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谈古典诗歌的鉴赏为了加强文学教育,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人教版及各地自编初中语文教材都增加了很多诗歌作品。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不喜欢诗歌,文学趣味就低下。因为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一部好的小说或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看来,我们的文学教育确应由诗歌入手。教材的编排、中考对诗歌鉴赏的重视,就体现了这一点。众所周知,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在我国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优秀诗人像群星灿烂夺目,众多体裁、风格流派争奇斗艳,流传下来的诗作更是浩如烟海,下面就和大家谈谈如何鉴赏古典诗歌:一、了解古典诗歌的分类中国的古典诗歌,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体裁。初步了解不同的体裁及其特点,对于鉴赏古典诗歌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记忆,我们用图表的方式介绍中国的古典诗歌的不同体裁:四言:最早的诗体(《诗经》)古体诗五言:成熟于汉代(如李白《月下独酌》)七言:成熟于唐代(如白居易《琵琶行》)诗五言(如王维《鹿柴》)绝句七言(如贺之章《回乡偶书》)近体诗五言(如杜甫《春望》)古典律诗七言(如杜甫《登高》)诗歌排律小令(58字以内,如辛弃疾《西江月》)词(“诗余”、“长短句”)中调(59—90字,如李清照《一剪梅》)长调(91字以上,如柳永《雨霖铃》)小令(一支曲子,如《天净沙·秋思》)曲(“散曲”、“词余”、)套数(多支曲子,如《遍哨·高祖还乡》)二、知人论世。知人论世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上”,“上友”就是以古人为朋友。对古人的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需要了解古人,了解作者的经历、境遇、身世、性格、志趣、思想以及创作风格、文学素养等。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这就还需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这样才能看出作品的内容是否具有时代的特征,作品所流露的思想感情跟时代的变迁有怎样的联系,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跟当时的文学潮流有什么渊源。比如,阅读杜甫的诗,了解了杜甫曾有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了解了他的屡受排挤、饱经忧患的生活经历,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句诗寄予着怎样的悲苦和感慨;阅读李清照的词,了解了她早年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才能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样的诗句中读出作者开朗、活泼的个性及愉悦的心情;了解了她晚年遭受的国破、家亡、丧夫的苦难及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我们才能体会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样的词句中寄予着作者怎样的孤独和凄楚。
分析诗题,把握主旨。我们先来看下面两首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母。(公婆)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镜心:镜湖的湖心)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唐·张籍《酬朱庆余》如果不看题目,我们定会对两首诗的内容产生误解。待看清题目,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朱庆余在诗中是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表现自己考前期待与不安的心情,并征询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在诗中把朱庆余比作一位相貌既美、歌声又动听的采菱姑娘,赞许他才华出众,暗示他不必为考试担心。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诗歌的内容、主旨往往与诗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应予以重视。整体把握诗歌的意境鉴赏古典诗歌,还要注意把握作品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逸美好的农村生活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超脱尘世、淡泊宁静的心境;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描绘出饱经战乱的扬州荒凉、凄清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亡国之痛、“黍离之悲”。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诗的意境,我们要整体把握,不能只着眼于个别字、词、句。比如,只看“小桥流水人家”,你会觉得这是断肠人写的吗?只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你会觉得整首诗写的会是悲苦吗?其实,古人在诗中运用“情景交融”手法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阅读、鉴赏时予以分析、鉴别。注重品味语言古人在创作诗歌时,特别注重锤炼字句。贾岛“推敲”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也能从他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以及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这样的诗句中体会古人锤炼字句的用心良苦。基于此,我们读诗时要注重品味作品中含义深刻、隽永的字句,理解作者锤炼字句的技巧。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只一“别”字,就暗示了鹊和枝对明月都有着依依不舍的意味。宋祈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只着一“闹”字便写出了杏花的茂盛、鲜艳、富有生机,从而表现了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注意作者的不同风格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他们在创作中各有特色,这就形成作品的不同风格。李白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同是写孤独,李白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却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就表现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至于宋词的风格、流派,也有“婉约”“豪放”这样的说法。宋人的笔记里有这样的记载,苏轼有一次向一位善歌的人问起对自己与柳永词的不同看法,对方回答说:“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汗,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些话形象的说明了柳词和苏词的不同风格和特点。我们欣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要反复吟咏,用心玩味,领会它们风格上的差异。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形象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体外诊断仪器合作协议书
- 2024年食品质检员考试重要知识点
- 2024年宠物营养师考试的目标与试题答案
- 古代文学史女性角色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新入职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新)
- 2024年计算机基础经典题目解析及试题和答案
- 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满分必刷】
- 2025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5A
- 2024-2025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模拟题】
- 2024年常见食品质量问题答疑及试题及答案
- DLT 5285-2018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800mm以下)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
- 国内外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 叙事护理参考课件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 2023年安徽国控资本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社会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专题08 八年级下册易混易错总结-备战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
- 左心衰竭合并肺水肿的护理查房
- 医院劳务派遣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高中数学开放题赏析
- 非工伤人道主义赔偿协议(标准版)
- 中华民族的复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