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有4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表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青海乐都柳湾的齐家文化遗址的氏族公共墓地随葬品统计表墓地随葬品170号仅有灰罐1件,粗双耳罐2件176号仅有小垂罐、侈口罐各1件197号共66件,其中有斧、锛、凿等生产工具,有罐、壶等彩陶243号彩陶壶1件、侈口罐1件及一残陶器底部据此可知()A.阶级分化初步出现 B.氏族内部分工明确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农耕文明特色明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乐都柳湾遗址的公共墓地中,不同墓葬的随葬品存在明显的不同,反映了此时期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A项正确;材料中墓葬随葬品中都有陶罐,区别主要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反映内部分工,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一个遗址,不能整体反映中华文明的情况,排除C项;170号墓、176号墓、243号墓均没有出土于农耕直接相关的器物,不能反映农耕文明特色明显,排除D项。故选A项。2.在中国古代,哲学用阴阳之道将男女、夫妇关系与政治上的君臣、治乱、兴衰相联系;文学注重“教化”功能;教育上则强调“首孝悌,次见闻”。这体现了中华文化()A.以民为本的人文关怀 B.注重秩序的伦理观念C.海纳百川的包容特点 D.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意可知,中国古代哲学与伦理关系联系起来,文学注重教化,教育强调孝悌,阴阳、男女、君臣、教化、孝悌,这都体现了对秩序的追求,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注重秩序,没有强调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应该是以人为本,排除A项;材料内容说明中国古代文化与伦理孝悌等有关,并不能体现海纳百川和自强不息,排除CD项。故选B项。3.北魏时期,曾有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南士流亡北方,如柳远“时有文咏,为肃宗挽郎”,其堂弟柳谐亦“颇有文学”。这些南士的创作逐步被北魏王公贵族所欣赏、学习,如南士袁跃“言辞甚美”,清河王“(元)怿之文表多出于跃”。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A.南方地区文化水平普遍较高 B.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进程加快C.北方社会经济秩序得到恢复 D.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交往认同〖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北魏时期,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南方士人流亡到北方,他们的文学素养得到北魏王公贵族的赏识和认可,这说明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交往认同,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南方地区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和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进程加快,排除AB项;材料反映的是北方王公贵族对于南方士人文化素养的欣赏,并不能体现北方社会经济秩序得到恢复,排除C项。故选D项。4.据统计,宋朝后妃半数以上选自平民之家,余者又有近半数出自中小官僚,与唐朝显著不同。一般社会成员的婚姻观念或贵进士,或求资财,至于族望门第云云,早已非世俗所重。上述变化说明宋代()A.社会等级制度逐步瓦解 B.门第观念的淡化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代婚姻观念不局限于门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承上启下的转型时期,从唐代开始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宋代得以最终完成。在经济结构上,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土地转移和流通的频率加快,租佃契约关系确立。这种变化诱发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门阀士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庶族地主取而代之,平民社会的因素开始显现,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因此,宋朝出现了“后妃半数以上选自平民之家,余者又有近半数出自中小官僚”“至于族望门第云云,早已非世俗所重”,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传统门阀士族势力的消退,但社会等级制度仍然存在,排除A项;“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是指宋代科举制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和强调公平竞争等,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5.有学者对《明史·儒林传》与《清史稿·儒林传》进行对比,指出前者多收录“敦品立行”之贤,后者则多收录专重考据之辈。两书“儒林传”收录对象的变化反映出()A.选官制度发生显著变化 B.官方思想出现新变动C.西学东渐丰富儒学内涵 D.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清“儒林传”收录对象从“敦品立行”之贤到专重考据之辈,说明清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实行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知识分子只能被迫转向研究考据之学,D项正确;明清选官制度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仍然是科举制,排除A项;官方思想都是儒家思想,排除B项;收录对象变化和西学东渐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中国近代始终未能建立起超越西方的特有的完整文化体系…但“向西方学习”不断递进,层层深入,从“器物”到“制度”;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从照搬照抄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色道路”……从中可以窥探“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由此可()A.西学的引进冲击了传统学术 B.传统儒学得到丰富发展C.国人夷夏观念发生剧变 D.近代民主制度日渐成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从中可以窥探‘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及所学可知,伴随列强侵略,西学东渐掀起热潮,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由浅入深,从学习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这表明西学的引进冲击了传统的学术,A项正确;由材料“中国近代始终未能建立起超越西方的特有的完整文化体系”可知传统儒学并未得到丰富发展,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国人夷夏观念发生剧变,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近代民主制度日渐成熟的相关信息,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察冀边区出现前线剧社、吕梁剧社、黄河剧社、太行山剧社、抗敌剧社、儿童演出队等剧社,它们在领导下,把小分队巡演与较大规模演出活动相结合,广泛进行宣传演出活动,根据地的文艺运动普遍开展起来。