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 第12讲 经济变革世界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_第1页
2024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 第12讲 经济变革世界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_第2页
2024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 第12讲 经济变革世界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_第3页
2024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 第12讲 经济变革世界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_第4页
2024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 第12讲 经济变革世界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2讲经济变革:世界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主干知识重构体系化复习任务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整合】必修下册第6、7、10课,选择性必修2第2、5、6、8课,归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影响。项目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2)社会:《马可·波罗行纪》流传(3)精神动力:人文主义兴起、传播基督教(4)政治根源: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5)技术条件:造船、航海技术进步,地理知识丰富(6)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切断传统商路(1)政治:君主立宪制确立,政局稳定,政策支持(2)经济:殖民掠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圈地运动)等提供资本、市场、原料、劳动力(3)技术:手工工场水平高;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改进(4)市场:国内外市场扩大,需求增长(1)政治: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2)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技术: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概况(1)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2)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3)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4)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5)1497年,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6)16世纪,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7)17世纪初,哈得逊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8)1642—1643年,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1)纺织领域:“飞梭”、珍妮纺纱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2)管理模式: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3)动力方面:瓦特改进了蒸汽机,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4)交通运输:汽船、火车问世(5)机械制造方面: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1)动力方面:电力技术、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2)交通运输:汽车、飞机问世(3)化学工业:兴起发展(4)旧产业部门:通过新技术改造焕发出新的活力影响(1)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物种交换:①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家畜家禽、农作物、水果引入美洲;②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3)疾病的传播: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4)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5)人口的迁徙:欧洲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下印第安人数量锐减;大量非洲黑人进入美洲;大量欧洲人来到美洲(1)经济:①生产力: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极大提高生产力②经济结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③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的发展和垄断组织的出现④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社会生活:①促进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②推动农业机械普及,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③交通进步,促进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④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大众消费主义出现⑤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女性地位提高⑥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提升⑦其他:带来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疾病与犯罪等社会问题(3)政治:①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产生②技术、管理人员等新中间阶层开始发展③推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完善与拓展,推动工人运动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外殖民扩张,亚非拉逐渐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4)思想:推动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等思潮兴起【核心概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复习任务二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竞争【整合】必修下册第15、17、19、20课,选择性必修1第15课,选择性必修2第9课,归纳主要经济发展模式及特点。项目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二战结束前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三种方式(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来发展生产力,着眼点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但忽视了生产力发展水平(2)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3)苏联模式:利用行政手段,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通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过渡,造成农业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改革: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基本做法: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2)建立法西斯政权,侵略扩张:如德日二战结束后(1)面临问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2)改革①赫鲁晓夫改革: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这些改革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但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②勃列日涅夫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效果有限③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3)解体: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1)国家加强宏观调控:①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大政府开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出现经济增长“黄金时期”;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现象;20世纪80年代,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经济缓慢复苏。