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强学校2023—2024(下)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分值:120分总时间:120分钟)“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五一”假期虽已悄然结束,但“劳动最光荣”的思想会永远融入我们的生活。短短假日,有人走上田间地头,有人洗衣煮饭,有人设计制造……下面让我们分组总结一下各自的劳动收获吧。一、积累与运用(25分)第一组:劳动美化人生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1—3题。五月,这万物萌发的季节,是一场雷鸣后大雨来临,南飞的大雁跋山涉水归家的日子,是杏花开遍山野“不再缄默”的烂漫季节;是冬麦扬穗农民辛勤耕耘、周而()始的好光景。蛙鸣虫叫,鱼跃雀散,春天的旷野喧声鼎沸,平易()人。扶摇而上的风筝替我们瞭望湛蓝的碧空,不修边()的蒲公英为我们拉开生命传承的()幕。在充满真情的五月,紧握你因劳动而开满茧花的手,高唱劳动的赞歌。“长亭外,古道边,___________”是一种人生;“凭栏处,___________”是一种人生;“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是一种人生;“默默无闻,___________”也是一种人生。种种人生,劳动如咖啡里的方糖,把我们的人生调得有滋有味,弥漫快乐和香甜,劳动如路旁的一帧风景,把我们的人生装扮得亮丽多彩,赋予美好和幸福。1.(3分)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萌发(méng)缄默(qiān)B.缄默(jiān)瞭望(liào)C.瞭望(liáo)弥漫(mí)D.弥漫(mí)赋予(yù)2.(3分)括号里根据词语意思依次填入汉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覆B.进C.幅D.维3.(3分)依次将短语填入上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潇潇雨歇芳草碧连天无私奉献浪遏飞舟B.浪遏飞舟芳草碧连天潇潇雨歇无私奉献C.芳草碧连天浪遏飞舟无私奉献潇潇雨歇D.芳草碧连天潇潇雨歇浪遏飞舟无私奉献第二组:劳动谱写感动当我们走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享受着美味的食物,欣赏着壮丽的建筑时,不要忘了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劳动者。让我们向他们致敬,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这些普通的中国人,忙忙碌碌,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生活的芬芳,用心底的坚韧温暖着平凡的岁月。4.(3分)下面的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都有些语病,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玲琍是特殊教育学校湖南衡阳的教师,她扎根讲台,坚持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将“湖南衡阳”移到“特殊教育学校”的前面。B.89岁的国家一级演员牛犇,70多年来精心刻画了约200多个经典荧幕形象。把“刻画”改成“塑造”。C.张连钢和团队留下几十万字的分析报告和两千多份技术会议记录,用1000多天就完成国外常规8到10年建设。在最后加“任务”D.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近些年,当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勇担使命,驾驶着“轰-6k”战巡南海、绕飞台岛、演兵西太,飞出了不断延伸的时代。删掉“当”。5.(3分)下面内容都与劳动者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民风”,是各地的民歌,大多表现劳动者的向往和追求。B.王叔远,明代著名微雕家,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再现劳动者的精巧智慧和高超技艺。C.《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的短篇小说,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表现了劳动者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D.安塞腰鼓素以粗犷豪迈、刚健雄浑著称,充分展现出劳动者的力量之美。6.下面的情境,表达最准确、最得体的一项是()自劳动课开展以来,小强同学对待劳动有了新的认识,每天放学回家,在完成作业后,都能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妈妈虽然很高兴,但总担心他耽误学习时间,影响成绩。小强对妈妈说道:A.我的课余时间我会做主的,我心里有数。B.行,妈妈,我听您的,我学习去。C.以前您总抱怨我獭惰,现在你又不让我干活,您真矛盾啊。D.您放心吧,劳动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我不会影响成绩的。7.(7分)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从“①___________,左右采之”看到欢快的劳动场景,从“微君之躬,②___________”感受到劳动者的无奈慨叹,从“③___________,男女衣着,④___________”体会到劳动表现的幸福安宁。中华古诗文,佳作如林,我们还会发现许多与“劳动”相关的诗文,如孟浩然的“⑤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表现不甘赋闲的迫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⑥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寄寓发现小谭这一美景的欣喜。二、阅读(45分)第三组:劳动点亮智慧智慧的火花在劳动中,点亮,让你我成为劳动火炬的传递者,传递出劳动的快乐,从多维角度品读劳动的智慧。(一)阅读文言文《核舟记》选段,完成8—10题。(9分)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8.(2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糁()(2)属()9.(4分)翻译下列句子:(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10.(3分)通过学习本文,同学们对微雕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恰好学校最新开设微雕课,老师布置用桃核雕刻《北冥有鱼》一文中“鲲鹏”,请你根据要求完善下面的设计内容。鲲鹏设计要求及构想鲲鹏形象特点上飞鲲鹏,覆桃核三分之二。①下击水面,浪花飞溅②矫首昂视,神情昂扬,尾摆灵动。