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 课件 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_第1页
经济法基础 课件 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_第2页
经济法基础 课件 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_第3页
经济法基础 课件 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_第4页
经济法基础 课件 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个人所得税部分)目录问题1: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所得来源的确定问题2:综合所得(一):应税所得项目问题3:综合所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问题4:综合所得(三):专项附加扣除问题5:经营所得问题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问题7: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其他规定(一)问题8: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其他规定(二)问题9: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问题1: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所得来源的确定【知识点1】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所得来源的确定【知识点1】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所得来源的确定一、纳税人二、纳税人的纳税义务三、所得来源的确定一、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包括中国公民(含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

投资者和合伙企业自然人

合伙人等。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1.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

累计满

183

天的个人。

【提示1】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住所≠住房=习惯性居住地)

【提示2】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提示3】无住所个人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累计居住天数,按照个人在中国境内

累计停留的天数计算。在中国境内停留的当天满24小时的,计入中国境内居住天数,在中国境内停留的当天不足24小时的,不计入中国境内居住天数。

2.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

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

累计不满

183

天的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题·判断题】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汤姆2019年3月1日入境,2020年3月1离境,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为居民纳税人,因此2020年度汤姆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题·判断题】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汤姆2019年3月1日入境,2020年3月1离境,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为居民纳税人,因此2020年度汤姆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汤姆在2020年度并没有在中国居住满183天,不属于居民个人,只就中国境内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考题·单选题】(2020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外籍人员中,属于2019年度居民个人的是()。

A.马丁2019年8月1日来到中国,2019年10月31日离开中国

B.亨利2019年7月5日来到中国,2020年1月5日离开中国

C.琼斯2019年3月1日来到中国,2019年12月1日离开中国

D.路易2018年9月1日来到中国,2019年5月1日离开中国

【考题·单选题】(2020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外籍人员中,属于2019年度居民个人的是()。

A.马丁2019年8月1日来到中国,2019年10月31日离开中国

B.亨利2019年7月5日来到中国,2020年1月5日离开中国

C.琼斯2019年3月1日来到中国,2019年12月1日离开中国

D.路易2018年9月1日来到中国,2019年5月1日离开中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BD,2019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不属于居民个人。

二、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1.居民个人从

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2.非居民

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3.无住所个人纳税义务总结:

所得税。居住时间

境内所得

境外所得

境内支付

境外支付

境内支付

境外支付

不满183天

(1)连续或累计不超过90天

√免税

××(2)90—183天之内

√√××满183天

(3)累计满183天的年度连续不满6年

√√√免税

(4)累计满183天的年度连续满6年

√√√√二、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说明1】“√”表示征税,“×”表示不征税。

【说明2】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任一年度中有一次离境超过30天的,其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的连续年限重新起算。

三、所得来源的确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

中国境内的所得:

境内“+”具体规定“干”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用”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3.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财产”4.转让中国境内的不动产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付”5.从中国境内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或者居民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考题·多选题】(2020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所得中,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的有()。

A.转让中国境内的不动产取得的所得

B.因任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

C.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D.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考题·多选题】(2020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所得中,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的有()。

A.转让中国境内的不动产取得的所得

B.因任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

C.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D.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3)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4)转让中国境内的不动产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5)从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居民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问题2:综合所得(一):应税所得项目【知识点1】综合所得(一):应税所得项目

【知识点1】综合所得(一):应税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法列举征税的个人所得共9项,其中

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一、工资、薪金所得

1.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

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关键词:任职受雇)

2.下列项目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包括

独生子女补贴、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提示】误餐补助是指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领取的误餐费。单位以误餐补助名义发给职工的补助、津贴不包括在内。

【考题·单选题】(2018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A.年终加薪

B.托儿补助费

C.差旅费津贴

D.误餐补助

【考题·单选题】(2018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A.年终加薪

B.托儿补助费

C.差旅费津贴

D.误餐补助

『正确答案』A

二、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1.个人

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纳税。

2.律师以

个人名义再聘请其他人员为其工作而支付的报酬,应由该律师按“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负责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二、劳务报酬所得【记忆贴士】具体内容不用记,找到区别都搞定:

“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的区别:

A.非独立个人劳动(

任职雇佣):“工资、薪金所得”

B.独立个人劳动(

非任职雇佣):“劳务报酬所得”

【案例】例如,一个高校的老师的讲课费属于什么税目?

