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6道路工程设计-边坡及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T6道路工程设计-边坡及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T6道路工程设计-边坡及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T6道路工程设计-边坡及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T6道路工程设计-边坡及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T6道路工程设计边坡及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述T6道路处于园区中部,项目起点起于南泸高速收费站,止于工业园区东区东部规划范围线,道路总长2578.795m。本次设计范围为K0+680~K2+578.795,长1898.795m。设计车速为50km/h,双向6车道,路幅标准宽度39m,全线呈西北向东南走向。根据道路的平、纵设计,本工程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填方边坡反压处理:位于道路K2+279.726~K2+350道路左侧填方边坡,长约70m,最大高度约20.0m,采用坡率法+坡脚反压处理。

填方路基台阶处理:位于KO+793.943~K0+913.827右侧填方路基、K2+131.339~K2+192.111左侧填方路基,对较陡的坡面采用台阶开挖处理。

燃气管道保护结构:现暂无需保护管道资料,暂按涵台+0.4m厚钢筋砼盖板考虑。2设计依据、规范及标准2.1设计依据(1)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现状1:500地形图;(3)潼南工业园区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2018年);(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8年2月)(4)工业园区东区场平资料;(5)潼南工业园南区连接田家镇公路工程(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18年3月)(6)潼南道路交通规划图修改版(20180823)(7)其他相关道路施工图资料;(8)2018.6.12项目方案汇报会议纪要;(9)潼南工业园区东区T6道路勘察报告(重庆英杰建设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11月)(10)潼南工业园区东区T6道路工程设计初步设计图纸2.2采用的设计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50108-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20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2)建设部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3)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TJG3363—2019)《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D65-04-20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4)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J50/T-029-2019)《重庆市建筑边坡支护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和重庆市建筑边坡工程方案可行性评估和施工图审查深度规定》(2017年版)3自然地理3.1地理位置拟建项目位于潼南区田家镇潼南工业园区东区,项目沿线多条道路通达,交通整体较为便利,场地地理坐标X=3329488.96~3328243.92,Y=517331.21~517331.21。图3-1交通区域现状图3.2气象与水文重庆市潼南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冬温夏热、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季节变化大、多云雾、少日照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17.9℃,最高年份为18.4℃,最低年份为17.1℃,气温变化较为稳定,潼南最热月为8月,平均气温达28℃,极端最高温度40.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6.9℃,极端最低气温为-3.8℃。潼南区地处四川盆地底部,冬季温暖、很少霜冻,多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最长则长年无霜,无霜年率为14%。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18.8小时。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74.8毫米,最高年份达1413.9毫米,最少仅650.8毫米,年际变化显著。