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沉积物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 柱后衍生-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土壤和沉积物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 柱后衍生-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土壤和沉积物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 柱后衍生-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土壤和沉积物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 柱后衍生-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土壤和沉积物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 柱后衍生-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次

前言...........................................................................................................................................ii

1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方法原理.....................................................................................................................................1

4试剂和材料.................................................................................................................................1

5仪器和设备.................................................................................................................................2

6样品.............................................................................................................................................2

7分析步骤.....................................................................................................................................3

8结果计算与表示.........................................................................................................................4

9精密度和准确度.........................................................................................................................5

10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5

11废物处理.....................................................................................................................................6

12注意事项...................................................................................................................................6

附录A规范性附录目标化合物检出限和测定下限..................................................................7

附录B资料性附录标样色谱图..................................................................................................7

附录C资料性附录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8

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和沉积物

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和沉积物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柱后衍生-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标准研究所。

本标准参与验证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绍兴市环境监测

中心站、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

土壤和沉积物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

柱后衍生-液相色谱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柱后衍生-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

当样品量为10g、定容体积为1.0ml时,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为1.0-2.3μg/kg,测定下限为

4.0-9.2μg/kg,详见附录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GB17378.3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储存与运输

GB17378.5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613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

3方法原理

用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提取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提取液用固相萃取

小柱(石墨化炭黑/N-丙基乙二胺复合填料GCB/PSA)净化,浓缩后注入液相色谱,经色谱柱

分离后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甲胺,与衍生化试剂反应生成具有强荧光

的物质,用荧光检测器测定。

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4.1乙腈(CH3CN):液相色谱级。

4.2甲醇(CH3OH):液相色谱级。

4.3二氯甲烷(CH2CL2):液相色谱级。

4.4水:超纯水,电阻率为18.2MΩ.cm。

4.5氢氧化钠(NaOH)。

4.6四硼酸钠(Na2B4O7.10H2O)。

4.72-二甲胺基乙硫醇盐酸盐(C4H11NS.HCl)。

4.8邻苯二醛(C8H6O2)。

4.9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标准溶液,ρ=100µg/mL。市售有证标准溶液。

1

4.10标准贮备液,ρ=10.0µg/mL:取1.00mL标样(4.9)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4.2)

稀释至标线,冷冻保存。

4.11标准使用液:分别用甲醇(4.2)和标准贮备液(4.10)配制0.10、0.50、1.00、2.50、5.00µg/mL

标准溶液。

4.12氮气:纯度≥99.999%,用于样品的干燥浓缩。

4.13硅藻土:20-30目。

4.14固相萃取小柱:石墨化炭黑/N-丙基乙二胺复合填料GCB/PSA,500mg/6mL。

4.15针式过滤器:0.22µm有机相过滤。

4.16过滤膜:0.45µm玻璃纤维滤膜。

4.17水解液:0.05mol/L氢氧化钠,秤取2.0g氢氧化钠(4.5),用超纯水(4.4)溶解并定容

至1.0L,经0.45µm滤膜过滤。

4.18四硼酸钠溶液(0.05mol/L):秤取19.1g四硼酸钠(4.6),用超纯水(4.4)溶解并定容

至1.0L,经0.45µm滤膜过滤。

4.19衍生化试剂:秤取0.1g邻苯二醛(4.8),溶于10ml甲醇(4.2),再加入1000ml四硼

酸钠溶液(4.18),加入2.0g2-二甲胺基乙硫醇盐酸盐(4.7),溶解后用0.45µm滤膜过

滤。

4.20二氯甲烷-甲醇混合萃取剂:1+1(V/V)。

4.21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洗脱剂:9+1(V/V)。

5仪器和设备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A级玻璃量器。

5.1土壤或沉积物采样器

应符合HJ/T166和GB17378.3技术规范的要求,并使用对农药无吸附作用的不锈钢或铝

合金材质器具。

5.2冷冻干燥仪

5.3加压流体萃取仪:萃取压力10.34MP(1500Psi),萃取温度需要大于120℃。

5.4氮吹仪和旋转蒸发仪

5.5液相色谱仪

5.5.1具有荧光检测器、梯度洗脱功能。

5.5.2柱后衍生系统能自动完成衍生反应,且性能稳定。

5.5.3色谱柱:填料粒径为5µm,柱长为25.0cm,内径为4.0mm氨基甲酸酯专用柱或其它性

能相近的色谱柱。

5.5.4柱温箱

6样品

6.1采集与保存

2

6.1.1采集与保存

按照HJ/T166和GB17378.3的相关规定采集代表性物质。采集的样品保存在洁净、不存

在干扰物的具塞棕色玻璃瓶内。运输过程中应密封避光,途中避免干扰引入或样品的破坏,

尽快运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样品如暂不能分析应在4℃以下冷藏避光保存,保存时间为7天。