②发挥大国作用,通过大国平等协商、加强国际协调,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维护经济秩序(2)科技的新发展(3)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4)“福利国家”制度①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②带来国家财政负担,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减少福利开支,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找新的平衡(5)社会运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和反越战运动复习任务三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与社会生活【整合】必修下册第22课,选择性必修1第15课,选择性必修2第2、3、8、11、12、13、14、15课,选择性必修3第7课,归纳该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一、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项目概况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1)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3)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4)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5)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突飞猛进,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连成一体(6)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7)存在的问题:①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区域经济集团化(1)欧洲联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2)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3)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1)社会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文化多样性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②面临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③应对策略:各国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二、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食物生产社会生活新航路开辟以来(1)美洲物种外传到欧洲、亚洲、非洲等地(2)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和鸡、牛、羊等禽畜传入美洲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人口增长,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对经贸和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工业革命后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1)粮食储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2)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国际组织关注的重点人口迁移美洲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欧洲白人、非洲黑人进入美洲地区,引起美洲族群的变化,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大洋洲(1)英国通过流放罪犯、建立牧场、开采金矿等活动,对大洋洲进行殖民扩张;(2)白人逐渐成为大洋洲的主要居民;(3)华工为大洋洲开发作出了贡献城市化及城市建设城市化进程(1)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2)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3)二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完善。电梯、钢筋混凝土技术、集中供暖和制冷、私人卫生间等改善了城市的居住条件,水网、照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交通发展交通进步(1)工业革命,出现蒸汽机车(火车)、汽船、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汽车、飞机。(2)现代交通发展:出现高速公路、铁路,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影响(1)缩短人流和物流时间,世界成为“地球村”(2)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3)改变日常生活,如时间观念增强,大众旅游成为潮流卫生防疫疫病危害威胁健康,带来人口死亡;破坏生产力;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卫生防疫牛痘接种法、巴氏消毒法、青霉素及近代解剖学、诊断学和药学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卫生防疫能力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包括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等内容【核心概念】正确认识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1)粮食安全主要指粮食的产量等方面,要求解决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增加粮食生产与解决饥饿问题,即解决“吃得饱”问题。(2)食品安全主要指食物营养、卫生方面,它要求食物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健康卫生,即解决“吃得好”问题。硬核聚焦剖析核心化高频考点备考攻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把握“一个主导”“三个阶段”(1)“一个主导”: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2)“三个阶段”:①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形成;②工业革命后,逐步形成;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最终形成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竞争注意“两种发展模式”、苏联“三个政策”“三次改革”、资本主义的“四个变化”(1)“两种发展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2)“三个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3)“三次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4)“四个变化”:国家宏观调控、社会结构变化、福利国家、各种形式的社会运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与社会生活注意“四个趋势”“五个角度”(1)“四个趋势”: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2)“五个角度”:食物生产、人口迁移、城市化及城市建设、交通发展、卫生防疫考向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研真题·明方向】【典例再研】(2023·全国乙卷·T28)19世纪70年代之前,伦敦市场上中国茶叶价格的日常波动很难影响到中国国内的茶叶出口价格。随着中英间电讯联系的建立,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随着伦敦市场的标价而变动,销售数量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动而波动,这()A.导致中国茶叶出口衰落B.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状况C.促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D.