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也不均匀,夏半年(5-10月)降水量偏差,达781.40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冬半年(11-4月)降水量仅195.4mm,占年总水量的20%。潼南区1959年以来最大日降雨量210.40毫米(2013年7月2日)。勘察区基本为原始地形,仅局部地段进行场平,地形变化不大。场地地表水主要为少量未被填埋的鱼塘、稻田,鱼塘一般蓄水深0.5~1.0m,稻田中水深约0.1~0.2m。其余在农田边见季节性小冲沟,小冲沟汇水面积较小,补给源短,径流量受区内降雨量控制,具有季节性变化大的特征;场地冲沟水具雨涨晴消的特点,一般雨季流量大,非雨季流量小甚至断流。4工程地质条件4.1地形地貌拟建项目工程区属构造剥蚀丘陵斜坡区,现状地貌大部分保持原始地貌。原始地貌单元为剥蚀侵蚀性浅丘地貌,宽缓的沟谷发育,沟内发育密集的水塘、稻田,丘脊相对狭窄,为浅丘地貌。场地总体地势平缓,呈南高北低,地面高程268m~316m,相对高差约48m。最高点位于建设场地终点附近左侧山丘上顶上,高程316m,最低点位于K2+080右侧沟槽田地,高程268m。场地丘包与沟槽相间分布,沟槽地形较平缓,坡角一般5~10°,丘包地形较陡,坡角一般10~35°。场地部分段地形较陡,坡度达45~60°,多为陡坎。4.2地质构造与地震1、地质构造拟建道路位于古楼场向斜西段南翼近轴部,岩层呈单斜状产出。沿线未发现区域性断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328-345°∠4-5°。主要发育组构造裂隙:L1:倾向248~267,倾角77~86,优势产状为253∠81,裂隙面平整,多裂开2~5mm,局部闭合,无充填物,局部倒倾,裂隙间距2~8m,走向方向延伸2~15m,为硬性结构面,结合差。L2:倾向295~327,倾角76~85,优势产状为315∠84,裂隙面平整,多呈闭合状,无充填物,局部倒倾,裂隙间距2~13m,走向方向延伸5~19m,切割深度大于2.0m,为硬性结构面,结合差。图3.2-1地质构造纲要图两组构造裂隙裂面及层面未见泥化夹层分布,结构面较平直,无胶结,粘土充填,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岩体裂隙较发育。2、地震据区域地质资料,喜山期的挽近构造活动,在区域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上升隆起,上升作用至今仍在进行,部分断裂重新活动,引起轻微地震现象。区域历史上地震活动较弱,地震震级低,强震活动弱,属地壳相对稳定区块。根据2016年6月1日执行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线路区所属区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4.3地层岩性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成果,在钻探深度内覆盖土层由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粉质粘土组成;下伏岩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泥岩、泥质粉砂岩,其岩土特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浅灰色,灰白色、红褐色等杂色,干~稍湿,结构多呈松散状态,成分为粉质粘土夹砂、泥岩块碎石,碎块石含量10~40%,碎块石直径3~450cm不等,主要分布于正在修建的道路填方区及其附近、道路沿线民房、村道及塘址回填处,厚度不均匀。正在修建的道路填方区未经严格压实或强夯处理,为场地开挖抛填处理,堆积年限约3~8年不等。粉质粘土(Q4el+dl):红褐色,多呈可塑状,水田、鱼塘及藕田处呈流塑~软塑状,断面稍有光泽,摇震反应慢,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局部夹杂少量砂泥岩碎块石。该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厚度整体较小,局部沟槽处厚度较大,一般0.1~2.5m。淤泥质土/淤泥质粉质粘土(Q4l):灰黑色、黑褐色,多呈流塑状,分布于水田、鱼塘及藕田,断面稍有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土质细粒,饱水,局部含有腐殖质,略含有机臭味,摇震反应一般。该层在场地内鱼塘、水田等地分布,厚度整体较小,局部沟槽处厚度较大,一般0.1~3.5m。……不整合………2、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泥岩(J3sn-MS):暗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偶见灰绿色团块和白色条带,主要由粘土矿物和少量石英、长石组成。强风化岩体较破,呈碎碎块状、饼状,中等风化泥岩岩体较完整。整个场地皆有揭露,为场地内主要出露地层。泥质粉砂岩(J3sn-SS):浅灰,灰白色,肉红色,细~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及岩屑组成,呈水平层理。岩芯局部含泥较重或夹泥岩薄层,并间断夹有少量泥岩夹层及透镜体。强风化岩体较破碎,呈粉砂状、薄饼状、破碎块状。中等风化泥岩岩体较完整。4.4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1、基岩面特征根据野外调查及钻探成果,场地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328-345°∠4-5°,基岩面与现状地形起伏基本一致,一般地段3~15°;局部较陡地段基岩面坡度较大,最大约25-40°,2、基岩风化带特征①强风化带: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呈土状,碎块状、短柱状,风化后易崩解,手捏岩芯易碎散,质极软。