所有器械必须经过有效清洗,空白浓度不得影响检测结果。

6.1.2含水率的测定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按照HJ613-2011执行。沉积物含水率的测定按照GB17378.5执行。

6.2试样的制备

本标准使用如下试样制备方式,只要满足分析要求,也可使用其它方式。

6.2.1脱水

将新鲜样品放在干净的金属盘上,除去枝棒、叶片、石子等异物,将采集的全部样品完

全混匀。可用如下方法进行脱水。

方法一: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用硅藻土(4.13)将样品拌匀,直至样品呈散粒状。

方法二:用冷冻干燥仪干燥,如样品存在明显水相,应先进行离心分离,再用该法脱水。

6.2.2萃取

本标准使用加压流体萃取提取样品中目标物,只要满足分析要求,也可使用其它提取方

式,如索氏提取等。

根据分析要求,秤取一定量经过脱水处理后的样品,用加压流体萃取仪萃取,条件如下:

萃取剂:二氯甲烷-甲醇混合萃取剂1+1(4.20);

压力:10.34MP(1500Psi);

温度:80ºC;

循环:3次;

6.2.3样品的净化

将萃取液浓缩至近1ml,通过预先用6.0ml二氯甲烷-甲醇(V/V)=9:1活化的固相萃取小

柱(4.14),用6.0mL二氯甲烷/甲醇(V/V)=9:1洗脱小柱,收集滤出液及洗脱液。用氮吹仪

浓缩样品至近干,用甲醇定容至1.0mL。经0.22µm针式过滤器过滤后进样仪器分析。

注:如样品浓度很高则将萃取液(6.2.2)浓缩至1.0mL,用甲醇稀释后经0.22µm针式过滤器过滤后备用。

如基质效应很严重,则需要稀释至较大体积或适当少取样品重新进行试样制备。

处理好的试样在40天完成分析。用于样品采集的器械必须经过有效清洗,空白浓度不得

影响检测结果。

7分析步骤

7.1仪器参考条件

本标准在研制过程中使用的仪器条件如下,实验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7.7.1柱后衍生条件

7.1.1.1反应器温度:80ºC。

7.1.1.2衍生泵流速:0.3mL/min。

7.7.2液相色谱条件

3

7.7.2.1梯度淋洗程序见表1。

7.7.2.2进样量为15µl

7.7.2.3柱温:30ºC。

7.7.2.4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38nm,发射波长446nm。

表1梯度淋洗程序

时间min乙腈%水%流速ml/min

012880.8

21288

426634

451000

481288

7.2校准曲线绘制

7.2.1标准系列的配制与测定:分别以甲醇为溶剂,用标准贮备液(4.10)配制浓度为0.10、

0.50、1.00、2.50、5.00µg/mL的标准系列。按7.1设定的仪器参考条件,用液相色谱分离、柱

后衍生、荧光检测器测定。以各目标物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7.2.2标样色谱图

见附录B。

7.3试样的测定

按与校准曲线绘制相同的仪器条件和操作步骤进行试样的测定,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

和峰面积。

7.3.1目标物定性分析

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分析,样品和标准中目标物保留时间应在t±3S之内。T为目标物保留

时间,S为初次校准时目标物保留时间标准偏差。目标物色谱峰的S/N≥3。

7.3.2目标物定量分析

采用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7.4空白试验

在分析样品的同时应做空白试验,即用硅藻土代替实际样品,按与试样制备和试样测定

相同的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8结果计算与表示

8.1结果计算

样品中目标物浓度用式(1)计算。

ρ×V

ω=i(1)

im

其中:土壤样品干重:

4

mm=0×wmdm(2)

沉积物样品干重:

=×−wmm)1(()

02OH3

式中:

ωi—样品中目标物浓度,mg/kg;

ρi—提取液中目标物浓度,mg/L;

V—提取液定容体积,mL;

m—样品干重,g;

m0—土壤湿重,g;

wdm—土壤干物质含量,%;

w—沉积物水份含量,%;

