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北镇中学高一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2023.12.7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乡土本色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这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语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象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象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来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好象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Tonnies的话说:前者是Gemeinschaft,后者是Gesellschaft,用Durkheim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我以后还要详细分析这两种社会的不同。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象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一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的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象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象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内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的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的答复了他的学生。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B.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C.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D.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4.本文说乡土本色。试概括乡土本色的内涵(运用分要点的方法)。5.文章最后提到:“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你是否认同作者这一说法?请举例说明。【答案】1.B2.D3.B4.①以农为生,不流动;②聚村而居;③熟人社会(礼俗社会)。5.我同意作者的观点。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熟悉的乡邻之间是充满了信任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左邻右舍之间借钱,一般不用打借条,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相处方式也产生了弊端,一些人不守信用,辜负朋友、亲人的信任,携款逃跑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尤其是那种民间借贷现象,让很多的家庭辛苦赚了的血汗钱付诸东流。所以生活中,我们还是要提高警惕,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解析】【1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的”可知,造成的不是“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而是“乡土社会里以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分析错误。依据原文“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等内容可知,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是由于乡土社会的地方性限制。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分析错误。依据原文“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可知,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是由于“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完成的。故选B。【2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理解错误。依据原文“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可知,更容易获得的是“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理解错误。依据原文“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可知,从俗即是从心是说在“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大家感情深厚”。C.“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理解错误。依据原文“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文章并没有说“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故选D。【3题】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推断错误。依据原文“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内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可知,原文说的“礼俗”并非是一种“抽象的普遍的原则”。故选B。