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原理与技术 课件 第1章 天线的理论基础_第1页
天线原理与技术 课件 第1章 天线的理论基础_第2页
天线原理与技术 课件 第1章 天线的理论基础_第3页
天线原理与技术 课件 第1章 天线的理论基础_第4页
天线原理与技术 课件 第1章 天线的理论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天线的理论基础1.1电磁场方程及其解1.2电流元的场及其分析1.3对称振子的辐射场1.4电磁场的对偶原理1.5磁流元和小电流环的场

1.1电磁场方程及其解

电磁场方程是电磁场理论的核心,它描述了空间中场与场之间以及场与源之间相互关系的普遍规律。电磁场基本方程包括麦克斯韦方程、边界条件方程、电流连续性方程、媒质特性方程以及由它们推导出来的电磁场的矢量波动方程。

1.1.1麦克斯韦方程

麦克斯韦方程的数学表达形式包括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两种。

麦克斯韦方程的微分形式如下:

麦克斯韦方程的积分形式如下:

式中,E为电场强度矢量(单位为V/m),H为磁场强度矢量(单位为A/m),D为电感应强度矢量(单位为C/m2),B为磁感应强度矢量(单位为T),J为体电流密度矢量(单位为A/m3),ρ为体电荷密度(单位为C/m3),Q为电荷量(单位为C)。

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是时间t和空间坐标r的函数,若场源ρ(t)、J(t)随时间按正弦以角频率ω变化,则电场强度E(r,t)和磁场强度H(r,t)也随时间按正弦变化,这样的电磁场称为时谐场,可表示如下:

式中,矢量E(r)、H(r)仅是空间坐标的复量函数,称为复矢量。

麦克斯韦方程中,将对时间的微分因子用jω因子代替,并消去两边出现的时间因子(ejωt),各时变量都由相应的复矢量代替,可得到麦克斯韦方程的时谐形式:

其中,电流密度J由外加电流(源电流)J0和传导电流σE组成,即

对于均匀、线性、各向同性的媒质,复场量之间有以下本构关系:

将式(1.1.6)和式(1.1.7)代入式(1.1.5)中的第二式,可得

因此,给定媒质时麦克斯韦方程及电流连续性方程如下:

1.1.2边界条件方程

媒质特性参数在经过两种媒质(媒质1和媒质2)的分界面时会发生突变,因此会引起某些场分量的不连续,如图1.1.1(a)所示。媒质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可由麦克斯韦方程的积分形式导出,表示如下:

对于时谐场,一组充分的边界条件为

式中,下标t表示切向分量,Et和Ht分别为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切向分量。

若媒质1为理想导体,如图1.1.1(b)所示,在理想导体表面,电导率σ=∞,则边界条件为图1.1.1边界条件

1.1.3能量守恒方程——坡印廷定理

设空间有任一封闭面S,其所包围的体积为V,从麦克斯韦旋度方程出发,利用矢量公式

和散度定理

可以导出:

1.1.4波动方程

为了求解麦克斯韦方程,对式(1.1.10)的第一式和第二式取旋度,考虑到该式的第三式和第四式,利用矢量公式∇×(∇×A)=∇(∇·A)-∇2A和J=J0+σE,可以得到电磁场的矢量波动方程:

给定电流密度J0和电荷密度ρ,求解矢量波动方程便可得到麦克斯韦方程的解。

1.1.5麦克斯韦方程的解

1.直接法

直接求解矢量波动方程可得到电磁场的解,这就是所谓的直接法。但要指出,满足麦克斯韦方程的场量必然满足矢量波动方程,反之则并不成立。因此,通常是先求解一个场

量的矢量波动方程,再利用麦克斯韦方程求解第二个场量,这样得到的结果既满足波动方程,又满足麦克斯韦方程。

2.间接法

所谓间接法,就是指不直接求解麦克斯韦方程或场量的矢量波动方程,而是通过求解辅助函数以得到电磁场的解,因此也称为辅助函数法。通过引入磁矢位(矢量磁位)A和电

标位(标量电位)φ作为辅助函数,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的方法称为矢位法,它通过应用矢量恒等式引入辅助函数,从而简化求解。