削弱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地位【思维导引】素养立意①时空观念→19世纪70年代后(第二次工业革命)②核心价值→考查透过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培养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境载体以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茶叶价格与伦敦市场标价及变动情况,创设学习情境解题思维①找关键信息:“伦敦市场上中国茶叶价格的日常波动很难影响到中国国内的茶叶出口价格”“销售数量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动而波动”“中英间电讯联系的建立”②转化信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茶叶价格逐渐受到世界市场影响,从而影响了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D正确【命题陷阱】【视角体验】视角1新航路的开辟1.(2023·广东选择考·T13)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无非是其通过探险活动在世界各大海洋形成了一个单一的航海体系,那就是欧洲人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为基础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到所有大陆的整个过程。”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学者评价角度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扩散B.社会从传统到现代C.文明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D.世界从分散到整体【解析】选D。根据材料“欧洲人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为基础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到所有大陆的整个过程”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探险活动”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影响力扩展到所有大陆”指的是地理大发现推动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过程,D正确;17世纪,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以启蒙思想为指导,欧美大陆的主要国家陆续进行改革或革命,与材料描述的现象无关,排除A;工业革命推动社会从传统到现代,促使文明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排除B、C。视角2两次工业革命2.(2022·广东选择考·T13)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B.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C.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D.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解析】选B。18世纪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催生了工厂制;在工厂生产过程中,由于机器费用昂贵,生产成本增加,工厂主便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导致了工人工作方式的转变,由此可推知,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了工作方式的变化,最终会推动社会分化和阶级对立,故B正确;工业结构的变动指的是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材料中没有涉及,A排除;蒸汽时代普遍采用机器大生产,而不是手工操作,C排除;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主要是由于其产量有限,而不是物价上涨,D排除。3.(2023·海南等级考·T12)17世纪,欧洲贵族男性穿着华美、妆容精致,且以戴假发和编发辫为时尚。从19世纪中叶开始,工业资产阶级引领服装潮流,男装简洁而实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科技进步提高生活水平B.思想解放推动政治变革C.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D.社会变迁影响流行风尚【解析】选D。从17世纪欧洲贵族男性妆容精致、穿着华美到19世纪男装简洁实用,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普及和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对生活时尚的影响,所以答案选D。如果从科技进步推动生活水平提高角度解释,男性服饰等应该更加华美,故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男性生活习惯或风尚的变化,与政治变革无关,故排除B;C强调的是工业革命对经济的影响,而材料是工业革命对生活的影响,故排除C。视角3新科技革命的影响4.(2021·山东等级考·T14)1952年,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4亿台,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映出 ()A.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B.电视成为凝聚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C.战争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解析】选D。结合所学可知,电视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结果。依据材料“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可知,二战后电视成为美国大众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人们的视野;依据材料“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结合所学可知,收看电视时间增加,给人们身体、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由此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电视对人们生活的双重影响,即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故D正确;A中的“满足了”说法绝对化,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电视凝聚家庭关系的作用,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战争的影响,故C错误。视角4国际贸易的发展5.(2023·浙江1月选考·T6)1896年,盛宣怀上奏:“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近年中外士大夫灼见本末,亦多建开设银行之议”“合天下之商力,以办天下之银行,但使华行多获一分之利,即从洋行收回一分之权”。据此可知,盛宣怀建议开设银行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对外贸易垄断B.与外商争夺利权C.抵制洋货、提倡国货D.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解析】选B。据材料“但使华行多获一分之利,即从洋行收回一分之权”可知,盛宣怀建议开设银行,抵制洋行的经济侵略,与外商争夺利权,故选B;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抵制洋货、提倡国货与“但使华行多获一分之利,即从洋行收回一分之权”不符,排除C;洋务运动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已产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备选习题】1.(2022·重庆选择考·T14)1895年,马克斯·韦伯在谈及帝国东部地主中占据领导地位的普鲁士容克阶层时说:“他们自己负担劳动,如今陷入经济上的殊死搏斗,没有任何国家经济政策可以帮助他们脱离苦海并将其带回到旧日的社会角色当中。”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A.工业化引起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B.普鲁士贵族阶层丧失了政治权力C.区域间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D.社会福利改革落后于经济的发展【解析】选A。从题干信息“1895”“普鲁士容克阶层”可以推知描述的时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际的19世纪末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之后,德国技术革新引发新工商业经济兴起,以土地经济活动为主要依靠的旧有的德国封建军事贵族在没落。A与题干主旨契合,“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体现在旧的土地贵族对经济的贡献下降,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对经济的贡献在增长。