部位释放并发挥作用〖答案〗A〖祥解〗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详析】A、包衣可以保护酶不被破坏,胃蛋白酶在胃中起作用,胰酶(含脂肪酶、淀粉酶和蛋白酶)在小肠中起作用,双层包衣和酶的分层设计,以便不同的酶在不同部位释放并发挥作用,而咀嚼服用可能会影响酶的活性,A错误;B、双层包衣有利于不同的酶在相应的场所起作用,胃蛋白酶起作用的部位在胃内,双层包衣可防止胃蛋白酶将其它酶催化水解失效,B正确;C、多酶片中的酶具有催化作用,其催化作用的原理是降低食物中大分子水解所需的活化能,C正确;D、双层包衣和酶的分层设计,可使不同的酶在不同部位释放并发挥作用,进而使酶充分发挥催化作用,D正确。故选A。4.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该实验说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通常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也可发生DNA复制C.AC过程中乙二醇不断进入该植物细胞D.AB过程中该植物细胞吸水能力不断增强〖答案〗B〖祥解〗据图分析,2mol•L-1的乙二醇溶液浸泡某种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先变小后恢复,说明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复原;2mol•L-1的蔗糖溶液浸泡某种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小,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详析】A、因为乙二醇能够穿过细胞膜而蔗糖不能,曲线AC和AD走势不同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因此该实验说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A正确;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但是由于其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分裂,故不会有DNA复制,高度分化的细胞也可以进行基因的表达,B错误;C、AC过程中乙二醇不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该植物细胞,C正确;D、AB过程中植物细胞不断失水,其细胞液渗透压不断升高,吸水能力增强,D正确。故选B。5.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细胞的自然更新属于细胞坏死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大,物质运输能力增强C.细胞发生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会发生异常变化D.二倍体动物的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的每一极均不含同源染色体〖答案〗C〖祥解〗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坏死是由外界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详析】A、红细胞的自然更新属于细胞凋亡,A错误;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B错误;C、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说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会发生异常变化,C正确;D、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都有相同的一套染色体,每一套染色体都和体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因此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每一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C。6.如图为某植物根部细胞受过量可溶性盐(主要是Na+)胁迫时的部分物质运输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液泡膜上的H+-ATP酶发挥作用后会导致细胞液的pH增大C.耐盐植物的液泡膜上的Na+-H+逆向转运蛋白比普通植物的少D.若使用呼吸抑制剂处理该植物的根细胞,则液泡对Na⁺的吸收量可能会减少〖答案〗D〖祥解〗图中信息显示:细胞液的pH比细胞质基质低,说明细胞液的H+浓度比细胞质基质大,因此H+从细胞液进入细胞质基质是顺浓度梯度,会产生势能,供给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使用,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由细胞质基质进入细胞液的直接驱动力是H+浓度梯度。【详析】A、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由细胞质基质进入细胞液依靠液泡膜两侧H+浓度梯度,即利用了化学势能,故Na+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错误;B、液泡膜上的H+-ATP酶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泵入液泡中,H+浓度增大,导致细胞液的pH降低,B错误;C、耐盐植物的液泡膜上的Na+-H+逆向转运蛋白比普通植物的多,以适应高盐环境,C错误;D、若使用呼吸抑制剂处理该植物的根细胞,会抑制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使细胞产生的ATP减少,从而抑制液泡对H+的吸收,膜内外H+浓度梯度减小,液泡对Na+的吸收量可能会减少,D正确。故选D。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几项()(1)自然界性别决定的方式只有XY型和ZW型(2)性别既受性染色体控制,又与部分基因有关(3)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是萨顿,证明者是摩尔根(4)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5)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6)玉米、小麦、西瓜等植物雌、雄同株,细胞内无性染色体(7)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8)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A.2项 B.3项 C.4项 D.5项〖答案〗B〖祥解〗1、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2、萨顿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详析】(1)自然界性别决定的方式不只有XY型和ZW型,如蜜蜂的性别由染色体组数决定,(1)错误;(2)性染色体上存在与性别相关的部分基因,故性别既受性染色体控制,又与部分基因有关,(2)正确;(3)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3)正确;(4)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性状表现与性别也有关,如XbXb和XbYB杂交,子代雌性全为隐性,雄性全为显性,(4)错误;(5)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可产生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5)错误;(6)玉米、小麦、西瓜等植物雌、雄同株,雌雄同株生物细胞内无性染色体,(6)正确;(7)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比如人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其与性别决定无关,(7)错误;(8)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但并非所有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如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8)错误。综上所述,(2)(3)(6)说法正确,共3项,ACD错误,B正确。故选B。8.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雄花在其顶端,雌花在叶腋。研究小组将一批基因型为AA、Aa(AA和Aa各占一半)的玉米均匀种植,自然条件下收获的玉米籽粒中,基因型为aa的玉米籽粒所占比例为()A.1/16 B.1/8 C.1/4 D.1/2〖答案〗A〖祥解〗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析】自然条件下玉米随机授粉,因此1/2AA和1/2Aa玉米群体中配子A:a=3:1,故收获的玉米籽粒中aa所占比例为(1/4)×(1/4)=1/16,A正确,BCD错误。故选A。9.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聚核苷酸,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核苷酸的糖脱水后相连,形成了一个重复出现的糖—磷酸主链,如图为某种多聚核苷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有4种核糖核苷酸B.图中多聚核苷酸形成时产生了5分子水C.图中所示的多聚核苷酸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糖—磷酸主链中一个磷酸基团大多和两个五碳糖相连〖答案〗D〖祥解〗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详析】A、由图中碱基T可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长链,图中有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B、该化合物有5个核苷酸,每2个核苷酸之间脱去1分子水,故合成该化合物时,需脱去4分子水,B错误;C、图中所示的多聚核苷酸为单链结构,其中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错误;D、图中的一个磷酸基团大多与两个五碳糖相连,末端游离的磷酸基团与一个五碳糖相连,D正确。