风化带厚度总体较均匀,厚度不大,局部较厚。厚度1.3~3.3m。②中等风化带:裂隙不发育,泥岩及含泥质较重的砂岩具有揭露后易风化崩解、遇水软化的特点。泥岩岩芯呈短柱~柱状,岩质极软,锤击易碎;砂岩岩芯呈短柱~长柱状,岩质总体软,局部极软。4.5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场地地表水主要为少量未被填埋的鱼塘、稻田,鱼塘一般蓄水深0.5~1.0m,稻田中水深约0.1~0.2m。其余在农田边见季节性小冲沟,小冲沟汇水面积较小,补给源短,径流量受区内降雨量控制,具有季节性变化大的特征;场地冲沟水具雨涨晴消的特点,一般雨季流量大,非雨季流量小甚至断流。鱼塘、藕田等地表水与场地地下水有较强的水力联系,呈互补互排关系。2、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地层渗透性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收集资料,按照各段不同的地下水赋存条件,沿线地下水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第四系孔隙水,二是基岩裂隙水。①第四系孔隙水该类型地下水由大气降雨补给为主,赋存于第四系残坡积土层、素填土中,含水能力受地形地貌以及覆盖层范围、厚度、物质成分以及透水性能制约,且受季节影响显著,属季节性潜水,无统一地下水位。区内松散堆积层主要为素填土层、粉质粘土,素填土孔隙大、透水性好,大气降水补给主要以坡面径流的方式向场地低洼排泄,并赋存于场地内基岩面低洼地带,该类地下水含量一般,局部填土中存在上层滞水,雨季时地下水较丰富;粉质粘土,属极弱透水层,富水性、透水性均极差,为相对隔水层。该层地下水大气降水、沟渠为其主要补给源,水量、水位变化大,且不稳定。②基岩裂隙水裂隙水主要贮存于基岩裂隙中,强风化基岩风化裂隙发育,富水性好,中风化基岩主要为砂、泥岩互层(夹层),较完整~完整,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砂岩裂隙较发育~不发育,富水性一般,总体渗透性较差,含水性较弱。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勘察区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自高向地势低洼处排泄,具有排泄路径、周期短的特点。大气降雨后沿地面或下渗后径流,地势低洼一带,形成潜水或向更低点排泄;地下水径流方向主要受地形及裂隙发育程度的控制,大多流向地势低洼地带或沿孔隙、裂隙下渗;地下水的排泄主要为向地势低洼处径流,其次为大气蒸发。4、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区内地下水仅地势低洼段分布潜水,埋深小,其余地段基岩裂隙水埋藏较深。潜水水位具有季节性变化明显,受降水影响大等特点。潜水水位变化大,而基岩裂隙水水量不丰,没有统一的水力联系。区内基岩的风化裂隙水总体含水量甚微,但不排除局部地段有富水条件,储藏有一定裂隙水。5、水位根据钻探水文观测,场地内部分钻孔内无明显稳定水位,地下水较为贫乏。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无统一地下水位,地下水无明显水力联系。场地原始低洼处填土厚度较大地段,深厚填土中可能汇集地表大量渗水,在雨季,由于大气降雨、周边工地施工用水的补给,可能赋存大量季节性地下水,因局部排水不畅,致使水量较大,建议道路基坑施工期间,做好截、排水工作。总之,在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不存在稳定地下水,勘察期间水量不大,雨季水量可能较大,水文地质条件简单。6、岩土渗透系数素填土可不考虑其阻水性,为强透水层。场地粉质粘土孔隙较小,为弱透水层;强风化基岩风化裂隙发育,为中等透水层。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至完整,裂隙不发育,为弱透水层。因场区地下水受大气降雨补给,地下水的水位与水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配备相应的抽水设备。根据已有施工经验,施工过程中放炮可使岩体破碎,基岩裂隙填充物松落,而造成基岩裂隙水水量明显增大,而且实际涌水量受施工季节及降水季节影响严重,建议根据施工期间根据实际涌水量,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施工期间尽量避开雨季,并加强截排水措施。避免大气降水直接汇入场内,浸泡地基,且地基中风化泥岩属软化岩石,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将加速岩石的风化,降低其承载力。岩土渗透系数取经验值如下。表岩土层渗透系数序号地层代号岩土名称渗透系数(m/d)备注1Q4ml素填土2经验值2Q4el+dl粉质粘土0.02经验值3J3sn强风化基岩0.50-1.50经验值4J3sn-Ms中等风化泥岩0.05-0.09经验值5J3sn-Ss中等风化泥质粉砂岩0.15-0.30经验值4.6水、土腐蚀性(1)水腐蚀性拟建场区内鱼塘、稻田零星分布,除此之外未发现其他地表水体。未见工业厂房等污染源,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等,水量、水质变化与居民生产生活规律基本一致。