【4题】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依据原文“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语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可知,乡土本色的内涵之一是乡民以农为生,不流动。其次,依据原文“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可知,乡土本色的内涵还包括乡民是以聚村而居的。最后,依据原文“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我以后还要详细分析这两种社会的不同。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可知,乡土本色的内涵还包括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这一特点。【5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赞同作者的观点。其次,分析并举例:依据原文“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象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等内容可知,在乡土社会中,熟悉的乡邻之间是充满了信任的,并且这种信任是有着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举例来说,农忙季节,如果哪家因为农忙而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就可以把自己的孩子给邻居暂时照看,而邻居也会乐意照看,这之间的充满了信任,并且这种信任是体现着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但在现代社会中,即便是同住一个单元也很少见面,更不要说找对方帮忙了,甚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不信任,放学时接送孩子也是谁接谁的,不会出现一个家长同时接送几家的孩子的现象,大家都担心自己的孩子被拐跑,当然,孩子被邻居拐卖的现象在现代社会确实有所发生,这便是“陌生”的现代社会。再比如,邻里之间借钱、借东西等等,都可能会出现一些人不守信用,辜负朋友、亲人的信任的事情发生,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要提高警惕,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棉袄孙犁风把山坡上的荒草,吹得俯到地面上,砂石上。云并不厚,可沉重的怕人,树叶子为昨夜的初霜的侵凌焦枯了,正一片片坠落。我同小战士顾林从滚龙沟的大山顶上爬下来,再强登那峻峭的山顶时,身上发了暖,但一到山顶,被逆风一吹,就觉得难以支持了。顾林在我眼前,连打了三个喷嚏。我拉他赶紧下来,在那容易迷失的牧羊人的路上一步一步走下,在乱石中开拔着脚步。顾林害了两个月的疟疾,现在休养得稍微有了些力气。我送他回原部队,我们都还穿着单军服,谁知道只一两天天气就变得这样剧烈。“身子一弱就到了这样!”他像是怨恨自己。但我从那发白的而又有些颤抖的薄嘴唇,便觉得他这久病的身子是不能支持的了,我希望到下一个村庄,在那里休息一下,暖暖身子。风还是吹着,云,凌人的往下垂,我想要下雨了,下的一定是雪片吧?天突然地暗了。远远的在前面的高坡上出现一片白色的墙壁,我尽可能的加快了脚步,顾林也勉强跟着。这时远处山坡上已经有牧羊人的吆喝声,我知道天气该不早了,应是拦羊下山入圈的时分。爬上那个小山庄的高坡,白墙壁上的一个小方窗就透出了灯火。我叫顾林坐在门前的一块方石上休息,自己上前打门。门很快开了,一个姑娘走了出来。我对她说明来意。问她这里有没有村长,她用很流利的地方话回答说,这里只是一个小庄子,总共只有三户人家,过往的军人有事都是找她家的,因为她的哥哥是自卫队的一个班长。随后她就踌躇了。今天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妈妈去外婆家了,哥哥还没回来。她转眼看了下顾林,对我说:“他病得很严重吗?”我说:“是。”她把我让到她家里,一盏高座的油灯放在窗台上。浮在黑色油脂里的灯芯,挑着一个不停跳动的灯花,有时细碎地爆炸着。姑娘有十六岁,穿一件红色的棉袄,头发梳得很平,动作很敏捷,和人说话的时候眼睛便盯住人。我想,屋里要是没有那灯光和灶下的柴火的光,机灵的两只大眼也会把这间屋子照亮的吧?她挽起两只袖子,正在烧她一个人的晚饭。我一时觉得我们在这里休息,有些不适当。但顾林躺在那只铺了一张破席子的炕上了。显然他已是精疲力尽了。我摸摸他的额头,又热到灼手的程度。“你的病不会又犯了吧?”顾林没有说话,我只听到他的牙齿的“得得”声,他又发起冷来。我有些发慌,我们没有一件盖的东西。炕的一角好像有一条棉被,我问那正在低头烧火的姑娘,是不是可以拿来盖一下,她低着头没听完我的话,便跳起来,爬到炕上,把它拉过来替顾林盖上去,嘴里一边说,她家是有两条棉被的,哥哥今天背一条出操去了。把被紧紧地盖住了顾林蜷曲的身体,她才跳下来,临离开,把手按住顾林的头,对我蹙眉说:“一定是打摆子!”她回去吹那因为潮湿而熄灭的木柴了。我坐在顾林的旁边,从门口向外望着那昏暗的天。我听见风还在刮,隔壁有一只驴子在叫。我想起顾林明天是不是能走,有些愁闷起来。姑娘慢慢地对我讲起话来。炉膛里的火旺了,火光照得她脸发红,那件深红的棉袄,便像蔓延着的火焰一般。她对我讲,今年打摆子的人很多,并问我顾林的病用什么法子治过。她说有一个好方法,用白纸剪一个打秋千的小人形,晚上睡觉放在身下,第二天用黄表纸卷起来,向东南走出三十六步,用火焚化便好了。她小时便害过这样的病,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治好的,说完便笑起来:“这样是不是迷信呢?”夜晚静得很,顾林有时发出呻吟声,身体越缩拢小起来,我知道他冷,我摸摸那条棉被,不只破烂,简直像纸一样薄。我已经恢复了温暖,就脱下我上身的军服,只留下里面的一件衬衫,把军服盖在顾林的头上。这时锅里的饭已煮好。姑娘盛了一碗米汤放在炕沿上,她看见我把军服盖上去,就沉吟着说:“那不抵事。”她又机灵地盯视着我。我只是干笑了一下,表示:这不抵事怎么办呢?我看见她右手触着自己棉袄的偏在左边的纽扣,最下的一个,已经应手而开了。她后退一步,对我说:“盖上我这件棉袄好不好?”没等我回答,她便转身去断然的脱下来,我看见她的脸飞红了一下,但马上平复了。她把棉袄递给了我,自己退到角落里把内衣整理了一下,便又坐到灶前了,末了还笑着讲:“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穿上的。”她身上只留了一件皱折的花条布的小衫。对这个举动,我来不及惊异。只是把那满留着姑娘体温的棉袄替顾林盖上,我只是觉得身边这女人的动作,是自己幼年病了时,服侍自己的妈妈和姐姐有过的。我凝视着那暗红的棉袄,姑娘凝视着那炉膛里一燃一燃的余烬,一时,她又讲话了。她问我从哪里来,尽走过什么地方,哪里的妇女自卫队好。又问我什么时候妇女自卫队再一次检阅。一会我才知道,在去年,平山县妇女自卫队检阅的时候,打靶,她是第三名。