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六校协作体”高一下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六校协作体”高一下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六校协作体”高一下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六校协作体”高一下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六校协作体”高一下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六校协作体”高一下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结构中,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辨不出的是A.染色体 B.液泡 C.核糖体 D.叶绿体2.把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的装置(如图)置于适宜温度下,一段时间后,经检测,装置中葡萄糖减少了a摩尔,气体的体积总量增加了b摩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此过程酵母菌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CO2量为6a-3b摩尔B.此过程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热量和ATP中包含了a摩尔葡萄糖分解后的全部能量去路D.反应结束后向装置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瓶内溶液会变黄3.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基因突变只能通过外界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诱发产生,生物体不会自发产生②对某种生物而言,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③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④所有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⑤一个基因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⑥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A.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⑥4.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只改变基因的数目B.单倍体缺少生长发育所需全套遗传信息,植株弱小,种子和果实比较少C.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D.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5.恩格尔曼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白光束对水绵细胞的不同部位(如图中a处)做点状投射,发现好氧细菌明显分布在叶绿体被光投射处;若将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带状叶绿体的周围。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空气和自然光线对实验结果有影响B.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部位C.用白光束做点状投射目的是形成对照D.实验结论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为叶绿体6.两只杂合白鼠生出的后代同时出现白鼠和黑鼠,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A.表现型 B.基因型 C.性状分离 D.相对性状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脱落酸能调控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与脱落B.喷洒赤霉素能使芦苇明显增高,由此证明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C.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玉米地中的单子叶杂草D.番茄开花后,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在雌蕊柱头上,可获得无子番茄8.(10分)如图是一个血友病(X染色体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遗传系谱图。推测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A.1 B.4 C.1和3 D.1和4二、非选择题9.(10分)普通小麦为六倍体,两性花,自花传粉。小麦糯性对非糯性为隐性。我国科学家用两种非糯性小麦(关东107和白火麦)培育稳定遗传的糯性小麦,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小麦与玉米不是同一物种,自然条件下这两种生物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工杂交时,需要在开花前,去除小麦花内未成熟的_________并套袋,3~5天后授以玉米的花粉。(3)单倍体小麦体细胞中有_____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_____________紊乱,导致配子异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产生六倍体小麦,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过程①需要模板、________等物质,过程②中最终形成的两条多肽链上的氨基酸序列是否相同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过程②保证毎次只有一个氨基酸被加在多肽链上的机制:一是每个核糖体上只有_____个tRNA结合位点,二是_______:保证某种氨基酸被加在多肽链的相应位置上而不出错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正常基因转录链部分序列为…ATAAGCAAGACATT…,致病基因转录链部分序列为…ATAAGCATGACATTA…,该致病基因的出现是因为正常基因中________所导致的,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所示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3个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ABO血型,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A血型的基因型有IAIA、IAi,B血型的基因型有IBIB、IBi,AB血型的基因型为IAIB,O血型的基因型为ii。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下图,Ⅱ-3和Ⅱ-5均为AB血型,Ⅱ-4和Ⅱ-6均为O血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Ⅱ-2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_________。(2)Ⅰ-5个体有_________种可能的血型。Ⅲ-1为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_________。(3)若Ⅲ-1与Ⅲ-2生育一个正常女孩,可推测女孩为B血型的概率为_________。若该女孩真为B血型,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12.夜盲症俗称“雀蒙眼”,是指在光线昏暗环境下或夜晚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见东西、行动困难的一类疾病。夜育症分为暂时性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先天性夜盲症(受一对基因控制)等类型。下图是一个先天性夜盲症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经基因检测,Ⅱ4不具有夜盲症相关基因(用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若缺乏维生素A而患暂时性夜盲症,该性状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原因是_____。(2)据图分析可以判断先天性夜盲症的遗传方式为____遗传,理由是_____。(3)若Ⅱ5与Ⅱ6为同卵双胞胎,Ⅲ10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若Ⅱ5与Ⅱ6为异卵双胞胎,则Ⅲ10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___。(4)若Ⅲ9患白化病,则Ⅱ4、Ⅱ5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5)若Ⅲ10为克氏综合征(性染色体为XXY)的夜盲症患者,其基因型可以表示为___,请说明形成该克氏综合征个体的原因是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内所有的细胞器及其内部结构,而光学显微镜不能,染色体和液泡较大,叶绿体有颜色,因此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都可以分辨出来,核糖体必须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2、A【解析】