根据成果统计结合地区经验及临近工程经验,并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K综合判定如下:在III类环境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在Ⅱ类环境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在B类条件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有微腐蚀性;水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⑵土腐蚀性拟建场区内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山坡地带土层厚度较薄,素填土厚度分布不均。结合地区经验及临近工程经验,并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K综合判定如下:在III类环境下,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性;在B类条件下,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有微腐蚀性;土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4.7文物古迹本工程沿线经调查无历史文物古迹。4.8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结合本次地面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道路沿线及周边岩层分布连续,未见断层、构造破碎带,未发现滑坡、危岩、泥石流、采空区及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场地亦未发现地下洞室、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9场地稳定性评价拟建项目工程区属构造剥蚀丘陵斜坡区,现状地貌大部分保持原始地貌。原始地貌单元为剥蚀侵蚀性浅丘地貌,宽缓的沟谷发育,沟内发育密集的水塘、稻田,丘脊相对狭窄,为浅丘地貌。场地地基主要由素填土、粉质粘土、强风化泥岩、泥质粉砂岩、中等风化泥岩、泥质粉砂岩组成。素填土结构稍密~松散,均匀性差,稳定性较差;强风化泥岩、泥质粉砂岩风化裂隙发育,遇水易软化,其稳定性亦较差;中等风化泥质粉砂岩、泥岩坡度产状平缓,厚度稳定,地基稳定性良好。部分填方段地形较陡或下部基岩面较陡,按设计标高填方后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通过有效支挡措施处理后,场地稳定。项目区部分填方段分布软土,通过处理后可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拟建场地所处地段未发现滑坡、断层破碎带、地下硐室、危岩、滚石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区自然环境稳定,因此,场地处于稳定状态,适宜本工程的建设。据区域地质资料,喜山期的挽近构造活动,在区域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上升隆起,上升作用至今仍在进行,部分断裂重新活动,引起轻微地震现象。区域历史上地震活动较弱,地震震级低,强震活动弱,属地壳相对稳定区块。据自1011年以来的近千年间,重庆地区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区内有记录的3级(3~3.9级地震)以上的弱震有七次,1989年11月20日距重庆40多公里的渝北区统景镇(北纬29°51′,东经106°57′)发生的5.2~5.4级地震,震中裂度6度,是重庆地区有地震记载以来震中距重庆最近,震级最强的首次破坏性地震,以前重庆及邻区的地震震级皆小,地震烈度小于6,属地震频率高,震级小的弱震区。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地震,该地震为距拟建道路场区500公里内震级大于7级震中距离最近、震级最高、影响最大的地震,该地震距拟建线路区约300公里,线路区有明显震感。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及《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重庆市潼南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取0.05g,设计地震分为第一组。区域范围内无断裂、破碎带通过,构造稳定。场地无滑坡、泥石流、液化、震陷等地震稳定性问题。本次勘察在高边坡、一般路基区域共选取了4个钻孔进行波速测试,同时进行岩土体剪切波波速测试。场地内素填土等效剪切波速≤150m/s,属软弱土;粉质粘土等效剪切波速≤250m/s,属中软土;基岩等效剪切波速>500m/s,属稳定岩石。