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地块西侧道路项目方案设计说明_第1页
H13地块西侧道路项目方案设计说明_第2页
H13地块西侧道路项目方案设计说明_第3页
H13地块西侧道路项目方案设计说明_第4页
H13地块西侧道路项目方案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页共25页H13地块西侧道路项目方案设计说明工程概况项目背景项目区位项目区位图项目规模H13地块西侧道路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30Km/h,全长366.94m,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幅宽32.5m。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2)《大渡口区规划道路交通图》(3)项目周边地块红线及已发件资料;(4)项目区1:500的地形图采用的规范标准国家标准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13年版)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4)《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5)《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6)《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GB/T36670-2018)7)《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建设部标准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2)《城镇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4)《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交通部标准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地方标准1)《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T-064-2022)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4)《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范》(DBJ50/T-178-2014)5)《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国家及部(委)发布的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本次设计内容根据合同约定,本项目方案设计内容包括道路部分及综合管网部分。建设条件沿线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情况项目周边区域处于在建或者未建状态。本次设计道路周边以居住用地,商业用地为主。项目南侧约150m已经建设完毕。用地规划示意图建设区域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大渡口区地处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丰富,雨热同季,日照少,无霜期长。春早多倒春寒,夏热多伏旱,秋多绵雨,冬多雾。常年平均气温16℃-18℃,全年无霜期340天左右。气象水文项目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具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根据重庆市气象局的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区内的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年无霜期349天左右。项目所在区域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极端最高气温43℃(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8℃(1975年12月15日)。项目所在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082.6mm左右,降雨多集中在5~9月,其降雨最高达746.1mm左右,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1mm。1998年为降水量最多年,年降水量1615.80mm,2001年为降水量少,年降水量813.90m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约90mm。2007年7月17日,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日降雨量达266.7mm。项目所在区域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项目所在区域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根据对项目区域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建议项目最佳施工时间为10月至次年4月。工程地质拟建项目沿线主要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第四系地层主要由素填土、粉质粘土组成。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主要由泥岩、砂岩组成。现将场区内岩性特征分述如下:(1)第四系土层(Q4)素填土(Q4ml):色杂,以紫红色、黄灰色为主,稍湿,结构松散~稍密,主要由粉质粘土、砂泥岩块碎石组成,块碎石径3~35cm,呈棱角状~次棱角状,含量约占30~40%,系新城区施工时期堆积,堆积时间约3~5年。粉质粘土(Qpl4):黄灰色、黄褐色,多呈可~硬塑状,刀切断面较光滑,有少量光泽,粘性一般,韧性中等,摇振无反应,干强度中等。(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暗紫红色、紫红色,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泥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局部含砂较重。强风化泥岩厚0.75~4.95m,岩质软,岩芯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力学性能差,有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层岩质相对较硬,岩芯较完整,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局部呈长柱状,有少量层间裂隙发育,力学性能较好。泥岩土石等级为Ⅳ级,土石类别为软石。砂岩:灰色,主要由长石、石英及岩屑组成,细~粉粒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钙质、泥钙质胶结。岩层局部含粘土矿物较重。强风化层厚0.58~1.90m,多呈浅黄色,岩质较软,岩芯多呈短柱状、碎块状,有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砂岩岩质较硬,岩芯完整,岩芯多呈柱状、柱状,局部呈长柱状,有少量层间裂隙发育,岩芯采取率普遍较高。砂岩土石等级为Ⅴ级,土石类别为次坚石。地震评价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桥位区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其具体抗震设计建议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和《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执行。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性岩土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及本次钻探揭露,拟建场地范围内未见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和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整体稳定。