本题是关于细胞呼吸的装置图,装置中的酵母菌理由葡萄糖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形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氧气的消耗量与二氧化碳的的生成量相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但是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装置中增加的气体就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检测酒精时用酸性重铬酸钾。【详解】A、酵母菌在线粒体基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总量增加了b摩尔,是无氧呼吸产生的,因此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b/2,有氧呼吸过程消耗的葡萄糖是a-b/3,因此,有氧呼吸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为(a-b/2)×6=6a-3b。A正确;B、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C、题目中酵母菌即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a摩尔葡萄糖分解后的全部能量包括热量、ATP中的能量和酒精中储存的能量,C错误;D、反应结束后向装置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瓶内溶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D错误。故选A。【点睛】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释放的总能量是2870千焦,其中1161千焦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是196.65千焦,其中61.08千焦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者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和乳酸都是不彻底的呼吸产物,储存着大量的能量,因此无氧呼吸的能量去向有三个,热量、ATP和乳酸或者酒精中的能量。3、A【解析】试题分析:自身细胞DNA复制偶尔出现差错,会出现基因突变,①错。对某种生物而言,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②正确。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③正确。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少数有利,④错。一个基因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为不定向性,⑤正确。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如密码子的兼并性、隐性突变、环境影响等因素,⑥错。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4、D【解析】

1、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单倍体含有生长发育所需全套遗传信息,植株弱小,种子和果实比较少.体细胞中可以含有1个或几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雄蜂也是单倍体,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2、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二倍体,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属于二倍体。3、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多倍体,如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多倍体可以通过低温和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获得。【详解】A.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缺失和重复改变基因的数目,倒位和易位改变了基因的排列顺序,A错误;B.单倍体含有生长发育所需全套遗传信息,B错误;C.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如果它是由配子发育而来,那它就是单倍体,C错误;D.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加倍,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熟悉概念并准确理解题意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5、D【解析】

考查光合作用发现史中的经典实验,提高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对实验结果检测和分析的能力。【详解】好氧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空气中氧气会影响其分布,而自然光线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影响细菌的分布,A正确。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部位,以此得知光合作用的场所,B正确用白光束做点状投射形成了见光与不见光的对照,C正确。实验结论是光合作用场所为叶绿体,D错误。【点睛】注意总结该实验的巧妙之处:用好养细菌检测氧气的产生部位;点状照射易形成明显的对照;水绵的叶绿体大。6、C【解析】

两只杂合白鼠生出的后代同时出现白鼠和黑鼠,说明白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杂合子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详解】表现型是指生物的性状表现;基因型是指生物的基因组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两只杂合白鼠生出的后代同时出现白鼠和黑鼠,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故选C。【点睛】判断是否为性状分离现象的两个要素:一是亲本应为杂合子;二是后代出现不同的表现型。7、A【解析】

1、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详解】A、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A正确;B、喷洒赤霉素能使芦苇明显增高,但是不能明确赤霉素是促进细胞伸长还是促进细胞分裂,具体要制作装片来观察细胞的体积和数目,B错误;C、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玉米地中的双子叶杂草,C错误;D、为获得无子番茄,需要在番茄开花前,在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D错误。故选A。8、A【解析】

性染色体的遗传特点决定了伴性遗传的特点。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且一定会传给女儿。【详解】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病,图中7号男性患者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5号;5号的父母表现均正常,其致病基因来自1号,1号为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A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不能生殖隔离雄蕊3联会染色体(数目)变异【解析】

