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a4版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a4版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a4版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a4版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a4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以下是固态水的是(

)。A.露B.雨C.冰2.要想让太阳灶加热速度变快,可以(

)。A.换用质量更轻的材料B.选择颜色更深的物体做反光板C.调整反光板角度,使光线集中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内部温度高B.地壳的运动C.人类的活动4.我们制作的走马灯能转起来,是因为(

)。A.冷热空气的循环流动B.纸杯受热后膨胀C.蜡烛燃烧后质量发生变化5.下列颜色中,(

)不是七色光的颜色。A.绿色B.黑色C.红色6.直立两面镜子,夹角越小,镜中影像越(

)。A.多B.少C.不一定7.雨和雪的相同之处是(

)。A.都是液体B.都是固体C.都是水8.经研究发现,(

)是消耗人体能量最多的器官。A.心脏B.肝脏C.大脑9.人们利用潜望镜观察时,光经过(

)次反射。A.1B.2C.310.做小孔成像实验时,我们会发现看到的像与实际物体相比,是(

)。A.正立的,左右相反的B.倒立的,左右相反的C.完全相同的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

),接近地表就是(

)。2.地壳主要由(

)、(

)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3.我们照镜子是利用了光的(

)。4.在人的神经系统中,(

)由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

)和周围神经。5.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

)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中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

)。6.地球的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

)、(

)、(

)、(

)、丘陵等。7.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这种自然灾害是(

)。8.光在空气和(

)等物质中都是沿(

)传播的。9.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脉采集到了鱼龙化石,这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在远古时期很可能是(

)。10.(

)和(

)都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里,面对太阳,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在水雾中会出现彩虹。(

)2.空气冷热不均会使空气产生循环流动。(

)3.大脑可以连续工作,不需要休息。(

)4.人工智能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

)5.熨斗熨衣服时,喷出来的“白气”是水蒸气。(

)6.降落到地面的雪,融化后全部流入江河湖海。(

)7.长期不吃早饭不会影响我们的大脑。(

)8.植物没有参与水循环。(

)9.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同侧的关系。即左脑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

)10.四周高、中间地势低的地形是丘陵。(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将下列传热方式与生活中的现象连起来。握手时感到温暖烧水时水全都变热

阳光下感到温暖热传导坐在篝火旁觉得热热对流暖气片让整个屋子变暖热辐射手伸进温水觉得热

五.简答题(共6题,共24分)1.假如正在教室上课时,突然发生了地震。作为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正确的做法是什么?2.什么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3.时不时的雨总会从天而至,那天上的水有没有降完的时候,为什么?4.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至少写出两种方法)5.为什么光脚站在瓷砖地板上比站在木质上感觉凉一些?6.你怎样解释下面光的现象?可以从光的行进路线考虑。六.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热在“气体、液体中通常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检测。所需的实验器材:我的检测方法:我看到的现象:(用文字描述或画出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我的实验结论:2.人造雾实验过程: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观察量筒内的现象。③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再观察量筒内的现象。(1)放入线香的目的:_________。(2)在量筒中倒入温水的目的:_________。(3)用冰袋的目的:_________。3.1.实验材料: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烧杯、水、冰、培养皿2.实验步骤:(1)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2)用一个热的培养皿盖住烧杯,观察培养皿底部是否有水珠。(3)在培养皿中加入冰块,观察底部有什么变化。3.我的结论:(1)加热烧杯里的水时,一部分液态水会变成________,当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培养皿底部凝结成________。(2)在培养皿中加入冰块,是为了使温度________,这样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会________,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托不起时就会掉下来。(3)这是模拟________的形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B4.A5.B6.A7.C8.C9.B10.B二.填空题1.云;雾2.岩浆岩;沉积岩(顺序可调换)3.反射4.脊髓;脑组织5.水蒸气;雾6.高原;平原;山地;盆地7.地震8.玻璃;直线9.海羊10.火山喷发;地震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①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护头、擦墙边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开阔的地带避震,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危险物。②镇定、不拥挤、不喊叫,有秩序撤离③迅速躲到课桌下面,双手保护头部,听教师指挥,可以到空间小的房间暂避。2.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3.没有;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热,不断地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水蒸气在空中受冷变成云,云变成雨、雪等落到地面;地面上的雨水和融化了的雪水有的渗入地下,地下水又会汇集流出地面形成泉水流入江、河、湖、海,于是,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永不停息地循环。自然界中的水都在不停的循环当中,降水仅仅是整个水循环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天上的水是降不完的。4.保持冷静,不要乱跑或者试图跳楼,及时切断电源,煤火等,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如果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5.瓷砖比木头的导热性能好,瓷砖传递热的能力好,能够快速的传递身体热量,所以站在瓷砖地板上感觉比木质地板上凉。

6.图中汽车的灯光和太阳射出的光穿过云层或树林都是直的,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六.综合题1.铜棒、凡士林、火柴;;1.用凡士林将几根火柴依次、等距粘在一根水平的铜棒下方;2.用酒精灯给铜棒的右端加热;3.观察火柴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