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技术面临挑战与机遇_第1页
光伏技术面临挑战与机遇_第2页
光伏技术面临挑战与机遇_第3页
光伏技术面临挑战与机遇_第4页
光伏技术面临挑战与机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伏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辉shenhui1956@163.com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主要内容光伏技术研究课题光伏产业技术发展光伏技术综合评价光伏技术的环境问题光伏技术经济问题光伏技术社会效益光伏技术前景展望

光伏技术研究课题

新型太阳电池技术背景:1954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实用化晶体硅太阳电池以来,经过近60年的研究发展,光伏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发电方式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美国、日本、德国等都投入巨资加大研发力度和产业化推进进程。从以硅片为衬底的第一类晶体硅电池,到以薄膜技术为主的第二类薄膜太阳电池,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主要是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与低的生产成本,最终能够将这种技术作为一种最实用发电技术推向规模化应用,以有效应对全球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现状:就原理、技术与材料而言,晶体硅电池,还是薄膜电池都属于同一代,它们将长期共同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两者之间不存在势不两立的矛盾。事实上,各种太阳电池各有特点,各有特定适合的市场,每种都有发展的空间。在太阳电池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多个研究机构一直在追求最高的转换效率,对多种材料、多种技术都进行了探索。表1展示了至今为止的各类电池的实验室与商业化产品的世界记录。然而,决定太阳电池能否推广的指标不仅是效率,而且在某种情况下,生产成本显得更为重要。至今为止,市场主流以晶体硅电池为主,薄膜电池为辅,预计这种状况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改变。这两种电池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效率不是很高(特定市场使用的砷化镓电池除外),因此促使人们从根本的变革考虑,即基于原理、技术突破,开展新一代即新型太阳电池研究与开发。表1a展示了至今为止的各类电池的世界记录(实验室*)

表1b展示了至今为止的各类电池的世界记录(企业产品**)

新型太阳电池技术新型电池的最大特点就是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其效率能够达到30%甚至更高。目前在现有硅电池或薄膜电池技术基础上,基于丰富的原料,在原理、技术上有所突破,先后出现多种太阳电池新概念与新技术,有可能成为新型太阳电池的主要有:多结太阳电池(multi-junctionsolarcells)晶体硅单结太阳电池的理论效率不超过30%。因此要获得更高的效率,由多个p-n结堆叠构成的多结太阳电池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发方向。多结太阳电池,顾名思义,就是一片太阳电池包含2个或者更多个半导体p-n结,不同p-n结吸收不同频率范围的光波,即光谱分割利用,使得太阳辐射在整个光谱范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从而达到提高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的目的。一般来说,具有3-5个p-n结的多结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就可以达到40-50%甚至更高,但实际上不管是从材料选择、带隙匹配及制造工艺等方面来看,都存在很大的难度。而且p-n结过多,不仅成本上升,也将会导致不同p-n结之间的输出电流难以匹配,最后反而降低效率。新型太阳电池技术如果将晶体硅作为底部电池,在其上构建一个带隙为约1.8eV的上部电池,就可形成双结电池,效率可以达到42%;而将晶体硅作为底部电池,带隙为2.0eV和1.5eV的分别作为上部和中部电池,则效率可以就可达到47%。显然,如果2到3个p-n结的太阳电池的效率能够达到40%-50%,这对于高效太阳电池的产业化开发,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是极为有利的。在多结太阳电池中,不同p-n结的排列顺序取决于半导体材料带隙的大小,简单地来说,对应于光谱的蓝、绿、黄、红及红外等波段,带隙最宽的一层要在最上面,用来吸收能量高的的波段,如蓝、绿波段,之后就按带隙减少的顺序排列,最下面的一层吸收能量低的波段,例如红及红外波段(图1)。这样排列的依据是,能量高的光子穿透能力差,而能量低的光子穿透能力强。