③(二).阅读下面的四则材料,完成后面的11—14题。(10分)【材料一】2022年3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公布,当年9月秋季学期,单独设立的劳动课出现在了中小学生的课表里。劳动教育必修课的独立设置,有利于发挥劳动课程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对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体现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教育部教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从四个途径实施劳动教育: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___________、在课外校外活动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顾建军认为,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参与和支持,除了体现在劳动过程中的适时适当指导外,还在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观念。【材料二】为加强劳动教育,某校拟增设“种植”特色劳动课程。结合该课程,制定了学习方策。见下表。学科学科知识“学科+劳动”实践活动可解决的种植实践问题化学酸和碱测量种植园土地的酸碱度确定能够种植的作物类型生物植物分类植株的生长了解作物的基本特征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授粉、剪枝、间苗、除草语文应用文写件撰写种植日志总结种植经验【材料三】2023年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节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学生农场,看到孩子们为西红柿、黄瓜等浇水、松土、除草、授粉,总书记说,很多知识和道理都来自劳动、来自生活。希望同学们从“学农”中感受到农作的艰辛和农民的不易,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爱粮食、尊重自然的良好习惯。劳动,锤炼意志品质,增长学识才干,增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陕北梁家河的七年,青年习近平同乡亲们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从而“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材料四】1950年至今,我国先后召开过16次表彰大会,共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4万余人次。在2020年全国劳模表彰中,一线工人和企业技术人员占比已高达71.1%。11.(3分)对上述四则材料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劳动教育必修课的独立设置,体现新时代教育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家长只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能帮助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观念。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和道理不仅来自书本,也来自劳动和生活。D.国家尊重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普通劳动者也能干出非凡业绩,获得表彰。12.(2分)根据材料二,请你推断材料一横线处的内容,并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13.(2分)德强学校开设了“植物栽培”课,小明想参加,向你询问:这种劳动课有什么实践活动,能解决什么问题?请你根据上面材料的相关信息给出简要回答。14.(3分)某班开展以“学习紧张,劳动还有必要吗”为主题的辩论赛,下面是反方辩手的辩词,请你作为正方代表,结合材料进行反驳。(不少于两个理由)反方:我方观点是在学习紧张时没有必要参加劳动。其理由有二:一是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参加劳动;二是劳动不是必考科目,临近考试时可暂时不参加劳动。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饭菜都在锅里热着呢》,回答15—19题(15分)饭菜都在锅里热着呢梅雨墨①那年我25岁,在一家国有煤矿做井下保健员。我的工作很简单,就是为磕着碰着、受点小伤的井下工人清理创口、简单包扎,大部分时间是与一部防爆电话和一个小小的急救箱为伴。②那天,像往常一样,凌晨5,点多我来到矿井口,换上保健员的橘红色矿服,到灯房领了矿灯和自救器,下井的罐笼就带着我和上早班的工人向地下深处滑去。来到井下保健站的矿洞里,我按照常规检查了医药箱里的各种药品,然后打开一本书读起来。突然,我听到大巷深处传来了一阵闷响,然后是几声巨响,我头顶上的日光灯熄灭了。③矿洞里一片漆黑。④我心里紧张,但只有坚守岗位,因为没有接到调度员的指令不能擅离职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听见矿洞外传来了纷乱的脚步声,我拉开门,看见很多一闪一闪的灯光自远而近照过来。从穿着来看,他们是矿山救护大队的人员,我知道是井下出事了,连忙向他们大声喊道:“井下是什么情况?我是井下保健员,请问有给我的指令吗?”远处传来回答:“垮巷了,有人员伤亡,我们去救援。你待在原地,等调度员发指令吧。”⑤我转身回到矿洞里,继续在黑暗中等待。那部防爆电话一直都没有响,我仿佛被人遗忘了。偶尔我会打开水杯盖儿,用舌头舔一下杯中的水。我不敢多喝,因为不知道自己还要在这里坚守多久。⑥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我拧亮头顶的矿灯,往电话所在的地方一照,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在那里,上边的顶板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挤压了下来,空间变得非常矮小,如果要去接那个电话,必须要匍匐着爬过去才可以。⑦电话铃响了十几声,停了。我拧灭矿灯,四周再次陷入一片黑暗,我的耳朵能清晰地听到顶板摇摇欲坠的声音。我过去接电话,那个窄窄的、矮矮的巷子随时会垮下来……我不敢冒这个险,也不能擅离职守,只有继续默默等待。⑧不知道又过了多久,电话再次响起,响了十几声又停了下来。第三次电话铃声响起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快要虚脱了一样,心想:“去接一下吧,要真是垮巷了,那也许就是命吧。”⑨电话铃一直在响,并没有挂掉。我先是弯下腰,后来干脆趴在地上,匍匐着慢慢向前移动,我的心怦怦跳着。头上的汗也从胶壳帽的帽檐边流了下来,甚至流进了眼睛里。这十几米的距离,对我来说好像是生死距离。