拟建场地范围内边坡未见失稳现象,边坡处于稳定状态,但场地局部区域存在临时边坡,施工时应主要安全,或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场地局部存在土层潜在变形体和块石堆积体,建议施工开挖时应清除。项目沿线既有及规划的设施情况拟建项目四周道路有西城大道、兴盛路、金桥路等。道路设计根据现状开展设计。本次设计范围内有现状电力、燃气、通信、给水、排水管网。对规划的理解路网结构分析片区对外出行的道路主要有西城大道,金中大道,福溪大道。片区规划路网分别以西城大道构成南北向主干轴线,以金中大道、福溪大道构成东西向主干轴线,形成“双轴多射”的干道体系,双轴分别是西城大道与金中大道,多射分别是指金中大道南侧福溪大道、西城大道东侧金桥路,钢城大道等。用地规划分析项目周边区域处于在建或者未建状态。其中本项目拟建场地四周多为未建商住小区。本次设计道路周边规划以居住用地、商业用地为主。道路功能定位本项目功能定位为:片区南北向服务功能的城市次干路。对其交通特征定义为:服务周边地块、兼具交通功能。交通量分析及预测项目影响区划分根据项目对各地区经济和交通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内物流和车流集散的特点,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和路网状况,将本项目的直接影响区确定为中梁山组团和大杨石组团片区;间接影响区为直接影响区周边的其他区域。交通量预测本设计采用“四阶段”法对本项目的交通量进行预测。其总体思路是在机动车起迄点(OD)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把握未来交通量的增长趋势,研究区域未来的交通生成和交通分布情况及客货流量和流向特点,考虑了正常增长的趋势型交通量,并考虑本项目建成后对区域形成的交通诱增,最后得出交通量的预测结果。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规定:次干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为15年,支路为15年。预测年限为项目建成通车后15年,预测基年为2021年。交通预测工作流程图本次预测分析采用传统的“四阶段法”建立影响区交通预测模型,即交通生成(发生、吸引)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配预测。在具体研究时采用综合交通规划时标定的重力模型参数,以软件TransCAD作为操作平台,进行道路交通量的预测。出行生成预测出行生成模型的建立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特性和人口岗位分布,采用双变量分类回归分析法。通过对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交通小区土地利用性质分类和多因素相关分析,选择各交通小区人口数和就业岗位数作为全方式出行生成变量,分别建立出行产生和吸引分类回归模型。模型形式如下:式中:——i交通小区的出行产生量;——i交通小区的出行吸引量;,——为常数;——i交通小区人口数;——i交通小区就业岗位数;,,,——偏回归系数。本次各交通小区的发生、吸引交通量预测,主要是项目所在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区综合交通大调查时确定的各类用的发生吸引率,采用土地利用类别生成率模型计算出各交通小区的发生、吸引交通量。出行方式预测城市居民出行采用的交通方式包括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私人小汽车、单位车、摩托车等。比较各种方式的出行特征,分别对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和自用车(包括私家车、单位车、摩托车)等出行方式进行预测。交通方式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出行方式自身特点、拥有条件、人口出行目的、出行距离、出行服务水平要求等。因此,对不同的出行方式,采用不同的模型、方法进行预测。其中步行属于自由类出行方式,影响步行选择的重要因素为距离,通过建立步行与距离的关系曲线进行预测。自用车主要由私人小汽车、单位小汽车(包括企业所有和机关、事业单位所有)、摩托车组成。由于单位车为具体私人使用,可以分摊到家庭中去。同时由于在单位可用车的人,也大多数购买私家车,故私家车的保有量水平可用有车的家庭占城市家庭总数的比例来表示。自用车发展水平预测主要从购买政策与使用调控手段两方面考虑。同时公交的出行比例主要参考城市总体规划中公交的发展目标。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出行距离拉长,出行机动化程度将提高。受道路资源有限性约束以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政策的实施,公共交通将是未来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对该规划区域交通方式的划分,主要结合综合交通规划的相关指标,同时考虑该区域特殊的用地性质,结合未来车辆发展政策和未来城市交通可能的发展趋势,得到特征年的出行方式结构。出行分布预测由出行生成预测及方式划分得到规划年各个小区的机动车出行总量。然后对机动车出行进行分布预测。任意两个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与这两个分区各自的出行生成量和区间出行阻抗相关。出行分布的预测即对各交通区之间及各交通区内部的出行量进行预测。常用的出行分布模型有增长系数模型、重力模型和机会模型等,根据实际情况,本次分布采用双约束重力模型。双约束重力模型形式如下:出行分布采用双约束重力模型,阻抗采用小区之间的自由流行驶时间。函数形式 :用下式迭代消除误差:直到满足其中:——第k次迭代后j小区调整的吸引量,当k=0时,=——第k次迭代后由小区i至小区j的出行量——预置精度阻抗函数取如下形式:其中:——i小区至j小区的出行时耗(分钟)a——待定系数,对该规划区域的机动车出行分布进行预测,本次经过参数标定,a取值为0.0502。出行分配预测在已知各小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以及各阶段的道路建设情况,可利用机动车分配模型在路网上得出各路段和路口的交通流量,同时还可以得到行程车速和交通延误的数值,并计算得出道路的v/c。本次交通分配模型建立在TransCAD上,采用的是平衡分配法。平衡分配法是基于以下原理进行的:每位出行者都要寻找适合它出行的最短路径;当某一路径由于所经路段上的流量增加而导致行程时间加长时,就会有一部分出行者去寻找新的最短路,而产生路径之间的流量转移,当所有出行者都使用最短路时,流量的转移就停止,此时所有出行者得到的出行时间最短,路网系统的总出行时间也达到最小,出行者与路网系统之间达到平衡。确定了交通分配算法后,在路网上对OD矩阵进行分配时首先需要计算路径的阻抗,即路阻。路阻函数(linkperformancefunctions)采用的是BPR(BureauofPublicRoads)函数,函数的形式为:式中:——分配流量所属路段上的行程时间——零流量时的行程时间,为路段L与自由行驶速度V0之比——分配后的路段流量——路段通行能力——标定差数参照《重庆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报告》的相关理论成果,并代入路阻函数的相关计算参数,得到目标年高峰小时道路网流量分配结果。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计算(1)通行能力分析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和重庆地方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中设计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修正计算公式如下:式中::道路基本通行能力(pcu/h),依据《重庆市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取值,重庆市主城区路段通行能力推荐值如下表所示:重庆市主城区典型路段通行能力推荐值道路等级可能通行能力(pcu/h)设计通行能力(pcu/h)快速路车道12000单向3车道4050车道21800车道31600单向4车道5100车道41400主干路车道11500单向2车道2280车道21350单向3车道3240车道31200次干道车道113001976车道21170支路车道11100880特殊道路超过规范的道路车道1500~900350~630:道路可能通行能力(pcu/h);:机东车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车道宽度修正系数;:交叉口间距修正系数;:平曲线修正系数;:道路纵坡修正系数;:沿途条件修正系数。