『解析』高校老师在学校内讲课取得的报酬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如果高校老师去其他企业进行讲座,那么取得的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

【考题·多选题】(2018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个人取得的下列收入中,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税目计缴个人所得税的有()

A.某经济学家从非雇佣企业取得的讲学收入

B.某职员取得的本单位优秀员工奖金

C.某工程师从非雇佣企业取得的咨询收入

D.某高校教师从任职学校领取的工资

【考题·多选题】(2018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个人取得的下列收入中,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税目计缴个人所得税的有()

A.某经济学家从非雇佣企业取得的讲学收入

B.某职员取得的本单位优秀员工奖金

C.某工程师从非雇佣企业取得的咨询收入

D.某高校教师从任职学校领取的工资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选项BD,按照“工资、薪金所得”征税。

三、稿酬所得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

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作品包括

文学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

【提示1】稿酬一定要“出版发表”。注意和劳务报酬的区别!!!

【提示2】作者去世后,财产继承人取得的遗作稿酬,也应征收个人所得税。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应按“稿酬所得”税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A.作品出版或发表

B.审稿收入

C.翻译收入

D.书画收入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应按“稿酬所得”税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A.作品出版或发表

B.审稿收入

C.翻译收入

D.书画收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CD,属于劳务报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不包括稿酬所得。

【提示1】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

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征税。

【提示2】个人取得

专利赔偿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纳税。

【提示3】剧本作者从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

不再区分剧本的使用方是否为其任职单位,统一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考题·单选题】(2020)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的是()。

A.作家李某取得的剧本使用费

B.演员孙某从其所属单位领取的工资

C.律师赵某出租房屋取得的租金

D.教师王某在校外兼职讲课取得的课酬

【考题·单选题】(2020)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的是()。

A.作家李某取得的剧本使用费

B.演员孙某从其所属单位领取的工资

C.律师赵某出租房屋取得的租金

D.教师王某在校外兼职讲课取得的课酬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选项B,属于工资、薪金所得;选项C,属于财产租赁所得。

【考题·单选题】(2020)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稿酬所得的是()。

A.画家将书画作品以图书的形式出版取得的所得

B.科研工作者取得的专利赔偿所得

C.剧本作者从电视剧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

D.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拍卖取得的所得

【考题·单选题】(2020)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稿酬所得的是()。

A.画家将书画作品以图书的形式出版取得的所得

B.科研工作者取得的专利赔偿所得

C.剧本作者从电视剧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

D.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拍卖取得的所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CD,属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问题3:综合所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知识点1】综合所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知识点1】综合所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二、非居民个人上述四项所得的应纳税额计算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

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

次年

3

月1

日至6

月30

日内办理汇算清缴。

(一居民个人预扣预缴办法:每月(次)综合所得税务处理

所得项目

税务处理

1.工资、薪金所得(见附四)

扣缴义务人支付时,按“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2.劳务报酬所得(见附一)

扣缴义务人支付时,按以下方法按次或按月预扣预缴税款:(3级累进)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预扣预缴税额=(收入-800)×预扣率

(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预扣预缴税额=收入×(1-20%)×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3.稿酬所得(见附二)

扣缴义务人支付时,按以下方法按次或按月预扣预缴税款: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预扣预缴税额=(收入-800)×70%×20%

(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预扣预缴税额=收入×(1-20%)×70%×20%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见附三)

扣缴义务人支付时,按以下方法按次或按月预扣预缴税款: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预扣预缴税额=(收入-800)×20%

(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预扣预缴税额=收入×(1-20%)×20%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附一:劳务报酬所得预缴税额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级数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20000元

2002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20003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7000