此题讨论经济领域变化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没有讨论政治权力相关内容,排除B;区域间经济结构指的是农业、工商业等之间的占比及相关,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此题未讨论社会福利相关内容,排除D。2.(2021·湖南选择考·T14)欧洲最早出版的科学期刊是19世纪中叶首批成立的各国科学院的院刊。随着科学家按其专业组成专业性学会进行研究,到1921年科学期刊已增至2.5万种,其中大部分是在19世纪后期增加的。这反映了 ()A.科学研究日趋大众化B.科技成果改变人类生活C.科学院数量迅猛增加D.科学与技术结合更紧密【解析】选D。由题干信息“19世纪中叶首批成立的各国科学院的院刊”“1921年科学期刊已增至2.5万种,其中大部分是在19世纪后期增加的”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后期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期刊数量迅速增加,这说明科学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故选D;据材料“科学家按其专业组成专业性学会进行研究”可知,科学研究仍由科学家完成,并非大众化,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学期刊迅速增加,而未涉及具体科技成果,B错误;据材料“科学家按其专业组成专业性学会进行研究,到1921年科学期刊已增至2.5万种”可知,材料强调科学期刊数量增加,而非科学院数量增加,C错误。【深探究·精归纳】主题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19世纪上半叶,思想家们针对工业革命的思想交锋。英国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科贝特、伍勒韦德等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马尔萨斯等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雇佣劳动者成为直接牺牲者;工人有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这是人的天赋权利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讨论】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围绕“工业革命”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提示:参考示例:论题:工业文明与人类社会。论述: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幸福,既有利又有弊。工业文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品质。首先,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大量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财富,为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国家普遍开始了政治民主化改革,如英国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第三,工业革命成果的大量运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火车等,提升了生活品质。所以,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城市病;煤炭的燃烧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还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导致的社会动荡不安的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妨碍了人类的幸福。综上所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同时,在发展中我们应该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探索绿色发展道路。【核心整合】1.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拓展延伸】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维度阐释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经济理论转型自由主义成为工业革命时期主要的经济思想生产组织形式转型工厂制和垄断组织先后成为生产组织形式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1)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地位,城市化进程加快;(2)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3)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新航路开辟引起世界历史的七大变化3.辩证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维度阐释积极影响(1)有利于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了各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2)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3)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今天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消极影响(1)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掠夺与奴役,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上的,是一种不公正、不公平的市场,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形成的根源考向二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竞争【研真题·明方向】【典例再研】(2023·山东等级考·T15)下图为1949—1985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研究的占比(%)情况。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B.对外战争的频度烈度C.国际科技竞争的压力D.政府外交战略的调整【思维导引】素养立意①时空观念→1949—1985年(美国)②核心价值→通过分析美国联邦政府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研究占比,意在引导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情境载体以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研究的占比情况变化的影响因素创设学习情境解题思维①找关键信息:“1949—1985财政年度用于国防研究的占比(%)情况”变化②转化信息:据题干曲线图可知,在20世纪50年代,其占比一直居高不下,结合所学可知,这与“冷战”有密切关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占比出现下降趋势,并且自1965年开始,其占比相对比较稳定,结合所学可知,在该时期,由于美国在与苏联对抗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占比则相对比较稳定,自20世纪70年代起,其占比又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与苏联对抗的实际需要,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外交战略的调整,故选D【命题陷阱】【视角体验】视角1罗斯福新政1.(2022·河北选择考·T11)罗斯福新政初期,为了能够尽快恢复经济发展,美国企业家和国会议员对罗斯福实施的大量政策,如劳工立法,并没有加以阻挠,甚至还表现出某种支持。这表明,当时美国 ()A.国家干预使经济得以恢复B.分权制衡原则发生改变C.现实需要总统权力的扩大D.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解析】选C。罗斯福新政初期,企业家和国会议员支持罗斯福劳工立法等政策,反映出这个政策相对于劳工权益而言,对企业家和国会议员的好处更多,能保障恢复生产,有助于企业摆脱经济危机。说明了罗斯福新政本质上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摆脱危机的现实需求使得国会这个立法的主导机构妥协,转而支持总统的立法政策,使得总统权力扩大。当时美国是“为了能够尽快恢复经济发展”,因此新政初期,国家干预使经济得以恢复的情况还没有实现,A错误;司法、立法、行政的分权制衡原则未发生改变,总统行政权力依旧受到来自国会和最高法院的限制,B错误;社会保障体系涉及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颁布,与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实质不符,排除D。视角2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2.(2023·广东选择考·T16)针对下图所示问题,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B.巩固布雷顿森林体系C.缓和与苏联的关系D.恢复自由放任政策【解析】选A。