图13个p-n结太阳电池的光谱分割利用原理图

新型太阳电池技术目前多结太阳电池的造价比较昂贵,除去材料因素,其最大的原因是目前的制备手段仅限于分子束外延(MBE)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对设备的要求高,而且生产效率低。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与技术不断进步,相信其生产成本会有较大的下降。现在的多结太阳电池基本上是以化合物半导体为主,所用原料极为稀少,不可能支撑大规模生产与应用,这类电池主要应用于地面聚光光伏系统。因此,从推广应用来看,必须加强开发以硅为主或者能够大规模应用的某些新材料为主的多结太阳电池技术,才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目前来看,采用III-V族化合物如砷化镓为基础制备多叠层电池可以达到很高的效率,但是这类半导体原料不足,而且造价太高,主要用于太空技术或地面高倍聚光,不适合地面规模化推广。新型太阳电池技术量子点(quantumdot)技术量子点技术是基于一种在纳米尺寸下的材料的特殊性能。由于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因此量子点拥有大块材料所缺少的光量子性质。量子点技术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材料的能带结构可调,即太阳电池所吸收的的波段是可以调节的。一般来说,半导体的带隙宽,所吸收的光子的截止能量就高,对应的输出电压也高。如果带隙窄,所吸收的光子截止能量就小,对应的输出电压就低。因此,把不同尺寸的量子点组合在一起,就可能组合最佳的带隙匹配,以使电池获得最大的转换效率(图2)。与传统的结晶态半导体相比,量子点可以被制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如平面的、三维的。此外,量子点技术比较容易和有机聚合物、染料或者多孔薄膜材料结合。通过溶胶-凝胶的方法,还可以把量子点材料沉积在塑料、玻璃、金属之类的廉价衬底上而形成p-n结。新型太阳电池技术图2不同尺寸量子点构成的高效太阳电池新型太阳电池技术热载流子太阳电池(hotcarriersolarcells)一般来说,1个光子激发1对电子-空穴之后,光子的多余能量将赋予载流子较高的热能。这些载流子发生碰撞并不造成能量损失,而是导致能量在载流子(电子、空穴)之间重新分配。此后载流子才与晶格发生碰撞,将把能量传给晶格。但在光照之后,如果电子和空穴不能被有效分离到正、负极,它们就会重新复合。对于热载流子电池,必须在电子和空穴冷却之前,将它们收集到正、负极。为此,采用超晶格结构作为吸收层可以延缓载流子冷却,这样就可以增加光的吸收层的厚度,从而提高对光的吸收。从理论上看,热载流子电池可以达到多层堆叠的电池相同的转换效率,但目前在材料的制备方法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热载流子还有另外一种应用方法。要提高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必须将光能尽可能多的激发电子-空穴对,而避免其转化成热能白白浪费掉。如果一个高能量光子电离出一对电子-空穴对并使它们成为具有多余能量的“热载流子”,而这个热载流子具有的多余能量仍高于激发一对电子-空穴对所需要的能量,那么这个热载流子就完全有可能通过声子把多余的能量用来产生第二对甚至第三对电子-空穴对,这样对提高太阳电池效率无疑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新型太阳电池技术多年来,以上3种太阳电池的研究相对比较广泛和深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对这类新型太阳电池做过较多的创造性的发展。此外,美国、德国及日本等多个研发机构始终将新型太阳电池的研发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我国在最近几年多个大学和中科院的多个研究所,都开始将新一代太阳电池的发展作为重要的科研项目在推进。当然,新一代太阳电池的研究的成果还有很多种,如中间带隙太阳电池、光谱频率转换技术以及高效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但由于这些仅处于理论阶段,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事实上,与许多新技术发展类似,太阳电池进步的最核心、最主要的难题还是新材料研制或材料制备新工艺开发等,许多技术进步都直接与新材料有关。相信通过新概念、新原理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突破,各类适应市场需求的太阳电池技术都有发展空间,如选择性发射极电池、双面受光太阳电池、EWT、MWT、背面电极、HIT太阳电池及彩色太阳电池等。不久将来,能在地面上规模化应用的30%左右的转换效率的高效电池有可能会问世。

