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试题_第1页
教育心理学试题_第2页
教育心理学试题_第3页
教育心理学试题_第4页
教育心理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

均无分。

1.推动人的活动并使人的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是()。

A.意识

B.心理

C.动机

D.意志

2.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A.痛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3.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随意注意

4.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

A.记忆

B.感觉

C.知觉

D.思维

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内进展最快。

A.31天

B.6天

C.1天

D.20分钟

6.()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

A.5-6.岁

B.4〜5岁

C.3〜4岁

D.2〜3岁

7.1岁至1岁半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A.单词句

B.电报句

C.简单句

D.复合句

8.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通过对100多个婴儿的观察指出,儿童出生时的情绪反应

是()的。

A.完全未分化

B.高度分化

C.相继分化

D.基本分化

9.在想象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例如,大班幼儿苏立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

样,做一个老师。”这是一种()。

A.经验性想象

B.情景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拟人化想象

10.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A.桑代克

B.皮亚杰

C.斯金纳

D.杜威

11.幼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这是服从了()。

A.高低规律

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C.大小规律

D.首尾规律

12.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是()。

A.反射的建立

B.无条件反射的消退

C.眼手协调动作的发生

D.儿童能够抬头

13.()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A.自我意识

B.态度

C.认知

D.移情

14.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

称作()。

A.记忆的潜伏期

B.回忆

C.客体永久性

D.习惯化

15.“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C.“超常”的表现

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和联系起

来。

2.注意的分散与注意的转移是不同的概念,其中是被动的,是主动

的。

3.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基本特点就是和间接性。

4.是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

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5.幼儿情绪发展的般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o

6.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和?

7.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S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延迟模仿

3.客体永久性

4.意志

5.性别角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简述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简述儿童意志行动发展与动作发展的关系。

4.父母是怎样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产生影响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请论述幼儿注意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2.试述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的不同观点、内容及代表人物,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基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个小女孩。她母亲双目失明,丧失了哺育孩子的基本能力;父

亲讨厌她,虐待她。基尼自婴儿期起就几乎没听到过说话,更不用说有人教她说话了。除了

哥哥匆匆地、沉默地给她送些食物外,可以说,基尼生活在一间被完全隔离的小房里。她严

重营养不良,胳臂和腿都不能伸直,不知道如何咀嚼,安静得令人害怕,没有明显的喜怒表

情。基尼3岁被发现后,被送到了医院。最初几个月,基尼的智商得分只相当于1岁正常儿

童。多方面的重视使她受到了特殊的精心照顾。尽管如此,直到13岁,都没有学会人类语

言的语法规则,不能进行最基本的语言交流。据调查分析,基尼的缺陷不是天生的。

根据以上案例,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基尼的缺陷说明了什么?

(2)小基尼在精心教育下,仍不能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这是为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

I.c【解析】题干为动机的定义。

2.C【解析】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他们能区别4种基本味道:甜、咸、酸、苦。

3.C【解析】定向性注意在新生儿期出现,婴儿期较明显,这是本能的无条件反射。

4.D【解析】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

5.D【解析】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发生后较短的时间内进展很快,在

20分钟内最快。

6.A【解析】学前晚期(5〜6岁)的幼儿个性初具雏形。

7.A【解析】单词句是1〜1.5岁婴儿使用的主要句型。

8.A【解析】布里奇斯发现儿童在出生时的情绪反应是完全未分化的。

9.C【解析】这是表达了小孩的愿望,属于愿望性想象。

10.B【解析】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20世纪关于儿童思维影响最大的理论。

11.B【解析】用整只手臂到用手,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12.C【解析】眼手协调动作的发生是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

13.D[解析]J1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是移情。

14.D【解析】对多次重复出现的刺激的反应强度减弱的现象叫习惯化。

15.B【解析】这是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二、填空题

1.时间知觉时间概念

2.注意的分散注意的转移

3.思维概括性

4.内部言语

5.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6.动机作用组织作用信号作用感染作用

7.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三、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般的、典型的、本

质的心理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

的统一。

2.延迟模仿:当刺激物出现后,不是立即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

动。儿童的延时模仿和表象发展有关。

3.客体永久性:即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确信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仍然存在。在这之

前,物体在儿童眼前消失,他就不再找了,似乎物体已经不存在。这是儿童处于智慧的萌芽

阶段的标志。

4.意志:指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5.性别角色: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

