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南通市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南通市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南通市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南通市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通市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调研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能够证明甲烷分子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的事实是()A.甲烷的四个碳氢键的键能相等B.甲烷的四个碳氢键的键长相等C.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D.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己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则H2的标准燃烧热为-241.8kJ/mol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置,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D.已知2SO2(g)+O2(g)2SO3(g)△H=-QkJ·mol-1(Q>0),则将2molSO2(g)和lOmol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kJ的热量3、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然澄清;若将BaCl2溶液分盛在两支试管中,一只试管加稀HNO3,另一只加NaOH溶液,然后再通入SO2气体,结果两支试管都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合理的是A.SO2是酸性氧化物、SO2具有还原性B.两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不是同种物质C.BaCl2既能跟强酸、又能跟强碱反应,具有两性D.升高pH时,SO2水溶液中SO32-浓度增大4、标准状况下,0.56L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0.28g(假设C2H4完全被吸收),则乙烯占混合气体体积的A.20% B.40%C.60% D.80%5、“玉兔”号月球车用94238Pu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94A.94238Pu与92B.94239Pu与94C.94238Pu与92D.94239Pu与94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F2晶体中的化学键是共价键B.某物质在熔融态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C.N2和Cl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D.干冰是分子晶体,其溶于水生成碳酸的过程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8、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①SO2(NH4)2SO3(NH4)2SO4②煤焦炭(CO+H2)CH3OH③C4H10C2H4④(C6H10O5)n(淀粉)C6H12O6(葡萄糖)C2H5OH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干冰汽化需吸收大量的热,这个变化是吸热反应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10、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①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②铊(Tl)既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③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④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Li2O2,其溶液是一种强碱,⑤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⑥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A.①②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11、有原子序数小于18的M1、M2、M3、M4四种元素。已知M1、M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M2、M4电子层数相同。若M3的简单阴离子比M1的简单阴离子易失电子,M4的阳离子半径大于M2的阳离子半径,M3的阴离子比M2的阳离子多一个电子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M4>M2 B.原子半径M4>M2>M3>M1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M3>M1 D.原子序数M3>M2>M4>M112、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弱电解质的是()A.H2SO3、Ba(OH)2、BaSO4B.Cu(OH)2、CH3COOH、C2H5OH、CH3COONaC.SO2、H2S、CO2D.H2O、NH3·H2O、H3PO4、HF13、对于A(g)+3B(g)2C(g)+4D(g)反应,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4mol/(L·min) B.v(B)=1.0mol/(L·s)C.v(C)=0.6mol/(L·s) D.v(D)=1.0mol/(L·s)14、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乙醇中的乙酸用图甲装置B.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用图乙装置C.用自来水制取少量的蒸馏水用图丙装置D.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碳强可用图丁装置15、溶质分子(或离子)受水分子作用向水中扩散是______热量的______变化。A.吸收,化学 B.放出,物理C.吸收,物理 D.放出,化学16、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葡萄糖和蔗糖 B.蔗糖和麦芽糖 C.乙醇和乙酸 D.淀粉、纤维素17、下表是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则H2跟O2反应生成2molH2O(g)时,放出的能量为化学键H-HO=OH-O键能(kJ/mol)436496463A.484kJ B.442kJ C.242kJ D.448kJ18、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HCl B.Na2CO3 C.NaCl D.N219、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催化重整,可从石油中获取环状烃B.金属铝的冶炼可采取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C.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属于化学变化而煤的液化、气化属于物理变化D.煤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可通过煤的干馏来获得20、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硫酸和硅酸钠溶液反应出现白色沉淀,判断硫与硅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21、下列电极反应式正确的是()A.以惰性材料为电极的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H2-2e-===2H+B.铜、锌在稀硫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H++2e-===H2↑C.以铜为电极将2Fe3++Cu===2Fe2++Cu2+设计成原电池,正极反应式为Cu-2e-===Cu2+D.