故选D。10.细菌glg基因编码的UDPG焦磷酸化酶在糖原合成中起关键作用。细菌糖原合成的平衡受到CsrAB系统的调节。CsrA蛋白可以结合glgmRNA分子,也可结合非编码RNA分子CsrB,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菌合成UDPG焦磷酸化酶的肽链时,核糖体沿glgmRNA从3'端向5'端移动B.抑制CsrB基因的转录能抑制细菌糖原合成C.CsrA蛋白都结合到CsrB上,有利于细菌糖原合成D.细菌glg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glg基因的启动子并驱动转录〖答案〗A〖祥解〗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需要的条件:(1)模板:DNA的一条链;(2)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3)酶:RNA聚合酶;(4)能量(ATP)。【详析】A、基因表达中的翻译是核糖体沿着mRNA的5′端向3′端移动,A错误;B、由题图可知,抑制CsrB基因转录会使CsrB的RNA减少,使CsrA更多地与glgmRNA结合形成不稳定构象,最终核糖核酸酶会降解glgmRNA,而glg基因编码的UDPG焦磷酸化酶在糖原合成中起关键作用,故抑制CsrB基因的转录能抑制细菌糖原合成,B正确;C、由题图及C选项分析可知,若CsrA都结合到CsrB上,则CsrA没有与ggmRNA结合,从而使glgmRNA不被降解而正常进行,有利于细菌糖原的合成,C正确;D、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到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从而启动转录,D正确。故选A。11.科学家近期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质类激素名叫瘦素,其在对脂肪及体重的调节方面有一定作用,因此可用于肥胖症患者的治疗,在部分患者体内瘦素含量要高于非肥胖症存在“瘦素抵抗”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瘦素抵抗”现象可能是细胞上的瘦素受体出问题B.瘦素和胰岛素在脂肪代谢方面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C.与瘦素的合成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D.瘦素需通过注射而非口服方法进入体内,再通过体液运输到对应靶细胞上与特定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答案〗B〖祥解〗瘦素的本质为蛋白质,不可口服,需注射使用,与瘦素的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详析】A、瘦素为激素,信号分子的一种,需要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瘦素抵抗”现象可能是细胞上的瘦素受体出问题,A正确;B、瘦素在对脂肪及体重的调节方面有一定作用,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胰岛素促进脂肪的合成,二者作用相反,并非协同作用,B错误;C、瘦素的本质为蛋白质,是分泌蛋白,与瘦素的合成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正确;D、瘦素是蛋白质类激素,不可口服,否则会被水解失去其作用,瘦素需通过注射而非口服方法进入体内,再通过体液运输到对应靶细胞上与特定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B。12.下图1表示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导致T细胞无法识别肿瘤细胞,实现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图2表示PD-1抗体阻断PD-1与PD-L1相互作用,恢复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也属于肿瘤细胞,通常是一个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B.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是通过T细胞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进行识别C.可以通过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PD-1抗体,PD-1抗体可以恢复机体的体液免疫消灭肿瘤细胞D.PD-L1丧失作用,对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作用恢复无影响〖答案〗B〖祥解〗题图分析:图1中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受体与肿瘤抗原结合,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图2中PD-1抗体与PD-L1竞争PD-1结合位点,如果PD-1抗体与PD-1结合,则恢复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作用。【详析】A、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这是一种累积效应,A错误;B、图1中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受体与肿瘤抗原结合,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即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是通过T细胞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进行识别,B正确;C、可以通过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PD-1抗体,PD-1抗体可以恢复机体的细胞免疫消灭肿瘤细胞,C错误;D、使PD-L1丧失作用,则PD-1无法与PD-L1结合,也可以恢复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作用,D错误。故选B。13.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实验处理心率(次/分)正常情况90阻断副交感神经180阻断交感神经70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B.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C.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加快D.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可检测到膜电位变化〖答案〗C【详析】根据表格分析: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抑制作用;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说明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促进作用。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的作用相互拮抗。〖祥解〗A、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抑制作用。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说明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促进作用。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的作用相互拮抗,A正确;B、由表格可知,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的变化并不明显,因此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B正确;C、由表格可知,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抑制作用,C错误;D、阻断副交感神经,阻断交感神经,心率均有变化,说明正常情况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均处于工作状态,所以均可以检测到膜电位变化,检测到兴奋,D正确。故选C。14.蓝莓具有保护眼睛、增进记忆、减缓衰老等功效,某兴趣小组尝试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蓝莓果酒和果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制取的蓝莓汁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进行酒精发酵期间会产生CO2,需要定期打开瓶盖放气C.制作果酒和果醋的主要微生物都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D.