终于,我爬到了电话边,颤抖着抓起电话放到耳边,只听到里边传来指令:“是井下保健员吗?现在通知你立即上井。”我回答了一声“收到”后就扔下电话,赶紧倒着往回爬。⑩刚爬回到我出发的地方,我还没来得及站起身,只听到一声闷响,电话所在的那条“小巷”垮了下来。与此同时,我身后不远处落下了一块巨石……我慌忙爬起来,背起急救箱,跌跌撞撞地走向井口,走进那个正等着我的罐笼,回到地面。⑪师傅打开罐笼,我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踏上地面的一刹那,我贪婪地深吸了一口气,空气是如此香甜。给我开门的师傅说:“小伙子,你都在井下待了46个小时了,真不容易。听调度员说联系不上你,但是,有一个人呀一直在那里等你,不论白天黑夜。她回去做饭的时候会交代我,如果你上井了,一定要告诉她。”顺着师傅示意的方向,我看见远处有一个自己熟悉的、苍老的身影,站在昏黄的灯光下。那是我的母亲。⑫我朝着母亲一步一步地走过去。走近了,我轻轻喊了一声“妈”,就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母亲脸上没有流露出任何表情,只是轻轻地对我说:“孩子,你饿了吧?快些回家,妈给你做了饭菜,【A】饭菜都在锅里热着呢。”⑬听到这两句话后,我的鼻子有些发酸,强忍着没有哭出来。我快步走到前面,母亲则在我的身后跟着,我们就这样一前一后走回了家。路上,母亲没有问我一句话,我也没有和母亲说一句话。⑭我家厨房里,蒸笼上热着白米饭、红烧排骨、青椒土豆丝,都是我最爱吃的。我把这些饭菜统统端上桌,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母亲拉过一个板凳坐在我旁边,静静地看着我吃,少见地没有提醒我慢,点儿吃。⑮在以后几十年的生活中,我遇见过很多次风浪。每一次感到心惊的时候,我总会想到那次遇险经历,【B】总会想到母亲的那包“饭菜都在锅黑热着呢。”七年前,当母亲离开我的那个时刻,我知道,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走了,【C】再也听不到母亲的那句“饭菜都在锅里热着呢”……(选自《解放日报》2023年10月29日,有改动。)15.(3分)本文叙述了“我”作为保健员的一次遇险经历,根据提示填写下面内容。②—⑤⑤—⑦⑧—⑨⑩井下垮巷,①___________顶板掉落,“我”不敢冒险去接电话电话铃响,②___________巨石掉落,③___________16.(3分)根据第⑨段画线句子,揣摩“我”当时怎样的心理?17.(3分)细读第⑪段开门师傅的话,传递出许多信息,其中不够准确的一项是()A.交待了“我”下井的时间长。B.可以看出“我”坚守岗位的品质。C.可以知道母亲一直在等待“我”,并为“我”送来了饭菜。D.强调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担心。18.(3分)“我”死里逃生回到地面,见到母亲,可母亲为什么“脸上没有流露出任何表情”,“也没有问我一句话”?19.(3分)“饭菜都在锅里热着呢”在选文中多次出现。结合上下文,分析【A】【B】【C】三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四)阅读《在劳动中淬炼成长》回答20—23题。(11分)在劳动中淬炼成长①哈尔滨德强学校开展“厨艺选修课”“手工二课堂”等活动,引导学生们参与形式多样的家务劳动。一份份特别的“作业”,在这个“五一”假期呈现出来。学习生活也由枯燥乏味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学生们更在一菜一饭、一针一线中体会劳动的别样滋味。②“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至今依然能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要让学生在劳动中淬炼成长。③《尚书》有云:“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谚”:粗俗,鲁莽)。”的确,没有挥洒过劳动的汗水,没有体会过劳动的艰辛,脱离劳动生产实践,缺乏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就很难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珍视劳动的价值。环顾我们周边,青少年“不识稼穑”的现象,并不罕见。因为“课业忙”“不重视”等原因,他们少有机会走进“实践的课堂”,难以对现实中的劳动有更多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劳动教育淡化、弱化的现实。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提升生活技能,才能不断夯实成长的基础。④劳动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有的意见》,对于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⑤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真正走进生活的课堂、走进劳动的现场,在扎根大地的劳动中,展现风采、感受快乐、实现成长。20.(3分)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1.(2分)选文第③段中的“不识稼穑”在文中什么意思?22.(3分)选文③④段的顺序可否调换?为什么?23.(3分)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读了本文后你得到的启示。三、作文(50分)24.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1)命题作文: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期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海、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领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请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④不少于600字(2)给材料作文:一个天文学家常常在晚上到外面去观察星象。有一晚,他走到城外,专心地望着天空,不小心跌入了一个深并中。他受了伤,很悲痛地哭着,又大声呼叫。附近居民跑到并边来,问明了原因,便说:“你怎么只留心天上的东西,而不顾地上的东西呢?”以上材料给了我们如下启示:看待问题要全面,不能只盯着某一处而造成片面的错误;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专注是成功的前提等。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德强学校2023--2024(下)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答案1-3BCD4-6BAD7.①参养荣②胡为乎泥中③其中往来种作④悉如外人⑤欲济无舟楫⑥伐竹取道⑦下见小潭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