2oH

8.2结果表示

当样品测定结果大于100μg/kg时,保留3位有效数字,当样品测定结果小于100μg/kg

时,结果保留与检测限一致。

9精密度和准确度

9.1精密度

5家实验室对加标浓度为500μg/kg的统一沉积物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测定,实验室内相

对偏差范围为:2.5~7.6%;实验室间相对偏差范围为:4.5~13.2%;重复性限范围为:

59.3~78.6μg/kg;再现性限范围分别为:84.3~177μg/kg。5家实验室对5.0μg/kg的统一样品进

行了测定,实验室内相对偏差范围为:2.4~11.5%;实验室间相对偏差范围为:5.8~20.8%;重

复性限范围为:0.6~1.1μg/kg;再现性限范围分别为:1.1~3.1μg/kg。

9.2准确度

5家实验室对10g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加标分析测定,加标量为500μg/kg,加标回收率范围

为:86.1±22.0%~102±9.2%,加标量为5.0μg/kg,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2.6±18.6%~114±29.4%。

标准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详见附录C。

10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10.1空白

每分析一批样品(20个)至少分析一个实验室空白,空白测试结果应低于方法检出限。

10.2加标回收

每批样品至少做1个加标样,加标回收率一般在50%~150%之间。

10.3平行样

每批样品至少分析10%的平行样,样品数量小于10个时至少分析1个平行样。平行样相

5

对偏差小于20%。

10.4连续校准

选择标准曲线的中间浓度点,每隔12小时测定一次,响应值变化应在±20%以内。如果超

过此范围,应查找原因,重新测定。

11废物处理

试验中产生的所有废液和废物(包括检测后的残夜)应置于密闭容器中保存,属于危险

废物的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12注意事项

12.1试验使用的溶剂、气体、玻璃器皿和其它处理设备都可能会给测定带来干扰,因此,必

须进行空白试验,如不能满足要求,必须更换相应耗材或对系统进行清洗。

12.2玻璃器皿的清洗至关重要,因为玻璃不仅可能污染样品,还会吸附某些目标化合物。玻

璃器皿用洗涤剂清洗后,要尽快用水冲干净,然后依次用甲醇、丙酮、二氯甲烷冲洗。尽量

不要用烘箱烘玻璃器皿,因为高温烘烤会导致玻璃器皿表面活性点增多,吸附目标污染物。

12.3分析完高浓度样品应连续做几个空白样,检查交叉污染。如已知样品浓度过高,可适当

减少取样量进行前处理,此时特别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

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目标化合物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附表A给出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及测定下限。

附表A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µg/kg)

序号化合物英文名称CASNo检测限测定下限

1涕灭威砜AldicarbSulfone1646-88-41.97.6

2涕灭威亚砜AldicarbSulfoxide1646-87-31.35.2

3灭多威Methomyl16752-77-51.45.6

4羟基克百威3-Hydroxycarbofuran16655-82-61.76.8

5涕灭威Aldicarb116-06-31.24.8

6残杀威Propoxur114-26-11.24.8

7克百威Carbofuran1563-66-21.04.0

8甲萘威Carbaryl63-25-22.39.2

9异丙威Isoprocarb2631-40-51.45.6

10甲硫威methiocarb2032-65-71.56.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标样色谱图

附图C.1为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柱后衍生物色谱图。

甲萘威

灭多威

残杀威克百威异丙威

甲流威

羟基克百威

涕灭威

涕灭威砜

涕灭威亚砜

附图B.1标样色谱图

7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

附表C.1给出了方法的精密度。

附表C.1方法精密度

平均值实验室内相对实验室间相对重现性r再现性R

序号化合物

(µg/kg)标准偏差%标准偏差%(µg/kg)(µg/kg)

500µg/kg加标样品

1涕灭威亚砜5114.1~7.64.578.695.6

2涕灭威砜4534.6~5.47.862.6114

3灭多威4433.0~6.26.359.394.3

4羟基克百威4435.2~6.24.669.784.3

5涕灭威4465.2~6.513.272.0177

6残杀威4404.4~7.59.267.1128

7克百威4444.4~6.08.761.6121

8甲萘威4434.3~5.55.261.785.2

9异丙威4314.3~7.612.872.7167

10甲硫威4462.5~6.26.060.492.2

5.0µg/kg加标样品

1涕灭威亚砜5.74.6~11.512.91.12.3

2涕灭威砜5.04.2~8.111.00.91.7

3灭多威4.93.6~7.910.30.91.6

4羟基克百威5.24.0~8.520.81.03.1

5涕灭威4.63.1~7.210.00.71.4

6残杀威4.82.4~6.39.40.61.4

7克百威4.93.8~4.911.90.61.7

8甲萘威4.83.8~9.38.40.91.4

9异丙威4.93.5~6.918.70.82.6

10甲硫威4.75.6~8.45.80.91.1

8

附表C.2给出了方法的准确度。

附表C.2方法的准确度

平均值

序号化合物P(%)SPPS%2±P

(µg/kg)