多车道的总通行能力多N可以写成下式:=Σ(pcu/h)式中,——第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pcu/h);——相应于各车道的折减系数。通常以靠近路中线或中央分隔带的车行道为第一车行道,其通行能力为1(即100%),第二条车行道的通行能力为第一条车道的0.9,第三条车道的通行能力为0.8~0.9,第四条车道的通行能力为0.7~0.8。(2)道路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之间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旅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服务水平一般由下列要素反映,即速度、行程时间、驾驶自由度、交通间断、舒适和方便以及安全等。所以,服务水平的好坏在设计车速确定的前提下,主要与路段上的交通量大小即负荷度v/c有关,在达以基本通行能力之前交通量愈大则交通密度也愈大而车速愈低,运行质量也愈差,即服务水平愈低。达到基本通行能力之后,则交通量不可能再增加,而是运行质量愈低交通量也愈低,但交通密度仍越高,直至车速与交通量均下降为零。道路服务等级分为A、B、C、D、E级。A级服务水平代表服务水平最佳,而E级最差。道路路段服务水平服务水平道路服务水平ABCDEV/C<0.25<0.6<0.75≤1.0>1.0A级服务水平:自由流,车辆的行驶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畅通、舒适。B级服务水平:稳定车流,稍有延误,驾驶比较舒适。C级服务水平:稳定车流,能接受的延误,行车自由程度明显受限。D级服务水平:稳定车流的临界状态,能忍受的延误,行车自由程度严重受限,很小的事故也会造成持续排队。E级服务水平:达到道路通行能力,为不稳定交通流,拥挤,不能忍受的延误。预测结果根据上述四阶段的交通需求预测结果,运用TransCAD进行交通流量分配预测,得到预测年路网流量分配结果。预测年路网流量分配表道路名称道路等级车道数(双向)设计通行能(pcu/h2025年2035年饱和度高峰小时交通量(pcu/h)饱和度高峰小时交通量(pcu/h)本项目次干路442630.5222350.682896节点交通量预测根据片区路网规划,得到沿线所有路段各特征年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结果的基础上,主要对起点节点分方向交通量进行预测分析,得到各方向高峰小时交通流量如下图:目标年平交口服务水平如下表:目标年节点服务水平交叉口名称高峰小时交通量(pcu/h)通行能力(pcu/h)饱和度服务水平起点交叉口233336000.65C道路交通适应性小结(1)近期流量增长较快,而远期渐趋缓慢。一方面随着近期地块开发,交通增长迅速,远期地块发展趋稳,流量增长相对减缓;另一方面远期道路的交通负荷趋于饱和,流量受通行能力的限制。(2)本项目功能定位于为服务型次干路,道路建设为双向4车道,远景年服务水平为C级,故本项目的建设能满足远期交通发展需要。技术标准根据交通量预测分析,并依据控规给出的走廊及结合地形因素,综合确定本次设计道路技术标准。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的要求,本次设计道路设计车速取30km/h,技术标准如下:。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规范取值设计取值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2设计速度km/h50,40,30303标准路幅宽度8.5m(人行道)+7.5m(车行道)+7.5m(车行道)+9m(人行道)=32.5m4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极限值)m85(40)-5最小缓和曲线m25-6最大纵坡一般值(极限值)%7(8)3.737最小纵坡%0.30.58竖曲线最小半径凸曲线m400(250)9009凹曲线m400(250)-10路面结构层设计年限年151511路拱横坡横坡1.5%~2%横坡1.5%12路面设计轴载BZZ-100BZZ-10013地震基本烈度6度67度构造设防14停车视距m≥40≥40道路工程设计原则通过分析该片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及综合交通规划后,确定了如下设计原则:(1)按照安全、经济、实用、美观等原则进行方案拟定。(2)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周边规划区域路网及土地开发的需要,尽可能为周边土地开发服务,以此带动经济发展。(3)充分尊重规划所确定的路网在平面位置及高程上的关系,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合理布置道路平纵线形,做到线形顺畅、行车安全舒适。(4)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及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道路的景观功能和经济性。(5)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合理设置公交及人行系统、人行过街设施。纵断面方案比选根据地形和周边用地方案情况,从经济性和与周边地块结合情况出发,对纵断面提出2个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推荐方案)起点以2.48%的纵坡上坡,后以0.5%的纵坡上坡,再以3.73%的纵坡下坡,终点顺接现状次干路。方案一方案一(推荐方案)起点以2.48%的纵坡上坡,再以3.73%的纵坡下坡,终点顺接现状次干路。方案二方案比选方案一道路基本与地块齐平,与地块标高衔接最好,方案二标高较高,挖方较小,土石方较少,但与地块高差交大(高差最大处约1.9m),考虑东侧地块为学校,从提升片区形象,更好服务学校出发,推荐采用方案一。平面设计规划线位分析结合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并根据现场调查显示,本项目规划线位走向明确,周边地块使用功能已定,设计方案在尊重规划平面线位布设意图的情况下不对线路进行优化。平面布线设计道路平面布线与规划线位保持一致。起点K0+000接现状道路,自北向南延伸,终点K0+366.94顺接本项目已建部分。全长366.94m,全线为直线,道路平面布置与规划一致。平面线形满足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30km/h道路等级的技术要求。纵断面设计主要控制节点本次纵断面设计的控制节点主要为现状相接道路标高和规划道路节点标高。纵断面设计H13地块西侧道路起点接规划道路,起点标高H=257.988m,起点以2.48%的纵坡上坡,后以0.5%的纵坡上坡,再以3.73%的纵坡下坡,终点顺接现状次干路,终点标高H=260.296m。全线有2个变坡点,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900m。标准横断面设计标准横断面设计本次设计标准路幅总宽度与规划保持一致,标准段总宽32.5m。标准路幅宽度:32.5m=8.5m(人行道)+0.25m(路缘带)+3.5m(车行道)+3.5m(车行道)+0.5m(双黄线)+3.5m(车行道)+3.5m(车行道)+0.25m(路缘带)+9m(人行道)。道路路拱横坡为双向坡,车行道坡度为1.5%,人行道横坡采用2.0%。超高加宽本项目全线为直线,无超高、加宽。路基设计施工应遵循"动态设计、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原则。施工过程和施工结束后,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做好对边坡和邻近构筑物的变形和位移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有效工程措施,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填方路基当填方高度H≤8m时,边坡为1:1.5;当填方高度8<H≤16m时,边坡为1:1.75;当填方高度H>16m时,边坡为1:2.0;边坡坡度变化时设置2m宽的护坡道。在路堤段自然横坡陡于1:5时,须对原地面开挖台阶,台阶坡度为向内4%的坡度,台阶宽度不小于2m。