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包括:(1)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

认知过程;(2)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3)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心理活动

中占优势;(4)幼儿的记忆、情绪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包括视、听、

嗅、味、触与平衡觉等。

2.【答案要点】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发展过程的作用袭现在:

(1)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与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即自觉地、有目的地控制自己

的注意,并且用意志努力去保持注意。必须对儿童有一定的注意的要求。

(2)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成人提出问题,往往能够引导幼儿有意注意的方向,使幼

儿有意地去注意某些事物。

(3)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保持有意注意。

3.【答案要点】人的动作主要是由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支配,而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正是

人的心理活动所在。因此,儿童动作的发展和儿童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意志行动,

其发展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更为明显。因为,意志行动是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行动,而行

动就是一系列的动作。没有基本动作的发展,不可能产生意志行动,而没有意志成分的参与,

或所谓有意性的调动,动作也不可能发展和完善。

4.【答案要点】父母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产生影响表现为:

(1)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引导者。在孩子还不知道自己的性别及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行为之

前,父母就已经开始对孩子性别行为进行引导了。’

(2)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模仿对象。孩子自从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开始,一般会把自己

的同性别父母作为模仿对象。

(3)父母对孩子性别行为的强化。父母对孩子性别行为的强化是儿童性别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从孩子刚出生,父母就用不同的方式对待男孩和女孩。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注意分散。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是幼儿注意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一般说来,引起幼

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有以下几点:

(1)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应对措施:幼儿园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活动不能太单调,形式应

多样化,而且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各幼儿年龄阶段所适合的时间。

(2)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应与家长经常联系,共同保证幼儿的生活合理、有规律,养成良

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幼儿精力充沛地游戏和活动,并且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

(3)无关刺激的干扰。恰当地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在组织幼儿的活动中显得非常重要。在

环境的布置上不宜过分繁杂;教室外的嘈杂与喧闹之声、电话声、鸟叫声等都会成为幼儿注

意分散的外在的无关刺激。另外,教室的室温也要适宜,过冷或过热都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

分散。

(4)注意转移的能力差。幼儿在从事新的活动时,心里还“惦记”前一个事物,出现注意分散。

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幼儿活动,适当安排,有效地引导幼儿注意保持在当前的活动上。

(5)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教师在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幼儿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不仅有助于幼儿维持注意,防止注意的分散,而且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减少疲劳,提高活动

兴趣,产生愉快情绪。从而使幼儿的活动得以顺利的进行。

2.【答案要点】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提出不

同观点,形成所谓先天与后天、成熟与学习、环境与教育之争。

(1)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的智

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

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代表人物有高尔顿及其“遗传定律”、霍尔

及其“复演说”、格塞尔及其“成熟势力说”。

(2)环境决定论。这种理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行为主义者

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

(3)二因素论。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为了比较

全面地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折中的观点,并被统称为“二因素论代

表人物有:吴伟士、施太伦。

(4)相互作用论。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种观点。持这种观点者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

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

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

杰。

我认为遗传、成熟、环境、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客观条件,它们的关系是复杂的、

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不可偏废。

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心理过程包括()。

A.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B.能力、气质和性格

C.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能力倾向

2.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运动觉

3.“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A.距离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

4.幼儿对不同儿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

A.半圆形一圆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

B.正方形一长方形一八边形一五边形

C.五边形一八边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

D.圆形一半圆形…正方形一三角形

5.心理是人脑对()。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6.儿童语言最初是()。

A.对话式的

B.独自式的

C.连贯式的

D.创造性的

7.下列关于个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属于心理现象

B.个性是相对稳定的

C.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

D.个性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

8.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

B.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抵制攻击性

C.父母的惩罚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D.惩罚一定是抵制儿童攻击行为的有效手段

9.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

A.会叫“妈妈”

B.患维出现

C.学会评价

D.掌握代词“我”

10.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A.系统性

B.传递功能

C.信号作用

D.感染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输入。

2.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3.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

实验室,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才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离

出来。

4.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先,再,然后是。

5.记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环节。

6.言语是个人借助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生理成熟

2.形象记忆

3.直观行动思维

四、解释心理现象(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有人曾经把黑猩猩与幼儿放在一起抚养训练,但因为黑猩猩不具备人类的遗传素质,最