以铝、铁为电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22、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如下措施中①向盐酸中加少量水;②将铁粉换成铁片;③升高温度:④将盐酸换成与之等体积等浓度的硫酸,能达到目的有()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每个数字编号代表一种短周期元素。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②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_;元素⑥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2)元素⑤处于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第______族。(3)①~⑦七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②③④三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4)元素③和元素⑦的氢化物均极易溶于水,且二者能反应产生大量白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5)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_____性氢氧化物,该物质与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24、(12分)已知:①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②2CH3CHO+O2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②__________,④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④__________。25、(12分)工业上可利用地沟油制备乙醇,乙醇再加工制备多种化工材料。(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I”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合成草酸二乙酯的步骤为:如图,在a中加入10.6g无水乙醇、9.0g无水草酸、脱水剂甲苯、催化剂TsOH(有机酸)和2~3片碎瓷片,在74~76℃充分反应。a中所得混合液冷却后依饮用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得到草酸二乙酯12.8g。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合成过程最合适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a.酒精灯直接加热b.油浴C.水浴d.砂浴③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合成草酸二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草酸二乙酯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6、(10分)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图装置来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4)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通蒸气的导管要靠近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但不能插入溶液之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若要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当采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27、(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铁的质量相等,铁块的形状一样,盐酸均过量),甲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实验编号盐酸浓度(mol·L-1)铁的状态温度/°C12.00块状2022.00粉末2031.00块状2042.00块状40请回答:(1)若四组实验均以收集到500m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氢气为标准,则上述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2)实验________和______是研究铁的状态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填实验编号,下同);实验______和______是研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3)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则曲线c、d分别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_______、______。(4)乙同学设计了下列一组实验:所用铁块的形状、质量均相同,所用酸的体积相同,其浓度如下,你认为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A18.4mol·L-1硫酸B5.0mol·L-1硝酸C3.0mol·L-1盐酸D2.0mol·L-1硫酸28、(14分)Ⅰ.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CO,有利于减少PM2.5的排放。已知如下信息:b.①N2(g)+O2(g)===2NO(g)ΔH1②2CO(g)+O2(g)===2CO2(g)ΔH2=-565kJ·mol-1(1)ΔH1=________。(2)在催化剂作用下NO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Ⅱ.SO2、CO、NOx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对它们的合理控制和治理是优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25℃、101kPa时:①2SO2(g)+O2(g)2SO3(g)ΔH1=-197kJ·mol-1②H2O(g)===H2O(l)ΔH2=-44kJ·mol-1③2SO2(g)+O2(g)+2H2O(g)===2H2SO4(l)ΔH3=-545kJ·mol-1则SO3(g)与H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反应2H2(g)+O2(g)===2H2O(g)ΔH=-241.8kJ·mol-1,根据下表数据求x=_______kJ·mol-1。化学键H—HO=OO—H断开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436x46329、(10分)硫酸参与热化学循环可通过二步循环或三步循环制取氢气,其中三步循环(碘硫热化学循环)原理如下图所示:(1)“步骤Ⅰ.硫酸热分解”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在650~1200℃间发生的主要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2)“步骤Ⅱ.硫酸再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HI是强酸)。(3)步骤Ⅲ的反应为2HI(g)H2(g)+I2(g)。①若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填序号)。a.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b.n(HI)∶n(H2)∶n(I2)=2∶1∶1c.反应速率:v(H2)正=v(H2)逆d.I2(g)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②已知断裂(或生成)1mol化学键吸收(或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相关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H—IH—HI—I键能/kJ·mol-1298.7436.0152.7则该反应的H为____kJ·mol-1。(4)将“三步循环”中步骤Ⅱ、Ⅲ用下图装置代替即为“二步循环”。下列有关该装置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a.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催化剂可加快电极上电子的转移c.反应的总方程式为SO2+2H2OH2+H2SO4d.每生成1molH2,电路中流过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解析】

