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一年级上学期 农林牧渔《我国各民族饮茶习俗》教案_第1页
中职教育一年级上学期 农林牧渔《我国各民族饮茶习俗》教案_第2页
中职教育一年级上学期 农林牧渔《我国各民族饮茶习俗》教案_第3页
中职教育一年级上学期 农林牧渔《我国各民族饮茶习俗》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课教学设计微课名称我国各民族饮茶习俗课程名称中国茶文化所属专业茶叶生产与加工主讲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知各个民族的饮茶习俗能力目标能够讲解各个民族的饮茶特色;2.每人学会1~2个民族茶的制作。素质目标通过学习我国各民族饮茶习俗,让学生了解到做茶如做人,如白族的三道茶使学生感悟到“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观。教学重点1.白族三道茶:第一道茶为“清苦之茶”,第二道茶为“甜茶”,第三道茶“回味茶”。2.回族的刮碗子茶教学难点1.土家族擂茶的历史由来;2.纳西族的盐巴茶和“龙虎斗”的制作。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引入介绍课程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30秒讲解1.藏族的酥油茶藏族的酥油茶一种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此种饮料用酥油、浓茶、盐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与藏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亦有饮用酥油茶的习惯。白族的三道茶白族的“三道茶”在白语为“绍道兆”,最早见载于徐霞客所著的《滇游日记》。白族大凡在逢年过节、生辰寿诞、男婚女嫁、拜师学艺等喜庆日子里,或是在亲朋宾客来访之际,都会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土家族的擂茶擂茶,又名三生汤,以茶叶、芝麻、花生、大豆、大米、生姜等原料在特制的擂钵中擂制而成,开水冲泡后即食。所以说,擂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茶,因其原料之一为茶叶,故名为擂茶。擂茶是土家族的传统食品,起源于汉代,盛行于明清,拥有一千多年的饮食文化背景,产品历史渊源极其深厚。4.蒙古族的咸奶茶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及靠近其边缘的一些省、区,喝咸奶茶是他们的传统饮茶习俗。蒙古族喝的咸奶茶,用的多为青砖茶或黑砖茶,煮茶的器具是铁锅。制作时,应先把砖茶打碎,并将洗净的铁锅置于火上,盛水2~3千克,烧水至刚沸腾时,加入打碎的砖茶25克左右。当水再次沸腾5分钟后掺入奶,用量为水的1/5左右。稍加搅动,再加入适量食盐,等到整锅咸奶茶开始沸腾时,即可盛在碗中待饮。5.纳西族的盐巴茶与“龙虎斗”纳西族主要生活在滇西西北丽江一带,那里有着历史悠久的饮茶文化。在他们族里还流传着这样的俗语:“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天三盅雷打不动。”由于居住地方较高,缺少粮食和蔬菜,茶叶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盐巴茶具有很强的茶水味道,咸咸的,且能够消除人身体的疲劳。其做法如下:将小瓦罐洗净后放在火上烤热,取一些青毛茶或者掰一点茶饼放进瓦罐里烤香,再将开水倒入瓦罐里,将头道茶汁倒掉,再次冲入沸水,将一块盐巴放进瓦罐的茶水里,搅拌均匀后,将茶汤倒入茶盅里,再冲入开水,就可以饮用了。饮盐巴茶一般是边煨、边饮、边闲聊,一罐茶可熬到三四道。纳西族用茶和酒冲泡调和而成的“龙虎斗”茶,被认为是解表散寒的一味良药,因此,“龙虎斗”茶总是受到纳西族的喜爱。6.回族的刮碗子茶回族的一种特色茶饮,以绿茶为料,加干果菊花等,一般有8种,俗称"八宝茶"。喝茶时,一手提托,一手握盖,并用盖顺碗口由里向外刮几下,可拨去浮在茶汤表面的泡沫,二则使茶味与添加食物相融,刮碗子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