物种指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并且可以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详解】(1)小麦与玉米不是同一物种,二者存在生殖隔离,自然条件下不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2)人工杂交时,为了避免自身花粉和其他花粉的干扰,需要在开花前,去除小麦花内未成熟的雄蕊并套袋,3~5天后授以玉米的花粉。(3)单倍体小麦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为六倍体,故单倍体小麦含有3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联会紊乱,导致配子异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六倍体小麦,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点睛】单倍体小麦含有3个染色体组,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故不育,需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才可育。10、酶(RNA聚合酶)、ATP、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相同,它们是以同一个mRNA分子为模板翻译形成的两条多肽链两一个tRNA一次只能转运一个氨基酸tRNA上的反密码子和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碱基对的替换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NARNA蛋白质【解析】

图示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a表示DNA分子,b表示mRNA分子。【详解】(1)图中①为转录过程,该过程需以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ATP作为能量,还需要能与基因结合的RNA聚合酶进行催化,过程②都是以同一条mRNA为模板合成的两条肽链,所以这两条肽链是完全相同的。(2翻译过程中,每个核糖体有两个tRNA结合位点,同时一个tRNA一次只能转运一个氨基酸,tRNA中的反密码子和mRNA中的密码子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翻译过程的顺利进行。(3)该致病基因的出现是因为在第8号碱基A被T代替,属于碱基对的替换,该基因发生突变后,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结构改变,说明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性状。(4)图示揭示了遗传信息的流动中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所以流动方向是DNARNA蛋白质。【点睛】本题结合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及物质的名称,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11、2/333/105/1613/27【解析】

据图分析,Ⅰ-1、Ⅰ-2正常,而Ⅱ-1为女性患者,可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就该病而言,Ⅱ-1患病,则Ⅰ-1、Ⅰ-2都是杂合体Tt,所以Ⅱ-2的基因型为1/3TT、2/3Tt。已知Ⅱ-3和Ⅱ-5均为AB血型即IAIB,Ⅱ-4和Ⅱ-6均为O血型即ii,故Ⅲ-1的基因型为1/2IAi、1/2IBi,Ⅲ-2的基因型为1/2IAi、1/2IBi,据此分析。【详解】(1)据分析可,故Ⅰ-1、Ⅰ-2都是杂合体Tt,所以Ⅱ-2的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2/3。(2)由于Ⅱ-5为AB血型(IAIB),则Ⅰ-5基因型可能为IAIA、IAIB、IAi、IBIB、IBi,血型共3种:A型、B型、AB型。Ⅰ-1、Ⅰ-2基因型均为Tt,又Ⅱ-3为AB血型,则Ⅱ-3基因型为(1/3TT、2/3Tt)IAIB,由于I-3患病即为tt,又Ⅱ-4为O型,则Ⅱ-4基因型为Ttii,Ⅲ-1正常,TT:Tt=2:3,则Tt占3/5,血型为A型(IAi)的概率为1/2,故Ⅲ-1为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3/5×1/2=3/10。(3)就血型而言,Ⅲ-1基因型为1/2IAi、1/2IBi,由于Ⅱ-5为AB型(IAIB),I-6为O型(ii),则Ⅲ-2基因型为1/2IAi、1/2IBi,Ⅲ-1和Ⅲ-2的女儿为B血型(IBIB或IBi)的概率为1/4×1/4+1/4×1/2×2=5/16。就该病而言,据(2)可知,Ⅲ-1基因型为2/5TT、3/5Tt,产生的配子为7/10T、3/10t,由于Ⅲ-3患病,则Ⅱ-5、Ⅱ-6基因型均为Tt,则Ⅲ-2基因型为1/3TT、2/3Tt,产生的配子为2/3T、1/3t,Ⅲ-1和Ⅲ-2婚配,正常女儿中TT和Tt的比例为14:13,其中携带致病基因Tt的概率为13/2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正确判断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写出各个体的基因型,判断后代患病的概率。12、(环境变化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