【典型例题】假如杨某(居民个人)本月取得劳务报酬所得30000元,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

附:P208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20000元

2002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20003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7000

【典型例题】假如杨某(居民个人)本月取得劳务报酬所得30000元,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

附:P208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解析』应纳税所得额=收入×(1-20%)=30000×(1-20%)=24000元

应预扣预缴税额=24000×30%-2000=5200元

【考题·单选题】(2020年)中国公民张某任职于国内某软件公司,2019年10月在M大学授课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3500元,自行负担交通费200元。已知,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预扣率为20%;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计算张某当月该笔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A.(3500-200-800)×20%=500元

B.3500×20%=700元

C.(3500-800)×20%=540元

D.(3500-200)×20%=660元

【考题·单选题】(2020年)中国公民张某任职于国内某软件公司,2019年10月在M大学授课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3500元,自行负担交通费200元。已知,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预扣率为20%;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计算张某当月该笔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A.(3500-200-800)×20%=500元

B.3500×20%=700元

C.(3500-800)×20%=540元

D.(3500-200)×20%=660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时,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不能减除其他支出。

附二:稿酬所得预缴税额计算

【典型例题】假如杨某(居民个人)本月取得稿酬报酬所得20000元,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

附二:稿酬所得预缴税额计算

【典型例题】假如杨某(居民个人)本月取得稿酬报酬所得20000元,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

『解析』应纳税所得额=收入×(1-20%)×70%=20000×(1-20%)×70%=11200元

应预扣预缴税额=11200×20%=2240元

附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缴税额计算

【典型例题】假如杨某(居民个人)本月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20000元,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

附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缴税额计算

【典型例题】假如杨某(居民个人)本月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20000元,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

『解析』应纳税所得额=收入×(1-20%)=20000×(1-20%)=16000元

应预扣预缴税额=16000×20%=3200元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附四:工资薪金所得的累计预扣法: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提示1】累计减除费用:按照

5000

元/

月×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P208)

新增:自2020年7月1日,对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月份数计算累计减除费用。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是指自纳税年度首月起至新入职时,未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未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过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

【提示2】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P198:三险一金)

【提示3】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P199:具体规定见下一讲)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提示4】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

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P201)

【提示5】P202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以居民个人

一个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额;一个纳税年度扣除不完的,

不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提示6】P220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时,可以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有关信息,由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减除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同时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并由扣缴义务人减除专项附加扣除的,对同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只能选择从一处取得的所得中减除。

【考题·单选题】(2020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专项扣除的是()。

A.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

B.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

C.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年金

D.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

【考题·单选题】(2020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专项扣除的是()。

A.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

B.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

C.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年金

D.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缴纳的“三险一金”属于专项扣除;选项ABC属于依法确定的其他扣【考题·单选题】(2020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专项附加扣除的是()。

A.基本医疗保险

B.住房租金

C.大病医疗

D.子女教育

【考题·单选题】(2020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专项附加扣除的是()。

A.基本医疗保险

B.住房租金

C.大病医疗

D.子女教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及赡养老人。选项A,属于专项扣除。

【典型例题】杨某2015年入职,2019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共计2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计算前3个月各月应预扣预缴税额和全年预扣预缴税额。

附:P208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解析』

1月份:(30000-5000-4500-2000)×3%=555元;

2月份:(30000×2-5000×2-4500×2-2000×2)×10%-2520-555=625元;

3月份:(30000×3-5000×3-4500×3-2000×3)×10%-2520-555-625=1850元;

4-12:原理同上,略。

全年累计预扣预缴税额=(30000×12-5000×12-4500×12-2000×12)×20%-16920=27480元;

【考题·单选题】(2020年)中国公民张某2019年1月取得工资10000元,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2000元,支付首套住房货款本息2500元。已知,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预扣率为3%,减除费用为5000元/月,住房货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为1000元/月,由张某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计算张某当月工资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A.(10000-5000-2000-1000)×3%=60元