光伏产业技术发展目前规模化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生产的最高水平已经实现的转换效率在20%以上,而规模化生产的薄膜太阳电池效率的最高水平达到了10%以上。从光伏技术近期需要和发展来看,就目前太阳电池的技术水平还有许多值得提升与改善的空间。太阳电池的技术进步所涉及的面很广,从相关材料、生产工艺到装备,都有需要进一步解决或提升的若干问题。但从规模化生产与推广应用考虑,除了效率与成本问题,也要适应市场的各种需求,以下就光伏技术值得关注的重点发展方向和领域进行简单说明:晶体生长和切片技术进展多晶硅材料生产厂家大多数采用西门子工艺制备(75%,2013),采用流化床反应器(FBR,Fluidizedbedreactor)方法呈上升趋势(15%,2013),预计两年内流化床反应器方法将上升到20%[10]。硅材料铸锭技术也在持续发展,目前主流多晶硅锭重量为600kg左右,随着铸锭技术的发展,1000kg以及超过1000kg将可能在5-10年内成为主流产品。光伏产业技术发展在切片技术方面,采用砂浆(slurry)切割是目前的主流技术,切割损失约为150µm/每硅片,但是金刚线切割技术将由于成本优势在未来数年内迅速推广(切割损失目前为140µm),特别是对单晶硅电池。根据预测,到2015年采用金刚线切割的硅片成本约为2012年成本的55%,产能也比砂浆法高出30%以上。伴随着切片技术的发展,硅片厚度也将继续下降,目前太阳电池的厚度约为170µm,预计2年内主流产品厚度将下降10µm。在硅片类型方面,目前主流的产品为p型硼掺杂单晶硅片与p型硼掺杂多晶硅片。类单晶硅(quasi-monoc-Si)多晶硅片技术还存在争议,但目前看来在整个硅锭上良率存在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高效多晶硅片(HP,highperformance)在近年内发展迅猛,很有可能在未来占领主流市场。而对于单晶硅片,光致衰减效应(light-induceddegradation)将对高效电池造成重大的影响,这对超过20%高效电池而言将是巨大的挑战,目前业界前景较为明朗的是采用n型磷掺杂硅片,但是也不排除采用低成本的p型FZ硅片的可能。

光伏产业技术发展效率>20%的高效晶体硅电池目前常规工艺单晶硅电池效率可以达到19%左右,多晶硅电池效率达到17%左右。通过选择性发射极一般可以将电池效率提高0.3-0.5%左右、采用均匀高方阻发射极约可将效率提高0.2-0.3%左右;金属贯孔的MWT电池具有减少前表面遮光的优势,目前在量产上德国厂商Bosch、中国阿特斯以及英利均达到19.4-19.8%水平。超过20%效率采用背面钝化技术是必需的,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所与光伏厂商均投入巨大在背面钝化技术上,目前背面钝化电池效率约为19.8-20%之间,其中德国的SchottSolar公司遥遥领先,在试验线上达到了21.3%以及306W的60片电池组件世界纪录。光伏产业技术发展背钝化技术也可与多种其他结构,如与MWT技术结合,德国Fraunhofer-ISE达到了20.2%-20.3%。而采用全背电极(IBC)、晶体硅-非晶硅异质结(HIT)两种技术,可以实现22-24%的转换效率。但这两类电池对硅片有特殊要求,主要要求必须是n型硅片,而且对硅片的少子寿命要求很高(1000µs甚至更高)。从近期发展来看,发展高效低成本(20%以上效率,组件价格3-4元每瓦)晶体硅太阳电池是最重要、最迫切的课题,可以加快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目标,这对于大规模推广光伏技术是非常关键和具有重要价值的。光伏产业技术发展双面受光晶体硅电池随着硅片厚度变小,常规全铝背场导致的电池翘曲将越来越严重,只有通过局部背场(LBSF,localbacksurfacefield),或者全硼背场才能解决。因此建立先进的硼扩散工艺尤为重要,同时通过硼背场可以实现太阳电池两面受光,提高太阳电池单位面积的发电量,也可以给太阳电池的安装朝向带来更多的选择,这尤其利于BIPV的推广。目前这类产品只有在日本实现小规模产业化。我国是建筑业迅速发展的大国,发展BIPV技术对于我国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光伏产业技术发展具有装饰效果的彩色电池在过去,晶体硅太阳电池一般是黑色,而现在由于多采用氮化硅作为减反射、钝化薄膜,晶体硅电池多为深蓝色,这对于与光伏建筑集成(BIPV)显得有些单调,通过采用氧化硅、氮化硅、氧化铝等多种薄膜组合,可以实现彩色电池。中山大学在这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通过磁控溅射、真空蒸镀等技术,在不影响效率的情况下,研制了多种彩色电池(紫、黄、绿加上原有的蓝色)生产(图3),这可以加强太阳电池的装饰性功能,同时也拓展太阳电池的应用范围和提升应用品位。图3156mm×156mm多晶硅彩色电池图4光伏建筑组件可以作为窗户,既可透光又可以发电光伏产业技术发展高效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的封装技术对充分利用太阳电池的效率起着关键性作用。研究课题主要围绕着降低组件的电阻损失,增强组件的陷光性能和组件内部电池匹配性等问题。由于封装技术的差异,目前,主流的多晶硅组件功率介于250W至270W(含60片电池)之间。封装材料包括玻璃、EVA,背板,接线盒,边框,灌封胶等。选择高性能的材料可以有效提高传统光伏组件的功率,同时降低PID(potentialinduceddegradation)的影响。此外,新型的封装方式也引起行业的关注。如加拿大Day4TM提出的采用其独特的Day4TM