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排水沟。挖方路基挖方边坡,每级均为8m,岩质边坡坡比1:0.75,土质边坡及强风化岩质边坡坡比为1:1.5,每级边坡间留2.0m宽边坡平台。挖方边坡坡顶外3m设截水沟,顺地势排出路基范围。路基排水在路基两旁根据需要设置临时排水沟、挖方截水沟,防止路基被冲刷。临时排水管道、排水沟设置位置和管底高程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但应满足管道最小覆土0.7m的要求)。临时排水设施随着城市建设和管网系统的完善逐步取消。挖方路基边坡外地面坡度与挖方边坡同向时,边坡顶部设截水沟,填方路基边坡外地面坡度与填方边坡反向时,边坡底部设排水沟。当地块开发与道路同步实施时,排水沟和截水沟可根据实际情况取消。路面设计车行道路路面结构根据交通预测,目标年本项目交通等级为中。路面设计以单轴双轮组100KN为标准轴载,用双圆荷载下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进行分析计算,以设计弯沉、容许弯拉应力和容许剪应力进行计算,确定路面厚度,路面结构组合分别为:上面层:4cm厚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粘层:0.5Kg/m2/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下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稀浆封层:0.6cm厚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1.5L/m2的透层油;基层:20cm厚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25cm厚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碾压密实路基。道路附属设施(1)人行道路面结构本次人行道结构设计如下:深灰色透水砖生态砖25×15×6cm;石屑找平层厚5cm;C20无砂大孔混凝土15cm;级配碎石垫层15cm;防渗膜(两布一膜),HDPE透水盲管DN50每隔30m设置一道;碾压密实路基。(2)路缘石、路边石、花带石路缘石、路边石、花带石采用花岗岩材料,尺寸详见《路面结构及缘石大样图》。交叉口设计本次设计共计1个平交口,根据《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交叉口采用平A1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口道展宽交叉口)本次设计平交口进出口展宽3.5m,车行道及人行道采用三次抛物线渐变,渐变段长度及展宽段长度均满足《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规范要求。公交停车港根据规划,本项目不设置公交港。人行系统设计本次设计考虑在路口处设置人行斑马线过街。无障碍设计为方便残疾人出行,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本道路考虑了盲道和无障碍设计。人行道上须设置连续的盲道,行进盲道宽0.5m。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置位置。指引残疾人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行的行进盲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提示盲道。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与人行道砖一致。盲道应连续设置,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除盲道外还应设置缘石坡道,人行道的各种路口必须设置缘石坡道,并应设在人行道的范围内,与人行横道相对应。综合管网方案设计依据及范围相关规范、标准(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6)(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5)《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8)《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50373-2019)(9)《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10)《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11)国标图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12)国标图集《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101)(13)国标图集《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94D101-5)(14)国标图集《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15)国标图集《地下通信线缆敷设》(05X101-2)相关规范、标准(1)建设单位提供的片区规划(2)业主提供的道路沿线1:500地形管线图(3)道路周边沿线现状管网测量资料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道路红线设计范围内的综合管网方案设计,包括:给水、雨水、污水、电力、通信、燃气、路灯等管线的走廊布置。考虑到各专业管线单位从各自企业发展角度对其系统的统一规划,各种专业管线的规模与断面应以各单位专项规划为准,本次设计规模仅为参考,最终以规划部门的批复或相关管线单位书面认可意见为准。设计原则(1)管线的布置应便于地块支管的接入和维护管理。(2)各种管线的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3)考虑充分利用现有管线,尽量减少管网拆迁数量及规模。所有迁改管线均按现状管线规模及断面还建考虑。(4)所有管道或管廊断面均按远期规模设计。电信、移动、广电、联通等管道采用同走廊的布置方式,便于节约地下空间和管理。电力10kV以下的线路及其它各种管线全部下地敷设。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管线设计排水体制及基本参数(1)排水体制本工程新建部分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2)设计规模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ψ。污水按城市综合污水量和规划人口进行计算,规划人口按规划指标。(3)基本设计参数①非金属管道最大设计流速:本工程道路坡度较大,根据《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非金属管道最大设计流速:塑胶管道用于排放雨水时Vmax=8.0m/s,用于排放污水时Vmax=6.0m/s。本次设计管材采用塑胶管。②最小流速:雨水管道Vmin=0.75m/s,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min=0.6m/s。③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非满流管道最大充满度管径最大设计充满度4000.65500~9000.70≥10000.75④本工程最小排水管径为d400,最小坡度为0.003,雨水口连接管径为d300,坡度≥0.01。⑤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⑥管材粗糙系数,钢筋混凝土管取n=0.014,塑料管取n=0.01。(4)设计使用年限及安全等级本次排水工程主体结构和管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50年,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排水现状及规划(1)排水流域分析本项目位于白家湾立交东北侧,片区主要水系为伏牛溪和长江,其中伏牛溪为长江支流。根据自然地形分为双叉河流域和双叉河二号子流域,本项目位于双叉河流域和双叉河二号子流域的分界线上。片区排水流域分析图(2)排水规划根据《大渡口区三级管网规划方案设计修编》(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2014.11),片区污水以流域线为界,双叉河流域内污水进入伏牛溪污水处理厂,双叉河二号子流域内污水进入大渡口污水处理厂。