(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写“我”与小战士结伴而行,在一个小山村里与“姑娘”邂逅的过程,生动展示了“姑娘”对“小战士”的深切关爱。B.小说与《百合花》都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我”不仅是一个叙事主体,同时也是一个故事主体,即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之一。C.小说写“姑娘”面对来投宿的“我”和小战士时的“踌躇”神情以及她介绍治“打摆子”的迷信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而丰满。D.小说中的“姑娘”与《百合花》中的“新媳妇”都是淳朴、善良、乐于奉献的群众代表,她们的事迹虽有不同,但同样感人至深。7.关于小说最后一段中姑娘讲话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用转述的方式再现姑娘的讲话内容,使内容更加集中,节省了笔墨。B.转述时融入了“我”的情感,饱含对姑娘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的赞美。C.姑娘讲话虽不属于小说的主要情节,但却是主要情节之外的必要补充。D.小说写姑娘的讲话内容并非闲笔,意在突出她直率、爽朗的性格特点。8.文中划横线的两处环境描写,分别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小说以“红棉袄”为题,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答案】6.B7.D8.①第一处写风吹草倒、云的沉重以及树叶的焦枯坠落,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压抑,为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②第二处借助风吹、云垂、天暗,写出了“我”的焦急心理,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9.①“红色”象征着生命活力,也象征着革命精神;而“棉袄”则象征着保护与关爱,象征着火热心肠。小说以“红棉袄”为题,含义隽永,耐人寻味。②“红棉袄”是故事中的关键物件,与小说中姑娘将自己心爱的“红棉袄”加盖在顾林瘦弱身体上的这一重要情节密切相关;③以“红棉袄”为题,更能彰显主人公淳朴善良的品格,讴歌抗日根据地军民的鱼水情深,凸显主题。【解析】【6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同时也是一个故事主体,即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之一”错误。本文中的“我”是旁观者,而非故事主体,更非主要角色。故选B。【7题】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语段的把握能力。D.“意在突出她直率、爽朗的性格特点”错误。表现的是小姑娘对抗日的支持,对国家的热爱。故选D。【8题】本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把握能力。第一处环境描写写到风把山坡上的荒草吹倒在地面上、砂石上,突出了风大。山坡上的草为“荒草”,树叶子是侵凌焦枯并且正一片片坠落,从而突出了环境的荒凉。云虽然不厚,但是沉重的怕人,云的沉重突出了环境的压抑。“我”和顾林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场了,所以本处的环境描写为“我”和顾林的出场做了铺垫。第二处环境描写之前也写到“我”和谷轮还穿着单军服,而久病初愈的顾林身体不能在支持下去,积蓄休息,在这样的情况下风还是吹着,云,凌人的往下垂,天突然暗下来,从而通过恶劣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我”的焦急心理,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9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含义的把握能力。当小姑娘看到我将军服盖在了顾林头上的时候,小姑娘说到这样是不抵事的,于是小姑娘脱下了自己红色的棉袄盖在了顾林的头上,这里的“棉袄”象征着群众对解放军战士的保护与关爱,象征着火热心肠。而“红色”象征着生命活力,也象征着革命精神。小说以“红棉袄”为题,含义隽永,耐人寻味。本文写到我送小战士顾林回原部队,在路上顾林的身体支撑不住,又开始发烧,于是借宿到小姑娘家,当小姑娘看到“我”将军服盖在了顾林头上时,小姑娘脱下自己的红色棉袄盖在了顾林的头上,所以“红棉袄”是故事中的关键物件,与小说中姑娘将自己心爱的“红棉袄”加盖在顾林瘦弱身体上的这一重要情节密切相关。本文写到“我”和顾林借宿到小姑娘家,今天家里只剩下小姑娘一人,她转眼看了一下顾林,问了一句“他病得很严重吗”,于是把“我们”让到了屋里。当顾林发起冷来的时候,“我”问小姑娘能不能用一下她家的棉被,小姑娘便爬上炕拉过棉被盖在了顾林身上,当他看到我用军服盖在顾林头上时又用自己的红色棉衣盖在了顾林的头上,所以以“红棉袄”为题,更能彰显主人公淳朴善良的品格,讴歌抗日根据地军民的鱼水情深,凸显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然帝自是不甚省录。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四,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矜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沿袭,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至甫,浑涵汪芒,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宋代〕宋祁撰)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元稹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B.故/元稹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C.故/元稹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D.故元稹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奇其材”的“奇”是“以……为奇”的意思,其用法与《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的“异”是一样的。B.