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岩土名称填土粉质粘土泥质粉砂岩泥岩强风化中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天然重度(kN/m3)20.0*18.623.2*24.623.8*24.2饱和重度(kN/m3)21.0*19.023.5*24.8*24.3*24.5*弹性模量(MPa)///1870/700变形模量(MPa)///1540/510泊松比μ/0.27/0.42天然内聚力C(kPa)0.0*16.4/780/300天然内摩擦角φ(ο)28.0*10.3/32.70/30.5饱和内聚力C(kPa)0.0*13.4////饱和内摩擦角φ(ο)25.0*9.0////边坡岩体理论破裂角(°)///61.3/60.2抗拉强度(KPa)///316/112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MPa)///11.0/4.4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MPa)///7.4/2.813200528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现场试验确定150*400*4350300*1740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MPa)现场试验确定120400*900300*400岩体水平抗力系数(MN/m3)///120/40(MPa/m4)1015100/80/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650/300挡墙基底摩擦系数µ0.200.250.350.500.300.40临时边坡坡率值(坡高≤8.0m)1:1.501:1.251:1.001:0.501:1.001:0.75备注:1、表中带“*”者为经验值;2、本勘察报告提供的素填土物理力学指标均为经验数据,压实后的承载力建议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取值;3、受施工及地表水影响,无法保证泥岩处于天然状态时,泥岩的力学强度应采用饱和强度作为设计依据;4、岩石与锚固体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仅适用于初步设计,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检验;5、本表中的岩石强度参数是根据所取岩样室内试验成果按规范规定统计得出,是反映场地内岩石整体特征的代表值,与具体基础部位的实测值会存在一定差异,施工验槽时只要试验指标在本表范围值内,都可视为满足要求。6、岩石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依据岩石类别(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岩体裂隙发育程度、参考岩体完整性等参数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表3.3.3-1选取;7、粉质粘土地基极限承载力平均值根据其天然孔隙比和液性指数,查重庆市《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中表9.3.3-3得出;土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其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乘以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0.50得来;建议填土承载力值由平场后做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压缩模量平均值应由公式计算ES=1+e0/a1-2确定8、中等风化岩体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根据其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再乘以地基条件系数(岩体较完整)1.20得来;中等风化岩体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再乘以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0.33得来;9、地表水入渗填土中,将细粒土(以泥岩风化物为主)带至岩土接触面累积,长积月累在岩土接触面形成薄层如粉质粘土物质,这类物质中杂有大量碎块石,形成粉质粘土夹碎块石,因此,本场地岩石与填土接触面抗剪强度在Φ值主导作用下,考虑一定C值作用,即粉质粘土与填土接触面、粉质粘土与基岩接触面可直接取粉质粘土的值,即在天然状态下Φ取10.50°*、C取14.50*kPa,在饱和状态下Φ取8.20°*、C取12.80*kPa。10、中等风化岩体内摩擦角标准值由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乘以0.90的折减系数得来、粘聚力标准值由岩石粘聚力标准值乘以0.30的折减系数得来、抗拉强度标准值由岩石抗拉强度标准值乘以0.40的折减系数得来、弹性模量标准值由岩石弹性模量平均值乘以0.70的折减系数得来、岩石泊松比视为岩体泊松比;11、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根据结构面的结合程度、充填物、张开度和平直度等查《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6.2取值;12、边坡建议坡率:填方路堤边坡按设计放坡坡率:H≤8m,1:1.50,8m<H≤16m,1:1.75,H﹥16m,1:2.00;分阶放坡中间设2m宽马道。挖方路堑边坡,素填土及粉质粘土,1:1.50。强风化基岩:1:1.00。中等风化基岩:H≤8m,1:0.75,8m<H≤16m,1:1.00;稳定性受外倾裂隙面或裂隙面交线控制的岩质边坡,坡率不应陡于外倾裂隙面或裂隙面交线的倾角;13、按设计方案两侧有挖、填方边坡,填方路堤边坡坡率值应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3.3.5的规定放坡;14、其他参数根据试验成果和地区经验,结合本工程的特征确定。