电极来连接组件中的各太阳电池单元,可以降低组件的串阻损失。同时,用于Day4TM技术的太阳电池无需前表面主栅线,故可降低遮光损失,提高开路电压。光伏产业技术发展美国EmanuelM.Sachs的团队介绍了具有陷光性能的焊带。借助EVA,玻璃之间的反射,照射到焊带上80%的光线可以重新被太阳电池利用,组件功率可相对提高2%。德国Konstanz大学介绍了多主栅太阳电池的封装技术,太阳电池前表面采用15根主栅,通过协调光学和电学性能,使得组件的绝对效率提高0.33%。随着组件封装技术的进步,可以更高效地利用太阳电池产生电能。光伏产业技术发展建筑型光伏组件太阳电池与建筑材料如砖瓦、玻璃结合,可以作为发电器件,即具有建筑功能的太阳电池组件可以作为新型建筑构件(图4),既具有发电功能,同时也可作为功能性建筑构建使用。日本、德国等国家最早推动建筑构件光伏组件的发展,如光伏瓦、光伏幕墙以至于整个光伏集成屋顶,但是西方建筑业发展停滞不前,我国建筑行业在未来20年仍有高速发展态势,因此我国可以结合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发展需求,有计划发展光伏建筑构件设计、产品研发、高档光伏建筑,及在装潢类光伏建筑材料方面有所布局,这会提升建筑材料产业,并衍生出多种功能性建筑构件产品,以至于直接推动太阳能建筑、零能建筑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光伏产业技术发展先进薄膜电池材料与装备最近几年,CIGS、CdTe薄膜太阳电池也是世界各国重点开发的光伏技术。这类电池所需要的重要材料如铟、硒、碲、镉等资源在我国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储备,这类电池性能稳定,厚度小,理论效率高,适度发展这类电池能够满足一些特殊领域的需求。此外,柔性薄膜电池发展是这类电池发展的最重要特色之一,柔性太阳电池也一直是太阳电池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可以利用塑料、金属等柔性片材作为电池的衬底材料,这也是薄膜太阳电池的发展优势,由于轻便、稳定、可折叠等一系列特点,这类电池在军事、航天、建筑、旅游等行业都有很好的市场发展空间。这类电池主要发展依赖于薄膜技术、纳米技术的进步。目前许多先进的薄膜材料,如TCO、氧化铝薄膜都在太阳电池中有重要应用。但是薄膜电池的生产装备多涉及高真空设备与精密制造技术,因此,薄膜电池的生产成本很大一部分分摊在生产设备的折旧上。显而易见,我国发展薄膜光伏电池制造装备也非常重要,单纯依赖进口不利于我国薄膜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光伏产业技术发展太阳电池生产装备和测试仪器通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晶体硅电池生产装备方面有了的很大进步与发展。我国已经拥有制造传统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整线设备的能力。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晶体硅电池将一直是作为光伏电站的主流产品。继续提高晶体硅电池效率与降低成本仍是不会停止的工作。因此,发展先进的生产装备,如激光扩散、激光烧结、喷墨打印电极技术、超薄硅片电池、太阳电池缺陷修复技术与装备等,都是需要高度关注与继续攻关的。光伏产业技术发展至今为止,在光伏器件,如硅片、电池、组件的电学、光学性能检测仪器、太阳电池缺陷快速检测技术以及光伏系统检测、监控与诊断手段与仪器等多方面,与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太阳模拟器标准光源、太阳电池性能测试、光谱响应测试等,从测量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仍需要继续提高。尽管我国已经是晶体硅电池的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是我们在标准电池,电池测试标准等方面还没有话语权,具有国际公认与权威的测试机构主要分布在美国、德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太阳电池世界记录测试与认定方面我们还没有发言权。光伏产业技术发展光伏逆变器与系统技术除了光伏组件之外,光伏逆变器也是光伏电站的核心部件之一。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各种逆变器,如微型逆变器、家用小型光伏逆变器、中型250-500kW光伏逆变器、大型MW级光伏逆变器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在关键电力电子元器件(如IGBT等)设计、制造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一些重要器件还要赖于进口。此外,光伏电站离不开数据传输技术、系统快速诊断及实时监控技术等,这对于我国光伏技术健康、稳定发展非常重要,我国必须加快相关电力电子器件、智能电网以及微电网的研究与发展步伐,只有这样,我国的光伏电站才能真正在电力供应和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光伏技术综合评价