“伏惟天子哀怜之”的“惟”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惟觉时之枕席”的意思不同。C.“因客耒阳”的“因”可理解为“于是、就”,与《琵琶行》中“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相同。D.“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羸服,指唐代低级官员的服装,和“江州司马青衫湿”中“青衫”的意思类似。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之后困居长安。B.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后又多次献上赋和颂,大力赞扬自己。C.杜甫和房琬是平民之交,房琬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廷兰牵累,被罢免了宰相职务;杜甫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D.严武和杜甫是世交老友,严武统领剑南时,上表推荐他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很多时候对杜甫的放肆行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却恨杜甫。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4.杜甫在给皇帝的赋颂中,认为自己该受重用的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A11.D12.C13.(1)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2)不了解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从师学习,有的不从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出他是明智的啊!14.①学识、思想深受先祖和父辈的熏陶,家学渊源深厚;②自己有改变地位低下命运的强烈愿望;③文思敏捷、卓有才干。【解析】【10题】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所以元镇说道:“有诗人以来,没有比得上杜子美的。”杜甫又善于铺陈时事,对格律押韵的把握非常精深,以至于他(即使)写上千言的诗歌也不会有一点衰减,世人称为“诗史”。“故”在句中作句首连词,与后文不断开;“曰”是对话标志,在“曰”后断开,排除BC。“至千言”在句中是“不少衰”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A。【11题】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一词多义、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奇”和“异”都是意动用法。以……为奇,以……为异。句意:为他的才华感到惊奇。/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B.正确。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恭敬。/只有。句意:(向您)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C.正确。句意:于是客居耒阳。/于是写了(这首)(七言)诗,作歌用来赠给她(琵琶女)。D.错误。“羸服”指破旧的衣服。“青衫”指唐代低级官员的服装。两者意义不同。句意: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鄜州想要投奔肃宗所在之地。/江州司马的眼泪沾湿了青衫!故选D。【12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杜甫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说法有误。根据原文“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然帝自是不甚省录”可知,文中没有说极力救助,皇帝此后没再起用他,但并未将其免职。故选C。【13题】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绪业”,遗业、祖宗所传事业;“属辞”,作诗;“且”,将近。(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或”,有的;“遗”,放弃。【14题】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根据“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可知,学识、思想深受先祖和父辈的的熏陶,家学渊源深厚;根据“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可知,自己有改变地位低下命运的强烈愿望;根据“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可知,杜甫认为自己“文思敏捷、卓有才干”。参考译文:杜甫,字子美,杜甫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李邕为他的才华感到惊奇,杜甫就先去谒见他。杜甫考进士考落榜,困处长安城中。天宝十三年,玄宗到太清宫朝献,祭祀宗庙,并到郊外祭天,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提拔杜甫为河西县尉,尚未到职,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颂,称扬自己,并且说:“从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到杜审言时,以文章称显于世。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向您)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至于深沉蕴积、抑扬有致,顺应时势、思维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能忍心放弃吗!”恰逢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川避难。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鄜州想要投奔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呈上名贴,被任命为左拾遗。杜甫和宰相房琯是平民时的朋友,房琯因窝藏琴师董廷兰之故被撤了宰相职。