A、甲烷的四个碳氢键键能都相等,不能证明是正四面体结构,可能是正方形,故错误;B、碳氢键键长相等,不能证明是正四面体,可能是正方形,故错误;C、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能证明是正四面体,可能是正方形,故错误;D、甲烷是正四面体时二氯代物只有一种,若为正方形结构,则有2种,故正确。故选D。2、C【解析】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释放的热量,水应为液态,故A错误;B、△H>0说明此反应是吸热反应,即金刚石的能量大于石墨,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即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C、1mol氢氧化钠参与放出热量为28.7/0.5kJ=57.4kJ,故C正确;D、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放出的热量小于Q,故D错误。点睛:本题易错点是选项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释放的热量,水是液态,C转化成CO2,S转化成SO2。3、C【解析】

根据SO2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还原性)分析判断。【详解】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是弱酸,故SO2通入BaCl2溶液不会生成BaSO3和HCl。SO2通入BaCl2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SO2被稀硝酸氧化为SO42-,再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SO2通入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SO2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和水,再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故A、B项正确,C项错误。H2SO3水溶液中存在两步电离,升高pH时,促进电离,SO32-浓度增大,D项正确。本题选C。【点睛】SO2有较强的还原性,稀硝酸有强氧化性,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B【解析】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甲烷较稳定,不和溴水反应,所以溴水增重的质量为乙烯的质量。【详解】0.56LCH4和C2H4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溴水增重的质量为乙烯的质量,溴水增重0.28g,乙烯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则乙烯占混合气体体积的×100%=4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与化学方程式有关的计算注意明确溴水增重的物质是解本题的关键。5、D【解析】

A.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Pu和U的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位素,故A错误;B.94239Pu的质量数A=239、质子数Z=94、则中子数N=A-Z=239-94=145,94238Pu的质量数A=238、质子数Z=94、则中子数N=A-Z=238-94=144,核内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故C.两者的质子数不同,94238Pu与92238U属于不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不同,故D.两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其核外电子数相同,则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D正确。故选D。【点睛】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6、C【解析】A项,PM2.5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正确;B项,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正确;C项,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理为2CaO+2SO2+O2≜2CaSO4),但在加热时生石灰不能吸收CO2,不能减少CO2的排放,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错误;D项,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H8、C4H10)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正确;答案选C。7、C【解析】

A.MgF2晶体中的化学键是离子键,A错误;B.某物质在熔融态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不一定含有离子键,也可能是金属单质,B错误;C.N2和Cl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C正确;D.干冰是分子晶体,其溶于水生成碳酸的过程还需要客服共价键,D错误,答案选C。8、A【解析】①、SO2与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被氧化生成硫酸铵,①正确;②、煤干馏可以得到焦炭,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②正确;③、丁烷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③正确;④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CO2,④正确,答案选A。9、A【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的特征是:一是生成新物质,二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项正确;B.吸热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干冰汽化需吸收大量的热,该过程是物理变化,不是吸热反应,B项错误;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若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项错误;D.有的放热反应也需要条件,如铝热反应,需要高温加热,D项错误;答案选A。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0、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周期律性质的递变规律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将不熟悉的元素和熟悉的元素相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详解:①铍(Be)和铝位于对角线位置,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所以铍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故正确;②铊(Tl)是第ⅢA族元素,金属性比铝强,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不能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故错误,③由同主族元素化合物性质相似和递变性可知,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故正确;④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氧化锂,不是Li2O2,故错误;⑤锶和镁、钙、钡是同主族元素,根据同主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故正确;⑥硒和硫是同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下方,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不稳定的气体,故错误。故选B。11、C【解析】

M1、M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M1、M3在同一主族,M3的简单阴离子比M1的简单阴离子易失电子,所以M1、M3是非金属元素且M3在M1的下一周期;M2、M4电子层数相同,则M2、M4在同一周期;M4的阳离子半径大于M2的阳离子半径,所以M2、M4是金属元素且M2的原子序数比M4大;M3的阴离子比M2的阳离子多一个电子层,所以M2和M3在同一周期;所以这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为:M4、M2、M3在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1和M3同族且M1在上一周期。【详解】A.M4的金属性大于M2,所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M4>M2,故A不选;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M4>M2>M3>M1,故B不选;C.M1的非金属性强于M3,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M3<M1,故C选;D.根据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M3>M2>M4>M1,故D不选;故选C。12、D【解析】分析: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阴阳离子,存在电离平衡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少数盐以及水是弱电解质,据此解答。详解:A、H2SO3是弱电解质,Ba(OH)2、BaSO4是强电解质,A错误;B、Cu(OH)2、CH3COOH是弱电解质,C2H5OH是非电解质,CH3COONa是强电解质,B错误;C、H2S是弱电解质,SO2、CO2是非电解质,C错误;D、H2O、NH3·H2O、H3PO4、HF均是弱电解质,D正确,答案选D。13、B【解析】