太阳电池的生产成本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发电方式,应该要符合电力供应的基本要求,即安全、可靠、价廉、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来说,对光伏发电技术的综合评价除了技术先进性和转换效率之外,生产成本,环境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就太阳电池的效率与成本来说,这两者往往是矛盾的,互相牵制的。一般情况下,效率高,生产成本必然下不来。而对于光伏技术的关键问题是,由于是提供电力需求,那么社会对于光伏技术的最终要求,就是发电成本必须要与常规能源相仿甚至更低!这是光伏技术最终能够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最早对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生产成本进行报道的是MartinA.Green教授,他在1982年在一本太阳电池专著中从能源回收期来详细考察了晶体硅电池的整个制造过程,即从冶金硅到光伏组件的耗能。详细的分析结果汇总在以下表格里(表2)。

表21982年晶体硅电池能量回收期估算

(沈辉整理自MartinA.Green

《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技术和系统应用》75-76页)

光伏技术综合评价

上面的结果表明,在上世界八十年代,太阳电池除了特殊用途,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但是,当时

MartinA.Green认为,通过技术进步,晶体硅太阳电池的能量回收期可以缩短到1年。我国最早对光伏发电经济性进行分析的是河北工业大学的任丙炎教授,在2009年,他在中国电子学会半导体材料专业委员会做作的报告《光伏产业发展的科技动态与展望》中给出了太阳电池发电的成本测算(表3)。

表3在2009年任丙炎对光伏发电经济分析结果

(沈辉整理自任丙炎报告)

光伏技术综合评价

若多晶硅的价格降为$35/kg,硅片的厚度降低到160μm,那么,1kW电池安装总成本/1kW电池20年的发电量:¥17170/kW÷30000kWh/kW=0.572元/kWh。而目前,多晶硅的价格已经在20美元以下,晶体硅电池与组件的效率又在增加,同时生产能耗也有所降低,实际上晶体硅电池的能量回收期已经小于2年,非晶硅电池能量回收期小于1年。图5是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底硅材料、多晶硅片、多晶电池以及多晶组件的价格下降情况。除了世界经济不景气和美国、欧洲双反造成的光伏产品滞销的影响,光伏产品价格可以被市场接受是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了。此外,光伏发电的另一个重要部件–逆变器的价格也在明显降低,因此,光伏发电正在展现强大的市场发展能力,光伏平价上网已经是为期不远了。

图5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硅材料、

多晶硅片、多晶电池以及多晶组件的价格走势

光伏技术综合评价

图6是2000、2010与2013年的10MW、500kW、3kW光伏系统各部分占比及系统总成本。通过9个饼图的横纵比较,可见光伏系统的规模越大,每瓦发电能力的成本越低;组件占系统成本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光伏系统的总成本快速下降。2013年的3个不同规模的系统成本皆降至2000年对应成本的15%以下,2010年对应成本的40%以下。成本的快速下降对光伏系统的推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以前由于高成本,在使用年限内无法收回经济投入,但现在情况逆转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系统可开始实现盈利,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图62000、2010与2013年的

