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生态学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生态学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生态学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生态学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生态学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生态学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试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些成分,各有什么作用?2.简述竞争排斥的原理(生态位现象)。3.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是什么?4.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有哪些?5.生态因子的种类及其作用特征?6.下列哪一条不是温带阔叶林的特征()A、四季分明B、分层明显C、灌木层不发达D、有的动物冬季休眠7.初级生产(PrimaryProduction)8.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是什么?9.相关研究结果标明,暖温带乔木层森林火灾释放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比要低于寒温带温带乔木层、亚热带乔木层和热带乔木层。10.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A、生物对策B、环境对策C、生态对策D、进化对策11.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能流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有哪些?12.随人类影响的增大,线状廊道()上升。带状廊道的()先增加,后减少。13.从裸岩开始的群落演替会经历哪些阶段?14.对猎物而言,集群有以下几个好处()。A、被发现的概率低B、增加警觉程度C、稀释效应D、群防御15.生物群落的演替有哪些类型?16.森林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及特点。17.竞争排斥原理又叫()。18.碳循环有()条循环途径。19.美国空军科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正式使用了遥感一词。20.以追求真善美智圣的统一为目标,实现和谐生态,走向()。A、生态文明B、生态安全C、生态平衡D、生态保护21.(),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A、人口和谐发展B、人口自然发展C、人口均衡发展D、人合理发展22.一般认为,城市森林有三个基本范围()、()、()。23.景观生态规划中的“3S”技术分别是指()A、RS、GIS、GPSB、GIS、LEDESS、RSC、GPS、RS、LEDESSD、GPS、RS、LALE24.以下因素不能决定群落外貌的有()A、生态型B、生活型C、物种组成结构和优势物种D、季相和生活期25.种群密度的种内调节包括()、()、()等形式。26.景观中分布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或景观要素)一定是该景观的基底(或本底)。27.初级生产力可以分为()。A、总初级生产力B、净初级生产力C、次级生产力D、群落净生产力28.简述种群的数量特征?群落内生物个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29.属r-对策生物的是()A、恐龙B、大象C、鲸D、昆虫30.氮和氮气的主要贮存库分别是()。A、岩石圈和大气圈B、岩石圈和水圈C、水圈和大气圈D、土壤圈和大气圈31.下列模型不属于可检验个体论演替观的是()A、促进模型B、抑制模型C、忍耐模型D、发展模型32.“六度分割”理论认为,最多通过六个人,一个人就能够与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个体建立联系。33.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34.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A、综合因子B、一般生态因子C、替代因子D、限制因子35.根据世界银行2000年的报告,下列国家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是()。A、澳大利亚B、挪威C、加拿大D、俄罗斯36.在欧洲,牛肉最贵,鸡肉最便宜,这是因为()。A、牛肉成本高B、鸡的同化效率高于牛C、疯牛病困扰D、鸡容易屠宰37.在干热地区,气候变暖会导致湖泊水平面()。A、维持不变B、上升C、下降38.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A、有机体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39.生育率是指新出生的婴儿占人口的比率。40.适合度主要包括()。A、生存能力B、繁殖能力C、无性繁殖能力D、子孙存活能力41.农业生态系统具有生命特征是因为其中包含()A、生物组分

B、环境组分

C、太阳辐射