500µg/kg加标样品

1涕灭威亚砜5111024.6102±9.2

2涕灭威砜45390.57.190.5±14.2

3灭多威44388.55.688.5±11.2

4羟基克百威44388.54.188.5±8.2

5涕灭威44689.211.889.2±23.6

6残杀威44088.18.188.1±16.2

7克百威44488.97.788.9±15.4

8甲萘威44388.64.688.6±9.2

9异丙威43186.111.086.1±22.0

10甲硫威44689.25.389.2±10.6

5.0µg/kg加标样品

1涕灭威亚砜5.711414.7114±29.4

2涕灭威砜5.010011.0100±22.0

3灭多威4.998.710.298.7±20.4

4羟基克百威5.210421.5104±43.0

5涕灭威4.692.69.392.6±18.6

6残杀威4.895.08.995.0±17.8

7克百威4.998.111.898.1±23.6

8甲萘威4.896.88.296.8±16.4

9异丙威4.997.418.297.4±36.4

10甲硫威4.793.45.593.4±11.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20□□

土壤和沉积物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

柱后衍生-液相色谱法

SoilandSediment—DeterminationofN-MethylcarbamatesPesicide—

Post-columnDerivatization-LiquidChromatography

(征求意见稿)

土壤和沉积物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

柱后衍生-液相色谱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柱后衍生-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

当样品量为10g、定容体积为1.0ml时,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为1.0-2.3μg/kg,测定下限为

4.0-9.2μg/kg,详见附录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GB17378.3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储存与运输

GB17378.5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613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

3方法原理

用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提取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提取液用固相萃取

小柱(石墨化炭黑/N-丙基乙二胺复合填料GCB/PSA)净化,浓缩后注入液相色谱,经色谱柱

分离后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甲胺,与衍生化试剂反应生成具有强荧光

的物质,用荧光检测器测定。

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4.1乙腈(CH3CN):液相色谱级。

4.2甲醇(CH3OH):液相色谱级。

4.3二氯甲烷(CH2CL2):液相色谱级。

4.4水:超纯水,电阻率为18.2MΩ.cm。

4.5氢氧化钠(NaOH)。

4.6四硼酸钠(Na2B4O7.10H2O)。

4.72-二甲胺基乙硫醇盐酸盐(C4H11NS.HCl)。

4.8邻苯二醛(C8H6O2)。

4.9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标准溶液,ρ=100µg/mL。市售有证标准溶液。

1

4.10标准贮备液,ρ=10.0µg/mL:取1.00mL标样(4.9)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4.2)