果醋发酵温度不同于果酒发酵,是因为发酵菌种所需的最适温度不同〖答案〗D〖祥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前期提供有氧环境供酵母菌繁殖,后期形成缺氧环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制作的原理是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糖源缺少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的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详析】A、传统发酵技术中利用天然微生物进行发酵,不能对蓝莓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A错误;B、进行酒精发酵期间会产生CO2,可以把瓶盖拧松,但是不能打开瓶盖,防止氧气大量进入,B错误;C、制作果酒的发酵微生物是真核生物酵母菌,果醋发酵的主要微生物醋酸杆菌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真核细胞有线粒体,C错误;D、制作果醋的温度大约为30~35℃,时间为7~8天,制作果酒的发酵温度大约为18~30℃,发酵时间为10~12天,D正确。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最新研究揭示线粒体有两种分裂方式:中区分裂和外围分裂(图1和图2),正常情况下线粒体进行中区分裂;当线粒体出现轻微损伤时,线粒体进行外围分裂,产生大小不等的线粒体,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线粒体DNA(mtDNA),继而发生线粒体自噬。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线粒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分裂情况B.推测线粒体损伤过大时,损伤线粒体可被膜包裹并在溶酶体协助下分解C.线粒体自噬过程需要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的参与,利于细胞正常代谢D.中区分裂可导致线粒体数量增加,外围分裂直接导致线粒体数量减少〖答案〗BC〖祥解〗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2、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吞噬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或病毒,与细胞自噬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详析】A、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A错误;B、推测线粒体损伤过大时,损伤线粒体可被膜包裹并在溶酶体协助下分解,因为溶酶体可以分解衰老受损的细胞器,B正确;C、线粒体自噬过程需要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的参与,利于细胞正常代谢,C正确;D、中区分裂可增加线粒体的数量,外围分裂可产生大小两个线粒体,小的线粒体发生自噬,大的线粒体仍然存在,不改变线粒体的数量,D错误。故选BC。16.下图表示利用耐酸植物甲(4n)和高产植物乙(2n)培育高产耐酸杂种植物的过程(图中标号表示过程或处理手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中依据的原理主要有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等B.过程①可将甲、乙植物细胞置于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等渗溶液中处理C.过程②可以用PEG诱导,过程③得到的杂种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D.过程④⑤使用的培养基需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但加入的比例不同〖答案〗ABD〖祥解〗据图分析,图中①表示酶解法去壁,②表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③表示再生细胞壁,④表示脱分化,⑤表示再分化,⑥表示发育成杂种植株,其中④⑤⑥表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详析】A、图示过程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该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利用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组织培养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B、图中①表示酶解法去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由于原生质体失去了细胞壁的保护会发生失水皱缩或吸水涨破的现象,因此该过程需要在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等渗溶液中处理,B正确;C、过程②表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可以用PEG诱导,产生的杂种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两种原生质体中染色体组之和,因此杂种细胞中应该含有6个染色体组,C错误;D、过程④⑤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两个过程的培养基中都需要进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但是两种植物激素的比例应该不同,D正确。故选ABD。17.为研究水稻中的PLA3基因在参与脱落酸(ABA)调控水稻种子萌发中的作用,研究人员以野生型水稻(WT)种子和PLA3基因突变体(pla3)种子为材料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此外,研究人员对种子中相应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发现pla3种子中ABA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与WT种子中相同,而ABA降解酶基因和ABA作用抑制因子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WT种子的15倍和32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有()A.在WT种子中,PLA3基因的作用是抑制种子萌发B.综合四组实验结果可知,pla3种子对ABA的敏感性降低C.在pla3种子中,PLA3基因的突变促进了赤霉素的合成D.在WT种子中,PLA3基因抑制了ABA作用抑制因子基因的表达〖答案〗ABD〖祥解〗脱落酸是一种有机物(ABA),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除促使叶子脱落外,还有使芽进入休眠状态、促使马铃薯形成块茎等作用。【详析】A、pla3种子中ABA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与WT种子中相同,而ABA降解酶基因和ABA作用抑制因子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WT种子的15倍和32倍,因此在WT种子中,PLA3基因的作用是通过抑制ABA的分解和抑制ABA作用抑制因子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种子萌发,A正确;B、综合四组实验结果可知,在有ABA情况下,pla3种子的萌发率高于WT种子,因此pla3种子对ABA的敏感性降低,B正确;C、题中没有提到赤霉素合成情况,C错误;D、在WT种子中,PLA3基因抑制了ABA作用抑制因子基因的表达,使得ABA的作用增强,D正确。故选ABD。18.某地土壤有机物X污染严重,为改善土壤环境,研究人员从土壤中分离出可高效降解有机物X的细菌菌株。以下是研究人员分离细菌菌株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要长期保存该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冷冻保存法B.实验结果显示A~E五种菌株中,E是降解X最理想的菌株C.制备降解X的细菌菌株初筛平板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D.若将最后一个试管中的菌液每次吸取0.1ml涂布到三个培养基。一段时间后,菌落数分别是168、175、167个,则10g土壤中含有此菌的菌体数是1.7×10⁷个〖答案〗AB〖祥解〗临时保藏是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该保藏方法的缺点是保存时间不长,菌种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长期保存常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详析】A、若要长期保存该菌种,应使用甘油管藏法长期保存菌种,A正确;B、据图可知,实验结果显示A-E五种菌株中,E菌株的透明圈面积最大,说明其水解有机物X的能力最强,故E是降解X最理想的菌株,B正确;C、培养细菌应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C错误;D、稀释平板细菌的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因此10g土壤中含有此菌的菌体数是[(168+175+167)÷3]÷0.1ml×104×10=1.7×108个,D错误。故选AB。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19.Ⅰ泛素是一类由单条肽链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其单肽链包含76个氨基酸,泛素主要负责标记细胞中需要被降解的蛋白质。被泛素标记的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或损伤的细胞器可被溶酶体降解,其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合成泛素的最初场所是__________,组成泛素单肽链的氨基酸通过__________个肽键相连接。(2)由图可知,损伤的线粒体、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可被泛素标记,进而被__________识别,形成复合物后介导内质网出芽形成吞噬泡。