D、水42.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43.城市光照条件特点是()44.初级生产量测定方法有哪些?45.请用竞争排斥原理和生态位简述自然生物群落的特点46.土壤侵蚀量主要决定于哪些因素?在园林规划与建设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47.试述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哪些方面?48.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决策者摘要指出,人类活动与近五十年气候变化的关联性达到()。A、40%B、70%C、90%D、99%49.森林与沼泽之间过渡区是()。A、固有边缘B、诱导边缘C、环境资源斑块D、人为造成边缘50.全球变化的主要内容中,气候变化一般不影响的是()。A、土地荒漠化B、生物多样性变化C、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D、人口增长51.以下植物中对室内苯污染有防治作用的是()A、常春藤B、铁树C、菊花D、虎尾兰E、吊兰52.简述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概念53.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或在人类过度捕猎、或栖息地被破坏的情况下,其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叫()。54.控制酸性污染物排放和酸雨污染有哪些主要途径?55.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霸王鞭,分属仙人掌科和大戟科,但它们都以小叶、肉质化的茎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称为()。A、趋同适应B、竞争C、互利共生D、趋异适应56.生态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A、阳光B、土地C、水分D、以上都不是57.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A、0.01%B、0.4%C、0.2%D、0.1%58.简述斑块、廊道和基底的概念。59.“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引起的。A、SO2B、CO2C、COD、O360.在高山(喜马拉雅山等)山坡上,山顶附近的景观要素(如居民点)与谷底附近的完全不同即在研究区域内的两个极端,我们把这种景观的异质性称为()。A、大异质性B、小异质性C、“引入”景观D、均质性61.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生态因子分为哪几类?62.景观不仅具有(),而且还具有(),因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会涉及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63.集群效应、最小种群密度、拥挤效应和阿利定律与种群密度发展有何关系?64.在大气组成成分中,对生物关系最密切的是()和()。65.可以从哪些途径来提高景观的空间异质性。66.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中间环节,属于异养生物的是()A、草B、小麦C、水稻D、牛67.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状况。68.试从关键种角度分析其在保持生态系统食物网复杂性中的作用?69.在景观尺度上进行生态恢复,应该应用()原理来指导生态恢复的实践?A、生态尺度B、景观生态C、生态恢复D、自然生态70.比较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的作用及特点。71.能够与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体结构—菌根的微生物是()A、根瘤菌B、弗兰克氏菌C、菌根真菌D、鱼腥藻72.景观要素强调的是()。A、异质性B、动态性C、不变性D、均质同一性73.早稻、中稻与晚稻可看作是不同的()。A、生态型B、生物生态型C、气候生态型D、土壤生态型74.下列行为哪些是社群行为()A、群体识别B、标记识别C、异性识别D、亲子识别75.气候变化不一定导致过渡带界限的摆动,但过渡带界限的摆动一定是因为气候变化。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种群数量的变化由哪些基本参数来决定?2.简述低温对植物的伤害类型。3.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上和虫害预报上有何意义?4.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和()。5.什么是生活型?Raunkiaer的生活型包括哪五大类群?其分类依据是什么?6.人类、多种动物均需要2种以上景观要素才能生存与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了()的重要性。7.水体中主要的污染物质有()、()、()、有机有毒物、其他污染物等。8.土地的综合分类是考虑地形,气候,土壤和()等各种属性。A、地理纬度B、海拔高度C、植被D、动物分布9.简述种间关系在生产中应用?10.入侵种的定居能力、扩张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以及对景观的改变有强有弱,不可一概而论。11.常见低温造成植物直接伤害的有() A、冷害B、冻害C、冻裂D、霜害E、生理干旱12.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昆虫的卵内,一般要缓慢杀死寄主,这种物种间的关系属于()A、偏利作用B、原始合作C、偏害作用D、拟寄生13.人类出现于第四纪。14.对水体生态系统恢复项目进行评估的标准包括:()、()、()。15.简述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规划的关系。16.以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分析说明一个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17.历史上,高纬度的国家经济模式以()和副业为主,男女的能力差别不大。A、渔牧业B、工业C、农业D、商业18.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19.马尔科夫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0.在光谱中,380~760nm波长范围的光属于()。A、紫外光B、红外光C、可见光D、蓝光21.可更新自然资源包括()。A、矿产资源B、光资源C、水资源D、土地资源E、生物资源22.季相最明显的森林群落是()。23.怎样防治大气污染?24.什么是耐旱树种?它具有哪些特点?25.北美兔种群数量存在周期性的变化,这一变化与猞猁有关。26.我们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包括()。A、能源危机B、资源危机C、环境安全危机D、信息爆炸危机27.海洋有很高的净初级生产力,但是海洋单位面积的生产力和生物量却很低。