材料所述做法旨在()A.扩大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B.坚持井冈山革命道路C.满足基层社会娱乐需求 D.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前线剧社、吕梁剧社、黄河剧社、太行山剧社、抗敌剧社、儿童演出队等剧社,它们在领导下,把小分队巡演与较大规模演出活动相结合,广泛进行宣传演出活动”和所学可知,材料中的这些做法旨在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D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是1924—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坚持井冈山革命道路”是在国共对峙时期,与材料抗日的主旨及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基层社会娱乐需求的满足,排除C项。故选D项。8.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刘少奇提出,未来国家的“整个国民经济,包含着自然经济、小生产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半社会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国民经济的总体就叫作新民主主义经济”。由此可知,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是()A.以国营经济为主导 B.废除土地私有制度C.消灭资本主义经济 D.实行公私合营政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结合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史实可知,以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为主导有助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A项正确;新民主主义经济包含小生产经济,废除土地私有制度不利于小生产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新民主主义经济包含资本主义经济,排除C项;公私合营政策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消灭资本主义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9.1982年中共十二大指出:“近几年在农村建立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只能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决不能违背群众的意愿轻率变动,更不能走回头路。”这旨在()A.为国企改革奠定基础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C.加强公有制主体地位 D.巩固农村改革成果〖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2年(中国)。据题干强调要长期坚持农村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不能轻率变动和走回头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巩固已经取得的农村改革成果,D项正确;题干主要说的是农村生产责任制,与国企改革无关,排除A项;此时主要是强调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而不是直接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题干重点不在加强公有制主体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10.有学者指出,古代希腊艺术家们在观察生活或创作构思时,并不是根据神的谕示或权威的独断,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用全部的身心去研究自然和人本身。因此,索福克勒斯创作出《俄狄浦斯王》,希罗多德讲述着他的《历史》,菲迪亚斯设计创作了帕特农神庙及雅典娜神像。该学者意在说明古代希腊()A.成为欧洲史学发展的源头 B.人文精神为文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C.文化受地理因素影响巨大 D.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该学者在论述中强调了古代希腊艺术家们从现实生活出发,研究自然和人本身的创作理念,并通过举例索福克勒斯、希罗多德和菲迪亚斯的作品,来阐述这种理念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这表明古代希腊艺术注重对人性和自然的真实描绘,追求理想的美,体现了人文精神。因此,该学者意在说明的是古代希腊的人文精神为文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B项正确;材料除了提到史学外,还提到戏剧和雕塑等,排除A项;“文化受地理因素影响巨大”的说法成立,但材料中未涉及到地理因素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到哲学家,涉及到戏剧家和史学家等,排除D项。故选B项。11.646年,日本政府颁布诏令:废除皇族、豪族个人支配土地、人民的体制,改为公地、公民,豪族则由政府发给“食封”;建立户籍和账簿,实行班田收授法;根据租庸调制,实行统一的新税制。上述改革措施()A.削弱了武士集团的实力 B.促成中央集权国家建立C.推动日本庄园经济发展 D.巩固了德川幕府的统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根据材料“废除皇族、豪族个人支配土地、人民的体制……实行统一的新税制”可知,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其收回皇族等土地,实行新税制,有助于削弱豪族势力,加强国家对地方的管理,促进日本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B项正确;12世纪左右,日本武士集团崛起,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日本将土地收归国有,并不利于庄园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12世纪末,日本才建立幕府,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2.自11世纪以来,英国王室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自己的直接领地,即所谓“国王靠自己过活”,但到14世纪,税收已成为其主要来源。1374~1375年,英王财政总收入为11.2万英镑,其中领地收入2.2万,而税收有8.2万。这一现象说明当时英国()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B.对外扩张获得巨大收益C.封建王权呈现强化趋势 D.脱离教会控制成效显著〖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以来的英国。据题意可知,从11世纪到14世纪,英国国王的收入中,从主要来自自己的领地到主要来自税收,这说明国王的征税能力增强,是王权强化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王权的强化,并不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排除A项;国王的收入主要是来自税收,并不能说明从对外扩张中获得巨大收益,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国王和教会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3.漫画《第三等级是什么?》创作于1789年。漫画中,象征着法国第三等级的男子,正驮着三位身材肥硕的人艰难地匍匐前行。该漫画反映了()A.法国专制王权的强化 B.王权与教权斗争激烈C.推翻旧制度的合理性 D.拿破仑建立独裁统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8世纪的法国,社会等级森严。