图表的信息是1978-1982年西方七国失业率不断增长,消费品价格增长率先增后降,说明当时市场活力不足,因此需要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激发市场活力,A正确;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排除B;题干材料体现的是西方七国的经济指标,仅凭材料信息无法推断与苏联的关系,排除C;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采取的是新自由主义政策,不是恢复自由放任政策,排除D。视角3苏联社会主义经济3.(2023·广东选择考·T15)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变化 ()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解析】选C。根据题干材料“1932年……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并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苏联的工业建设大规模铺开,新兴的工业部门不断增多,苏联领导人认为单靠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国民经济委员会这个单一系统管理工业已经不能适应发展要求,于是开始实行工业管理体制大改组,成立分管工业的人民委员部,通过行政手段高度集中地利用有限资源来加速发展急需的工业,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C正确;1932年苏联卫国战争并未开始,排除A;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衡,表述符合史实,但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苏联模式是排斥市场经济的,把计划调节同市场调节对立起来,排斥市场竞争,排除D。【链热点·凝认知】世界各国历史与国情的不同,决定了各国道路发展具有不同的特色,形成了不同经济体制模式。古今中外经济发展模式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政策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创新调整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美国苏联中国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1933年6月,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1934年1月31日,罗斯福使美元贬值40%;1934年5月22日,国会通过罗斯福总统提议的《购银法案》;1935年,政府颁布《社会保障法》1928年起,逐渐放弃新经济政策,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1929年,苏联设立了“外国咨询中央局”,专门负责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业务;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1933年3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1935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废止银本位制,统一发行货币,实行纸币制;禁止使用白银,白银收归国有,白银限期到银行兑换法币;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一轮的“苏联热”【讨论】上述史料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中三国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三国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提示:示例1:论题:各国经济体制相互影响或借鉴。阐述: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苏联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了巨大成就,各国纷纷借鉴苏联成功的经验。美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摆脱经济危机。中国出现了“苏联热”,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示例2:论题: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阐述: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同时也给各国提供了发展机遇。美国实施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苏联借机引进人才、先进技术,推动了工业化建设。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经济发展。【核心整合】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演变商业资本主义模式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基本特点是商业控制产业,资产阶级中势力最大的是拥有雄厚财富的商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重商主义是该时期的经济思潮自由资本主义模式工业革命推动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理论,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经济思潮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和企业间竞争加剧,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了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现象,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万能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出现了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大批民族独立国家,形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民族主义国家经济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并存的格局。(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3)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黄金时期”。(4)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①苏联进行改革但成效不大;②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逐渐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飞速发展。(5)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积极地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争取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考向三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与社会生活【研真题·明方向】【典例再研】(2023·全国新课标卷·T35)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 ()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思维导引】素养立意①时空观念→当代世界②核心价值→以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方面的主张为切入点,让学生思考面对全球问题,认识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特点,进而认识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智慧的世界意义情境载体以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方面的主张创设学术情境解题思维①找关键信息: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②转化信息:通过分析材料可知,在全球环境问题中,发达国家主张发展中国家与其承担相同的责任,结合所学可知,发达国家率先通过工业革命完成近代化的同时,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材料中发达国家这一主张明显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故选C【命题陷阱】【视角体验】视角1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2022·辽宁选择考·T16)如表是1980—2000年部分非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出口占各自总出口比重表项目1980年1990年2000年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5.7%6.3%4.8%中非共同体1.4%1.4%0.9%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9.6%8.0%9.6%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0.4%3.1%11.9%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0.3%2.9%2.2%据上表可知,这一时期非洲经济 ()A.