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详解】如果都用物质B表示反应速率,则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选项A~D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是[mol/(L·s)]0.02、1.0、0.9、0.75,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1.0mol/(L·s)。答案选B。14、C【解析】

A.乙醇与乙酸互溶,不能利用分液的方法除去,A项错误;B.酸性高锰酸钾可氧化乙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乙烷中又引入了新的杂质,B项错误;C.用自来水制取少量的蒸馏水可采用蒸馏方法,图丙符合题意,且科学规范,C项正确;D.盐酸不是氯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无法通过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得出氯的非金属性比碳强的结论,D项错误;答案选C。15、C【解析】

溶质分子受到水分子的作用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则需要吸收能量,溶解过程为物理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项正确;答案选C。【点睛】判断物质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主要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过程为化学变化。16、B【解析】分析: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同分异构体包含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位置异构等,以此来解答。详解:A、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蔗糖的分子式都为C12H22O11,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A错误;B、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都为C12H22O11,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二者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C、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D、淀粉和纤维丝的分子式为(C6H10O5)n,聚合度n不同,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有机物的结构,难度不大,注意对同分异构体定义的理解,注意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位素的区别。17、A【解析】分析:依据反应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计算反应2H2(g)+O2(g)=2H2O(g)的焓变即可。详解:设反应2H2(g)+O2(g)=2H2O(g)△H=akJ/mol,则该反应的焓变△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akJ/mol=2×436kJ/mol+496kJ/mol-2×2×463kJ/mol,解得:a=-484,所以生成2molH2O(g)放出热量为484kJ。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焓变△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为解答关键,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18、A【解析】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键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详解】A项、HCl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A符合题意;B项、Na2CO3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C项、NaCl中只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D项、N2是含有共价键的单质,不是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合物类型判断,明确物质的构成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是解本题关键。19、A【解析】A.通过催化重整,可从石油中获取环状烃,如芳香烃,A正确;B.熔融的氯化铝不导电,金属铝的冶炼可采取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B错误;C.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煤的液化和气化均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煤干馏得到煤焦油中含有芳香烃,可用分馏的方法从煤焦油中获得芳香烃,但煤中不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D错误;答案选A。20、B【解析】

A、钠与冷水比镁与冷水反应剧烈,因此钠的金属性强于镁,A正确;B、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错误;C、硫酸和硅酸钠溶液反应出现白色沉淀,证明硫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所以能判断硫与硅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C正确;D、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因此可以利用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D正确;答案选B。21、B【解析】分析:A.根据电解质溶液显碱性分析;B.锌是负极,铜是正极;C.正极铁离子放电;D.铝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详解:A.以惰性材料为电极的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A错误;B.金属性锌强于铜,铜、锌在稀硫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正极反应式为2H++2e-=H2↑,B正确;C.以铜为电极将2Fe3++Cu=2Fe2++Cu2+设计成原电池,铜是负极,正极铁离子得到电子,反应式为Fe3++e-=2Fe2+,C错误;D.以铝、铁为电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构成原电池,铝是负极,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2H2O+AlO2-,D错误。答案选B。点睛: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正负极的判断方法、离子的移动方向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D选项是易错点,注意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物是偏铝酸根离子。22、B【解析】

①向盐酸中加少量水,减小了盐酸的浓度,可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符合题意;②将铁粉换成铁片,减小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符合题意;③升高温度,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不符合题意;④将盐酸换成与之等体积等浓度的硫酸,增大了氢离子的浓度,增大了反应速率且增加了氢气的量,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点睛】可以通过减小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物的接触面积、降低环境温度等方法实现减缓反应速率。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碳Al三IANaH2ONH3+HCl=NH4Cl两Al(OH)3+3H+=Al3++3H2O【解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①~⑦分别为H、C、N、O、Na、Al、Cl,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详解】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①~⑦分别为H、C、N、O、Na、Al、Cl。(1)元素②名称是碳,元素⑥的符号是Al,故答案为:碳;Al;(2)元素⑤为钠,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IA族,故答案为:三;IA;(3)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①~⑦七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简单氢化物越稳定,②③④三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H2O,故答案为:Na;H2O;(4)元素③和元素⑦的氢化物别为氨气和氯化氢,二者能够反应生成氯化铵,反应为NH3+HCl=NH4Cl,故答案为:NH3+HCl=NH4Cl;(5)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高氯酸,为强酸,氢氧化铝与高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故答案为:两;Al(OH)3+3H+=Al3++3H2O。24、羟基羧基加成反应催化氧化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CH2=CH2+H2OCH3CH2OH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解析】