终不可能与人类的后代一样形成人的心理。

2.在“抱娃娃”游戏中,一开始,参加者把自己当成娃娃的妈妈,耐心地喂饭,但当他转身

去拿“饭”时,发现其他小朋友正在沙坑里搭起一座“小花园”,他的注意便吓子转到“小花园”

而走到沙坑去玩了。

3.“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4.一个幼儿的行为表现明显地属于抑郁质,但神经类型的检查结果是“强、平衡、灵活型

5.有的儿童绘画能力突出,有的儿童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还有的儿童能歌善舞,对音乐、

韵律特别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意志的发展与幼儿心理活动的关系。

2.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n分)

论述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幼儿园小班上计算课,作业内容是手口一致地点数“2”。老师讲完后,带小朋友一起练习。

老师问一个小朋友:“你数一数,你长了几只眼睛?”小朋友回答:“长了3只。"年轻老师一

时生气,就说“长了四只呢。“那小朋友也跟着说:“长了四只呢。“老师说:“长了5只。”那

小朋友又说:“长了5只。”老师气得直跺脚,大声说:“长了8只。”小朋友也跟着猛一跺脚

说:“长了8只。“老师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小朋友还以为对了,也咧开嘴天真地笑了。

分析案例中现象回答如下问题:

(1)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什么样的心理特点?

(2)教师做法对吗?请做简要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H1、理过程可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其中认知过程包括感觉、

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个性的三个方面。

2.A【解析】正常婴儿主要依靠视觉定位。

3.A【解析】“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距离知觉,距离知觉又称为深度知觉。

4.C【解析】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五边形一八边形一三角形一正方

形。

5.C【解析】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6.A【解析】儿童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和成人的交流中才能进行。

7.D【解析】每个人由于个体遗传特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心理活动也

就表现出差异。心理的个别差异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是经常出现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

气质和性格三方面。个性形成的基础不是人体的内在需要,动机的基础才是人体的内在需要。

因此,答案为D。

8.D【解析】惩罚并非一定是抵制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只有适当的时候才是。

9.D【解析】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

10.D【解析】感染性是信息交流工具中情绪的特点。

二、填空题

1.感知觉

2.注意

3.冯特

4.上下前后左右

5.识记保持提取

6.语言

三、名词解释

1.生理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

2.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

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

3.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四、解释心理现象

1.【答案要点】心理是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的。虽然黑猩猩和幼儿的环境

相同,但遗传素质不同,与环境作用的方式不同,所以黑猩猩不能形成与人类幼儿相同的心

理。

2.【答案要点】儿童的注意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新鲜的、生动的刺激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

另外,儿童的想象也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3.【答案要点】感觉具有适应性,即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受器而使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

象。题干中提到的情况属于嗅觉适应。

4.【答案要点】题干中提到的是气质“掩蔽现象”,就是指•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

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

5.【答案要点】题干中提到的现象体现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意志与幼儿心理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意志与认识过程有意性有密切的关系。①意志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②认识过

程有意性也是意志过程的成分。

(2)意志和情绪有密切的联系。①在意志行动中,无论是遇到了外部障碍还是克服内部障碍,

以及目的能否实现,都会引起人积极争取或积极拒绝的态度,即产生情绪。②情绪是人的活

动的一种内

部动力,它既能鼓舞人的意志行动,又能阻挠人的意志行动。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特

别是理智感的发展,正是意志对情感调节作用的表现。

(3)意志和动机体系有密切的关系。意志是成体系的活动,意志活动与动机的体系相联系,

各种动机的斗争以及最终形成的动机主从关系决定着意志行动的H的和方向。

2.【答案要点】幼儿时期是想象发展非常活跃的时期,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可以

促进其心理发展。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幼儿的表象,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3)在游

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3.【答案要点】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

的变化而变化。

(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与他人相近,认同阶段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

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

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学习幼儿心理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①幼儿心理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幼儿阶段是认识处于逐步形成的阶

段,分析幼儿心理特点有助于了解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加深我们对“意识是

在外界环境重要作用下,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认识'’这一点的理解。②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我

们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通过对幼儿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自我反思,正确地对待自己

的认知水平,学习调整自己的心态,帮助自己处理面对的现实问题。③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丰

富和充实心理学的•般理论。幼儿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它的研究成果为人们了解和认识