图1.1.2场源J分布于有限区域V内

求得磁矢位A后,磁场强度H可由式(1.1.25)求出,电场强度E也可通过A求出,即

电场强度E也可应用麦克斯韦方程∇×H=J+jωεE通过磁场强度H求出。若天线的场点处为自由空间(无源区),即J=0,则可更简便地求出电场强度E:

1.2电流元的场及其分析

所谓电流元(也称电基本振子或电偶极子),是指一段载有高频电流的两端带有等值异号电荷的短导线,导线直径d≪l(l为导线长度),l≪λ(λ为电流元工作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线上电流沿轴线流动,沿线等幅同相,电荷与电流的关系满足连续性方程。

1.2.1电流元的场

设电流元位于坐标原点,轴线沿z

轴,长为l,如图1.2.1所示。作封闭面S包围电流元,由于S外无场源,因此亥姆霍兹积分的面积分项等于零。场点P(r,θ,φ)的矢位A(P)由式(1.1.34)计算。由于电流元为线电流,因此积分中J(r')dV可用I(z)dz=z^Idz代替。

图1.2.1电流元

电流元的复坡印廷矢量为

可见,电流元所辐射的实功率只有r方向,虚功率有r方向和θ方向。

1.2.2场的分析

根据式(1.2.4),电流元所产生的电场与磁场具有以下特性:

(1)电场包括Er和Eθ两个分量,磁场仅有Hφ分量,三个场分量相互垂直。

(2)电力线在含z轴的平面内,磁力线在垂直于z轴的平面内。

(3)电磁场的各分量均随r的增大而减小,而且不同的分量随r的增大而减小的速率不同。

1.近区

kr≪1的空间场区域称为近区。在近区内,由于kr-3≫kr-2≫kr-1,因此可忽略小项。又因为kr≪1,所以e-jkr≈1。将以上近似应用于式(1.2.4),得到近区场如下:

由式(1.2.8)可知电流元的近区场有如下特点:

(1)Er和Eθ与静电场问题中电偶极子的电场相似,而Hφ与恒定电流元的磁场相似,近区场又称为似稳场。

(2)电场相位滞后于磁场相位90°,因而坡印廷矢量是纯虚数,表示没有能量向外辐射。该区内能量的振荡占了绝对优势,这种似稳场又称感应场。

(3)近区场与r2、r3呈反比,因而随距离r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在距天线较远的地方,近区场衰减很快。

2.远区

kr≫1的空间场区域称为远区。此区域内,(kr)-3≪(kr)-2≪(kr)-1,电磁场主要由(kr)-1项决定,(kr)-2和(kr)-3项可忽略。由此可将式(1.2.4)化简为

其复坡印廷矢量为

3.中间区

在近区和远区之间的区域称为中间区。在该区内感应场和辐射场的大小量级相当,都不占绝对优势,场的结构相对复杂,见式(1.2.4)。

1.3对称振子的辐射场

对称振子可以看成是将终端开路的平行双导线(其间距为s)自终端长度l处弯折90°而成,假设弯折部分电流分布不变,如图1.3.1所示,则振子上的电流分布为正弦分布。振子与原传输线垂直,对称振子也称为双极天线或偶极天线,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线天线类型。

图1.3.1平行双导线和对称振子上的电流分布

1.3.1电流分布

假设对称振子天线两臂的电流分布为正弦分布:

其中,Im为振子上波腹点的电流幅度;β为振子上电流的相移常数,如不计入衰减,则β≈k=2π/λ。

根据式(1.3.1),不同臂长对称振子上的电流分布如图1.3.2所示。

图1.3.2不同臂长对称振子的电流分布

当振子直径远小于其长度时,天线上的电流分布可以用正弦曲线良好近似。然而,在全波振子的电流分布中,电流的波节点在天线的输入端,天线输入电流的误差很大,因而计算的天线输入阻抗的误差很大,必须对正弦近似做适当修正。引起误差的原因在于:传输线是能量的传输系统,而天线是辐射系统。图1.3.3所示为传输线和对称振子的等效电路,在传输线上沿线的分布参数是均匀的,而对称振子上对应小单元之间的分布参数是不均匀的。

图1.3.3传输线和对称振子的等效电路

1.3.2辐射场

如图1.3.4所示,将臂长为l的对称振子沿z轴放置。将整个对称振子看成是由无穷多个首尾相接的电流元组成的,则空间中任一点的场为这些基本振子辐射场的叠加。通过对电基本振子所产生的场在对称振子长度上进行积分,可得到对称振子在空间的辐射场。图1.3.4沿z轴放置的对称振子