B.(10000-5000-2000-2500)×39%=195元

C.(10000-5000-2000)×3%=90元

D.(10000-2500)×3%=225元

【考题·单选题】(2020年)中国公民张某2019年1月取得工资10000元,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2000元,支付首套住房货款本息2500元。已知,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预扣率为3%,减除费用为5000元/月,住房货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为1000元/月,由张某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计算张某当月工资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A.(10000-5000-2000-1000)×3%=60元

B.(10000-5000-2000-2500)×39%=195元

C.(10000-5000-2000)×3%=90元

D.(10000-2500)×3%=225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按法定标准(1000元/月)扣除,而非按实际发生额(2500元)扣除。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二)P198:全年综合所得税务处理

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的综合收入额—基本费用6万/年—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提示1】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记忆小贴士】劳务、特许打8折计入收入额;稿酬折上折,实际打5.6折计入收入额。

【典型例题】接上例,杨某2019年收入情况如下,全年工资薪金收入3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月,全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共计2.4万元,全年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万元,稿酬收入2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请计算杨某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典型例题】接上例,杨某2019年收入情况如下,全年工资薪金收入3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月,全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共计2.4万元,全年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万元,稿酬收入2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请计算杨某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解析』

(1)全年收入额=36+3×(1-20%)+2×(1-20%)×70%=39.52(万元)

(2)全年减除费用6万元,

专项扣除=0.45×12=5.4(万元),

专项附加扣除=2.4(万元),

扣除项合计=6+5.4+2.4=13.8(万元)

(3)应纳税所得额=39.52-13.8=25.72(万元)

(4)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额=257200×20%-16920=34520(元)

(5)汇算清缴应补交税额=34520-27480-5200-2240=-400(元)

所以汇算清缴时应该退税400元。

二、非居民个人上述四项所得的应纳税额计算

1.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2.扣缴义务人向非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5000/月;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中:

①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收入×(1-20%)×税率—速算扣除数

②稿酬所得应纳税额=收入×(1-20%)×70%×税率—速算扣除数

③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收入×(1-20%)×税率—速算扣除数

【记忆小贴士】劳务、特许打8折计入收入额;稿酬折上折,实际打5.6折计入收入额。

P209附:个人所得税税率(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3000元

302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2103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14104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2660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441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71607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15160【典型例题1】假如某非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20000元,应扣缴税额=(20000-20000×20%)×20%-

1410=1790元

【典型例题2】假如某非居民个人取得稿酬所得10000元,应扣缴税额(10000-10000×20%)×70%×10%-210=350元

问题4:综合所得(三):专项附加扣除【知识点1】综合所得(三):专项附加扣除【知识点1】综合所得(三):专项附加扣除一、子女教育二、继续教育三、大病医疗四、住房贷款利息五、住房租金六、赡养老人一、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

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提示1】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继子女、养子女。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比照本规定执行。

【提示2】学历教育包括

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

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提示3】

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按本规定执行。

【提示4】父母可以

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

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提示5】纳税人子女在中国境外接受教育的,纳税人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备查。

【记忆小贴士】1000/月×人头,满3岁到博士,父母分扣各一半、约定一方可全扣。

一、子女教育

1.纳税人在

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

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

不能超过48个月。

2.纳税人接受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

当年,按

3600元定额扣除。

【提示1】个人接受

本科及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符合规定扣除条件的,

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

【提示2】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留存相关证书等资料备查。

【记忆小贴士】学历继教:400/月,同一学历4年;职业继教:取证当年3600。

三、大病医疗在

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

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

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提示1】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提示2】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按规定分别计算扣除额。

【提示3】纳税人应当留存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者复印件)等资料备查。

【记忆小贴士】80000限额/年,本人扣或配偶扣,未成年子女一方扣,可分别扣。

四、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

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

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提示1】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

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提示2】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提示3】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提示4】夫妻双方

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

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提示5】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备查。

【记忆小贴士】1000/月,20年,境内,首套,婚前均有房婚后扣一套。

五、住房租金纳税人在

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1500/月上述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1100/月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800/月五、住房租金【提示1】纳税人的