对区域组织外的贸易依赖明显B.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C.始终处于世界经济的边缘地位D.区域发展极度不平衡【解析】选A。从表格的各项数据来看,非洲经济一体化发展20年间,各一体化组织内部出口贸易占各自总出口比重虽略有变化但都非常低,这意味着各一体化组织内部的经贸联系极其微弱;由于非洲国家多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各国与其宗主国的贸易联系仍是主体,所以答案选A;B错在持续提升上,如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2000年相对1990年就下降了;表格信息只能反映非洲内部经济联系情况,而没有与世界整体经济对比,所以排除C;材料数据是内部出口比重,无法反映非洲各国经济发展实力等状况,所以排除D。视角2社会生活与社会变迁2.(2023·湖南选择考·T16)对下图的合理解释是 ()A.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B.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C.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解析】选B。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1910-1990年间,美国农业中劳动力的使用量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机械、化学品的使用量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可知,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可以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化学肥料的使用使得农民不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耕作和照管农作物,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机械化、农业科技化助推农业节约劳动力,B正确;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排除A;生态环境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不单单是化学品广泛使用造成的,排除C;美国“农业逐步走向衰落”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劳动力的减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排除D。3.(2022·辽宁选择考·T14)18世纪下半叶,欧洲国家邮政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由政府逐步扩大到民间,各国邮局数量普遍增加,邮政体系进一步完善。如普鲁士地区的信件传递速度在24小时内可达150千米,邮递范围遍及欧洲。据此可知邮政业()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B.成为欧洲各国重点发展行业C.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D.促进了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解析】选C。材料时间主要限于18世纪下半叶,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兴起,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而邮政服务对象扩大、邮局数量增加和传递速度加快,都有利于信息传递、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故选C。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是到19世纪中期,伴随一系列自然科学的突破性成就而产生一系列新技术、新发明而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故排除A;材料没有邮政业与其他行业发展对比信息,且联系所学知识,也可以排除B;邮政传递的信息不一定都与文化相关,故排除D。视角3卫生防疫4.(2023·浙江1月选考·T10)尽管全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疟疾消灭计划,但它依然在制造令人难以想象的苦难。1967年,为了治疗疟疾,中国启动专项计划。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一种挽救全球数百万生命的医学进步,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医学进步”是指创制出 ()A.人痘接种法 B.青霉素C.牛痘接种法 D.青蒿素【解析】选D。据材料“治疗疟疾”可知,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故选D;人痘接种法是防治天花的,与材料“治疗疟疾”不符,排除A;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的发病率大大降低,与材料“治疗疟疾”不符,排除C。【备选习题】1.(2023·全国乙卷·T35)1960—1970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从197.8亿美元增加到397.5亿美元,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口额也从218亿美元增加到413.6亿美元。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出口额比重从21.4%下降至17.6%。据此可知,该时期 ()A.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B.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C.南北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削弱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下降【解析】选D。由材料“1960—1970年”“发展中国家出口额比重从21.4%下降至17.6%”,可知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下降。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干扰选项世界经济格局是发达国家主导的,这种局面并未转变,“根本”表述太绝对化B本身错误的选项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和运作,标志着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C干扰选项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南北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D正确选项发展中国家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其经济地位却不断下降2.(2023·浙江6月选考·T19)从1750年算起,欧洲人口在100年时间里从1.42亿增长到2.65亿。此前每次人口增长都会带来食物涨价,但这次不同,1800年后,至少在英国,两个指数开始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下列项中,促使这一时期指数“朝相反的方向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黄热病的肆虐B.工业企业的增加C.土豆等新物种种植的普及D.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解析】选C。据材料信息“从1750年算起,欧洲人口在100年时间里从1.42亿增长到2.65亿。此前每次人口增长都会带来食物涨价,但这次不同,1800年后,至少在英国,两个指数开始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可知,人口增长的同时,食物在降价,说明食物供应充足。结合所学可知,土豆等新物种种植的普及,极大提高了食物的供应量,C正确;黄热病的肆虐会造成人口减少,而不是增加,排除A;工业企业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带来食物的降价,如果食物供应不足,同样会涨价,排除B;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3.(2021·辽宁选择考·T15)1851年欧洲国家召开第一次国际卫生大会,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建立,尔后,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相继成为疫病防治领域技术咨询者和跨国行动计划的倡导者、领导者、协调者和实施者。在此过程中,国际卫生防疫体系 ()A.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B.阻止了流行病在全球传播C.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D.