28.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ecology)29.影响地球表面森林分布的重要条件是()。A、气候B、热量C、水分D、风30.下列演替类型中是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的是()A、世纪演替B、长期演替C、快速演替D、原生演替31.干扰的概念与类型?32.论述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规律,说明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之间有什么联系。33.简述生物繁殖方式的生态学意义。34.环境污染物的联合作用分为()、()、()和()四种形式。35.生态系统结构包括()A、物种结构B、生物结构C、时空结构D、环境结构E、营养结构36.食植动物不能消费密集生长的藻类,可能导致底层需氧生物被厌氧生物代替。37.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8.多样性随哪些条件而变化?为什么热带地区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高于温带和极地?39.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40.中国的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是一回事吗?为什么?41.简述温带草原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42.论述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43.生态系统中,磷损失的主要途径是()。A、有机物燃烧B、沉积C、反硝化D、挥发44.除金枪鱼和鲸鱼渔业以外,世界上绝大多数主要鱼场都集中在沿岸内湾及大陆架水域。45.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包括哪些类型?46.关于海洋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绝大对数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适应的温度范围更小B、绝大多数水生生物体温的维持依靠代谢所获取能量C、绝大多数水生生物是变温生物D、绝大对数水生生物缺乏体温调节机制47.简述生物种群的概念48.良好的()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A、自然环境B、自然资源C、生态环境D、生态资源49.简述农业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50.简述种群生态对策理论在森林经营中的指导作用?51.从生态位角度看,不同人有不同的职业及工作模式,没有最适合,只有最好。52.狭义生态文化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A、社会适应B、社会关系C、社会哲学D、社会共识53.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信息流有哪些形式?人工信息流包括哪些?54.演替按基质的性质可划分为()和农生演替两类。55.全球变化表现为在不同的()和()之间物质交换和贮存比例关系的变化。56.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有一定的()关系。A、系统的边界B、系统的层次C、数量比例D、空间位置排列57.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58.由于有TAS2R16基因,中国人普遍具有充分敏感的苦味感觉,能够通过味觉判断食物是否含有毒性。59.有害气体中什么的污染性较大,并能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A、二氧化硫B、氟化氢C、氯气D、臭氧60.论述主要的种群调节假说。61.构成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他们如何构成生态系统?62.请写出生物种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63.由于生物对水分的响应程度不同,通常把生物分为()类型。A、水生生物B、陆生生物C、湿生生物D、旱生生物64.微生物的种质资源库存在于()。A、水体B、土壤C、植物D、动物65.水量平衡指一个集水区内储水量的变化等于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公式表示为△w=P-(Is+Et+Qs+Qss),式中:△w—土壤储水增量;P—降水量;Is—林冠裁留量;Qs—地表径流量;Qss—壤中径流量;那么Et代表什么?()A、蒸发量B、蒸腾量C、蒸散量66.一般而言,从雨林到极度干旱森林,人口在生态环境条件处于中段的干旱森林和湿润森林易达到()。A、最小值B、最大值C、平均值D、无规律67.海洋所吸收的能量绝大部分(85%左右)贮存在海洋的表层(混合层)中,这些热量被以潜热、长波辐射和感热交换的形式传输给大气,驱动大气的运动,并控制着大气的温度。()68.生态学是研究()及()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前者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本身,即不同的(),而后者则指()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的()。69.植被类型的改变意味着土地覆盖性质的变化,地表反射率、地表粗糙度、水分和热量交换方式等都随之变化。()70.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71.属于气候生态型的是()A、水稻与陆稻B、早稻与晚稻C、粘稻与糯稻D、都是72.简述不同波段的光对生物的生理生态效应?73.何谓生态演替?举一个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例子。74.什么是缀块-廊道-基底模式?如何区分这三类景观结构单元?75.论述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即由非生命物质构成的无机环境,包括土壤、岩石、水、太阳能、大气等。非生物成分是生物生存的环境。 