15、本表中的岩石强度参数是根据所取岩样室内试验成果按规范规定统计得出,是反映场地内岩石整体特征的代表值,与具体基础部位的实测值会存在一定差异,施工验槽时只要试验指标在本表范围值内,都可视为满足要求。表4.6-2岩体结构面特征及抗剪强度参数建议表结构面编号结构面优势产状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Φ°裂隙L1253°∠81°5018裂隙L2315°∠84°5018泥质粉砂岩层面328-345°∠4-5°5018泥岩层面328-345°∠4-5°20125边坡及结构工程设计5.1边坡工程设计原则根据业主提供的《关于潼南工业园区东区T6道路边坡设计情况说明》,本项目周边地块正在筹划进行平场施工,平场后填挖高度均小于2m。本次设计考虑道路及平场工程可能存在先后实施顺序不统一,暂以现状地形为设计依据。若实际平场晚于本项目施工,须按渝建发〔2010〕166号文要求组织专家论证以及可行性评估和施工图审查。(1)经济性在场地许可的范围内,边坡的坡比宜尽量放缓,以减少支护费用,节约工程投资。(2)安全性根据破坏后果的严重性,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和二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1.35和1.30。设计采用动态设计法,施工时加强监测,设计应根据现场地质情况以及监测报告合理优化、动态设计,以确保坡体的稳定。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含临时构件)正截面的裂缝控制等级一般为三级,即允许出现裂缝,裂缝宽不大于0.2mm。(3)采用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的原则。5.2设计基准年限根据业主提供的《关于潼南工业园区东区T6道路边坡设计情况说明》,本项目周边地块正在筹划进行平场施工,平场后填挖高度均小于2m。本次边坡按临时边坡设计,设计使用年限为2年。。5.3结构混凝土环境类别及耐久性混凝土环境类别见下表: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环境类别条件一室内正常环境二a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下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对重庆地区而言,衡重式路肩挡墙为二(a)类环境;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混凝土耐久性基本要求见下表:环境类别最大水胶比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kg/m3)一0.60C200.3不限制二a0.55C250.23.05.4主要材料

燃气管道保护结构。钢筋:采用的钢筋应符合GB1499.1-2008和GB1499.2-2007/XG1-2009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直径≥12mm者采用HRB400热轧带肋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HPB300热轧光圆钢筋。钢材:钢架、钢板采用Q235B钢材,其化学成份及力学性能应符合(GB/T700-1998)标准中有关的规定。焊条:E43系列用于焊接HPB300钢筋,Q235B钢材;E55系列用于焊接HRB400钢筋。螺栓:普通螺栓8.8级,性能等级为A级。5.5边坡工程设计主要技术标准挡墙编号边坡位置使用年限边坡性质安全等级重要性系数设计方法边坡类型边坡高度破坏后果台阶开挖处理KO+793.943~K0+913.827右侧2年临时性边坡二级1.0动态设计法土质边坡≤11m严重台阶开挖处理K2+131.339~K2+192.111左侧2年临时性边坡一级1.1动态设计法土质边坡≤22m严重衡重式挡墙K2+279.726~K2+350段左侧2年临时性边坡一级1.1动态设计法土质边坡≤20m严重备注破坏后果很严重、严重的下列边坡工程,其安全等级应定为一级:由外倾软弱结构面控制的边坡工程;危岩、滑坡地段的边坡工程;边坡塌滑区内或边坡塌方影响区内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不严重的上述边坡工程的安全等级可定为二级。永久性边坡的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受其影响相邻建筑的使用年限。5.6设计计算(1)坡顶荷载计算时坡顶车辆荷载按照“2004路基规范挡土墙车辆荷载”考虑,人群荷载按照5kN/m2考虑。(2)岩质边坡计算力学模型假定直立边坡坡高为H,岩体的重度为γ,内摩擦角为Φ,粘聚力为c。假设潜在滑移线为直线,与水平面夹角为θ,强风化层以下段长度L;潜在滑移岩体的重力为W,外界作用于潜在滑移岩体上的内力为P;作用于潜在滑移面上的法向力为N,则滑动面上的剪力为cL+NtanΦ。边岩质边坡计算简图如下:图4.7.1岩质边坡计算简图因此,当满足式下式时可认为边坡稳定:cL+NtanΦ-Ks(W+P)sinθ≥0式中:N=(W+P)cosθ5.7边坡设计(台阶及反压处理)(1)地勘评价采取分阶放坡(第一阶高8m,放坡坡率1:1.50,中间设2m马道,第二阶按坡率1:1.75.放坡,中间设2m马道,第三阶按坡率1:2.00放坡)回填,(1)地勘评价道路左侧为填方边坡,最大填方高度约22.80m,坡向242°。填方边坡现状地形北东低南西高,为陡坡回填,地形坡角约15-28°,局部较陡约33-45°,基岩面倾角跟原地形坡角基本一致,倾向北东,该段填方路堤边坡可能沿土岩接触面滑移破坏。