个体心理特征提供了参考价值。这些研究结果也为普通心理学提供了资料。

(2)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①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科学有效地指导幼儿活动,

其前提是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的心理特点有趣而且独特,只有在一些现象中发现情况

和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幼儿。②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幼儿的内心世

界与成人存在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之间也存在差异。人们不能用成人的要求去看待幼

儿,不能把他们当成小大人,而应尊重儿童,正确对待儿童。③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

有助于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幼儿教育工作是建立在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基础上的,针对这些特

点,才能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④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

适合的环境。幼儿心理处于发展过程中,处于与环境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因此,理解和正确

认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环境,可以帮助我们为幼儿创造合适的环境。

由此可见,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和掌握幼儿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对于每一个从

事幼儿教育事业的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七、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1)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好模仿的性格特点。好模仿是幼儿突出的性格特点。

幼儿最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和行为。

(2)本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欠妥,理由如下:首先,模仿是幼儿突出的性格特点。幼儿好模仿

的特点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和其能力发展有密切关系。②幼儿的模仿和他们的受暗示性有关。

幼儿往往没有主见,常常随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③幼儿的好模仿

也和其自信心不足有关。其次,利用模仿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获得良好的成效。有经验的教

师特别注意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幼儿在模仿中学习。

本案例充分说明了幼儿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同时也说明,老师决不能在幼儿面前做出错误

榜样,不能说反话,否则将引起极其不良的后果。培养幼儿的认知分化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

力,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将会使幼儿形成善于学习正确榜样而不去模仿不良行为的

性格特点和习惯。否则,其性格将会向受暗示性强和缺乏自信心的方向发展。

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

无分。

1.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2.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的主要学习定律有0。

A.准备律

B.因果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加里培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心智技能是由()儿个阶段组成。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内化

D.原型转化

4.自我意识包括的成分有()。

A.执行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志成分

5.西方流行的游戏治疗就是()学派的游戏理论的应用,用于矫治儿童在精神上与行为中的

问题。

A.复演说

B.同化说

C.元交际

D.精神分析

6.示范方式有三种:相向示范、围观示范、顺向示范,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采用()方式较

好。

A.相向示范

B.围观示范

C.顺向示范

D.三种结合

7.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个整体,由彼此相关的0构成。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忘我

8.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有

()等几个基本特点。

A.目的性

B.未知性

C.认知性

D.序列性

9.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分为哪几个层次?()

A.初级预防

B.次级预防

C.高级预防

D.诊断治疗

10.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哪儿个?()

A.活跃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1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在1890年首先通过记忆实验来验证形式训练说。

A.詹姆士

B.桑代克

C.奥苏贝尔

D.贾德

12.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约为()的任务,因为

这种任务最富有现实的挑战性。

A.30%

B.40%

C.50%

D.60%

1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在这些需要中,()是最基本

的需要。

A.安全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认识和理解需要

14.基克提H;了一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哪儿个阶段?()

A.建立问题表征

B.搜寻解法

D.执行解法

D.评价

15.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有0。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16.假装游戏的根本特征是0。

A.替代性

B.戏剧性

C.虚拟性

D.假定性

17.元交际的游戏理论由0于1952年提出,他认为,游戏是一种元交际过程。

A.贝特森

B.伯莱恩

C.哈特

D.埃利斯

18.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质

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同化模式属于0。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19.测得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

A.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聋、哑、盲儿童

20.()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1.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有()。

A.体验具有情境性、外显性、易变性等特点

B.情绪控制能力较差

C.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D.具有意志成分

22.已有研究表明,()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

A.1〜2岁

B.2—3岁

C.4~5岁

D.6〜7岁

23.学习包括知识的哪儿个过程?()

A.获得

B.转化

C.评价

D.实践

24.属于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的有()。

A.逐渐分化原则

B.整合协调原则

C.接受学习

D.先行组织者策略

25.()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二、判断对错并做简要说明(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幼儿学习针对学生学习而言,有其特殊性。

2.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3.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都是幼儿玩扮演角色的游戏,没有区别。

4.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学习需要与诱因的关系是什么?

2.如何对有规则游戏进行指导?

3.加涅按照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哪些种类?