杜甫呈上奏章说:“罪行轻微,不应该免去大臣的职务。”肃宗大怒,下旨让三司共同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说:“杜甫要是拿来顶罪,就不会有人再提意见了。”肃宗才平息了怒气。杜甫向皇帝谢罪,然而皇帝此后也就不再起用他了。当时叛军到处抢掠,杜甫的家寄居在鄜州,长年生活贫寒困苦,幼年的孩子甚至要饿死了,于是朝廷允许杜甫自行回家看望家人。后来杜甫随朝廷迁回京城,又出京任华州司功参军。适逢严武统辖剑南东西两川兵马,杜甫前往归附他。严武再次统领剑南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担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因为与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亲自到杜甫家探望。杜甫见严武,有时竟不戴头巾,而性格狭隘急躁傲慢,曾经酒醉登上严武的坐床,瞪着眼说:“严挺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却恨杜甫。严武死后,崔旰等作乱,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于是客居耒阳。当地县令送给他牛肉和白酒,一天杜甫大醉后死去,享年五十九岁。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能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高谈而不贴合实际。年轻时与李白齐名,当时号称为“李杜”。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坚持自己的气节不被玷污。做诗歌,感伤世事同情弱者,忠诚不忘君主,人们爱他的忠义。评价道:唐朝兴起以来,诗人们继承南朝陈及隋朝的诗风余韵,崇尚浮华绮丽的文风并相互夸耀。到宋之问、沈佺期等人,研究揣摩音韵,做到平仄没有差池,称之为“律诗”,(以后)人们竞相沿袭,到了开元年间,渐渐地以典雅中正来衡量诗歌。然而倚仗形式华美的,其内容就会空虚,喜欢绮丽风格的,就会有违于雄壮。到了杜甫,他的诗歌雄浑开阔无比深广,融合千万风格为一体,古今诗体兼善。其他诗人不足之处,杜甫却能做到绰绰有余。即便是他所遗留下来的文学遗产,也让后人受益很多。所以元稹说道:“有诗人以来,没有比得上杜子美的。”杜甫又善于铺陈时事,对格律押韵的把握非常精深,以至于他(即使)写上千言的诗歌也不会有一点衰减,世人称为“诗史”。昌黎韩愈对于(杜甫的)文章慎重地许可,至于诗歌,唯独推崇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确可以相信他们说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书喜陆游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亭鼓不闻知盗息,社钱易敛庆秋成。天公不负书生眼,留向人间看太平。【注】作此诗时陆游乡居山阴,时年74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雨过天晴,土地湿润,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农人忙于春耕的情景。B.颈联写亭中示警鼓声止息,因此人们才能踊跃交纳社钱来举办祭祀活动。C.整首诗语言平易明畅、生动自然,又不乏用词上的精心锤炼,富有表现力。D.该诗风格不同于陆游金戈铁马式的爱国诗作,体现出诗人多样的诗歌风貌。16.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赞,请赏析。【答案】15.B16.①“暗”与“鸣”视听结合,从多角度展现了农民劳动、丰收的情景,使诗歌层次丰富;②“阴阴”“轧轧”运用叠字加以修饰,使诗歌朗朗上口;③颔联“桑麻暗”和“机杼鸣”动静结合,生动展现了农家丰收之景与农民劳动之勤。④这里所描写夏日景象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所以运用了虚写。【解析】【15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亭中示警的鼓声止息,因此人们才能踊跃交纳社钱”说法有误。亭中示警的鼓声止息是说明社会安定没有强盗,而人们踊跃交纳社钱来举办祭祀活动的原因则是“秋成”,即秋天粮食收获丰厚。故选B。【16题】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炼句的能力。诗歌炼句可从修辞手法、表达技巧、形象、意境、情感等角度赏析。根据首联“地绵万里尽春耕”可知,诗人写作的时间正当春耕时节。而这时草木初长,显然不可能是“阴阴阡陌桑麻暗”的。所以诗歌颔联中,作者是通过想象虚写了夏日的景象。在作者所描绘的景象中,前句“阴阴阡陌桑麻暗”描写所见的田野风光,“暗”表现了因浓密而显幽暗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是对景物的静态描写;后句“轧轧房栊机杼鸣”则描写了路人能听见的农妇劳作、织机繁忙的情景,“机杼鸣”也是动态描写的体现,所以颔联采用了视听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手法。诗句在描写时,分别采用了“阴阴”和“轧轧”这两个叠字来加以修饰,“阴阴”尽显阡陌因草木浓密而变暗的旺盛生机,“轧轧”表示机器开动时发出的声音。两组叠字,既强化了景物的特色,也使得诗歌朗朗上口。而诗人之所以极力想象这一景象,正是为了展现农家丰收之景与农民劳动之勤,从而也为颈联秋收丰厚做下铺垫。(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4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两次演奏之后“___________”写无言;“___________”写有泪。这两处都是通过写众人的反应,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4)韩愈在《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答案】①.东船西舫悄无言②.满座重闻皆掩泣③.羽扇纶巾④.樯橹灰飞烟灭⑤.故不积跬步⑥.无以至千里⑦.位卑则足羞⑧.官盛则近谀【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舫、皆、纶巾、樯橹、跬、至、卑、谀。三、语言运用(本题共6小题,18分)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袁隆平自认找到了“良种”,如履薄冰地做标记、培育,期待来年亩产试验的大增收。B.初冬的早晨,寒气袭人。我们随着不绝如缕的人流,走进百货大楼。C.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D.