污水规划图沿伏牛溪双侧规划有d500-d1000污水干管,由北向南排至伏牛溪污水处理厂。沿大渡口污水厂上、下游滨江路分别规划有d900-d1200污水干管,分别由南北向汇至大渡口污水处理厂;沿金桥路途径星港路以及本项目6号路规划有一根d500污水干管,穿过地块内排入下游d800污水干管,排至大渡口污水处理厂。沿6号路东侧道路规划有一根d800污水干管,由南向北排入大渡口污水处理厂。(3)现状水系及排水通道片区西侧为伏牛溪,由北向南流向,汇入长江,片区南侧为长江。片区雨水沿自然地形通过冲沟及排水管网汇入伏牛溪及长江。污水沿污水干管汇入大渡口污水厂及伏牛溪污水处理厂。片区污水干管建设暂不完整,雨、污合流散排情况严重。(4)现状污水干管①沿伏牛溪两侧设有两根污水干管(市政管理局),其中西侧管径d900-d1000,东侧管径d500-d900,由北向南排至下游伏牛溪污水处理厂。②沿金桥路(金建路至3号路段)有一根现状d800-d1000现状污水管,埋深约2.0m,在3号路北侧与金桥路d600雨水管汇合为一根d600合流管,通过地块内部现状涵洞散排至下游现状冲沟。③沿大渡口污水厂北侧敷设有一根d1200污水管,埋深6.5-17.2m,由北向南排至大渡口污水处理厂。④沿大渡口污水厂南侧滨江路敷设有一根d900污水管,埋深9.0-20.2m,由北向南排至大渡口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提升至大渡口污水处理厂。(5)现状排水管①北侧现状道路北侧现状道路沿两侧人行道敷设有d400-d500现状雨水管道,管道埋深2-2.7m,终点排入下游排水系统。沿道路北侧人行道敷设有d400污水管道,管道埋深3.1-3.5m,流向自东向西排入下游污水系统。②西城大道沿道路双侧敷设有雨水管,管径d400-d800,埋深2.3-3.2m,沿道路坡向布置,分别汇入白家湾立交B×H=2.5×1.8m排水涵洞,以及兴盛路附近B×H=1.8×1.8m排水涵洞。沿道路双侧敷设有d400污水管,管径d400,埋深2.4-4.0m,沿道路坡向布置,分别汇入福茄路现状d500污水管,以及兴盛路附近B×H=1.8×1.8m排水涵洞。③金桥路沿道路双侧敷设有雨水管,管径d400-d600,埋深2.0-5.4m,沿道路坡向布置,分别汇入星港路d600雨水管,以及地块内d600雨、污合流管。沿道路东侧敷设有一根d800-d1000污水管,埋深1.6-5.9m,沿道路坡向布置,汇入地块内d600雨、污合流管。④兴盛路沿道路双侧敷设有d400-d1200雨水管,埋深2.0-2.5m,由东向西排至西城大道排水涵洞。沿道路南侧敷设有d400污水管,埋深2.5-2.7m,由东向西排至下游污水系统。排水管线方案设计(1)雨水量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qψF(L/s)暴雨强度(q)采用《关于发布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及设计暴雨雨型的通知》(渝建〔2017〕443号)中沙坪坝暴雨强度公式计算:(L/s·hm2)暴雨重现期:道路P=5年。设计降雨历时:t=t1+t2(min)其中,t1=5(min);t2(min)按计算确定。综合径流系数:道路雨水系统取ψ=0.7;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hm2)。雨水系统计算结果见下表:水力计算表如下:道路名称汇流面积(ha)重现期(年)径流系数设计流量(L/s)管径或断面(mm)粗糙系数坡度(%)流速(m/s)过流能力(L/s)北段东侧1.6150.7418d4000.012.43.34419北段西侧1.0250.7265d4000.012.43.34419南段东侧1.4450.7374d4000.013.03.73469南段西侧0.7850.7203d4000.013.03.73469(2)下游雨水管道过流能力复核为保证本次设计道路建成后,下游现状排水管线过流能力仍能满足需求。本次设计对现状雨水管道过流能力进行复核。排出口位置汇流面积(ha)重现期(年)径流系数设计流量(L/s)现状管径(mm)粗糙系数坡度(%)流速(m/s)过流能力(L/s)校核结果北侧现状道路3.9050.71014d5000.015.05.591098满足南侧现状道路2.5450.7660d5000.013.04.33850满足经计算,本次设计下游现状道路过流能力均能满足本次设计需求。(2)道路雨水管道平面布置H13地块西侧道路北段沿道路两侧新建d400-500雨水管,管道沿道路坡向敷设,终点排入北侧现状道路雨水管道。H13地块西侧道路南段沿道路两侧新建d400雨水管道,管道沿道路坡向敷设,终点排入下游现状道路雨水管道。(3)雨水管线纵向布置本次设计常规段雨水管道纵向按道路坡向敷设,埋设深度按管顶敷土2.0m控制,管道坡度原则上按道路坡度设置,当跌落水头大于1.0m、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时采取跌水消能措施。(4)污水量计算本次设计污水量按城市综合污水量计算,城市综合污水量计算以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为基础。依据控规,该片区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取420L/cap·d,计算人口取(25000人/km2)。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max=Qave×Ks×Kz(L/s)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1/(24×3600)(L/s)Ks:雨水渗入量系数,取值1.05Kz: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总变化系数表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Kz2.72.42.12.01.91.81.61.5为便于疏通,本次设计污水管最小管径取d400,污水管最大管径按服务面积最大,最不利管段进行计算,水力计算表如下表所示:管段服务面积(ha)设计流量(L/s)末端管径充满度坡度(%)流速(m/s)过流能力(L/s)北段2.636.4d4000.092.41.246.8南段2.225.4d4000.083.01.296.0本次设计道路东侧为教育用地,西侧为绿地污染较轻。因此本次设计污水管道雨季按满流计算,流量取3倍旱季流量。管段雨季设计流量(L/s)末端管径坡度(%)流速(m/s)过流流量(L/s)北段19.2d4002.43.34419南段16.2d4003.03.37469经计算,污水管道可满足雨水过流能力需求。(4)道路污水管道平面布置沿设计道路东侧新建d400污水管道,沿道路坡向敷设,共设置两个排水出口,分别排入下游污水系统。排水系统主要技术措施(1)管材根据重庆市建委于2007年颁发的《关于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第四号)》(渝建发〔2007〕240号)的规定,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本次设计排水管采用聚乙烯(HDPE)塑钢缠绕管。埋深H≤6m时,环刚度SN≥8000N/㎡;埋深6<H≤9m,环钢度SN≥12000N/㎡,埋深9<H≤12m,环钢度SN≥16000N/㎡。管径d300的雨水口连接支管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本工程中所标注管道大小均指管道内径。聚乙烯(HDPE)塑钢缠绕管选用管材、管件必须是符合《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CJ/T270-2007)以及《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248-2008)的规定,管材的外观质量及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质量要求。雨水口连接支管采用国标=2\*ROMANII级钢筋混凝土管,《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的相关规定。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2)基础及接口聚乙烯(HDPE)塑钢缠绕管采用砂垫层基础,详细作法参照本设计图册《管道基础及管道接口断面图》。管径d300的雨水口连接支管和临时排水管采用满包混凝土基础。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的凹槽,在铺设管道时随铺随挖。凹槽长度为0.4~0.6米,深度为0.05-0.1m,宽度为管道外径的1.1倍。