4.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实践谈一下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

2.结合某具体游戏谈一下游戏准备活动的指导。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2.ACD【解析】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指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3.ABC【解析】心智技能由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个阶段组成。

4.BCD【解析】自我意识的三个成分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5.D【解析】精神分析学派是西方游戏治疗的理论基础。

6.C【解析】因幼儿的方向知觉还没有发展成熟,因此采用顺向示范比较好。

7.ABC【解析】弗洛伊德把人格分成为自我、本我、超我。

8.ACD【解析】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9.ABD【解析】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可分为初级预防、次级预防、诊断治疗。

10.BCD【解析】发散思维的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11.A【解析】略。

12.C【解析】成就动机理论认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倾向于选择成功率为sO%的任务。

13.C【解析】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而最高的是自我实现。

14.ABCD【解析】基克(M.1.GiCk)等人提出了问题解决过程四阶段理论,即问题解决大

致包括理解和表征问题、搜寻解决方法、执行解决方法和评价四个过程。

15.ACD【解析】影响幼儿的道德品质的外部因素有: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

体、生活环境等。道德认知属于内部条件。

16.AD【解析】假装游戏的本质特征是替代性或假定性。

17.A【解析】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贝特森(Bateson)提出来的。

18.B【解析】当要学习的新概念与头脑中要同化的概念之间存在一种类属关系时,这时所

进行的概念学习就是下位学习。

19.C【解析】弱智儿童的智力低于正常人的平均智力水平。般认为,智商在50〜70之

间的儿童为智力低常儿童,即弱智。

20.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具有守恒概念,前运算阶段没有。

21.ABC【解析】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有情绪的易冲动性;情绪的不稳定性;情绪

的外露性;高级感情(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发展等。

22.C【解析】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23.ABC【解析】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评价过程。

24.ABD【解析】接受学习不属于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25.B【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是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

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二、判断对错并做简要说明

1.此说法正确。幼儿学习对学生学习而言具有活动一游戏性、直观一操作性、指导一模仿

性等特殊性。

2.此说法错误。创造性和智力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高智商的人不一定有高的

创造性,低智商的人其创造性也低。低创造性的人,智商有可能高,也有可能低,但高创造

性的人,智商一定较高.

3.此说法错误。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

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而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借助于语言、动

作、表情等完成活动或角色扮演的游戏。

4.此说法正确。内化阶段是人们的态度和品德真正形成或彻底转化的阶段。

5.此说法错误。健康不仅包括身体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内驱力是推动有机体的能量,

是促使个体活动的内部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习需要就是内驱力。诱因是吸引有机体的行

为目标,即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目的物,是外部刺激物。当•个人的学习需要激起并指向一

定的诱因时,就会产生学习动机。

2.【答案要点】第—教师可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示范,将游戏的名称、玩法、

规则和结果向幼儿逐•介绍清楚。对有操作练习的游戏,应事先教会幼儿必要的技能。可以

小组教,也可以全班教,有时还可以个别地教。

第二,在幼儿独立开展规则性游戏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帮助幼儿遵守规则。

第三,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第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幼儿都可以得到最

大程度的提高。

3.【答案要点】加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五类:

(1)言语学习,指以言语陈述的形式存储于学习者记忆中的相关事物和组织化了的知识;(2)

智力技能,指学习者掌握概念、规则并将其应用于新情境,是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

力;(3)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借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技能;(4)动作

技能,指为完成有目的的动作,使骨骼、肌肉、筋腱有组织地活动,是平稳、精确、灵活而

适时的操作能力。(5)态度,是情感的或情绪的反应。

4.【答案要点】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进程不是千篇一律地按一个模式进行的,也不总

是按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发展的速度、方向、程度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化。就总体而言,

整体发展呈波浪形向前推进。幼儿前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童年期的发展,到了

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期,然后再是平稳地发展。到了老年期则表现出各方面的卜一降趋势。

就发展的不同方面来看,个体内部不同的组织系统、不同的机能特性的发展也各不相同,神

经系统的发展和生殖系统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

5.【答案要点】多动症,即儿童期多动综合症,又名注意缺陷障碍,是一类以注意缺陷为

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其基本特征有: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活动量

过大;会有性急或冲动行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协调性差等。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1)学习任务的特点,包括学习任务的难

易程度、学习任务的有趣性和新颖性、学习任务的明确性等。(2)教师的行为与态度。主要

表现在教师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和对儿童的爱和尊重两个方面。(3)基本需要满足的情况,即