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宵衣旰食、尽心竭力的付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如履薄冰:比喻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做事极为小心谨慎。语境强调的是袁隆平对稻株小心谨慎,充满了期待,应用“小心翼翼”。小心翼翼:形容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B.不绝如缕: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此处形容人流,对象误用,可改为“川流不息”。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C.戛然而止:突然停止。语境指生命突然停止,使用正确。D.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政务忙碌。此处大词小用,不合语境。故选C。1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B.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意蕴和深刻的艺术匠心。C.《乡土中国》围绕“乡土社会特点”为话题,论述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D.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使得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合理的利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独特的意蕴”“深刻的艺术匠心”搭配不当,改为“深刻的意蕴”“独特的艺术匠心”。C.“围绕……为话题”句式杂糅,改为“以……为话题”或“围绕……的话题”。D.成分残缺,滥用介词“由于”“使得”导致主语残缺,可去掉“由于”或“使得”。故选A。20.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与例句相同一项是()例:“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不知所措的嘟囔着。A.一些同志的报告看着很长,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B.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C.打造中华民族新史诗,是一条从“高原”向“高峰”冲刺的艰难之路。D.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表引用。B.表否定讽刺。C.表特殊含义,D.和例句一样,都表特定称谓。故选D21.下列各句所用修辞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D.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比喻,以“樊笼”喻官场。B.第一句为互文,主人客人下马后上船;第二句为借代,以“管弦”代音乐。C.借代,以“樯橹”代战船。D.借代,以“眉”代头。故选A。2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A.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没有)②师不必贤于弟子(贤能)

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非凡的智慧)④郯子之徒(徒弟)B.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察)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空)

③迷花倚石忽已暝(昏暗)④惟觉时之枕席(睡觉)C.①少无适俗韵(气质,情致)②作《师说》以贻之(遗留)

③却坐促弦弦转急(紧迫)④一尊还酹江月(以酒洒地,以示凭吊)D.①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光景,状况)②唤渠朝餐歇半霎(水渠)

③秧根未牢莳未匝(秧苗)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研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①错误。无:无论。句意: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②错误。贤:超过。句意: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③正确。句意: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④错误。徒:同类的人。句意:郯子那些人。B.①错误。参:检验。句意: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验省察自己。②错误。镂:雕刻。句意: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刻成功。③正确。句意:倚靠着岩石,迷恋缤纷的山花,天忽然昏黑了。④错误。觉:醒。句意: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C.①正确。句意: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情致。②错误。贻:赠送。句意:我做了《师说》来赠送给他。③错误。促:紧,迫。句意: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④正确。句意: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D.①正确。句意: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②错误。渠:他。句意:(农妇)呼唤他吃早饭,休息一会儿。③错误。莳:移栽,种植。句意:秧苗根部还不牢固,这块田里的秧苗还没有插拆完毕。④错误。通:全面。句意: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地学习了。故选C。2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博士,与今天的博士学位类似,又称“经学博士”,主要负责研究儒学经典。B.免丧,又称夺情,意指为国家放弃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