包括资产阶级和农民在内的第三等级,政治上无权,却要供养生活腐朽的上层等级。广大人民怨声载道,而王室却挥霍无度,国家财政陷于破产。题干漫画《第三等级是什么?》中第三等级正驮着三位身材肥硕的人艰难地匍匐前行,这幅漫画抨击了旧制度腐朽,证明推翻旧制度的合理性,C项正确;“法国专制王权”是法国政治领域的变化,但是材料主要表现法国的阶级状况,排除A项;材料主旨“推翻旧制度的合理性”,而“王权与教权斗争”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拿破仑建立独裁统治开启于179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4.某学习小组就历史课上的某一主题展开研究,搜集到一系列相关论文,论文题目有:《墨西哥音乐文化与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发展》《美国文化种族主义的内涵和实质》《论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为()A.全球联系建立 B.文明多元起源C.文明交流互鉴 D.殖民文化侵略〖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至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墨西哥音乐文化与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发展》《美国文化种族主义的内涵和实质》《论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及近代美洲文化发展的特点,体现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特征,C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人类文明起源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殖民文化侵略”与题干《论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5.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在其口述历史著作《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中有这样的记录:“1931年和1932年的收成非常糟糕。然而,国家在1932年至1933年的采购量,反而是1929和1930两个丰收年的两倍多。生活在饥荒地区的高达7000万人。”据此内容可推知()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影响苏联粮食进口 B.斯大林经济发展战略模式造成粮食危机C.口述历史因为受采访者视野可信度有限 D.新经济政策导致苏联出现大片饥荒地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斯大林时代(苏联)。根据题干中描述的1931年和1932年收成糟糕但国家采购量却大幅增加,以及出现大规模饥荒地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农业集体化来为工业积累资金,这种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导致了对农民的过度索取,从而引发粮食危机,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对苏联粮食进口的影响,排除A项;不能仅因这一处口述历史就全盘否定口述历史的可信度,排除C项;此时新经济政策已被取消,排除D项。故选B项。16.如图是刊载于《中国日报》的漫画《对比》,并有配文为“一边给武器一边发食物,美国表演荒谬”。该漫画表明()A.霸权主义加剧人道主义危机 B.地缘政治利益影响外交行为C.国际政治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D.美国是巴以冲突的幕后黑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漫画可知,美国给以色列的支援的大量先进武器,而给巴勒斯坦的则是少得可怜的粮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色列作为美国在中东的重要支点,对美国的国家利益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处理巴以冲突时,美国表现出明显的“拉偏架”的姿态,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人道主义危机”,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美国对巴以态度的差异,这与“国际政治力量对比”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对巴以态度的差异,并未表明美国是导致巴以冲突的幕后黑手,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7题12分,18题16分,19题12分,20题12分)17.马克思说,“土地是人类伟大的实验场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开阡陌封疆”。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在土地是最大最重要财富的远古社会,这是何等重大的转变。土地私有,失去了按血缘分封各级贵族的经济基础,邦国消亡,立郡县就成了时代的必然选择。郡县不是封邦,而是直属中央、完全听命于中央,由中央直接委任、撤换地方郡守县令的地方政权。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据杨百胜《商鞅变法法理研究》等整理材料二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封建国家确立赋役制度的基础。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租庸调这一地租形态的实现,是由口分田和永业田的生产物共同来完成的。口分田出租,永业田则是庸调之所出。与均田制配套的府兵制,就是获得官府授予土地的百姓,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发生战争时就从军打仗,参战的武器和战马自备。这样,既保证了兵源,又减轻了朝廷的军费开支。均田制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也把唐王朝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到了顶峰。——摘编自李蜒等《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有关“土地”的措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这一“重大的转变”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均田制如何“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答案〗(1)措施: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授田给百姓。影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社会转型;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打击了贵族特权(推动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促进了秦国富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分析:是租庸调的基础,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保证了兵源,支持了府兵制(减轻了朝廷的军费开支);土地不允许买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社会矛盾。