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

【提示2】主要工作城市是指纳税人任职受雇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地区、州、盟)全部行政区域范围;纳税人无任职受雇单位的,为受理其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税务机关所在城市。

【提示3】夫妻双方

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

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

【提示4】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

承租人扣除。

【提示5】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提示6】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租赁合同、协议等有关资料备查。

【记忆小贴士】1500/1100/800/月,无房,夫妻双方同城一方扣、不同城均无房分别扣,不与房贷同享。

六、赡养老人纳税人赡养

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1.纳税人为

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纳税人为

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提示1】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

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提示2】被赡养人是指

年满60岁的父母(指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记忆小贴士】2000/月,满60,无子女隔辈可扣,独生独扣、非独分摊扣最高不过千。

【考题·多选题】(2019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个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有()。

A.子女抚养

B.继续教育

C.赡养老人

D.子女教育

【考题·多选题】(2019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个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有()。

A.子女抚养

B.继续教育

C.赡养老人

D.子女教育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综合所得中允许扣除的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首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大病医疗。

【例题·单选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综合所得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

B.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C.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由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时扣除

D.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例题·单选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综合所得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

B.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C.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由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时扣除

D.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例5-10】甲公司职员李某2019年全年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80000元。当地规定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个人缴存比例为:基本养老保险8%,基本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住房公积金12%。社保部门核定的李某2019年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工资基数为10000元。李某正在偿还首套住房贷款及利息,李某为独生女,其独生子正在读大学3年级;李某父母均已年过60岁。李某夫妻约定由李某扣除贷款利息和子女教育费。计算李某2019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例5-10】甲公司职员李某2019年全年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80000元。当地规定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个人缴存比例为:基本养老保险8%,基本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住房公积金12%。社保部门核定的李某2019年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工资基数为10000元。李某正在偿还首套住房贷款及利息,李某为独生女,其独生子正在读大学3年级;李某父母均已年过60岁。李某夫妻约定由李某扣除贷款利息和子女教育费。计算李某2019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解析】(1)全年减除费用60000元

(2)专项扣除=10000×(8%+2%+0.5%+12%)×12=27000(元)

(3)专项附加扣除:

李某子女教育支出实行定额扣除,每年扣除12000元

李某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实行定额扣除,每年扣除12000元

李某赡养老人支出实行定额扣除,每年扣除24000元

专项附加扣除合计=12000+12000+24000=48000(元)

(4)扣除项合计=60000+27000+48000=135000(元)

(5)应纳税所得额=180000-135000=45000(元)

(6)应纳个人所得税额=36000×3%+(45000-36000)×10%=1980(元)

【提示】教材是根据超额累进的概念计算的税额,也可以利用速算扣除数计算: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45000×10%-2520=1980(元)

问题5:经营所得知识点1:经营所得【知识点1】:经营所得一、经营所得应税所得项目二、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一、经营所得应税所得项目经营所得,是指:

1.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

2.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4.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提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或个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一)基本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

【提示1】成本、费用,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损失,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提示2】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没有综合所得的,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减除。

【提示3】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未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应纳税额。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具体规定(“增量复习法”)

1.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税金-其他支出-允许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下列支出不得扣除:(1)个人所得税税款;(2)税收滞纳金;(3)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4)不符合扣除规定的捐赠支出;(5)赞助支出;(6)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7)与取得生产经营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8)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准扣除的支出。

3.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分别核算生产经营费用和个人、家庭费用。对于生产经营与个人、家庭生活混用难以分清的费用,其40%视为与生产经营有关费用,准予扣除。

4.个体工商户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生产经营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5.工资薪金支出、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支出、职工教育经费等相关费用扣除总结

从业人员

业主本人

工资薪金支出

实际支付据实扣除不得税前扣除,(可扣5000元/月)“四险一金”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可扣商业保险费

除按规定为特殊工种从业人员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为业主本人或从业人员支付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工会经费、福利费支出、职工教育经费