选取代表性剖面47、53剖面对设计放坡沿岩土接触面进行稳定性计算得知:在持续降雨工况下,模型1:素填土与粉质粘土接触面,稳定系数为1.025-1.201,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剩余下滑力为110.45-430.33KN/m;模型2:粉质粘土与基岩基础面,稳定系数为0.919-1.021,处于不稳定-欠稳定状态,剩余下滑力为325.99-662.08KN/m,说明该段道路填方路堤易沿素填土与粉质粘土接触面或粉质粘土与基岩接触面产生整体滑移破坏。采取分阶放坡(第一阶高8m,放坡坡率1:1.50,中间设2m马道,第二阶按坡率1:1.75.放坡,中间设2m马道,第三阶按坡率1:2.00放坡)回填,(1)地勘评价道路两侧为填方边坡,最大填方高度约20.20m,横向上基岩面较平缓,倾角约3-5°,仅55剖面左侧(K1+320~K2+360段)局部较陡,陡坡回填不稳,易向下产生滑移破坏(计算可参考53剖面),其他段纵向上基岩面反翘,呈中间沟谷低,两侧山丘高,坡角约平缓地带2-9°,较陡低段约15-29°;基本为原始沟谷回填,沿原地面线发生整体性滑移可能性较小,局部坡肩或坡面受雨水冲刷等不利条件影响下,可能发生小范围的破坏。采取分阶放坡+坡脚反压的方式,自上而下,第一阶高8m,放坡坡率1:1.50,中间设2m马道,第二阶按坡率1:1.75.放坡,坡高6m,第二阶坡脚设反压平台,平台宽10~5m,其下再按1:2的坡率放坡,反压平台宽度体详地质横剖面图地质横剖面图5.8燃气管线保护结构设计6施工要点施工必须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施工放样时,需注意衔接部位坐标及高程准确无误,并用多种可能的方法校核。仔细阅读设计图纸等有关设计文件及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领会设计意图,熟悉场地工程地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方联系。6.1混凝土(1)养护要求:砼硬化后要进行专人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冬季施工浇注砼要采取保湿保温养护措施。(2)混凝土的指标规定:C40混凝土及以下最大水胶比≤0.45,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应高于400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1‰,最大碱含量3kg/m3(或使用非碱活性骨料)。当采用碱活性骨料时,应满足混凝土的含碱量最大限值外,混凝土中还应掺加具有明显抑制效能的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并经试验抑制有效,同时应符合《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的规定要求。(3)混凝土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采用发热量较低的水泥,加大骨料粒径增加碎石用量,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化热,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0℃(4)现浇砼若采用泵送砼,坍落度为16~20cm。(5)在炎热天气,混凝土应在夜间浇注,入模温度应控制在32℃(6)混凝土拆模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得大于200C(梁体(7)砼试件应采用与结构相同的砼、相同的浇筑方法和养护条件。(8)除了施工单位提供试块实验报告外,设计单位依据工程具体要求,可采用随机无损检验,以确认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及及强度等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混凝土要求采用普硅水泥配制,宜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牌的水泥(水泥等商品应具有专业部门的质量检验合格证)。(2)为了控制砼早期强度的过快发展,水泥中C3A含量不宜超过8%,水泥细度(比表面积)不超过350m(1)矿物掺和料必须品质稳定、来料均匀、来源稳定、统一牌号,应有相应的检验证明和生产厂家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书。(2)混凝土掺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的规定,添加外加剂均应在满足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膨胀率的前提下,通过砼配合比试验确定适应性和相应掺入量,试配报告单应提交施工监理或有关单位批准。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离析性能,保持其均匀性。早期强度不能通过添加早强剂来得到。(3)外加剂性能指标必须通过有关质检部门的鉴定。(1)应尽可能采用同一料场的石料、砂料,以保证结构外观色泽一致骨料质地均匀坚固,粒形和级配良好、吸水率低、空隙率小。(2)粗骨料抗压强度应大于砼强度的2倍,压碎性指标<7%,空隙率<40%,骨料应选用良好的级配,最大粒径<2.0cm,且不超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同时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含泥量低于0.5%,针状、片状颗粒含量<5%。