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汇报课教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汇报课教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汇报课教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汇报课教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4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汇报课教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语文下册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汇报课教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整本书阅读汇报课

CULTURECHINA

《水浒传》核心是“替天行道"和“忠义”,所以《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即梁山好汉对皇帝和朝廷的忠诚,对宋江的忠心,对兄弟们的忠贞。

水浒传之要义

仪态:眼如丹凤、眉似卧蚕、

滴溜溜两耳垂珠

事迹:义释晁盖、怒杀阎婆惜、

发配江州、梁山聚义

性格:为人仗义、善于用人、

但总想招安

水浒人物猜一猜

宋江

卢俊义

仪态: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

事迹:逼上梁山、活捉史文恭、南征北战、

性格:慷慨仗义,身手不凡

水浒人物猜一猜

仪态: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

事迹:景阳冈打虎、怒杀潘金莲、勇斗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性格:一身虎胆、武艺高强、嫉恶如仇、行侠仗义

武松

水浒人物猜一猜

仪态:眉清目秀,面白须长

事迹: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

性格:文韬武略,足智多谋

水浒人物猜一猜

吴用

仪态:面圆身大、鼻直口方、

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事迹: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

大闹野猪林、大闹五台山

性格:粗犷豪放、行侠仗义、

嫉恶如仇、粗中有细

水浒人物猜一猜

鲁智深

林冲

仪态:举止得体、风度翩翩

事迹: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

风雪山神庙、水寨大火并

性格:逆来顺受、一身正气

水浒人物猜一猜

李逵

仪态: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

事迹:真假李逵、江州劫法场、

沂岭杀四虎、斧劈罗真人

性格:嫉恶如仇、侠肝义胆、

脾气火爆、直爽率真

水浒人物猜一猜

水浒情节忆一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于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qù),都软倒了。那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交过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好了,叫声:“聒(guō)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

《吴用智取生辰纲》

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一个情节?

水浒情节忆一忆

在山神庙里刚坐下,没喝上几口酒,便听见草料场那边必必剥剥地爆响。他从门缝中朝外一看,只见火焰冲天,草料场燃起了大火。他提了花枪,正待开门去救火,却听得有人说话:“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会干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这段出自哪个故事情节?

宋江写罢,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浔阳楼宋江题反诗》

这段出自哪个故事情节?

水浒情节忆一忆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这段出自哪个故事情节?

鲁智深与众泼皮喝酒,吃到半酣,只听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喳喳叫个不停,吵得人心烦。泼皮们嫌不吉利,要搬梯子上树去拆掉老鸦窝。鲁智深跟着他们来到树下,他打量了一下那棵绿柳树,把衣服一脱,弯下腰去,两手抱紧树干,腰一挺,将那株绿杨树连根拔起。

水浒情节忆一忆

水浒回目填一填

史太郎夜走华阴县()拳打镇关西

()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梁山泊()落草汴京城()卖刀

没遮拦夜赶()船火儿夜闹浔阳江

()双用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鲁提辖

林教头

林冲

杨志

及时雨

吴学究

水浒英雄说一说评

《水浒传》中108位好汉,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真可谓是“千人千面”,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水浒英雄。请仿照以下事例,描绘自己心中的水浒英雄谱。

宋江,人称“及时雨”。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晁盖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挟,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被迫上梁山。后宋江做了梁山泊的首领,受招安后,被宋徽宗封为武德大人,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最后被高俅毒酒害死。

名号

经历

典型事件

1.在《水浒传》中,吴用是智慧的化身,其足智多谋堪比诸葛亮,与诸葛亮相比,他又有哪些不同?

水浒人物辩一辩

2.在《水浒传》中,宋江是争议最大的人物,你认为宋江是英雄还是奸雄?请结合其主要事迹进行说明。

3.有人认为李逵单纯忠诚,有人觉得他鲁莽野蛮,对于李逵,你觉得应该表扬还是批评?

1.在《水浒传》中,吴用是智慧的化身,其足智多谋堪比诸葛亮,与诸葛亮相比,他又有哪些不同?

水浒人物辩一辩

人物相同不同

吴用

诸葛亮

1.满腹经纶、足智多谋

2.忠诚为主

3.遇事沉着冷静

1.长远的大局观

2.谋略思维的差距

“‘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现代文学家鲁迅

水浒故事评一评

《水浒传》是“中国生活伟大的社会文献”。

——美国作家赛珍珠

《水浒传》“记录了那个遥远年代人的基本生存状态"。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

(1)结合梁山泊聚义的过程和结局,你认为梁山泊聚义是真正的农民起义吗?