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所以A是乙烯。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所以B是乙醇。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为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C是乙醛,D是乙酸。【详解】(1)B为乙醇,官能团为羟基,D为乙酸,官能团为羧基。(2)反应①是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的反应,为加成反应,②是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反应,反应类型为催化氧化反应,④为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即为取代反应。(3)反应①:CH2=CH2+H2OCH3CH2OH反应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④: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25、CH2Br-CH2Br溴水颜色变浅(或退色)醛基圆底烧瓶防止暴沸C除去草酸、有机酸,溶解乙醇;降低酯的溶解度87.7%【解析】

(1)乙烯和溴水反应生成A,结构简式为CH2Br-CH2Br;(2)“反应I”的现象为溴水颜色变浅(或退色);(3)乙二醛的官能团为醛基;(4)①仪器a为圆底烧瓶;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②因为要控制温度范围,所以最好用水浴加热,选C;③乙醇能溶解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而酯的溶解度会降低,饱和碳酸钠能反应酸,作用为除去草酸、有机酸,溶解乙醇;降低酯的溶解度;④草酸和乙醇反应生成草酸二乙酯和水,方程式为:;⑤乙醇的质量为10.6克,草酸的质量为9.0克,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乙醇过量,用草酸进行计算,理论上生成14.6克草酸二乙酯,则产率为12.8/14.6=87.7%。26、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浓H2SO4倒入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中,然后轻轻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催化剂和吸水剂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溶解乙醇杂质、除去乙酸杂质防止倒吸分液【解析】

(1)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2)浓H2SO4的密度比乙醇、乙酸大,将浓H2SO4倒入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中,易于混合均匀,另外,若反过来加入,会因混合放热而导致乙醇、乙酸等外溅;(3)该反应需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则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故答案为:催化剂和吸水剂;(4)右边试管内所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溶解乙醇杂质、除去乙酸杂质,故答案为: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溶解乙醇杂质、除去乙酸杂质;(5)导管若插入溶液中,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倒吸现象,所以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目的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防止倒吸;(6)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则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分液。27、收集500mL氢气所需的时间121413D【解析】

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1和2铁的状态不同,目的是研究铁的状态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和3盐酸的浓度不同,目的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和4反应温度不同,目的是研究反应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详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要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还需要测定收集到标准状况下500mL氢气所需的时间,故答案为:收集500mL氢气所需的时间;(2)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1和2铁的状态不同,目的是研究铁的状态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和4反应温度不同,目的是研究反应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1;2;1;4;(3)由图可知,曲线c、d的反应速率较慢,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1和2相比,1的反应速率较慢;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1和3相比,3的反应速率较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1和4相比,1的反应速率较慢,所以曲线c、d分别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1和3,故答案为:1;3;(4)铁在18.4mol·L-1硫酸中钝化,无氢气生成;铁与5.0mol·L-1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无氢气生成;铁与3.0mol·L-1盐酸和2.0mol·L-1硫酸反应生成氢气,3.0mol·L-1盐酸中氢离子浓度为3.0mol·L-1,2.0mol·L-1硫酸中氢离子浓度为4.0mol·L-1,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是2.0mol·L-1硫酸,故答案为:D。【点睛】探究实验设计的关键是变量唯一化,分析表格数据时,注意分析各实验的数据,找出不同数据是分析的关键,也是突破口。28、+183kJ·mol-12CO(g)+2NO(g)===2CO2(g)+N2(g)ΔH=-748kJ·mol-1SO3(g)+H2O(l)===H2SO4(l)ΔH=-130kJ·mol-1738.2【解析】分析:Ⅰ.(1)①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②已知:N2(g)+O2(g)=2NO(g)△H1;①,2CO(g)+O2(g)=2CO2(g)△H2=-565KJ·mol-1,②,根据盖斯定律,②-①可得:2NO(g)+2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