〖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第一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一“‘开阡陌封疆’。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可知,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授田给百姓。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一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代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富国强兵,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代正在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商鞅变法的内容推动了社会转型;依据材料一“郡县不是封邦,而是直属中央、完全听命于中央,由中央直接委任、撤换地方郡守县令的地方政权”可知,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依据材料一“土地私有,失去了按血缘分封各级贵族的经济基础,邦国消亡,立郡县就成了时代的必然选择”可知,打击了贵族特权(推动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据材料一“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可得出促进了秦国富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依据材料二“与均田制配套的府兵制,就是获得官府授予土地的百姓,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发生战争时就从军打仗,参战的武器和战马自备”可知,保证了兵源,支持了府兵制(减轻了朝廷的军费开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不允许买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社会矛盾;依据材料二“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并结合所学可知,均田制是租庸调的基础,租庸调制改变了赋税混乱的局面,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生产,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的稳定。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德意志民族崇尚手工艺和技艺,受过严格训练而获得“师傅”称号是令人尊重的。宗教改革时期,路德指出学校要关注职业教育;18世纪80年代,自然科学更多的应用于生产和加工,实科学校、专科学校和工业学校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职业教育学校类型。1814年以来,普鲁士依靠国家政权坚持执行“行业促进计划”,政府组织年轻官员、技术员、企业主和部分手工业者去发达国家访问学习。19世纪末,《工商条例》《进修学校条例》等使工商职业教育逐渐成为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大多数城市也从法,—律土规定进修学校的义务教育性质。——摘编自李超《德国职业教育历史源起与勃兴—以19世纪为考察对象》材料二洋务派认识到传统教育制度弊端,从咸丰十年底开始到1895年先后创办了几十所新式学堂,学堂大致可以分为西文学堂、军事学堂和西艺学堂三类,我国近代职业技术教育自此发轫。但在科举制度与社会偏见的夹击下,职业技术学堂招生面临诸多困难,学堂兴办者大胆改革:不论出身,以择优为标准,在民间广泛挑选人才,许以学生优厚待遇,此举对寒门学子吸引力巨大;各专业开设课程各不相同:如艺圃专业,主要培养一线工人和监工,对理论要求较低,但在实践操作方面,要求艺徒们不能脱离生产,并通过半工半读、工读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当时政府既未出台相应总章程,也未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管理各学堂,各学堂陆续通过探索,建立和完善了管理的系列章程,如在人事管理上,除汉语教学聘请中国教习外,其他课程均聘用外国教习。——摘编自狄红霞《浅析洋务运动时期职业技术教育之发轫》(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时期职业教育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德近代职业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答案〗(1)民族传统;宗教改革的推动;工业革命的影响;国家政策的支持。(2)职业技术教育起步晚;困难重重;理论要求低,重视实践操作;逐步探索,并建立和完善章程。(3)加大政府对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大力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培养技术人才。〖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至19世纪(德国)。据材料“德意志民族崇尚手工艺和技艺”,得出民族传统;据材料“宗教改革时期,路德指出学校要关注职业教育”,得出宗教改革的推动;据材料“18世纪80年代,自然科学更多的应用于生产和加工,实科学校、专科学校和工业学校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职业教育学校类型”,得出工业革命的影响;据材料“普鲁士依靠国家政权坚持执行”,得出国家政策的支持。【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据材料“从咸丰十年底开始到1895年先后创办了几十所新式学堂,学堂大致可以分为西文学堂、军事学堂和西艺学堂三类,我国近代职业技术教育自此发轫”,得出职业技术教育起步晚;据材料“职业技术学堂招生面临诸多困难”,得出困难重重;据材料“对理论要求较低,但在实践操作方面”,得出理论要求低,重视实践操作;据材料“各学堂陆续通过探索,建立和完善了管理的系列章程”,得出逐步探索,并建立和完善章程。【小问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德)。从政府层面分析,得出加大政府对和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视;从社会生产方式角度分析,得出大力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从技术人才角度分析,得出培养技术人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63至1914年间作为一个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据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始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期的漫长过程的非凡几顶峰。随着权力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经一跃而成为世界的中心。——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二战后国际格局出现的变化。〖答案〗(1)特点:欧洲逐渐称霸全球,成为世界中心。

(2)欧洲丧失霸主地位,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冷战;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根据材料“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可分析出,欧洲逐渐称霸全球,成为世界的中心。【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严重损耗……国际地位显著下降。”可分析出,欧洲丧失霸主地位;根据材料“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可分析出,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冷战;根据材料“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写了世界政治地图。”可分析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与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共振起伏、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