工资薪金总额的2%、14%和2.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当地(地级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为计算基数,在规定比例内据实扣除补充养老保险费5%和补充医疗保险费5%不超过工资总额5%标准内部分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倍为基数,不超过标准内的部分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二、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6.个体工商户代其从业人员或者他人负担的税款,不得税前扣除。

7.个体工商户自申请营业执照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之日止所发生符合规定的费用,除为取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支出,以及应计入资产价值的汇兑损益、利息支出外,作为开办费,个体工商户可以选择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自生产经营月份起在不短于3年期限内摊销扣除,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8.个体工商户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个体工商户直接对受益人的捐赠不得扣除。

9.个体工商户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开发费用,以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而购置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测试仪器和试验性装置的购置费准予直接扣除;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测试仪器和试验性装置,按固定资产管理,不得在当期直接扣除。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0.查账征收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扣除项目比照《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的规定确定。

11.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以全部生产经营为应纳税所得额;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生产经营所得,包括企业分配给投资者个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利润)。

12.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并且企业性质全部是个人独资的,年度终了后汇算清缴时,应汇总其投资兴办的所有企业的经营所得作为应纳税所得额,以此确定适用税率,计算出全年经营所得的应纳税额,再根据每个企业的经营所得占所有企业经营所得的比例,分别计算出每个企业的应纳税额和应补缴税额。

13.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其投资者个人费用扣除标准由投资者选择在其中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中扣除。

【考题·单选题】(2019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个体工商户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的是()。

A.非广告性的赞助支出

B.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

C.实际支付给从业人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D.按规定缴纳的财产保险费

【考题·单选题】(2019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个体工商户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的是()。

A.非广告性的赞助支出

B.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

C.实际支付给从业人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D.按规定缴纳的财产保险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个体工商户发生的赞助支出不得扣除。

【考题·多选题】(2018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个体工商户的下列支出中,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的有()。

A.税收滞纳金

B.个人所得税税款

C.业主的工资薪金支出

D.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考题·多选题】(2018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个体工商户的下列支出中,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的有()。

A.税收滞纳金

B.个人所得税税款

C.业主的工资薪金支出

D.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个体工商户下列支出不得扣除:①个人所得税税款;②税收滞纳金;③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④不符合扣除规定的捐赠支出;⑤赞助支出;⑥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⑦与取得生产经营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准扣除的支出。个体工商户实际支付给从业人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薪金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考题·单选题】(2017年)个体工商户张某2016年度取得营业收入200万元,当年发生业务宣传费25万元,上年度结转未扣除的业务宣传费15万元。已知业务宣传费不得超过当年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个体工商户张某在计算当年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业务宣传费金额为()。

A.30万元

B.25万元

C.40万元

D.15万元

【考题·单选题】(2017年)个体工商户张某2016年度取得营业收入200万元,当年发生业务宣传费25万元,上年度结转未扣除的业务宣传费15万元。已知业务宣传费不得超过当年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个体工商户张某在计算当年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业务宣传费金额为()。

A.30万元

B.25万元

C.40万元

D.15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个体工商户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200×15%=30(万元)<25+15=40(万元),按照限额扣除,即允许扣除的业务宣传费金额为30万元。

【考题·不定项选择题】(2017年考题改编节选)张某兴办甲个人独资企业,2018年相关财务资料如下:

(1)向非金融企业借款2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期限1年,利率8%,利息支出16万元均已计入财务费用。

(2)实发合理工资中包括张某工资6万元,雇员工资20万元。

(3)实际发生雇员职工教育经费支出0.8万元。

(4)营业外支出中包括行政罚款3万元,合同违约金4万元。

(5)张某2018年3月以个人名义购入境内上市公司股票,同年9月出售,持有期间取得股息1.9万元;从境内非上市公司取得股息0.7万元。

已知:甲个人独资企业适用查账征收法;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4.8%;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所得额时,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5%的部分,准予扣除;股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率为2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1)甲个人独资企业在计算2018年度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利息支出是()。

A.9.6万元

B.0万元

C.6.4万元

D.16万元

(1)甲个人独资企业在计算2018年度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利息支出是()。

A.9.6万元

B.0万元

C.6.4万元

D.16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向非金融企业和个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所以准予扣除的为4.8%×200万元=9.6万元。