生物成分分为以下几类: (1)生产者,包括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生产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成为地球上其他一切生物的食物来源。 (2)消费者,生活在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动物和某些寄生菌类,他们是异养型生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构成能量流动的各个环节。 (3)还原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以死的动植物为食,将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被生产者所利用。2.参考答案:竞争排斥原理认为,如果两个种的生态位相似,那么在进化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竞争的结果可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一个种完全排挤掉另一个种;或者是使其中的一个种占有不同的空间,利用不同的资源,在生态习性上产生分隔等,结果两个种之间形成平衡而共存。3.参考答案: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5)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4.参考答案:1、和谐性:指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和谐,也指人与自然和谐,同时还指人际关系的和谐。2、高效性: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高效利用,废物循环再生,各行业,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3、整体性:把城市看成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的人工生态系统,三者在整体协调下寻求发展,使整体生态化。4、持续性: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满足进士及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5、区域性:生态城市是城乡结合的区域城市,它已融入区域中,区域是城市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和依托。6、全球性:应该是全球对理想城市的共同追求,需要合作。7、特色性:生态城是没有模板,每个城市都应有自己的特色。5.参考答案: 生态因子分为五类,分别是: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 作用特征: 1、综合性:环境中各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A.一个因子变化会引起另一个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 B.一个因子的生态作用需要有其它因子配合才能表现出来,同样强度的因子配合不同,生态效应不同。 C.不同生态因子的综合,可产生相似或相同的生态效应。 2、非等价性:组成生境所有的生态因子都为植物直接或间接所必需,但在一定条件下必有一个或两个起主导作用。 主导因子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间、空间、植物种类、同种植物不同发育阶段而变化。 3、不可代替性和互补性:前面提及各个生态因子作用的非等价性,但对生物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因子量的不足,可由另一因子增加而得到调剂或补偿,仍会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然而,生态因子之间又是不可代替的,温度再高也决不能代替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土壤养分再丰富也绝对代替不了植物对水分的需求。 4、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中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5、直接作用性与间接作用性。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 自养者的生产,包括各种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等在内的同化太阳能并以有机物形式贮存起来的生产,又称第一性(次)生产。只有初级生产才能将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纳入系统,维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8.参考答案: (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人为的外界干扰后,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和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有哪些内在规律;干扰效应在系统内不同组分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出现了哪些生态效应以及如何影响到人类,包括各种污染物在各类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变化规律和危害方式。 (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的判断:物理、化学和生态学方法是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所常用的三个最基本的手段,科学的评价应该是三者的结合,而生态学判断所需的大量信息就是来自生态监测,实际上,生态监测就是利用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各组分对干扰效应的应答分析环境变化的效应程度和范围,包括人为干扰下的种群动态和群落演替过程。 (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各类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执行着不同的功能,被破坏后产生的生态效应亦不同。环境生态学要研究各类生态系统受损后的危害效应及方式,各类生态系统的保护对策,包括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科学管理,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的措施等。 (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采用生态学方法治理环境污染和解决生态破坏问题,尤其在区域环境的综合整治上已初见成效,前景令人鼓舞。依据环境问题的特点采取适当的生态学对策,并辅之以其他方法来改善和恢复恶化的环境质量,是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包括各种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的技术等。 综上所述:维护生物圈的正常功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并使两者间得到协调发展,这是环境生态学的根本目的。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是环境生态学的主要任务。9.参考答案:错误10.参考答案:C11.参考答案:能量流动分析是对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转化、散失过程的描述,一般多采用的是模型图解法。 步骤: 第一步,确定系统的边界。 第二步,确定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 第三步,确定各组分之间的实物能量流动或输入输出量。 第四步,将实物量换算为能量。 第五步,绘制能量流动图。 第六步,能量流动分析。12.参考答案:数量、数量13.参考答案: 从裸岩开始的群落演替为典型的旱生演替系列,包括以下演替阶段: ①第一植物群落阶段:地衣在裸岩定居,分泌有机酸腐蚀岩石,加上物理、化学定居风化作用,使岩石风化,加上地衣残体积累少量有机物质; ②苔藓植物群落阶段:依靠地衣植物较长时间的生活,形成的少量土壤,苔藓植物定居,苔藓植物的较大个体加速了土壤的形成过程; ③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土壤积累到一定量后,耐旱的草本植物开始进入并定居,种子植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更加强烈,小气候和群落环境逐步形成,土壤加厚,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④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发展到一定阶段,木本植物开始出现并逐步形成以灌木为优势的群落; ⑤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发展到一定时期,为乔木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乔木植物开始定居,并逐步发展成乔木占优势的群落;随着演替的进行,最终形成区域的地带性植被(顶极群落)。14.参考答案:A,B,C,D15.参考答案: (1)按演替延续时间: ①世纪演替; ②长期演替; ③快速演替。 (2)按演替起始条件: ①原生演替; ②次生演替。 (3)按基质性质: ①水生演替; ②旱生演替。 (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 ①内因性演替; ②外因性演替。16.参考答案: 原因:自然原因包括病虫害、干旱、洪涝、风灾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但主要还是人类活动所致。 特点: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涵养水分、保育水土、贮存营养元素等生态功能明显降低。17.参考答案:高斯原理18.参考答案:419.参考答案:错误20.参考答案:A21.参考答案:C22.参考答案:城市中心建成区森林;近郊区的近郊森林;远郊区的远郊森林23.参考答案:A24.参考答案:A25.参考答案:行为调节、生理调节、遗传调节26.参考答案:错误27.参考答案:A,B28.参考答案: ⑴种群大小和密度 ⑵出生率和死亡率 ⑶种群年龄和性别结构 ⑷种群的迁入和迁出。正相互作用可按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三种类型。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等。29.参考答案:D30.参考答案:A31.参考答案:D32.参考答案:正确33.参考答案: 1、具有综合的环境效益; 2、调节气候; 3、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4、作为生物遗传资源库。34.参考答案:D35.参考答案:A36.参考答案:A,B37.参考答案:C38.参考答案:C39.参考答案:错误40.参考答案:A,B,D41.参考答案:D42.参考答案:正确43.参考答案:光照强度减弱、光照分布不均匀44.参考答案: (1)收获量测定法 定期收割植被,烘干至恒重;此法适宜估计农作物和牧场的初级生产力;多次取样比较准确。 (2)黑白瓶法(氧气测定法):多用于水生生态系统。基本原理:测定水中含氧量的变化,利用光合作用方程计算出总初级生产量。 (3)CO2测定法 原理同黑白瓶法,适宜于陆生生态系统。 (4)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适宜水生生态系统。 (5)叶绿素测定法 原理:植物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量和光合作用率之间的密切产量关系。45.参考答案: (1)如果两个种在同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中占据了完全相同的生态位,一个种最终会消灭。 (2)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导致生态位分化,能避免种间的直接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性。 (3)群落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组成。46.参考答案: 土壤侵蚀量:降水强度;土壤可侵蚀性;坡长;坡度;植被盖度。 注意问题:地形,土地利用方式,植被覆盖 采取措施:通过栽植植物,增加植被盖度,减少土壤侵蚀。47.参考答案: 1,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 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3,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缺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4,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繁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使间接的。有时还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48.参考答案:C49.参考答案:A50.参考答案:D51.参考答案:A,B52.参考答案:概念:生态系统的稳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阈值、生态平衡、生态容量53.参考答案:种群衰落 54.参考答案: (1)对原煤进行洗选加工,减少煤炭中的硫含量; (2)优先开发和使用各种低硫燃料,如低硫煤和天然气; (3)改进燃烧技术,减少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产生量; (4)采用烟气脱硫装置,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5)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55.参考答案:A56.参考答案:B57.参考答案:D58.参考答案: (1)斑块: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 (2)廊道: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 (3)基底: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常见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城市用地基底等等。59.参考答案:B60.参考答案:B61.参考答案: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62.参考答案:自然性、文化性63.参考答案: (1)集群效应:同种动物在一起生活所产生的有利作用。生物学意义: ①集群有利于提高捕食效率; ②集群可以共同防御敌害; ③集群有利于改变小生境; ④集群有利于某些动物种类提高学习效率; ⑤集群能够促进繁殖。 (2)最小种群原则:个体数量低于集群的临界下限时,动物种群不能正常生活或生存。只有满足“最小种群原则”才能产生集群效应。 (3)拥挤效应:个体数量过高会对群体产生有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拥挤效应。 (4)阿利定律:当种群密度处于适度时,种群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会对种群增长起限制作用。64.参考答案:氧气、二氧化碳65.参考答案: (1)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异 (2)生态演替 (3)干扰66.参考答案:D67.参考答案: 分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四方面。68.参考答案: 1、对食物网理论的意义食物网中物种相互作用的强度不同,研究已证明:关键种是在许多系统中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的物种。 2、在于概念的含义上只有极少数物种具有能影响群落结构的强烈相互作用。或换言之,确定了某个关键种也就意味着该物种是与众不同的。 3、在实践中受到重视将关键种作为加强多样性保护的特定对象和优先保护种。 4、在于作用方式上关键种发挥的作用不仅仅通过消费者,还通过诸如竞争、互惠共生、播种、传粉等和种间相互作用和过程发挥作用。69.参考答案:B70.参考答案: 自然干扰的作用总是使生态系统返回到演替的早期阶段。人为干扰可以使演替加速、减缓、改变方向以致向相反的方向进行。 人为干扰的特点:从伤害强度、作用范围、持续时间、发生频率、潜在危害、诱发性等方面,常高于自然干扰。71.参考答案:C72.参考答案:A73.参考答案:C74.参考答案:A,B,D75.参考答案:错误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2.参考答案: ①寒害(冷害):指温度在0℃上仍能使喜温植物(如热带植物)受害甚至死亡。 ②霜害:当气温或地表温度下降到零度,空气中过饱和的水汽凝结成白色的冰晶,为“白霜”。“黑霜”:对植物的然害比白霜大。 ③冻害;指植物冷却到冰点以下,使细胞隙结冰所引起的伤害。 ④旱害:土温低,气温高时,叶蒸腾失水而树难吸于,造成生理干旱。 ⑤冻拔; ⑥亏损; ⑦窒息3.参考答案: 有效积温法则: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热量总和一个常数。 有效积温法则用公式表示:K=N(T-T0),K—是有效积温(常数),N—为发育历期天数,T0—为生物发育起点温度(生物零度);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发育时间N的倒数为发育速率。 意义: 1)预测一个地区某种害虫发生的时期和世代数。 2)预测害虫的分布区、危害猖獗区。 3)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程度。 4)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 5)推算生物的年发生历。 6)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 7)应用有效积温预报农时。4.参考答案:整体论、系统论5.参考答案: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所形成的外貌相态。Raunkiaer的生活型包括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其分类依据是选择休眠芽在不良季节的招生位置及保护方式划分生活型的标准。