(3)溶酶体能够降解损伤的线粒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溶酶体除了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还具有__________等功能。线粒体中的核酸在溶酶体中初步水解是__________。Ⅱ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下图甲是珙桐体内某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该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回答以下问题(4)图乙所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是_______________模型,细胞壁应位于膜的__________(填“A”或“B”)侧。(5)图甲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膜功能比外膜复杂,原因是其内膜_____________。(6)与图甲细胞相比,人的乳腺细胞中的生物膜系统缺少了________(填生物膜名称)乳腺蛋白在加工和分泌过程中需要囊泡运输,精确识别、定向运输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已知囊泡膜上有信号分子,试推测囊泡精确识别、定向运输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答案〗(1)①.核糖体②.75(2)自噬受体(3)①.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②.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③.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4)①.流动镶嵌②.A(5)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比外膜多(6)①.液泡膜、叶绿体膜②.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上存在与囊泡膜上的信号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祥解〗1、研究发现,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2、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3、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小问1详析】泛素是一类由单条肽链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合成蛋白质的最初场所是核糖体,泛素含有76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75个肽键连接成一条链。【小问2详析】从图可知,损伤的线粒体、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可被泛素标记,进而被自噬受体识别,形成复合物后介导内质网出芽形成吞噬泡。【小问3详析】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降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还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等功能。核酸包括DNA和RNA,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因此,核酸在溶酶体中初步水解产生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小问4详析】图乙所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细胞壁位于细胞膜的外侧,据图分析,A侧有糖链为细胞膜的外侧,故细胞壁位于A侧。【小问5详析】由于线粒体内膜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比外膜多,故线粒体内膜功能比外膜复杂。【小问6详析】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人体细胞不含液泡和叶绿体,与图甲细胞相比,人的乳腺细胞中的生物膜系统缺少了液泡膜、叶绿体膜。由于囊泡膜上有信号分子,囊泡精确识别、定向运输的原因最可能是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上存在与囊泡膜上的信号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20.已知剑白香猪染色体数为2n=38。图1为剑白香猪体内某一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图2为剑白香猪体内的细胞分裂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3为该动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物质数量变化曲线图的一部分。(1)据图1分析,细胞①→②发生的分子水平的生理过程主要为_________;细胞②含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细胞③存在_________条Y染色体。若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答2种)。(2)在观察剑白香猪体内细胞分裂图时,判断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是_________。与乙细胞同时形成的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形态与图乙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3)若图3表示剑白香猪正常胞内染色体组数量变化,某细胞在AB段可能会出现_______(填序号:①联会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76条染色体)的现象。(4)一只雄性剑白香猪(AaXEY)与一只雌性剑白香猪(aaXeXe)的后代中,有一只基因型为AaXEXeY的变异个体。经分析发现是某一亲本产生的配子发生异常所致,若不考虑基因突变,该变异个体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5)兴趣小组进一步测定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a可能是精细胞B.细胞d和e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细胞c和细胞g都可能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D.细胞f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6)若用剑白香猪的白色中垂耳(GGHH)与黑色立耳(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F1中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答案〗(1)①.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②.2##二##两③.0或1或2④.基因突变或互换(交叉互换)(2)①.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②.不同(3)①②(4)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了同一极,产生了基因型为AXEY的精子与基因型为aXe的卵细胞结合,产生了基因型为AaXEXeY的个体(5)ACD(6)C〖祥解〗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征:①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适度生长,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数目的一半。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中期,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两条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小问1详析】据图1分析:细胞①→②细胞生长,并且为减数分裂做准备,则需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②是初级精母细胞,已知剑白香猪染色体数为2n=38,为二倍体生物,故细胞②含有2个染色体组;细胞③是次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已经分开,姐妹染色单体也可能已经分离,因此可能含有0或1或2条Y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的,理论上,姐妹染色单体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相同的,若发生基因突变或互换(交叉互换)则精原细胞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小问2详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以此作为判断该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乙进行的是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表示次级卵母细胞,与乙同时形成的细胞是第一极体,第一极体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与图乙不同。【小问3详析】若图3表示剑白香猪正常胞内染色体组数量变化,