不容许采用卵石或卵石破碎方法生产。(3)细骨料含泥量低于1%。宜采用中粗砂,如果采用特细砂时,应满足有关规定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并能满足结构的抗裂和抗渗要求。为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时的水化热,在使用特细砂时建议加入一定比例的机制砂或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0~2.5,具体比例根据施工单位的配合比实验确定。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强度、密实度和耐久性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绑扎垫块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不得使保护层垫块成为钢筋腐蚀通道。垫块数量不应过少,应保证所有钢筋的保护层均满足设计要求。6.2钢材(1)所有钢筋的力学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l499、GBl3014的规定,结构使用的钢筋应有工厂质量保适盘(合格证)。普通钢筋应按设计技术指标和型号进行采购,并按有关质量检验标准进行严格的检验,遵照施工技术规范及有关要求进行施工。(2)凡因施工需要,断开的钢筋当再次连接时,必须进行焊接,并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3)施工中如发生钢筋空间位置冲突,可适当调整其布置,但应确保钢筋的根数和净保护层厚度。(4)如因浇筑或振捣混凝土需要,可对钢筋间距作适当调整。(5)施工时应结合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安排,尽量考虑先预制钢筋骨架(或钢筋骨架片)、钢筋网片,在现场就位后进行焊接或绑扎,以保证安装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6)当直径≥Ф16的钢筋连接应采用等强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范》(JGT107-2003)的要求,接头等级I级。(7)严禁采用改制钢材。施工时任何钢筋的替换,均应经设计单位同意方可进行。(8)钢筋接头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7边坡工程施工及检测7.1边坡工程施工(1)施工前应熟悉边坡地质环境资料,掌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点,了解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地质特征和边坡破坏模式,精心作好施工组织设计。熟悉边坡周边建(构)筑物的分布和特点,了解坡顶构筑物基础和结构情况,必要时采取预加固措施,施工期间应注意组织好环境排水。并采取可靠的施工保护措施。坡顶必须设置截水沟,采取施工措施水流下渗和冲刷,以保证坡体稳定和施工安全。(2)边坡施工采用信息施工法施工,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发现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周边环境出现沉降开裂等险情时应暂停施工,及时向勘察、设计、监理、业主通报,根据险情原因及时采取应急排险措施。(3)对土石方开挖后不稳定或欠稳定的边坡,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特征和可能发生的破坏等情况,施工单位应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分段跳槽、小开控、及时支护的逆作法施工。严禁无序大开挖、大爆破作业,以确保坡顶建(构)筑物的安全。(4)逆作法施工要求由上往下施工,开挖一段立即支护一段,最大开挖临空高度不得大于2.5m,严禁全面开挖再支护的施工方式。施工时必须注意每一级开挖的施工长度,分段长度建议采用6m,分段跳槽开挖,逐渐往下至要求的场平高程。(5)应加强整个边坡(含坡肩上部)的排水系统设置,尽量避免地表水和生活废水排入坡体。支挡结构应有良好的泄水设施,坡顶应设置截水沟,坡底应设置排水沟。(6)边坡施工过程中严禁在坡顶堆载。(7)岩石边坡开挖采用爆破法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爆破对边坡和坡顶建(构)筑物的震害,并进行每次爆破的震动监测,控制爆破震动速度不超过允许值(如下表)。爆破作业宜采用光面爆破法和预裂爆破技术,坡面预留1~1.5m厚岩层用人工挖掘修整,当有超挖时,不得虚填。表6.1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允许值序号保护对象类别安全允许振速/(cm/s)<10Hz10Hz~50Hz50Hz~100Hz1土窑洞、土坯房及毛石房屋(a)0.5~1.00.7~1.21.1~1.52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a)2.0~2.52.3~2.82.7~3.03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a)3.0~4.03.5~4.54.2~5.04一般古建筑与古迹(b)0.1~0.30.2~0.40.3~0.55交通隧道(c)10~206新浇大体积混凝土(d):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