当儿童的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求知需要产生。

因此,教学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应用多种方式和有趣教具;

(2)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儿童好奇心;(3)制定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4)给予积极反馈,让

儿童体验成功快乐。

2.【答案要点】一般而言,指导游戏应该从三个环节入手:游戏的准备工作、游戏中的观

察以及教师的介人游戏。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充分考虑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和幼儿

游戏的经验准备等。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应该是在游戏中度过的,教师必须给幼儿充足的

游戏时间,在不同的时间安排不同性质和类型的游戏。游戏地点的选择要灵活,游戏场地要

安全、卫生、美观、整洁、富有童趣。游戏材料的准备应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游戏特点为依

据,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力图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看见”、“听到”、“想象”、“思考”是0。

A.心理过程

B.心理状态

C.个性特征

D.能力倾向

2.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

A.感觉利知觉

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象

3.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0。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4.儿童心理发展趋势和顺序()。

A.没有规律

B.根据不同个体而不同

C.大致相同

D.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5.从幼儿听觉发展的角度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孕妇在宁静悦耳的音乐环境下对胎儿发展有好处

B.胎儿适应噪声环境,对胎儿出生后的适应环境有帮助

C.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和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有不同的反应

D.以上表述都正确

6.注意是一种()。

A.独立的心理过程

B.认知风格

C.心理现象

D.个性特征

7.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0。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8.()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A.想象

B.表象

C.梦想

D.创造性

9.由于0的作用,幼儿虽然知道想象与现实不符,仍迷恋于想象的过程。

A.动机

B.需要

C.情绪

D.记忆

10.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11.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进行推理和判断。

A.游戏逻辑

B.生聒逻辑

C.直观逻辑

D.客观逻辑

12.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根据形状来概括,如区别耙和刷;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不

能概括,这属于()。

A.动作的概括

B.生活情景的概括

C.情绪性的概括

D.功用性的概括

13.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

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

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

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4.下列各项表述,()不表现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

A.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并意识到自己发音弱

B.看见中年女性就叫“阿姨”

C.评价他人的发音,追求自己发音准确

D.意识到同音字有不同意义

15.幼儿语法掌握过程中,结构变化不包括0。

A.逐渐分化

B.逐步严谨

C.副词运用

D.语法意识

16.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A.生理性需要

B.情绪表达性需要

C.自我调节性需要

D.社会性需要

17.不属于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

A.活泼好动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很不稳定

18.“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最容易在0亲子关系的家庭出现。

A.民主型

B.专制型

C.独断型

D.放任型

19.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的成分。

A.自我评价

B.自我体验

C.自我控制

D.自我觉醒

20.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和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

是()。

A.父亲

B.同龄人

C.母亲

D.教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和,是根源于本质未变的

制约因素,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彳倍,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

2.幼儿有意注意的形成与在幼儿行为调节中所起的作用有密切联系。

3.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

4.从功能看,内部言语的特点是不作为交流的工具,是对自己的言语,因此,又称。

5.成人和幼儿的判断在形式上是不同的,实质上反映了的不同。

6.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和。

7.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

现在心理活动的、及、方面。

8.亲子关系通常分成三种:、、o研究证明,

的亲子关系最有益于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9.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需要和需要两种。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再造想象

2.内部言语

3.美感

4.气质

5.自我意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2.记忆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要说明幼儿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趋打。

4.简要说明幼儿坚持性及其发展的关键年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幼儿教师如何根据感知觉的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2.请说说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你如何采取应对措施?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小明是个3岁零3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可令其父母不解的是:小明

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比如,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

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

夫妇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明却常常做不到。小明父母时

常为此而烦恼。

试问小明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

明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是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

2.A【解析】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其他认知过程的基础。

3.D【解析】“这儿有个苹果。”体现个体的感知觉。“真香!”体现的是想象。“我要吃!”体现

的是需要。“这是什么?”体现的是思维。

4.C【解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都是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

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

5.C【解析】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有不同的反应。

6.C【鹅析】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是影响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现象。