则BC的结果是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则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引起的。正常分裂的细胞在AB段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则此时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及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所以可能发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但不会出现76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才会出现76条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故选①②。【小问4详析】一只雄性剑白香猪(AaXEY)与一只雌性剑白香猪(aaXeXe)的后代中,有一只基因型为AaXEXeY的变异个体,经分析发现是某一亲本产生的配子发生异常所致,若不考虑基因突变,该变异个体产生的原因是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了同一极,产生了基因型为AXEY的精子与基因型为aXe的卵细胞结合,产生了基因型为AaXEXeY的个体。【小问5详析】A、细胞a染色体数为n,核DNA数目也为n,可能是精细胞,A正确;B、细胞d和e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处于2n~4n,应该正在进行DNA复制,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错误;C、细胞c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目为2n,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g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为4n,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二者都可能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C正确;D、细胞f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为4n,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正确。故选ACD。【小问6详析】GGHH与gghh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GgHh,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9:3:3:1,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因此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C符合题意。故选C。21.图1表示一个银杏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过程,其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图2中T0~T1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生长的银杏幼苗的结构a中的某两种化合物,T1~T3表示改变某个条件后两种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1)银杏叶肉细胞中具有丰富的膜结构,能完成特定的生理活动,下列生理活动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A.H⁺的生成 B.ATP的生成 C.氧气的生成 D.二氧化碳的消耗(2)图1中表示一个银杏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①为②提供NADPH和ATPB.图1中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⑤C.图1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D.图1中过程①、④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3)细胞中的ATP合成酶像一个“微型水电站”,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TP合成酶有运输和催化功能B.H⁺的跨膜方式是主动运输C.线粒体内膜上ATP合成酶的数量较多D.合成ATP的能量来源于膜内外的H⁺浓度差(4)某兴趣小组想要研究银杏叶片中的色素分布,可以用_____(试剂)将色素从叶片中提取出来,并用______(方法)将色素彼此分离。(5)当环境条件适宜,图1中G>I、D>K时,该细胞的代谢特点是______。(6)若图2中,在T₁时刻突然降低CO₂浓度,则物质甲、乙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编号选填)①ATP②NADPH③三碳化合物C₃④五碳糖C₅(7)强光条件下,植物吸收的光能若超过光合作用的利用量,过剩的光能可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出现光抑制现象。为探索油菜素内酯(BR)对光抑制的影响机制,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试剂L可抑制光反应关键蛋白的合成)实验步骤的目的简要操作过程获取实验材料将生长状况一致的苹果幼苗栽于多个塑料盆中,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设置对照组对甲组叶片每天定时喷洒适量蒸馏水设置探究BR功能的实验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气体交换参数取若干健康成熟叶片置于相应溶液中在常光下蒸腾过夜,24h后每组随机取6片叶置于强光下处理4h,测定相关指标②____________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随机测定多个植株多片叶片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通过对乙组与丙组曲线的分析,推测BR可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挥作用。〖答案〗(1)C(2)AB(3)B(4)①.无水乙醇②.纸层析法(5)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6)①.④②.①②(7)①.将乙组用等量BR处理,丙组用等量BR+L处理②.减少叶片差异产生的实验误差③.促进光反应关键蛋白的合成〖祥解〗据图分析:图1中a为叶绿体,①是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②是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是ATP,B是ADP,C是[H],D是氧气,F是C5,G是二氧化碳,E是C3。b是线粒体,③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④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⑤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是丙酮酸,L是水,I是二氧化碳,J是[H],K是氧气【小问1详析】A、H+的生成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类囊体薄膜,A错误;B、ATP的生成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薄膜,B错误;C、氧气的生成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C正确;D、二氧化碳的消耗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D错误。故选C。【小问2详析】A、图中①为光反应,为②暗反应提供NADPH和
ATP,A正确;B、③④⑤分别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产生能量最多的是第三阶段⑤,B正确;C、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C错误;D、过程①为光反应,发生场所为类囊体薄膜,④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场所为线粒体基质,D错误。故选AB。【小问3详析】A、如图所示,ATP合成酶有运输和催化功能,A正确;B、H+的跨膜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C、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能形成大量ATP,则线粒体内膜上ATP合成酶的数量较多,C正确;D、如图所示,H+跨膜运输的同时合成了ATP,说明合成ATP的能量来源于膜内外的H浓度差,D正确。故选B。【小问4详析】叶绿体中色素无水乙醇将色素从叶片中提取出来,并用纸层析法将色素彼此分离。【小问5详析】当环境条件适宜,D是氧气,G是二氧化碳,I是二氧化碳,K是氧气,G>l,D>K时,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同时植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所以此时植物的代谢特点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小问6详析】图2中,在T1时刻突然降低CO2浓度,五碳化合物的消耗减少,五碳化合物的利用短时间内不变,含量上升;暗反应消耗的NADPH和ATP相应减少,而光反应仍然产生NADPH和ATP,所以其含量上升。甲、乙分别指C5(④)、NADPH和ATP(①②)。【小问7详析】设置探究BR功能的实验组:将乙组用等量BR处理,丙组用等量BR+L处理。减少叶片差异产生的实验误差: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随机测定多个植株多片叶片。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通过对乙组与丙组曲线的分析,推测BR可能是通过促进光反应关键蛋白的合成发挥作用。22.2023年11月2日,日本正式开始排放第三批次的福岛核污染水,预计将持续17天。