在接口完成后,凹槽随即用砂回填密实。管道采用承插接头,管道承口应放在进水方向,插口放在出水方向。排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道路工程的要求和管道基础对承载力的要求,地基承载力0.15MPa。管底填方高度不大于3m时,可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到路基标高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管底填方大于3m时,应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至管顶以上1.5m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后,再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路面高程。当开挖沟槽基础为岩石时,槽底应超挖200mm,采用砂砾石回填至设计高程后,再施工管道基础。聚乙烯(HDPE)塑钢缠绕管管道接口采用不锈钢钢箍连接(200≤DN≤1200)或管内电热熔带连接(1200≤DN≤3000),塑钢缠绕排水管(HDPE)管接口按管材提供厂家要求和《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248-2008)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或由厂家配套提供现场指导施工。钢筋混凝土管道接口基础较好时其接口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刚性接口,做法详06MS201-1第28、29页。(3)检查井、跌水井、雨水口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当排水管跌落水头大于1.0米时,如管道内流速超过5m/s,需设跌水井加以调整,管道过地下障碍物必须跌落时,需设跌水井。普通检查井采用C30混凝土现浇,跌水井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浇,雨水口采用浆砌C30砼砌块双箅雨水口,雨水箅及井圈为球墨铸铁成品,人行道及车行道上检查井井盖采用防盗铸铁井盖,爬梯采用球墨铸铁成品。检查井等构筑物按照《市政排水管道附属设施标准图集》(DJBT50-159)选取。本次设计排水管道埋深均小于10m,检查井抗渗等级不应小于P6。(4)管道内窥检测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9〕10号),按照《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有关规定,本次设计排水管网均需进行内窥检测。抗震设计本线路段地震基本烈度属6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0.35s。本次项目勘察过程中未揭露断裂痕迹,区域地壳基本稳定。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市政工程抗震措施中第“6.2城乡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章节中相关要求,本次设计采取以下抗震措施:1.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30;2.管道接口采用柔性接口如承插橡胶圈密封接口;3.管道与检查井连接采用柔性接口。4.在地基土质突变处宜设置柔性接头及变形缝;对于地质土层变化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段,塑料排水管可采用砂桩或块石灌注桩等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危大工程注意事项(1)危大工程规定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和《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本工程施工单位应该根据上述文件要求编制危大工程安全施工方案并明确安全防护、应急措施。本工程涉及的主要危大分项如下:表7.SEQ表\*ARABIC\s11危大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及保障措施意见序号危大工程名称重点部位及环节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意见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和土方开挖普通检查井、管沟槽开挖高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规范法规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安全审查后方可实施;基坑(槽)采用稳定临时坡率放坡开挖,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可调整临时坡率,必要时可施作临时支护,确保施工安全;基坑(槽)采用跳槽开挖,开挖槽段不宜大于15-20m;基坑开挖后,应及时组织验槽,验收通过后应及时浇筑基础及施作上部结构,及时回填压实基坑其余部位。基坑(槽)应避开雨天施工,并做好截排水设施,基坑(槽)底部不得有水体长期浸泡;做好基坑(槽)应急预案,基槽内应设置逃生设施,一旦发生险情,施工人员可以及时撤离;基坑(槽)周边不得堆土、不得有重型车辆通行。2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普通1m一节的单节钢筋混凝土管重量大于10kN(1吨)及预制装配式检查井的吊装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施工(2)危大工程范围基坑工程分项具体部位如下: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3.0m≤开挖深度≤5.0m)本项目不仅限于上述危大分项,其它参考《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文件要求执行。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部位:雨水d400-d800钢筋砼管,污水装配式检查井。本工程涉及危大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及保障措施如下:(3)注意事项1)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危大工程部位进行详细踏勘,查明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及相关建(构)筑物、弄清其与本次施工结构的相互位置关系,评价施工期间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2)基坑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严禁爆破施工,做好基坑边坡应急预案,基坑内设置逃生设施,一旦发生险情,施工人员可以及时撤离;3)挖除的土石方应及时运走,不得在坡顶附近堆载;4)基坑坡顶及桩孔附近禁止大车通行,施工时应做好交通组织工作;5)加强边坡、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变形、位移监测,建立完善的预警制度,若变形位移值超过预警值,应停止开挖,撤出工作人员,并及时向参建各方进行反馈、通报;6)在施工场地应设置醒目标志牌、警示牌,做好施工围挡;7)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全线进行排查,补充完善遗漏的危大工程重点部位及环节。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危大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8)本工程遵循“动态设计、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原则。土质和强风化岩质边坡每阶开挖高度不大于2.5m,中等风化岩质边坡每阶开挖高度不大于3.0m。9)不宜在雨季施工,应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疏通坡顶排水工程,防止地面水渗入土体,必须遵循至上而下的开挖顺序。10)由于本工程的修建,部分现状管线将受影响,现状管线的拆除和迁改须征得产权单位同意后方可实施,同时做好不需迁改管线的保护措施。