7.B【解析】同窗情是情感方面的,是情绪记忆。

8.A【解析】题干为想象的定义。

9.C【解析】幼儿心理活动的无意识性是受情绪左右的,这主要是情绪的作用。

10.D【解析】这不是记忆,是幼儿对一种普遍性的认识,属于思维。

11.D【解析】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不强,常不能用客观逻辑进行思考。

12.B【解析】这是幼儿对熟悉的事物进行的概括,是在自己的生活情景之内进行的概括。

13.A【解析】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是理解在先,表达在后。

14.B【解析】能正确地叫“阿姨”不属于语音意识的产生。

15.C【解析】儿童语法结构变化不包括副词运用。

16.D【解析】喜欢成人的接触等反映了儿童的社会性需要。

17.D【解析】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和模仿性强。

18.D【解析】放任型亲子关系容易产生这•种不良品质,这类家庭中容易出现自命不凡的

孩子。

19.B【解析】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

心、自信心、羞愧感等。

20.B【解析】同龄人的相互作用对儿童同情等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二、填空题

1.稳定性可变性稳定性可变性

2.言语

3.3岁

4.自我中心言语

5.思维方式

6.环境的影响成人的培养

7.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指向性

8.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9.生理社会

三、名词解释

1.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

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其新形象一般是以前已经存在的。

2.内部言语: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

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幼儿内部言语的产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质变。

3.美感:指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对美的体验也

有一个社会化过程。

4.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

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衡性(兴奋或抑制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

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气质的特点包括天赋性、遗传性、

稳定性。

5.自我意识:是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

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1)无意注意占优势,其发展表现为: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与兴趣和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2)有意注意的初步形成,

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依赖成人的组织和引导,有如下表现特点:有意

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要求下发展的;逐

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活动中实现的。

2.【答案要点】记忆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1)记忆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而

知觉的发展离不开记忆。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特别是知觉恒常性和空间知觉,更和经

验密切相关,而经验的积累主要靠记忆。(2)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依靠记忆,记忆把知觉

和想象、思维联结起来,使儿童能对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儿童最初的原始的想象

和记忆不容易区分。(3)儿童学习语言靠记忆,记住声音的语义,交际时对句子的理解和连

贯性的保持也需要记忆。(4)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受记忆影响,记忆使儿童积累一些情感

体验的经验,从而使情感丰富起来。意志行动离不开记忆。

3.【答案要点】幼儿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趋势表现为:(1)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

行动的方式进行,主要特点是: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

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2)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事

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3)抽象逻辑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

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高级思维方式。严格说,学前期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4.【答案要点】3岁幼儿坚持性的发展水平很低,在某些条件下能够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

己的行动,但是行动过程不完全受行动目的制约,坚持时间极短。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困难

枯燥会使他们失去坚持完成任务的愿望和行动;许多情况根本不能接受坚持性任务。坚持性

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在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年龄,也是受外界影响波

动最大的年龄。实验表明: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最关键年龄。正是在这个年龄,外界

环境对幼儿坚持性的影响最大。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幼儿教师应按照幼儿感觉和知觉发展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1)适应现象。

①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

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②幼儿园各班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2)

对比现象。

①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

感觉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

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②不同分析器的感觉,也会因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

生变化,在视觉感受性方面较明显。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时,不应有喧哗声,教师的声音也

不应太大。

(3)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其影响因素有:对象与背景的

差别,包括颜色、形状、声音和强度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教师

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通过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出来。教学应当突出重点,加强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教材重点的线条、粗字体或彩色笔,使它们特别醒目;教学指挥棒与直

观教具的颜色不要太接近;注意对象的活动性。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知觉。

据此,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片、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了解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在视觉刺激中,凡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

成知觉的对象;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的组合、接近也是分离知觉对象的重要条

件。据此,教师绘制挂图时.,为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位,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

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色彩;凡是说明事物变化或发展的挂图,更应注意每一个

演进图的距离;教师讲课声音应抑扬顿挫;教师的言语应与直观材料结合。人的知觉是在两

种信号系统的协同中的,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直观材料加教师

讲解,幼儿才能很好地理解。

2.【答案要点】幼儿记忆发展中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1)偶发记忆。在幼儿记忆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被称为偶发记忆的现象。这种现象

是指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在幼儿

园里,我们常看到,老师出示贴绒小鸭,问幼儿有几只鸭子,有的幼儿却答成鸭子是黄颜色

的。应对措施:由于幼儿对课题选择的注意力、目的性不明确,把没必要的偶发记忆课题也

记住了,结果使中心记忆课题完成效果不佳。幼儿教师要重视这种幼儿特有的记忆现象,注

意引导幼儿朝有意记忆方向努力发展。

(2)“说谎”问题。幼儿的记忆存在着正确性差的特点,容易受暗示,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