此次的排放量与前两次大致相同,仍为7800吨左右。研究表明,在福岛核事故后,某些大型鱼类中放射性核素137Cs的浓度比底栖鱼类和无脊椎动物高出一个数量级。如图表示海洋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1)测算____________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2)浮游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过程参与湖泊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藻类通过吸收空气中CO₂,使大气CO₂浓度降低,但水体富营养化时、大量藻类繁殖反而会使大气CO₂浓度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从生产者和分解者角度)(3)图乙中分解者利用的是____________(具体生物)所同化的能量;B表示能量的含义是__________。(4)由于资源有限,不同物种之间会争夺___________。这种竞争促使物种进化出不同的____特征,以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鱼类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占据了不同的____________,在同水域中共存。(5)放射性物质的长期效应会通过____________传递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核污染水影响范围,涉及全球。如图甲,放射性物质在水中被水生生物摄取,并逐渐富集在__________(具体生物)。(6)核污染水还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破碎和物种灭绝。旦物种灭绝,则生态系统____________稳定性会下降,其进步扰乱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答案〗(1)(单位时间)各营养级(2)①.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②.当其覆盖水面时,造成水体透明度降低,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从而减少吸收空气中CO2。从分解者的作用角度分析,分解者在分解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过程中会消耗氧气,释放CO2,从而会使大气CO2浓度增加。(3)①.底栖动物和底栖植物②.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4)①.食物、栖息地和繁殖资源②.适应性③.生态位(5)①.食物链(和食物网)②.鸟和某些大型鱼类(6)抵抗力〖祥解〗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小问1详析】能量金字塔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因此测算(单位时间)各营养级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小问2详析】浮游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两大过程参与湖泊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水体富营养化时、藻类繁殖迅速,当其覆盖水面时,造成水体透明度降低,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从而减少吸收空气中CO2。从分解者的作用角度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时分解者增多,分解者在分解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过程中会消耗氧气,释放CO2,从而会使大气CO2浓度增加。【小问3详析】图乙中分解者利用的是底栖动物的粪便和遗体残骸以及底栖植物的残枝败叶中的能量,底栖动物的粪便和遗体残骸及底栖植物的残枝败叶中的能量是底栖动物和底栖植物所同化的能量;B为同化量减去呼吸作用的能量,其能量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摄入,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因此B表示能量的含义是底栖动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小问4详析】由于资源有限,为了能保证生物的正常生存,不同物种之间会争夺食物、栖息地和繁殖资源,这种竞争促使物种进化出不同的适应性特征,用来维持生存。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鱼类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在同一水域中共存,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减小种间竞争压力。【小问5详析】放射性物质的长期效应会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核污染水影响范围,涉及全球。放射性物质在水中被水生生物摄取,并逐渐富集在食物链的顶端鸟和某些大型鱼类上,最终破坏生态平衡。【小问6详析】一旦物种灭绝,生物组分减少,营养结构变简单,则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抵抗力稳定性会下降,其进一步扰乱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23.亮氨酸脱氢酶是一类氧化还原酶,在临床生化诊断上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在亮氨酸脱氢酶基因原有启动子(Phemt₁)之后加上信号肽(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向分泌通路转移的一段肽链)序列,可提高亮氨酸脱氢酶产量。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双启动子(Papali、Pamp)及双启动子后再分别添加3种信号肽序列对亮氨酸脱氢酶产量的影响,主要实验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启动子的功能是_____。组成信号肽的基本单位是_____。(2)过程①中,PCR反应体系中添加的dNTP的功能有_____,添加的一对引物是_____。P1:5'-GGGAATCATATGGGCGGCGTTCTGTTTCTG-3'P2:5'-CCGATTAAGCTTGGCGGCGTTCTGCATCTG-3'P3:5'-CGCGGATCCATAAGGCAGTAAAGAGGCTTTTG-3'P4:5'-GCCGGATCCACAAGGCAGTATTTACTGCCTT-3'(3)过程②中的DNA连接酶催化相邻核苷酸之间的3′一羟基与5′一磷酸间形成__________________,PCR循环中,Taq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_______________,进行扩增时,反应的温度和时间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下列选项中______的设定与扩增片段的长度有关。(填标号)①变性温度②退火温度③延伸温度④变性时间⑤退火时间⑥延伸时间(4)过程②中,启动子Pamp能与质粒1连接的分子基础是_____。将重组质粒1导入枯草杆菌前先用Ca²⁺处理枯草杆菌,其主要目的是_____。转化后的枯草杆菌一般要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添加_____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5)科研人员将质粒1、重组质粒1和3种重组质粒2分别导入枯草杆菌得到甲~戊5种重组枯草杆菌,进行发酵后提取上清液中的亮氨酸脱氢酶,酶活力测定结果如下表。重组菌甲乙丙丁戊酶活力/U·mL⁻¹10.1131.240.446.4921.76①结果表明,______最有利于提高亮氨酸脱氢酶产量。②双启动子后添加信号肽序列影响酶的表达或分泌量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a.信号肽序列影响了亮氨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b.信号肽序列影响了启动子转录成相应的mRNA序列c.信号肽序列表达产物使亮氨酸脱氢酶分泌路径发生改变〖答案〗(1)①.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驱动转录②.氨基酸(2)①.作为原料、提供能量②.P1和P3(3)①.磷酸二酯键②.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③.②⑥(4)①.都是由脱氧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②.使枯草杆菌处于感受态③.卡那霉素(5)①.添加双启动子②.ac〖祥解〗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小问1详析】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序列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上游,紧挨转录的起始位点,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表达出人类需要的蛋白质,是基因表达不可缺少的重要调控序列;信号肽是一种多肽,多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小问2详析】dNTP中d代表五碳糖是脱氧核糖,N代表A、G、C、T,T代表3个,PCR合成中的原料是dATP、dGTP、dCTP、dTTP,合成过程需要能量,加dNTP既提供了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又提供了能量;该题中的过程①进行的是启动子的扩增,并非目的基因(亮氨酸脱氢酶基因)的扩增,故应根据该自动子的插入位置判断两侧序列,如图可知应该选用Ndel和BamHI两种酶的酶切,所以加入的引物序列可以是-CATATG-、-GGATCC-,即P1和P3。