11)未尽事宜详设计说明及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及规程。其它综合管线设计本次设计道路下的其它给水、电力、通信及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仅为其预留管位,未在本次设计范围内,其做法以各产权单位设计图纸为准。本次设计道路东侧学校地块与本次设计道路同步设计,综合管线布置时检查井应避开地块开口位置。设计原则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的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以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导,在现状管线勘测及道路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对排水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为规划区内人口和经济增长提供安全的水环境。3、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4、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5、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6、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7、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①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②支管线避让主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③柔性结构管线让刚性结构管线。给水工程给水现状本次设计道路范围内无现状给水管线。新建给水沿本次设计道路新建给水管道,管径DN400,管顶覆土按1.1m控制。新建给水管道布置于道路右侧人行道下,管中心距路缘石4.8m。给水技术措施道路每隔约200m或交叉口设置过街给水管道,以便于地块及相交道路供水。②本次设计给水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承插连接。过街处和车行道上采用焊接钢管。承压等级按1.6Mpa考虑。管道采用砂垫层基础。③管线上阀门的口径和管线直径一致,在管线的高点处设有排气阀,低点处设有泄水阀;泄水管的排水应接入市政雨水井。④城市消防用水和城市生活生产用水使用统一管网,严格按不大于120米间距布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在重要建筑和道路交叉口处为便于消防队员的使用,增设了消火栓。消火栓布置在人行道上,距路缘石不大于2.0米。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大于100m,最不利点室外消火栓给水压力不应小于0.1MPa。电力工程现状电力本次设计道路设计范围内,敷设有现状10KV电力架空线,已设计迁改。新建电力沿本次设计道路新建电力排管,管道规模12孔,管顶覆土按0.7m控制。新建电力管道布置于道路右侧人行道下,管中心距路缘石6.3m。电力技术措施①本次设计电力管线采用电力排管,结构形式采用高压电力电缆管,并使用配套管枕。电缆保护管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应满足实用条件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地中埋设的保护管,应满足埋深下的抗压和耐环境腐蚀性的要求。电缆管在施工时沟底平整,电缆管的中心间距大于0.25米,多层电缆管间隔1.5米安装电缆管架一组,电缆管层间中心间距0.25米,用C20混凝土包封。②电力排管在人行道下覆土(管顶至路面)不小于0.7米,电缆排管过街管顶距道路路面不小于1.0m。设计考虑主线电力排管埋深按0.8m控制,交叉口与其他管线交叉过街段埋深按1.3m控制。③电力排管应设置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通信工程(1)现状通信本次设计道路范围内,无现状通信管线。(2)新建通信沿本次设计道路新建通信排管,管道规模12孔,管顶覆土按0.6m控制。新建通信管道布置于道路左侧人行道下,管中心距路缘石3.3m。(3)通信技术措施①道路每隔约200m或交叉口设置过街通信管道,以便于地块及相交道路使用,其中地块断面大小为6孔。②通信管线采用塑料管(波纹管和蜂窝管),按波纹管蜂窝管平分考虑,规格为φ110×600mm。③通信线路全地下敷设,排管用混凝土包封,上面加钢筋混凝土盖板,排管埋深不低于0.7m。④通信线路每隔100m设置小号直通型人孔,尺寸为1.6×1.2×1.8m(长×宽×深),过街处设置小号三通(四通)型人孔,尺寸为2.4×1.35×1.8m(长×宽×深)。人孔内支架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⑤手孔及人孔内均设积水坑,雨水就近接入道路排水系统。⑥采用50×5接地扁钢埋于排管一侧作为接地干线,并与钢筋可靠连接。燃气工程(1)现状燃气本次设计道路范围内,无现状燃气管线。(2)新建燃气沿本次设计道路新建燃气管线,管道规模D159。新建燃气管道布置于道路左侧人行道下,管中心距路缘石5.0m。(3)燃气技术措施①道路每隔约200m或交叉口设置过街燃气管道,以便于地块及相交道路供气,其中地块预留过街管径为D108。管道采用焊接,砂垫层基础。②燃气均采用优质无缝钢管。③所有管道均埋地敷设,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管道埋设深度如下:埋设在车行道下:直埋不小于0.9米;加套管不小于0.7米。④燃气管道穿越车行道时,采用钢套管保护,其管径较燃气管线大一级。综合管网过街预埋本次设计在道路路口及每隔200m预留3根d400预埋过街管道。照明工程(1)本工程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照明采用220/380V电压,三相四线制供电。经计算,所有负荷及无器件保护及压降均满足规范要求。(2)无功补偿:配电系统采用低压集中补偿和路灯单灯补偿相结合的方式:每盏灯具加电容器,补偿后灯具功率因数达到0.85以上;箱变处设置低压电容器组进行集中自动补偿,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补偿后的功率因素达到0.95。(3)供电系统按照不同用电性质(照明、广告等)实现低压集中计量方式。(4)道路照明供电干线采用YJV-1KV交联聚氯乙烯单芯电缆,各灯杆处采用线夹分线,由供电干线引上至灯杆顶部灯具的分支线采用BVV-3(1×2.5)的绝缘护套导线。为平衡三相负荷,灯具接线采用L1、L2、L3、L1、L2、L3三相跳跃式接线。(5)道路照明供电干线穿PVC-C100管在人行道下埋地敷设。PVC管中预留8#铁丝,便于穿线。管道过街处采用混凝土包封。管道采用排管布置,排管中心距离路缘石1.5米。排管预留5G、交安、天网、智慧交通等管道,管道埋深(管顶至路面)为:人行道下不小于0.7m,车行道下不小于1.0m。(6)每一灯杆及管线过街处设检查井,所有的电缆连接必须在检查井内完成,保护管内不得有电缆接头。在每一检查井内的电缆应留有0.5米长的余量。(7)检查井均为小号型直通型或三通型人孔井,做法详《地下通信线缆敷设》图集05X101-2,井内雨水采用UPVC75的排水管道按0.5%坡度就近接入雨水系统。(8)灯杆基础置于原状土上,地基承载力大于150kPa,如遇不良地质土层应进行地基处理。灯杆基础周围回填土应按道路人行道压实度要求处理,回填土密实度不小于95%。低影响开发设计设计原则1、在有条件的路段设置生物滞留设施,项目全线人行道设置透水铺装。2、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与规划用地性质相协调,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充分结合道路红线内外绿化带进行设计。3、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设计道路及周边的土壤、地质特征。4、道路LID设施只负责收集道路范围的的降雨,地块内部的雨水通过地块内部的LID设施进行综合利用,且地块内部外排雨水通过雨水管直接汇入市政雨水系统;5、有泄流通道功能的道路应满足洪涝水的顺坡排放至下游泄流通道,且道路不应存在可能产生内涝特征的低洼点,若非工程措施因地势受限,则应保证有雨水塘等雨水调蓄设施。