6.参考答案:生物多样性7.参考答案:无机无毒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无毒物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 (一)农林作物的配置、组合搭配及人工混交林的建立农作物之间的间作、混作和套种,以及农作物与林果的间作和人工混交林的建立,都是利用种群间的正相互作用的互容的特点,合理搭配林木及作物种群,达到充分利用光,热、不、肥(营养)及生长季节等资源条件,提高光合效率,获得较高的生产力。 (二)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关系。 (三)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生物防治病虫害;生物防除杂草。10.参考答案:正确11.参考答案:A,C,D12.参考答案:D13.参考答案:正确14.参考答案:水生生态系统结构;水生生态系统功能;整体特征的评估15.参考答案: 景观生态规划是以一种多学科知识为基础,运用生态原理和系统分析技术,为科学利用土地,保证人、植物和动物及其赖于生存的资源都有适宜生存或存在空间的土地利用规划。 景观规划可以讲就是土地利用规划,公园、自然风景区、城市和居住区的规划都属于景观规划的范畴。 景观生态规划是在景观规划和生态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6.参考答案: (1)从范围看,任何一个森林生态系统部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 (2)从生物与非生物关系看,森林中的乔木、灌木和草被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质,各种植食性动物依赖绿色植物而生存,植食性动物又是肉食性动物的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3)通过这种营养联系,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才能形成一个自然系统。在这个自然系统中,物质不断地循环,能量不断地流动。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17.参考答案:A18.参考答案: (1)出现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 (2)导致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速度加快、海水受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受到海水的侵袭。 (3)改变了全球水热分布格局,部分湿润地区可能变得干燥,而部分干燥地区可能变得湿润。 (4)改变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一部分生物可能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濒危或灭绝。19.参考答案: (1)景观的变化是一种随机过程而不是确定性过程,即景观要素的转化是一种概率事件,可用转移概率刻画。 (2)景观空间格局由一个阶段向另一阶段的转移或转化只依赖于目前的状况而与先前状况无关。 (3)景观要素之间的转移概率保持不变。20.参考答案:C21.参考答案:B,C,D,E22.参考答案:落叶阔叶林23.参考答案: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实质上就是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和区域适应性等作最优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 (1)制订合理的环境规划; (2)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3)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4)治理主要污染物。24.参考答案: 是指生长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 特点: ①根系发达,吸收面积大; ②根系细胞渗透压高; ③具有控制蒸腾作用的结构和功能。25.参考答案:正确26.参考答案:A,B,C27.参考答案:正确28.参考答案: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ecology是研究种群的生态学,即从某种意义对一个种的地区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种群生态学是在个体、种群、群落中,以种群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分支。但过去往往只强调它是动物个体数量的科学,因而把重点放在栖息数量及其变化的记载和寻找变化的原因上。29.参考答案:A30.参考答案:D31.参考答案: 概念:群落或生态系统外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波动。其作用结果导致群落或生态系统特征(诸如种类多样性、营养输出、生物量、垂直与水平结构等)超出正常的波动范围。干扰体系的组成要素有类型、频次、强度和时间。 类型:干扰类型可以归结自然干扰(非生物因素干扰)和生物干扰(包括人为干扰)两大类。32.参考答案: 气候条件,其中特别是热量和水分条件,在地球表面沿纬度或经度有规律的递变,引起森林沿纬度或经度成水平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一现象称为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①森林分布的纬度地带性,除水分的配合外,主要是地球表面的热量差异造成的,随着纬度的增加就形成了依次交替的各种热量带,每一个带并向东西方向延伸。与此相应,森林分布也成带状。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森林类型由低纬度到高纬度的顺序依次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构成森林分布的纬度地带性。 ②经度地带性在我国也有明显的表现。从沿海的湿润区,经半湿润区到内陆的半干旱区、干旱区,植被类型的经度方向更替顺序出现森林区、草原区和荒漠区。 ③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变化是由于随着海拔的增高,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量逐渐增加,太阳辐射增强,风速增大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山地森林垂直带依次出现的具体顺序,称为森林垂直带谱。各个山地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山体的高度、距海的远近以及坡向、坡度的不同,垂直带谱是不同的,但仍可反映出一定的规律性。 ④森林在垂直方向上的成带分布,与其水平方向上的成带分布顺序有一定的相应性。从平地到山巅和自低纬度到高纬度,森林带的排列顺序大致近似,森林的类型和外貌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森林垂直带谱的基带是与该山体所在的纬度的水平地带性森林相一致。不同纬度起点的山地,森林垂直带数目的不同,在低纬度的高山上,森林垂直带数目多于在高纬度的高山。在纬度位置相同的情况下,经度位置也影响着山体森林的垂直带谱,即从东部湿润地区到西部干旱区,随干旱程度加大森林分布带的高度上升。33.参考答案: 1、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 2、生态学意义:①在现有环境压力下的扩展性; ②对多变环境的适应; ③繁殖速度; ④繁殖潜力; ⑤在自然选择条件下的进化速度。 3、比较而言,无性繁殖在现有环境扩展性、繁殖速度、繁殖潜力方面优于有性繁殖,但对多变环境的适应性却较差。34.参考答案: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35.参考答案:A,C,E36.参考答案:正确37.参考答案: 人体生命活动包括四个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38.参考答案: ①多样性随纬度的变化 ②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 ③在海洋或淡水水体,物种多样性有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热带地区纬度较低,海拔较低。时间、空间、气候、竞争、捕食和生产力的影响和限制。39.参考答案: 生物依赖于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并进化;同时,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40.参考答案: 我国生态农业由产生到发展皆基于我国国情及农民精湛的农艺技术,因此马世骏教授曾明确指出:“生态农业为我国的特色,其与国外替代农业不是一回事。” 追求的效益目标侧重不同,其效益也不同;与过分强调系统自我维持的国外生态农业不同的是,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合理增加投入;生态农业研究和建设内容、规模、政府的支持不同;我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41.参考答案: (1)分布:温带大陆内部,荒漠与森林之间。 (2)生境:半干旱、半湿润气温,低温。 (3)群落特征:①种类组成贫乏;②以耐低温、旱生禾本科,豆科为主;③草本具典型旱生特征;④季相明显而华丽;⑤群落结构简单,仅草本层。42.参考答案: (1)生物的迁移和定居:迁移能力强,定居能力强者可成为群落中一员,反之不能占领环境。 (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先期的群落创造了群落内环境,为后继的群落进入铺平道路,但自己由于不适应而逐渐退出。 (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群落随生物密度增大而竞争变得激烈,导致竞争处于劣势者空间缩小,甚至退出群落,强者留下。 (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气候、地貌、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群落演替发生相应的变化。 (5)人类活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砍伐、垦荒、火烧等)。43.参考答案:B44.参考答案:正确45.参考答案: (1)季节消长 (2)不规则波动 (3)周期性波动 (4)种群爆发或大发生 (5)种群平衡 (6)种群的衰落与灭亡 (7)生态入侵46.参考答案:B47.参考答案:种群、种群密度、天然密度、生态密度、环境容纳量、环境阻力、种群调节、密度调节、非密度调节、种内调节、种间调节、生态对策、邻接效应48.参考答案:C49.参考答案: 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农业本身就是利用、调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个生态过程。随着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农业生态学在进入20世纪以来,不断受到重视而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由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到以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为重点的农业生态学开始发展。50.参考答案: 生态对策是指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策略上产生的不同选择,它是物种对生态环境的总的适应策略。对不同森林植物及动物种群的生态对策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在森林生产中采取合理及有效的经营措施。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数量在短期内急剧增加的害虫往往是r对策种,它们的扩散能力强,容易造成极大的危害,控制该类害虫的有效手段是喷洒农药,或选择更为极端的r对策种实行生物防治;而K对策种增长率低,个体大,数量增加缓慢,造成损失一般较小,对于此类害虫可使用改变害虫稳定环境的方法。 对于林木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