【小问3详析】DNA连接酶催化形成的是磷酸二酯键;PCR循环中,Taq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形成DNA子链;进行扩增时,退火温度的设定与引物有关,延伸时间的设定与扩增片段的长度有关,故选②⑥。【小问4详析】过程②中,启动子PamyQ能与质粒1连接的分子基础是都是由脱氧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将重组质粒1导入枯草杆菌前先用Ca2+处理枯草杆菌,其主要目的是使枯草杆菌处于感受态;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是标记基因,故转化后的枯草杆菌一般要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添加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小问5详析】①分析实验结果,乙组酶活力最高,说明添加双启动最有利于提高亮氨酸脱氢酶产量。②双启动子后添加信号肽序列影响酶的表达或分泌量的原因可能有信号肽序列影响了亮氨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或信号肽序列表达产物使亮氨酸脱氢酶分泌路径发生改变。故选ac。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阶段联测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与此概念图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若X为多聚体,则①~④代表蛋白质、脂肪、DNA、RNAB.若X为葡萄糖,则①~④代表蔗糖、糖原、淀粉、纤维素C.若X为单层膜细胞器,则①~④代表内质网、溶酶体、细胞膜、液泡D.若X为动物细胞膜成分,则①~④代表磷脂、胆固醇、蛋白质、糖类〖答案〗D〖祥解〗1、细胞器的分类: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2、细胞中的有机物包括脂质、糖类、蛋白质和核酸,在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详析】A、在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即生物大分子。脂肪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构成的,不是多聚体,A错误;B、若X为葡萄糖,则①~④是由葡萄糖构成的物质,可能是麦芽糖、纤维素、淀粉、糖原,而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缩合形成的二糖,B错误;C、若X为单层膜细胞器,则①~④代表内质网、溶酶体、高尔基体、液泡;细胞膜是单层膜的结构,但不是细胞器,C错误;D、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中脂质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还含有胆固醇,D正确。故选D。2.下列关于科学思路和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运用了荧光标记法B.通过观察各种生物组织建立细胞学说的过程运用了完全归纳法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都用到了模型构建D.用35S和³²P分别标记T₂噬菌体中蛋白质的羧基、DNA的碱基,探索遗传物质的本质〖答案〗C〖祥解〗1、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2、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详析】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A错误;B、通过观察各种生物组织建立细胞学说的过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B错误;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运用了数学模型,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运用了物理模型,C正确;D、蛋白质的羧基-COOH,不含S元素,不能用35S
标记
T₂噬菌体中蛋白质的羧基,D错误。故选C。3.多酶片具有糖衣与肠溶衣双层包衣,外层含胃蛋白酶,内层含脂肪酶、淀粉酶等多种酶,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以下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酶片咀嚼服用比整颗服用时药效高B.双层包衣可防止胃蛋白酶将其它酶催化水解失效C.多酶片的作用机理是降低食物中大分子水解所需的活化能D.双层包衣和酶的分层设计,可使不同的酶在不同部位释放并发挥作用〖答案〗A〖祥解〗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详析】A、包衣可以保护酶不被破坏,胃蛋白酶在胃中起作用,胰酶(含脂肪酶、淀粉酶和蛋白酶)在小肠中起作用,双层包衣和酶的分层设计,以便不同的酶在不同部位释放并发挥作用,而咀嚼服用可能会影响酶的活性,A错误;B、双层包衣有利于不同的酶在相应的场所起作用,胃蛋白酶起作用的部位在胃内,双层包衣可防止胃蛋白酶将其它酶催化水解失效,B正确;C、多酶片中的酶具有催化作用,其催化作用的原理是降低食物中大分子水解所需的活化能,C正确;D、双层包衣和酶的分层设计,可使不同的酶在不同部位释放并发挥作用,进而使酶充分发挥催化作用,D正确。故选A。4.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该实验说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通常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也可发生DNA复制C.AC过程中乙二醇不断进入该植物细胞D.AB过程中该植物细胞吸水能力不断增强〖答案〗B〖祥解〗据图分析,2mol•L-1的乙二醇溶液浸泡某种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先变小后恢复,说明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复原;2mol•L-1的蔗糖溶液浸泡某种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小,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详析】A、因为乙二醇能够穿过细胞膜而蔗糖不能,曲线AC和AD走势不同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因此该实验说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A正确;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但是由于其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分裂,故不会有DNA复制,高度分化的细胞也可以进行基因的表达,B错误;C、AC过程中乙二醇不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该植物细胞,C正确;D、AB过程中植物细胞不断失水,其细胞液渗透压不断升高,吸水能力增强,D正确。故选B。5.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细胞的自然更新属于细胞坏死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大,物质运输能力增强C.细胞发生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会发生异常变化D.二倍体动物的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的每一极均不含同源染色体〖答案〗C〖祥解〗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坏死是由外界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详析】A、红细胞的自然更新属于细胞凋亡,A错误;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B错误;C、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说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会发生异常变化,C正确;D、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都有相同的一套染色体,每一套染色体都和体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因此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每一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C。6.如图为某植物根部细胞受过量可溶性盐(主要是Na+)胁迫时的部分物质运输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液泡膜上的H+-ATP酶发挥作用后会导致细胞液的pH增大C.耐盐植物的液泡膜上的Na+-H+逆向转运蛋白比普通植物的少D.若使用呼吸抑制剂处理该植物的根细胞,则液泡对Na⁺的吸收量可能会减少〖答案〗D〖祥解〗图中信息显示:细胞液的pH比细胞质基质低,说明细胞液的H+浓度比细胞质基质大,因此H+从细胞液进入细胞质基质是顺浓度梯度,会产生势能,供给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使用,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由细胞质基质进入细胞液的直接驱动力是H+浓度梯度。