10MW、500kW、3kW光伏系统各部分占比及总成本

光伏技术的环境问题

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运行时既不直接消耗资源,同时又不释放污染物、废料,也不产生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环境,也不会有废渣的堆放、废水排放等问题,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光伏发电每年可以减少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污染气体SO2、NxOy等的排放。此外还可节约用水,减少相应的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由此可见,光伏发电系统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晶体硅电池在制造过程,主要原料就是硅,硅是无毒元素,可以回收、循环利用。确实在多晶硅生产过程、太阳电池生产过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有废水、废气甚至危险化学液体、气体的产生,但这类似于半导体器件的生产,都有严格的操作流程、技术标准、成熟技术和管理制度,任何有害液体与气体都会得到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光伏器件的其它任何制造过程的污染,从技术都是可以很好解决的。

光伏技术的环境问题

最重要的是光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没有任何高温过程,没有燃烧,没有任何化学反应,没有噪声等,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发电技术。一般光伏组件的安装场地可以选择屋顶,也可选用不能用于农耕的地面,不会占用农田,更不会对地质结构造成严重破坏等。在光伏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除了技术发展方向有很多的选择和争论外,还有来自各方面对光伏技术发展的质疑。实际上,任何企业不管是生产什么产品,如果不遵守公共道德和行业职业规范,都可能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就对晶体硅电池来说,每瓦电池的能耗在2年之内就可回收,这是其它任何发电技术不能够相提并论的。因此光伏技术不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还有人认为,晶体硅电池技术完全成熟,没有必要再继续研究。事实上,晶体硅电池效率理论极限为30%左右,实验室达到的效率记录为25%(小面积),最近几年日本、美国产品化的晶体硅电池都已经实现效率超过24%。而我国晶体硅电池产品的效率多在16-20%之间,因此,晶体硅电池发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半导体行业相比,晶体硅电池生产在标准化、先进性等方面仍然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

光伏技术的环境问题

晶体硅电池与非晶硅电池之争也是争论的一个问题。至今为止,晶体硅一直还是发展主导产品,薄膜电池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如柔性化、适合建筑幕墙、更具有移动性,但非晶硅薄膜电池作为主流产品取代晶体硅电池目前还不可能,除非非晶硅电池的效率有很大的提升。非晶硅电池独霸消费品产品市场(如手表、玩具等),而晶体硅电池主导光伏电站市场,这种形势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光伏发电与风电、生物质能发电各有千秋,各有发展的必要和市场空间,互相之间具有独特的互补性。风电的地域性(资源分布、昼夜差异等)、安全性(我国地质灾难频繁,近海风电要考虑海啸、地震)限制,对其发展具有一定的约束;我国的生物质能应该主要集中于农村沼气、城市垃圾利用,像巴西等大规模生物柴油推广不适合我国国情(人口众多要首先解决粮食问题);光伏发电是与人类生活、生产节奏相同,具有安全、环保、移动性、易于与建筑结合、规模可大可小等独特优势。总而言之,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都有发展必要,各有各的特点和市场空间,但风电、生物质能受限制较多,而长远来看,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前景更好。

光伏技术的环境问题

光伏发电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以广州为例,如采用太阳电池组件在平屋顶上安装向南10度倾角可作为遮阳挡雨蓬,或作为室外休闲天台如安装3.0kW太阳电池,可以产生的效益是:年发电量2676kWh,节省煤炭1.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92kg。珠三角地区日照资源比较充足,经济发达,但缺乏化石能源,因此,在我国除了大力发展西部沙漠光伏电站,在东部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如珠三角、长三角等更应该大力推广光伏技术。通过深圳、东莞和广州的实验数据,以最佳的角度安装光伏设备,1MW晶体硅太阳电池平均每年至少可以提供110万kWh电能,1GW每年可以至少发电11亿kWh,这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光伏技术的经济问题

日本、德国最先通过光伏技术拉动经济发展。光伏技术涉及半导体、材料工业、化工、电力电子、自动化、机器制造业、建筑业、交通、通讯等多个行业,对于拉动传统行业,催生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德国借助于我国的太阳电池制造业兴起,在光伏生产装备(太阳电池生产线)、关键材料(如多晶硅、银浆等)、关键器件(如逆变器等)等方面快速发展,并促进了自动化、精密机械、激光技术与太阳电池生产装备的高度结合,使得德国的光伏生产装备迅速发展起来,并至今具有世界领先地位。从2005年以来,德国光伏技术推广应用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光伏发电市场。日本已经将光伏发电作为电力供应的重要手段,预计未来电力供应中,光伏发电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光伏技术的经济问题