用自己虚构的内容来补充记忆中残缺的部分,把主观臆想的事情,当作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

情来回忆。这种现象常被人们误认为幼儿在“说谎”,这显然不对,教师应该正确对待这种现

象。假如幼儿是由于记忆失实而出现言语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那么,不能看作是有意说谎。

应对措施:这是由于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而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这种情况会有

改变。因此,教师不能随便指责幼儿“不诚实”,而是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把事实弄清楚,把现

实的东西和想象的东西区分开来。

六、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通过上述案例说明:(1)小明父母的态度和行为是不对的。(2)幼儿初期的思维

还带有较大的直观行动性,他们的思维离不开直接感知和行动,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很差。

小明正处于幼儿初期,他的行为正好符合这一特征,因而是正常的。小明父母不了解幼儿初

期思维的这一特点,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小明是很难达到的。(3)对小明父母的教育建议:

①依据心理发展规律,正确理解幼儿初期思维发展的特征;②创设情境,丰富玩具和提供实

际操作机会;③循序渐进提出行动目的性和计划性要求;④抓住合理时机进行思维能力的培

养。

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时期一般是指()。

A.0—3岁

B.O〜6岁

C.0〜16岁

D.0〜。岁

2.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作品分析法

3.先学前期是指()。

A.0—1岁

B.1〜3岁

C.3〜6岁

D.6〜7岁

4.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幼儿期

D.学龄初期

5.当儿童在生理和活动能力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的时候,由于心理发展跟不上这种变化,导

致其内心发生冲突,进而引发混乱。处在这个时期的儿童在行为方式、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会

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个时期是0。

A.关键期

B.转折期

C.敏感期

D.危机期

6.婴儿注意人脸主要是注视脸的0。

A.中央

B.边缘

C.上部

D.下部

7.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0。

A.最近发展区的大小

B.潜伏期的长短

C.最佳期的性质

D.敏感期的特点

8.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

A.0~1岁

B.1〜3岁

C.4〜5岁

D.3〜6岁

9.眼手协调动作出现在()。

A.4个月

B.5个月

C.6个月

D.7个月

io.儿童最早能够辨别的图形是0。

A.圆形

B.正方形

C.三角形

D.长方形

11.原始的记忆因素是0。

A.自然条件反射

B.习惯化

C.人工条件反射

D.董学记忆

12.语词记忆大致出现在0左右。

A.2周

B.6个月

C.6〜12个月

D.1岁

13.被动使用记忆策略的阶段大致出现在0左右。

A.2岁

B.4—5岁

C.5〜7岁

D.7〜8岁

14.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是()。

A.随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不随意想象

D.相似想象

15.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在()。

A.0〜2岁

B.2~3岁

C.3〜6岁

D.5〜6岁

16.促使儿童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变的原因在于0。

A.思维

B.语言

C.表象

D.需要

17.前运算阶段发生在0。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2〜16岁

18.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

A.分类

B.推理

C.抽象

D.判断

19.出现喃喃语声的阶段在()。

A.0〜2个月

B.3〜4个月

C.4〜8个月

D.9〜12个月

20.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发生在0。

A.元音

B.辅音

C.前鼻音

D.齿音

21.以下正确的表述是0。

A.幼儿使用动词的频率高于名词

B.幼儿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动词

C.实词在4〜5岁增长最快

D.形容词在3岁增长最迅速

22.按照布里奇斯的研究,以卜最早产生的情绪是0。

A.痛苦

B.惧怕

C.激动

D.厌恶

23.有差别的微笑一般出现在()。

A.6个月

B.7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24.以下最早产生的动作是()。

A.坐

B.翻身

C.爬

D.站

25.儿童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在()。

A.2〜3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26.个性的调节系统以0为核心。

A.需要

B.动机

C.理想

D.自我意识

27.5〜6岁儿童已经会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A.语言

B.动作

C.修饰词

D.感叹句

28.同伴关系的交往,最早可以在()儿童身上看到。

A.6个月

B.8个月

C.12个月

D.15个月

29.在性别角色发展的过程中,5岁的孩子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A.知道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