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4年信阳市息县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以下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多彩河南,史前遗址集中分布地 B.老家河南,中华姓氏摇篮C.出彩河南,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 D.厚重河南,古都文字变迁2.下列历史人物中,在治国方面主张“仁政”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3.河南的非遗项目中,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马街书会在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少林功夫、木版年画、传统戏曲等,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点项目。这强调了河南的非遗项目(

)A.种类繁多,内容丰富 B.分布广泛,遍布各地C.注重传承,影响力大 D.数量众多,全国领先4.《齐民要术》记载,胡人在烹饪牛羊肉时都加入了米面;胡人喜食的酪浆、甜乳、酸乳、干酪等各种乳制品也逐渐在汉人中普及。这体现了(

)A.胡人擅长农业耕作 B.汉人开始发展畜牧业C.胡汉之间的民族交融 D.《齐民要术》是一部饮食书5.宋代科举考试中,各省参加考试及录取的名额均有限定。为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的均衡,北宋熙宁年间,政府特许北方五路地区推荐学生免考“发解试”(考中即为举人),而直接参加省试,免试名额占各地总额的三分之一。此类现象出现的实质是(

)A.北方人口南迁 B.户籍制度的管理混乱C.科举录取公平 D.经济重心南移的加强6.唐朝前期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其中“重要的生产工具”有(

)A. B.C. D.7.有史学家曾说到:“‘五四运动’过后,中国的社会趋向改变了。有觉悟的添了许多,就是那些不曾自己觉悟的,也被这几声霹雷吓得清醒。”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

)A.加速了清朝灭亡 B.推动了抗战胜利C.实现了国家独立 D.促进了思想启蒙8.鸦片战争后,英国人本以为“倾全国工厂的生产,也不够供应中国一省的衣料”,而现实却是“和中国开放贸易十年后,其消费能力竟不及荷兰的一半”“甚至落在巴西和土耳其之后”。材料中的这一现象(

)A.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原因B.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依旧在实施C.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D.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良好9.它不仅仅是一部医学著作,更是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科学研究文献,为我们了解古代草本植物提供了重要资料。该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10.为下面的时间轴拟一个合适的主题,恰当的是(

)A.国共关系的演变 B.国民革命的开展 C.北伐战争的推进 D.教育改革的影响1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他们的改革体现了传统社会的自我复兴和振兴,然而复兴并不能打破旧有的循环。”“他们”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革命派 C.地主阶级洋务派 D.地主阶级顽固派12.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主席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人民解放军(

)A.实现了跃进大别山的计划 B.粉碎了国民党对延安的进攻C.取得了战略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南京、武汉等大城市13.1494年,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应运而生,以西经46度为界,西、葡两国将地球一分为二,各取其一。这得益于(

)A.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三角贸易”的开展C.新航路的开辟 D.租地农场的建立14.《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自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之情况……有江河日下之势”,究其原因,乃是由于“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此认识有助于(

)A.开展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B.明确国民大革命的对象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5.下图所示照片拍摄于1971年11月15日。照片中,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坐在联合国大会议厅座位上,前面放着标有“CHINA”字样的桌签,仰头大笑。这张照片见证了(

《乔的笑》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签署《联合公报》16.1922年7月30日,苏俄权威报纸《真理报》上消失两年之久的商业广告再次出现。出现这种广告新气象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C.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控 D.工业化建设的完成17.有学者指出:两河流域的人生观带有悲观色彩,是因为两河洪水的毁灭性及不可预测性;但埃及文明是自信而乐观的,因为尼罗河是温和的、可预测的。据此可知(

)A.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文明的重要条件 B.农耕经济是决定文明特性的根本原因C.古埃及文明比两河流域文明更有活力 D.两河流域文明比古埃及文明更加先进18.19世纪60年代,为应对时局发展,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明治政府颁布《五条誓文》。这些文件都(

)A.解决了内外交困的危机 B.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C.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实现了人人生而平等19.13-14世纪,西欧很多地方的农奴通过“折算”的方式,向领主交纳一笔金钱,便可赎买个人或全家乃至整个村庄居民的人身自由。这种做法(

)A.促进了庄园经济发展 B.推动了城市兴起C.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有利于欧洲转型20.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的背后,都能寻到美国的影子,美国以“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之名,借人权、种族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美国这一做法(