传统开发模式下垫面分析本项目道路路幅宽度32.5m,人行道宽度8.5-9.0m,在传统开发模式下,下垫面仅为常规车行道和常规人行道,径流系数均为0.9,道路范围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较低,仅为0.1,故本工程对其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设计方案本次设计根据LID雨水设计管理理念,针对道路红线范围内汇水面积的雨水,优先将道路红线范围内的雨水径流汇集进入LID设施进行综合处置。通过设施对雨水的储存、过滤、蒸发、抑制降雨径流,使汇流时间延长,峰流减小,发挥控制面源污染、洪峰流量削减等方面的作用。道路建设过程中或建成后,均要求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道路范围外的雨水径流进入道路内雨水综合利用设施,以免对设计的综合利用设施造成冲击破坏。(1)功能设施比选道路工程LID系统包括雨水花园、渗水路面(人行道)、生态树池、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减峰值流量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低影响开发设施比选一览表单项设施功能控制目标处置方式经济性污染物去除率(以SS计,%)景观效果集蓄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削减峰值流量净化雨水转输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流污染分散相对集中建造费用维护费用透水砖铺装○●◎◎○●◎◎√—低低80-90—透水水泥混凝土○○◎◎○◎◎◎√—高中80-90—透水沥青混凝土○○◎◎○◎◎◎√—高中80-90—绿色屋顶○○◎◎○●◎◎√—高中70-80好下沉式绿地○●◎◎○●◎◎√—低低—一般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低低—好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中低70-95好渗透塘○●◎◎○●◎◎—√中中70-80一般渗井○●◎◎○●◎◎√√低低——湿塘●○●◎○●●◎—√高中50-80好雨水湿地●○●●○●●●√√高中50-80好蓄水池●○◎◎○●◎◎—√高中80-90—雨水罐●○◎◎○●◎◎√—低低80-90—调节塘○○●◎○○●◎—√高中—一般调节池○○●○○○●○—√高中——转输型植草沟◎○○◎●◎○◎√—低低35-90一般干式植草沟○●○◎●●○◎√—低低35-90好湿式植草沟○○○●●○○●√—中低—好渗管/渠○◎○○●◎○◎√—中中35-70—植被缓冲带○○○●—○○●√—低低50-75一般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低中40-60—人工土壤渗滤●○○●—○○◎—√高中75-95好注1●——强◎——较强○——弱或很小;2S去除率数据来自美国流保护中心(CnterForterhdPotetion,CP)的研究据。注1●——强◎——较强○——弱或很小;2S去除率数据来自美国流保护中心(CnterForterhdPotetion,CP)的研究据。各类用地中低影响开发设施选用一览表技术类型(按主要功能)单项设施用地类型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渗透技术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凝土◎◎◎◎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储存技术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技术调节塘●◎●◎调节池◎◎◎○转输技术转输型植草沟●●●◎干式植草沟●●●◎湿式植草沟●●●◎渗管/渠●●●○截污净化技术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注:●——宜选用◎——选用○——不宜选用。本次片区道路人行道标准宽度为8.5-9.0m,在保证行人通行的基础上,经综合比选,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选用生物滞留带(净宽2.0m)及透水铺装(人行道)等设施。低影响开发设施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积蓄利用、消减峰值流量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2)设计思路1、生物滞留带在斑马线处设置人行开口供行人通行,滞留带断开处上下游通过管道连通;公交停车港处不布置生物滞留带。2、采用路缘石侧壁开槽方式将道路雨水引入生物滞留带,公交停车港及道路交叉口处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传统雨水口(转弯处以转弯段及直圆点5m范围内按照雨水口布置原则进行布置)。3、生物滞留设施及透水铺装与车行道路基之间应按如下原则采用防渗措施:≤6米的填方段防渗膜敷设在靠近车行道路基一侧(后简称半包);>6米的高填方防渗膜敷设于整个滞留带下(后简称全包);在填挖交界处防渗应与土工格栅相协调。4、道路纵坡≤2%时,生物滞留带可不设挡水堰,每隔10m通过种植土的局部凸起使生物滞留带形成逐级微蓄水单元;道路纵坡2%-7%采用阶梯状雨水生物滞留带。5、人行道至少保证2.5m及以上的人行通道宽度。6、污水管道布置于生物滞留带时所有污水检查井需采用防渗措施。7、道路LID设施的雨水滞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植物尽量选择对污染物去除作用佳的耐旱耐涝本土植物。(3)径流总量的控制计算1、设计目标本次设计区域暂无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道路交通设施用地推荐取值为有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65%~75%,污染控制率50%,城市道路宜优先控制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同时经计算本次设计道路路侧带宽度比为53.8%。因此本次设计道路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为:年有效径流总量控制率≥75%;年径流污染去除率≥50%。2、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车行道径流系数取0.9,人行道渗透铺装后径流系数0.3,生物滞留带取值1,经加权平均后综合径流系数如下:分区道路总面积(m2)车行道面积(m2)人行道透水铺装面积(m2)生物滞 留带面积(m2)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分区一7277360330196550.71分区二5683262424006590.74合计129606227541913140.733、径流总量的控制计算生物滞留带服务范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分区有效水深(m)有效渗透面积(㎡)渗透量(m³)调蓄容积(m3)有效调蓄容积(m3)道路总面积(m2)控制降雨量(mm)年有效径流控制率分区一0.26554.72131135.7727734.886.2%分区二0.26594.74131.8136.5568345.290%项目整体控制计算分区设施类型服务面积年有效径流总量控制率污染物去除率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综合污染物去除率分区一生物滞留带425886.27579.4861.06透水铺装30197080不受控区域000绿地08060分区二生物滞留带3283907581.5562.64透水铺装24007080不受控区域000绿地08060合计80.3961.76本次设计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39%,污染物去除率61.76%。满足目标需求。4、溢流雨水井设计生物滞留沟内雨水井采用溢流雨水井,即雨水井井盖采用D700球墨铸铁圆形雨水溢流口。生物滞留沟内新增的塑料雨水井,检查井采用成品D700直壁塑料雨水检查井,塑料检查井需满足《市政排水用塑料检查井》CJT326-2010标准;雨水井井盖采用D700球墨铸铁圆形雨水溢流口。铸铁溢流口为成品,满足《铸铁检查井盖》CJ/T3012标准要求,满足轻型井盖强度要求。溢流检查井就近接入附近雨水检查井。圆形雨水溢流口最大过流量为50L/s。可满足设计重现期下计算流量的1.5倍过流能力需求。5、监测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