综上,振子的辐射电场强度为

辐射磁场强度为

对称振子辐射场的等相位面是以振子中心为球心的球面,即r

=常数。对称振子辐射的是球面波,相位中心在坐标原点(即对称振子的几何中心)。

1.4电磁场的对偶原理

1.4.1磁流与磁荷如图1.4.1(a)所示,电基本振子的表面电流密度可以根据边界条件求得,设振子电流为I,振子的截面周长为L。

与之对应,我们来研究载电流螺线管附近的场分布,如图1.4.1(b)所示。如果螺距充分小,螺线管上每一匝线圈都可用具有同样强度的电流代替。也就是说,螺线管也可以等效为一个基本表面F,在F上存在着电场的切向分量Et,方向如图中所示,F上磁场的切向分量为零。

图1.4.1电基本振子与磁基本振子的对比

对比上述两种情况,载电流细螺线管的电场对应于电基本振子的磁场,螺线管的磁场对应于电基本振子的电场,前两者方向相反,后两者方向相同。对于电基本振子来说,内部有传导电流I,两端有自由电荷+q和-q,电流、电荷交变时产生交变电磁场,相应地产生位移电流,位移电流密度Jem=∂D/∂t。对于载交变电流的细螺线管来说,在其外部产生电磁场,磁场的交变产生位移磁流,位移磁流密度

Jmem

=∂B/∂t。

1.4.2对偶关系

自然界并不存在任何单独的磁流及磁荷,因此麦克斯韦方程在形式上是不对称的。但人们在研究某些电磁场问题的过程中,引入假想的磁流及磁荷作为等效源,得到对称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使问题便于处理。引入假想的磁流Jm和磁荷ρm后所得的对称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如下:

根据线性媒质中的电磁场叠加定理,电流、电荷和磁流、磁荷共同产生的场E和H可以分解为当电流、电荷单独存在时产生的场Ee、He和当磁流、磁荷单独存在时产生的场

Em、Hm之和,即总场为

当qm=0,Jm=0且q≠0,J≠0时,空间场只有电流和电荷产生的场Ee、He,其满足的麦克斯韦方程式(1.4.1)变为

当q=0,J=0且qm≠0,Jm≠0时,空间场只有磁流和磁荷产生的场Em、Hm,其满足的麦克斯韦方程式(1.4.1)变为

比较式(1.4.3)和式(1.4.4)所示的两组方程组,可以看出,二者在数学形式上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解也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所以,可由一种场源(电流源)下电磁问题的解导出另一种场源(磁流源)下对应电磁问题的解,这就是对偶原理。在对偶方程中占据同样位置的量为对偶量。表1.4.1列出了电流源和磁流源的一组对偶量,按对偶量互换,可将一种场源的方程换为另一种场源的方程。

根据对偶原理,由电流、电荷产生的场的边界条件可得到由磁流、磁荷产生的场的边界条件。电流、电荷产生的场的边界条件为

对偶量进行替换后,可得磁流、磁荷产生的场满足的边界条件为

若空间总场为电流、电荷和磁流、磁荷共同产生的,则空间的总场为

由式(1.4.5)和式(1.4.6)可得总场满足的边界条件为

这些式中,Js为面电流密度,Jms为面磁流密度,ρs为面电荷密度,ρms为面磁荷密度。

当电流源和磁流源共存时,空间总场的计算公式为

1.5磁流元和小电流环的场

1.5.1磁流元的场磁流元是一段长度为l(远小于波长)、沿线磁流强度为Im的直线磁流,沿z轴放置于坐标原点,如图1.5.1所示。

图1.5.1磁流元

根据对偶原理,由长度为l、沿线电流强度为I的直线电流元在空间产生的电磁场(如式(1.2.4)所示),对偶得到该磁流元的空间电磁场为

该磁流元的远区辐射场为

此结果与电流元的远区辐射场结果形成对偶。

磁流元的复坡印廷矢量为

可见磁流元有沿r方向辐射的实功率,以及沿r方向和θ方向的虚功率。在远区,其在r方向的实功率通量密度为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