)A.推动了殖民体系的崩溃 B.导致了两极格局瓦解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D.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当前中国雕塑艺术来看,中国雕塑当前主要有陵墓雕塑、佛教雕塑、石窟雕塑等,这些雕塑都十分注重对意象的表现,传达了雕塑家的精神。受到古人在哲学思维方面的影响,雕塑家对于空间往往有独特的理解,认为空间是人活动的场所,人的内“气”流畅于空间之内,从而形成了生命。——摘编自史向东《从〈伏虎〉到〈米洛斯的维纳斯〉—谈中西方艺术之差异》材料二

西方雕塑虽然也十分重视对“气”的表现,但是从表现形式来看,西方雕塑塑造的是有“势”的雕塑,并非局限于一定的空间,而往往是以大场合为基础,如整个广场或者更大的场面。这种“气”并不给人以压迫感,而是大气,会将人的想象超越空间,甚至让人感觉到天人合一的情景。——摘编自宋阳《中西方雕塑空间差异分析》(1)据材料一、二、概述东西方雕塑艺术的异同点。(2)雕塑作为人类智慧的一大结晶,承载了历史文明的发展历程。请再举一例你知道的雕塑作品,并说明其价值。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学东渐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教育。自19世纪60年代起,为了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的需要,洋务派相继创办了一批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艺的新式学堂,至甲午战前,全国各地共创办新式学堂三十余所,主要分为“西文”“西亦”两种类型,前者专门培养精通外国语言文字的外交人才和翻译人才,后者专门培养技术(包括军事技术)人才。——摘自《中国近代·危机与改革》材料二

湖南时务学堂创办于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利瓦伊格分别担任中、西总教习,在办学宗旨方面,时务学堂以保国、御侮、创新相号召,提倡新学,鼓吹维新,致力于培养学通中西的新型人才。——摘自《中国近代史·危机与变革》材料三

由于国家得不到急需的军事、外交、科技等人才。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堂的新式教育体系,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新式教育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新式教育出现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湖南时务学堂创办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再举一例在此期间创办的学校?(3)综上所述,分析影响教育制度变化的因素?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生了三次由科学技术引领的工业革命,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半个世纪,发达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所谓的“再工业化”不断占领制造产业发展制高点,主导世界产业发展大势。制造技术的突破、制造领域的革命,是通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三次工业革命给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最根本的启示。——摘编自《光明日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汽车制造产业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如何做才能在接下来的科技革命中占领制高点。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1年林肯就职演说曾说“我并不企图直接地或间接地去干涉蓄奴州的惯例。我相信我没有这样做的合法权力,我也不倾向这样去做。”1862年,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摘编自九年级《世界历史》材料二他(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定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毁灭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摘编自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1)材料一中,关于奴隶制,林肯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促使林肯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的,新政在工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3)综合以上探究,你获得了哪些对当今中国发展有益的启示?25.(6分)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材料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摘编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24年息县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CBCCDCDADBCCCBCBACDC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3分)(1)异:东方雕塑艺术在表现气韵的时候往往比较局限于狭小的空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西方雕塑则注重对动态的真实描述,善于营造连贯流畅的“气势”。东方雕塑艺术注重对精神的反映;西方雕塑艺术注重对形体的赞美。东方雕塑艺术受古人在哲学思维方面的影响;西方雕塑艺术并未涉及。(任答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同:都传达了雕塑家的精神;都注重对“气”的表现。(任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2分)例:《掷铁饼者》。价值: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追求;记录历史的重要方式;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2.(1)(3分)原因:西学东渐的冲击和影响;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的需要。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新式人才和翻译人才。(2)(2分)目的:提倡西学,鼓吹维新,培养学通中西的新型人才。学校:京师大学堂。(3)(2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社会思潮等社会文化因素等。23.(1)(3分)变化:由进口、仿制到合作生产再到自主设计;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原因:实施改革开放,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中国核心技术不断提升;政府的支持。(2)(3分)措施:重视制造业发展;勇立时代潮头,抓住机遇;坚持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人工智能。24.(1)(2分)不干涉奴隶制到废除奴隶制;南方蓄奴州发动叛乱,分裂美国。(2)(2分)挽救资本主义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