种种迹象表明,光伏技术可以引导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光伏发电可以覆盖多个行业,光伏发电技术渗透性、融入性极强,带来能源革命的同时,也拉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发展。首先是将引起建筑业的变革,催生太阳能建筑、绿色建筑、零排放建筑发展;光伏技术在建筑节能改造和促进光伏建筑材料行业发展方面更是可以大显身手;光伏技术可以与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结合,在瑞士,太阳电池提供电力的飞机在试飞,同时大型光伏船舶在试航;在比利时,太阳电池驱动的火车已经开始运营;光伏技术在电动汽车、高速公路信号以及交通智能化管理方面等,都是随处可见;在促进现代农业、养殖业发展,如光伏农业大棚、光伏灌溉等方面也是不可缺少。除了拉动传统经济发展,在通讯、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家电,以至直流输电、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建设等方面,光伏技术都扮演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光伏技术社会效益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简单、快捷、实用、方便的供电方式,首先是可以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对于我国西部牧区、山区,主要是西藏、新疆、内蒙、青海、甘肃、云南等,我国在上世纪额八十至九十年代在我国西部开展的“光明光程”、“乡乡通”、“村村通”等项目,对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特别是为少年儿童读书写字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光伏发电是缩小城乡差别、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光伏技术最早的应用领域是为卫星、空间站提供电力,光伏技术支撑着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在地面上光伏技术最早的应用领域是通讯技术。光伏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通讯电源,在卫星电话、移动通讯等设备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西部可以看到大量安装在山坡、高地、湖边的光伏电站,保证了通讯的畅通(图20.7)。这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最必要的保障。

图7新疆某地光伏电站为通讯设施提供电力

(深圳日恒利公司安装)

光伏技术前景展望我国地域辽阔,大部份地区的阳光资源都很好,非常适合发展光伏发电技术。这些年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很快,从产量来看,已经是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同时我国也是一个耗能大国,石油要大量进口,煤炭从世界人均来看也很低,再加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最应该大力推广太阳能利用。德国在2012年光伏发电已经占总电耗6%,欧洲27国要在2020年光伏发电平均占总电耗的12%。日本有计划在2030年实现光伏发电占总电耗的10%以上,现在由于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日本极有可能提前实现光伏发电发展目标。美国议会已经通过太阳能利用的“千万屋顶计划”,另外,韩国和印度等都有宏伟的光伏发展计划和目标。光伏技术前景展望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速度快,化石能源储备严重不足,而且环境压力大。应该更加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200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30],为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指导和法律依据,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笔。2009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关于金太阳示范工程意见,给予光伏发电极大的支持,拉开了我国光伏发电开始规模化发展的序幕。我国光伏发电的潜力是巨大的,可以参照德国的发展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如率先在经济发达、阳光资源较好的地区集中推广,形成实用的模式,选择一些省份或地区优先发展光伏,形成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有机结合发展态势,稳步提高光伏发电的发展比例,如制定光伏发电从1%到10%占有率的发展路线图与具体实施细则。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与成片集中的分布式光伏屋顶电站,可以在我国东部与西部并行发展,但有应该有重点的在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包括周边海岛大力发展。如按照2012年我国耗电情况,选择部分地区重点发展,部分地区适当发展,以不同速度推进,从全国发展总量上有计划推进,最终按照1%,3%,5%,10%的地区目标和全国目标进发(表20.4)。

表4.我国光伏发电占比与光伏组件安装量发展预测

光伏技术前景展望按照表格可见,要占到耗电量的1%,仅按照2012年的耗电量,就要安装近50GW。占耗电量的10%,就要安装光伏组件近500GW。占耗电量的20%,就要安装光伏组件近1000GW。但我国全年的用电量是不断增加的,如2012年相比2011年增加5.5%。所以,要达到相应比例的电量占有率,光伏组件安装量也必须要相应比例增加。为了保障我国光伏健康发展,有必要在全国建立统一、专业的领导机构,负责光伏相关政策与制度制定,并要建立强力、有效的技术标准、验收、评估体系。建立我国光伏发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