稀释至标线,冷冻保存。

4.11标准使用液:分别用甲醇(4.2)和标准贮备液(4.10)配制0.10、0.50、1.00、2.50、5.00µg/mL

标准溶液。

4.12氮气:纯度≥99.999%,用于样品的干燥浓缩。

4.13硅藻土:20-30目。

4.14固相萃取小柱:石墨化炭黑/N-丙基乙二胺复合填料GCB/PSA,500mg/6mL。

4.15针式过滤器:0.22µm有机相过滤。

4.16过滤膜:0.45µm玻璃纤维滤膜。

4.17水解液:0.05mol/L氢氧化钠,秤取2.0g氢氧化钠(4.5),用超纯水(4.4)溶解并定容

至1.0L,经0.45µm滤膜过滤。

4.18四硼酸钠溶液(0.05mol/L):秤取19.1g四硼酸钠(4.6),用超纯水(4.4)溶解并定容

至1.0L,经0.45µm滤膜过滤。

4.19衍生化试剂:秤取0.1g邻苯二醛(4.8),溶于10ml甲醇(4.2),再加入1000ml四硼

酸钠溶液(4.18),加入2.0g2-二甲胺基乙硫醇盐酸盐(4.7),溶解后用0.45µm滤膜过

滤。

4.20二氯甲烷-甲醇混合萃取剂:1+1(V/V)。

4.21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洗脱剂:9+1(V/V)。

5仪器和设备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A级玻璃量器。

5.1土壤或沉积物采样器

应符合HJ/T166和GB17378.3技术规范的要求,并使用对农药无吸附作用的不锈钢或铝

合金材质器具。

5.2冷冻干燥仪

5.3加压流体萃取仪:萃取压力10.34MP(1500Psi),萃取温度需要大于120℃。

5.4氮吹仪和旋转蒸发仪

5.5液相色谱仪

5.5.1具有荧光检测器、梯度洗脱功能。

5.5.2柱后衍生系统能自动完成衍生反应,且性能稳定。

5.5.3色谱柱:填料粒径为5µm,柱长为25.0cm,内径为4.0mm氨基甲酸酯专用柱或其它性

能相近的色谱柱。

5.5.4柱温箱

6样品

6.1采集与保存

2

6.1.1采集与保存

按照HJ/T166和GB17378.3的相关规定采集代表性物质。采集的样品保存在洁净、不存

在干扰物的具塞棕色玻璃瓶内。运输过程中应密封避光,途中避免干扰引入或样品的破坏,

尽快运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样品如暂不能分析应在4℃以下冷藏避光保存,保存时间为7天。

所有器械必须经过有效清洗,空白浓度不得影响检测结果。

6.1.2含水率的测定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按照HJ613-2011执行。沉积物含水率的测定按照GB17378.5执行。

6.2试样的制备

本标准使用如下试样制备方式,只要满足分析要求,也可使用其它方式。

6.2.1脱水

将新鲜样品放在干净的金属盘上,除去枝棒、叶片、石子等异物,将采集的全部样品完

全混匀。可用如下方法进行脱水。

方法一: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用硅藻土(4.13)将样品拌匀,直至样品呈散粒状。

方法二:用冷冻干燥仪干燥,如样品存在明显水相,应先进行离心分离,再用该法脱水。

6.2.2萃取

本标准使用加压流体萃取提取样品中目标物,只要满足分析要求,也可使用其它提取方

式,如索氏提取等。

根据分析要求,秤取一定量经过脱水处理后的样品,用加压流体萃取仪萃取,条件如下:

萃取剂:二氯甲烷-甲醇混合萃取剂1+1(4.20);

压力:10.34MP(1500Psi);

温度:80ºC;

循环:3次;

6.2.3样品的净化

将萃取液浓缩至近1ml,通过预先用6.0ml二氯甲烷-甲醇(V/V)=9:1活化的固相萃取小

柱(4.14),用6.0mL二氯甲烷/甲醇(V/V)=9:1洗脱小柱,收集滤出液及洗脱液。用氮吹仪

浓缩样品至近干,用甲醇定容至1.0mL。经0.22µm针式过滤器过滤后进样仪器分析。

注:如样品浓度很高则将萃取液(6.2.2)浓缩至1.0mL,用甲醇稀释后经0.22µm针式过滤器过滤后备用。

如基质效应很严重,则需要稀释至较大体积或适当少取样品重新进行试样制备。

处理好的试样在40天完成分析。用于样品采集的器械必须经过有效清洗,空白浓度不得

影响检测结果。

7分析步骤

7.1仪器参考条件

本标准在研制过程中使用的仪器条件如下,实验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7.7.1柱后衍生条件

7.1.1.1反应器温度:80ºC。

7.1.1.2衍生泵流速:0.3mL/min。

7.7.2液相色谱条件

3

7.7.2.1梯度淋洗程序见表1。

7.7.2.2进样量为15µl

7.7.2.3柱温:30ºC。

7.7.2.4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38nm,发射波长446nm。

表1梯度淋洗程序

时间min乙腈%水%流速ml/min

012880.8

21288

426634

451000

481288

7.2校准曲线绘制

7.2.1标准系列的配制与测定:分别以甲醇为溶剂,用标准贮备液(4.10)配制浓度为0.10、

0.50、1.00、2.50、5.00µg/mL的标准系列。按7.1设定的仪器参考条件,用液相色谱分离、柱

后衍生、荧光检测器测定。以各目标物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7.2.2标样色谱图

见附录B。

7.3试样的测定

按与校准曲线绘制相同的仪器条件和操作步骤进行试样的测定,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

和峰面积。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