水浒故事评一评

(2)《水浒传》里有一些英雄滥杀无辜的描写,如武松“血溅鸳鸯楼”之后滥杀张督监家人,李逵劫法场之后滥杀围观的百姓,对此该如何评价?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CULTURECHINA

——整本书阅读汇报课

谢谢

()

水浒故事,百读不厌

——《水浒传》汇报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回顾阅读过程,外化阅读成果。

2.延伸阅读经验,激发学生阅读的持久动力。

教学过程:

导课。

《水浒传》核心是“替天行道"和“忠义”所以《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即梁山好汉对皇帝和朝廷的忠诚,对宋江的忠心,

对兄弟们的忠贞。

这段时间阅读了《水浒传》,在阅读过程中重点研究了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体验了小说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进行交流。

二、知识冲浪。

1.水浒人物猜一猜

出示人物的仪态、事迹、性格等文字,学生根据文字猜一猜,描述的是水泊梁山中的哪一位好汉。

2.水浒情节忆一忆

出示书中的故事片段,学生根据片段内容说情节。

3.水浒回目填一填

出示书中目录,学生根据阅读情况将目录补充完整。

三、点评人物。

《水浒传》中108位好汉,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真可谓是“千人千面”,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水浒英雄。请仿照以下事例,描绘自己心中的水浒英雄谱。

示例:宋江,人称“及时雨”。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晁盖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挟,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被迫上梁山。后宋江做了梁山泊的首领,受招安后,被宋微宗封为武德大人,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最后被高俅毒酒害死。

学生用便利贴写上自己的点评,并贴在黑板上。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四、辩一辩。

在当前的《水浒传》研究中,对于作品主题思想的判断,对于主要人物的评价,是存在很多争议的。你对下面的哪一个问题最感兴趣?认真思考这一问题,把你的思考写进日记里。

出示问题:

1.在《水浒传》中,吴用是智慧的化身,其足智多谋堪比诸葛亮,但是,与诸葛亮相比,他又有哪些不同?

2.在《水浒传》中,宋江是争议最大的人物,你认为宋江是英雄还是奸雄?请结合其主要事迹进行说明。

3.有人认为李逵单纯忠诚,有人觉得他鲁莽野蛮,对于李逵,你觉得应该表扬还是批评?

以问题1为例:

《我眼中的吴用与诸葛亮》

诸葛亮和吴用,分别代表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最为经典的谋士形象。无论是在外形上、气质上,以及他们的部分人生经历,都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

第一,满腹经纶、足智多谋。吴用从智取生辰纲开始,直到上了梁山成为军师,一直都扮演着出谋划策的角色,是宋江的左膀右臂,多次在梁山危难之际,及时地想出计策,使事情转危为安。诸葛亮未出草庐就知天下三分,草船借箭,智唱空城计,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等经典的故事,足见他过人的智慧谋略。

第二,忠诚为主.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追随后,赤壁大战助刘备三分天下,白帝城托孤,五月渡泸,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诸葛亮的一生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刘备忠心耿耿,至死不渝。再看吴用,自从和宋江相识之后,两人的关系一直就很好,一直为宋江实现他的雄心抱负建言献策,后来宋江被朝廷御赐毒酒给杀害后,吴用也三尺白绫,随宋江去了,还葬在了宋江坟墓旁边。

第三,遇事沉着冷静。朝廷大军屡次围剿梁山,吴用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再看诸葛亮,司马懿兵临城下,诸葛亮焚香抚琴,一场空城计退敌解围。因此这两个人都有遇大事冷静的心态。

那么,他们身上的最大不同之处,又在哪里呢?

第一,长远的大局观。吴用只是乡野的一个教书先生,虽然饱读诗书,但有学识,没见识,缺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阅历,结交的人也都是一些村野莽夫,所以吴用只能用些小计谋解决以下眼前的问题,想不到一个事情长远的未来。比如智取生辰纲之后,他想不到事情会败露,官府会追查他,也想不到不靠谱的的白日鼠白胜会走漏消息,顾前不顾后,缺乏大局意识,对事情没有系统的规划。

反观诸葛亮,他一边博览群书,一边云游四方,饱尝人情冷暖,丰富人生阅历,结交天下豪杰,徐庶、司马徽、崔周平、石广元等都是他的朋友,就连诸葛亮的老丈人都是学识渊博的隐士黄承彦。结交的人,见识的事,让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形成了他一定高度的大局观。因此,吴用和诸葛亮在这点上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第二,谋略思维的差距。吴用虽然足智多谋,但他用的多是小巧之道,是雕虫小技,有时候还要靠坑蒙拐骗,靠一些卑鄙的手段取胜,比如智赚卢俊义,假扮算命先生,凭三寸不烂之舌,搞得卢俊义家破人亡,实在算不上什么大谋略。再看诸葛亮,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火烧赤壁等,何等地机智豁达、足智多谋,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

五、回扣主题。

1.出示现代文学家鲁迅、美国作家赛珍珠、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对《水浒传》的不同评价:

现代文学家鲁迅:“‘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