【详析】A、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由细胞质基质进入细胞液依靠液泡膜两侧H+浓度梯度,即利用了化学势能,故Na+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错误;B、液泡膜上的H+-ATP酶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泵入液泡中,H+浓度增大,导致细胞液的pH降低,B错误;C、耐盐植物的液泡膜上的Na+-H+逆向转运蛋白比普通植物的多,以适应高盐环境,C错误;D、若使用呼吸抑制剂处理该植物的根细胞,会抑制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使细胞产生的ATP减少,从而抑制液泡对H+的吸收,膜内外H+浓度梯度减小,液泡对Na+的吸收量可能会减少,D正确。故选D。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几项()(1)自然界性别决定的方式只有XY型和ZW型(2)性别既受性染色体控制,又与部分基因有关(3)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是萨顿,证明者是摩尔根(4)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5)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6)玉米、小麦、西瓜等植物雌、雄同株,细胞内无性染色体(7)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8)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A.2项 B.3项 C.4项 D.5项〖答案〗B〖祥解〗1、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2、萨顿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详析】(1)自然界性别决定的方式不只有XY型和ZW型,如蜜蜂的性别由染色体组数决定,(1)错误;(2)性染色体上存在与性别相关的部分基因,故性别既受性染色体控制,又与部分基因有关,(2)正确;(3)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3)正确;(4)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性状表现与性别也有关,如XbXb和XbYB杂交,子代雌性全为隐性,雄性全为显性,(4)错误;(5)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可产生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5)错误;(6)玉米、小麦、西瓜等植物雌、雄同株,雌雄同株生物细胞内无性染色体,(6)正确;(7)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比如人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其与性别决定无关,(7)错误;(8)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但并非所有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如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8)错误。综上所述,(2)(3)(6)说法正确,共3项,ACD错误,B正确。故选B。8.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雄花在其顶端,雌花在叶腋。研究小组将一批基因型为AA、Aa(AA和Aa各占一半)的玉米均匀种植,自然条件下收获的玉米籽粒中,基因型为aa的玉米籽粒所占比例为()A.1/16 B.1/8 C.1/4 D.1/2〖答案〗A〖祥解〗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析】自然条件下玉米随机授粉,因此1/2AA和1/2Aa玉米群体中配子A:a=3:1,故收获的玉米籽粒中aa所占比例为(1/4)×(1/4)=1/16,A正确,BCD错误。故选A。9.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聚核苷酸,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核苷酸的糖脱水后相连,形成了一个重复出现的糖—磷酸主链,如图为某种多聚核苷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有4种核糖核苷酸B.图中多聚核苷酸形成时产生了5分子水C.图中所示的多聚核苷酸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糖—磷酸主链中一个磷酸基团大多和两个五碳糖相连〖答案〗D〖祥解〗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详析】A、由图中碱基T可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长链,图中有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B、该化合物有5个核苷酸,每2个核苷酸之间脱去1分子水,故合成该化合物时,需脱去4分子水,B错误;C、图中所示的多聚核苷酸为单链结构,其中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错误;D、图中的一个磷酸基团大多与两个五碳糖相连,末端游离的磷酸基团与一个五碳糖相连,D正确。故选D。10.细菌glg基因编码的UDPG焦磷酸化酶在糖原合成中起关键作用。细菌糖原合成的平衡受到CsrAB系统的调节。CsrA蛋白可以结合glgmRNA分子,也可结合非编码RNA分子CsrB,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菌合成UDPG焦磷酸化酶的肽链时,核糖体沿glgmRNA从3'端向5'端移动B.抑制CsrB基因的转录能抑制细菌糖原合成C.CsrA蛋白都结合到CsrB上,有利于细菌糖原合成D.细菌glg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glg基因的启动子并驱动转录〖答案〗A〖祥解〗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需要的条件:(1)模板:DNA的一条链;(2)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3)酶:RNA聚合酶;(4)能量(ATP)。【详析】A、基因表达中的翻译是核糖体沿着mRNA的5′端向3′端移动,A错误;B、由题图可知,抑制CsrB基因转录会使CsrB的RNA减少,使CsrA更多地与glgmRNA结合形成不稳定构象,最终核糖核酸酶会降解glgmRNA,而glg基因编码的UDPG焦磷酸化酶在糖原合成中起关键作用,故抑制CsrB基因的转录能抑制细菌糖原合成,B正确;C、由题图及C选项分析可知,若CsrA都结合到CsrB上,则CsrA没有与ggmRNA结合,从而使glgmRNA不被降解而正常进行,有利于细菌糖原的合成,C正确;D、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到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从而启动转录,D正确。故选A。11.科学家近期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质类激素名叫瘦素,其在对脂肪及体重的调节方面有一定作用,因此可用于肥胖症患者的治疗,在部分患者体内瘦素含量要高于非肥胖症存在“瘦素抵抗”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瘦素抵抗”现象可能是细胞上的瘦素受体出问题B.瘦素和胰岛素在脂肪代谢方面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C.与瘦素的合成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D.瘦素需通过注射而非口服方法进入体内,再通过体液运输到对应靶细胞上与特定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答案〗B〖祥解〗瘦素的本质为蛋白质,不可口服,需注射使用,与瘦素的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详析】A、瘦素为激素,信号分子的一种,需要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瘦素抵抗”现象可能是细胞上的瘦素受体出问题,A正确;B、瘦素在对脂肪及体重的调节方面有一定作用,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胰岛素促进脂肪的合成,二者作用相反,并非协同作用,B错误;C、瘦素的本质为蛋白质,是分泌蛋白,与瘦素的合成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经外科低钠血症治疗指南
- 风带来的好处和坏处活动
- 企业班组安全教育
- 第六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功和功率 2025年高考物理基础专项复习
- 示出塞课件教学课件
- 3.1.1 铁及其化合物 课件 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慢病专员工作汇报
- 吉林省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整式及其加减期末提分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 常见的安全标志教案及反思大班
- 氧化碳的说课稿
- 全国室内装饰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 首诊负责制查检表
- 实验室审核检查表(参照模板)
- 《养成良好习惯-铸就精彩人生》-主题班会
- 三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 (新版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优秀教学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初三 英语Unit8SectionA1a-1c课件
- 教师网络培训签到表
- 《大学日语》第一册 第8课
- 大学语文-鲁迅风波赏析-课件
- 设计概论第五章-设计的哲学-PPT课件(PPT 11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