(2)甲个人独资企业在计算2018年度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雇员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的是()。

A.0.15万元

B.0.5万元

C.0.65万元

D.0.8万元

(2)甲个人独资企业在计算2018年度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雇员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的是()。

A.0.15万元

B.0.5万元

C.0.65万元

D.0.8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工资薪金总额是指允许在当期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支出数额。20×2.5%=0.5万元。

(3)甲个人独资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在计算2018年度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是()。

A.合同违约金4万元

B.张某工资6万元

C.行政罚款3万元

D.雇员工资20万元

(3)甲个人独资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在计算2018年度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是()。

A.合同违约金4万元

B.张某工资6万元

C.行政罚款3万元

D.雇员工资20万元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合同违约金是属于经营性质的,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罚款、滞纳金是行政机关的罚没收入不能税前扣除,所以选项A可以扣除,选项C不可以扣除;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投资者和合伙人(自然人)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投资者和合伙人(自然人)取得的工资,是他们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收入项目,只允许扣除生计费。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直接扣除。其发生费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是可以扣除的,所以选项B不可以扣除。

问题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知识点1】: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知识点1】: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一、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二、财产租赁所得三、财产转让所得四、偶然所得一、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含义: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等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20%

【提示】每次收入的确定: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一、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3.其他规定:

(1)个人投资者收购企业股权后,将企业原有盈余积累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规定

【学习指导】一个“鸡肋”的知识点,了解基本规定即可。

①盈余积累: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②不低于净资产价格收购的转股:不征。

③低于净资产价格收购股权的:收购价格-原股本=不征;收购价格-原所有者权益=“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税。

一、利息、股息、红利所得(2)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

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全额计税;

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税;

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暂免征收。

【记忆贴士】

【考题·单选题】(2020年)2020年1月中国公民李某在境内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购入某上市公司股票,当年7月取得该上市公司分配的股息4500元,8月将持有的股票全部卖出。已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计算李某该笔股息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A.4500×20%=900元

B.4500×(1-20%)×20%=720元

C.4500×(1-20%)×50%×20%=360元

D.4500×50%×20%=450元

【考题·单选题】(2020年)2020年1月中国公民李某在境内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购入某上市公司股票,当年7月取得该上市公司分配的股息4500元,8月将持有的股票全部卖出。已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计算李某该笔股息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A.4500×20%=900元

B.4500×(1-20%)×20%=720元

C.4500×(1-20%)×50%×20%=360元

D.4500×50%×20%=450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不得减除费用,以收入全额计税;对于个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大于1个月小于1年的,其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一、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提示1】个人持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的股票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处理规定同上!

【提示2】对个人持有的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后取得的股息红利,按照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规定计算纳税,持股时间自解禁日起计算;解禁前取得的股息红利继续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提示3】对证券投资基金从挂牌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按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3)房屋买受人在未办理房屋产权证的情况下,按照与房地产公司约定条件(如对房屋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进行限制)在一定时期后无条件退房而取得的补偿款,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补偿款的房地产公司代扣代缴。

二、财产租赁所得

1.含义:指个人出租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所得。

2.应纳税额计算:

(1)每次(月)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20%

(2)每次(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20%二、财产租赁所得【提示1】P206每次收入的确定: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提示2】P210个人出租房屋的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不含增值税,计算房屋出租所得可扣除的税费不包括本次出租缴纳的增值税。个人取得的财产转租收入,属于“财产租赁所得”的征税范围。个人转租房屋的,其向房屋出租方支付的租金及增值税额,在计算转租所得时予以扣除。

【记忆小贴士】收入不含增值税,本环节的增值税不能扣,以前环节负担的增值税可以扣。

【典型例题】中国公民王某1月1日起将其位于市区的一套住房按市价出租,每月收取不含税租金3800元。1月因卫生间漏水发生修缮费用1200元,已取得合法有效的支出凭证,不考虑其他费用扣除,请计算前两个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