始终是以欧洲国家为主体【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国际卫生大会最先在欧洲召开,而后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建立,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相继成立,即扩展到了国际层面,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故选A;“阻止”说法错误,排除B;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与材料无关,排除C;以欧洲国家为主体与“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不符,排除D。【深探究·精归纳】主题经济全球化材料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讨论】结合材料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写一段短文。(要求:必须包括以下关键词:“潮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策”;紧扣主题,观点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00字左右)提示:例文: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潮流,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占据优势,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对策应该是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核心整合】1.认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表现:国际贸易增加,世界市场扩大,贸易全球化;国际分工日趋成熟,生产全球化;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资本全球化。(2)实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3)问题: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距离,贫富分化严重;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拓展延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阶段时间特征原因表现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欧共体成立和发展,西欧内部经济联系加强;日本经济起飞;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的经济发展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苏联经济增长极为缓慢;新兴工业化国家出现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广泛建立;冷战的结束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重要力量;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并发展2.16—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1)迁移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开发,资本主义的兴起及交通工具的进步,世界人口迁移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并使全球人口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2)由人口密集地区迁移到人口稀疏地区。近代人口的迁移主要体现出由人口较密集的欧亚地区向人口较稀疏的美洲、大洋洲输入。(3)由发达国家主导。近代的人口迁移主要是随着欧洲发达国家的殖民扩张进行的。(4)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相结合。自愿移民主要是指欧洲殖民国家的殖民者、探险者;强迫移民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奴隶贸易。3.城市化的积极影响【突破大题】解法支招之十二情景对话类主题情景对话类内涵情景对话类试题主要考查方式是给学生一段材料,且多是个人叙述,要求考生编写对话场景并贴合主题类型及问题呈现形式编写一幕发生在……的人物对话场景【链典题例证】真题示例解题流程(2020·山东等级考·T19)(节选)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17世纪中后期①,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②,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③,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19世纪40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1658年9月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7分)(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第一步:审设问→明答题指向·明确题型:由题干“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可确定是“情景对话类”·答案来源:阅读材料(材料隐含答案要点)第二步:审材料→提关键信息·先明确答题的隐性限制条件·分别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参看左侧画线信息①②③第三步:精提炼→定参考答案·由①②③,结合所学确定对话主题,17世纪英国重大政治经济事件:政治大事件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荷兰威廉三世入主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君主立宪制形成;经济大事件如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重商主义政策、颁布《航海条例》等,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结合所学,对确定的主题展开对话,对话要符合人物身份示例:__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剧本一:主题:新时代来临地点:伦敦街头某咖啡馆时间:1689年约翰:你说光荣革命后,我们新教徒会被排挤吗?乔森:不能,我们的威廉和玛丽,也是新教徒,他们与我们同是上帝的儿女,我们追求的自由,是他们执政的理念。约翰:辉格党与托利党政见不合,对《权利法案》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有危险吗?乔森:两党根本利益相同,政见不合只是执政方式不同。约翰:那国王与议会谁控制政权呢?乔森:议会是权力中心,国王统而不治。约翰:那我们都进入了新时代,经济来源是什么呢?乔森:新航路开辟准备了资金积累,国王又大力发展商业,积极开辟海外市场。约翰:那不危险吗?乔森:荷兰确实是个强有力的对手,但是《航海条例》颁布,限制了荷兰,对我国有利。此时咖啡馆里的人们仔细地听着,人们渐渐明白了,也看到了英国的未来。◆【命题陷阱】·不能创建典型的对话主题。对对话场景的主要时代特征把握不准,如本题中不能明确17世纪英国社会的主要政治、经济大事件·不能选定符合场景的人物身份展开对话:如本题中,从材料信息“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可知咖啡馆内的人物应该是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因此人物设定可以是新旧贵族、工商业者等【析答题规则】规则1按照常规操作审好题:抓住材料中的主要时间点与时间线,明确对话场景和对话主题。本题中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规则2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要素来分析解决问题:“对话场景”的编写可带有一定的虚拟性,但不代表不照顾对话的逻辑性。确定对话主题后,围绕主题并结合时代背景编写出对话的内容,对话要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和时代背景规则3选定符合场景的人物身份展开对话:如本题中,从材料信息“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可知咖啡馆内的人物应该是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因此人物设定可以是新旧贵族、工商业者等规则4做好人物角色/身份定位:如议员、记者、军警、贵族等,不确定的可用甲、乙、丙等代称;同时,戏份有主次之分,次要角色更多发问,戏份话语偏少,主要角色负责专业分析和解答历史现象【练迁移应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科尼岛位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从19世纪初就是著名的景点。1870年—19世纪80年代,投资商修建了从纽约通往海滨的铁路,兴建了观光游览的各种建筑。但其真正崛起是在19世纪90年代,成为全美国最著名、最流行的一个都市旅游胜地。1903年,最引人入胜的“月神公园”开放和神奇历险——日本花园、越南运河、中国剧院。……对于中产阶级来说,科尼岛是一个粗俗下贱的去处。一位游客在1915年这样写道:“如果这些可怕的简陋小屋、低级住所和破败住房也可以称作酒店的话,其他东西便可以从地球上消失了。”但对构成大多数游客的工人移民来说,这里却是一个神奇刺激、远离尘世的地方。——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编写一幕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